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二定律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15页PPT
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专题分析PPT讲稿

A
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 整体法与隔离法
练习: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物体B放在光滑 的水平面上,已知mA=6kg,mB=2kg,A、B间动摩擦因数 =0.2.A物上系一细线,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0N, 水平向右拉细线,假设A、B之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 摩擦力.在细线不被拉断的情况下,下述中正确的是
(g=10m/s2) (CD) A.当拉力F<12N时,A静止不动 B.当拉力F>12N时,A相对B滑动 C.当拉力F=16N时,B受A摩擦力等 于4N D.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 止
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 整体法与隔离法
【解析】要判断A、B是否有相对滑动,可假设 F=F0时,A、B间的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求出此 时拉力的数值F0,若F>F0,则A、B有相对滑 动;若F<F0,则A、B无相对滑动. 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0=mAg=0.2×6×10=12N. 当A、B间的静摩擦力f=f0时,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对B: mAg=mBa, a=mAg/mB=0.2×6×10/2=6m/s2;
2.系统中各物体加速度相同时,我们可以把系统 中的物体看做一个整体.然后分析整体受力,由F=ma 求出整体加速度,再作进一步分析.这种方法叫整体 法.
3.解决连接体问题时,经常要把整体法与隔离法 结合起来应用.
有相互作用力的系统 整体法与隔离法
简单连接体问题的处理方法
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运动物体之间 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的加速度,就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当成一个质 点),分析受到的外力和运动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 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隔离法专 题分析课件
3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副本PPT课件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因两个物体具有相同的沿斜面向上的加 速度,可以把它们当成一个整体(看做一个质 点),其受力如图3-4-4所示,建立图示坐标系:
图3-4-4
能力·思维·方法
由∑Fy=0, 有N1=(M+m)gcos+Fsin ;① 由∑Fx=(M+m)a, 有Fcos - f1-(M+m)gsin=(M+m)a,② 且f1=N1 要求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应把两物体隔离.
图3-4-6
能力·思维·方法
【解析】此类问题若用常规的隔离方法分析将是很 麻烦的.把A和B看做一个系统,在竖直方向受到向 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在水平方向受到摩 擦力f,方向待判定.
斜劈A的加速度a1=0,物体B的加速度a2沿斜面 向下,将a2分解成水平分量a2x和竖直分量a2y(图 3-4-7)
A.当拉力F<12N时,A静止不动 B.当拉力F>12N时,A相对B滑动 C.当拉力F=16N时,B受A摩擦力等于4N
CD
D.无论拉力F多大,A相对B始终静止
图3-4-2
例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A放在盒子B
内,然后将容器放在倾角为a的斜面上,在以下几种
情况下,小球对容器B的侧壁的压力最大的是
f2 m
T
Mg
θ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放在水平面上, 其上游质量为 m 的物块,各接触面均无摩 擦,当用水平力F1推m时,M和m无相对滑
动,已知斜面倾角为ɑ,求F1的大小
F1
F2
m:M
能力·思维·方法
【例2】如图3-4-3,物体M、m紧靠着置于动摩擦因 数为的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现施一水平力F作 用于M,M、m共同向上加速运动,求它们之间相互作 用力的大小.
《整体法与隔离法》课件

