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相关课外阅读 苏教版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泰戈尔诗三首》 (苏教版)

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泰戈尔诗三首》 (苏教版)

三首诗表现了母子之间那种亲密 无间的真情: 《金色花》让人感受到了母子间和谐 有趣的生活。 《告别》让人感悟到孩子对母亲无限 的眷恋。 《榕树》使我们想到离家的孩子对故 乡、母亲的思念。
泰戈尔作 品欣赏
玩具
孩子,你真是快活呀,一早晨坐在泥土里,耍着折 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微笑地看你在那里耍着那根折下来的小树枝儿。 我正忙着算帐,一小时一小时地在那里叠加数字。 也许你在看我,想到:这种好没趣的游戏,竟把你 的一早晨的好时间浪费掉了! 孩子,我忘了聚精会神耍树枝与泥饼的方法了。 我寻求贵重的玩具,收集金块与银块。 你呢,无论找到了什么便去做你的快乐的游戏,我 呢,却把我的时间与力气都浪费在那些我永不能得到的 东西上。 我在我的脆薄的独木船里挣扎着要航过欲望之海, 竟忘了我也在那里做游戏了。
活最不幸的时期,1902年妻子去 世。1903年,一对儿女相继夭亡。 在这悲痛的日子里,他怀着对孩子 深厚的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对 “理想世界”的追求,写出了这部 充满童趣的想象的诗集。
冰心说:
“每个人的童年生活都像一颗 闪光的珍珠,串在了你记忆的项 链上,即使两鬓斑白的时候,岁 月的尘埃也掩埋不了它那诱人的 光泽。”
言外之意:寻根不忘祖
双关
3、诗人描写了哪三个日常生活 片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1)妇人汲水 (2)日光跳舞 (3)鸭子游来游去 作用:这些生活画面能勾起“榕树” 对孩子的回忆。
4、为什么要描写榕树? 为什么要把自己想像成 “风”“影子”“鸟”“鸭”? 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感?
(1)榕树根深叶茂,能独木成林, 是鸟儿的天堂,是故乡和妈妈的象 征; (2)它们是时刻在榕树周围的事物; (3)表达对故乡对妈妈的思念之情。
再读诗歌
3、《金色花》中的孩子为什么会那样 幸福?你明白《金色花》的意义吗? 因为沐浴着母爱,所以幸福。 《金色花》使人想到金色的童年,想 到如阳光一般温暖的母爱。

苏教版语文七上《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word说课稿

苏教版语文七上《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word说课稿

陆月丹尊敬的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泰戈尔诗三首》。

一、教材分析1、课文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泰戈尔诗三首》是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中的诵读欣赏。

第一单元课文定位于“亲近文学”,所选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文质兼美,体裁多样,有序言《为你打开一扇门》、有散文《繁星》,有诗文《冰心诗四首》、有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有寓言《古代寓言二则》,展示了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但又各有侧重,从而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近文学,走进文学这个艺术的殿堂。

这正体现了新教材一方面注意到与小学的衔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单元在整个中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而本课作为第一单元的诵读板块是本单元主题的补充和延伸。

教材三首诗都是叙述儿童心理、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儿童的眼睛和心灵观察自然、感受生活,朴素的展现了孩子们充满童稚的想象和纯真美好的情感。

《金色花》用充满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稍带顽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含蓄地表达了孩子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告别》则用了奇特美妙手法深刻地写出了离别时孩子对妈妈的眷恋之情;《榕树》则通过榕树这个意像表达了对妈妈和故乡的思念。

这些与学生的生活、心理比较贴近,学生通过自主诵读这三首诗,容易引起他们心灵上的共鸣,他们会发现文学其实并不神秘,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拉近与文学的距离,使学生对文学产生亲切感。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对外界事物比较好奇,对美的事物有自然而然地亲近感,再加上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已经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开始对文学产生了亲近的欲望。

但是大多数学生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现代诗的基本朗诵技巧,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2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热爱、亲近文学。

初中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金色花》泰戈尔简介

初中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诵读欣赏《金色花》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简介泰戈尔,即拉宾特兰纳·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长期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反战和平团体;致力教育改革,创办国际大学。

作品反映了在英帝国主义统治下,印度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了摆脱殖民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的愿望;歌颂祖国,赞美大自然,具有独特民族风格。

