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02378-信息资源管理
02378信息资源管理目录02378信息资源管理 (1)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2)1.1信息革命与信息化 (2)1.2信息化 (2)1.3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3)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 (3)2.1 组织战略与信息化 (3)2.2 信息化规划 (4)2.3信息化组织 (5)第3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5)3.1信息系统资源管理概述 (5)3.2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 (6)3.3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6)第四章信息资源内容管理 (7)4.1 信息需求 (7)4.2 信息采集 (7)4.3信息存储与检索 (8)4.4信息加工与分析 (8)4.5知识管理 (9)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法规 (9)5.1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 (9)5.2 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 (10)第六章信息资源安全管理 (10)6.1 信息资源安全管理内涵 (10)6.2 信息资源安全的系统管理 (10)6.3 数据加密技术及其应用 (12)第7章企业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2)7.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12)7.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2)名词解释: (12)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12)第二章信息化规划与组织 (13)第三章信息系统资源管理 (13)第四章信息资源内容管理 (14)第五章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与法规 (14)第六章信息资源安全管理 (14)第七章企业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15)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1.1信息革命与信息化信息技术(IT)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有以下特点或趋势:1)数字化2)小型化3)网络化4)智能化5)系统化信息革命的特点和影响:1)技术科学化2)群体化3)智能化4)高新性1.2信息化信息的概念,从本体论客观意义上看,信息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或自我显示”。
信息资源管理
2、什么是零次信息,零次信息有何典型特征?
此类信息资源是指各种渠道中由人的口头传播的信息。
直接性、及时性、新颖性、随机性、非存储检索性等是其典型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有意义的数据);知识是用于生产的信息(有意义的信息)。
信息经过加工处理、应用于生产,才能转变成知识。
6、面向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
(1)信息系统的管理,包括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等。
(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规范、法律、制度的制定与实施。(3)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管理。
也有人将信息政策做狭义的理解等同为情报政策、产业政策等,这种理解又过于狭窄。信息政策是具有法令性的以保证信息系统优化运行并履行其社会功能的,用来调节和控制信息生产、交流和利用的措施、规范、标准和准则的集合。
1、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资源,二者有何联系?
信息是经过采集、记录、处理并以可检索的形式存储的数据。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3、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哪几种?分别举例说明。
数据模型有层次数据模型、网状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对象数据模型等
第四章信息资源的组织与过程管理
1、信息资源的分类:记录型信息资源;实物型信息资源;智力型信息资源;零次信息资源
2、增值信息产品:信息产品通常包括两类:一类是商业性的增值信息产品,另一类则是创新型的增值信息产品。前者为组织直接带来商业机会,一般包括产品消费者的消费趋势、产品市场分析与预测以及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情况等;后者通过创新产品或合理化建议等形式,间接为经济组织创造商机或改善非经济组织的工作效率,此类产品包括专利技术、产品革新技术以及开发的新软件等。
信息资源管理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1.阐述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影响。
答:信息化的基本内涵:信息化特质一个具体组织实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
影响有三点:首先,在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社会经济形态和就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形态逐步被新的信息经济(或知识形态)所改变。
最后,信息化对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2.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有哪些类型?答:狭义信息资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即霍顿所说的单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
广义信息资源包括信息及其生产者、信息技术的集合。
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的有用信息的集合,为某种目的而生产的有用信息的信息生产者的集合,加工、处理和传递有用信息的信息技术集合。
即霍顿所说的复数意义下的信息资源。
分类: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被分为政府信息资源、企业信息资源和公共信息资源。
按增值状况划分,信息资源被分为基础性信息资源和增值性信息资源。
按可利用范围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可分为共有信息资源、专有信息资源和个人信息资源。
3.全面(多角度)阐述信息资源管理的内涵。
答: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
(1)从管理对象上看,信息资源管理队信息过程中的所有信息要素----信息、人员、信息技术等进行管理。
(2)从管理过程内容看,信息资源管理队信息资源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