03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比较
应用场景的比较
整体法
适用于分析系统整体的运动状态和平衡状态,如分析物体的平动、转动等。
隔离法
适用于分析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状态,如分析连接体之间的相对 运动和相互作用。
分析方法的比较
整体法
将系统整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整体 的运动状态和平衡条件来求解未知量 。
04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实例 分析
实例一:桥梁分析
总结词
桥梁分析是整体法的典型应用
详细描述
在桥梁分析中,将桥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研究其静载和动载下的受力情况,从而确定桥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整体法能够全面地考虑桥梁的整体性能,避免了对各个部分的孤立分析。
实例二:建筑结构分析
总结词
建筑结构分析是隔离法的常见应用
05
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建议
根据问题特性选择分析方法
简单问题
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直接使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进行分析。如果问题涉及整体的运 动状态或受力情况,可以选择整体法;如果问题只关注部分或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受
力情况,可以选择隔离法。
复杂问题
对于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结合整体法和隔离法的优点,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先用整体 法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受力情况,再根据需要用隔离法对某个物体或部分进行详细分
02
隔离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隔离法是将研究对象从整体中隔离出来,对其进行分析的方 法。
特点
隔离法注重研究对象的独立性和特殊性,通过深入研究对象 的内在规律和特性,揭示其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
隔离法的应用场景
机械系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经济学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解题过程
首先确定整体受到的重力 和支持力,然后根据牛顿 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
03 隔离法应用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隔离法是将研究对象从其周围物体中 隔离出来,对它进行受力分析,研究 其运动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
特点
隔离法可以单独地分析每个物体的受 力情况,从而简化问题,易于理解和 掌握。
适用范围与条件
适用范围
公式
F=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 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适用范围与条件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宏观低速的物体,即物体的速 度远小于光速,此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变化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条件
作用力必须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且 物体具有质量。
牛顿第二定律的重要性
基础性
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研究物体运动规律和作用力的基本公式。
汽车加速与刹车
当汽车加速或刹车时,乘客会受到一个向心或离心的力,这是由于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与力之间的 关系。
电梯载人
当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时,乘客会感到超重或失重,这是因为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与力之间的 关系。
在工程中的应用
桥梁设计
桥梁设计需要考虑重力、风载、地震等外力作用,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计算出桥梁的 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适用于需要单独分析某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或者需要排除其他物体的影响,单独研究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
条件
隔离法的使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或者需要将复杂的系统分解为 若干个简单的子系统进行研究等。
实例分析:连接体问题
问题描述
两个或多个物体通过轻绳、轻弹簧等 连接在一起,共同运动,求各物体的 加速度和运动状态。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3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 (15张ppt)

三 .解题方法: 1.若几个物体相对静止,或者加速度相同,可以用 整体法计算。
(1)已知外力求内力。 先整体分析,计算加速度,然后隔离分析计 算内力。 例1.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质量分别为mA mB 的物体A、B中间用轻绳连接,现用水平力F拉 物体B,使A、B一起向右做加速运动, A、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素都是μ,求绳子的拉力。
对B受力分析: 水平方向:
FAB m2 g m2a
m2 F m1 m2
联立以上各式得: FAB
思考:用水平推力F向左推,A、B间的作用 力与原来相同吗?
没有摩擦力时:
解:对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1 m2 )a
对 A 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BA m1a
A
B
(2)已知内力求外力。 先隔离分析计算加速度,然后整体分析,计 算外力。
例2.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车厢内 用轻绳挂着质量为m的小球,车厢在水平外力 作用下向右做加速运动,小球相对车厢静止时, 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外力F的大小。
2.若几个物体加速度不相同,用隔离法,分 别对每个物体分析计算.
(1)当地面光滑时,A,B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1 m2 )a
F 求得: a m1 m2 对B受力分析:
水平方向:
FAB m2 a
m2 F m1 m2
联立以上各式得: FAB
(2)当地面粗糙时,A,B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 (m1 m2 ) g (m1 m2 )a
例3.如图所示,质量M=60kg的人通过光滑的定 滑轮用绳拉着m= 20kg的物体,当物体以加速度 a=5 m/s2上升时,人对地面压力为(g=10m/s2)
整体法和隔离法在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应用

隔离法和整体法在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是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常用到的基本方法之一,特别是在力学部分,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会使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整体法:就是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隔离法:就是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
方法选择:所涉及的物理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应用整体分析法,可使问题简化,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当涉及的物理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要应用隔离分析法,这时原整体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
有时在一个问题中需要整体法与隔离法交替使用。
一、在平衡状态下的应用当几个相互连系的物体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可以把这些物体视为一个整体,由于每一个独立的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整体也处于平衡状态。
即不管是独立的物体还是整体,受力都要满足平衡条件。
【例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直角劈M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若m在其上方匀速下滑,M仍保持静止,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m)gB.M对地面的压力大于(M+m)gC.地面对M没有摩擦力D.地面对M有向左的摩擦力〖解析〗M对地面的压力、地面对M的摩擦力,都是直角劈和物体m作为一个整体与外界的作用力,故用整体法来分析求解较为方便。
这一整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下的重力(M+m)g和向上的支持力F N,由平衡条件得F N =(M+m)g,做A正确,B错误。
这一整体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因此水平方向合力为零,由此可推知地面对M没有摩擦力。
故C正确,D错误。
【例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质量为m的三块砖压在竖直墙上,静止不动,A与F接触面光滑不受摩擦力,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墙壁施给C的摩擦力为mg,方向竖直向上B.墙壁施给C的弹力为FC.A施给B的摩擦力大小为mg,方向竖直向下D.C施给B的摩擦力大小为2mg,方向竖直向上〖解析〗A、B、C均处于静止状态,将三者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可知墙壁施给C的摩擦力为3mg,方向竖直向上,墙壁施给C的弹力为F。
牛二整体法与隔离法

