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患上精神病案例
心理疾病案例
![心理疾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27ea3595fbfc77da369b12a.png)
心理疾病案例1,2010年3月23日早上,福建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门口发生特大凶杀事件,死亡人数上升至9人、4人受伤,伤亡人员均为南平实验小学学生。
国家级高级心理医师林一芳认为,郑民生患有严重得心理疾病“癔症性病态人格”。
2,一名有精神病史得男子在北京朝阳区青年路大悦城东侧持刀行凶,导致两人死亡;22日中午,北京西城区马连道家乐福超市又发生精神病患者持刀伤人事件;23日,广西东兴市一名男子手持砍刀冲进当地计生局办公楼行凶,酿成2死4伤……犯罪嫌疑人有精神病史3,北京市公安局某分局指挥中心2001年8月5日8时47分得一份电话记录显示,该局某地区刑警队破获了一起杀人碎尸案。
犯罪嫌疑人李非到分局某地区刑警队投案自首。
其供认,因爱人每天唠唠叨叨,她产生反感,以致无法忍受,遂于8月2日7时许,在家中趁其妻熟睡时,用事先准备好得哑铃将她砸死,之后又肢解了尸体,后抛尸于海淀区温泉附近。
李非患有严重得精神抑郁症。
4,被告人张乐声,男,35岁,初中文化,原系安徽省当涂县血防站职工。
2000年3月14日晚9时许,被告人张乐声从其母亲住处回家,途经当涂县城关镇某洗头房时,瞧到该店女店主秦某某独自一人从店中走出,张见其年轻漂亮,顿生歹念,便尾随其后,直到秦某某进入租住得房子后才离开。
次日凌晨1时许,张再次来到秦得住处,用身份证将门锁捅开,见秦一人睡在床上,因害怕秦喊叫,遂在门外找到一块石头,并在院门口衣架上取下一块尿布包住石头后,进入秦得卧室,用石块朝秦得头部猛砸几下,至秦不动。
被告人张乐声为满足变态得窥视心理,又将秦得棉毛裤、三角裤褪至踝关节下,因心里紧张,只好匆匆用被子盖住秦,关好门逃离现场。
案件在审理阶段,马鞍山中院根据辩护人得申请,委托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对被告人张乐声进行了司法精神病鉴定,证明其系性变态,但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据此,法院确认被告人张乐声不属于《中华人民共与国刑法》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得可以从轻处罚情形,并依法判处其死刑。
学生突发精神疾病事件的处理与分析
![学生突发精神疾病事件的处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da5c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d.png)
学生突发精神疾病事件的处理与分析一、案例概述***级学生W,男,来自***农村,父母皆为农民,家中姐弟四人,为学院在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晚9点,W在上完课后向舍友表示肚子痛,舍友陪同在教室休息过程中,自述感觉自己快要死了,告诉舍友死后要捐献器官并交代其他后事。
之后又打电话给父母,跟父母说自己很难受,快死了,要父母在自己死后好好照顾自己。
随后几分钟,W同学意识开始混乱,整个人身体僵硬、呆滞,说胡话,无法与人交流。
舍友马上拨打了120并报告了辅导员,随后救护车很快把W送到第三医院。
我和辅导员赶到医院后,征求医生意见,经联系家长并取得家长同意后,为W办理了住院手续。
为防止意外发生,晚上由辅导员及两位舍友轮流看护,直至第二天下午家长赶到医院。
后经医生诊断, W同学患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强迫性障碍,可疑存在关系妄想及被害妄想。
二、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1.解决方案的理念及理论依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信仰破灭、自卑、多疑、压抑、骄傲等都是不健康的表现,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有7 大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总是乐于与他人交往,希望获得真正的友谊和朋友。
在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精神分裂症患者屡见不鲜。
而精神分裂症是人类精神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多起于青壮年,具有特征性的思维、知觉、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学生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不仅包括医生和患者,更主要的是有患者家人、老师和同学的参与。
家人、老师和同学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情感表达,能影响疾病的复发和预后,如指责和敌视可引起病情恶化和复发,而表扬和关心则对病人有保护作用。
2.案例处理的方法、过程(1)案例分析及其关键点案例中W的心理疾病属于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
事实上,在这次突然发病之前,该生已属于我们的重点关注对象。
发病前的寒假,W怀疑自己有心理问题,曾自行前往福州医院就医,医生诊断为双向精神障碍,但因家人认为他没病找病、小题大做等原因未进行治疗。
老师体罚学生的案例
![老师体罚学生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3ff524620912a216147929e8.png)
老师体罚学生的案例学生患上精神病马国君曾是河北省井陉矿务局第一小学学生,尽管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一至三年级,他一直快乐活泼。
从四年级开始,马国君变了,他的父母发现,他回家后常躲在屋里哭泣,问他为什么,他却始终不肯说出原因。
1998年3月23日下午的第三节班会课上,因为没有按要求带校服,班主任焦燕君让马国君站到讲台前,摘掉眼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马国君被连打几个耳光,打完后,马国君流着泪一直站到放学。
马国君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要求学校调查处理。
