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遗嘱有效的条件是什么
遗嘱的形式及有效条件是什么

遗嘱的形式及有效条件是什么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随着⼈们掌握财产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希望通过⾃⼰的意愿来确定⾃⼰去世后相关财产的归属及分配,现在的遗产继承纠纷很多都是因为对遗嘱是否存在、是否有效产⽣争议⽽诉到法院的,因此如何认定⼀份有效的遗嘱就是⾮常重要的问题了。
接下来就由店铺⼩编为您讲解遗嘱的形式及有效条件是什么。
遗嘱的形式及有效条件是什么第⼀,遗嘱的形式要符合法定要件。
遗嘱的形式有公证遗嘱、⾃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遗嘱、⼝头遗嘱,上述遗嘱⽅式都是法律允许的,只要符合该种遗嘱成⽴的相关要求,就可以成为⼀份有效的遗嘱。
由于此部分相当重要,每种遗嘱形式的具体成⽴条件将另⾏专门介绍,请点击“继承法系列知识”查找。
第⼆,存在多份遗嘱时如何确定有效遗嘱。
如果存在多份内容冲突的遗嘱,且每份遗嘱从形式上看都是有效成⽴的,原则上以形成时间⽐较晚的遗嘱为依据。
因为⽴嘱⼈可以撤销、变更⾃⼰所⽴的遗嘱,⼀旦形成⼀份与此前内容不同的新遗嘱,就意味着⽴嘱⼈变更或撤销了此前的遗嘱,应该以新遗嘱为准。
当然,如果两份遗嘱所处分的财产不同,并不冲突,那么并不影响前⾯遗嘱的效⼒,如果有部分冲突,那么不影响不冲突部分的效⼒。
但是,以时间先后确定适⽤遗嘱的原则也有例外:如果数份内容冲突的遗嘱中有公证遗嘱,那么不论时间先后,以公证遗嘱为准。
因为《继承法》规定“⾃书、代书、录⾳、⼝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也就是说,要想以遗嘱的⽅式撤销公证遗嘱,只能办理新的公证或撤销原公证遗嘱,这是法律赋予公证遗嘱的特殊效⼒。
第三,⽴嘱⼈必须具有相就民事⾏为能⼒遗嘱才能有效。
遗嘱是⼀种重⼤的民事⾏为,因为⽴嘱⼈必须具有完全民事⾏为能⼒,⽆民事⾏为能⼒⼈、限制民事⾏为能⼒⼈都不能⽴有效遗嘱。
且其相应的法定代理⼈即使是最亲的配偶、⽗母、⼦⼥也⽆权代为以遗嘱的⽅式处分其财产。
往往会发⽣在⽼⼈年龄⽐较⼤,且⾝体状况不好的情况下所⽴遗嘱是否有效的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了:“遗嘱可以由本法规定的第一百四十五条所列的遗嘱格式书写,也可以口头遗嘱的方式作成。
口头遗嘱,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在两名以上见证人的面前作出;(二)见证人应当记载遗嘱内容,并由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或者盖章。
遗嘱人在常住地、工作地或者最后住宅区域的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地点作出口头遗嘱的,应当由该人民法院的书记员进行书面记录。
”这一条法律规定,为公民的遗嘱行为提供了具体而明确的指导,保障了公民的遗产分配权益。
遗嘱作为遗产分配的一种主要方式,其合法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遗嘱的基本概念、形式、内容和效力等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进行深入探讨。
遗嘱是指遗嘱人在死后对其财产进行处置的意思表示。
遗嘱的形式包括书面遗嘱和口头遗嘱,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中对口头遗嘱做出了明确规定。
口头遗嘱的有效性要求在两名以上见证人的面前做出,并要有见证人的书面记录和签名或盖章。
这种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口头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遗产的合理分配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遗嘱内容方面,遗嘱人可以对其全部或部分财产进行处分,但是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遗嘱应当明确表达遗嘱人的意思,对财产的处置要清晰具体,避免引起争议。
遗嘱内容还必须符合法律的约束,尊重法律的规定和原则,尤其是涉及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遗嘱的效力是指遗嘱所产生的法律效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口头遗嘱在特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法律效力。
在遗嘱效力的认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对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查和确认,以保障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和合法权益。
就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来说,遗嘱的作用远不止于财产的分配,更是对生前意愿的一种延续和尊重。
遗嘱的合法有效对于维护家族关系、社会稳定和个人尊严都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应当依法合理地制定遗嘱,尊重法律规定,保证遗产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同时也需要相关法律部门和社会机构共同合作,加强对遗嘱的管理和执行,维护遗嘱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民法典》6种遗嘱形式规定及生效要件

