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习题(含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歌鉴赏 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古典诗歌鉴赏练习题(含答案)2020年高考语文复:古典诗歌鉴赏练题一、赏析意象作用练前提示:意象是古代诗歌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
赏析意象的作用,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①造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营造意境。
②写人:衬托人物,铺垫蓄势。
③抒情:感发兴寄,表达情感。
④结构:或为线索,或为中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注XXX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XXX。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注:此诗写于XXX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761),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诗中“柳絮”“桃花”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柳絮、桃花为暮春典型意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春尽之时的伤心断肠之情。
通过反衬和拟人手法,柳絮随风、桃花逐水而去,以二者的无情反衬诗人的有情、多情。
同时,以物喻人,以颠狂柳絮和轻薄桃花比喻势利小人,讽刺他们随波逐流,表达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故衫XXX暗淡绯衫称老身,半披半曳出朱门。
袖中吴郡新诗本,襟上杭州旧酒痕。
残色过梅看向尽,故香因洗嗅犹存。
曾经烂熳三年著,欲弃空箱似少恩。
注:①本诗作于宝历元年(825),时XXX从忠州刺史徙杭州刺史再徙苏州刺史。
②绯衫:大红色官服。
唐代官员三品以上着紫红,四品、五品以上官员的朝服为绯红。
③梅:梅雨季节。
诗人想借“故衫”抒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首联用“绯衫”“老身”自嘲,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未获提拔重用的苦闷之情。
中间两联借绯衫依旧感慨职位依旧,为职位长期得不到升迁而苦恼。
尾联“欲弃空箱似少恩”借旧衣不可弃,暗喻旧臣不宜疏远,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皇上提拔重用的心情。
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陕府北楼奉酬崔大夫二首XXX其一楼压黄河山满坐,XXX谁忍卧。
人定军州禁漏传,不妨XXX城头过。
其二一别XXX三四春,再来应笑尚风尘。
昨宵唯有楼前月,识是XXX酒人。
答案:这两首诗都以“楼”为主要意象。
2020版高考语文新设计一轮复习浙江专版精练:“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含解析
“古诗歌阅读”仿真综合练仿真综合练(一)唐代诗歌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8分)盖少府新除江南尉问风俗郎士元①闻君作尉向江潭,吴越风烟到自谙。
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底傍山岚。
缘溪花木偏宜远,避地衣冠②尽向南。
惟有夜猿啼海树,思乡望国意难堪。
[注]①郎士元,唐代诗人,安史之乱时避难江南。
②避地衣冠:西晋末年,中原士庶大举迁居东南,史称“衣冠南渡”。
(1)颔联和颈联从自然特点、、三方面来写“吴越风烟”。
(4分)解析:颔联写自然环境的清静幽谧、景色优美,突出吴越人的居住特点;颈联运用“衣冠南渡”的典故,突出其历史渊源。
参考答案:居住特点历史渊源(2)请简要赏析“避地衣冠尽向南”一句的艺术技巧。
(4分)答:解析:“避地衣冠”是用典,以“衣冠南渡”的典故,既写出当时政局的动荡,又间接写出江南风景的美好。
“衣冠”运用借代手法,借指士庶。
参考答案:①运用借代手法,以“衣冠”借指士庶。
②运用“衣冠南渡”的典故,既写出当时政局的动荡,又间接写出江南风景的美好。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8分)长安秋望赵嘏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注]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菰菜、莼羹、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
(1)颔联“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运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怅惘之情。
(4分)解析:“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
“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
参考答案:动静结合视听结合(2)“紫菊”和“红莲”对表现诗人的情感起到什么作用?(4分)答:解析: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作用主要从借景抒情、衬托等方面思考。
先立足全诗理解这两个意象的具体含义,再分析诗人在它们身上所寄托的情感。
参考答案: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景色。
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堂的莲花,使人产生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之情。
浙江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及参考答案
古诗鉴赏专题浙江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1周周测卷(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乙亥岁除渔梁村①黄公度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②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①乙亥:宋高宗二十五年。
那年秦桧死,高宗召回一些受秦桧迫害的官员。
作者奉诏回京,途经闽北渔村,写下此诗。
②更:经历。
19.首联中最能反映作者心境的两个字是“”“”。
(2分)20.赏析诗歌最后两联。
(6分)答:19.似空20.颈联运用拟人的手法写除夕雪意浓郁,并联想到春回大地的风光,表达出作者羁旅之中的寂苦,又有重回京都、欲施展才华的热望;尾联是展开想象,不说自己挂念亲人,而借小儿的口说出想念出门在外的自己,表达更为委婉动人,曲折有致地抒发了思念家人、盼望全家团圆的深沉情感。
浙江省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2周周测卷(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
(8分)题雷峰塔南山小景[北宋]毛滂①钱塘门外西湖西,万松深处古招提②。