学校就此事开展了调查,当着家长的面,询问马国君被打的经过。
“四五年级被打过40次,六年级上学期被打过十七八次”,焦老师“打脸、打背、打手、踢腿”,上四年级时,焦老师把马国君叫到办公室,打他的脸,把眼镜打掉,镜框裂了。
“还有一次,我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打完我后,让我回家补作业,我跑到焦化厂地下室补完作业。
”1998年6月26日,校方对焦燕君的行为作出处理,让其退出教师岗位,向学生家长赔礼道歉,并赔偿四年级时打坏的学生眼镜,取消评先进资格,扣发相应奖金,通报全校教职工引以为戒。
马国君并没有因此走出被焦老师体罚的阴影,班上同学开始疏远他,精神处于恐慌之中,常常独自发呆,害怕见人,夜间睡眠差,经常做恶梦,幻觉性地把“老师”看成“怪兽”,形成恐惧、自卑、厌学等异常心理。
小学毕业会考后不久,马国君被父母带到医院检查,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河北省精神病院会诊是延迟性心因反应,属精神病。
这一年,马国君被井陉矿中学录取,据马国君的父母说,因为病情一直没有上学,他们曾经多次劝说孩子环境变了,老师变了,但他认为所有的老师都打人。
1999年10月13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五医院精神病司法鉴定委员会受井陉矿区法院委托,对马国君病情做出司法鉴定,鉴定为延迟性心因反应,与被打体罚有关。
背不出口诀被烫伤新乐市西名村小学两名三年级的学生,一名叫王子豪,另一名叫王军龙,当班主任李荣敏老师让他们背数学口诀时,都没能背下来,这是老师头一天留下的作业。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efb638abf8c75fbfc77db2f5.png)
❖ 专家分析 ❖ 打呼噜视频只是事件的导火索 ❖ 郭力维最初想到过找对方谈,试图解决问题 ❖ 但双方未能互相谅解,他就将问题埋在心里,这
就加剧了矛盾的激化 ❖ 选择购买凶器,到伺机杀人的行为表明,严重的
压力和愤怒无法发泄和缓解,最终促使走向了事情的 极端 ❖ 国家心理咨询师胡江柰—— ❖ 郭力维酿成惨剧 与其人格缺陷有关 ❖ 吉林农业大学惨案发生后,所有人不禁为这两名 学生惋惜。是什么样的纠结会产生这么严重的后果? 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应如何引导,从而避免 一些极端事件发生?昨天,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心理 咨询师胡江柰。
比尔斯:一个大学生患精神病前后的故事
❖ 在大学里比尔斯对背诵课文极度恐惧,不愿 说话。
❖ 毕业后虽参加了工作,但想象自己将会癫痫 发作的念头频繁出现,自以为自己肯定患了 癫痫,宁愿自杀也不愿意过恐惧的日子。希 望自己快点死亡,担心以免一旦被亲人发现 将失去自杀的机会。
比尔斯:一个大学生患精神病前后的故事
❖ 2009年11月14日凌晨3时34分,长春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 报案称:吉林农业大学17号公寓413室发生杀人案件。指挥 中心遂指派长春市公安局净月经济开发区分局福祉大路派出 所出警,福祉大路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后经询问得知系吉林 农业大学学生郭力维因琐事用事先准备好的尖刀扎同寝同学 赵研数刀,经120急救人员诊断确认赵研已死亡。民警遂将 在寝室的郭力维及同寝其他学带回调查。郭力维对自己持刀 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郭力维与被害人赵研系吉林农 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06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1班大学四 年级同班同学,同住在吉林农业大学17号公寓413室。被告 人郭力维因被害人赵研打呼噜影响其休息,曾将赵研晚上打 呼噜的视频传到校内网上,引起赵研不满。被告人郭力维自 称“此后赵研多次借机辱骂我”,遂产生杀死赵研的想法。 2009年11月14日凌晨3时30分左右,被告人郭力维趁同寝同 学熟睡之机,持事先准备好的尖刀扎被害人赵研胸部、背部 数刀,致使赵研因左胸部刺创致心脏破裂造成失血性休克死 亡。作案后,郭力维拨打"110"电话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公安 人员到达后将被告人郭力维抓获。
精神病患者案例
![精神病患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4f19072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c.png)
精神病患者案例
精神病患者是指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心理和行为出现异常的人群,他们的症状可能包括幻觉、妄想、情绪不稳定等。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一些精神病患者,他们需要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以便更好地融入社会。
小王是一位精神病患者的典型案例。
他在年轻时因为工作压力大和家庭矛盾等原因,逐渐出现了情绪低落、自闭、消极等症状。
最终,他被确诊为抑郁症和焦虑症,并且出现了自残行为。
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小王感到非常绝望和无助,他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
在接受了专业的治疗和心理辅导后,小王的症状逐渐得到了缓解。
医生和家人的关心和支持让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他也学会了更好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现在,小王已经可以正常地工作和生活,而且还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帮助其他精神病患者走出困境。
通过小王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精神病患者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只要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他们完全有可能重新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更需要做的是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支持。
