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
咱们都知道,小孩子的情感变化就像过山车,有时候高高兴兴,有时候却是哭哭啼啼的。
其实,这些情感的变化有着自己的规律和发展趋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学前儿童情绪的基本特点1.1 从依赖到独立首先,学前儿童的情绪变化往往从依赖开始。
咱们的宝贝们刚出生的时候,对父母几乎是“依赖至上”的,什么都离不开大人的照顾。
等到他们慢慢长大,开始学会用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这时候他们的情感也开始有了更多的变化。
就像是小树苗从土壤中长出根须一样,孩子们也在慢慢扎根于自己的情感世界。
1.2 从简单到复杂孩子们的情感从最初的简单到逐渐变得复杂,这个过程就像是调色板上的颜色从单一到丰富。
最初,他们的情感可能只是“开心”和“伤心”两种,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开始体验到更多的情感,比如“羞怯”、“愤怒”以及“期待”等等。
这个过程也反映了他们对世界认识的逐步深入。
2.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阶段2.1 情感认知阶段在学前阶段,孩子们对情感的认识从最初的“知道我自己有情感”到“能识别别人的情感”。
就像小小年纪的他们,看到别人笑了,他们也会笑;看到别人哭了,他们也会感到难过。
这是他们情感认知的一部分,说明他们正在学会理解别人,感同身受。
2.2 情感表达阶段再往后,孩子们学会了更加复杂的情感表达。
刚开始,他们可能只会用哭闹来表达不满,但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提升,他们会开始用言语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如,有了语言的帮助,他们会说“我生气了”或者“我不喜欢这样”。
这种能力的提升,让他们在和别人相处时,更加得心应手。
3. 情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3.1 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情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就像是我们每天吃的饭菜,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健康一样,孩子们的情感发展也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
如果家庭中充满了爱和关心,孩子们就更容易发展出健康的情感;反之,如果家庭氛围紧张,孩子们的情感发展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越来越与社会化相联系,逐渐理解并遵守社会规范,如道德和习俗。
他们开始关心他人的感受,并学会通过表达自己的情绪来与他人建立联系。
2. 丰富和深刻化: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他们逐渐能够体验到更复杂的情绪,如羡慕、友爱、同情等。
同时,他们对于事物的情感体验也不断加深。
3. 自我调节:学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逐渐从外露到内隐,他们逐渐学会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
他们开始学会使用各种方式来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言语、行为或自我安慰。
4. 情绪理解力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逐渐理解情绪的来源和意义,并学会预测他人的情绪反应。
他们对情绪的理解力不断提高,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处理和应对情绪问题。
总之,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一个逐渐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和情绪理解力提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态度,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情感的发展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社交关系以及学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过程,并探讨其对儿童的影响。
婴儿期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能够表达简单的情绪,例如愉快、不悦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开始展示更多的情绪,如兴奋、失望、害怕等。
婴儿对情绪的表达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肢体语言。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调节和表达情绪,尽管他们还依赖于成人的帮助。
幼儿期是情绪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表达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他们可以表达更多不同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和羞耻等。
此外,幼儿还开始学习情绪的识别和解读,他们可以理解他人的情绪,并根据情境采取适当的行为。
幼儿还开始发展自我认同,并构建自己的自我意识。
他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学龄前期是情绪情感发展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表达更加准确和完整。
他们可以通过词汇、语言和肢体语言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此外,学龄前儿童还开始发展情绪的调节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适应不同的情境。
他们还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表现出同情心和责任感。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交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况。
此外,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还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情绪情感的发展与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紧密相关。
情绪稳定的学龄前儿童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参与学习。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环境中的亲子互动和家长的情感支持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提供情感安全。
