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的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必修1优质课件 微专题四 与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的图像和曲线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1优质课件 微专题四 与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的图像和曲线分析

(1)根据染色体(质)的形态判断
项目
识图 特征
间期 以染色质丝 的形式存在 于细胞核中
前期
中期
染色体散乱地 染色体的着
分布在纺锤体 丝粒排列在
的中央
赤道板上
后期 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 分开
末期
染色体逐渐变 为染色质丝
(2)根据柱状图判断
①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 有→前期、中期,对应甲图
√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形态、大小相同
解析 题图所示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因为细胞中有中心体⑨,无细胞壁,所以可以 断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④是一条染色体,包含2条染色单体①③,2条染色单体由 一个着丝粒②相连;该细胞共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 的染色体形态、大小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加倍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染色单体 间期DNA复制,染色单体形成 染色单体消失
例1 (2018·广东惠州段考)如图甲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染色体数和 核DNA含量变化曲线图,图乙是细胞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乙含有8条染色单体
√B.图乙所示细胞对应图甲中DE段 C.图甲中实线表示染色体的数量变化 D.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均发生在AB段所示时期
例6 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 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 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 B.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
√C.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表分析

【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表分析

【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表分析“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这是《考试大纲》对考生理解能力的要求。

细胞分裂中细胞周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等相关知识,都可以转化为图表等形式,借助图表一方面能加强对细胞分裂相关知识的考查,另一方面还能体现《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这也是命题者“青睐”有丝分裂图表题的原因)。

这些特点在2011年高考天津卷的第4题、江苏卷的第28题等中有所体现。

另外,由于本部分内容涉及知识点繁杂、题型多样,因此其又是考生学习的难点。

下面我们将针对本难点中常见题型进行分类详解:一、对细胞周期的考查1.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常见的图形是数轴或圆形图,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细胞周期的理解。

对此类图形的解读有一个关键点: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短的为分裂期,分裂期结束时是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开始,一直再到分裂期结束,才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典例1】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并追踪蚕豆根尖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的数据如下,下列据图所作的推测正确的是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为19.3 hB.蚕豆根尖细胞分裂间期所持续的时间是分裂期时间的三倍C.在0~2 h这个时间段,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D.在19.3~21.3 h这个时间段,根尖细胞内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解析】严格来说,一个细胞周期是从2 h开始至21.3 h结束,共用时21.3-2=19.3(h),但不能认为0~19.3 h为一个细胞周期。

蚕豆根尖细胞分裂间期所持续的时间是19.3-2=17.3(h),而分裂期时间为2 h。

在0~2 h这个时间段,蚕豆根尖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不处于解旋状态,因此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高。

基因重组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答案:A2.知识拓展同理,如右图所示,A→B为分裂期,B→C→A为分裂间期,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B→B(即B→C→A→B)。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3 细胞分裂与变异的分析(解析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3 细胞分裂与变异的分析(解析版)

2020届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专题03 细胞分裂与变异的分析【难点精讲】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图像分析例题:下图为某个哺乳动物体内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①中有2个四分体B.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C.属于减数分裂的细胞有4个D.若用某种药物抑制纺锤体形成,则细胞⑤着丝点不会分裂【答案】C【解析】细胞①表示有丝分裂中期,不能联会形成四分体,A项错误;由细胞⑥细胞质均等分裂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故细胞④是次级精母细胞,B项错误;图中②③④⑥共4个细胞属于减数分裂,C项正确;抑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不能正常分裂,但不影响着丝点的分裂,D项错误。

【难点突破】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图像辨析(1)三个前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结论:A为有丝分裂前期,B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2)三个中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否→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着丝点是否排细胞中是否具有→有丝分裂中期列在赤道板上是→ 有同源染色体无→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结论:A为有丝分裂中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五个后期图的判断判断步骤:结论:A为有丝分裂后期,B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三看法”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变式训练:下图为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分裂的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为4、2、2,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的是丙、丁细胞B.若甲、乙、丙三细胞中存在性染色体,则丁细胞中不存在性染色体C.丙→丁的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丁细胞中染色体上的P、Q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答案】B【解析】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和丙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丙、丁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A项正确;若丙细胞含一对性染色体,丙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的丁细胞也含一条性染色体,B项错误;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项正确;P 和Q属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其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项正确。