孤塔昂昂据要会,湖光滟滟明岩扉。
道人安禅日卓午③,寺外湖船沸箫鼓。
静者习静厌纷喧,游者趋欢穷旦暮。
非喧非寂彼何人,孤山诗朋良独清。
世间名利不到耳,长与梅花作主盟。
嗟我于此无一得,曾向峰前留行迹。
天涯暮景盍归来,坐对此图三太息。
注①毛滂,北宋末期衢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但是一生仕途起伏坎坷。
②招提:梵语中的词,义为“四方”。
③卓午:正午。
19.诗中第四句与苏轼描写西湖美景诗中名句“”表现的意境相似。
诗句“非喧非寂彼何人”中的“何人”是被称为“梅妻鹤子”的。
(2分) 20.最后一句“坐对此图三太息”告诉我们这是一首题画诗,请结合全诗分析“三太息”的内涵。
(6分)答:19.水光潋滟晴方好林和靖(林逋)20.“三太息”,连连叹息之意。
诗人因“无一得”、无法洒脱生活而嗟叹,在西湖的南山,“静者”可“习静”,“游者”可“趋欢”,“孤山诗朋”可“独清”,而诗人看着眼前的画,想到也曾到过此地却一无所得,进而又想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没有静者之静、游者之欢、诗者之清,因此,天色已晚仍不回家,凝视眼前的画卷而感慨不已。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练习(附答案与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题弟侄书堂杜荀鹤【注】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曾经历黄巢之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先叙侄子虽身处困境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B.颔联上下两句形成对比,以弟侄静心好学、尚礼的行为反衬了战乱中社会的纷扰。
C.尾联是对弟侄的慰勉之辞,诗人以长辈的身份直抒胸臆,语重心长地鼓励了弟侄。
D.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平易自然,仿佛从诗人心中流出,没有雕琢的痕迹。
2.诗歌颈联情景交融,请简析其妙处。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
作为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均为舜妃,舜南巡时死于湘水,成为湘水女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三句描写了诗人在湖上所见到的美景:雨后凤凰山下,水风清爽,晚霞明艳。
B.“一朵芙蕖”两句紧接其后,既实写水面荷花,又以芙蓉喻弹筝的美人,收到了双关的艺术效果。
C.“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将白鹭人格化,以白鹭有意倾慕来衬托演奏技术的高超。
D.“数峰青”一句回应词的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描写的雨过山青的景象,言有尽而味无穷。
2.本词下片是如何来描写音乐的?请作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次韵王定国马上见寄①苏轼昨夜霜风入夹衣,晓来病骨更支离。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但恨不携桃叶女,尚能来趁菊花时。
南台②二谢无人继,直恐君诗胜义熙③。
2020年高考专题 高三语文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
专题古代诗歌阅读(解析版)【考点解读】古代诗歌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对形象、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的考查是诗歌鉴赏命题的重点,尤其是思想情感的考查每年都会涉及,因此在依据考纲考点备考的过程中,要侧重对这几个考点的备考。
【命题角度】古代诗歌鉴赏由两个小题构成,一个单选题一个主观题,单选题侧重于考查综合鉴赏诗歌内容,而主观题主要考查形象、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等内容。
近期的高考模拟试题中,诗歌取材范围主要以唐宋作品为主,宋代诗歌备受青睐。
因此在备考中全面涉猎各朝代的各题材诗歌作品的同时,仍要加大对唐宋诗歌备考的力度。
分题材对诗歌鉴赏进行备考,明确各题材的主题内容和情感方向,规范各考点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方法点睛】(一)解读形象、情感。
解读形象情感,先要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形象,再结合诗句分析所咏形象的基本特征,再指出所塑造形象的意义、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解读诗歌的形象、情感,通常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从题目序言切入,有的题目序言中点明事件的时间、地点、写作缘起等;从关键的标志性、暗示性词句入手;从背景、作者切入,比如宋代的很多诗词都与破碎山河相联系等;从具体的环境描写及人物动作等方面切入,具体细节具体分析能发现抒情主体的情感变化等。
具体解答时一般的答题模式: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分析意境。
分析意境就是先描述一番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再用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整体上的特色(如氛围特点“孤寂清冷”“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给人的感受,当然意境的分析离不开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3.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4.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鉴赏语言。
如果是“炼字炼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应首先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描述景象,然后指出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并分析其效果,必要时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讲义:专题十二 古诗词鉴赏 Ⅱ Word版含答案
姓名,年级:时间:Ⅱ真题研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总体要求能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简释:该要求有两重含义.一是阅读的诗歌的难易度:浅易。
二是以鉴赏为主,伴随着理解与分析活动.分项考点(1)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简释:该考点规定了鉴赏的内容。
①形象.它也叫意象,包括景物、事物、人物三类形象。
②语言。
包括品味词语、明确风格.③艺术技巧。
指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材料取舍、修辞方法等。