此外,学校和社会环境也应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儿童发展情绪识别、表达和调节的能力。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案例一什么样的亲子关系更有利于母子身心的发展——哈罗等人的依恋实验【实验一】探究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亲密接触和依恋情绪美国心理学家哈罗于1930年在威斯康尔麦迪逊大学做的关于恒河猴(94%的基因与人类相同)的依恋实验是比较著名的亲子实验之一。
哈罗及其助手设计了两只不同的代理母猴,一是铁丝母猴,它的身体由铁丝编成,胸前装了一个奶瓶,能够给幼猴哺乳。
它的体内还装了一个灯泡提供热量。
另一只是布母猴,它的身体由木头制成,身上裹着厚厚的海绵和毛织物,体内装了一个供暖灯泡,它能为幼猴提供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
它的胸前同样也装了一个奶瓶,能给幼猴哺乳。
在实验中,哈罗在笼子里放置了一些令幼猴害怕的东西,如玩具熊等,看幼猴有何反应。
幼猴看到那些令它害怕的东西后飞快地跑向布母猴,紧紧地拽着它,寻求安慰和保护。
在陌生环境的实验阶段,哈罗又将幼猴放置在一间陌生的小房间里,里面放了许多物品。
哈罗分别安排了三种不同的情境,观察幼猴的反应。
一是布母猴在房间里,二是铁丝母猴在房间里,三是二者都不在。
哈罗发现,当布母猴在场时,幼猴会立刻扑到布母猴的身上,用身体蹭它。
过一会儿后,它开始尝试触碰这些物品,然后又迅速返回布母猴身边,如此循环往复。
但是,当铁丝母猴在场或者二者都不在时,幼猴就变得焦躁不安,非常害怕和恐惧,与布母猴在场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知,对于幼猴来说,虽然铁丝母猴与布母猴一样能够喂养,但却无法提供幼猴成长所需要的安全、温暖的环境,无法给予幼猴触摸与安抚。
当幼猴紧张、害怕时,它会第一时间扑向布母猴寻求保护,在陌生的环境里,它也会把布母猴当成安全的基地。
以它为中心向外探索陌生的世界,然后回到“母亲”的怀抱。
可见,对幼猴来说,接触安慰才是依恋形成的主要因素。
【实验二】探究母子最早接触时间的不同带来的差异瑞典医学工作者唐·沙桐曾为此做过实验。
实验分两组进行。
一组按医院通常的程序进行生产:婴儿生下来后给他量体重,进行一系列的处理(30分钟),然后把婴儿交给母亲看一眼,之后抱走,放进新生婴儿室,使母婴分开。
学前儿童8情绪情感练习题
学前儿童8情绪情感练习题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一、判断题1.初生婴儿没有情绪反应。
()2.幼儿好奇、好问,甚至“刨根问底”。
这是幼儿理智感的表现。
()3.拆卸玩具行为是幼儿求知欲的一种表现。
()4.婴儿最初出现的微笑就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
()5.5岁幼儿的“告状”与其道德感的发展有一定关系。
()6.只要幼儿在幼儿园不哭、不烦躁,就说明他情绪上没有问题。
()二、选择题1.幼儿看图书时把“坏人”的眼睛挖掉,这种现象表明幼儿的()开始发展起来了。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是非感2.“破涕为笑”是孩子情感()的表现。
A.冲动性B.不稳定C.易受感染D.情感外露3.5—6岁幼儿受到别人的嘲笑而感到不愉快,这是由于与()相联系的情绪情感。
A.感知觉B.记忆C.思维D.自我意识4.怕生这种情绪一般在婴儿()个月左右出现。
A.3.B.6.C.8.D.105.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仍,这首要是因为幼儿(。
)。
【2013.11】A.道德感的开展B.羞愧感的开展C.美感的开展D.理智感的开展6.2岁以下儿童产生愤怒的原因首要是()。
A.生理惯问题B.与权威的矛盾问题C.与人的关系问题D.与物的关系问题7.小班幼儿打针时,便大声哭喊;而到了大班打针时固然感触痛,但因为认识到要研究束缚军的勇敢精神,便会忍着不哭。
这申清楚明了儿童情绪开展的一种趋势是()。
A.情绪的丰富化B.情绪的自我调节化C.情绪的社会化D.情绪的深刻化8.情绪往往支配着幼儿的行为:当他们高兴时,他们很乐意参加各项活动;反之,他们不但不愿意参加活动,还会产生许多消极行为。
这说明了情绪对幼儿的()。
A.交往发展的作用B.个性形成的作用C.认知发展的作用D.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9.婴幼儿喜欢成人打仗、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A.生理的需要B.情绪表达性需要【2012.11】C.自我调节性需要D.社会性需要10.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整幼儿激动的情绪(。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二)诱发性的笑
1反射性的诱发笑 2社会性的诱发笑 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有差别的微笑
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的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 志。
三、恐惧 1本能的恐惧 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怕生 4预测性的恐惧
能在不同场合用 不同方式表达情 感。
二、关于儿童情绪发展的理论 (一)初生情绪的分化性 1华生的研究 主要观点 :
认为初生婴儿的情绪是分化的,分 化为怕、怒、爱三种主要情绪
对该观点的质疑
2布里奇斯的研究
新生儿的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 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未分 化的反应。主要由一些强烈的刺激 引起,包括内脏和肌肉的不协调的 反应。在以后学习和成熟的作用下, 各种不同的情绪才逐渐分化出来。
3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婴儿出生时具有五大情绪:惊奇、痛苦、厌
恶、最初步的微笑和兴趣;
4~6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 3~4个月时,出现愤怒、悲伤; 5~7个月时,出现惧怕; 6~8个月时,出现害羞; 半岁~1岁,出现依恋,分离伤心、陌生人
恐惧;
1.5岁左右,出现羞愧、自豪、骄傲、操作 焦虑、内疚和同情等。
响也不同。
4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倒U字相关,即适 中的愉快情绪能使智力操作达到最优。
5痛苦、惧怕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直线相关, 即痛苦、惧怕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操作效果随 其强度的增加而下降。
幼儿喜欢猴子,不喜欢河马。喜欢 观察研究猴子
(3)是儿童交往的重要 手段。
(8)幼儿晚期,情绪从外露到 内隐,具有内隐性。
大班幼儿能控制不愉 快情绪,哭减少了。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
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
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
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
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