细胞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考点例析

细胞分裂图像识别及有关考点例析

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及有关考点例析汤阴一中教师张艳丽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历来是生物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很多学生在做题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由于其具有思维跨度大、综合性强、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常结合图形出题。

本文通过对“有丝”和“减数”过程的对比及染色体数目、行为和状态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归纳,梳理出判别细胞分裂图像的较好方法,供同学们解题参考。

一、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和相关图像各时期的特点如下表:各时期的图像如下图: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的误区1、染色体数目的确定染色体形态可分为单线型和双线型(如下图),当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有单线型变为双线型,无论哪一种形态,染色体的数目都等于着丝点的个数。

只要数清着丝点的个数,染色体的个数就知道了。

2、同源染色体的确定很多同学对于图像的判断错误就是由于不知道怎样去判断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的判断依据下面几点:①形态相同,即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的位置相同。

②大小相同,即两条染色体的长度相同。

③来源不同,即一条来源于父方,一条来源于母方(通常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

④能够配对,即在细胞内成对存在。

对常染色体而言,只有当这四点同时满足时细胞中才含有同源染色体。

3、细胞分裂后期图像的判别①细胞分裂后期图像的判别应以细胞的一极为标准:有同源染色体,则为有丝分裂后期。

无同源染色体:若存在染色单体为减Ⅰ后期;若不存在染色单体为减Ⅱ后期。

②后斯图像只看一极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两条一模一样的染色体,容易被误判为同源染色体,故一般只看一极。

考查细胞分裂图像的比较中最常见的是3个中期和3个后期图像的分辨。

三、根据“有丝”与“减数”各个时期染色体数目、行为变化特点细化图像判断方法“有丝”与“减数”的区别主要表现在:①同源染色体的有无;②染色体的行为;③染色单体的有无等三个方面。

结合细胞分裂具体时期构建判断方法如下(以二倍体生物细胞为例):四、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相关的题型1、一般图像识别问题----利用上面的识别方法即可例1、下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部分图,根据上面的方法辨析下列细胞分裂图象:【解析】根据上述方法结合细胞分裂图像,辨析如下:2、柱形图例2、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解析】:此类题通过柱形图的变化来表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

第二章高考热点集训(3):细胞分裂的图像及曲线

第二章高考热点集训(3):细胞分裂的图像及曲线

换产生的。
3.(2012· 苏、锡、常、镇四市一次调 查)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 4,图中对②③④⑤⑥细胞所处时期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③⑤⑥
B.②③④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
裂的前、中、后期
C.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 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④ ⑤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其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 换属于基因重组;1与4为非同源染色 体,它们之间的片段互换为染色体变 异中的易位,故C正确。丙细胞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会发生基因 重组,故D正确。
5.(2012· 福州调研)如图是细胞分裂过 程图,下列有关图中a~c阶段(不含a、 c两点)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e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f表示减数第 一次分裂的间期,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
裂的前期,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
期,i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j表
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 k表示减
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l表示减数第二 次分裂的中期,m表示减数第二次分
裂的后期,
n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根据上 面的分析可知:图1中的Ⅰ、Ⅱ、Ⅲ细 胞分别对应图2中的i、d、m区段,因 此A选项正确。一个细胞先经过图2中 的有丝分裂过程形成两个原始生殖细 胞,这两个细胞再经过图2中的减数分
后期,b可对应有丝分裂前、中期,c 可对应有丝分裂末期,D错误。
8.图1表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器官中一
些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
相关过程中细胞核内的DNA含量变化曲
线示意图,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 2中的i、d、m区段 B.一个细胞经过图2曲线所示过程, 最多可产生8个子细胞