(2)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简释:评价包括内容主题的评价、思想感情的评价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评价”要求较高。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看,真正要求作出评价的试题不多,倒是分析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试题较多。
年份诗题体裁题材试题考点题点题号题干分值2015《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词(长调)赠寄诗2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2分鉴赏技巧用典2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5分鉴赏描写方式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
技巧1.选诗特点:多变(1)从体裁上看,灵活多变。
既有近体诗,又有古体诗;既有诗,又有词。
(2)从时代上看,跨度较大。
既有唐宋的,又有南宋的,更有金、元的.总体上以唐宋为主。
(3)从题材上看,多元交替.既有传统的题材诗,如送别怀人诗、羁旅行役诗,又有新颖的赠寄诗、民生诗。
选材富有浓浓的家国情怀。
(4)从难易程度看,难易适中,近几年偏易。
2.考点特点:稳定主要考“意"(思想内容)、“情”(思想感情)、“法”(表达技巧),尤以表达技巧为最,每年必考。
3.题型特点:稳定主要由一道填空题与一道简答题构成。
填空题重点放在思想内容及情感上,答案简洁,多为2分,试题容易。
简答题几乎全放在表达技巧上,答案完备,难度较大,多为6分。
1.(2018·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王昌龄李颀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真题练习与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真题练习【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下载练习】班级姓名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箴作诗者袁枚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②。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注】①箴:规诫。
②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用典邹阳、枚乘二人虽创作迅速,却不敌司马相如辞赋用力之深。
B. 颔联先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迟下来,反能见到作者才华。
C. 这首诗是规诫为诗者而作,没有刻意进行雕琢,却能于简淡中见哲理。
D. 说理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作诗的道理服务。
2. 诗的后两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作诗有什么样的建议?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唐]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明]张楷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岑诗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间的酒会特色,点染边地酒会的气氛。
B. 张诗善写细节,“动”字描写罗袖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飘动,尽显柔美。
C. 岑诗“能剑舞”与张诗“看剑舞”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
D. 张诗以“欢声”写出座中人的情感,与岑诗中的“断人肠”截然有别2. 两首诗的结尾同是一个“雨”字,各有妙处。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竹石牧牛①并引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②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
戏咏。
野次③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此诗作于北宋后期党争之时。
②伯时:指李公麟。
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
③野次:野外。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题画诗写景抒情,不加藻饰,却涉笔成趣,余味隽永。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训练(带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专题训练【名师精选试题,值得下载练习】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题八咏楼①李清照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注:①八咏楼:在宋婺州(今浙江金华),绍兴四年九月,李清照避难婺州。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千古风流八咏楼”,可以说写尽八咏楼之气魄,笔调轻灵潇洒,比摹真写实更为生动传神。
B.三、四句采用对比手法,主要以“三千里”之遥和“十四州”之广极力写出婺州地位之重要。
C.“水通南国三千里”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婺州水道非常密集,可以深入江南三千多里。
D.作者非常重视文字技巧,气势恢宏而又宛转空灵,这样写来,有助于作者作品风格的多样化。
解析:B项,“对比手法”表述错误,主要是对仗的手法。
故本题选B项。
答案:B2.有人点评此诗歌“愁肠中充满豪气和壮阔”,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解析:解答要从“愁肠”和“豪气”“壮阔”两方面把握,了解著名词人的词派作风和生平事迹,再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
李清照的诗词中后期围绕时事和国难抒发了爱国词人的忧愁,对偏安朝廷的讽刺。
而从“千古风流”“三千里”“气压”“十四州”等词语中又能感觉到豪放派的豪气和壮阔。
答案:①从思想情感上看:不同于李清照其他诗词悲叹身世,情调感伤的哀婉凄美,此诗感时咏史,情辞慷慨,“江山留与后人愁”写出了诗人愁肠百结,心忧国事,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哀叹宋室之不振;更是对割地赔款、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讽刺。
②从用词上看:“千古风流”“三千里”“气压”“十四州”等词凸显壮阔的诗歌意境,以豪气和壮阔的意境展现作者心忧天下的内心愁苦。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2020版高考语文浙江专用总复习讲义:专题十二 古诗词鉴赏 Ⅲ 核心突破一 Word版含答案
Ⅲ核心突破落实比方法更重要核心突破一鉴赏古诗形象——因象悟境,入境始亲(说明:在诗歌中,形象与意象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但从理论上看,二者还是有区别的。