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
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4、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
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是指在3-6岁这一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表达的特点和变化。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成为他们认知、社会、行为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理解和引导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非常重要。
学前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提高。
在2-3岁阶段,孩子大多数时候会表现出情绪的直接性和自发性,他们会大声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哭闹或者大笑。
他们还不懂得如何控制情绪,因此可能会经常表现出情绪波动大的特点。
在3-4岁阶段,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开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情绪,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我生气了”或者“我高兴”等。
在4-5岁阶段,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更加成熟,他们能够用更复杂的话语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还能够通过绘画、玩具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在5-6岁阶段,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他们能够理解和表达更多种类的情绪,并且能够用更成熟的方式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情感范围逐渐扩大,他们开始能够体验和表达更多种类的情感,例如喜好、厌恶、羞耻、嫉妒等。
儿童的情感也会受到大人的情感表达和对待的影响。
他们会通过观察和模仿大人的情感表达来学习和理解情感。
因此,大人对于儿童的情感表达和情感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还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果家庭环境稳定、温馨、支持和关爱孩子的情感发展,那么孩子的情感发展也会更加健康和良好。
而如果家庭环境不稳定,充满冲突和压力,那么孩子的情感发展就可能受到一定的阻碍。
另外,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经验也会对情绪情感的发展产生影响。
如果孩子有机会参与到各种社交活动中,与其他儿童和成人互动,那么他们会学会适应不同的情境和人际关系,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包括情绪表达能力逐渐提高,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能力逐渐成熟,情感范围扩大,受到环境和社会交往的影响等。
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习题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一、名词解释1.情绪情感:情绪与情感是指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道德感: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
二、填空题2.新生入园,班里有一个孩子哭,其他孩子也会莫名其妙地跟着哭,是因为三、选择题1. 在学前儿童身上常常见到破涕为笑,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这A.学前儿童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的B.学前儿童的意志力差C.学前儿童的自我意识还未形成D.学前儿童的情绪是不稳定的2.学前儿童从5岁左右开始特别喜欢提问,对回答结果十分关心,并由此相应产生愉快、满足或失望、不满等情绪。
这表明此时期的学前儿童已明显出现了____C___。
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自我效能感3.(2013年真题)中班学前儿童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学前儿童( A )。
A.道德感的发展B.羞愧感的发展C.美感的发展D.理智感的发展四、判断题1.幼儿是无忧无虑的。
(×)2.情绪产生的前提是需要的满足。
(×)3.学前儿童智力操作的最佳情绪背景是特别高兴的状态。
(×)4.学前儿童不存在情绪健康问题。
(×)5.学前儿童告状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表现。
(√)6.拆卸玩具行为是学前儿童求知欲的表现。
(√)7.学前儿童很会掩饰自己的情绪。
(×)8.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指的是游戏室的布置。
(×)9.新生儿期就有了各种情绪。
(×)五、案例分析14.材料:李老师第一次带班,她发现中班幼儿比小班幼儿更喜欢告状,教研活动时,大班教师告诉她说中班幼儿确实更喜欢告状,但到了大班,告状行为就会明显减少。
(1)请分析中班幼儿喜欢告状的可能原因。
(10分)(2)请分析打扮幼儿行为告状减少的可能原因。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及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是指孩子在3-6岁这个关键时期,对情绪和情感的认知、表达和调控能力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这个阶段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情绪表达简单直接:学前儿童的情绪表达通常比较直接和简单,他们往往以哭闹、笑、吵闹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2. 情绪转换迅速:学前儿童的情绪变化往往非常快速,他们可能在几分钟之内从开心变为生气,然后再转为悲伤,这种情绪的转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自然和常见的。
3. 情绪自我调控能力较弱:学前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往往难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当他们遇到挫折或者冲突时,可能会表现出情绪失控、任性或者情绪崩溃等行为。
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积极的情绪:1. 创造积极的情感环境:为学前儿童创造一个积极、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和家人对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在家庭中,父母应该注重情感的沟通和表达,多与孩子交流,共同分享快乐和悲伤。