(3)从管理手段看,信息资源管理手段包括技术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四大类。
(4)从管理层次看,信息资源管理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信息资源管理主要解决国际、国家、地区等信息资源管理活动所面临的具有普不安和战略意义问题。
第1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5)信息生成的范围:宇宙空间、自然、社会、人脑 (6)应用领域:政府、企业、工业、农业、军事、商业、科教、文
化等 (7)其它
4. 与相近词的区别 (1)消息:非学术与学术、定性与定量 (2)情报:特殊意义 (3)数据:① 信息的某种编码表达形式
信息的定义
② 引入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事物的 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 效用。
语法(外在) 、语义(内在)、语用(价值)
信息的定义
(4)考虑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三类信息: ① 实在信息—事物本身固有 ② 先验信息—主体感知事物已有的信息 ③ 实得信息—主体观察 (5)语法信息的分类: ① 随机信息—消除不确定性 ② 模糊信息—状态间的界限不明确 ③ 偶发信息—偶尔发生
信息化—一个具体组织实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应用信息 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
国家信息化
(2)“24字”指导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 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3)6大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 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
“NI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
国家信息化
(1)内涵: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 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 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信息化
2. 定义: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的角度, 有不同的定义
1.1.1信息技术与信息革命
原始社会 — 农业社会 — 工业社会 — 信息社会 农业革命 工业革命 信息革命
2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x
(2)广义信息论 上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研究信息资源的度量。 到现在也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方法。 陈禹教授等人提出的信息资源丰裕度度量方法: R=R1+R2 R1:国家或地区基本信息资源的生产能力 R2:基本信息资源的发展潜力 R1=(U1+U2+U3+U4)/M U1:数据库的数量 U2:获得专利和商标的数量 U3:图书报刊的出版数量 U4:视听产品的生产数量 M:度量期间内被测地区的人口总数
• 2.1.3 系统论
–1937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一般系统 论》提出(但直到1945年才发表) –基本观点:整个系统的整体的属性大于其各组成部分 的属性的简单总和。 –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 机的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 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 –基本方法: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 分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 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并优化系统 。 –基本原则:整体性,动态性,层次性,目的性,综合 优化
(4)集成期-整合期(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4)
集成阶段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 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 各种信息的系统。 特 点
⑴ 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应的IS; ⑵ 增加大量硬件,预算费用迅速增长。
(5)数据管理(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5 ) (6)成熟 (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6)
数据库/应 随机存储/ 用程序一体 数据库 化 第4代语言 数据库管理 /第4代语言
DDS,集成 系统
建造小系统
信息资源管 专家系统战 公司主管层 全面合作 理 略管理系统 次
第5代系统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试结合“交通车辆违章视频监控系统”说明一般信息过程的各个环节。
07
信息功能
信息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质的功能:
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归纳算法被加工成知识,并针对给定的目标被激活成为求解问题的策略,按照策略求解实际问题,即达到改造(优化)世界的功效。
对象系统 外部世界
信息执行
信息传递
信息获取
信息传递
信息过程 信息加工——信息再生
信息资源管理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简称IRM
按社会组织属性的不同划分,信息资源分为:
政府信息资源
企业信息资源
公共信息资源
基础性信息资源
01
增值性信息资源
02
按增值状况划分,信息资源分为:
01
02
03
04
按可利用范围分,信息资源可分为:
公有信息资源
专有信息资源
个人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IRM)
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对信息及其生产者和支持工具进行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的过程,其目的是有效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
智能化——语音处理、图像识别
01
02
03
04
05
1.1.2 信息化
Informatization
Informatisation
Informationalization
信息化特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应用信息及火速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和活动。
非物质性——bit时代
第1章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单击此处添加您的正文
