对朦胧诗论争中两个焦点的反思
90年代朦胧诗及其论争综述
90年代朦胧诗及其论争综述诗歌是人所有错综复杂的感情的升华和凝练。
朦胧诗派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所谓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主题多义莫名这样一些特征。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曾在当时文坛引起争论。
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以诗人寒露、舒婷、北岛、顾城、梁小斌、江河、食指、芒克等先驱者为代表。
朦胧诗,以内在精神世界为主要表现对象,采用整体形象象征、逐步意向感发的艺术策略和方式来掩饰情思,从而使诗歌文本处在表现自己和隐藏自己之间,呈现为诗境模糊朦胧,诗意隐约含蓄、富含寓意,主题多解多义等一些特征。
论战一方持肯定,赞赏的态度,主要以谢冕、孙绍振、徐敬亚为代表。
他们分别写了《在新的崛起面前》、《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崛起的诗群》等文,为新诗潮推波助澜,故被称作“三个崛起论者”。
朦胧诗的论争名词解释
朦胧诗的论争名词解释朦胧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引起广泛争议的一个流派。
它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以探索人类灵魂深处的幻想和情感为特征,与传统诗歌格律和修辞的规范相背离。
朦胧诗的出现,引发了诸多批评和讨论,正反两派都对其性质和意义产生了争议。
首先,朦胧诗的名称的解释是争议的关键之一。
一些人认为“朦胧”一词指的是诗歌中充满隐约模糊的意象和情感,以模糊的表达方式揭示人类内心的真实。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朦胧”并非探索真实内心世界的手段,而是一种避免对现实社会直接表达的方式。
由于诗歌的性质有着时间、地点和个体差异,朦胧诗的定义也在争论中不断变化。
其次,朦胧诗的创作方法也备受争议。
一些批评家认为朦胧诗过分注重意象、联想和主观感受,导致诗歌的表达变得晦涩难懂,缺乏清晰的叙述和逻辑。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朦胧诗的模糊性恰恰体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多义性。
他们认为,通过模糊的形象和语言,朦胧诗能更好地表达深层的情感和意象。
此外,朦胧诗在文学批评的角度上也存在争议。
一些批评家认为朦胧诗追求纯粹的个体情感表达,却忽视了诗歌对现实社会的反映和批判。
他们认为,朦胧诗的模糊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对现实唯美的追逐,而忽视了作为文学作品的社会责任。
而另一些人则对这种批评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朦胧诗正是通过模糊的形式和语言突显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指责和反思。
最后,朦胧诗的影响和价值也是争议的焦点。
一方面,朦胧诗为诗歌创作带来了新的尝试和可能性,推动了诗歌的变革和发展。
另一方面,一些人对朦胧诗持否定态度,认为其虚无主义和感性主义的倾向削弱了诗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表达。
总体来说,朦胧诗的论争源于对其定义、创作方法、文学批评角度以及影响价值的争议。
这些争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现代诗歌发展的思考和讨论。
朦胧诗的出现和争议,使我们对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也促进了中国现代诗歌的繁荣。
无论如何,朦胧诗作为一种重要的诗歌流派,仍然在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略论朦胧诗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
略论朦胧诗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谁也不能否认,朦胧诗的崛起曾闪耀着多么灿烂的光华,朦胧诗潮的冲击曾产生了多么巨大的震撼,甚至一直震颤到今天。
为什么它的出现使中国诗坛震惊,它的影响一直震颤到今天?国为朦胧诗有着它独特的思想特征。
下面,我就朦胧诗这两方面的特征作一番初浅的论述:一、崭新的思想特征:朦胧诗的思想特征是全新的,它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着令世人惊讶而以是人们迫切需求的新思想。
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朦胧诗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生活经历,即都经历过惨绝人寰的文化大革命。
它使它们失去的金色的童年,失去了温暖与友爱,甚至推动了正常教育和就业的机会。
他们目睹了“一系列威胁着残害着人和心灵的历史事件”的不断出现,人性被湮没,人与人之间竖起了一层愈来愈厚实的障壁……,于是,这此圾着被愚弄和被遗弃遭遇的一代人,便成长为冷峻、深刻而又特别赋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他们痛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他们仇视人性被埋没的无理,他们痛苦地反思着昨日历史的疯狂;他们欣悦地展望着明天世界的美丽。
于是,他们的借着不配的芦笛,吹出了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追求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的笛音。
他们切盼着人类纯真的爱。
“难道真挚的爱/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难道飞翔的灵魂/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舒婷《双桅船•船》)。
他们希求人类之爱的醒,他们希求普通人的灵魂亦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要歌唱你就歌唱吧,但请/轻轻、轻轻、温柔地”、“要哭泣你就哭泣吧,让泪水/流呵、流呵、默默地。
”这是对情感自由的追求,这是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这是对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的祈求,“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终于,他们找到了,这便是《致橡树》在这首“写给我所爱的男朋友”的诗中,通过对坚贞、纯洁、平等的“爱”的讴歌,充分反映了人们独立价格意识的觉醒和对于作为人的价值、人与人之间友爱和谐平行关系的慎重思考和追求。
人与人,绝不能互相利用,“我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你也不能只是像泉源,常年判定为清凉的慰籍;我们不能互借对方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感仪;我们只能平行、互助、互爱,你是‘橡树’,我是‘木棉’,‘你’有‘你’的领空,‘我’有‘我’的天地。
朦胧诗及其论争的反思
朦胧诗及其论争的反思王爱松内容提要着眼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人的文学”与“人民的文学”的分流和分歧来看,朦胧诗的崛起堪称中国新诗史上的一次革命,一次类似于库恩所说的范式转型。