遗嘱形式一、自书遗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四条)自书遗嘱的生效条件为:(1)须由遗嘱人亲笔书写遗嘱的全部内容,不能由他人代写,而且只能由遗嘱人用笔将其意思记录下来。
(2)须是遗嘱人关于其死亡后财产处分的正式意思表示,如果不是正式制作,仅是在日记或有关的信件中提到准备在其死亡后对其财产如何处理,不应认定为自书遗嘱。
(3)须由遗嘱人签名,既证明遗嘱确为遗嘱人亲自书写,也证明遗嘱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4)须注明年、月、日,不仅可以确定自书遗嘱的成立时间,在发生纠纷时方便辨明遗嘱的真伪,而且可以判明遗嘱人在立自书遗嘱时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以确定遗嘱是否有效,还有助于辨明多份遗嘱的先后顺序,以确定哪份遗嘱是最后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自书遗嘱。
(5)增删或涂改时须签名并注明时间,否则,其涂改、增删的内容无效。
二、代书遗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五条)打印遗嘱的生效条件为:(1)须由遗嘱人口授遗嘱内容,并由一见证人代书。
(2)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3)应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另外,法律明确规定下列人员不得作为见证人: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②继承人、受遗赠人;③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条)三、打印遗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条)打印遗嘱的生效条件为:(1)遗嘱为电脑制作、打印机打印出来的文本形式。
(2)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并在打印遗嘱文本的每一页都签名。
(3)遗嘱人在遗嘱文本的每一页都签名。
(4)最后注明年、月、日。
四、录音录像遗嘱(《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录音录像遗嘱的生效条件为:(1)须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出镜见证,见证人应把各自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所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以及年、月、日等基本情况予以说明。
(2)须由遗嘱人亲自叙述遗嘱的内容(包括年、月、日),内容应当具体,对有关财产的处分,应当说明财产的基本情况,说明财产归什么人承受。
民法典遗嘱的形式有哪五种

民法典遗嘱的形式有哪五种遗嘱的类型是⽐较多的,不同类型遗嘱⽣效的条件是不⼀样的。
被继承⼈⽴遗嘱时,要注意遗嘱⽣效的要件,需要见证⼈的,要找见证⼈见证。
那么民法典规定遗嘱有哪五种形式?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民法典遗嘱的形式有哪五种遗产的形式包括⾃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录像遗嘱、⼝头遗嘱、公证遗嘱五种。
《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千⼀百三⼗四条【⾃书遗嘱】⾃书遗嘱由遗嘱⼈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
第⼀千⼀百三⼗五条【代书遗嘱】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在场见证,由其中⼀⼈代书,并由遗嘱⼈、代书⼈和其他见证⼈签名,注明年、⽉、⽇。
第⼀千⼀百三⼗六条【打印遗嘱】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在场见证。
遗嘱⼈和见证⼈应当在遗嘱每⼀页签名,注明年、⽉、⽇。
第⼀千⼀百三⼗七条【录⾳录像遗嘱】以录⾳录像形式⽴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在场见证。
遗嘱⼈和见证⼈应当在录⾳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
第⼀千⼀百三⼗⼋条【⼝头遗嘱】遗嘱⼈在危急情况下,可以⽴⼝头遗嘱。
⼝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在场见证。
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能够以书⾯或者录⾳录像形式⽴遗嘱的,所⽴的⼝头遗嘱⽆效。
第⼀千⼀百三⼗九条【公证遗嘱】公证遗嘱由遗嘱⼈经公证机构办理。
⼆、遗产继承⽅式1、遗嘱继承,即被继承⼈在⽣前订⽴遗嘱,指定继承⼈继承⾃⼰的遗产。
2、遗赠即被继承⼈⽣前订⽴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以外的⼈。
3、遗赠抚养协议即被继承⼈与扶养⼈订⽴协议,由扶养⼈负担被继承⼈⽣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所有。
该⽅式主要出现在⽼⼈⽆⼈赡养的情况下。
4、法定继承,即在上⾯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顺序。
如果同时出现2种以上的继承情况,在这4种继承⽅式中,遗赠扶养协议的效⼒最⾼,其次是遗赠,效⼒最低的是法定继承。
依据《民法典》的规定,遗嘱的类型共有5种,分别是⾃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录像遗嘱、⼝头遗嘱、公证遗嘱,不同类型的遗嘱,⽣效的要件是不⼀样的。
遗嘱的有效条件有哪些?

遗嘱的有效条件有哪些?(一)主体合法:1、主体必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立遗嘱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二)客体合法: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立遗嘱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三)内容合法:遗嘱指遗嘱人生前依法定形式对其个人所有的财产进行处分的法律行为,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形式合法:遗嘱可以采用自书、代书、录音、口头、公证等形式,但不论哪种形式,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方能有效。
▲遗嘱的有效条件有哪些▲(一)主体合法:1、主体必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继承法第22条以及若干意见第41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要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所立的遗嘱,应属无效遗嘱。
而确定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应以立遗嘱人设立遗嘱时为准。
2、立遗嘱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遗嘱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立的遗嘱也应认定无效,根据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67条第2歀的规定“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因为这时的立遗嘱人已经无法表示真实意思。
而判断立遗嘱人立遗嘱时状态是否清醒,也要以立遗嘱人设立遗嘱的时间为准。
▲(二)客体合法:1、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立遗嘱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遗产的范围只限于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财产,根据《继承法》第3条的规定,公民立遗嘱时只能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处分权,如果对不属于个人的财产进行处分,就属于无效处分。
继承法26条规定“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2、根据继承法第25条第1歀的规定,应视为均已经接受继承。
根据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177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遗产未分割的,即为共同共有”。
▲(三)内容合法:遗嘱指遗嘱人生前依法定形式对其个人所有的财产进行处分的法律行为,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1、本案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对财产处分部分内容含混不清,且与国家法律相悖。
如被继承人把东直门11号房产,作为被继承人的“故居”,保存下来,供后人纪念,任何人不得强占,进住。
遗嘱无效的12种情形