2. 培养情绪认知能力:通过游戏、绘画、故事等方式,帮助学前儿童学习认知不同的情绪,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地表达和处理情绪。
父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询问孩子为什么有这种情绪,帮助他们理解情绪的原因和变化。
3. 引导积极的情绪表达和调控:父母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教孩子正确地表达情绪,例如告诉孩子“当你生气的时候,可以用言语表达而不是打人”。
此外,父母还可以教导孩子一些简单的情绪调控方法,例如深呼吸、数数或找个安静的地方冷静一下。
4. 培养社交技能: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密切相关于他们的社交能力。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参与集体游戏、互动和合作等活动,帮助他们和其他孩子建立友谊关系,并学习与人相处的技巧。
通过与他人互动,孩子可以学会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情绪等社交技能,从而培养积极的情绪。
总之,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需要我们理解和引导。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评价第八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1.从发生的早晚看
情绪出现较早 情感出现较晚
2.从产生的基础看
情绪一般是指与人的较低级需求即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情感则往往是指与人高级需求即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3.从特征的表现看
情绪具有情境性、冲动性和短暂性,是不断变化的一时状态 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
美感很喜欢提问题会因为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需要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活动从小喜欢色彩鲜艳声音悦耳的事物以及清洁整齐的环境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能够从生活中体验到美并且对美的评价标准也逐渐提高第三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培养小明因玩滑梯时不肯排队而被老师取消他玩滑梯的权利直至他肯排队为止
请分析李老师的做法,说一说李老师为 什么要这样做?
案例分析
李老师让小明有机会发泄愤怒情绪,是恰当的。
李老师没有因为小明发脾气而排斥他,反而以亲切的态 度对待他,让小明知道李老师关心他和会给他帮助。当幼 儿情绪激动时,其实十分需要别人的安慰和帮助,使他的 情绪恢复平静。
李老师没有当场教训或批评小明发脾气。因 为幼儿情绪激动时,向他说理是无效的,只会 火上加油。
➢ 由人的容貌举止和道德修养引发的美感
如一个人的善良、纯朴、率直、坚强的品性, 比身材和外貌更能体现人性之美。
第二节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中的作用
二、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分化
三、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 趋势
一、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幼儿行为的动机作用
(三)情绪对幼儿个性形成的作用
儿童在与不同的人、事物接触中,逐渐形成了 对不同人、不同事物各异的情绪态度。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从出生到六个月的婴幼儿期,孩子主要通过哭泣和微笑来表达情感。
婴儿大多数时间都在一个人的怀抱中,所以与主要照顾者的亲密关系对他们的情绪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主要照顾者对婴儿的感受和需求的敏感度将直接影响到婴儿的情感发展。
接下来的六个月到两岁的阶段,也被认为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形成情感依附和探索世界的欲望。
孩子开始体验到积极的情感,如喜悦和兴奋,也会经历消极的情感,比如失望和愤怒。
这个阶段的儿童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对主要照顾者的依赖也更强。
两岁到三岁的阶段,是儿童情感发展的高峰期。
孩子的情感表达和控制开始不断改善。
他们逐渐学会使用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如需求关注、拒绝和独立。
他们会开始与其他儿童进行互动,并且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三岁到六岁是儿童情绪认知和控制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他们能够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并且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情感。
他们开始有意识地使用情感调节策略,如逃避、寻求支持或积极思考。
此外,他们还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且开始学习如何与其他人共情。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创建安全稳定的环境:为儿童提供依赖和支持,并且在儿童面临挑战和压力时给予他们安全感。
2.培养情感认知能力:通过对儿童情感的正面认可和指导,帮助他们辨别和理解情感的不同。
3.赞赏和鼓励:及时给予儿童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且鼓励他们探索和尝试新的事物。
4.模仿和表演情感:与儿童一起进行模仿和表演情感,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情感。
5.教授情感调节策略:教授儿童如何使用积极的情感调节策略,如深呼吸、冷静下来和积极思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总之,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通过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培养情感认知能力、赞赏和鼓励,以及教授情感调节策略,可以促进儿童的情感发展,为他们的整体成长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
第八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儿童情绪发展趋势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一、情绪的社会化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反应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
