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译文精讲

合集下载

自考大学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译文及名师点评_0

自考大学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译文及名师点评_0

自考大学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译文及名师点评译文啊!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说是上天的意志,难道不是由人事决定的吗?推究庄宗得子到天下与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世人传说晋王李克用临终之际,把三支箭交给庄宗并对他说:“梁王,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拔擢起来的;契丹耶律阿保机跟我结为兄弟,但都变节了晋而归附于梁。

这三桩事,是我死前最大的遗憾。

给你三支箭,你必然不要忘记你的父亲的遗愿呀!”庄宗接过箭,把它们保藏在宗庙里。

此后用兵之-时,就派遣官员用猪羊二牲作祭品到宗庙去祷告,恭敬地取出箭,放在锦织的袋子里,背着它冲杀在前,比及凯旋之时,再把箭放回宗庙里。

当庄宗用绳索绑缚着燕王父子,用木匣子装盛着梁王君臣的首级,进入宗庙,把箭交回先王的灵前,并且将大功告成的消息禀报给先父在天之灵时,他意气洋洋,可以说是极为豪壮啊!比及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谁知一个人夜里呼喊作乱,兵变者四方响应,庄宗张皇失措地由东门逃出,还没有见到敌人,士卒就已纷纷逃跑溃散,君臣面面相对,不知该逃往何处,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泣如雨下,沾湿了衣襟,是多么的衰败呀!难道说是因为得到天下困难、失去天下容易的缘故吗?或者认真推究他成败的原委,其实都是由于报酬的呢?《尚书》上说:“自满就要招致损失,谦虚就会有所补益。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旺,安闲享乐可以把自身毁掉,这是很自然的道理。

所以当庄宗气势正盛时,天下所有的豪杰,没有一个人能跟他争锋;到了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包抄着他,身遭杀害,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

可见祸患常是由细小的事情穷年累月所变成的,而充满智慧和勇敢的人也往往因所沉迷的人或事物而陷于困境,难道仅仅是宠幸伶官这么简单吗?作《伶官传》。

名师点评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

六一居士的“六个一”指: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碁(棋):一局,酒一壶,一老翁。

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诗文革新动的领袖。

2021自考大学语文秋水(节选)译文及名师点评

2021自考大学语文秋水(节选)译文及名师点评

2021自考大学语文秋水(节选)译文及名师点评秋水(节选)译文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到采,百川都注入黄河,畅通的水流之大,河两岸和洲的两边之间都分辨不出对岸的牛和马。

于是河伯洋洋自得,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本身这里了。

他顺着水流向东前进,到了北海,脸朝东眺望,看不见水的尽头。

这时河伯才改变他欣然自喜的面容,遥望着大海对海神感叹道:“鄙谚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各种各样的道理,认为没有人比得上本身的’,说的就是我呀。

并且我曾听有人小看孔子的学识,不放在眼里伯夷的义行,先前我还不相信;现在如果我不是到了您的家门口,目睹了您的难以穷尽,那就太危险了,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北海若说:“井中的蛙,不能跟它谈论海的宽广壮阔的原因,是因为它被狭小的居处所局限;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跟它谈到冬天的冰冻严寒的原因,是因为它被时令所局限;见识浅陋的人,不能跟他谈论道的深奥奥妙的原因,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所局限。

现在你走出河岸之间,来到大海不雅看,才知本身的鄙陋,这样就可以跟你谈论大道理了。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万条水流入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而大海不会盈溢;从尾闾把海水泄走,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而大海不会虚竭;大海的水量无论春秋都不会改变,它对水灾旱灾都没有感觉。

海的水量远远超过长江、黄河的水流,无法对它进行测量。

而我却从来没有因此而自我夸耀,这是因为我自认为列身于天地之间,禀受了阴阳之气。

我在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小树在大山上一样,我正存有”本身所见甚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我盘算着四海在天地之间,不就像蚁穴在大旷野中一样吗?盘算着中原在四海之内,不就像小米粒在大粮仓中一样吗?我们称呼物的数量叫“万”,人不外是万物中的一种。

人遍布在九州中占有一席之地;个人与万物比拟,不就像毫毛的末梢在马的身上一样微小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忧虑的,贤士所操劳的,就是这小小的九州啊,如马体之毫末。

伯夷以辞让君位而取得名声,孔予以谈说天下事而显示学识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因河水上涨而自我夸耀一样吗?名师点评本文作者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自考新版大学语文古文翻译