遗嘱无效的12种情形遗嘱是指遗产人在生前对其遗产进行分配的书面文件。
遗嘱的制定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下面列举了12种遗嘱无效的情形。
1. 未满18岁的人制定的遗嘱无效。
因为未成年人没有完全的法律能力,不能独立决定自己的财产分配。
2. 心智不健全的人制定的遗嘱无效。
如果遗产人在制定遗嘱时患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不能理智地决定自己的财产分配,遗嘱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3. 遗嘱未经证人签名或未经公证无效。
遗嘱必须由至少两名证人签名,并在公证处进行公证,才能被认为是有效的。
4. 遗嘱被强迫或欺骗制定的无效。
如果遗产人在制定遗嘱时受到了强迫或欺骗,不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遗嘱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5. 遗嘱未经遗产人签名无效。
遗嘱必须由遗产人本人亲笔签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6. 遗嘱未经证人在场无效。
遗嘱必须在至少两名证人的见证下制定,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7. 遗嘱未经遗产人口头确认无效。
遗嘱必须在遗产人口头确认后才能生效,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8. 遗嘱未经遗产人签字确认无效。
遗嘱必须在遗产人签字确认后才能生效,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9. 遗嘱未经遗产人亲自制定无效。
遗嘱必须由遗产人本人亲自制定,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10. 遗嘱未经遗产人在场无效。
遗嘱必须在遗产人在场的情况下制定,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11. 遗嘱未经遗产人签字确认无效。
遗嘱必须在遗产人签字确认后才能生效,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12. 遗嘱未经公证无效。
遗嘱必须在公证处进行公证,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遗嘱的制定需要遵守一定的法律程序和规定,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无效的。
因此,在制定遗嘱时,遗产人应该仔细考虑自己的意愿,并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以确保遗嘱的有效性。
简单有效的遗嘱

简单有效的遗嘱一、最简单有法律效力的遗嘱怎么写立遗嘱人: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为明确我去世后的遗产归属,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纠纷,亲立此遗嘱。
委托律师事务所律师给予见证。
1、立遗嘱人所有的财产名称、数额、价值及特征:2、立遗嘱人对所有财产的处理意见:3、本遗嘱一式贰份,本人持有一a份,律师事务所律师代为保管一份。
待本人去世后,由律师通知所有继承人到场,方可公布。
立遗嘱地点:立遗嘱时间:立遗嘱人(签名):见证人:二、遗嘱有效的条件遗嘱指遗嘱人生前依法定形式对其个人所有的财产进行处分,并于死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
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必须具备下列四个方面的条件:(一)主体合法:1、主体必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法律规定,立遗嘱时必须要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所立的遗嘱,应属无效遗嘱。
而确定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应以立遗嘱人设立遗嘱时为准。
2、立遗嘱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遗嘱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立的遗嘱也应认定无效,根据《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67条的规定“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为无效”,因为这时的立遗嘱人已经无法表示真实意思。
而判断立遗嘱人立遗嘱时状态是否清醒,也要以立遗嘱人设立遗嘱的时间为准。
本案原告提供的被继承人张老伯的遗嘱,没有设立遗嘱的时间,无法判断遗嘱订立的时间,也就无法判断立遗嘱人立遗嘱时是否神志清醒、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
(二)客体合法: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立遗嘱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遗产的范围只限于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财产,根据《继承法》第3条的规定,公民立遗嘱时只能对自己的合法财产享有处分权,如果对不属于个人的财产进行处分,就属于无效处分。
《继承法》第26条规定“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三)内容合法:遗嘱指遗嘱人生前依法定形式对其个人所有的财产进行处分的法律行为,遗嘱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老人去世前的录音是否有法律效力

老人去世前的录音是否有法律效力根据2021年1月1日起实行的民法典的规定,遗嘱的合法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
其中的录音遗嘱现在也应用的十分广泛,但是录音遗嘱不仅仅是指形式上的录音,还需要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
老人去世前的录音是否有法律效力?我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老人去世前的录音是否有法律效力录音遗嘱是指以录音、录像磁带及光磁存储材料记载遗嘱内容的遗嘱。
录音遗嘱也是法定的遗嘱形式,但是录音遗嘱需要由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
录音遗嘱生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必须由遗嘱人亲自制作,并亲自叙述遗嘱的全部内容;2、必须请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作证;3、录音开始时,遗嘱人、见证人必须分别说明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所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等;4、遗嘱人必须说明制作录音遗嘱的具体地址和年、月、日、时;5、录音制作完毕,应当密封保存,并在封面上由遗嘱人、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然后,由遗嘱人或交见证人保管;6、继承开始,由见证人及继承人到场并检验封皮的完好情况。
只有在符合以上的情况下录音遗嘱才生效。
二、遗嘱见证人需要满足什么条件1、遗嘱见证人应当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是成年人。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其主要生活来源的,在法律上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可以作为遗嘱见证人。
但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行为能力人则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2、遗嘱见证人应当是能够理解遗嘱的内容、懂得遗嘱所有文字的人。
有些人虽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但没有从事遗嘱见证活动的能力。
3、与继承人、遗嘱人没有利害关系。
因为有利害关系的人更有可能受其利益的驱动而做不真实的证明。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生效条件规定