以后,情绪逐渐分化和发展,与脑的成熟和肌肉运动的分化有密切关系。
同时,与社会性需要和社会性适应有关系。
学前儿童情绪社会化的趋势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容,随年龄而增加。
研究表明,3岁儿童比1岁半儿童微笑的总次数有所增加其中,儿童自己由于玩得高兴而笑起来的情况,即对自己的微笑,在1岁时占的比例较大,而3岁时很小。
换句话说,非社会性的微笑逐渐减少,而社交微笑则大为增加。
另有研究比较了4岁和8岁儿童在看电影时的社交性情绪表现。
结果也表明,8岁儿童比4岁儿童情绪交往的次数有所增加。
其中,4岁儿童主要的交往对象是教师,而8岁儿童则主要和邻近的儿童交往。
(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学前儿童的情绪反应,主要是和他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
1~3岁儿童情绪反应的动因,除与满足生理需要有关的事物外,还有大量与社会性需要有关的事物。
例如,该年龄儿童有独立行走的需要,如果父母的要求和儿童自己的需要不一致,就会出现矛盾。
解决矛盾的方式常常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
比如,被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行走,会感到愉快,否则就不愉快。
3~4岁儿童情绪的动因是处于以主要为满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渡阶段。
幼儿有要求别人注意、要求和别人交往的需要。
成人对幼儿不理睬,可以成为一种惩罚手段,小朋友不和他玩,对幼儿也是一种痛苦。
(三)情绪表达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有的表情是生物学性质的本能表现。
而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围人们的表情手段。
情绪表达方式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手势和动作)以及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是生理表现,又和社会性认知有密切关系。
掌握社会性表情手段有赖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二) 情绪的状态
1. 心境
心境是一种持久的、弥散的、富有感染色彩的情绪状态。俗语“人逢喜事精神爽”指 的就是一种心境,是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喜事能让我们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 激情
激情是一种短暂的、强烈的情绪状态,比如狂喜、暴怒、绝望等。激情往往由重大的、 突如其来的事件引起。
3. 应激
应激是指意外的、紧张和危急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个体对某种意外的刺激做出 的适应性反应。
(三) 高级情感的种类
1. 道德感
道德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时 代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个体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2. 理智感
理智感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个体的求知欲、好奇心、解决问 题的需要是否满足密切相关,是推动个体认识世界的强大动力。当我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喜悦感和幸福感。反之,则会伴随着疑虑和不安。
2. 情绪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情感和认知关系密切。一方面,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所谓“知之深爱之 切”。另一方面情绪情感也对认知过程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促进学前 儿童的认知活动,消极的情绪情感则会妨碍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
3. 情绪情感对人际交往的作用
情绪情感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人们可以通过表情相互表达思想和交流情感。表情是人 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在没有掌握语言之前,儿童主要靠表情与成人进行交往。
4. 伊扎德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
伊扎德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研究婴儿的情绪表达能力。他利用摄像机记录下婴儿与母亲 在一起的情景(如玩具被抢走等)中出现的表情,然后让不知事件发生原因的被试根据录 像中婴儿的表情来判断婴儿的情绪,结果判断相当一致。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2. 掌握引导幼儿表达和管理情绪的方法。
3. 培养幼儿情绪稳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a. 情绪的多样性b. 情绪的不稳定性c. 情绪的感染性d. 情绪的社会性发展2. 引导幼儿表达和管理情绪的方法a. 观察和理解幼儿的情绪表达b. 提供情绪表达的机会和环境c. 教授情绪管理技巧d. 设立情绪规则和边界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情绪发展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深入理解情绪发展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经验和观点。
4. 角色扮演法:模拟情景,实践情绪表达和管理技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参与情况。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3. 情绪管理实践作业:评估学生完成情绪管理实践作业的情况。
五、教学资源1. 讲义:提供情绪发展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库:提供实际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情绪管理技巧手册:提供情绪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4. 角色扮演道具:用于模拟情景,实践情绪表达和管理技巧。
六、教学活动1. 情绪认知游戏:通过游戏帮助幼儿认识和表达不同情绪。
2. 情绪画册: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情绪故事分享:讲述与情绪相关的儿童故事,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情绪。
4. 情绪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情境,让幼儿体验和表达不同情绪。
七、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计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进度:按照教学内容逐课时进行。