意象是隶属诗歌形象的,诗歌形象所指范围广,既可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情感或理趣;而意象只能是客观的、具体的。
诗歌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情、理等,而意象通常只是自然景象、物象。
)题点一人物形象——因形悟神人物形象大致有两类:一是主观形象(作者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自己);二是客观形象(作者描写或刻画的人物)。
每首诗都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都有客观的人物形象。
诗中客观的人物形象只是抒情主人公抒情达意的途径之一。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的周瑜,风流倜傥,指挥若定,是词中的人物形象,而那中年失意、壮志未酬又略显旷达的苏轼,就是主观形象。
结合课本知识填空。
《琵琶行》一诗中的客观人物形象是琵琶女,其形象特征是年老色衰、沦落江湖。
主观人物形象是作者(白居易),其形象特征是怀才不遇、沦落江湖、忧愁痛苦。
古诗中八类人物形象及其特征①正直之士: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②爱国之士:心忧天下、忧国忧民。
③隐士: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④失意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⑤报国之士: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⑥游子: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⑦疆场将士:献身边疆、反对征伐。
⑧痴情儿女:缠绵悱恻、爱恨情长。
1.(2017·全国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①杜牧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②,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这首七律写于唐文宗开成年间,当时杜牧任宣州(今安徽宣城)团练判官。
②春秋时范蠡曾辅助越王勾践打败吴王夫差,功成之后,为了避免越王的猜忌,乘扁舟归隐于五湖。
范蠡经商有道,号陶朱公。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登临览景,古今勾连,营造了一种笼罩全篇的气氛。
B.颔联意在写“今”,鸟去鸟来,人歌人哭,描绘一时见闻。
C.颈联所绘之景,一阴一晴,一朦胧一明丽,时间上不连续。
D.前三联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的历史兴亡、人世变迁之感。
15.与汪遵的《五湖》“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
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相比,两诗写到范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6分)14.B"意在写今"有误,似乎是写眼前景象,写"今",但同时又和"古"相沟通,既是写"今",也是写"古";"一时见闻"也有误,飞鸟在山色里出没,固然是向来如此,而人歌人哭也并非某一片刻的景象,这些景象都不是诗人一时之所见所闻,而是平时积下的印象,在登览时被触发了。
15.(1)相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范蠡的缅怀仰慕之情。
(2分)(2)不同:①杜诗表达了无因会见范蠡、无法像他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这是诗人归隐之志的体现,诗人厌倦官场,寄情山水,向往隐士生活。
(2分)②汪诗主要表达诗人对范蠡的"功成身退,善始善终"的做法的赞美之情。
(2分)诗歌赏析:本诗抒写了诗人在开元寺水阁上,俯瞰宛溪,眺望敬亭时的古今之慨。
浙江省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十二古代诗歌阅读习题(含解析)
专题规范练十二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答张十一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踯躅:杜鹃花的一种。
③恩波:皇帝的恩泽。
④斗:通“陡”。
(1)赏析颔联的“竞”和“闲”二字的妙处。
(2)分析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寻西山隐者不遇丘为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①,应是钓秋水。
差池②不相见,黾勉③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④契⑤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指乘小车出游。
②差池: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③黾勉:殷勤。
④及兹:来此。
⑤契:惬意。
(1)从上山到下山,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2)从全诗来看,“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两句有什么作用?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北山①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③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又叫北山)的山腰中。
②陂:池塘。
③堑:护城河。
(1)第一句的“输绿”一词别致典雅,试结合诗歌前两句分析该词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摊破浣溪沙李璟手卷珍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1)词的上片写抒情主人公卷帘出场,倚楼凝望,思绪万千,“”一词点明了主旨。
下片“青鸟不传云外信”一句,运用了“青鸟”的典故,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2)简要赏析结尾句“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的表现手法。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1)~(2)题。
2020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精练8古代诗歌阅读词含解析
古代诗歌阅读词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①【南宋】姜夔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②边,拟共天随③住。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注】①丁未:即公元1187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吴松:即今吴江市。
②第四桥:城外的甘泉桥。