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别及坐标曲线图的解读 课件

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别及坐标曲线图的解读 课件

细胞分裂图像的判别及坐标曲线图的解读
[核心精要] 1.鉴别细胞分裂图像的常用方法 (1)前期的鉴别
(2)中期的鉴别
(3)后期的鉴别
2.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 DNA 数量变化 (1)曲线模型
(2)判断方法
3.每条染色体中 DNA 含量的变化
对上图曲线的解释:
A→B
B→C
减数分裂 MⅠ前 MⅠ全过程和 MⅡ
D [据图①可知该生物为雄性动物,①②③④分别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图①细胞内有 2 对同源染色体,共有 8 条姐妹染色单体,A 错误;图②中由 于着丝点已分裂,所以细胞内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 错误;图③处于减数第 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只有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 加倍,暂时为 8 条,C 错误;根据 4 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 ①③②④,由于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所以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的形成过程中, D 正确。]
2.如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图乙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 最可能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是( )
甲 A.①和② C.③和⑤
乙 B.②和④ D.①和④
B [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的着 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开。因此,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 两精细胞内的染色体应该是基本相同的,分析图乙中 5 个精细胞,②和④可 能是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
4.如图表示雄果蝇(体细胞中 2N=8)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 同阶段的细胞(Ⅰ~Ⅳ)中核 DNA 分子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 图中信息相符的是( )
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B.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②代表染色体 D.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 2∶染色单体、核 DNA 分子。Ⅱ所处阶段 是减数第一次分裂,①②③的数量比是 1∶2∶2,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 第一次分裂后期,A 正确。Ⅲ代表次级精母细胞,因为其中的染色体数目已 减半,B 错误。②代表染色单体,C 错误。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 2∶4∶2∶1, D 错误。]

高考热点集训(4)—细胞分裂的图像及曲线

高考热点集训(4)—细胞分裂的图像及曲线

裂前期和中期,一个细胞中可能含有 1条或 0 条 Y染色体;若
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 ,图1的DE段可以表示后期和末期,后期 一个细胞内有 4个染色体组 ,图 2 的 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一 个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着丝点分裂发 生在CD段,若图2表示有丝分裂,着丝点分裂发生在BC段。
第五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细胞学基础
解析:(1)图中Ⅰ、Ⅲ、Ⅴ不含c,可确定c为染色单体。(2)图 乙中A、C图像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中期,分别对应图甲中的Ⅲ和Ⅳ;A所示的细胞中有4个染色 体组;B细胞中1、2染色体是由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 分离形成的,所含的基因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 能是四分体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 互换。(3)图甲表示的数量关系中,Ⅳ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 前、中期,Ⅴ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细胞内一定不存 在同源染色体。(4)丈夫色盲,基因型可用XaY表示,儿子也患 色盲,基因型为XaXaY,可能原因是父亲产生精子时,在减数第
解析:此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故可
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 A 项错 误;因亲代基因型为 AABb,无a基因,故细胞中染色体上的 a基因只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B项正确;此细胞若为次级精 母细胞,则形成的两个精子是两种类型,若为次级卵母细胞, 则形成一个极体和一个卵细胞 ,一个卵细胞只能是一种类型 ,C 项正确;图示细胞含一个染色体组,故该动物体细胞中含两
(2)图乙中D的子细胞名称是 精细胞或(第二)极体(不能漏写或写精子、极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三生物-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及曲线图、柱状图的辨析专题

高三生物-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及曲线图、柱状图的辨析专题
“0”

染色单体
(1)图1中的乙代表 染色单体,丙代表
DN 。图2中的①代
表 染色体,③代表 DN。A
A
(2)图1可表示细胞进行 有丝分裂,图2可表示细胞进行 减数分裂。
四、细胞分裂图、曲线图、柱状图综合分析:
【例】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2N=4)某器官与细胞分裂相关图像,请回答:
(1)图1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图有___①__④___,可发生基因重组的图有___④_____。
(2)图2中BC段形成的原因为
分裂间期DNA的复制
裂图像可处于图2的CD段细胞有_______①___②__④______。
,图1分
(3)图3细胞的分裂方式为_减_ 数_分___裂__,如图2的分裂方式和图3相同,则图3染色体 数目可处于图2CD段的有__B___C__。
【例】(2015·湖南四校联考)如图为果蝇体 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某比值H(H=染色体数/ 核DNA含量)的变化曲线,f代表细胞分裂刚 好结束。回答有关问题:
模型变式:
1、如果表示有丝分裂请分析图乙、丙各时期分别表示什么? 2、如果表示减数分裂请分析图乙、丙各时期分别表示什么? 3、若图乙为减数分裂,请在该图上构建对应时期染色体数目变化
的曲线模型?
三、细胞分裂过程中柱状图的分析:
【例】下图1和2分别表示某生物(2N=4)体内不同细胞的两种分裂方式中,处 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含量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有丝
前(散乱)
中(排队)
后(均分)
【例】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作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
MⅠ后
有后
MⅡ后
①甲、乙、丙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

高二生物高考复习第5讲 细胞分裂的图像识别与曲线分析技巧(含答案精析)