栽培植物 畜养动物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信息科学 管理科学 信息传播与交流理论
信息科学
信息论与系统论、控制论结合,并与自然科学中的生物学、心理学等和 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渗透融合,使得信息论的基本 理论与方法由过去的通信领域迅速扩展到广泛的学科领域,从而形成了 一个新的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新兴学科群体,这就是信息科学。
组织活动的成效 。
管理的特点
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有一套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 学的方法论。
管理是一门艺术。管理学不能像数学、物理学那样总是能够 进行精确的计算,得到准确的结论。人们必须根据环境的客 观情况,灵活地运用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技巧与手段, 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一门艺术。
管理职能
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 究中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从而使信息论研究 得到深化和拓展。
系统论
系统论是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理论。 系统论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 标志:冯·贝塔朗菲在1945年发表的论文《关于一般系统理
论》。
系统
系统:相同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 的整体。系统由两个以上的要素构成。
完成既定目标的活动。
一般认为
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 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包括4个方面的含义: (1)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2)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3)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4)管理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即为了达到组织目标、提高
一般信息论阶段
特点:在香农的基础上,新增加了噪声理论,信号的滤波、检测、调制 解调,信息处理等问题,在研究的范围上有了很大拓展。
信息资源管理要点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P4 关于战略资源划分在现代社会中,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战略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
人们把物质资源又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各类野生和人类养殖的动、植物等资源,这类资源消耗后在一定条件下人类或自然界还可以对其进行繁殖已生成新的资源,该类资源又称第一资源。
非再生资源是指矿产及其衍生物,例如各类金属与非金属矿产品、煤、石油、天然气及各类由矿产品加工或冶炼成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等,这些物品一经消耗,在人类历史的时间尺度上不可能再生,这类资源又称第二资源。
因此,信息资源也有第三资源之称。
广义的信息资源包括:1、信息及其载体。
2、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的各类硬件和软件。
3、制造上述硬件、软件的关键设施。
4、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利用的各种方法、技术、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政策、法规。
5、从事信息采集、传输、加工、存储与利用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P6-7【信息化的主要特征】:1、智能化:劳动的主要类型是脑力劳动。
表现为一些体力劳动被脑力劳动所取代,简单的、重复性的脑力劳动有计算机代劳。
人力资本比货币资本更加重要。
2、数字化: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应用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物质生产非物质化。
3、一体化:地理上的距离感不断变小,国家的概念受到冲击。
4、个性化:相对于工业化时代的群体,信息化使得人们的活动更加具有个性。
个人之间的信息狡猾日益增加,并将成为主流。
P19-20信息产业我国产业分类已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分类方法接轨,其分类如下: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和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煤气、制造业、自来水、电力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产业。
概念:【信息产业】是指国民经济活动中,为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需求,以信息作为主要资源,从事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以信息及其设备、设施等产品为主要产出,生产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各个部门的集合。
信息资源管理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新)
1.1 信息、信息资源和知识
一、信息 1.信息的定义 (1)日常用语:信息经常是指“音讯、消息”的意思; (2)通信领域: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信息是
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3)控制论: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
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 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5)信息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 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是在事物本 身;
1.1 信息、信息资源和知识
4.信息资源分类
(1)按信息资源的运营机制和政策机制划分 政府信息资源 、企业信息资源、公益性信息资源
(2)按信息增值状况划分 基础信息资源、增值信息资源
(3)按信息资源的所有权划分 公共信息、私有信息、个人信息
1.1 信息、信息资源和知识
5.信息资源的功能
(1)经济功能 (2)管理功能 (3)决策和预测功能
1.2 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