自考新版大学语文古文翻译

新版大學語文古文翻譯(一)寡人之于国也[译文]粱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很尽心了吧!如果黄河北部地区发生灾荒,我就迁移那里的灾民到河东,迁移河东的粮食到河内;如果河东地区发生灾荒,也是这样办。

考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

但是邻国的百姓不会少一点,而我的百姓也不会多一点,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以打仗来做个比喻:(在)战鼓咚咚敲响,兵器刚刚交锋(的时候),(有人)就丢掉铠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了下来,有的人的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了下来,用只是逃跑了五十步来嘲笑逃跑一百步的,那怎么说呢?”梁惠王说:“不行,那只是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

”孟子说:“大王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耕作)不违背农时,那么粮食就吃不完了;如果细密的网不进入池塘,那么鱼鳖就吃不完了;如果按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那么木材就用不完了。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老百姓供养家人,丧葬死者没有遗憾了。

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让每一家)有五亩地的宅院,又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可以穿上(轻软的)丝织衣服;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失去养育它们的时机,那么七十岁的人可以吃上肉了;(每家)百亩的农田,不要占用他们的农作季节,那么数口之家就可以没有饥饿了;认真办好学校教育,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来反复教导他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身背头顶(重物)走在路上了。

七十岁的人有丝织衣服穿,有肉吃,黎民百姓不挨饿不受寒;这样做了却不能统一天下的事,还从来不曾有过。

“(现在是)狗和猪在吃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去制止,路上有饿死的尸体还不知道开仓发粮赈救饥民;人死了,却说:‘不是我的责任,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这和用兵器杀死了人,却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两样呢?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那么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到您这儿来了。

”<<秋水>>[译文]秋天的雨水按季节到来,很多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水流宽大到辨别不清两岸之间、河中小洲之间是牛是马。

新版自考教材《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

新版自考教材《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

1新版自考教材《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第一课:《寡人之于国也》1.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孟子的文章向来十分长于说理。

这篇文章就充分体现了其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特色。

首先孟子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先以批评的态度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然后马上又说只要君王不怪罪年成不好就可以使“民至焉”:这都是先抑后扬,先使梁惠王认识自己的错误,同时又给予其希望,让梁惠王明白他的错误其实是可以改正的,只要改正了就可以解决“民不加多”的困惑。

在打消梁惠王矜傲情绪的同时,又能抓住他渴望民众拥戴的潜在心理进行诱导;在阐述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时,采取先易后难、步步推进的程序:这都是循循善诱的体现。

让梁惠王认识到,只要实行王道,那么就有称王天下的可能性。

2.比喻的使用。

这篇文章中孟子用了两个比喻来增加自己的观点的说服力。

(1)用逃跑者“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质的差别。

(2)用拿刀杀了人却说“非我也,兵也”作比喻,来揭露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观点。

孟子通过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的佐证自己的论点,使单纯的说理变得妙趣横生,收到了把抽象的道理说得非常形象、生动而深刻的效果。

3.许多排比句的运用,也大大助长了文章的雄辩气势。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大量的运用排比句式,或递进、或类比,使文章气势雄浑,使自己的论述的观点更加具有说服力。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4)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作家作品柳永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婉约词派代表。

《八声甘州》是一首慢词。

二、本文主旨。

抒写羁旅行役之苦。

其中苦表现在三个方面:1.遥望故乡之苦,归思难收;2.羁旅行役之苦;3.怀念妻子之苦,相思不相见。

三、疑难辞句1.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霜风:秋风。

凄紧:凄凉逼近。

残照:落日余辉。

2.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是处:到处。

红:花。

翠:绿叶。

苒苒:渐渐。

3.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争:怎。

恁:如此。

凝愁:秋思深重。

四、课文串讲(一)上片描写登高所见秋景。

借景抒情。

上片按照先总后分的层次展开,分为四个层次:(1)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点明时间,季节,写秋景全貌;并制造了气氛;(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写无生命的事物,风,关河,残照;(3)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写有生命的事物,花残柳败;(4)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写长江,用一个语字给无生命的长江赋予了秋思。

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冷。

凄凉的霜风逐渐地迫近,关隘、山河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楼上。

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

只有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

(二)下片抒情,抒发思乡愁情。

借事抒情。

下篇抒情转折有四次:(1)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不忍登高,却还要登高,描写自己复杂的心情;(2)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不想浪迹他乡,却不得不在他乡淹留。

(3)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抒情角度转变,(重点)想佳人,正任凝愁,从自己转到佳人,又从佳人转到自己。