高二生物高考复习第5讲 细胞分裂的图像识别与曲线分析技巧(含答案精析)

第5讲细胞分裂的图像识别与曲线分析技巧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是理解遗传规律的基础,也是高考经常涉及的知识点。

在复习时,对两种分裂的过程一定要熟练掌握,包括各期的主要变化、动物和植物分裂的不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不同、精子与卵细胞形成的不同等,还要从分裂图像、曲线图等角度,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分别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对比,以达到准确记忆和熟练区分的程度。

一、运用列表比较法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进行整理通过知识对比梳理,既可以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自的过程形成知识点的条理化记忆,也可以看出两种分裂的不同之处,从而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整理如下: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无前期染色体散乱地分布于纺锤体的中央同源染色体联会无同源染色体,散乱分布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布在赤道板两侧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末期染色体解螺旋染色体解螺旋染色体解螺旋例1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示意图。

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

设①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下列关于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A.②有姐妹染色单体,①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B.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C.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D.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总结感悟解答此题首先要对图示过程迅速识别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过程,这要求学生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有熟练掌握,特别是有丝分裂后期和减Ⅱ后期,因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数降为0。

二、分裂图像的辨别技巧1.辨别顺序:“三看”,即先看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为减Ⅱ,因为正常生物染色体数目一般为偶数,减Ⅰ染色体数目减半后,才可能出现奇数;在染色体数为偶数的情况下,再看有没有同源染色体,若没有则为减Ⅱ,因为同源染色体在减Ⅰ时分离,到减Ⅱ时就没有同源染色体了;在有同源染色体时,再看有没有联会等减Ⅰ时特有的现象,来区分减Ⅰ和有丝分裂。

第5讲 细胞分裂的图像识别与曲线分析技巧(解析版)

第5讲 细胞分裂的图像识别与曲线分析技巧(解析版)

第5讲细胞分裂的图像识别与曲线分析技巧1. 下图为精原细胞的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的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如①和③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向两极移动的时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B. 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n,DNA数目为2aC. ②中有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D. 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答案】D【解析】【分析】①有丝分裂的后期、②减数第一次分裂、③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详解】A. ①有丝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4n,DNA数目为4a,A错误;B. 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B错误;C. ②中有姐妹染色单体,①和③着丝点分裂,无姐妹染色单体,C错误;D. ②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D正确。

故选D。

【点睛】易错点:有丝分裂及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2. 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②中的染色体行为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 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 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⑤→③→①D. ④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或第二极体【答案】C【解析】【详解】据图分析,细胞①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②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③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④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⑤处于分裂间期。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基因突变,而细胞②中进行的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A错误;细胞①、③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而细胞②产生的子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细胞⑤若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则产生的子细胞也不含同源染色体,若处于有丝分裂间期,则产生的子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①、③和⑤可表示有丝分裂,其分裂的顺序是⑤→③→①,C正确;由细胞②可知该生物是雄性个体,所以④细胞分裂形成的是精细胞,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热点集训 细胞分裂图示分析(含解析)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热点集训 细胞分裂图示分析(含解析)

高考热点集训——细胞分裂图示分析1.右图表示某生物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 .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C .该细胞分裂产生的一定是精子D .该细胞中,如果1是Y 染色体,则2也是Y 染色体,3与4为常染色体解析:次级卵母细胞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1与2、3与 4在分开前为姐妹染色单体,不是同源染色体。

该细胞分裂也可能产生极体。

该图表示 减数第二次分裂,之前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已经分开,若1与2是Y 染色体,则3与 4一定为常染色体。

答案:D2.以下所示为人类精子形成的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 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精细胞→精子。

下列关于细胞内的DNA 分子数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B .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C .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D .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精细胞>精子解析:在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过程中DNA 数目加倍,因此初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DNA 数目也减少一 半,因此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形成精子,在此过程中DNA 数目 没有变化。

答案:C3.(·山东滨州一模)对下列细胞分裂的相关图像分析正确的是( )A .a 、b 、c 、d 细胞可出现于同一器官中B .a 、b 细胞染色体数不同,染色单体数相同C .b 、c 细胞四分体数均为二D .c 、d 细胞染色体数相同,染色体组数不同解析:a 、c 为有丝分裂过程,b 、d 为减数分裂过程,睾丸或卵巢中既有性原细胞的自 身增殖的有丝分裂过程,也有形成配子的减数分裂过程,故a 、b 、c 、d 细胞可出现于 同一器官中,A 正确;a 中有8条染色体,无染色单体,b 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 错误;c 过程为有丝分裂中期,不存在四分体,C 错误;c 、d 细胞染色体数相 同,均为4条,染色体组均为2个,D 错误。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3节 细胞分裂图像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3节 细胞分裂图像