遗嘱生效条件规定一、合法的生效条件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为了保证遗嘱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遗嘱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 必须是成年人的遗嘱:遗嘱的起草人必须是满足法定的成年人资格,通常是满足法定年龄且具备完全行为能力。
2. 必须是自愿的意愿:遗嘱起草人必须根据自己的真实意愿,自主决定遗产的分配方式和受益人。
任何形式的强迫、欺骗或威胁都将使遗嘱无效。
3. 必须是适当的形式:遗嘱必须采用法律允许的书面形式。
通常,起草人应当在遗嘱文件上亲自签字,同时有两个成年人作为见证人签字。
二、辅助生效条件除了合法的生效条件之外,有的国家和地区还规定了一些辅助的生效条件,以增加遗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辅助生效条件:1. 公证遗嘱:在遗嘱起草人的生前或死后,遗嘱可以通过公证机关进行公证。
公证遗嘱具有更高的法律证据力,保护起草人的真实意愿。
2. 遗嘱见证人:在起草遗嘱时,可以邀请一些可靠的见证人出席并签字,以确保遗嘱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 法定比例继承权保障:一些国家和地区规定了法定继承份额,即无论遗嘱如何分配,法定继承人都有一定的继承权。
这样可以防止遗嘱过于偏袒某个受益人或削弱了家庭成员的继承权。
4. 必须指定受益人和遗嘱执行人:为了使遗嘱更具明确性和可执行性,起草人必须明确指定受益人和遗嘱执行人。
这些受益人和执行人将负责遗嘱的执行和财产分配。
总结:遗嘱的生效条件是保证遗嘱合法性和生效力的关键要素。
除了合法的生效条件外,辅助的生效条件可以增加遗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遗嘱的起草人应当了解当地法律对遗嘱生效条件的规定,并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遗嘱的有效性。
遗嘱的合理起草不仅可以保护起草人的权益,还可以减少家庭纠纷和继承争议的发生。
因此,每位成年人都应当认真考虑起草遗嘱,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有效遗嘱的七种形式

有效遗嘱的七种形式
1、自书遗嘱:遗嘱的全部内容都应当是遗嘱人亲自书写完成。
2、代书遗嘱:《继承法》规定的代书遗嘱,由代书人注明日期,其他人员无需再签署日期,签名即可。
《民法典》规定的代书遗嘱,要有遗嘱人和2名以上见证人签名、遗嘱人和见证人还要签署同样的日期,在形式上才符合法律的规定。
3、打印遗嘱:遗产未处理,但遗嘱人留有打印遗嘱的,应当适用《民法典》的规定,对打印遗嘱进行认定。
4、录音遗嘱:遗嘱人和每一位见证人应在录音过程中说出各自的名字,并各自说出日期,任何事后的补救的行为,都无法将无效的录音遗嘱转变为有效的录音遗嘱。
5、录像遗嘱:应严格按照《民法典》规定,认定录像遗嘱的效力。
遗嘱人和见证人未在录像遗嘱中分别说出时间的,应认定该份录像遗嘱无效。
6、公证遗嘱: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构办理”,与《继承法》第17条第1款的内容基本一致。
7、口头遗嘱:《民法典》第1138条规定的一种遗嘱形式。
本条并未就口头遗嘱的订立日期问题进行规定,即日期不是口头遗嘱有效的要件之一。
宋代遗嘱继承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法律制度在继承法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遗嘱继承作为继承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宋代法律中得到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本文将探讨宋代遗嘱继承的法律规定,以期为研究宋代继承法提供参考。
二、宋代遗嘱继承的基本原则1. 男女平等原则:宋代法律规定,男女继承人的继承权是平等的,不受性别限制。
2. 长幼有序原则:在遗嘱继承中,长子优先继承,次子、女儿等其他继承人依次继承。
3. 遗嘱自由原则:遗嘱人有权自由处分自己的遗产,他人不得干涉。
4. 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相结合原则:在遗嘱继承无法实现的情况下,适用法定继承。
三、宋代遗嘱继承的形式与程序1. 遗嘱形式宋代遗嘱继承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口头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口头表述遗嘱内容,并由两个以上见证人证明。
(2)书面遗嘱:遗嘱人亲自书写遗嘱内容,并签名盖章。
(3)代书遗嘱:遗嘱人委托他人代为书写遗嘱内容,并由遗嘱人签名盖章。
(4)录音遗嘱:遗嘱人通过录音设备录制遗嘱内容。
2. 遗嘱程序(1)口头遗嘱: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口头表述遗嘱内容,由两个以上见证人证明。
见证人需在遗嘱生效前,将遗嘱内容报告官府。
(2)书面遗嘱:遗嘱人亲自书写遗嘱内容,并签名盖章。
遗嘱生效后,遗嘱人需将遗嘱内容报告官府。
(3)代书遗嘱:遗嘱人委托他人代为书写遗嘱内容,并由遗嘱人签名盖章。
遗嘱生效后,遗嘱人需将遗嘱内容报告官府。
(4)录音遗嘱:遗嘱人通过录音设备录制遗嘱内容。
遗嘱生效后,遗嘱人需将录音带交官府备案。
四、宋代遗嘱继承的效力1. 遗嘱效力宋代法律规定,遗嘱有效需满足以下条件:(1)遗嘱人具有遗嘱能力。
(2)遗嘱内容真实。
(3)遗嘱形式合法。
(4)遗嘱人未违反法律规定。
2. 遗嘱撤销遗嘱人可以在遗嘱生效前撤销遗嘱。
撤销遗嘱需满足以下条件:(1)遗嘱人具有撤销能力。
(2)撤销行为真实。
(3)撤销行为合法。
3. 遗嘱变更遗嘱人可以在遗嘱生效前变更遗嘱。
如何写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