写佳人对自己的思念,也是在写自己的思乡之苦。

(4)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从家人又回写自己,突出自己心中的愁思深重。

译文: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

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自考大学语文,04729 讲义 2

自考大学语文,04729 讲义 2

冯谖客孟尝君一、作家作品《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史书。

其整理者为西汉的刘向。

《战国策》,原名《国策》、《国事》、《事语》、《短长》等,记录了战国初期到六国灭亡共240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动态。

作者应为战国晚期的史官和纵横家。

西汉末年,经刘向整理编订。

《战国策》中保存了战国时期的许多珍贵史料,对战国时期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互相辩难的言行,记载得尤为具体,是研究战国史的重要文献。

同时,《战国策》也是一部优秀的散文集,它记叙生动、推理透辟、写人传神、笔调夸张,善于运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浓厚的艺术魅力和文学趣味,对西汉以来史传文和议论文的发展产生过积极影响。

二、主旨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经营三窟,巩固政权的故事,赞扬了冯谖深谋远虑,有胆有识的政治才能,显示了多谋善断的策士在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斗争中的重大作用,也暴露了战国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三、课文翻译原文: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

”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译: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养活不了自己,他让人转告孟尝君,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作食客。

孟尝君问:“冯谖有何爱好?”回答说:“没有什么爱好。

”又问:“他有何才干?”回答说:“没什么才能。

”孟尝君笑了笑,说道:“好吧。

”就收留了冯谖。

原文: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左右以告。

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左右皆笑之,以告。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

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于是冯谖不复歌。

自考大学语文课文译文二

自考大学语文课文译文二

自考大学语文课文译文二“既然如此,又何必重视‘道’呢?”北海若说:“懂得道的人,必然能合情合理,合情合理的人,必然很懂得权宜应变,能应变的人,就不会因物而伤害本身。

有最高道德的人,火不能烧灼他,水不能淹溺他,严寒酷署都不能伤他,凶禽猛兽不能残害他。

这并不是说要他故意去触犯水火、寒署、禽兽,而是说他很能察觉安危、祸福的契机,能小心地选择进退去就,因此外物不能伤害他。

所以说:本性是内在的,报酬是外在的,道就表现在本性里。

知道本性和报酬的运行规律,以了解本性为基础,以道德为按照,或退或进,或屈或伸,这就是归结到要点,而我的话也尽于此了。

”河伯说:“那么,什么是本性?什么是报酬?”北海若说:“牛和马都有四条腿,这就是本性。

给马络上笼头,给牛鼻上穿上绳索,就是报酬。

所以说:不要用报酬去毁灭本性,不要因人事而忽视天命,不要因有限之得而殉无穷之名。

小心地紧守这三个原则,这才叫做反朴归真。

”五代史伶官传序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探究唐庄宗取得天下及其之所以失去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

世间传说晋王将要去世的时候,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且嘱咐他说:“梁朝是我的仇家。

而燕王是我拔擢起来的,契丹也曾和我相约拜为兄弟,却都变节了我们而归顺了梁朝。

这三者,是我遗留下来的恨事!现在给你三枝箭,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父亲未了的心愿!”庄宗接受了这三枝箭并把它们供奉在宗庙里。

以后出兵作战,就派部下用一副少牢去宗庙向晋王祷告,并请出那些箭,放在锦囊里,让人肩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

比及凯旋归来后,再把它放还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缚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灵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不雅了。

比及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兵变者就四下响应,只好苍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

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报酬的原因呢?“满足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补益。

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文言文辅导:再别康桥

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文言文辅导:再别康桥

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文言文辅导:再别康桥
2017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文言文辅导: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关于自考本科《大学语文》文言文辅导:再别康桥,供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
一、作家作品
徐志摩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新月派”代表诗人。

其人生观是“爱,自由,美”。

二、主旨
一首借景抒情的抒情诗。

描写诗人到伦敦剑桥大学的康桥重游,通过对康桥景物的描写,暗寓、抒发了诗人对旧情的眷念,表达了寻梦时的惆怅,与落寞的情感,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与苦闷。

三、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五部分。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一部分:第一节。

描写作者故地重游,即将离去的依依惜别的心情。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
不是青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第二部分:2—3—4节。

选取金柳,青荇,潭水三个意象来渲染对康桥的眷念。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外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自考大学语文(本)文言文泛读九篇(附注解)

自考大学语文(本)文言文泛读九篇(附注解)