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分裂专题第3节细胞分裂图像1.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丙细胞可同时出现在该动物体内的同一器官中B.乙细胞和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核DNA分子数也相同C.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均为AaBbCC,丙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一个为ABC,一个为abC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2.以下是同一种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①②③B.③所示的细胞中有2个四分体C.动物睾丸中可能同时出现以上细胞D.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①和③3. 下图表示甲、乙两种细胞增殖时某时期的染色体行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通过该方式分裂得到的子细胞都含有P1、M1、P2、M2B.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通过该方式分裂能得到不同染色体组合的子细胞C.通过甲细胞分裂方式进行繁殖有利于维持生物性状的稳定性,通过乙细胞分裂方式进行繁殖有利于物种进化D.两种分裂方式不可同时在一个生物个体中出现4. 以下是来自于同一生物体内、处于四个不同状态的细胞分裂图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①分裂结束后可能进入图③所示的分裂过程B.图②与图③所示细胞中染色单体数相等C.由图④分析,该生物是雄性个体D.该生物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染色体最多时,一条染色体一定只含一条DNA5. 下面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A.图示过程中,DNA进行了两次复制B.A—E过程所产生的细胞全能性最小,F—K过程产生的细胞全能性最大C.F—I过程中可发生三种可遗传的变异D.图示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6. 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图像.对图像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B.甲、乙、丙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的比例都为1︰2︰2C.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7.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 =4,对图中②③④⑤⑥细胞所处时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②③④⑤B.③⑤为有丝分裂,分别为中、后期C.④⑥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④⑤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8. 如图表示某雌性动物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ob段的细胞中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de段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gh段的细胞中DNA复制导致染色体加倍D.hi段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DNA数一定相同9. 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 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D与FG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均含有4个染色体组B.D点所对应时刻之后,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C.AE对应的时间段,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D.图示曲线既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也可以表示减数分裂10. 如图中的甲表示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乙丁表示其产生精子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的变化。

解析高中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

解析高中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

科学咨询/教学研究2019年第15期(总第634期)案例教学吴 英(宁夏青铜峡市第一中学 宁夏 751600)解析高中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摘 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细胞分裂为难点内容和重点内容,并且也是高考中的高频考点,特别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识别的考察。

下文针对高中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加深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提升学生的解题准确性和能力,为学生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生物成绩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生物;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引言细胞分裂,主要是指活细胞繁殖种类的过程,可以把一个细胞分解成为子细胞与母细胞,子细胞就是分裂后的细胞,母细胞是分列前的细胞。

细胞分裂的步骤有两部分组成,一个为细胞核分裂,另一个为细胞质分裂,在核分裂过程中母细胞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子细胞。

这部分知识点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内容,在多个地区的高考理综试卷中都有出现相关题型。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该部分内容的教学,进一步对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进行解析,并逐一讲解给学生们,使学生可以扎实掌握该部分内容,可以正确识别图像和曲线,提升学生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下文针对高中生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进行解析。

一、考查学生对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分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精子和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即存在相同点,又存在区别。

精子形成,是在细胞分裂的后期,并且细胞质的分裂较为均匀,从一个精原细胞转变成为四个精子,精细胞经过变形以后形成了精子,在变形阶段并不属于减数分裂[1]。

卵细胞形成,细胞质分裂不均匀,从一个卵原细胞转变成为一个卵细胞与三个极体,卵细胞形成过程不存在变形阶段。

两者形成过程中,软塞体行为、DNA和染色体数量变化一样。

从中可以看出来判断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关键依据为细胞质分裂是否均匀。

不管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咋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如果细胞质分裂不均匀,那么就是卵细胞形成过程。

高中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表题例析专题辅导

高中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表题例析专题辅导

高中生物细胞有丝分裂图表题例析一、表格类例1、下列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h)。