如何写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在确认遗嘱效力的时候,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遗嘱人必须要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二是遗嘱的内容必须反映遗嘱人的真实意思。
三是遗嘱的内容必须符合我国法律和政策的规定。
四是遗嘱必须具有法定形式。
同时符合这四个条件的,那么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
《继承法》中规定的遗嘱形式包括了五种,但不管是哪种形式下的遗嘱,若不满足规定的条件,即使遗嘱内容再完美,最终也是不会得到执行的,因为遗嘱不具有法律效力。
那具体来说,遗嘱人如何写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为你做详细解答吧。
一、如何写遗嘱才具有法律效力(一)主体合法1、主体必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立遗嘱人必须年满18周岁;精神正常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2、立遗嘱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二)客体合法1、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立遗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如果处分了与他人共有的财产或不属于立遗嘱人个人所有的财产,遗嘱就要部分或全部无效;2、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立遗嘱人死亡时遗留的财产。
(三)内容合法1、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有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如果遗嘱人未保留缺乏劳动能力有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遗产份额,遗产处理时,应当为继承人留下必要的遗产,所剩余的部分,才能参照遗嘱确定的分配原则处理;2、遗嘱必须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3、遗嘱内容不得违其他法律。
(四)形式合法1、公正遗嘱;2、自书遗嘱;3、代数遗嘱;4、录音遗嘱;5、口头遗嘱。
二、遗嘱生效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必须具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在场见证。
如果立录音遗嘱,也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二)自书遗嘱,须由立遗嘱人本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三)代书遗嘱,由立遗嘱人口授他人代书的遗嘱,也须有两名以上的见证人在场见证,其中一人为代书人,代书后,将代书的遗嘱在立遗嘱人面前宣读无误后,经立遗嘱人认可,注明年、月、日。
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立遗嘱人签名。
遗嘱的有效条件什么

遗嘱的有效条件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会写遗嘱,当然这是一个好的发展趋势,不过遗嘱的形式有很多种,比如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医嘱等,但并不是什么遗嘱都是有法律效力的,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那么遗嘱的有效条件什么?下面就由我为你介绍相关内容。
? 一、遗嘱的有效条件什么1、立遗嘱人必须具有立遗嘱能力。
2、遗嘱内容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3、遗嘱处分的遗产只能是个人合法所有的财产,处分其他财产无效。
4、遗嘱中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一条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二、立遗嘱人请他人打印遗嘱并签名的效力怎么认定一是立遗嘱人请他人打印制作遗嘱,在打印件上注明了年、月、日,并由打印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共同签名的,应视为代书遗嘱,且符合代书遗嘱的有效要件。
根据法律规定代书遗嘱的要件,上述情况仅仅是代书人以打印的形式“代书”,打印人即是代书人。
二是立遗嘱人请他人打印制作遗嘱,在打印件上注明了年、月、日,但仅有打印人或遗嘱人签名,则不能构成有效的代书遗嘱。
因为根据法律规定的代书遗嘱要件,代书遗嘱必须要有两名以上见证人(包括代书人)签名,而上述情况并无遗嘱人和打印人以外的见证人签名,故不能成为有效的遗嘱。
三是立遗嘱人亲笔写好遗嘱,为追求美观或便于保存等原因,请他人按照自己书写的遗嘱打印一份,并在打印件上签名,然后丢弃了原书写的遗嘱。
这种情况形成的打印遗嘱与原书写的遗嘱实为一体,应视为自书遗嘱。
三、哪些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二)继承人、受遗赠人;(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关于遗嘱的有效条件什么的相关内容。
所以如果害怕自己写的遗嘱没有效的话,索性就直接请法律写,也花不了多少钱,而且不是写完之后就改不了了,毕竟意外有很多,只要自己还活着,随时都有更改的权利。
有效遗嘱必须具备什么条件1