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剧本《红夹竹桃》《邮局》,长篇小说《沉船》《戈拉》等。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被定为印度国歌。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附:哲人绝唱诗界丰碑罗宾德罗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泰戈尔不但是印度文学史上罕见的巨匠,而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大师。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的作品愈益放射出璀璨的思想光芒,显示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泰戈尔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泛流传,并被作为教材在中学和大学讲授,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泰戈尔与圣雄甘地,被认为是印度20世纪的两大伟人。

泰戈尔在其60年的创作生涯中,始终保持不懈的探索精神和过人的创作精力,以其全面的艺术天才在文学园地里辛勤耕耘,在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等领域都取得了卓著的成就,给后世留下了数量惊人、种类繁多的艺术珍品。

他毕生创作五十余部诗集、十几部中长篇小说、九十多篇短篇小说、二十余种戏剧,同时著有数量相当可观的散文作品和其他杂著。

这些作品主要收在多达二十九卷的《泰戈尔文集》中。

此外,他还创作了两千余首歌曲和大量绘画作品。

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歌均出自他的手笔。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生于印度孟加拉省加尔各答市。

当时的印度,正处于英国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之下,也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重要历史时期。

泰戈尔出生时,加尔各答是英属印度的首府,同时也是印度的文化中心。

当时,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印度宗教改革运动、文学革新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潮流涌动。

这三大运动汇流,构成了印度近代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教学课件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次北固山下赤壁浣溪沙教学课件苏教版

风 潮 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 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
正 平 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 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
一 两 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 帆 岸 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 悬 阔 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 。 , “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
大江行船图。这两句写出了平野 开阔、大江直流、风帆高挂、波 平浪静等景。聪明的你,能为我 们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吗?
的思想感情。
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
4. “潮平去两,岸江阔面,似风乎正与一岸帆平悬了”,描船写上了怎样 的景①象表?的现视出野江也水因荡此漾开,阔春,潮顺涌风动前,进江,水几
与岸平,江白面帆显高得高广悬阔挂浩。淼。②既写出
5平.。本颈了诗回联江中春中水景,的之物冰势“描雪,写阔融又精”化写彩字,,出表春了达现意春到出已一天一浓已字幅的到传怎景神,样象大的的。地水情
诗意
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之外, 小船在山前绿波上行驶。潮水上涨, 两岸江面无比宽阔,顺风前进的白帆 高高悬挂。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 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我的 家信该怎样寄回乡,北飞的鸿雁啊给 我带回洛阳。
行客 舟路 绿青 水山 前外 。,
飘流他乡的游子已 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 路途,载着归客的行舟 也开始行进在绿如绵绵 蓝草的江水之上。诗人 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 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 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 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 空间。
次北固山下 赤壁 浣溪沙
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大量的阅读可 以陶冶情操,培养语感,增多积累。
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旅途中停宿
归乡江海风潮行客 次
雁书春日正平舟路 北

泰戈尔诗三首(共9篇)

泰戈尔诗三首(共9篇)