据表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分裂期和细胞周期均最短的是肿瘤细胞B. 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十二指肠细胞C. 不同种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D. 不同种类细胞的分裂都是同步进行的解析:对表中数据分析,分裂期最短的是肿瘤细胞,细胞周期最短的是十二指肠细胞;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时间比例最小的是肿瘤细胞;不同类细胞因细胞周期不同,因此分裂是不同步的;而表中的数据反映出,不同类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是不同的。

答案选C。

例2、若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有丝分裂过程,请参照下表数据,应选择哪种植物作为最佳实验材料?()解析: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间期经历的时间较长,一般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左右,间期为分裂期准备了物质和能量条件,间期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我们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目的是识别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所以要选择分裂期长的物种,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分裂期长的物种有C和D,但C的间期时间较长,因此间期的细胞较多,分裂期细胞相对较少,所以应选D物种。

二、图像类1. 坐标图例3、下图I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与中心体之间的平均距离变化曲线,则II图中能正确表示此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染色体之间的平均距离变化的曲线是()A. 曲线aB. 曲线bC. 曲线cD. 曲线d解析:观察与分析图I,在0-10分钟内,着丝点与中心体之间的平均距离没有发生变化,而从第10分钟开始,平均距离在逐渐减小,最后减少至0,因此可以判断出,第10分钟开始,着丝点开始分裂,两条染色体开始分离,距离从0开始,逐渐增大,答案选C。

例4、如图是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不同时期DNA含量(单位C)的测定结果。

请据图回答:(1)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为止。

(2)细胞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形成是在___________。

技法1 解密高考中细胞分裂的图形问题-【技法篇】决胜2022年高考生物解题技巧详解

技法1 解密高考中细胞分裂的图形问题-【技法篇】决胜2022年高考生物解题技巧详解

技法1 解密高考中细胞分裂的图形问题细胞分裂的图形识别,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备受宠爱,将核心知识、教学策略及解此类题方法整合下,仅供同仁们参考!一、聚焦高考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变化图形(以二倍体生物为例)(1)模型1:DNA:间加倍,末减半解读:有丝分裂染色体:后加倍,末减半DNA:间加倍,减I减半,减II末再减半减数分裂染色体:减I减半,减II后加倍,减II末减半特别提醒: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缓增速减,染色体速增速减。

DNA和染色体(质)同时加倍受精作用DNA:染色体 = 2 :1 有丝分裂前、中期;减I、减II裂前、中期。

DNA:染色体 = 1 :1 有丝分裂后、末期;减II裂后、末期。

(2)模型2解读:有丝分裂:①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有前、中期甲图染色单体无后期乙图;末期丙图②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4:2:4 前、中期甲图= 4:4:0 后期乙图2:2:0 末期丙图减数分裂(以精细胞的形成过程为例):①根据染色单体变化判断各时期有减I、减II前、中初级精母、次级精母细胞(减II前、中)染色单体无减II后、末期精原、次级精母(减II后、末)、精细胞②根据比例关系判断各时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n:2n:0 精原细胞= 4n:2n:4n 初级精母细胞减I2n: n: 2n 次级精母细胞(前、中)减II前、中期n: n:0 精细胞减II末期教学策略:利用黑板画,以细胞分裂的图像(必修1 P113 图6-3,P114 图6-4;必修2 P17 图2-2,P19 图2-5)为载体,分析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等的数量及关系,让学生列表对照,并绘出相关图形。

强调细胞分裂是一个动态连续过程,各时期是为了研究方便人为划分的。

再利用多媒体呈现动态细胞分裂过程,让学生感受过程的动态性和连续性,培养其动态过程静态处理的思维方式、图文相互转换的能力和识图能力。

【专题】高中生物曲线——细胞分裂曲线分析

【专题】高中生物曲线——细胞分裂曲线分析

【专题】⾼中⽣物曲线——细胞分裂曲线分析本⽂讨论的有关数量,含量均以⼆倍体⽣物为前提。

即:体细胞中染⾊体数⽬为2N。

(⼀)细胞有丝分裂曲线分析有丝分裂的特点是有纺锤体染⾊体出现,⼦染⾊体被平均分配到⼦细胞,这种分裂⽅式普遍见于⾼等动植物(动物和⾼等植物)。

是真核细胞分裂产⽣体细胞的过程。

有丝分裂各项⽬变化情况总览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体数⽬2N2N2N4N4NDNA含量2N—4N4N4N4N4N染⾊单体数⽬0—4N4N4N00⼀条染⾊体上DNA含量1—22211细胞周期:分裂具有周期性。

