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学教学楼设计毕业设计建筑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建筑设计
本建筑根据“陇东学院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1级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为庆阳市宁县某小学教学楼,建筑名称为宁县某小学教学楼。该高校位于风光秀丽的甘肃宁县。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已有教学楼已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要求,因此决定拟建一座教学楼。拟建建筑物要考虑与校区建筑风格相协调,同时也要突出自己的建筑风格。
本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共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内外填充墙分别为200mm、300mm非承重粘土空心砖。此外,为体现教学楼庄重的特点,本设计及局部采用玻璃幕墙点缀。
1.1 建筑设计的目的、要求和内容
通过毕业设计初步了解民用建筑设计原理,熟悉应用建筑规范和标准图集。初步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了解建筑各细部的构造做法。
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基地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经济及建筑艺术等问题,着重解决建筑物内部各种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的合理安排,建筑与周围环境,与各种外部条件的协调配合,内部和外表的艺术效果,各个细部的构造方式等,还应考虑建筑与结构,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以及如何以更少的材料,劳动力,投资和时间来实现各种要求,要正确选用建筑材料,根据建筑空间组合的特点,选择合理的结构、施工方案,使房屋坚固耐久、建造方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创造出既符合科学性又具有艺术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即本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美观大方,经济合理”的原则设计一座实用,经济,坚固,美观的现代化教育建筑。建筑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筑平、立、剖面设计;防火设计;抗震设计;建筑结构构造设计;建筑施工图绘制;建筑设计说明的编写等。
1.2 设计原始资料
1.2.1 建筑环境和地点
拟建建筑物位于庆阳市宁县,地面粗糙度为B类;基本雪压0.4kN/m2;基本风压0.45kN/m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三级抗震;建筑物场地类别为III类。
1.2.2 建筑使用功能需求
拟建建筑物总面积为3585.63m2左右,层数:4层,层高:首层4.2m,标准层3.9m。使用房间包括普通教室、科技活动室、办公室、会议室、少先队活动室、卫生间等。
1.3 方案比较及可行性分析
在毕业设计之前进行的毕业实习中,根据搜集的资料和参观的著名教学楼工程实例,来初步确定设计方案,并根据各种已知的条件(自然条件、施工技术条件等)进行建筑设计可行性分析,明确初步选定的拟建建筑物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技术经济指标和尚待解决的问题等。
通过比较几所著名商住楼建筑的建筑、结构方案及考虑与校园环境相协调,最后确定,此次设计的教学楼建筑外墙装饰主要采用喷米色真石漆,局部加喷藏蓝色真石漆及玻璃幕墙点缀。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共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围护结构,内外填充墙分别为200mm、300mm厚为非承重粘土空心砖,内外墙装饰均为涂料。之所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经济性能较好,可形成灵活布置的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形成较大的使用空间,框架结构的组成简单,只有框架柱和框架梁两种基本构件组成,便于构件的标准化、定性化,可以采用现浇式结构。
教学楼结构体系的框架是由梁、柱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骨架结构。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框架结构房屋的布置应对称、均匀,减小抗侧刚度中与水平荷载合力作用线的距离,减小结构重心和刚度中心之间的距离,以减小结构发生的扭转。由于框架构件截面较小,抗侧刚度较小,在强震作用下结构整体位移和层间位移都较大,容易产生震害。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除需加强梁、柱和节点的抗震措施外,还需注意填充墙的材料以及填充墙与框架的连接方式等,以避免框架变形过大时填充墙的破坏。也要增大房屋的抗侧刚度,以限制房屋的总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所有的建筑结构都各有利弊,应当就建筑用途、选址条件、建筑工期、成本造价以及施工难度等因素进行对比后再作选择。
1.4 建筑平面设计
民用建筑的类型繁多,各类建筑房间的使用性质和组成类别也不同,但从组成各部分的使用性质来分析,均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组成部分,即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使用部分是指主要使用活动和辅助使用活动的面积,即各类建筑物中的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交通联系部分是指建筑物中各个房间之间、楼层之间和房间内外之间联系通行的面积,即各类建筑物中的走廊、门厅、过道、楼梯、电梯等占的面积。建筑平面设计的任务就是充分研究几个部分的特征和相互关系,以及平面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在各种繁杂的关系中找出平面设计的规律,使建筑满足功能,技术,美观,经济的要求。民用建筑的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
楼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同样必须满足任何建筑物的建筑设计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使用功能
(1)人体尺度即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它是确定民用建筑内部各种空间尺度的主要依据之一。
(2)设备尺寸和使用他们所需的必要空间,它是确定房间内部使用面积的重要依据。
(3)气象条件。它直接影响建筑体形的选择、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及屋顶形式、屋面排水方案、屋面防水构造以及建筑处理等方面。
(4)地形、地址及地震烈度。基地地形、地质构成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建筑构造处理和建筑体型等都有明显的影响。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及《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规定,地震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地区均需进行抗震设计。
(5)模数:建筑设计必须考虑模数的要求。
1.4.1 功能布局及分区
平面设计所设计的因素很多,如房间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建筑造价、节约用地以及建筑造型等方面的问题。平面设计实际上就是研究解决建筑功能、物质技术、经济及美观等问题。综合教学建筑应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在本建筑的平面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如在房间分区是既要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使其相互独立,在同时工作时不相互干扰,但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又要有便利的交通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