泰戈尔诗三首(共9篇)泰戈尔诗三首(一): 仿写泰戈尔诗三首关于母亲假如我变成了一条小小的、小小的小青虫,妈妈,请你用宽大的翅护住我,为我取得一点儿小小的、小小的温暖.我慢慢地、慢慢地长出了足,妈妈,请你放开紧紧抓住我的手,让我自己爬,请你不要担心,土地再泥泞,我也会慢慢地、慢慢地向树林深处爬.妈妈,当你教我吃树叶时,请你耐心地、耐心地手把手教我,不要认为我一切都会学得很快,你的亲切会让我耐心地、耐心地学着.妈妈,当你看到本该学习的我偷偷去和小蚂蚁玩耍时;当你因为我蹦跳时丢了一块大玉米而气愤时,请你想到这样一句话:我还只是一条小青虫罢了.我渐渐地、渐渐地长壮了,长胖了,你那时总会唠叨:“看人家蜻蜓多苗条,隔壁的蟑螂大哥个多高.”我会不耐烦地说:“烦死了.”妈,请你别生气,你要相信你孩子走的是自己的路,它也会渐渐地、渐渐地长大.深秋了,我结了一个大大的、大大的茧,妈妈,我想那时便是你最骄傲的时候了,你冒着严寒守在茧边,盼望着,盼望着……那种爱,梦寐在茧中的我能感觉得到.有一天,我脱茧了,终于在天空自由地飞翔.而你老了,再也飞不动了,更多地是仰头的观望,就像小时候我羡慕地仰望着天空中的你一样.也许这时你,更多的是欣慰和失落.但别担心,妈妈,我还是要回到你身边的,到那时,妈,请你依旧叫我小青虫吧!泰戈尔诗三首(二): 初一课本中,《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归纳每小结的意义希望各位能尽力相助.求求各位了.【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这首诗作者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而又稍带调皮地与妈妈嬉戏的心理,表达了孩子与母亲难舍难分的感情.告别一诗写出了孩子对母亲的眷念之情.榕树这首诗中,诗人把榕树想象成孩子的朋友,运用第二人称,生动描写了孩子对一棵高大榕树的沉思与幻想.泰戈尔诗三首(三): 泰戈尔的诗的赏析我需要三首泰戈尔的较短的诗,并且还要赏析,最好短一点的,莫泊桑,马克·吐温的作品的片断赏析也行《金色花》金色花泰戈尔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一诗选自泰戈尔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诗歌开篇扣题,以一个“假如”搧动想象的翅膀,总领全篇.然后,诗人精心描绘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母子逗乐图.诗人假想自己变成了一朵美丽的金色花,长在“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风中摇摆”,“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当妈妈呼喊时,“我”不回答,却有意与妈妈逗乐,“暗暗地在那里匿笑”,“一声不响”,这是一幅怎样的母子情深图啊!接着,诗人细致描绘了一幅慈母生活图,展示母亲迷人的风采.诗人想像自己“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母亲工作.这时诗人精选几个特写镜头:母亲沐浴后,长发披肩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的楚楚动人的芳容;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诗,酷爱学习的英姿;黄昏时拿灯到牛棚去辛苦写作的倩影――极力渲染和歌颂了母亲美丽动人、外秀内美、朴实勤劳的形象和美德.最后,诗人用母子对话来结束全诗,更是别具匠心.整首诗作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讴歌了孩子金子般的童心,表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天性和顽皮无邪的童稚、童真、童趣.《告别》是我要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上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他一同闪进了. 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直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 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上,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乘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火似地,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杜尔伽节,邻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价在你心头震荡. 亲爱的阿姨带了杜尔伽节礼物来,问道:“我们的孩子在哪里,姊姊”妈妈,你将要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 是以一个孩子的语气写成,通过孩子与母亲所说的稚气的话语、天真的想象,讴歌了母子间真挚的感情.“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孩子想象着,他要离开妈妈了,他要趁着微明的天光,偷偷地溜走,当妈妈清早伸出双臂要抱他的时候,却惊诧地发现孩子不见了.调皮的孩子到哪里去了呢他得意地告诉妈妈:“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哦,原来他化为了一股清风,一朵涟漪,仍然陪伴在母亲身边.不仅如此,作者接着又借助于具体的听觉、视觉、通过具体的场面、生动的形象,进一步表现孩子与母亲之间扯不断的深情.你看:“当雨点在树叶中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深夜,在母亲思念孩子不能成眠时,他会从群星里向母亲唱催眠曲;他要乘着月光偷偷地躺在母亲温暖的怀里;他还要变成一个梦儿,钻到母亲的睡眠深处与她相会;融化在节日的笛声里在母亲的心头震荡……那么,他到底在哪里呢作者最后通过母亲道出了他的所在:“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人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全诗通过作者的描绘,一个顽皮、可爱的儿童形象活泼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以感染.《榕树》喂,你站在池边的蓬头的榕树,你可曾忘记了那小小的孩子,就象那在你的枝上筑巢又离开了你的鸟儿似的孩子你不记得他怎样坐在窗内,诧异地望着你深入地下的纠缠的树根么妇人们常到池边,汲了满罐的水去,你的大黑影便在水面上摇动,好象睡着的人挣扎着要醒来似的.日光在微波上跳舞,好象不停不息的小梭在织着金色的花毡.