③天随:陆龟蒙自号天随子,身处晚唐末世,举进士不第,只好退隐江湖。
1.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一二两句写鸿雁南飞,随云而去,自由自在,反衬词人漂泊江湖,身不由己的凄冷、苦楚。
B.下片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心愿,他十分向往陆龟蒙浮游于江湖上自得其乐的闲居生活。
C.“今何许?”一句是反问。
诗人正是在这反问中,表达了怀念故人、伤时忧世的情怀,也寄寓了自己不得志的身世之感。
D.最后一句描写词人凭栏怀古,吹凄凄冷风,看残柳飞舞,一派参差凌乱、凄冷萧索景象,以景结情,表达出词人感慨身世、忧心国家的复杂感情。
2.请简要赏析“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两句。
2、古代诗歌阅读浣溪沙·和无咎韵【注】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
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
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
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鹧鸪天·惜别严仁一曲危弦①断客肠,津桥捩拖②转牙樯③。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技巧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诗歌技巧题”配套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8分)水龙吟·落叶王沂孙晓霜初著青林,望中故国凄凉早。
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荒径悄。
渭水风生,洞庭波起,几番秋杪。
想重厓半没①,千峰尽出,山中路,无人到。
前度题红②杳杳,溯宫沟、暗流空绕。
啼螀③未歇,飞鸿欲过,此时怀抱。
乱影翻窗,碎声敲砌,愁人多少!望吾庐甚处?只应今夜,满庭谁扫?[注] ①重厓半没:写山中落叶堆积,万木凋零的情状。
②题红:《云溪友议》载,唐宣宗时,中书舍人卢渥于应试之岁,偶尔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上题一绝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后卢渥得一遣放的宫女,正是题诗之人。
③螀(jiāng):寒蝉。
(1)“萧萧渐积”一句化用了杜甫《》中的名句“”。
(2分)参考答案: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2)赏析下阕虚实结合的手法。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首先要从词中下阕找出哪些是虚写,哪些是实写,然后再加以分析,最后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如本词下阕首句红叶题诗的故事,及最后一句只问不答,这些都是虚写。
中间部分对景物的描写为实写,借景抒情,衬托词人的抑郁和凄凉,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下阕首句借用红叶题诗的故事,暗示故国冷落,尾句问而不答,留下“空白”,给读者以想象,皆为虚写;(2分)中间部分实写寒蝉凄切哀鸣,飞鸿欲过身影,乱影翻窗等凄凉景色,衬托了词人身处乱世的抑郁和凄凉。
(2分)虚实结合,以个人离愁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
(2分)[白话诗歌]早上的霜露刚刚附着在青绿的树林上,视野中故国也早是一片凄凉之景。
地上的落叶渐渐累积,树上的叶子还纷纷欲坠,门前荒芜,路径悄悄。
渭水秋风起,洞庭湖波涌,几次暮秋了。
想来重重叠叠的山上已经落满树叶,千峰尽是万木凋零之景,山上的路,没有人可以到。
从前题红之事已不再见,顺着宫沟而上,暗流空绕。
寒蝉啼叫还没有停歇,鸿雁欲过,此时的怀抱是悲伤的。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形象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诗歌形象题”配套检测1。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
(8分)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1)“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做简要分析.(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此题考查分析“景物形象”。
分析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特点时,需要抓住诗句中的“园花"“雨”“乔木"“明月"等意象具体解说,还要注意诗句中描绘的园花“百般红",即色彩艳丽的特点;乔木“峥嵘”,即高耸峭拔的特点。
参考答案:①“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红,色彩艳丽。
景色特点是艳丽.②“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
景色特点是清幽。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就本题来说,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注意诗下的注释,根据“居士:指文人雅士"的解释,我们可初步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
然后抓住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诗中描写“陈居士”动作、神态的具体诗句主要有“楚酒困人三日醉"“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莫笑侬”“醒来推户寻诗去",由此我们便可准确判断出“陈居士”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形象特点: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
分析: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白话诗歌]第一首:楚酒使人倦怠,我接连醉了三天,谁料到春雨过后鲜花竟红遍满园。
(浙江专版)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含解析)
“诗歌情感题”配套检测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8分)春江晚景张九龄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馀花满客船。
[注] ①那:同“哪”。
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本诗描绘的是春日江景,除了“江林”外,还有和两个意象也能说明诗歌描绘的对象。
(2分)参考答案:津亭客船★(2)本诗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江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答:参考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
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途中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