9.登楼赋登上这座楼向四面瞻望,暂借假日销去我的心忧。

看看这里所处的环境,宽阔敞亮再也很少有同样的楼。

漳水和沮水在这里会合,弯曲的沮水环绕着水中的长洲。

楼的北面是地势高平的广袤原野,面临的洼地有可供灌溉的水流。

北接陶朱公范蠡长眠的江陵,西接楚昭王当阳的坟丘。

花和果实覆盖着原野,黍稷累累布满了田畴。

这地方确实美,但不是我的故乡,竟不能让我短暂地居留。

生逢乱世到处迁徙流亡啊,长长地超过了一纪直到如今。

念念不忘想着回家啊,这种忧思,谁能承受它的蚀侵。

靠着栏杆遥望啊,面对北风敞开胸襟。

地势平坦可极目远望啊,挡住视线的是那荆山的高岑。

道路曲折而漫长啊,河水荡漾长而深。

故乡阻隔令人心悲啊,涕泪纵横而难禁。

从前孔丘在陈遭受厄运啊,发出“归欤,归欤”的哀吟。

钟仪被囚弹出楚曲啊,庄骂显贵越免不了露出乡音。

怀念故乡的感情人人相同啊,哪会因为穷困或显达而变心。

日月一天天过去啊,黄河水清不知要到何日。

希望国家能统一平定啊,凭借大道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力。

担心有才能而不被任用啊,井淘干净了,却无人来取食。

在楼上徘徊漫步啊,大阳将在西匿。

萧瑟的风声从四处吹来啊,天暗淡而无色。

兽惊恐四顾寻找伙伴啊,鸟惊叫着张开双翼。

原野上静寂无人啊,远行的人匆匆赶路来停息。

内心凄凉悲怆啊,哀痛伤感而凄恻。

循着阶梯下楼啊,闷气郁结,填塞胸臆。

到半夜难以入睡啊,惆怅难耐,辗转反侧。

10. 陈情表臣子李密陈言: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

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

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

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

自考大学语文(本)文言文泛读九篇(附注解)

自考大学语文(本)文言文泛读九篇(附注解)

第九篇《马伶传》1、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

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后用作代称国家。

当:处在。

盛时:兴盛的时期。

易:容易。

问:探访。

趾相错:脚趾互相错杂,形容人之多。

2、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

贾:商人。

遍征:广为招请。

妖姬:艳丽的妇人。

静女:娴静、端庄的女子。

毕集:全来到。

3、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过:来拜访。

善技:善长技艺者,即优秀演员。

易:变更,此作超过的意思。

至:好到极点。

安从授之:又从哪学来。

掩其上:盖过他、超过他。

4、盖马伶耻出李伶下。

耻:意动用法,译为马伶已落在李伶之下为耻辱。

5、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

此句为倒叙句,位于异哉前置,马伶之自得师为主语,译:马伶自找老师这个事可真奇特啊第八篇《报刘一丈书》1、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时:时常、经常。

长想:长久或遥远的思念。

辱:是谦词,意味对方年长于已,这样是屈辱了对方。

馈遗:就是赠送东西。

益:更加。

2、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门者:就是守门人。

甘言媚词:甜言蜜语。

袖:藏在袖子里,名词作动词。

私之:偷偷的给他。

刺:名贴、名片。

3、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

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若有所追逐者。

权门:就是有权势之家。

岁时:一年中的季节。

伏腊:伏祭与腊祭,前者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即初伏。

后者指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

岁时伏腊:指一年四季中的伏祭和腊祭。

一刺:拜谒一次。

经年:整年。

间:间或。

道经:途中经过、路过。

疾走:快步。

4、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

见于:就是见……于,是被的意思,被……见,固定被动格式,译为因此常常不被长官喜欢。

自考汉语言文学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简化版带译文(第1章至第6章)

自考汉语言文学  00814中国古代文论选读简化版带译文(第1章至第6章)

第一章先秦墨子1、《非乐上》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锺、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牛刍)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

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

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译文:墨子说:“仁人做事,必须讲求对天下有利,为天下除害,将以此作为天下的准则。

对人有利的,就做;对人无利的,就停止。

”仁者替天下考虑,并不是为了能见到美丽的东西,听到快乐的声音,尝到美味,使身体安适。

让这些来掠取民众的衣食财物,仁人是不做的。

因此,墨子之所以反对音乐,并不是认为大钟、响鼓、琴、瑟、竽、笙的声音不使人感到快乐,并不是以为雕刻、纹饰的色彩不美,并不是以为煎灸的豢养的牛猪等的味道不香甜,并不是以为居住在高台厚榭深远之屋中不安适。

虽然身体知道安适,口里知道香甜,眼睛知道美丽,耳朵知道快乐,然而向上考察,不符合圣王的事迹;向下考虑,不符合万民的利益。

所以墨子说:“从事音乐活动是错误的!”2、《非命上》然则明辨此之说,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必立仪。