两只鸭子挨着芦苇,在芦苇影子上游来游去,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想到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还想做那两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一诗中,榕树也是朋友,也懂得孩子奇妙的心理.在这三首诗中,诗人以儿童的眼睛和心灵观察自然、感受生活,朴素地展现了孩子们童稚的想象和纯真的情感,引领我们飞翔到新月般天真美好的儿童世界里,重温童年的梦.泰戈尔诗三首(四): 苏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重要知识点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为你打开一扇门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诗词四首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古代诗词四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古代诗词四首——赤壁古代诗词四首——浣溪沙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往事依依十三岁的际遇现代诗二首(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单元(民俗风情)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中秋咏月诗三首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中秋咏月诗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秋咏月诗三首——我有思念是圆的古代诗词三首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古代诗词三首——游山西村古代诗词三首——一剪梅对联六副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春三峡夏济南的冬天古代诗词四首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古代诗词四首——西江月古代诗词四首——秋词古代诗词四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斜塔上的实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叫三声夸克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论语八则第六单元(奇思妙想)天上的街市七颗钻石蔚蓝的王国皇帝的新装古诗四首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古诗四首——观沧海古诗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古诗四首——登岳阳楼泰戈尔诗三首(五):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的重点课文有哪些还有重点的诗词,文言文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为你打开一扇门》《繁星》《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往事依依》《幼时记趣》《十三岁的际遇》《伟人细胞》《现代诗二首》(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单元(民俗风情)《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对联六副》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春》《三峡》《夏》《济南的冬天》《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笔精华一》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斜塔上的实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叫三声夸克》《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论语八则》专题上:《狼》第六单元(奇思妙想)《天上的街市》《七颗钻石》《蔚蓝的王国》《皇帝的新装》《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泰戈尔诗三首(六): 关于初中的知识提前预习下哈给我讲讲哦提前预习下哈给我讲讲哦嘿嘿,我也是今年升初一.语文目录第一单元(亲近文学)《为你打开一扇门》《繁星》《冰心诗三首》(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青年人)《诺曼底号遇难记》《古代诗词四首》(次北固山下、题破山寺后禅院、赤壁、浣溪沙)《泰戈尔诗三首》(金色花、告别、榕树)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往事依依》《幼时记趣》《十三岁的际遇》《伟人细胞》《现代诗二首》(少年歌、生活是多么广阔)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单元(民俗风情)《社戏》《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中秋咏月诗三首》(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有思念是圆的)《古代诗词三首》(过故人庄、游山西村、一剪梅)《对联六副》第四单元(多彩四季)《春》《三峡》《夏》《济南的冬天》《古代诗词四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西江月、秋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文笔精华一》第五单元(关注科学)《斜塔上的实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叫三声夸克》《梦溪笔谈二则》(以虫治虫、梵天寺木塔)《论语八则》专题上:《狼》第六单元(奇思妙想)《天上的街市》《七颗钻石》《蔚蓝的王国》《皇帝的新装》《古诗四首》(迢迢牵牛星、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登岳阳楼)泰戈尔诗三首(七): 繁星春水中有关大自然和童真的诗句各三首1、(a)聪明人!在这漠漠的世上只能提着“自信”的灯儿进行在黑暗里。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泰戈尔诗选》《唐诗三百首》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艾青诗选》阅读练习及答案【作者介绍】艾青(1910.3。