同时,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他们也需要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走出困境,重新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总之,精神病患者是需要我们关注和帮助的群体,他们并不是与我们无关的陌生人,而是我们身边的朋友、家人甚至是自己。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用更加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完整版)精神病学案例分析
![完整版)精神病学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18c5c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1.png)
完整版)精神病学案例分析病历一:精神分裂症患者这位患者是一名20岁的男性,因为坚信有人要迫害他,曾经三次自杀未遂,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
患者一年前被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但因此受到同事议论,导致他生闷气少语。
之后,他和女朋友闹意见,逐渐出现精神异常。
他怀疑别人说他坏话,怀疑别人对他不怀好意,甚至有路人故意冲他吐唾沫、吐痰等。
他有自言自语、自笑、追逐异性等行为,才引起家人的注意。
入院前,他有自言自语、自笑,思维内容离奇,病人自语:“我要死了,同志们再见,拜,微波控制我”,“XX,咱们结婚吧。
”对异性不礼貌。
患者病前性格敏感多疑,胆小害羞怕事。
追溯其家族史中,外祖母曾患精神病多年,后在发病时意外死亡。
患者入院后,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都没有发现阳性体征。
精神检查发现,他有接触被动、自言自语、自笑等症状。
在医生的提问下,他谈出了以下的体验:近半年来常听到不熟悉的人的语声,有男有女,有时命令他:“去跳楼!”或者:“快去死吧。
”入院后,声音仍然命令他:“躺在床上!”有时议论他,说他“无能。
”偶尔感到脑内有声音,声音与他的思想一致,在家中曾多次闻到到死尸气味,有时感到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
病人坚信外界有某种“微波”在控制他的思维和行为。
喊女朋友的名字,自笑,认为我笑是仪器控制的结果。
交谈时,情感与外界环境不配合,常闭眼无声的发笑。
病人生活自理差,洗漱、更衣需督促,对今后无打算。
记忆、智能未见明显缺陷。
他否认有病。
1、该患者的精神症状包括哪些?该患者的精神症状包括感知觉障碍(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幻嗅、感知综合障碍)、思维障碍(思维散漫、被害妄想、关系妄想、被控制感、思维化声)、情感障碍(情感不协调)和意志和行为障碍(意志减退、行为异常,包括有自杀行为和对异性不礼貌)。
2、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与哪些疾病需要鉴别?该患者的诊断是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需要与心境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进行鉴别。
虽然该患者有三次自杀未遂,但不是因为情绪低落,而是在幻听和妄想的支配下自杀。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案例报告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案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0809a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3.png)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案例报告(通用6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校按照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大学生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扎实推动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一、来访者情况某某同学,女,20岁,连续两年担任学生干部,深受老师喜爱,同学尊重。
在同学们眼中是阳光开朗、热心助人的班干部,在老师心中是有想法、有个性的好帮手,在父母眼中是乖巧的女儿。
但这位如此阳光的女孩有长达15年的抑郁,因为过早被家长要求独立,导致缺乏安全感,小学时开始出现幻听,初中抑郁难熬时主动向家长求助,家长不以为然,并予以斥责,后来某某同学开始伪装,成了我们心中的阳光女孩。
大学期间,某某同学担任学校某中心主任时,因与某些学生干部不合,进而人际关系紧张,加之本学期11门课程的学习压力,导致某某同学病情越发严重,从而出现在上课期间上网搜索自杀方式的行为,后被网络引导前往就医。
二、案例定性分析此案例反映的是在人际关系紧张和学习压力大的双重影响下,因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而长期存在抑郁倾向的学生产生自杀想法的心理问题事件。
三、问题关键点1、如何尽快找到该生,确保该生的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如何帮助该生解决当前人际关系紧张和学习所带来的压力,帮助该生营造较为舒适的环境。
3、如何协助医生、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治疗,促进该生的健康成长。
四、解决思路首先,立即采取保护措施,确保该生的人身安全;其次,跟领导和家长汇报情况,妥善安排;再次,帮其规避压力源,缓解焦虑情绪;最后转介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和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五、实施办法1、找到学生,确保安全考虑到该生病情严重,且拒绝住院治疗,当前安全无法得到有力保障,因此我以关心身体为由电话联系该生前往学院谈心,要求其亲戚护送到校。