言而毋仪,譬犹运钧之上,而立朝夕者也,是非利害之辨,不可得而明知也。

故言必有三表。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译文:然而如何去明加辨析这些话呢?墨子说道:“必须订立准则。

”说话没有准则,好比在陶轮之上,放立测量时间的仪器,就不可能弄明白是非利害之分了。

所以言论有三条标准,哪三条标准呢?墨子说:“有本原的,有推究的,有实践的。

自考古代汉语文选翻译6-11.doc

自考古代汉语文选翻译6-11.doc

第六课—第七课(第七课景公使晏子为东阿宰无)第六课楚人献鼋楚人献鼋于郑灵公。

公子宋与子家将见。

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

”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

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

子公怒,梁指于鼎,尝之而出。

公怒,欲杀子公。

子公与子家谋先。

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従之。

夏,弑灵公。

书曰:“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权不足也。

君子曰:“仁而不武,无能达也。

”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

[文言文翻译/解释]:楚国人献给郑灵公一只大甲鱼。

公子宋和子家将要进见,走在路上,公子宋的食指忽然自己动了起来,就把它给子家看,说:“以往我遇到这种情况,一定可以尝到美味。

”等到进去以后,厨师正准备切甲鱼,两人互相看着而笑起来。

郑灵公问他们为什么笑,子家就把刚才的情况告诉郑灵公。

等到郑灵公把甲鱼赐给大夫们吃的时候,也把公子宋召来但偏不给他吃。

公子宋发怒,用手指头在鼎里蘸了蘸,尝到味道后才退出去。

郑灵公发怒,要杀死公子宋。

公子宋和子家策划先下手。

子家说:“牲口老了,尚且怕杀,何况国君?”公子宋就反过来诬陷子家。

子家害怕,只好跟着他干,夏季,杀死了郑灵公。

《春秋》记载说:“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

”这是由于子家的权力不足的缘故。

君子说:“仁爱而没有勇武,总是达不到的。

”凡是杀死国君,如果只记载国君的名字,这是由于国君无道;记载臣下的名字,这就是臣下有罪过。

楚人献鼋於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

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

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

公问之,子家以告。

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

子公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

一个楚国人把一只鼋进献给郑灵公,郑灵公下令召大臣公子宋和子家来观看。

接到召令的时候,子公(就是公子宋)的食指无意识地动了一下,他就把这现象告诉子家说:以后只要我出现这现象,就会吃到奇珍。

等到进见灵公的时候,屠夫正要杀鼋,子家与其相对哈哈大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翻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大学语文翻译

26.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数:天数,规律27.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期:期望28.你的文章也就真正是“作”出来的,不至落入下乘下乘:属下品29.项王军壁垓下壁:在…扎营30.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纳:接纳31.今寡人作教易服而公叔不服不服:不穿胡服3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造物者:天地,大自然33.或大呼命酒命酒:叫人拿酒来34.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向:先前35.此愿有何难遂遂:实际成就2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王者:不能称王的27.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停止2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方:当….时29.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食以草具:给他吃粗劣的饭菜30.直夜溃围南出溃围:突破重围绕31.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为所杀:被他们杀死32.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夜分:傍晚33.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锐身自任:挺生担起自己的责任34.耿耿星河欲曙天耿耿:明明亮亮35.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艳羡:羡慕2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穿27.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函:用木jia盛装28.宗旨既乘,趋向自异乘:离,违背29.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存:生存30.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自矜:自夸,自负31.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离:丧失32.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则效则效:取法仿效33.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颦蹙:皱眉头34.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幸:希望35.生又嘱再四,吴锐身自任而去锐身自任:担负起责任2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制止27.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28.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细小的事物29.居有顷,复弹其铗居有顷:又过了不久30.嵩将诣州讼理,为所杀诣:到31.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正襟危坐:整理衣襟,端正坐着32.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夜分:半夜33.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遁:逃跑34.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苒苒:渐渐过去35.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冗长:多余26.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时:按时节27.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尽28.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戒律:约束29.窃以为君市义市义:收买人心30.远见救援不至,而贼来益众益众:更多31.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人者:为民之长者32.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问遗:问候和赠送物品33.亦不作意看月者作意:刻意34.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聊:权且35.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仰息:依赖2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天下27.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函:用木装盛28.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判:分开29.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子其民:以其民为子30.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苗裔:后代31.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置:搁置32.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有经:有一定的原则3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须臾:短暂、片刻2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彘:猪27.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任士:以天下为已任的贤能之士28.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迭乘:交替的呈现29.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记:账册30.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为若德:给你个好处31.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讲:议论32.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怜:爱3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苇:苇叶似的小船34.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追惟:追思35.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垣:墙壁。