前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景色3分,情感1分,两者关系2分) [白话诗歌]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
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
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
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
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
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
(8分)[双调]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1)“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表明对做官的厌倦;“归,学取他渊明醉”,借用陶渊明归隐的典故,表明作者想要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抒发了作者想要与仕途诀别、归隐田园的思想感情。
(答“对现实的不满、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可以,每点1分)(2)赏析画线句子写景的特色。
(6分)答: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写景方法从寓情于景、色彩运用、写景顺序三个角度分析。
“红叶”“山溪”“松径”“黄菊”等意象,表现高尚情怀,“堪题”“偏宜”“满”“绕”等表现赞美、欣喜之情。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真题练习与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真题练习【名师精选全国真题,值得下载练习】班级姓名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箴作诗者袁枚倚马休夸速藻佳,相如终竟压邹枚②。
物须见少方为贵,诗到能迟转是才。
清角声高非易奏,优昙花好不轻开。
须知极乐神仙境,修炼多从苦处来。
【注】①箴:规诫。
②司马相如邹阳枚乘皆是西汉辞赋家1.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用典邹阳、枚乘二人虽创作迅速,却不敌司马相如辞赋用力之深。
B. 颔联先直接说作诗数量少才能精;又说写诗迟下来,反能见到作者才华。
C. 这首诗是规诫为诗者而作,没有刻意进行雕琢,却能于简淡中见哲理。
D. 说理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诗歌中的物象基本是在为作诗的道理服务。
2. 诗的后两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作诗有什么样的建议?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唐]岑参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和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明]张楷高台秉烛看剑舞,四坐欢声杂鸣鼓。
酒阑罗袖动轻寒,门外萧萧杏花雨。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岑诗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间的酒会特色,点染边地酒会的气氛。
B. 张诗善写细节,“动”字描写罗袖在微寒的夜风中轻轻飘动,尽显柔美。
C. 岑诗“能剑舞”与张诗“看剑舞”均暗含对自己不能舞剑的遗憾之情。
D. 张诗以“欢声”写出座中人的情感,与岑诗中的“断人肠”截然有别2. 两首诗的结尾同是一个“雨”字,各有妙处。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竹石牧牛①并引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②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
戏咏。
野次③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此诗作于北宋后期党争之时。
②伯时:指李公麟。
善绘人物与马,兼工山水。
③野次:野外。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首题画诗写景抒情,不加藻饰,却涉笔成趣,余味隽永。
2020届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解析12 古代诗文阅读
2020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12】古代诗文阅读(一)诗歌鉴赏1、(2020新课标全国卷,第二(二)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2020全国大纲卷,第12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叶修睦[注]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
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阅读 诗附答案解析(高三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阅读诗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②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海南岛后,遇赦北还渡海时所作。
②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参横斗转”,指时近深夜,点出渡海的时间,又照应诗歌题目。
B.遇赦北归,诗人回想自身遭际,发出了空有乘桴渡海之意的感慨。
C.诗人被贬海南蛮荒之地,九死不恨,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贞之情。
D.诗歌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自然贴切,格调明朗,意蕴深远。
2.诗的颔联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干戈王中①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鹡鸰②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③,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
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呜叫起来,寻找同类。
语出《诗•小雅•棠棣》。
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
泛指美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一般泛指战争,暗示了诗歌表现的环境特点。
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而诗人自己也一事无成。