该生到校后,立即启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四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采取保护措施,确保该生人身安全。
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浅谈 (1)
![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浅谈 (1)](https://img.taocdn.com/s3/m/8e1cf269783e0912a2162a47.png)
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五条第四款:专门学校的教职员 工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二款:学校、幼儿园、托 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行为的,由其所 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三、有关法令法规
《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 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
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 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 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教师体罚学生,早已司空见怪,体罚的手段越来越翻新,从教师亲自动手到学生自打
耳光、从全班列举罪状到脱去裤子示众、从让学生吃纸团、苍蝇到吃粪便,真让人胆寒。 而出在贵州省纳雍县的这件事情,确实令人吃惊。在这个罚舔屁股的闹剧中,学生受到的 人格侮辱和心灵摧残,将会成为他们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体罚与变相体罚释义
三、有关法令法规
关于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
一、为实施依法治校,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杜绝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根据《义务教育法》、《教育 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学校建立体罚学生的举报制度和首遇制度。教职工和学生向学校如实举报教职工体罚学生的,学校给予奖励200元。看见体罚和 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任何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劝阻,对劝阻有效者,学校给予奖励100元。教职工对体罚现象听之任之、熟视无睹或推波 助澜者,学校给予扣发100元。 三、学校政教处每月底和学期末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职员工是否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 四、学校保障检举人的合法权益,对检举揭发者打击报复的,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五、通过检举揭发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经查证属实,学校将视情节轻重做出以下处理: 1、体罚学生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学校给予批评教育或警告,并按相关考核制度扣除当月师德津贴,班主任同时扣除当月班主任 津贴,生活老师和职工扣除当月工资100元。 2、体罚学生情节严重,在师生、家长和社会中造成很坏影响者,学校给予第一款处理,同时扣除全学期的奖金,并给予行政处分或 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处理。 3、体罚学生特别严重,触犯刑律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4、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导致学生出走,由体罚者自费寻找,并追究其相应责任;导致学生转学退费的,其退费由体罚者全额承担。 5、体罚学生屡教不改者,学校给予解聘处理。 6、凡体罚学生者,无论情节轻重,学校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得评先、评优、评职称,第一年工作者第二年不得正式录用。
案例1 学生患上精神病
![案例1 学生患上精神病](https://img.taocdn.com/s3/m/8c7d06c376a20029bc642d08.png)
案例1 学生患上精神病马国君曾是河北省井陉矿务局第一小学学生,尽管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一至三年级,他一直快乐活泼。
从四年级开始,马国君变了,他的父母发现,他回家后常躲在屋里哭泣,问他为什么,他却始终不肯说出原因。
1998年3月23日下午的第三节班会课上,因为没有按要求带校服,班主任焦燕君让马国君站到讲台前,摘掉眼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马国君被连打几个耳光,打完后,马国君流着泪一直站到放学。
马国君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要求学校调查处理。
学校就此事开展了调查,当着家长的面,询问马国君被打的经过。
“四五年级被打过四十次,六年级上学期被打过十七八次”,焦老师“打脸、打背、打手、踢腿”,上四年级时,焦老师把马国君叫到办公室,打他的脸,把眼镜打掉,镜框裂了。
“还有一次,我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打完我后,让我回家补作业,我跑到焦化厂地下室补完作业。
”1998年6月26日,校方对焦燕君的行为作出处理,让其退出教师岗位,向学生家长赔礼道歉,并赔偿四年级时打坏的学生眼镜,取消参评先进资格,扣发相应奖金,通报全校教职工引以为戒。