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为⼀个细胞周期。

⼀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这两个阶段所占的时间相差较⼤,⼀般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约占细胞周期的5~10﹪。

细胞种类不同,⼀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也不相同。

)分裂期⼜分为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和分裂末期。

间期: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S、G2三个阶段,其中G1期与G2期进⾏RNA(即核糖核酸)的复制与有关蛋⽩质的合成,S期进⾏DNA的复制。

其中,G1期主要是染⾊体蛋⽩质和DNA解旋酶的合成,G2期主要是细胞分裂期有关酶与纺锤丝蛋⽩质的合成。

在有丝分裂间期,染⾊质没有⾼度螺旋化形成染⾊体,⽽是以染⾊质的形式进⾏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单链复制。

前期:⾃分裂期开始到核膜解体为⽌的时期。

进⼊有丝分裂前期时,核的体积增⼤,由染⾊质构成的细染⾊线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染⾊体。

因为染⾊体在间期中已经复制,所以每条染⾊体由两条染⾊单体组成。

核仁在前期的后段渐渐消失。

在前期末核膜解体,于是染⾊体散于细胞质中。

中期:从染⾊体排列到⾚道⾯上,到它们的染⾊单体开始分向细胞两极之前,这段时间称为中期。

中期染⾊体在⾚道⾯形成所谓⾚道板。

从⼀端观察可见这些染⾊体在⾚道⾯呈放射状排列,这时它们不是静⽌不动的,⽽是处于不断摆动的状态。

高中生物必修1优质课件 微专题四 与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的图像和曲线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1优质课件 微专题四 与有丝分裂过程相关的图像和曲线分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 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的DNA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 胞数目如图。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不正确的是 A.乙组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细胞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6.下图中的甲、乙、丙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 c是DNA分子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
解析 甲图中染色体数比染色单体、DNA分子数减少一半,应是一条染色体含有两 条染色单体的时期,可表示前期、中期;乙图中染色单体数是染色体、DNA分子数 的一半,在细胞分裂中无此时期;丙图中无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相等, 表示末期后形成的子细胞。
跟踪训练 1.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核DNA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 叙述不正确的是
A.O~a段内,DNA完成复制 B.b~c段细胞中观察不到核膜和核仁 C.c~d段细胞中含有两组中心粒
√D.d~e段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1∶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由图1纵坐标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可以判断出:AB段表示分裂 间期,正在进行DNA分子复制;CD段表示进入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减半;DE段表示有 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图2中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与图1中的DE段相对应;图 2中细胞共有8条染色体、8个核DNA分子,没有染色单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高中生物细胞分裂图像及曲线常见题型的解析
作者:蒋传凤
来源:《中学生理科应试》2017年第01期
细胞分裂是活细胞繁殖种类的过程,能够将一个细胞分解为母细胞和子细胞.其中将分裂前的细胞称为母细胞,将分裂后的细胞称为子细胞.细胞分裂的步骤由细胞核分裂及细胞质分裂两部分的内容组成,在核分裂过程中是母细胞将遗传物传递给子细胞的过程.
一、合理辨别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形及染色体行为
要想合理辨别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形及染色体的行为,第一,需要了解动植物细胞器的中心体.第二,明确动物细胞分裂的后末期现象及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植物细胞在分裂末期由中央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并向周围进行扩展,促使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第三,合理绘制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像,首先,正确画染色体位置,确保着丝点靠近两级.其次,确保染色体形状、大小及颜色与上面所附着的基因相同.最后,大多数生物在细胞的每一级均有成对存在的同源染色体.
例1图1中表示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各种距离或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叙述正确的是(A)
A.曲线a代表两个中心体间的距离
B.曲线b代表姐妹染色单体共用的着丝点间的距离
C.曲线c代表染色体与细胞两级间的距离
D.曲线d代表染色体纺锤丝的长度
解析由于题中给出从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开始,两个中心体在前期分开,可用a曲线表示.
两个着丝点是从后期分开,距离从0开始增加,因此10分钟开始进入后期,用c曲线表示着丝点间的距离.同时兩套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所以d曲线表示着丝点距细胞两极的距离.附着在着丝点的纺锤丝从前期形成到末期消失,因此b代表纺锤丝的长度.本题的答案为A.
二、正确认识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