C.颔联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其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他们完全一样。
D.全诗充满着满腔的悲愤之情,但文字读来较为轻淡,情感表达比较委婉。
2.诗的最后两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醉后赠张九旭①高适世上谩相识,此翁殊不然。
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
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②?【注】①张九旭:张旭,因张旭排行第九,故称张九旭;盛唐时期杰出的书法家,以草书著称,人称“草圣”;又喜饮酒,与李白等合称“饮中八仙”。
高适作为后生晚辈,这首赠张旭之作,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入长安与张旭相见共饮醉后所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规范练十二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答张十一①韩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②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④觉霜毛一半加。
,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
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踯躅:杜鹃花的一种。
③恩波:皇帝的恩泽。
④斗:通“陡”。
(1)赏析颔联的“竞”和“闲”二字的妙处。
(2)分析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寻西山隐者不遇丘为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①,应是钓秋水。
差池②不相见,黾勉③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④契⑤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指乘小车出游。
②差池:指此来彼往而错过。
③黾勉:殷勤。
④及兹:来此。
⑤契:惬意。
(1)从上山到下山,诗人的情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2)从全诗来看,“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两句有什么作用?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北山①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②,直堑③回塘滟滟时。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筑室于钟山(今紫金山,又叫北山)的山腰中。
②陂:池塘。
③堑:护城河。
(1)第一句的“输绿”一词别致典雅,试结合诗歌前两句分析该词的妙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如何表达的?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摊破浣溪沙李璟手卷珍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
(1)词的上片写抒情主人公卷帘出场,倚楼凝望,思绪万千,“”一词点明了主旨。
下片“青鸟不传云外信”一句,运用了“青鸟”的典故,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2)简要赏析结尾句“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的表现手法。
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1)~(2)题。
咏笼莺①纳兰性德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黄莺,别名金衣公子。
(1)本诗是如何完成对“笼莺”这一事物形象的刻画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历来为人们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1)~(2)题。
【正宫】鹦鹉曲·野渡新晴冯子振孤村三两人家住,终日对野叟田父。
说今朝绿水平桥,昨日溪南新雨。
〔幺〕碧天边岩穴归云,白鹭一行飞去。
便芒鞋竹杖行春,问底是①青帘②舞处。
:哪里是。
②青帘:酒帘,酒幌。
(1)“白鹭一行飞去”一句化用了杜甫《绝句》中“”这句诗,“问底是青帘舞处”化用了杜牧《清明》中“”这句诗。
(2)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简析“说”字的妙处。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①罗隐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
(1)颔联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唐宋诗举要》云:“三四写景极佳,而意极沉郁,是谓神行。
”请简要分析。
(2)赏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8.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第(1)~(2)题。
古意谢榛南国动幽思,春洲搴绿芳。
九嶷云物夕,帝女怨潇湘。
华月照瑶瑟,灵风吹绮裳。
那知苦调罢,楚客立苍茫。
(1)这首诗歌咏的是娥皇、女英的故事,全诗主旨集中在一个“怨”字。
从内容看,“”为“怨”之来源,“”为“怨”之表现。
(2)诗中画线句子对女主人公弹奏的描写有什么特色?试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①。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②燕支③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指黑色的骏马。
②虏障:指防御工事。
③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
(1)“心事一杯中”的“心事”包含了哪些内容?(2)这首诗作为盛唐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赏析。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江楼夕望招客白居易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
请赏析颈联的高妙之处。
(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也有人说“夕望”二字统领全篇。
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第(1)~(2)题。
白石滩王维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
家住水东西①,浣纱明月下。
采莲曲刘方平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指浣纱少女们的住所,水的东边和水的西边。