27—1996.5。

5),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代表作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等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

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

【诗歌风格】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诗歌意象】艾青的诗歌有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其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太阳"的意象里,则表现了诗人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

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阅读练习】一、填空题1、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中国现代诗人.成名作品是《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于1933年,这首诗奠定了他诗歌的基本艺术特征和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七年级泰戈尔诗三首知识点

七年级泰戈尔诗三首知识点

七年级泰戈尔诗三首知识点泰戈尔是印度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哲学家,他的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意境,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七年级的语文教材中,选取了泰戈尔的三首诗,分别是《金色花》《荷叶·母亲》和《告别》。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三首诗的知识点。

一、《金色花》1、诗歌内容《金色花》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讲述了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与母亲嬉戏玩耍的故事。

孩子通过变成金色花,默默地陪伴着母亲,为母亲带来快乐和惊喜。

2、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以及母亲对孩子的关爱和呵护。

它展现了亲情的美好和温暖,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3、写作手法(1)想象丰富诗人通过孩子变成金色花的奇妙想象,为诗歌增添了浪漫和神秘的色彩。

这种想象既符合孩子天真无邪的特点,又让读者感受到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爱。

(2)细节描写诗中对孩子与母亲的互动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如“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等,生动地展现了孩子的调皮和可爱,以及对母亲的关注。

(3)象征手法金色花象征着孩子的纯洁和美好,也象征着孩子对母亲的爱如金色花般灿烂。

4、语言特色(1)语言清新自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童真童趣,如“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读起来朗朗上口。

(2)富有节奏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短句和排比句,如“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二、《荷叶·母亲》1、诗歌内容这首诗描绘了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场景,作者由此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2、主题思想诗歌借景抒情,赞美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赖和感恩。

3、写作手法(1)借景抒情作者以荷叶为喻,将母亲比作荷叶,将自己比作红莲,通过描写荷叶在风雨中呵护红莲的情景,抒发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七上第一单元诵读欣赏_泰戈尔诗

七上第一单元诵读欣赏_泰戈尔诗

想感情?

榕树是故乡的化身,是妈妈的化身。诗人把榕树想 像成孩子的朋友,抒发了思乡怀母的感情。 孩子对故乡、对母亲的思念是通过哪些形象表现出 来的?


风、影子、鸟儿、鸭子
散文诗,形式上像散
文,本质上还是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者简介
泰戈尔: 印度作家、诗人、社 会活动家。 代表作:诗集《新月 集》、《园丁集》、 《飞鸟集》、《吉檀 伽利》。1913年获得 诺贝尔文学奖。
阅读 泰戈尔《金色花》
这首散文诗用第一人称描写了那孩子逗妈妈 的种种计划。读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 些“计划”。 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让妈妈到处叫着 找他; “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母亲工作,让 妈妈在庭院里嗅着花香; 让金色花的树阴伴着妈妈读书; 金色花在黄昏时落到地上,变成妈妈的孩子, 倾听妈妈讲故事。

探究学习
金 色 花
花瓣儿 树阴 从天而降
散发清香 遮挡阳光
逗妈妈开心
母 子 深 情
(想象)
畅 所 欲言
你认为诗中的“我”是一 个什么样的小孩?


《告别》 泰戈尔
孩子对妈妈的眷恋之情是通过哪些形象体现
出来的?

清风、涟漪、微语、笑声、歌声、月光、梦
儿、萤火、笛声


《榕树》 泰戈尔
榕树有什么象征意义?这首散文诗表达了怎样的思

苏教版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上课外文言文阅读题答案1.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快荀巨伯探病友荀巨伯远看友人一)荀巨伯探友(译文)他远道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胡人攻打城池。

朋友对他说,“我今天就要死了,你可以离开了。

”荀巨伯说,“我远道来是看你的,你让我离开,败义求生,怎么是我的行为呢?”胡人来了问他,“整个城市都空了,你是什么人,敢独自留下?”他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宁可用我的生命来代替我朋友的。

”胡人说:“我们无义之人进入了有义之国。

”于是退兵了。

全城都得以保全。

1.①告诉②离开③用④于是,就2.C3.例如:荀巨伯不忍丢下有病的朋友独自避难,而且愿“以我身代友人命”,这种把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二)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

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他说:“你想读书吗?”原对答:“我没有钱交学费啊!”师曰:“童子若有志有此,我愿收你为徒教你读书,不收学费!”于是原就进了学堂。

一个冬天,就熟读《孝经》和《论语》。

1、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2、cè shě qì。

2.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快快一)荀巨伯探友(译文)他远道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胡人攻打城池。

朋友对他说,“我今天就要死了,你可以离开了。

”荀巨伯说,“我远道来是看你的,你让我离开,败义求生,怎么是我的行为呢?”胡人来了问他,“整个城市都空了,你是什么人,敢独自留下?”他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宁可用我的生命来代替我朋友的。

”胡人说:“我们无义之人进入了有义之国。

”于是退兵了。

全城都得以保全。

1.①告诉②离开③用④于是,就2.C3.例如:荀巨伯不忍丢下有病的朋友独自避难,而且愿“以我身代友人命”,这种把情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