要点二
解析
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物体做匀速圆周 运动,线速度为v,角速度为ω。然后隔离出研究对象,忽略 其他物体对它的影响,单独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F=m×v^2/r=mr×ω^2,其 中r为圆周运动的半径。最后求解得到物体受到的向心力 F=m×v^2/r=mr×ω^2。
牛二整体法与隔离法
目 录
• 牛二定律的概述 • 整体法 • 隔离法 •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比较与选择
01
牛二定律的概述
定义
牛二定律,也称为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指的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其加速度成正 比,与其质量成反比。数学公式表示为F=ma。
牛顿第二定律是经典力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是 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04
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比较 与选择
适用场景比较
整体法适用于分析系统整体运动状态,确定整体受力情况,无需关注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
隔离法适用于分析系统内部某一物体或某一局部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需将该物体或局部从系统中 隔离出来分析。
优缺点比较
整体法优点
可以快速确定整体受力情况,无需逐一分析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 互作用力,简化计算过程。
整体法的应用条件
多个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和受力关系较为简单,且可以忽略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外力可直接分析。
整体法的解题步骤
根据运动方程求解单个物 体的受力情况。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 整体的运动方程。
确定需要分析的整体,明 确整体受到的外力。
01
03 02Βιβλιοθήκη 整体法的例题解析题目
隔离法的解题步骤
整体法与隔离法ppt课件

【例2】如图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间,有质量均为m的四块相 同的砖,用两个大小均为F的水平力压木板,使砖静止不动,则左边 木板对第一块砖,第二块砖对第三块砖的摩擦力分别为( B )
隔离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mg-FN=ma,解得FN=25N
【例12】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 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 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 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 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 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分别为( A )
【例4】所图所示,用轻质细线把两个质量未知的小球悬挂起来,对球a持 续施加一个向左偏下30°的恒力,并对球b持续施加一个向右偏上30°的同 大的恒力,最后达到平衡,表示平衡状态的图可能是( ) A
【例5】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B、C上。物体A、 B、C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C间的摩擦力 大小为f1,物体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物体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f3,则( B )
0 , f F , f 0 0 , f 0 , f 0 B.f A.f 1 2 3 1 2 3
0 , f F , f F F , f 0 , f 0 D.f C. f 1 2 3 1 2 3
【例6】如图所示,设A重10N,B重20N,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B与地面的摩擦因数为0.2.问: (1)至少对B向左施多大的力,才能使A、B发生相对滑动? (2)若A、B间μ1=0.4,B与地间μ2=0.l,则F至少多大才能产生相对 滑动? 【解析】(1)设A、B恰好滑动,则B对地 也要恰好滑动,选A、B为研究对象,受力 如图,由平衡条件得:F=fB+2T 选A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有 :T=fA ∵ fA=0.1×10=1N fB=0.2×30=6N 解得:F=8N。 (2)同理可得:F=11N。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之整体法与隔离法