3. 作业安排:每课时布置相关的情绪实践作业。
八、教学注意事项1. 营造安全、温馨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自由表达情绪。
2. 尊重幼儿的情绪表达,给予积极反馈。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九、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情绪管理实践作业,让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实践所学技巧。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ppt课件
(三)情绪状态的种类 人类的情绪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①快乐
④悲哀
②愤怒
③恐惧
13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从发生强度、延续时间、影响范围等方面看, 情绪可分为以下三种。
1.心境
3.应激
2.激情
14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1.心境 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 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积极、良好、乐 观的心境会促进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 高活动效率,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有益 于人的健康。
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杂乱无章的未 分化的反应。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认为新生儿已具 有两种完全可以分清的情绪反应:一种是愉快情绪; 另一种是不愉快情绪。
26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孟昭兰研究发现基本情绪的发生有时间顺序,如表8-1所示。
27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三)婴儿情感的 发生与发展
2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二、婴儿情绪和情感的发生与发展 三、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3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案例导入
孩子的脸,六月的天 一位妈妈记录了她儿子情绪变化的 两个镜头。从哭泣到笑,两种情绪间隔 的时间不到30秒,说变就变。 如何理解孩子这种多变的情绪?幼 儿情绪和情感还有什么特点?针对这些 特点,成人又该怎样去和他们互动呢?
22
单元8 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世界时所表现出的求知欲望、 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在评价事物时坚持自己见解 的热情;为真理而献身时感到的幸福与自豪等都 属于理智感。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2019年下半年)有时一名幼儿哭会惹的周围的幼儿跟着一起哭,这表明幼儿的情绪具有()。
A. 冲动性B. 易感染性C. 外露型D. 不稳定性2. (2018年上半年)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婴儿期出现的基本情绪体验?()A. 羞愧B. 伤心C. 害怕D. 生气3. (2016年上半年)在商场4-5岁的幼儿看到自己喜爱的玩具时,已不像2-3岁那样吵着要买;他能听从成人的要求,并用语言安慰自己,“家里有许多玩具了,我不买了。
”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4-5岁幼儿形成了节约的概念B. 4-5岁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进一步发展C. 4-5岁幼儿能够理解玩其他玩具同样快乐D. 4-5岁幼儿自我安慰的手段有了进一步发展4. (2015年上半年)幼儿看见同伴欺负别人会生气,看见同伴帮助别人会赞同,这种体验是()。
A. 理智感B. 道德感C. 美感D. 自主感5. (2013年下半年)中班幼儿告状现象频繁,这主要是因为幼儿()。
A. 道德感的发展B. 羞愧感的发展C. 美感的发展D. 理智感的发展6. (2013年上半年)下列哪种方法不利于缓解或调整幼儿激动的情绪()。
A.转移注意力B.斥责C.冷处理D.安抚7.(2017·福建)董董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爱打破砂锅问到底。
当成人可以给他满意的答案时,他就觉得很愉悦。
这种情感是()。
A. 道德感B. 理智感C. 美感D. 实践感8. 下列选项中,哪种情感不属于幼儿的高级情感?()A. 道德感B. 归属感C. 美感D. 理智感9.情绪往往支配着幼儿的行为:当他们高兴时,他们很乐意参加各项活动;反之,他们不但不愿意参加活动,还会产生许多消极行为。
这说明了情绪对幼儿的()。
A.交往发展的作用 B.个性形成的作用C.认知发展的作用 D.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10.“破涕为笑”是孩子情感()的表现。
A.冲动性 B.不稳定C.易受感染 D.情感外露二、简答题1.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八章-情绪情感
思考
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分兴奋,这属于 什么?情绪,是外现的、暂时的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严感,这又属于 什么?情感,内隐的、稳定的
2、联系 情绪和情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 通过情绪表现出来,而已形成的情感又会影响情 绪的表现和变化。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反应; 3个月时分化为快乐、痛苦两种情绪; 6个月时,痛苦又进一步分化为愤怒、厌恶、害怕三种情
绪; 12个月时,快乐情绪又分化出高兴和喜爱; 18个月时,分化出喜悦与妒忌。 24个月时,分化出比较稳定的欢乐。
(四)情绪对学前儿童个性的作用--影响个性的形成
1、在生命的头几年中,在与不同人、不同事物的较长 期的接触中,由于成人对其的不同态度、方式,儿童 逐渐形成了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
2、儿童由于经常、反复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反 复体验同一情绪状态,这种状态便会逐渐稳固下来, 形成为稳定的情绪特征,而情绪特征正是个体性格结 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急驶中的司机突然发现距车很近的地方有 个障碍物,就会产生应激状态,用急刹车防止事故 的发生。
应激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作用: (1)积极反应:急中生智,力量倍增,个体智力、