朦胧诗及其论争的出现是必然的。
但当时论争的双方囿于各自的诗学观念和美学趣味,并没有充分利用大的时代文化环境所提供的契机,对论争中牵涉到的诗与非诗的界限、诗的晦涩与含蓄的界限、诗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关键性命题展开深入的思考。
一在1987年出版的一本小册子中,作者一开始便写道:“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奇物诡谲的诗的精灵在我国诗坛上徘徊着……人们惊诧、兴奋、怀疑、激动、指责、赞许,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①这话似乎模仿《共产党宣言》“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②,但用它来描述文学尚未失去轰动效应之前朦胧诗的存在状态及其处境,倒也并不特别夸张。
“朦胧诗”的命名来自章明的一篇文章。
在题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里,章明提到了当时诗坛的一种创作现象,少数作者“大概是受了‘矫枉必须过正'和某些外国诗歌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把诗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
作者并且说:“为了避免‘粗暴'的嫌疑,我对上述一类的诗不用别的形容词,只用‘朦胧'二字;这种诗体,也就姑且名之为‘朦胧体'吧。
”③显然,章明是在否定的意义上来使用“朦胧”二字的,但这种命名,又折射出作者面对这种多少有点陌生的诗歌创作现象而生的茫然中有愤怒、愤怒中有谨慎的复杂情绪。
作者选择“朦胧”这个较为中性的词而不是含混、晦涩等更带贬义的词,显然同作者已经隐约地注意到了作为美学范畴的“朦胧”自身也有其朦胧性、甚至“可能有少数读者会欣赏这种诗体”有关。
尽管迄今为止已发表过无数讨论、研究朦胧诗的文章,但朦胧诗的内涵和外延如何,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阐释和界定。
在一本朦胧诗的选集中,编选者在谈到朦胧诗的内涵和入选标准时,也只是说颇费斟酌:“我们采用的标准,也似乎是我们或多数人对这类诗歌的一种意会,只能感觉,不好说出。
朦胧诗的争鸣与价值重估
当代文艺思潮朦胧诗的争鸣与价值重估罗振亚 李宝泰内容提要 朦胧诗的出现引发过一场规模与影响空前的论争。
以谢冕、孙绍振、徐敬亚等为代表的崛起派,认为它是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是标志着当代诗全面更新的起点,它使新诗艺术迈出了崛起的一步;丁力、程代熙、郑伯农等为代表的否定派,认为它是畸形的怪胎,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的逆流,它将自生自灭。
这场论争使朦胧诗概念以及一些模糊的理论命题日渐明确清晰,扩大了朦胧诗的知名度;但论战双方有时不够冷静。
朦胧诗不无曲高和寡倾向,但它冲击了传统审美习惯,结束了当代诗艺的停滞不前,并为当代诗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启迪。
它完成了时代内在历史的拼贴,在促进诗本质回归的同时,实现了对现代诗派、九叶诗派的超越;它重构了以人的情思为核心的诗美理想规范,形成了如烟似梦的朦胧风格;它以文学个人化的奇观,为当代诗坛输送了多种艺术模型。
朦胧诗是新诗历史上一帧永远的风景。
朦胧诗这只“报春的乳燕”(李泽厚语)起飞维艰,命运多舛。
它的簇新审美态势严重冲击了民族文化积淀的超稳定惰性,所以一经面世便被送了个不明不白不清不浑,内涵欠确且外延也模糊的戏称——“朦胧诗”,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争大战;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论战产生的骚动与影响,远远超出了朦胧诗本身。
时至今日,该是还朦胧诗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朦胧诗的价值应该得到高度确认。
一、诗外世界的对峙 朦胧诗论争的规模与影响都是空前的。
几乎所有诗歌评论者不辨长幼男女都被卷入其中,不仅把诗坛一向清静的圣地搅动得沸沸扬扬,甚至也招引来整个文艺界乃至国外纷纷关注的目光。
论争的阵容壁垒分明,一边是否定派,麾下立着丁力、程代熙、郑伯农、宋垒、臧克家、敏泽、周良沛等诸员大将;一边是崛起派,披挂上阵的有谢冕、孙绍振、刘登翰、徐敬亚、李黎、陈仲义、蒋夷牧等。
两派势均力敌,旗鼓相当,交战长达数年之久。
开始,双方只亮亮相,并未真正过招。
谢冕这位功高盖世、历史不会忘记的朦胧诗理论领袖,凭着天生的热忱和睿敏捕捉到,在《将军,你不能这样做》、《小草在歌唱》、《光的赞歌》等有巨大社会轰动效应的诗外,一种手法新颖的“古怪”探索诗正在不自觉地疯长,于是在1980年5月7日的《光明日报》上推出《在崛起的声浪面前》,欣喜宣告“一批新诗人正在崛起”,预示了其气势、力量与无法估量的前途,表现出一位诗评家的开放胸襟与智慧风采;然而摇旗呐喊的反映却是寂寞。
朦胧诗论争中的小插曲与大智慧——论艾青与朦胧诗论争
朦胱诗论争中的小插曲与大智麓——论艾青与朦胧诗论争司真真(葡封I弹中l瑟铰学研究中J心,江苏南京210046)摘要:在新时期持续十年的朦胧诗论争中,从最初向青年诗人提出诗要写得让人看得懂,到清除精神污染时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
艾青与朦胧诗人的论争可谓只是其中的一段小插曲。
艾青参与到朦胧诗论争中的原因是复杂的,除了人事关系误会、诗学观念不同之外,既是诗人严肃认真的批评态度所致,也与他无以匹敌的地位密切相关。
艾青参与朦脆诗论争所产生的影响是意味深长的,遗留的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再次以论争的形式暴露出来。
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艾青;朦胧诗论争;地位;批评态度;反思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3}04-0057-04“朦胧诗论争”是新时期以来声势最为浩大、影响最为想感情以及表达那种思想感情的方式~不胜骇异”。
提出深远的一场文学论争。
长期以来。
朦胧诗论争被理解为两个“我们”“必须努力去理解他们”和对他们加以“引导”的“新的阵营两代人的论争,非此即彼,似乎他们之间是水火不相容课题”。
n哎青出场迟至1980年,他在<答<诗刊>问十九题》的,对立是他们本质化的立场。
其实,实际情形并非如此,朦中首次提出对青年诗人的期望和要求是“希望写好诗一胧诗批评群体并非是一味否定朦胧诗的,而崛起批评群体让人看得懂”。
吼但艾青在这次问答中并未针对具体作品展也并未像他们说的那样宽容,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他们论开论述。
因此,此文被当时评论者所忽略,艾青此时也就被争的过程。
进而透过论争的表层深入到他们产生论争的实认为尚未卷入论争之中。
1980年4月全国诗歌讨论会在广质原因中去。
西南宁召开。
在此次会议上,与会诗人和评论家对朦胧诗开在这场持续10年(1979-1988)的文学论争中,艾青与始出现不同的意见。
会后谢冕应<光明日报>之约写下<在新朦胧诗的论争可谓是一段微不足道的小插曲,一直缺乏足的崛起面前》。
如何欣赏朦胧诗
如何欣赏朦胧诗略论朦胧诗的思想特征与艺术特征谁也不能不论否认,朦胧诗的崛起曾闪耀着多么灿烂的光华,朦胧诗潮的冲击曾产生了多么巨大的震撼,甚至一直震颤到今天。
为什么它的出现使中国诗坛震惊,它的影响一直震颤到今天?因为朦胧诗有着它独特的思想特征。
下面,我就朦胧诗这两方面的特征作一番初浅的论述:一、崭新的思想特征:朦胧诗的思想特征就是全新的,它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着令世人惊讶而以就是人们迫切需求的新思想。