画出球的受力图和加速度的方向,
T+mg=ma=mV2/L T=m(V2/L-g)
再研究人,画人的受力图,N+T'=Mg
N=Mg-m(v2/L-g)=(M+m)g-mv2/L
a mg
T
N T
Mg
习题三
• 右示图中水平面光滑,弹簧 倔强系数为K,弹簧振子的 振幅为A,振子的最大速度 为V,当木块M在最大位移 时把m无初速地放在M的上 面,则要保持M与m在一起 振动二者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至小要多大?
可见解题时合理选取坐标轴会给解题带来方便。
例2. 如图示,两物块质量为M和m,用绳连接后放在倾 角为θ的斜面上,物块和斜面的动摩擦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μ,用沿斜 面向上的恒力F 拉物块M 运动,求中间绳子的张力.
解:画出M 和m 的受力图如图示: 由牛顿运动定律,
对M有 F - T - Mgsinθ-μMgcosθ= Ma (1)
f2 m θ
T
Mg
例3. 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楔形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与桌面的动摩擦因素为μ,一物块质量为m,置于楔形木块的斜
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
止,可用一水平力F推楔形木块,如图示,此水平力的大小等
于
(m+M)g(μ。+ tgθ)
解:对于物块,受力如图示:
思路点拨
盘静止时KL=(M+m)g 放手时先研究整体K(L+ Δ L) -(M+m)g= (M+m)a
再研究盘中物体m N-mg=ma N=mg(L+ Δ L)/L
习题一
整体法和隔离法ppt课件

10.质量均为m的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 所示,a受到斜向上与水平面成θ角的力F作用,b受 到斜向下与水平面成θ角等大的力F作用,两力在同
一竖直平面内,此时两木块保持静止,则( C )
A.b对a的支持力一定等于mg B.水平面对b的支持力可能大于2mg C.a、b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 D.b与水平面之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
外力:系统以外的物体施加的力叫外力.
整体法:当连接体内的物体之间没有相对运 动(即有共同加速度)时,可把此物体组作为 一个整体对象考虑,分析其受力情况,整体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当然,当连 接体内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仍可整体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隔离法:求解连接体内各个物体之间的相互 作用力(如相互间的压力或相互间的摩擦力 等)时,可以把其中一个物体从连接体中 “单独”隔离出来,单独进行受力分析的方 法.
2.如图,质量m=5 kg的木块置于倾角=37、质量M=10 kg的粗糙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大小为50 N的力F推 物体,使木块静止在斜面上,求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和静 摩擦力。
m F
M
N=(M+m)g-Fsin370=120N f=Fcos370=40N
整体法和隔离法交替使用
(1)已知外力求内力。 先整体分析,计算加速度,然后隔离分析计算内力。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 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光 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 态,求地面对三棱柱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整体法求得 N=(M+m)g
隔离体法求得 f=mgtanθ
B
A
θ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悬挂在滑轮组下,上端由 一根悬绳C固定在横梁下.质量为m的人手拉住绳端,使 整个装置保持在空间处于静止状态.求 (1)悬绳C所受拉力多大? (2)人对木板的压力(滑轮的质量不计).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之整体法与隔离法

碰撞问题
总结词
碰撞问题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在短时间 内发生高速碰撞,导致物体运动状态发 生急剧变化的问题。通过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求解碰撞后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 律。
VS
详细描述
碰撞问题中,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在 极短的时间内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急剧 变化。通过分析碰撞过程中物体的受力情 况和运动状态的变化,结合牛顿第二定律 ,可以求解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 位移等物理量的变化。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没有加速度的参考系。在非惯性参考系中,物体的运动规律会 受到额外的力作用,这些力无法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来描述。
在研究天体运动、相对论效应等非惯性参考系问题时,需要使用更复杂的理论框架,如广义相对论。
只适用于单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适用于描述单一物体在 受到外力作用时运动状态的改变,不 适用于涉及多个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
05
牛顿第二定律的局限性
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物体
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描述宏观低速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微观高速的粒子运动,如光子、电子等,需要使用量子力学和相 对论等其他理论。
在宏观低速的范围内,牛顿第二定律能够很好地描述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但在高速或微观领域,这种描述会 失效。
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
适用条件
当多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远大于 外界对整体的作用力时,使用整体法 更为简便。
在分析物体的加速度和受力情况时, 如果多个物体之间的运动状态相同或 相近,整体法也适用。
应用实例
当一个斜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时,可以将斜面和斜面上放置 的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分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整体的静摩 擦力,从而得出斜面是否会滑动。
总结词
连接体问题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通过相互作用力而连接在一起的问题。通过整体法和隔离法,可以求解连接体的 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