【精品】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全

【精品】自考大学语文文言文翻译全

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

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

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

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古代汉语00536 文选译文自考整理笔记2019

古代汉语00536    文选译文自考整理笔记2019

一夫子之於是邦也【子禽问子贡说:夫子他老人家每次到一个地方,一定会知道这个国家的正事,你说他是求教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着温和,恭谨,节俭,谦逊的人品得来的消息,夫子得来的方法与别人不尽相同。

】贫而无谄【子贡说:贫穷却不巴结奉承,富贵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纵有钱却谦虚好礼。

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器,象牙,玉器、石器一样,切磋它,琢磨领会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啊(子贡的名)你能从我已经说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说到的意思,会举一反三,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背熟)【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学识品行都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了;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会容易迷惑糊涂;五十岁,听见什么话都习以为常了不会再感到逆耳了;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话语,便能辨真假明是非;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超越出常矩了。

】哀公问社【鲁哀公问宰我,祭祀土地神时,用什么材料做木牌。

宰我说:夏朝用松木,殷朝用柏木,周朝用栗木,意思为了使人战战栗栗】孔子听了宰我牵强附会的说法,批评宰我说已经做了的事不便解释:已经完成的事情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了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我未见好仁者【孔子说:“我不曾见到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

爱好仁德的人,那是再好也没有的了;厌恶不仁德的人,他行仁德只是不使不仁德的东西加在自己身上。

有谁能在某一天使用他的力量于仁德呢?我没见过力量不够的。

大概这样人还是有的,我不曾见到罢了。

”】女与回也孰愈【孔子对子贡道:“你和颜回,哪一个强些?”子贡答道:“我么,怎敢和回相比?他啦,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演知道十件事;我咧,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

”孔子道:“赶不上他;我同意你的话,是赶不上他。

”】颜渊季路侍【译文】孔子坐着,颜渊、季路两人站在孔子身边。

孔子道:“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道:“愿意把我的车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坏了也没有什么不满”颜渊道:“愿意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寡人之于国也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寡人之于国也

自考《大学语文》讲义——寡人之于国也一、作家作品孟子:(1)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人。

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所编。

二、主旨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三、疑难词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加)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走:跑)3.直不百步耳。

(直:只)4.数罟不入洿池。

(数:细密)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动词,王天下,即以仁政统治天下)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斯:这样)7.谨庠序之教。

(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制止;发:发放。

)四、课文翻译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我的国家,(可以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它上面了。

河内地区年成无收,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地区去,把粮食输送到河内地区去;河东发生了饥荒,我也是这样做的。

我观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的百姓不更减少,我的百姓不更增多,为什么呢?原文: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译文: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战争,请允许我以打仗来说明。

战鼓咚咚响起,双方兵器交接,(一方)扔掉铠甲武器而逃。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后停止。

以(自己)只跑了五十步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会怎么样呢?原文: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译文: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而已,(逃五十步)也是逃跑呀。

原文: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自考大学语文(本)文言文泛读九篇(附注解)

自考大学语文(本)文言文泛读九篇(附注解)

深夜,我说我想逃,可是我只有一个人,只有我自己一个人。

再逃还能到哪去,这世界这么大,又这么小。

对不起,时光和距离改变了些什么。

我不知道面对你的坦然我该怎么说,我知道你想要的不是我的愧疚。

怕自己已经淡漠到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所以想任凭自己脆弱。

可以哭出来是好事,至少我们还会难过,可是如今的我只会微笑。

我该说些什么,明明是我的城,自己却像个旁观者,看着你们来了又走。

我在害怕我没有办法像你们一样,用所有的温暖去爱一个人。

抑或爱许多人。

我太渺小太苍凉,没有办法张开双臂给任何人一个足以温暖的怀抱,我只是我而已。

我在期待什么,我在惶恐什么。

万一有一天,什么都变了,我要用怎样狼狈的面孔去直视现在的自己。

总是在重复伤与被伤的剧情,我爱的人不爱我,爱我的人我不爱,我还可以怎么样。

我尽力了,也累了。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愈来愈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