体力都超水平发挥,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及 其摆脱困境,人们通常在此时可做出平常做不到的 事情。 (2)消极反应:则表现为惊慌失措,意识狭窄,动 作紊乱,四肢瘫痪。
一、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情绪对学前儿童心 理活动的动机作用----情绪是儿童心理活动和 行为的激发者。
如:情绪愉快,儿童愿意学 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岁半和3岁儿童三类微笑的比较
年龄 1岁 半 3岁
自己笑 次数 % 67 117 55.3 15.62
对教师笑 次数 % 47 334 38.84 44.59
对小朋友笑 次数 % 7 298 5.79 39.79
总数 次数 % 121 749 100 100
• 儿童在与不同的人、事物的接触中,逐渐形成了 对不同人、不同事物的不同的情绪态度。儿童经 常、反复受到特定环境刺激的影响,反复体验同 一情绪状态,这种状态就会逐渐稳固下来,形成 稳定的情绪特征,而情绪特征正是个性性格结构 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 一、情绪的发生 • (一)、婴儿出生后便立即可以 产生情绪表现——本能的情绪反应:
掌握社会性表情手段有赖与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 而区别面部表情的能力是社会性认知的重要标志
• 在3岁前儿童情绪反应动因中,生理需要是 否满足是其主要动因。 • 3~4岁幼儿,情绪的动因处于从主要为满 足生理需要向主要为满足社会性需要的过 渡阶段。 不仅与成人的交往需要及状况是 制约幼儿情绪产生的重要社会性动因,而 且,同伴交往的状况也日益成为影响幼儿 情绪的重要原因。
怕生
怕生
(四)依恋 1、定义 •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 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 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 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 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 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
依恋
2、婴幼儿依恋的特点 • 婴幼儿最愿意同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 儿童能得到最大的舒适、安慰和满足; • 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他人都更 能抚慰孩子; • 依恋对象使孩子具有安全感。当在依恋对象身边 时,孩子较少害怕;当其害怕时,最容易出现依 恋行为,寻找依恋对象。
二. 美感
• 幼儿初期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等 产生美感. •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了审美的标准. • 同时,他们也能够从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和美术作品 中体验到美.
三. 理智感
• 5岁左右,理智感以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 表现在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 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 • 6岁幼儿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
其他研究也表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交往情感表 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学前儿童同老师的情感交 往多于同小朋友的情感交往。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 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情绪的社会化(趋势)
2、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P60 生理需要社会性需要(过渡) 3、情绪表达社会化P60 情绪表达的方式: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 理解面部表情的能力 言语表情 运用社会化表情手段的能力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 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三)、情绪的自我调节化P61(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
支配)
1、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被动、服从控制情绪) 2、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3、情绪控制与掩饰增加
幼儿晚期,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具有内隐性。
• 大班幼儿能控制不愉 快情绪,哭减少了。 • 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 式表达情感。如:摔倒。 • 幼儿在幼儿园遇到不 愉快的事情能努力控 制不哭,但家长接出 幼儿园立即大哭。
动物也有情绪
(2)情绪是(外现 的、暂时的)
如:快乐、愤怒、恐
惧、悲哀等。
情感是(内隐的、 稳定的)。
如:道德感、理智感、 美感等。
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 分兴奋,这属于什么?情绪,是外 显的、暂时的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 严感,这又属于什么?情感,内隐 的、稳定的
二、情绪和情感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心 理价值P58
小班幼儿情绪外露
判断:只要幼儿在幼儿园不哭、不 闹,就说明他情绪没问题。
• 错误,大班幼儿情绪具有内 隐性 • 能在不同场合用不同方式表 达情感。
第二节 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 哭 • 笑 • 恐惧 • 依恋
(一)哭
• 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 情绪表现就是哭。 • 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 后逐渐带有社会性。 •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 的啼哭会减少。
• 3岁前幼儿情绪产生主 要原因:生理需要是 否满足
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社 会性需要是否满足
• 都不和我玩! • 为什么哭?社会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思考:为什么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 对幼儿的态度和行为?