追求友爱与谐的人际关系与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朦胧诗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生活经历,即都经历过惨绝人寰的文化大革命。
它使它们失去的金色的童年,失去了温暖与友爱,甚至失去了正常教育与就业的机会。
她们目睹了“一系列威胁着残害着人与心灵的历史事件”的不断出现,人性被湮没,人与人之间竖起了一层愈来愈厚实的障壁……,于就是,这些被愚弄与被遗弃遭遇的一代人,便成长为冷峻、深刻而又特别赋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她们痛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她们仇视人性被埋没的无理,她们痛苦地反思着昨日历史的疯狂;她们欣悦地展望着明天世界的美丽。
于就是,她们借着不配的芦笛,吹出了追求友爱与谐的人际关系,追求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的笛音。
她们切盼着人类纯真的爱。
“难道真挚的爱/将随着船板一起腐烂/难道飞翔的灵魂/将终身监禁在自由的门槛’(舒婷《双桅船?船》)。
她们希求人类之爱的觉醒,她们希求普通人的灵魂亦能得到真正的自由,“要歌唱您就歌唱吧,但请/轻轻、轻轻、温柔地”、“要哭泣您就哭泣吧,让泪水/流呵、流呵、默默地。
”这就是对情感自由的追求,这就是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这就是对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的祈求,“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终于,她们找到了,这便就是《致橡树》在这首“写给我所爱的男朋友”的诗中,通过对坚贞、纯洁、平等的“爱”的讴歌,充分反映了人们独立人格意识的觉醒与对于作为人的价值、人与人之间友爱与谐平行关系的慎重思考与追求。
论“朦胧诗”(下)
论“朦胧诗”(下)“朦胧诗”的第二个时期是在70年代末“思想解冻”以后直到80年代中期,这也是新诗潮诗歌运动逐渐进入高潮的时期,这一时期开始的标志便是1979年3月号《诗刊》上北岛短诗《回答》的发表,随着《回答》一诗的发表,“朦胧诗”开始由地下状态进入公开状态,新诗潮诗人不仅很快就占领了各种文学报刊的主要版面,他们还创办了自己的民间诗歌刊物《今天》杂志,并且引发了诗歌界乃至整个文学界的一次历时数年的声势浩大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后来人们对“朦胧诗”所持的两种不同的态度也正是这次论争的集中体现。
随着这一时期的“思想解冻”,新诗潮诗人在思想、认识上也更加成熟了,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对黑暗年代的批判,尽管这种批判仍是这一时期“朦胧诗”的一个重要主题,但诗人已在其中注入了更多的对那段历史的反思,并最终使“朦胧诗”走到了作为“历史的见证”的位置上来;另外,这一时期的诗人对“朦胧诗”在文学史上所应该产生的作用,对“朦胧诗”的使命及其应有的文学史地位,也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这标志着新诗潮的发展已由自发状态进入了自觉状态,同时也标志着新诗潮诗歌运动已进入了成熟阶段;第三,这一时期的新诗潮诗歌在艺术上也迅速地成熟起来,诗人们勇于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表现方法进行大胆借鉴,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学中的优秀艺术手法进行有选择地吸收,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成熟的艺术风格。
在艺术上,它们超出了中国新诗既有的水平。
由于“极左”思潮的颠覆,这一时期的新诗潮诗歌理论也迅猛地发展起来,一部分敏锐的理论家已经在关注新诗潮诗歌的人本主义英雄主义思想本质及其可能产生的历史意义,并开始为之寻求合理的依据。
但在当时,由于“极左”思潮的流毒还十分严重,它必然与这种“崛起”中的人本主义文学思潮发生剧烈地撞击,这便是产生“朦胧诗论争”的根本原因,所以,发生于80年代初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本质上便是新旧两种思潮的斗争,这次论争虽然未能使旧的保守思潮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它却打破了当代诗歌发展的“大一统”格局,使诗歌思想从“一元”垄断走向了“二元”并存,并启动了人本主义文学的健康运行。
浅论朦胧诗的论争
浅论朦胧诗的论争作者:文静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03期摘要:20世纪70年代末,一个青年诗人群以挑战者的姿态出现在文坛上,他们的创作被加以“朦胧诗”的称号。
诗人们对固有审美规范和批评原则的巨大冲击,形成了新时期诗坛最有影响力的一次浪潮,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论争。
朦胧诗的崛起固然是新时期诗歌运动中最重要的事件,而围绕朦胧诗所展开的论争,以及这场论争产生的影响,也许远超越了朦胧诗本身。
关键词:朦胧诗;诗人;论争作者简介:文静,女,1982年生人,苗族,中央民族大学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贵州省中共黔东南州委党校讲师,《黔东南党校学刊》编辑,主要从事文学批评、民族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3-0-02朦胧诗在当前各种版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无疑取得了非常高的评价和地位,但在它作为新诗潮登上文坛的当时,走过的却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许道路。
朦胧诗在20世纪80年代初震惊文坛,作为一种艺术的变革,它则发端于70年代初或更早。
食指(郭路生)1968年写下的《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诗篇,可看作朦胧诗的源头;北岛的创作也始于70年代初;60至70年代到白洋淀插队的芒克、多多等人形成朦胧诗群体的核心——“白洋淀诗群”;北京“地下沙龙”里徐浩渊、依群等人的诗作等许多所谓“朦胧诗”代表作已在地下以手抄、油印等方式传播。
1978年《今天》的诞生,使以白洋淀为中心的地下诗坛,以及与其风格相近的其他诗人得以集体亮相,也标志着地下诗坛对主流诗坛的挑战。
而朦胧诗作为一股新诗潮在公开刊物上亮相是1979年。
北岛的《回答》在中国最具权威的诗歌刊物《诗刊》上发表;紧接着舒婷的《致橡树》,《这也是一切》,《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顾城的《无名的小花》;梁小斌的《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江河的《纪念碑》等陆续在公开刊物上发表。
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
,
明在《令 人 气 闷 的朦 胧 》 中 就是 从 读不 懂
立 论 谧 之为 朦 胧体
“ , , “ ” ,
的 如果说 两 个 坚 持 中在
”
“
”
使人 气 闷
”
。
“
”
。
艾青 在
坚持 四 项 基 本原则 上 的 一 个 至 关 重 要的 问
,
《 从 朦 胧诗竺 谈起 》 中
,
认 为 这批 诗 香 也 朦
对 此原则 区分 “ 朦 胧 ” 地 一 锅煮 然后 又 无 限 上 纲 对懂 与不懂 还 要作辩证 的理解和 掌握
. , . , , . .