我很可笑吧,明明你已经不是我心中的第一,我却还是希望我是你的第一,我多自私。

我发现自己对你越来越平淡越来越心无波澜,我很庆幸这一点同时恐惧着,对你都淡了,我还剩下什么坚持。

我知道我流了那么多眼泪都为了这一天,可是我竟心有不甘。

人,果然是犯贱的动物。

然后呢。

该怎样。

也罢,你给不了我的,自会有人给得了,我要等。

大热天的想去骑单车,想过了无数次的和你偶遇的场景和对白,却从未实现。

向来缘浅,奈何情深。

离那些悲伤的故事,将近365个日日夜夜。

我突然很难过很难过,可是我不知道我可以找谁说,没人听我说我的梦。

你看我又梦见你了,你冲我笑,多灿烂,然后就不见了。

对你来讲我算什么呢,什么都不是。

我讨厌“朋友”这个昵称。

不是那个最特别的人,不如当个陌生人,我就是那么偏激,那么极端,你受不了我是应该的。

想开了不过是你的世界不适合我,版本不兼容就算了,谁让我们都太特立独行贴吧是个好地方,因为你找不到这里来,谁都找不到这里来。

什么时候这偌大的世界。

只剩下寥寥无几的藏身之地,几寸几方。

是我欠你的,你的善良阴暗简单复杂,我想只看好的,无论真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新版教材课程介绍过去,大学语文分为两版,一种是六学分的版本,专门供社会科学类的考生来学习,比如:新闻系、法律系、英语系等。

一种是四学分的版本,供财经类、理工类考生学习的版本。

现在把这两个版本统一起来成了一个版本,就是我们现在学习的2006年新版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除了中文专业之外,其它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

这门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语文文学水平和写作能力而设置的一门文化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在高中语文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学应考者的人文素质、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并为学好各类高等教育专业和实施通才教育打下良好的文化基础。

学习这门课要求考生达到:第一,要学习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文学知识,提高考生的文化素养,培养现代人文精神。

第二,阅读分析精选的古今中外作品名篇,努力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第三,借助精选名篇的潜移默化和示范的效应,提高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写作能力。

新版大学语文的特点:难易程度略低于原本科教材而与原专科教材接近;内容方面是原来两本教材中已有的占一半,新增选的占一半;总共52篇诗文,其中议论文十篇、记叙文十七篇、诗词十八首、小说七篇。

其中注意的方面是:在这本教材中,70%的文章可能在高中时都已经学过,但是在大学还得再学习一遍,因为在大学学习有大学的难点、尺度。

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我们小学时都已经学过了,可是在大学中还得再学习一遍。

在小学学习时,是学习它歌颂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和拼搏精神的,而在大学学习时它是一首送别的诗。

大学语文的通过率并不高,一般在三分之一左右,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认真的、刻苦的学习这门课,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

学习大学语文,归纳成三部曲,第一部曲是要认真研读课文,把教材中52篇课文非常熟练的研读,研读是一边钻研一边读。

第二部曲是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依据,考试大纲的每一个知识点,我们都要熟练的掌握,要吃透、吃深、吃准;第三部曲是适当练习,在理解课文,而且把考试大纲中规定要掌握的知识点一一都熟练掌握的情况下,在这个基础上做题巩固知识点。

前言1.学习目标:本章共10篇文章,其中文言文4篇,白话文6篇;通过10篇议论文的学习,要求掌握:(1)议论文的基础知识;(2)提高阅读分析议论文的能力;(3)了解有关作者和专书的知识。

2.学习建议(1)认真阅读课文,课文的内容要熟练掌握;尤其是文言文要能读懂,读通、读透;(2)认真阅读课文后的“思想内容”,“结构层次”一定要吃透,考试的题目大多是从这两部分的内容出的;(3)一定要掌握“论点”、“论据”、“论证”的知识,并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具体文章或段落;(4)记忆有关作者和专书的知识;3.难点与重点具体课文的难点与重点见“课文辅导”部分此单元的难点与重点:掌握并灵活运用“论点、论据、论证”,即“议论文的三要素”的知识。

历年来学生在此方面的掌握情况都不佳,考试丢分很多,学生在学习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议论文的知识结构图论点:要求学生能从一篇文章或一段文章中找出该文章分析与论述的基本观点。

对学生来说,找出论点相对是比较容易的。

论据:论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事实论据;一类是理论论据。

学生一看到“该文的论据是什么?”的问题时,脑子里就要马上闪现出“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这样两种情况,然后“两选一”,再来判断是这两种情况中的哪一种。

论证的方法有:(重点,难点)1.归纳法2.演绎法对于论证的方法的学习,学生要高度重视。

一,问题问到“下列文章运用的是哪种论证方法”,首先脑子里闪出“归纳,演绎,比较”三种方法;二,“三选一”,再从三种论证方法中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一种。