3岁后幼儿情绪产生原因:社 会性需要是否满足 (1)小班儿童喜欢身体接触, 希望老师摸一摸、亲一亲、 牵着手。 (2)大中班的幼儿希望老师 重视、注意、表扬。
悲伤时嘴角下弯,是人类祖先在困难 时求助的适应性动作。
人类婴儿从种族进 化进程中通过遗传获得 大约8-10种情绪。 这些基本情绪在个 体生活中的显现不是同 时的,他们的发生有一 个时间顺序。 个体情绪的发生存 在个别差异。
孟昭兰: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
情绪时间表
孟昭兰的情绪发生时间表
情绪类别 间 哭 笑 厌恶 兴趣 社会性微笑 愤怒 悲伤 惧怕 惊奇 害羞 轻蔑 自罪感 最早出现的时 出生后 出生后 出生后 出生后 3-6周 2个月 3-4个月 7个月 1岁 1-1.5岁 1-1.5岁 1-1.5岁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 一、情绪的发生 (二)、婴儿最初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具 有两个突出特点: • 1、婴儿最初情绪反应的产生、消失或转移, 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饥 饿、尿布潮湿) • 2、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时儿童与生俱来的 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
愤怒时咬牙切齿鼻孔张大,是人类祖先准备 搏斗的适应性动作。
• 第一:婴儿生下来就有先天的情绪反射,这些先天的情绪反射是 婴儿与成人最初交往的“工具”。 • 第二:情绪对幼儿心理活动具有动机作用。情绪直接指导着幼 儿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消 极行为。 • 第三:情绪情感是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表情) • 第四:情绪情感影响儿童个性形成。 • 得到父母关心、爱抚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反之则孤僻胆怯。
4、依恋类型(性质) • 安全性依恋:母亲离开时苦恼,回来后平静,
占70%。
• 回避性依恋:母亲在不在无所谓。“无依
恋”,占20%
• 反抗性依恋:母亲离开大哭大闹,回来后又
拒绝亲近。“矛盾型依恋”,占10%
判断:幼儿与人形成依恋的性质 是一样的。
• 错误 • 性质不同, • 分为安全性、回避 性、反抗性三种类 型
Q: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情绪?
一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保持和谐的气氛 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 二 成人的情绪自控 三 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 耐心倾听孩子说话 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四 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转移法 冷却法 消退法 五 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反思法 自我说服法 想象法
第8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基础知识
• 和认识活动一样, 情感也是人对客观事物 的反映,但是,它又不 同于认识活动。因为情 感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 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 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 的反映。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 情绪——是情感的具体形式和直接体验 • 情感——情绪的经验概括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情绪为(人和 动物)所共有,而 情感只有(人类) 才有。
(二)笑 1自发性的笑 • 婴儿最初的笑是 自发性的,或称 内源性的笑,这 是一种生理表现, 而不是交往的表 情手段。
2诱发性的笑 A 反射性的诱发笑 B 社会性的诱发笑 • 4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有 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婴儿最初的有选 择的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
(三)恐惧
1 本能的恐惧 2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 怕生 4 预测性的恐惧
第三节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 道德感: 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
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 美感: 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是根据一定的美的
评价而产生的.
• 理智感: 是由于是否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3岁后出现高级情感
道德感
高级情感
理智感 美感
一.
道德感:
由(自己)或(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而引起的情 感。 幼儿3岁后出现道德感。
3、婴幼儿依恋的发展 •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 3个月前:喜欢看所有人的脸。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 段(3~6个月) • 3-6个月:偏爱母亲, 不反感他人。
◆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 6个月:依恋母亲,别人一抱就哭,害怕陌 生人。 ◆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 7个月后:依恋父亲和其他家庭成员、老师。
判断题
• • • • • • • • 婴儿6个月前喜欢所有的人 大班幼儿情绪具有内隐性 3岁后出现高级情感。 中班幼儿好告状是由于逐渐形成道德感 初生婴儿没有情绪反应 情绪是内隐的、稳定的 动物也有情感 幼儿情绪产生主要原因:生理需要是否满足
总结:
• 初生婴儿的情绪是笼统不分化的,1岁以后 逐渐分化,2岁左右,已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 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社会化 丰富和深刻化 自我调节化
第一节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与发展
• 二、婴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一)、情绪的社会化(趋势) 1、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儿童自己玩得高兴时的微笑(非社会性) 儿童对老师微笑 社会性 儿童对小朋友玩微笑
新生儿或哭,或静,或四肢蹬动。
• 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有三种:
• 怕----------大声或失持 • 爱----------抚摸或拥抱 • 怒----------限制婴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