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国翻译史简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我国翻译史简介
第一节 我国翻译史简介
中国的翻译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汉代-秦符时期; 二、隋-唐-宋时期; 三、明清时期; 四、五四时期; 五、新中过成立至今。
一、汉代-秦符时期
佛教:公元前6-5世纪,古印度,梵文(Sanskrit)
西汉的哀帝时期: 伊存
东汉桓帝建和二年
7)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精通 梵文,熟悉正确的翻译方法,不失梵文所载 的义理);
8)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兼通 中训诂之学,不使译本文字欠准确)。
自东晋至隋这一阶段的佛经特点:
第一,译场的出现。 第二,此阶段的翻译原本往往不止一种,
便于相互校勘,使译文更为正确。 第三,翻译理论和技巧上有所进步。
等书 ; 林纾---《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
天录》、《块肉余生述》、《王子复仇 记》等; 严复--- 《天演论》、《原富》﹑《法 意》、《群学肆言》、《社会通诠》等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
“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 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 以求原意明显,为“达”也是为“信”, 两者是统一的。
迦叶摩腾、竺法兰 (《四十二章经》)
安世高(安息人) (《安般守意经》)
支娄迦谶(月支人)
支亮 支谦
三支
月支派
竺法护
翻译家译风
安世高:译文说理明白,措辞恰当,不铺 张,不粗俗,恰到好处。 娄迦谶:仍采取直译,译笔生硬,读者不 易看懂,所以从那时起,大概就有直译和 意译这一类问题了。
娄迦谶的翻译多采用音译(辞质多胡 音---胡:古代泛指外国或外族)。
第二,翻译往往全凭口授,即由外僧背诵某经, 一人口译成汉语,叫做“传言”或“度语”, 另一人或数人“笔受”,即笔录成汉文,再进 行修饰。
第三,从翻译方法来说,一般都采用直译法。
符秦时代
释道安
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 (“五失本, 三不译”理论)
鸠摩罗什
主张意译,纠正了过去音译的弱点,提 倡译者署名,以示负责
南北朝时期
真谛 (《摄大乘论》)
二、隋-唐-宋时代
从隋代(公元五九0 年)到唐代 释彦琮 作好佛经翻译的八项条件: 1)诚心受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诚心热爱
佛法,立志帮助别人,不怕费时长久); 2)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品行端正,
论、苏俄及各国的进步文艺作品 鲁迅和瞿秋白 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 "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
其易解,一则保持着原文的风资。"
五、新中国成立至今
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翻译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有计
划、有系统的进行工作,逐步取代了抢译、乱译 和重复浪费的现象; (二) 翻译作品质量大大提高,逐渐克服了粗枝 大叶、不负责的风气; (三) 翻译工作者为了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 务,开展了批评于自我批评,逐渐消除了过去各 种不良现象和无人过问的状况; (四) 翻译工作者不仅肩负者外译汉的任务; (五)对翻译标准的认识日趋统一,有效的推动 了我国的翻译工作。
第二节 翻译的的定义与分类
1.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通过语言活动将某种语言形式所表达的
全部语义效果运用其他具有不同民族文化背景 的语言形式尽量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际交 流过程,是关于不同语言的交流的理论与实践 的一门学问。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 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翻译是学习好外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探讨 两种语言对应关系的一门学科。
唐代佛经翻译的特点
1)主译者以本国僧人为多;他们通晓梵语和 汉语,深晓佛理。
2)译经计划性强,节译者少,往往是全集的 翻译。
3)沿用译场机制,并更为完备。 4)四大佛经翻译家中有两为在唐代:玄奘和
不空。 5)在忠实方面,大大超过前代。
佛经翻译的影响:
1)推动佛教传播 2)佛教传播推动道教发展 3)推动儒学发展——宋代理学的兴起 4)印度因明学被介绍到中国 5)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及描写——例如:刘备
华夏三大翻译家:
玄奘("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 鸠摩罗什
真谛
唐代的翻译职司多至11 种: 1)译主 2)证义 )证文,或称证梵本
4)度语 5)笔受 6)缀文 7)参译 8) 刊定 9)润文 10)梵呗 11)监护大使
玄奘("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
研究结果显示,玄奘运用了下列翻译技巧: 1)补充法; 2)省略法; 3)变位法; 4)分合法; 5)译名假借法; 6)代词还原法。
支谦:主张译文中减少胡语成分(即音译),不 死扣原文,注重译作的辞藻文雅。
在中国佛经翻译史上,始终存在‘质朴’和‘文 丽’两派。支谦属“文丽”一派。
竺法护译经的特点:
1)种类繁多,范围广阔。 2)存真偏质,提高质量。 3)助译者多,共襄其成。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这一阶段佛经翻译的特点:
第一,翻译佛经的主要力量是外籍僧人和华裔 僧人,而以汉族知识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信徒为辅助力量。
"雅"是指脱离原文而片面追求译文本身的 古雅
《马氏文通》的作者马建忠的"善译"
“善译”标准包括三大要求: 第一、译者先要对两种语言素有研究,熟
知彼此的异同; 第二、弄清原文的意义、精神和语气,把
它传达出来; 第三、译文和原文毫无出入,"译成之文,
适如其所译"。
四、五四时期
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从形式来说 :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 从内容来说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文艺理
忠实可信,不惹旁人讥疑); 3)荃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博览经典,
通达义旨。不存在暗昧疑难的问题);
4)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涉猎 中国经史,兼擅文学,不要过于疏拙);
5)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度量 宽和,虚心求益,不可武断固执);
6)耽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深爱 道术,淡于名利,不想出风头);
的相貌 6)对语言的丰富:如“五体投地”、“因
缘”、“一尘不染”、“有缘”、“在劫难 逃”。对文学的其他影响。”
宋代
北宋 有名的僧侣译者主要有天息、法护等 在翻译理论方面颇有贡献赞宁 南宋 史书的记载中无一例翻译 元代 拔合恩巴、管主八等人
三、明清时代
明代 :智光 明代万历年间直至清朝“新学”时期 徐光启---《几何原理》、《测量法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