“
”
、
“
”
,
下 展开 的 是 不可 避 免的
,
,
。
而 从 1979
“ ”
9 8 年 绵 延十年 之 久 的关 于 朦胧诗 的论 1
—
,
争 正 是其 中很有 代 表性 的 既包 括根本 理 论
: “
,
,
诗》 中也认为
’
,
“
朦胧 诗
”
。
实 际 上 是 信念 危
“ ”
机 在诗歌 上 的 反 映
,
艾青 在 《 从 朦 胧诗 谈
在 中 国 当代文 学 创作 中
.
起》 中也 认 为 是 西 方 的恶 魔 侵 入 了 中 国诗
坛
”
。
“
诗歌 最 有 希 望 达 到 世界 总 体文学水平
,
”
②难
都 只 差 明 白点 出是资 产阶级 自由化 思 潮
际 方 面 的影 响
”
.
这是 朦胧诗 等 产生的 国
“朦胧诗”论争与“非诗-蕴闭环”·
李 森诗歌史中有关批评、创作、流派、群体的论争,核心是“诗-蕴”生成的论争。
但一般情况下,总是形成“诗-蕴闭环”和“非诗-蕴闭环”两种形态。
“诗-蕴闭环”,是作品蕴成之美,是具体的、音声形色的“有意味的形式”;“非诗-蕴闭环”,是某种与具体作品“诗-蕴”生成无关的理论、批评概念或逻辑框架。
“非诗-蕴闭环”既有总体性、同一性的闭环,也有大大小小的“分闭环”。
闭环与闭环之间,或是并列式的、堆垛式的,或是套盒式的。
“朦胧诗”论争的“朦胧”,就是一个“非诗-蕴闭环”。
最早发明“朦胧诗”这个名称的,是章明。
1980年第8期《诗刊》上,发表了章明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
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读诗“懂不懂”的视觉,“懂不懂”就变成了一个诠释“朦胧”的闭环。
意思是说:朦胧诗是读不懂的诗,而与之相对的诗,即是读得懂的诗。
这是两个平行并列的“批评闭环”。
章明的评论,肯定了当时的诗坛出现不少“感情真挚、思想深刻、形象鲜明、语言警策”的“好诗”。
自然,这是一个关于“好诗”的理论闭环,属于“读得懂”这个“批评闭环”的范畴。
熟悉当代汉语诗歌史的人,庶几都能猜到他说的好诗指的是哪一类诗。
他举的例子,一首是艾青的《在浪尖上》,另一首是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
显然,“归来诗人”艾青1978年写的《鱼化石》,更应列入章明说的“好诗”一类,即属于读得懂的那类诗歌,在他的“读得懂”的诗歌“评论闭环”之中。
《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接着说:“也有少数作者大概是受了‘矫枉必须过正’和某些外国诗歌的影响,有意无意地把诗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印象。
”a章明举的“朦胧诗”的第一个例子,是发表在《诗刊》1980年第1期上的《秋》,文章中没有注明《秋》的作者。
《秋》这首诗,并不是朦胧诗人们写的,而是著名的“九叶派”诗人杜运燮。
发表章明批评文章的那一期《诗刊》的“问题讨论”栏目有个“编者按”,也提到了读者反映《诗刊》复刊后发表的有些诗“读不懂”的问题。
浅论朦胧诗的论争
月 蒙 胧诗
,
”
的称 号
。
大
,
终 于 形成 了气 势磅礴 的洪流 不 可遏 止 地席卷文坛
,
、
随之
。
诗人们对 固 有 审美规 范和 批 评 原 则 的 巨 大冲击 期诗坛最 有 影 响 力 的 一 次浪潮
日 持 久 的论 争
。
,
形成 了新时
而 来 的 是 文 学 界 关 于 朦胧 诗 的评 价越 来 越尖 锐化 表 面化
“
校 讲师
,
《 黔 东 南党 校 学刊 》 编辑
。
主要 从事 文 学 批 评
、
民
同 志 的几 首诗谈 起 》 一 文
族文学 及文 化 的 研究 和教 学工作
【 中 图 分类号 」:
12 0 6
及表 达方式 问 题
,
认 为 应加 以理 解 并 予 以
。
引导
”
,
这 被看
[ 文献 标 识 码 」 :A
一
作 朦胧 诗 论 争 的开 端
文学评 论
·
现 当代文学
浅 论 朦 胧诗 的 论争
文静 中 共 黔 东南 州委 党 校科 研 处
摘 要
:
0 世纪 7 2 0 年 代末
,
一 个 青 年诗 人群 以挑 战 者
“
念 碑 》 等 陆续在 公 开 刊 物上 发表
。
青年诗 人 们 的影响 不 断扩
。
的 姿态出现在 文坛 上 他 们 的 创作 被加 以
年 《 今 天 》 的诞 生 使 以 白洋 淀 为中 心 的地 下 诗 坛
,
亡 的极 端
而 朦胧 诗 正 是 新 诗对 自身 的否定
基于朦胧诗论争的分析与反思
基于朦胧诗论争 的分析 与反 思
口 方 丽 彦
【内容 摘要 】朦胧诗 自20世纪 7O年代 末问世 以来 ,至今 已经历 了 30余年 的发展 。朦胧诗发展 的历程是 曲折 的,从地 下诗歌创 作到 “第三代诗人”崛起 ,朦胧诗 的衰落 、论争 几乎 陪伴 着 它的整个 发展轨 迹 ,本文 先对朦胧诗 及其 论争作 出简要 概述 ,然后将朦胧诗
系 ,为一些人带来 了很多难 以言明 的苦痛 。在 文化大革 命 时 期 ,很 多人 不 理 解 “四人 帮 ”瓦解 之 后 ,还 要 对 “空 白论 ”进 行 限制 ,但 在后来 ,却 出现 了新诗 六 十年 的“空 白论 ”。此 时 的 传统诗人依 然 还不 明 白,尽管 他 们 一 直跟 随着 社 会 的 主格 调 ,但格 调是否一致 ,与政 治学 家存 在很深 的关 系,人们 更愿 意从诗歌 的另一个价 值角度去研究 诗歌 ,这也促 使后续 艺术 标 准 和 文 学 尺 度 的形 成 。
【关键 词 】朦胧诗 ;诗歌作品 ;学术论争 【基金项 目】本文为黑龙江省 大学生创新创 业训练计划项 目(编号 :201610222109)研 究成 果。 【作者 单位 】方丽彦 ,佳木斯 大学人 文学院
现 阶段 ,关 于 “朦 胧诗 ”的 概念 在学 术 界并 没 有一 致 界 定 ,在 读者眼 中,其概 念依 然是 一 个相 对模 糊 的印 象。 只能 借用一种使用 较为广泛的概念标 准 ,即朦胧诗 主要 指 的是 在 20世纪 70年代到 80年代初期 ,随着文 学全面 复苏而 出现的 新诗歌艺术潮 流 ,在 朦胧 诗 中 ,作 品多立 足 于现实 视 角对 人 的本质进 行思考 ,对人 的尊严 与 自我 价值 给予 肯 定 ,在艺 术 形式 中,多利 用 象 征手 法 。此概 念 概 括 了朦 胧 诗 的 出现 背 景 、创 作角度 、主要 内容 以及创 作 手法 ,和 前代 诗人 相 比,朦 胧诗诗人会 广 泛 运用 多 种诗 歌 技巧 ,会表 达 自身对 主观 世 界 、客观世界的模糊认识 ,这也是 导致 朦胧 诗 “朦胧 ”的 主要 原 因。 自 1979年朦胧 诗人潜 在写作合 法化 、公 开化 以后 ,就 面 临着来 自社会各 界 的肯定 与否 定 。很 多传 统诗 人 与批 评 家都对朦胧诗 表示 了否定 ,而徐振 亚 、孙 绍振 等人 对朦 胧 诗 创作表示 了肯定。伴随着学院派 和 民间的结 盟 、新 老诗人 的 地位争夺事件 ,可 以将朦 胧 诗的 论争 归纳 为概 念 之争论 、口 号之争论 ,可 以将其 总结 为诗 和 非诗 的界 限 、诗 的懂 与不 懂 和 诗 的继 承 与 发 展 这 三 个 主 要 问题 。