马国君并没有因此走出被焦老师体罚的阴影,班上同学开始疏远他,精神处于恐慌之中,常常独自发呆,害怕见人,夜间睡眠差,经常做恶梦,幻觉性地把“老师”看成“怪兽”,形成恐惧、自卑、厌学等异常心理。
小学毕业会考后不久,马国君被父母带到医院检查,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河北省精神病院会诊是延迟性心因反应,属精神病。
这一年,马国君被井陉矿中学录取,据马国君的父母说,因为病情一直没有上学,他们曾经多次劝说孩子环境变了,老师变了,但他认为所有的老师都打人。
1999年10月13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五医院精神病司法鉴定委员会受井陉矿区法院委托,对马国君病情做出司法鉴定,鉴定为延迟性心因反应,与被打体罚有关。
案例2 河北小学女教师用刀片划学生掌心3月19日上午,一名年轻的女教师第一节课便让41名学生全部站着上,不允许写字。
医多多医学案例:精神病暴力案例
![医多多医学案例:精神病暴力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f0e5627c7e21af45b307a8b3.png)
医多多医学案例:精神病暴力案例病例患者男,15岁,癫痫史4年,曾两次因精神问题入院。
今天,学校心理老师出于对其同学和家人安全的考虑,通过救护车将患者送入急诊。
患者在学校威胁其同学,称他将“轰开他们的大脑,”并告知学校心理老师,将在睡梦中杀死自己的家人。
考虑到这些威胁,急诊建议其入院治疗。
11岁时,患者被诊断为癫痫,主要为复杂性局部癫痫发作。
经尝试多种抗惊厥药物治疗,患者的惊厥发作终于得以控制,当前药物为双丙戊酸钠1500mg/d,拉莫三嗪250mg/d,奥卡西平900mg/d(据神经科门诊医生处方)。
最后一次记录在案的癫痫发作发生在入院前12个月。
患者第一次住院治疗发生在六年级,癫痫诊断3个月后,因吞食药片自杀未遂而入院。
第二次住院治疗发生在七年级,他向父母报告称“想结束生命”,随后被警察目睹站在高速公路立交桥上。
进一步的病史采集中,患者父母显示出对患者偏执症状的担忧。
其父母称,患者在诊断癫痫后不久即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例如,由于害怕监控设备,患者将所有财产放置在卧室的壁橱里,并用胶带绑好以确保安全。
15岁时(入院前3个月),患者表现出显著的偏执症状,总是在入睡前遭遇令人不安的关于恶魔的幻视。
患者报告称,其神经科医师并不认为上述事件与癫痫相关,而与癫痫之外的精神科诊断相关,可能是考虑到精神症状与癫痫症状出现的时间并不重叠。
入院前8个月,患者最后一次在其神经科医师处复诊,癫痫治疗方案未作调整。
此次入院期间,患者的偏执和妄想思维明显。
如患者所述,他是教会青年组的“精神领袖”,人们已经被恶魔附体,并要伤害他。
他感觉在背包里藏匿各种武器有助于保护自己。
病人并未意识到这些想法和行为是不正常的,他似乎只由于那些有关恶魔的侵入性担忧而感到痛苦,担心他可能会伤害到别人。
他描述了自己强烈的恐惧,害怕自己“做一些可怕的事情,例如刺伤别人。
”他表示自己在控制暴力冲动时感到极其困难。
患者没有精神科门诊医生,且未服用其他药物。
被精神病案例
![被精神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d8bd15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1.png)
被精神病案例在我们的生活中,精神疾病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
许多人都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生活在痛苦和折磨中。
下面,我要讲述一个真实的精神病案例,希望大家能够从中了解到这些人的处境,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理解与关爱。
阿明是一个年轻的男孩,他有着温柔善良的性格,和家人、朋友相处融洽。
然而,从某天开始,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开始变得异常敏感,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了恐惧。
他经常感到自己正处在被威胁的状态下,整日战战兢兢。
同时,他还出现了听到声音的幻听,声音对他进行了侮辱和威胁。
他渐渐地无法分辨现实和虚幻之间的界限,对外界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恐惧。
阿明的家人对他的变化感到非常担忧,他们带他去了医院。
经过检查和诊断,阿明被确诊为患有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疾病,常常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
阿明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常常出现自言自语、怪异行为等症状。
阿明的家人对他的病情感到非常无助,他们为他寻求了专业的心理援助。
经过多次的治疗和药物治疗,阿明的状况有所好转。
然而,他仍然需要长期的医疗和关爱才能维持稳定的生活。
阿明的职业和人际关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他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与朋友的联系。
在社交场合中,他感到非常困扰和尴尬,害怕别人对他的评价。
他觉得自己变得不再是以前的自己,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和规范。
尽管阿明的精神病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不便,但他仍然努力地改变自己。
他接受了心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学习如何化解恐惧和抑郁情绪,并逐渐恢复了对生活的信心。
他还积极参加社区组织和志愿者活动,与其他患者互相支持和鼓励。
阿明的例子让我们明白,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并不可怕,他们需要的是理解、关爱和支持。
我们应该摒弃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和社交能力。
精神疾病并不是他们的错,我们对他们的责任是包容和帮助。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更加了解精神疾病患者所面临的困境。
他们需要温暖的关怀和安全的环境,才能在充满希望的阳光下重新获得健康和快乐。