有效遗言一定具备什么条件题要( 一 ) 主体合法: 1、主体一定有完整民事行为能力;2 、立遗嘱人的意思表示一定真切。
( 二) 客体合法:遗言所处罚的财富一定是立遗言人的个人合法财富。
( 三) 内容合法:遗言指遗言人生前依法定形式对其个人全部的财富进行处罚的法律行为,遗言的内容不得违犯法律、法例的规定。
( 四 ) 形式合法:遗言能够采纳自书、代书、录音、口头、公证等形式,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一定切合法律的要求方能有效。
▲有效遗言一定具备什么条件▲( 一 ) 主体合法:1、主体一定有完整民事行为能力,依据继承法第 22 条以及若干建议第 41 条规定,遗言人立遗言时一定要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所立的遗言,应属无效遗言。
而确立遗言人能否拥有遗言能力,应以立遗言人建立遗言时为准。
2、立遗言人的意思表示一定真切,遗言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立的遗言也应认定无效,依据民法公则若干建议第 67 条第 2 歀的规定“行为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实行的民事行为,应该认定为无效”,由于这时的立遗言人已经没法表示真切意思。
而判断立遗言人立遗言时状态能否清醒,也要以立遗言人建立遗言的时间为准。
▲( 二 ) 客体合法:1、遗言所处罚的财富一定是立遗言人的个人合法财富。
遗产的范围只限于被继承人生前个人全部的财富,依据《继承法》第 3 条的规定,公民立遗言时只好对自己的合法财富享有处罚权,假如对不属于个人的财富进行处罚,就属于无效处罚。
继承法26 条规定“遗产在家庭共有财富中的,遗产切割时,应该先分出别人的财富”。
2、依据继承法第25 条第 1 歀的规定,应视为均已经接受继承。
依据民法公则若干建议第177 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遗产未切割的,即为共同共有”。
▲(三 ) 内容合法:遗言指遗言人生前依法定形式对其个人全部的财富进行处罚的法律行为,遗言的内容不得违犯法律、法例的规定。
遗嘱的有效条件包括什么

A man is not old as long as he is seeking something. A man is not old until regrets take the place of dreams. 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遗嘱的有效条件包括什么一、遗嘱真实,是具备订立遗嘱能力的遗嘱人本人亲笔书写;二、遗嘱内容完整,有遗嘱人签名,注明年、月、日,体现出遗嘱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三、遗嘱内容合法,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就我国的遗嘱形式,具体包括口头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以及公证遗嘱五种。
公民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具体的遗嘱方式,但只有遗嘱有效的,最后才有可能被执行。
那么一般来讲遗嘱的有效条件包括什么呢?本文马上为你做详细解答。
一、遗嘱的有效条件包括什么有效的遗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一)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一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
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
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
患有聋、哑、盲等生理缺陷而无精神病的成年人,他们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因此他们也可以立遗嘱。
(二)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不真实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种情况中:1、胁迫遗嘱人所立的遗嘱;2、欺骗遗嘱人所立的遗嘱;3、被非遗嘱人假造的遗嘱;4、被篡改的遗嘱;5、遗嘱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立的遗嘱。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第二、三、四款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三)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
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到丈夫立遗嘱不经妻子同意便处分了全部夫妻财产,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九条规定: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
录音遗嘱法律效力(2篇)

第1篇随着科技的发展,录音设备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录音方式留下自己的遗言。
然而,录音遗嘱作为一种新型遗嘱形式,其法律效力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录音遗嘱的法律效力及其相关规定进行探讨。
一、录音遗嘱的定义录音遗嘱是指遗嘱人在录音设备前亲自录制自己的遗嘱内容,并由遗嘱人亲自签字或盖章确认的一种遗嘱形式。
录音遗嘱具有真实、直观、方便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二、录音遗嘱的法律效力1. 录音遗嘱的法律效力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遗嘱应当以书面形式为原则,可以以录音形式为补充。
录音遗嘱应当有二人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并由见证人签字或者盖章。
”由此可见,录音遗嘱在我国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2. 录音遗嘱的效力范围录音遗嘱的法律效力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嘱内容真实有效:录音遗嘱应当是遗嘱人真实意愿的体现,内容真实、合法、有效。
(2)录音设备正常:录音设备应当能够清晰、完整地记录遗嘱人的遗嘱内容。
(3)见证人见证:录音遗嘱需要有二人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并由见证人签字或盖章确认。
(4)录音遗嘱符合法定形式:录音遗嘱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录音遗嘱的法律效力争议尽管录音遗嘱在我国法律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仍存在以下争议:1. 录音遗嘱的证明力问题由于录音遗嘱是录音形式,相较于书面遗嘱,其证明力相对较弱。
在遗产继承纠纷中,录音遗嘱可能会面临证明力不足的问题。
2. 录音遗嘱的篡改风险录音遗嘱存在被篡改的风险,如录音设备被人为损坏、录音内容被修改等,这可能导致录音遗嘱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3. 录音遗嘱的执行问题录音遗嘱的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遗嘱内容不明确、遗嘱继承人身份确认困难等问题,给遗产继承带来一定的困扰。
四、录音遗嘱的法律效力保障措施为保障录音遗嘱的法律效力,我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录音遗嘱的法律效力、效力范围、证明力等问题,为录音遗嘱的认定提供法律依据。
遗嘱公证的必要条件(3篇)