浅谈“朦胧诗”意境的捕捉
2017年第4期美是距离所造成的,而诗的朦胧美便是诗为读者制造的一个适当的距离,一个适当的想象空间,它如立于轻雾之中的美女,令人遐想,销人魂魄。
而众多美女之中,惟有两位着实令我倾慕,一为郑愁予之《错误》,一为洛夫之《窗下》,每每品读,都如一杯香茶在前,清雾缭绕,而思绪早已不在眼前。
(一)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此诗有王昌龄《闺怨》的投影,但她的“闺怨”以另一种令人颤抖的姿态流露出来。
郑愁予没按时间顺序叙写生活插曲,所以此诗使人感到朦胧。
开头一段的两句写的是事情的结局,如沉郁的云压于心底,一句为短句,与“我”行色匆匆正好吻合,二句之所以用长句,似乎在暗示女子因等待心上人归来用了漫长的时间,春去秋来,花开花落,令人煎熬!第二段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寂寞等待的心境和一个美丽的错误,而这一切都引发了我无边的联想。
诗中的女子该是古典的,生活在“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个人时间里,寂寞如裙裾拂地般无声、凄凉!小城在她看来毫无春意。
掩重门,莫开帘,怕见飞花,怕听鹃啼,怕折尽梅花,难寄相思,只得躲进时间的暗影里,捂耳而眠,卷腿入梦,怕再被达达的马蹄惊扰,又目睹一场错误。
郑愁予将古典的她置身于江南的青石街上,向晚时节,澄明,清寂,无第三者旁观,只有“我”与她,而“我”与她无关,只在刹那间与她交眸而过,而“我们”的故事亦与第三者无关,只关联着江南的柳絮、春风、窗纬……一切似只是背景,似只是陪衬,连同“我”的出现也只为烘托她的寂寞与忧伤,只不过主笔赐“我”多情,让“我”在瞬息之间,参透所有的因果,参与这场美丽的错误,那“我”又算是她的有缘之人了。
“我”达达的马蹄实为奔赴一个与她无关的约定而已,只不过,“我”亦从她焦灼而失落的神情中看到另一个身影,这种提示只会催促“我”快马加鞭,奔赴于更深的暮色中。
唐诗人◎朦胧诗论争与反思性批评的兴起诗观点文库诗生活网
唐诗人◎朦胧诗论争与反思性批评的兴起诗观点文库诗生活网朦胧诗是新时期文学的一大起点,伴随朦胧诗而来的朦胧诗论争,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文学论争。
朦胧诗论争拓展了朦胧诗的社会影响力,也从很多层面凸显了当时新旧文学观念的差异。
观念差异背后潜藏的是审美认知冲突,它牵涉着很多方面的问题。
程光炜论及这一论争时曾指出:“一些关涉到‘新时期文学’根本命题的观点,都在那场论争中提出来了,充分展开了,事实证明,它的意义已超出‘新诗’范围,几乎覆盖了新时期文学的所有方面。
”(1)的确如此,这场论争的意义,不仅仅对于新诗或者文学创作的某些方面有影响,更是延伸到了文学创作之外的文学批评和文化伦理层面,推动着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观念转型,促成了当代中国文学批评话语范式的重要变革。
一、“自我”的崛起“自我”问题是朦胧诗论争中的焦点所在。
朦胧诗突出的是诗人的自我世界,重视的是诗人要忠于自身的感受。
芒克说:“诗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照见自己。
”“诗人要创造的是自己的世界。
”(2)顾城说:“我觉得,这种新诗之所以新,是因为它出现了‘自我’,出现了具有现代青年特点的‘自我’。
”(3)王小妮说:“现在诗中可以写‘自我’了,这是一个多大的进步呵!”(4)骆耕野说:“写诗是自我行为,发表是社会行为。
”(5)这些朦胧诗代表性诗人的说法,已最直接地表明,朦胧诗的出现就是“自我”的崛起。
陈晓明说:“朦胧诗的个人声音,带着中国文学从未有过的思想情感和新奇语汇呈现于世,给予中国人对自我的认识以强烈的震撼,对时代具有不可阻挡的开启性意义。
”(6)“不可阻挡的开启性”是我们今天回顾、总结这段文学史时才确信无疑的。
而实际上,这“强烈的震撼”于当时所激起的主要还是困惑和争议。
面对朦胧诗的“朦胧”和“个人化”,很多人为之感动,对此欢欣鼓舞,也有很多人为之感到震惊和不可理解,因此习惯性地使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批评思维和教育口吻,在批判和否定中对投身朦胧诗创作和欣赏朦胧诗的青年施予教育和指导,以纠正他们的“自我膨胀”。
“朦胧诗”现象再研究
“朦胧诗”现象再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从“文革”到新时期的转型阶段。
“朦胧诗”的兴起与衰落与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密切相关。
“朦胧诗”在人的主体性和文学的本体性建设方面既具有先锋性又沿袭了历史的不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朦胧诗现象的发展过程体现了文艺观念与社会思潮的艰难转变。
朦胧诗论争中所涉及到的深层问题仍具有现实意义。
“朦胧诗”作为固定的流派概念已被广泛接受。
本文重新审视朦胧诗现象的始末,发现“朦胧诗”概念的确立,是将文学现象简单化处理、遮蔽其他的过程。
“新诗潮”作为一个重要概念渐渐被替换为“朦胧诗”概念,相应的,文学思潮流变的复杂性被替换为诗歌流派的进化过程。
论争期“朦胧诗”所指称的范围是当时引起非议的诗歌,涵盖了“朦胧诗派”及创作风格相近的中青年诗人诗作。
此时的朦胧诗现象是建国初期文艺观念冲突的再现,是80年代中期文艺观念分歧的预演。
“朦胧诗”在艺术变革方面借鉴了现代主义表现技巧,但是仍然带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的话语特征。
文学史对文学现象的抽象与概括,必然要求有选择地处理文学现象,作为流派的“朦胧诗”是论争之后胜出一方的精简化。
它的意义不能等同于朦胧诗现象。