被精神病案例
![被精神病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597a08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bf.png)
被精神病案例这个案例是关于一个名叫小明的年轻人,他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异常的行为和情绪。
在工作中,小明经常出现无故缺勤、情绪波动大、言行怪异等问题,给同事和领导造成了困扰。
在家庭中,他经常出现情绪低落、暴躁、甚至出现自残行为,让家人非常担心和困扰。
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小明被确诊为患有精神病症状。
这一诊断给小明和他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困扰。
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如何帮助小明走出困境。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们也收获了很多成长和温暖。
首先,小明和他的家人需要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精神病症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问题,它也会对家庭和社会造成影响。
因此,小明和他的家人需要一起面对这一挑战,共同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精神病症状,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重建家庭和社交关系。
其次,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也非常重要。
精神病症状的患者往往会遭受到歧视和排斥,这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和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理解,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都需要共同努力,推动精神健康教育和宣传,减少对精神病症状患者的歧视和排斥,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温暖的社会环境。
最后,精神病症状的患者需要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关怀。
精神病症状是可以治疗和管理的,但需要专业的医生和团队的支持。
患者和家人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遵循医嘱,坚持治疗。
同时,他们也需要得到家人和社会的关怀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重拾信心,走出困境。
在面对精神病症状的挑战时,我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理解,给予患者和家人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精神病症状患者重获健康和幸福。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精神健康事业努力奋斗!。
精神病患者和监护人共同犯罪案例
![精神病患者和监护人共同犯罪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df51a4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6e.png)
精神病患者和监护人共同犯罪案例监护人要担责!近日,9岁男童在一家小区被疑似精神病当众掐死。
先聊一点法律的问题。
1.精神病患者犯罪是否担刑事责任?首先是否是精神病人以及是否为可免责情况,这都需要专门的、针对性的的法医学鉴定。
第一种,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在犯病期间行凶,通常不承担刑事责任。
第二种,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犯病期间实施暴力犯罪,这种通常属于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人,要承担部分刑罚责任,但具有法定的从轻、减轻情节。
第三种,也是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神智清醒期间犯罪,这种则需要承担完全刑事责任。
本案中,该男子2010年曾患精神分裂,但是目前的精神状况是否构成中断责任事由,还需进一步鉴定。
2.监护人承担什么责任?如果确定该男子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则根据目前的法律,监护人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
但是民事赔偿是无法避免的。
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也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
监护人需要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需要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3.除了心痛,每次个案的出现都让社会对一类问题陷入到恐慌之中。
这种即便是精神病人可能也不可避免要接受强制医疗的状况了。
精神病是与未成年人一样处于法律免责条款之内的人,因为根据法律构成要件或者可归责理论中,这些人主观上意志是不成熟或者混乱的,也就不具有了担责能力。
可是社会为此承受的成本却也是巨大的,虚置的强制医疗制度,等于让所有人承担风险代价。
儿童精神病学案例
![儿童精神病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bf73281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0.png)
儿童精神病学的案例有很多种,每一种都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
以下是一个关于儿童精神病学的案例:
小刘(化名)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孩子,但自从接触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以及网络的普及后,他变得对学习不上心,不在乎成绩的好坏,觉得自己离不开手机。
只要有机会,小刘就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微博,玩玩游戏,甚至和朋友一起出去活动时,他也宁愿拿着手机看着无聊的毫无意义的网络视频或是游戏解说,而不愿放下手机。
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他的学习和未来,但他似乎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小刘被诊断为网络游戏成瘾,又称游戏障碍。
这是一种游戏行为(数码游戏或视频游戏)模式,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生活都必须让位于游戏,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继续下去或不断升级。
这个案例说明了儿童精神病学的一个常见问题,即儿童网络游戏成瘾。
这个问题可能会对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行为和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类似问题。
同时,社会也需要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和管理,防止类似问题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患上精神病案例
班级:07505 姓名:邢璐
【案件介绍】
马国君曾是河北省井陉矿务局第一小学学生,尽管学习起来有点吃力,但一至三年级,他一直快乐活泼。
从四年级开始,马国君变了,他的父母发现,他回家后常躲在屋里哭泣,问他为什么,他却始终不肯说出原因。
1998年3月23日下午的第三节班会课上,因为没有按要求带校服,班主任焦燕君让马国君站到讲台前,摘掉眼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马国君被连打几个耳光,打完后,马国君流着泪一直站到放学。
马国君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要求学校调查处理。
学校就此事开展了调查,当着家长的面,询问马国君被打的经过。
“四五年级被打过40次,六年级上学期被打过十七八次”,焦老师“打脸、打背、打手、踢腿”,上四年级时,焦老师把马国君叫到办公室,打他的脸,把眼镜打掉,镜框裂了。
“还有一次,我没有完成作业,老师打完我后,让我回家补作业,我跑到焦化厂地下室补完作业。
”
1998年6月26日,校方对焦燕君的行为作出处理,让其退出教师岗位,向学生家长赔礼道歉,并赔偿四年级时打坏的学生眼镜,取消评先进资格,扣发相应奖金,通报全校教职工引以为戒。
马国君并没有因此走出被焦老师体罚的阴影,班上同学开始疏远他,精神处于恐慌之中,常常独自发呆,害怕见人,夜间睡眠差,经常做恶梦,幻觉性地把“老师”看成“怪兽”,形成恐惧、自卑、厌学等异常心理。
小学毕业会考后不久,马国君被父母带到医院检查,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诊断为反应性精神病,河北省精神病院会诊是延迟性心因反应,属精神病。
这一年,马国君被井陉矿中学录取,据马国君的父母说,因为病情一直没有上学,他们曾经多次劝说孩子环境变了,老师变了,但他认为所有的老师都打人。
1999年10月13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五医院精神病司法鉴定委员会受井陉矿区法院委托,对马国君病情做出司法鉴定,鉴定为延迟性心因反应,与被打体罚有关。
【案件分析】
这是一起由教师体罚学生造成的侵犯学生权益案,教师丁某违反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和人身权。
本案涉及两个问题:一是焦老师的行为是正常的教育方式还是不当的教育方式?二是如果是不当教育方式与受害者受到伤害的结果有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显然,焦老师的教育方式是不当的,当他发现马国君没有按要求带校服后,采用极其简单粗暴的态度,让站到讲台前,摘掉眼镜,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连打几个耳光,打完后,让一直站到放学,没有注意到受害者和完全没有考虑到他的承受能力情绪的变化,对受害者体罚一直持续到下午放学。
由于受害者精神上受到很大打击,心理上也受到极大的伤害,无法认真读书,情绪不稳定。
焦老师的行为导致受害者产生精神疾患,焦老师的行为与受害者受到伤害有着直接的因果联系或者谙导致原告产生这种心理疾病的直接诱因。
由于焦老师是在教学活动中
履行教学职责时发生的侵权行为,故学校应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
《义务教育法》中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教师法》中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应当“(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教师法》中规定:“教师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由此可知,教师应为此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应向学生赔礼道歉,并杜绝此类行为再次发生。
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对于教师用胶带封学生嘴巴的做法应当坚决制止,并可根据教师的态度予以相应的行政处理。
【本案启示】
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也是违法行为。
体罚是我国有关法律明确禁止的行为。
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多项法律都明令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不论教师出于什么动机或目的,都不得实施这种手段。
对于体罚学生并造成学生伤害的教师,应当依照法律的规定,将给予行政、民法、刑事处罚。
【案例来源】
1.本案例选自《中国教育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