第1篇一、引言遗嘱是公民依法对其财产和其他事务作出安排,并于死亡后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遗嘱公证是指公证机构对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和证明的活动。
在我国,遗嘱公证是保障遗嘱效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遗嘱公证的必要条件。
二、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 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能够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2. 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必要性遗嘱是公民对自己财产的处分行为,具有重大法律意义。
因此,遗嘱人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以保证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若遗嘱人处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状态,其遗嘱可能因缺乏真实意愿或违反法律规定而无效。
3. 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遗嘱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判断标准包括:(1)年满18周岁;(2)精神状况正常,能够理解遗嘱内容;(3)未受到欺诈、胁迫等非法手段的影响。
三、遗嘱内容真实、合法1. 遗嘱内容真实遗嘱内容真实是指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在遗嘱中得到充分体现。
为确保遗嘱内容真实,以下条件必须满足:(1)遗嘱人亲自书写遗嘱或委托他人代为书写;(2)遗嘱内容清晰、明确,无歧义;(3)遗嘱人签字或盖章,以示确认。
2. 遗嘱内容合法遗嘱内容合法是指遗嘱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以下情况可能导致遗嘱无效:(1)遗嘱内容违反法律法规,如遗嘱人放弃法定继承份额;(2)遗嘱内容违反公序良俗,如遗嘱人处分他人财产;(3)遗嘱内容违反社会道德风尚,如遗嘱人将遗产赠与他人。
四、遗嘱形式符合法律规定1. 遗嘱形式遗嘱形式是指遗嘱人表达其意愿的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遗嘱形式包括口头遗嘱、书面遗嘱和公证遗嘱。
(1)口头遗嘱:遗嘱人当众口头表达其意愿,并由两名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公证的常见问题包括(3篇)

第1篇一、什么是遗嘱公证?遗嘱公证是指公证机构依法对遗嘱人所作的遗嘱进行公证,确认遗嘱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一种法律行为。
遗嘱公证具有以下特点:1. 法律性:遗嘱公证是在法律框架内进行的,公证机构必须依照法律规定进行。
2. 实质性:遗嘱公证是对遗嘱本身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确认。
3. 公证性:遗嘱公证具有公证效力,公证机构出具遗嘱公证书。
二、遗嘱公证的常见问题1. 遗嘱公证的适用对象遗嘱公证适用于所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在我国,遗嘱公证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设立遗嘱。
(2)继承人:包括法定继承人和遗嘱继承人。
(3)受遗赠人:遗嘱人指定的接受遗产的人。
2. 遗嘱公证的必备条件遗嘱公证的必备条件包括:(1)遗嘱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遗嘱内容真实、合法、有效。
(3)遗嘱人自愿设立遗嘱。
(4)遗嘱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
3. 遗嘱公证的办理流程遗嘱公证的办理流程如下:(1)遗嘱人向公证机构提出申请。
(2)公证机构对遗嘱人进行身份核实。
(3)公证机构对遗嘱内容进行审查。
(4)公证机构出具遗嘱公证书。
4. 遗嘱公证的期限遗嘱公证的期限一般为30个工作日。
特殊情况,如遗嘱内容复杂、公证机构调查核实需要时间等,可适当延长。
5. 遗嘱公证的效力遗嘱公证具有法律效力,遗嘱人去世后,遗嘱内容经法院确认有效,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按照遗嘱内容继承遗产。
6. 遗嘱公证的撤销遗嘱公证可以撤销。
遗嘱人可以在遗嘱公证书生效前,向公证机构提出撤销申请。
公证机构审查后,确认撤销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可以撤销遗嘱公证。
7. 遗嘱公证的变更遗嘱公证可以变更。
遗嘱人在遗嘱公证书生效前,可以向公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
公证机构审查后,确认变更申请符合法律规定,可以变更遗嘱公证。
8. 遗嘱公证的争议解决遗嘱公证在办理过程中可能产生争议,如遗嘱内容真实性、合法性等。
遗嘱有哪几种形式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遗嘱有哪几种形式导读:遗嘱分为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五种形式,不同的遗嘱形式,所生效的条件也不相同。
立遗嘱人要根据自己订立的遗嘱类型及其相应的生效条件,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才能让自己所订立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
?一、怎样写遗嘱才有法律效力不同的遗嘱形式,所生效的条件也各不相同,遗嘱人要根据自己订立的遗嘱类型及其相应的生效条件,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才能让自己所订立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
(一)书遗嘱的生效条件自书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笔书写,亲自签名,然后注明年月日。
注意:不能由他人代写或记录;不能打印;不能由他人代签姓名;不能用印章、指印或其他符号代替签名。
(二)代书遗嘱的生效条件1、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2、须由遗嘱人口述遗嘱要点,然后由见证人中的一人代为书写,写成书面遗嘱后,代书人向遗嘱人宣读。
3、必须注明年月日,并由代写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三)录音遗嘱的生效条件进行录音遗嘱时,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见证可采取书面或录音的形式。
经过见证的录音磁带应封存起来,注明年月日,遗嘱人与见证人在封条上签名。
二、遗嘱有哪几种形式遗嘱分为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五种形式,不同的遗嘱形式,所生效的条件也不相同。
立遗嘱人要根据自己订立的遗嘱类型及其相应的生效条件,做好对应的准备工作,才能让自己所订立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
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录像遗嘱范文