况且,从流派的发展脉络来看,从“白洋淀诗歌群落”到“今天派”再到“朦胧诗派”,它们的关系除了延续性外,还存在变异,对后者的研究目前还不够深入。
本文认为,“朦胧诗”由最初纷繁复杂的状貌,到最终以“先锋性”著称,是文学史在编写上选取、突出“朦胧诗”的“现代派”特征的结果。
本文以“朦胧诗”为参照对象,在流派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时期文艺观念转变过程中“五四”传统、延安文艺、“十七年”文学及“文革”文学、西方文学等等,多种文学资源、文学观念之间冲突与整合的复杂过程。
朦胧诗的文学史评价体现了及历史与历史阐释的差异。
朦胧诗的认识和读后感
朦胧诗的认识和读后感《关于朦胧诗的认识和读后感》朦胧诗,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又有些神秘的概念。
最初接触朦胧诗的时候,我感觉像是在雾里看花,摸不着头脑。
那些诗句就像是被打乱的拼图碎片,初读北岛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读到这里我感觉很震撼,但又有些模糊,不太能确切地说出北岛想表达的所有内涵。
只是有一种情绪被突然击中,好像在那个时代,有些黑白颠倒的无奈,可它又没有很直白地告诉我,而是让我自己去体会,去思考。
舒婷的《致橡树》则给我一种很温婉又有力的触动。
特别触动我的是她所表达的关于爱情里的独立与平等。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这让我想起在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爱情关系,很多时候不是依附或者占有,而是像木棉和橡树那样,各自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姿态,互相尊重又相互扶持。
从朦胧诗里能找到现代爱情观的原型,这是很有趣的发现。
在阅读过程中我也有很多疑惑。
很多朦胧诗里用了大量象征和隐喻,对于像我这样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不是很深入的读者来说,有些地方真的很难理解。
就像看到顾城的一些诗,诗里的意象很独特,有时候是黑夜中的一盏小灯,有时候是一个孤独的岛屿。
我会想,他为什么要用这个意象呢?这背后有什么更深的意义?后来我明白了,也许朦胧诗的魅力就在于这种似懂非懂。
它给读者留出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同一句诗,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作者只是把一种情绪,一个故事,或是一种想法,用一种很含蓄的方式包装起来。
就好比把一件礼物放在一个精心装饰却半掩着的盒子里,让读者自己去打开,去玩味。
从这些朦胧诗里我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期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
有对社会的不满,有对人性的探索,有对理想爱情的憧憬。
对我自己而言,朦胧诗就像一把钥匙,它打开了一扇通往不同思考维度的门。
未来,我想我会继续深入地去阅读朦胧诗,更加细致地去探索那些未知的意象和情感。
这不仅仅是对一种诗歌类型的喜爱,更是希望能在这些隐晦而优美的诗句中找到更多关于人生、社会、情感的答案。
结合作品分析朦胧诗的思想特征书写生命个体的深层体验
结合作品分析朦胧诗的思想特征书写生命个体的深层
体验
朦胧诗的思想特征书写生命个体的深层体验的思想内容:
1、朦胧诗一反传统的思想模式,追求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真诚善良的人性回归。
2、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
它之所以给人“新”的感觉,是因为出现了具有现代青年特点的“自我”。
在艺术上,朦胧诗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练、暗示、含蓄,讲究意象的经营。
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
3、追求社会的尊重和人的价值及社会权利。
首先,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对人道的强烈的渴望,提供了对人的价值的新理解,促进了民族的历史性觉醒。
其次,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使其创作超越了具体的事件而进入了对抽象内涵和事件本质的剖析。
4、追求自我的物化和物化的自我。
朦胧诗人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反传统的全新剖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反传统性表现得尤为深刻。
他们对自然固有的属性和传统的约定俗成的内涵表示了疑义。
朦胧诗选读后感
朦胧诗选读后感
朦胧诗选读后感
当我翻阅朦胧诗选时,仿佛又回到了古代的那座仙境,犹如踏上了一次奇幻的旅程。
朦胧诗选的诗句中,有着诗人对自然的崇拜,有着他们追随因缘前行的勇敢,有了有着他们那些野心勃勃的想法和为之不懈努力的奋斗。
读这些诗,让我仿佛瞬间返回到了古代,这种奇妙的感觉着实令人难以言喻。
从这些诗中,我看到了古代诗人的观念。
他们相信自然存在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从中可以体验到精神上的净化和安宁,他们也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命运,从而实现梦想。
朦胧诗也证明了古代诗人是一群充满智慧和勇气的精神象征。
朦胧诗剔除了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以及其中所有的繁琐和复杂,它们依旧可以给我带来无穷的灵感和启发。
它们结合了古代诗人的智慧和年代久远的影响,为我们带来着一种奥秘而醇厚的美感。
朦胧诗的韵律和诗歌表述流畅,它们让人仿佛置身在一个充满美好、古老而神秘的世界中,也激发了我对古代文明的好奇心。
通过阅读朦胧诗,我接触到古代文明,收获到了智慧和勇气。