【初中语文】泰戈尔诗三首说课稿 苏教版

【初中语文】泰戈尔诗三首说课稿 苏教版

《泰戈尔诗三首》说课稿常州新北区百丈中学戴娅1.说背景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诵读欣赏《泰戈尔诗三首》.学生刚刚进入初中,他们对于文学是一无所知的,因此,为了让他们感受到文学的魅力,第一单元主题为亲近文学,通过赵丽宏、巴金、雨果、泰戈尔等文学巨匠打开文学之门,让学生踏上文学之路. 《泰戈尔诗三首》是散文诗,它不同于学生之前接触的格律严谨的旧诗,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让学生易懂,也让他们感觉到诗歌也可以有很多形式,从而更愿意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它也是本单元亲近文学的一个补充,一个辅助.2.说教材重点和难点针对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了解诗歌,让他们欣赏优美的诗歌,萌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同时感受文学作品中生动的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品味和赏析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根据语文学科和诗歌体裁的特点,教学重点是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这是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文学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知识能力三方面确定的.教学难点:感受美好、纯洁的童真世界,积累和赏析优美的字、词、句.这是因为泰戈尔的诗歌情感丰富,而且文学语言优美,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3.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重点,难点,我确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①初读诗歌,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并积累生字词,②掌握常用的朗读方法并朗诵,并能用语言说出诗歌所蕴涵的感情.③通过教师示范学习赏析优美语句.第一个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从学生知识与技能出发, “语文",即"语言"和"文字",为了重视学生的双基训练,词语的积累对于刚进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显得尤其重要.所以生字词语应是课文的知识目标,要求他们掌握生字词,能读,能写,能默,能运用.第二个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因为本篇文章是散文诗,它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要通过朗读才能表现出来.朗读是一个目标,一个手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所以朗读要贯穿始终.让学生做到读通,读顺,读出感情,体会出美好、纯洁的童真世界.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第三个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出发,通过理解教师的范例,自由合作学习,掌握赏析语句的方法.4. 说设计思路本单元的主题为亲近文学,诗歌是文学的一种,泰戈尔的诗是散文诗,他以凝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来表现生活,反映生活.朗读泰戈尔的诗歌让学生走近文学,感受文学的魅力.学生刚刚进入初中,他们在小学的文学的认知是很少的,通过本单元前几篇文章是远远不够地,通过诵读泰戈尔的诗歌进一步感受文学的魅力.我将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通过朗读体会情感,赏析优美的语言.在教学设计思路下,我在第一板块中提供有关泰戈尔的生平简介材料.在第二板块中提供常用的朗读方法和泛读磁带.在这板块中我先让学生集体朗读,听磁带比较,自己默读体会,再集体或其他方式朗读诗歌.在第三板块中教师提供范例,让学生分析并掌握方法.5. 说过程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语感训练的主要途径就是朗读,披文而入情,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思想感情.按照初读-----细读------感悟的思路,我安排了以下三个教学板块.第一板块:①导入新课(3分钟)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泰戈尔诗三首》,学生利用所查的资料介绍作者.教师充分肯定学生收集的资料并适当补充.让学生了解泰戈尔德生平及写作背景.②初读诗歌,整体感知(8分钟)初读课文,结合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诗歌的主要内容.学生刚进入初中对文章概括能力很差,教师通过启发点拨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字词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会运用.第二板块:美读诗歌(15分钟)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篇诗歌重点阅读,以此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假设学生选择了《榕树》首先全班集体朗读,针对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如整齐有无破句,情感把握是否到位等),让学生听磁带感受, 通过相互讨论,集体交流确立感情基调.再次朗读,可以采取个人读,分组读,教师读等形式,读出感情.学生刚进入初中,童心未泯,采用多种多样的朗读的形式,更能让学生亲近文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在掌握朗读方法后,布置在下节课举行朗读比赛的任务(内容自选).第三板块:再读诗歌,欣赏语言(15分钟)泰戈尔的诗歌之所以有丰富的情感,正是因为他诗歌语言的魅力。