学生在学习具体课文时,凡是涉及到论证方法的内容时,务必要认真对待,弄清弄懂。

论证:论证分为两大类:1.立论:正面证明自己的观点;2.驳论:反驳别人的观点;有三驳: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寡人之于国也一、作家作品孟子:(1)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人。

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孟子》是孟子和他的学生万章所编。

二、主旨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三、疑难词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加)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走:跑)3.直不百步耳。

(直:只)4.数罟不入洿池。

(数:细密)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动词,王天下,即以仁政统治天下)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斯:这样)7.谨庠序之教。

(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制止;发:发放。

)四、课文翻译梁惠王说:“我对于我的国家,(可以说)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它上面了。

河内地区年成无收,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地区去,把粮食输送到河内地区去;河东发生了饥荒,我也是这样做的。

我观察邻国的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邻国的百姓不更减少,我的百姓不更增多,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战争,请允许我以打仗来说明。

战鼓咚咚响起,双方兵器交接,(一方)扔掉铠甲武器而逃。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后停止,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后停止。

以(自己)只跑了五十步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那会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而已,(逃五十步)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了解了这一点,那么就不要指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违背农业生产的时节,粮食就可以吃不完;密网不撒向池塘,鱼鳖等水产就吃不完;砍木斧头按时节进入山林,木材就可以用不完。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是让老百姓养活生者、发送死者而没有怨恨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五亩宅基地,在上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绸衣服。

鸡、犬、大猪小猪的喂养,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季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到肉了。

百亩的土地,不要耽误农时,几口人的人家就可以免除饥饿了。

认真搞好学校教育,反复地以孝悌的道理教导百姓,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的穿丝绸衣服,吃肉食;百姓们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称王天下的,从来没有过。

“(现在)狗猪吃人吃的食物而(您)不加以节制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您)却不知开仓济贫;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年成不好。

’这和用武器刺人把他杀死,然后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兵器之罪’有什么不同?大王您不归罪于年成,这样,天下的百姓就会来到魏国了。

”五、学习要点与难点1.孟子王道政治的内容。

(1)反对霸道,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

(2)使人民养生丧死无遗憾,再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2.本文论述的线索以“民不加多”“民如何加多”为线索。

3.本文的内容结构。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2)孟子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

(3)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及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4.孟子实行王道的措施(1)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根本措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

5.善用比喻。

(1)“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2)用拿刀杀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比喻不顾百姓的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6.排比句(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7.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风格先是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治理国家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这是“抑”;然后又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是“扬”;先批评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又指出只要不怪罪年成,就可以称王天下。

在说理上面,先易后难,步步推进。

8.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

主要采用演绎法。

孟子认为实行王道的基本标准是“养生丧死无憾”(大前提),而梁惠王“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因此认为梁惠王没有实行王道。

"五十步笑百步"以及"用刀杀人"的比喻,属于类比论证。

六、重点段落分析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这段话的论点:说明治理国家要考虑主观原因,不能推卸责任。

2.这段话的论证方法:属于比较法中的类比法。

3.这段话的比喻句:比喻的本体是“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喻体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秋水一、作家作品庄子:战国时人。

老子后道家主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文章想象丰富,善用寓言。

二、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

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三、疑难词句1.东面而望,不见水端。

(东面:面朝东;东:动词,向东)2.望洋向若而叹。

(望洋:仰视的样子)3.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少:小看,以……为少,动词;轻:轻视,以……为轻,动词)4.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已:停止;虚:虚空)5.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以:因为;自多:自夸;多:自负)6.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听到各种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是说的我呀。

)7.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现在我看你难以穷尽……我将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耻笑)8.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不是像你刚才那样自夸水势的浩大吗?)9.拘于虚也。

(虚:居住的地方)四、课文翻译秋日的雨水按照季节来临,千百条小河注入了黄河。

(黄河)水流之大,大到河的两岸和水中洲岛都无法互相分辨牛马的程度。

于是乎,河伯欣然高兴,认为天下美景都汇总到了自己这里。

顺着流水向东方行进,一直到达北海,面向东看去,看不到水的尽头。

这时,河伯改变了他(欣然自喜)的面容,抬头仰视着海神若叹息说:“俗话所说的‘懂得的道理很多了,便认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

开始我还不敢相信,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难以穷尽的气势,我如果不是亲自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北海若说:“井中之蛙不可能跟它谈论大海,因为它受到居住地点的限制;只生长一个夏季的小虫不可能跟它谈论冰,因为它受到时令的限制;孤陋寡闻之人不可能跟他谈论大道理,因为他受到教育程度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