总而言之,朦胧诗加深了我对古代文明的了解,让我受到许多启发和指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朦胧诗论争中两个焦点的反思楚宗礼Ξ(潍坊学院中文系, 山东 潍坊 261043) 摘 要: 朦胧诗论争的焦点,一是自我表现,一是关于意象的运用。
现实主义把“自我”看成个体人格的非理性方面,朦胧诗人则坚持”自我”具有理性的一面。
看来论争的原因在于对自我的理解。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图对此进行了分析。
意象的运用是朦胧诗人抒发内心感受,寻找情感对应物的结果,但朦胧诗人及其理论家却把意象神化了,导致了诗歌的晦涩难懂。
正确的意象运用原则可根据完形心理学的“异质同构”说来解释。
关键词: 朦胧诗;意象;自我表现中图分类号:I207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288(2002)01-0031-04 朦胧诗的发展一直处在与现实主义论争的过程中,这两种从诗歌自身来看本来可以并行不悖的诗歌主张在当时围绕着诸如“读不懂”、“朦胧与晦涩”、“自我表现”、“情绪状态”、“意象运用”、“价值取向”等多方面所发生的短兵相接,其实都起因于朦胧诗着眼于内心世界的描写这一艺术观念上,它的目的与特点就在于自我表现,自我表现决定了意象运用的必然,也决定了诗歌中的多种情绪状态,多种价值取向。
论争的焦点,是关于自我表现和意象的运用。
关于自我表现“自我表现”是以朦胧诗为标志的现代主义诗潮的根本立足点,这一立足点也是朦胧诗与现实主义诗歌的根本分歧所在,因此也决定了这一立足点是现实主义诗歌观对朦胧诗进行抨击的焦点,是两种诗歌观念碰撞而产生的最大的漩涡。
从当时的论战来看,双方虽各有偏颇,亦各有合理因素,因此,双方才相持不下,其实这二者之间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且有的论者就做了这方面的努力,但直到今天,就本人的阅读所及而言,在自我表现这一观点上分歧还是多于统一。
因此,我试图对这一观点进行细致的剖析,以便找出分歧产生的原因,明确“自我表现”所具有的内涵的多重性。
先请看下面的“弗洛伊德心理和人格结构构建的原则”示意图。
〔1〕 在弗洛伊德的后期理论中,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见上图)。
“本我”是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包括人的本能的、原始的欲望以及受到压抑的内容。
它既不讲理性,也不讲逻辑;既没有价值观念,也不讲道德伦理,而是根据唯乐原则,只求本能的发泄和欲望的满足。
“本我不会思维,它只有愿望和行动。
”在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它会用做梦来产生替代性的满足。
“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有理性,有逻辑,它遵循唯实原则。
“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控制和指导本我和超我,为整个人格的利益和广阔需要而保持与外界的交易。
”在唯实原则的支配下,个体人格从现实出发,在保证个体生存和有利于人格发展的前提下去达到愿望的满足。
自我还具有产生幻想和白日梦的・13・第2卷第1期V ol.2 N o.1 潍坊学院学报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2002年2月Feb.2002Ξ收稿日期:2001—12—06作者简介:楚宗礼(1967—),男,山东安丘人,潍坊学院中文系讲师,文艺学硕士。
功能。
“超我”兼有意识和潜意识的特点,它是外在的道德、理想、禁忌、伦理规范、宗教戒律等要求在人格中内化的结果,代表着理想和良心。
它遵循“至善原则”,只讲必要性,不讲合理性,只讲理想,不讲现实。
超我通过自我控制本我,并对自我进行监督,根据自我是否符合至善原则的情况对自我进行良心上的奖励或惩罚。
超我以非理性的举动来执行最具理性的惩恶扬善的任务。
在本我、自我、超我这三重人格结构中,自我作为人格的执行者,要同时满足本我的本能要求,超我的至善要求及外部现实要求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三者之间进行协调,弗洛伊德称这种情形为一仆三主,个体所表现于外部环境的语言、行动就是个体内在人格在“自我”协调后的结果。
〔2〕如果我们承认弗洛伊德对人格的划分及其功能的探讨有一定道理的话,我们可以借助它来分析自我表现的实质及其在朦胧诗论争中的分歧所在。
不过首先要注意的是,论争中的“自我表现”中的“自我”并不完全等同于弗氏理论中的“自我”。
我们首先看现实主义者所说的自我:“我们向来主张诗歌一定要有自己的强烈的个性特点,但是,现实主义者所说的自我,是人民大众中的一分子,他们的喜、怒、哀、乐是与广大人民息息相通的。
他们决不去做孤芳自赏式的自我表现。
他们的诗歌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而写的,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
他们的诗歌力求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
他们决不苛求读者,而是适应读者。
提高读者,为读者服务,朝向共产主义目标共同前进。
这是诗人应尽的职责。
”〔3〕“如果诗人的人性和人民大众的人性南辕北辙,或者诗人根本不关心人民的痛痒,则不管诗人个人的感情如何的丰满,他个人的悲欢如何的非比寻常,甚至把他个人的心灵世界全部敞开,也终因和人民大众缺少‘灵犀一点’而不能相通。
”〔4〕“由此看来,抒人民之情和诗人的自我表现,这是两种相互排斥的艺术观。
”〔5〕“从理论上讲,表现自我就意味着把自我当作唯一的存在而把它作为创作的对象和出发点。
这就颠倒了主客观关系,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6〕当时站在现实主义立场上参与朦胧诗论争的人,对“自我”及”自我表现”大致持上述观点。
这种观点的缺陷表现在:1、用共性来否定个性。
人民同诗人个体对立起来,好象诗人不属于人民的一员,个体诗人的喜、怒、哀、乐不属于人民感情的组成元素。
这样“人民”就成为抽象的无个性的共性,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感情也因此显得抽象模糊。