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古诗词三首》课件

新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古诗词三首》课件
古代诗词三首
• 【教学目标】 • 1.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背
诵三首古诗词。
•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 3.初步学会赏析名句的方法。
《次北固山下》
• 作者简介 •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人。 • 写作背景 • 王湾是洛阳人,于公元712年,即杜甫出
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 在途经江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镇江市北固山时,写下了这首《 次北固山下》。
• 2、这首诗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表现作者什 么样的情怀?
表现了作者客游他乡而思念故乡的 情怀。
• 3、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用来感叹岁月无情, 徒增游子无限乡愁的句子(或蕴含新事物孕育 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4、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触景生情,既写出 了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放眼山川的 宽阔胸襟。颔联完全是写景。其中“正”“悬” 点示出什么样的情景?
“东风”不仅仅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 是建功立业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这 两句诗人发表议论,点明赤壁之战关系 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 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浣溪沙》
• 作者简介
• 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亲苏洵、 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嘉佑进士。北宋中期 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 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 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 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 乐府》。
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 情感。
• 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乔”的深刻含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 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 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答怀才不遇, 有志不得伸等也可。)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泰戈尔诗三首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诵读欣赏》泰戈尔诗三首课件

榕树
• 诗人描写了三个日常生活片段,都是由榕树引出来的。 • 这里的榕树其实也是什么呢? • 榕树是故乡的化身,是妈妈的化身。孩子对榕树的沉思和幻想, 是思念故乡、思念妈妈的表现。诗中对榕树的描写,则让我们联 想到妈妈的性格和形象。 • 朗读,深情而淳厚
• 这三首是叙述儿童心理、儿童行为的诗。作为一个现实生活受到严重 创伤的诗人,要飞翔到新月般天真美好的儿童世界里,重温童年的梦, 首先要摆脱利欲之心,才能实现无限,才能飘到永久的童年的天国去。 而要实现这种转变只有通过自然的作用才能实现。因为自然也跟孩子 一样,不曾受到世俗的污浊的影响。对童心的再发现,“如晨光透过 迷雾喷射出来一样”(《爱者之贻》)然后才能以儿童的眼睛和心灵 观察自然、感受生活,朴素的写出如此优美的,重塑儿童生活、儿童 心理的精彩诗篇来。我们读着这些诗篇:“能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成 人世界,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郑振铎)
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自学提纲:
一、初读:感知形象 学生先自由朗读,要求:①用笔圈出生字、词 ②边读边感知一下课文写的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能用几个词 概括一下吗? ③试着用你感觉到的孩子的语气去读。 二、再读:领悟感情 1.找朗读较好的同学深情地读,其他同学静静地听读 2.学生相互交流一下,描述自己所想象的情景 三、三读:欣赏语言 1.齐读,边读边画出你认为较精彩的词语、句子。 2.四人一组,每个同学都要说一说自己所画的句子和自己的 感受 四、四读:学习方法 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一个成年人民(作者)怎么会把儿童 的心理感受写得那么真实可爱呢?他运用的是什么手 法?
本文背景
• 20世纪的最初几年,是泰戈尔个人生活最不幸的 时期,1902年妻子去世。1903年,他的一对儿女 又相继夭亡。正是在这悼亡伤逝的悲痛日子里, 他怀着对孩子深厚的慈爱,对自己童年的回忆和 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写出了这部充分体现出 诗人对儿童心理深刻的理解和善于用儿童无邪的 眼睛和心灵来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特点,充满 童趣的想象和纯真感情的优美动人的诗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三首《泰戈尔诗三首》
作者
泰戈尔,R,
(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

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

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文、史、哲、艺、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其重要诗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1891)、《弃绝》(1893)、《素芭》(1893)、《人是活着,还是死了?》(1892)、《摩诃摩耶》(1892)、《太阳与乌云》(1894),中篇《四个人》(1916),长篇《沉船》(1906)、《戈拉》(1910)、《家庭与世界》(1916)、《两姐妹》(1932);重要剧作有《顽固堡垒》(1911)、《摩克多塔拉》(1925)、《人红夹竹桃》(1926);重要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他的作品早在1915年就已介绍到中国,现已出版了10卷本的中文《泰戈尔作品集》。

王湾
唐代诗人。

生卒年、字号均不详。

洛阳(今属河南)人。

玄宗先天年间(712~713)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

开元五年(717)唐朝政府编次官府所藏图书,9年书成,共200卷,名为《群书四部录》。

王湾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

约在开元十七年,他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其后行迹不详。

杜牧
(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

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人谓之小杜,以别于少陵。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