遗嘱范文,遗嘱怎么写?怎么写有效?网友:你好!1、遗嘱主要表达死者生前的愿望!可以对某个人或者对某件事的交待,内容比较广。
遗嘱要签上本人名字、盖本人私章、按本人手印。
遗嘱内容要在法律许可之内,否则无效。
2、遗嘱形式:可以书面(自己写或者委托人代写)、录音。
3、最好到公证处公证,取得公证书才有法律说服力。
4、遗嘱常用格式:标题:如对xxx事情交待的遗嘱,也可以直接写《遗嘱》两字。
称呼:如xxx单位或者xxx家庭全体成员、xxx个人内容:在法律许可之内,对某件事或者对某个人的交待,内容不要太多!交待清楚就可以了!落款及日期:xxx立(签字、盖章或者按手印,xxxx年xx月xx日。
希望我的答复对你有帮助!。
遗嘱范文-求房产遗嘱文本样式简述:遗嘱人姓名:年龄:民族:户籍所在地:身份证号码:我在此立遗嘱,对本人所有的部分财产,作如下处理:(一)我自愿将下列归我所有的财产遗留给甲(应当是法定继承人之一):(是房产的,写明权属证书号及房产地址、面积等详情;是其他财产的,写明财产详情。
) - 自书遗嘱范文:遗嘱人姓名:年龄:民族:户籍所在地:身份证号码:我在此立遗嘱,对本人所有的部分财产,作如下处理:(一)我自愿将下列归我所有的财产遗留给甲(应当是法定继承人之一):(是房产的,写明权属证书号及房产地址、面积等详情;是其他财产的,写明财产详情。
)我遗留给甲的财产,属于甲个人所有。
(二)我自愿将下列归我所有的财产遗留给乙(应当是法定继承人之一):(是房产的,写明权属证书号及房产地址、面积等详情;是其他财产的,写明财产详情。
)我遗留给乙的财产,属于乙个人所有。
本遗嘱委托丙(姓名、年龄、民族、户籍所在地、身份证号码)为执行人。
本遗嘱一式二份,一份由本人收执,一份由委托执行人丙保存。
遗嘱范文是怎样的呢?遗嘱范文立遗嘱人:xxx,男,xx岁,xxx省xxx县人,住xxx县xxx小区xxx号。
我今年xx岁,且患有心脏病,身体随时可能发生意外,故特立此遗嘱,表明我对自己所有的财产在我去世之后的处理意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录音遗嘱有效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由遗嘱人亲自制作,亲自叙述遗嘱内容;
2、必须请两个以上的见证人;
3、录音开始时,遗嘱人、见证人必须分别说明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等;
4、遗嘱人必须说明制作录音遗嘱的具体地址和时间等。
现在很多老人通过立遗嘱分配遗产,但是实践中遗嘱有效的却很少。
很多老人觉得立遗嘱就是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不用注重形式。
其实不然,法律对于遗嘱的形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那么,遗嘱的形式有哪几种?遗嘱的形式有五种,其中包括录用遗嘱。
录音遗嘱有效的条件是什么?看完下面的内容您就清楚了。
一、遗嘱的形式有哪几种
按照《继承法》的规定,遗嘱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五种形式。
其中以公证遗嘱的效力为最高。
1、公证遗嘱:是指经公证机关办理了公证的遗嘱。
自书遗嘱:即由立遗嘱人生前亲笔书写的遗嘱。
2、自书遗嘱要注明年、月、日,并有立遗嘱人的亲笔签名。
3、代书遗嘱:是由立遗嘱人口述遗嘱内容,由他人代为书写的遗嘱;
4、录音遗嘱即以录音的形式立遗嘱;
5、口头遗嘱一般在危急情况下设立。
以上三种遗嘱形式均要求由两名以上无利害关系人到场见证,见证人也要在遗嘱上签字。
二、录音遗嘱有效的条件是什么
录音遗嘱即立遗嘱人通过录音或录像的形式,确定其遗嘱的内容,对于文化水平不高、书写有困难的遗嘱人可以采取录音的方式来立遗嘱。
录音遗嘱的有效条件为:
1、必须由遗嘱人亲自制作,并亲自叙述遗嘱的全部内容;
2、必须请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作证;
3、录音开始时,遗嘱人、见证人必须分别说明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职业、所在工作单位和家庭住址等;
4、遗嘱人必须说明制作录音遗嘱的具体地址和年、月、日、时;
5、录音制作完毕,应当密封保存,并在封面上由遗嘱人、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
然后,由遗嘱人或交见证人保管;
6、继承开始,由见证人及继承人到场并检验封皮的完好情况。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除了上面的内容,还要提醒大家,不管是何种形式的遗嘱,都应具备下列五项内容:遗产的名称和数量,遗嘱人或受遗赠人,遗产的分配方法和具体份额,明确某项遗产的用途和使用目的,遗嘱执行人。
遗嘱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能否按照遗嘱人的意愿分配遗产,如果您对立遗嘱事宜不是很确定,最好咨询一下专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