(1)两首诗描写的内容有何异同?(2)两首诗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试简要赏析。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清平乐题上卢桥①辛弃疾清泉奔快,不管青山碍。
十里盘盘平世界,更着溪山襟带。
古今陵谷②茫茫,市朝往往耕桑。
此地居然形胜,似曾小小兴亡。
:在江西上饶境内。
②陵谷:指山陵变深谷,深谷化山陵。
(1)词的上片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是如何描绘的?(2)前人认为这首词“小中见大”,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1)~(2)题。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周文质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
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1)此曲前八句展现了春天诸景,将景物的和两个特点融为一体。
(2)“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
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1)~(2)题。
【双调】碧玉箫关汉卿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他渊明醉。
(1)“秋景堪题”体现了作者对秋天怎样的态度?“秋景”体现在哪里?(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元曲中的五、六两句进行赏析。
1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
里中女[唐]于氵贲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贫窗苦机杼,富家鸣杵砧。
天与双明眸,只教识蒿簪。
徒惜越娃①貌,亦蕴韩娥②音。
珠玉不到眼,遂无奢侈心。
岂知赵飞燕,满髻钗黄金。
田家三咏(其三)[宋]叶绍翁抱儿更送田头饭,画鬓浓调灶额烟;争信春风红袖女,绿杨庭院正秋千。
:指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的美女西施。
②韩娥:指战国时韩国一个容貌美丽、善于歌唱的女子。
(1)这两首诗在诗歌内容上都以作为描写对象,在诗歌体裁上第一首诗是,第二首诗是。
(2)以上两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既有相通之处,也有自身特点。
请结合诗句,赏析两首诗艺术表现上的异同。
1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第(1)~(2)题。
【中吕】普天乐·西山夕照徐再思晚云收,夕阳挂,一川枫叶,两岸芦花。
鸥鹭栖,牛羊下。
万顷波光天图画①,水晶宫②冷浸红霞。
凝烟暮景,转晖老树,背影③昏鸦。
:天然的图画。
②水晶宫:在此比喻江水清澈明净。
③背影:此处指乌鸦背上带着余晖。
(1)“一川枫叶”与《沁园春·长沙》中“, ”有异曲同工之妙。
“凝烟暮景”是从《滕王阁序》中“”一句化用而来。
(2)本曲意境恬淡温暖,请具体分析。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第(1)~(2)题。
生查子晏几道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
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
归梦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1)请对“关山魂梦长,鱼雁音尘少”中的“长”和“少”加以赏析。
(2)本词下片与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在情意的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专题规范练十二古代诗歌阅读1.参考答案(1)①“竞”字写出了嫩笋竞相生长的蓬勃生机,“闲”字写出了杜鹃花随处开放的清闲自得。
②以乐景衬哀情,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交相辉映,一切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反衬出作者无所事事、不被重用的愁苦之情。
(2)①这两句诗写了皇帝的深恩自己尚未报答,死所也尚未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
②表达了自己被贬南荒的怨愤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
解析(1)解答时首先要明确该字在诗句中的含义,然后考虑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
该诗的颔联“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写出了嫩笋争相生长的蓬勃景象以及杜鹃花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这些都是通过“竞”字和“闲”字表现出来的。
(2)分析诗句表达作者的情感应是在对诗句大意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意思是皇帝的深恩自己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
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作者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
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
在这样的处境里,还能想到“未报恩波”,这体现着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
2.参考答案(1)①诗人先是满怀仰慕之情,兴致勃勃地登山;②到达隐者居所,却发现隐者不在,不免有些失望;③转而看到周围幽美的环境,又觉得很惬意;④虽没见到隐者,诗人却领悟到了心灵清净的真谛,于是尽兴而返。
(2)①这两句写新雨中草色青翠,晚窗前松涛阵阵,描绘出一派优美、幽邃的环境,烘托了隐者和诗人自己的洒脱和超俗。
②前写寻隐者不遇的失望,后写沉醉美景的惬意,承上启下,使诗人心情自然地随境而变。
解析(1)分析诗歌情感要抓住体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语、意象意境、直接或间接抒情、细节等。
诗歌前四行作者交代自己上山寻人,却没有遇上,感情由满怀仰慕之情时的兴致勃勃到寻人不遇的失落;第五、六行描绘了一幅山中幽绝美景,顿感涤荡心耳,惬意不已;第七、八行,诗人由寻人不遇的失落中得到了心灵的清净,尽兴而返。
(2)作用题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是山中的景物描写,内容上,从意象意境来赏析诗句;结构上,因为此句在诗歌中间,一般考虑承上启下的作用。
3.参考答案(1)北山一片翠绿,绿色倒映在河塘中,显得春意盎然。
把北山拟人化,化静为动,写出了春光的浓厚。
(2)一、二句写北山河塘绿意浓郁,景中含情,表达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三、四句写诗人仔细地数着落花,慢慢地寻觅芳草,很晚才回家,在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中表现出心情的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