2、在弗氏的人格理论中,“自我”作为人格的执行者,起到协调本我、超我和外部现实的作用,而根据现实主义的要求,诗人的人格“自我”必须撇开本我的要求和超我的监督,也撇开对“自我”本身的观照,一味地服从现实,做生活现实中的思想观点的仆人。
而在现实主义者看来,现实生活又首先是政治和涉及社会道德问题的重大生活事件,生活的主动性评价,使诗人变作机械反映论的工具,没有自觉意识的“镜子”,否定了诗人被生活所激起的情感的丰富性,造成诗歌的平面化、公式化、概念化,形成千人一腔、千篇一律的毛病。
3、只要求诗人反映社会现实,以为这就是坚持了马列主义的反映论,当诗人描写因生活而引起的反映在自我意识屏幕上的情感观念等心理现实时,就被斥为唯心主义,资产阶级情调。
这正是我们长期以来奉行的形而上学化了的反映论及片面化了的现实主义,认为只有描写现实才能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而描写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人精神世界便与这个目的相反。
但是,现实主义论者的告诫也有一定的提醒作用,那就是要求诗人与人民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
只不过这种相通不是光靠歌颂与暴露社会现实就能全面达到。
而是要求诗人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认识生活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就是要强化自己的“超我”的监督功能,提高自己的“自我”的管理功能,这样诗人在“表现自我”时才不会离开“超我”的监督、“自我”的理性的控制,否则一味表现的将是自私、贪婪、无理性、无逻辑的“本我”,造成诗人的自我膨胀。
实际上,的确有些朦胧诗人就走上了自我表现的极端,特别是到了朦胧诗发展的后期。
尽管当时大多数现实主义诗论者持传统的写实现实主义观点,但从当时现实主义诗人的创作来看,有的诗人其实已经不再完全模写现实而是触及了人格中的“自我”甚至“本我”的心理层次的内容。
如雷抒雁在《小草在歌唱》中进行的自我剖析和忏悔,公刘在《老水牛的歌》、《生命的激流》、《悬崖边的树》等诗中表达出来的真实的人生感受和内心情绪等。
这些说明现实主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僵死的创作教条,而是有极大的发展性和包容性,有待进一步的开拓和深化。
那么,当时站在朦胧诗一边的理论家又是如何看待自我表现的呢?大部分论者实事求是地谈到了自我表现的价值及限度,为自我表现的做法争得一席之地,但有的论者也有过分夸大自我表现的作用的倾・23・ 潍坊学院学报 2002年2月 向。
如孙绍振在赞成新潮诗人“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时对用现实生活题材的有意贬低,不免会造成“自我表现”在诗歌题材领域内的惟我独尊。
徐敬亚在谈到“一个平淡然而发光的字出现了,诗中总是或隐或现地走出了一个‘我’”后,又说道:“他们反对传统概念中的理性与逻辑,主张艺术上的自由化想象,主张表现和挖掘艺术家的直觉和潜意识。
”〔7〕这样走出的“我”实际上已经是弗氏人格理论中的充满个人本能欲望的无理性、无逻辑的“本我”了。
如果一味强调这种“本我”的自我,那么必然会造成另一种公式化、概念化的千篇一律,即诗人都以一个自私自利、只顾寻求发泄与满足的动物性的抒情主体形象出现于诗歌中。
事实也正如此,这种不顾中国读者的审美习惯,一味的引进西方现代派的理论的做法,在以后的诗中导致的后果就是诗人情绪的发泄,如脏话、粗话、性意识的宣扬等等,也正是这样的作品成为大倒读者胃口的因素之一。
但从诗歌发展来说,对“自我表现”的肯定和提倡,既拓展了诗歌的题材领域,又丰富了诗歌的思想情感内涵,既带来了艺术手法的多样化,也带来了语言方式的更新,对铸成朦胧诗辉煌的一面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它的正面效果超过了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带来的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一次革命,这次革命中产生的一些代表性诗歌作品,如舒婷的《致橡树》、北岛的《我不相信》、顾城的《一代人》、江河的《纪念碑》、梁晓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等,已毫不逊色的加入了中国经典诗歌作品的行列。
关于意象的运用在现实主义诗歌中,多以形象描写为主,由此也使诗歌的感情直露,语言明朗,读者也形成了相应的阅读定势。
当意象纷呈的朦胧诗出现时,有的人便大喊“不懂”、“朦胧”、“晦涩”,这充分显示出刚开始时一部分人对诗歌艺术鉴赏力的不足与退化。
但随着新的诗歌艺术观念的普及,人们的鉴赏力也相应提高,过去被人看不懂的杜运燮的《秋》、顾城的《远和近》、北岛的《迷途》等现在已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并接受了。
但是,成功的运用意象,也就是为情感找到恰当的对应物不是那么容易的,即使找到了,要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也需要一定的功力。
对于中国古人已讨论过的“言、象、意”的关系,没有一定的艺术功力是处理不好的。
因此陆机才说“每自属文,尤见其情。
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
〔8〕而意象的运用的不当和语言能力的不足,确实是导致朦胧诗中真正晦涩,甚至混乱的作品存在的原因之一。
造成有些朦胧诗晦涩、混乱、不可卒读的另一层面原因,是理论的误导。
如徐敬亚说:“一首诗重要的不是连贯的情节,而是诗人的心灵曲线。
一首诗只要给读者一种情绪的感染,这首诗的作用就宣告完成———所以他们有时在诗中便割断了顺序的时间和空间,根据表现内心感情的需要,随意地选择没有事件性关联的形象。
他们的诗往往细节清晰,整体朦胧,诗中的形象只服从整体形象的需要,不服从具体的、特定的环境和事件,所以,跳跃感强,并列感也强。
”〔9〕如李黎说:“在意象之间的连接、组合上,超越现实生活中的常规因果链条与思维的逻辑关系法则,依据意象的形、声、色、味等等外观因素,使表面上看来并无任何关联的意象与意象群之间建立同整对应,依此规律,使意象自由流动、转换、烘托、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