4.知识管理阶段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是网络经济时代 的新兴管理思想与方法,是对一个组织集体的知识与技能 的捕获,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分布到能够帮助组织实现最 大产出的任何地方的策略与过程,其目标是将最恰当的知 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以使他们做出最好 的决策及实施。
1.1 信息、信息资源和知识
(6)本体论: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 (7)认识论:主体所感知或者主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
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
2.信息的特征
(1)普遍性和客观性 (2)时效性和无限性 (3)传递性和共享性 (4)可加工性
1.1 信息、信息资源和知识
二、信息资源 1.信息资源的定义 (1)狭义的概念
自考“信息资源管理”基础(1)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1、资源:⼈类为了实现⾃⼰的某种⽬标⽽进⾏各项社会活动,必须要具备的且付出了代价或努⼒才能够获得的⼀些物质的和⾮物质的条件,如材料、能源、信息等,称这为⼈类社会活动的资源。
2、战略资源:对⼀个组织总体⽬标的实现和发展起关键、全局性和长远性作⽤的资源称为这个组织的战略资源。
3、⼴义信息资源:信息及其载体;信息采集、传输、加⼯、存储的各类硬设备和软件;制造上述硬软件的关键设施;信息采集、传输、加⼯、存储、利⽤的各种⽅法、技术、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政策、法规;从事信息采集、传输、加⼯、存储与利⽤的技术与管理⼈员。
4、信息、载体、数据概念的⽐较及其相互关系?信息内容的层次? 信息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的状态的内容描述。
信息是指描述的内容,以什么形式描述则取决于载体的性质。
载体是信息从信源到信宿的传递者。
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的物理符号或信号,在信息处理中称为数据。
信息是数据的内容,数据是信息内容的物理形式,两者形影不离,数据的物理形式与载体的性质有关,信息的内容与载体的性质⽆关。
层次:迹象、事实、知识、智慧。
5、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就是要在信息资源的⽣产和使⽤等⼀系列管理活动中,制定、发布和实施有关的标准和规范,合理、⾼效地利⽤和开发信息资源,以达到经济和社会效益。
6、信息产业:把基于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信息⽣产与服务的产业部门认定为信息产业。
7、简述知识的类型?知识对经济发展的作⽤? 类型:知道是什么的知识,这是指关于事实⽅⾯的知识;知道为什么的知识,指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与规律⽅⾯的知识;知道怎么做的知识,指处理某些事物的技术与能⼒;知道是谁的知识,涉及谁知道某些事和谁知道如何做某些事的信息。
知识的核⼼是科学技术,如果从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来研究经济的发展,可以看到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巨⼤的威⼒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从经济增长的要素来看,科学技术不仅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因素,⽽且具有决定性的作⽤。
完整版信息管理学基础教案
完整版信息管理学基础教案信息管理学基础教案第⼀章信息与信息管理⼀、教学⽬的掌握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的特征及分类,关注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明确信息管理的内容及任务,掌握信息管理的沿⾰及发展。
⼆、教学内容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标和任务5.信息管理的沿⾰与发展三、本章重点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2.信息化的层次、阶段3.信息管理的内容任务4.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重要概念】信息知识负熵语法信息语⽤信息语义信息信息流社会信息化信息社会GII “三⾦”⼯程信息管理⽂件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简答】1、如何理解通讯领域信息的含义?2、简述数据、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
3、简述信息的特征和分类。
4、试分述信息管理四个典型阶段。
【本章知识点】1、信息、信息管理等基本概念。
2、信息特征、性质、分类。
3、信息化的内容特征及重要作⽤。
4、信息管理的对象、内容、⽬标和任务。
5、信息管理的沿⾰与发展。
第⼆章信息交流⼀、教学⽬的掌握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掌握信息交流传播过程的栈交流,了解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掌握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理解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
.⼆、教学内容1.信息交流概念、信息交流⾏为2.信息交流的基本条件和要素3.信息交流传播的模式和特征4.信息的社会代理交流过程,信息栈和栈交流5.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6.信息交流的实现与障碍三、本章重点1.信息交流的条件要素2.栈交流3.信息守恒原理、信息扩散原理4.信息交流的实现机制【简答】1、简述信息交流的含义与特征。
2、理解信息交流与认识过程。
3、信息交流有哪些条件和要素。
4、怎样理解信息交流与传播中的栈以及信息交流传递中的代理。
5、简述S、R、T信息守恒的含义。
6、了解信息扩散原理的内容。
7、简述两种信息变异的形式和原因。
【本章知识点】本章的知识点主要有:信息交流⾏为的界定、信息交流与传播模式、信息交流与信息交换、信息扩散原理、信息守恒规律、信息交流的障碍。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技术基础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作为一种理论或一门学科的信息资源管理主要有三个理论来源,即信息科学管理科学和传播与交流学科群。
这些来源学科及其理论共同构成了IRM的理论基础。
进一步讲,源于这些理论来源学科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主要有两大类:其一,产生于管理领域,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所引发的信息科学与管理科学交叉渗透的产物;其二,产生于信息传播与交流领域(主要是图书情报领域),是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文献信息管理学、大众传播学及经济信息学等应用学科综合发展而形成的一般信息管理理论。
一.信息科学1.信息科学源于申农信息论而形成于“三论”的统合,是研究信息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信息资源管理最直接和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学科。
2.信息论是信息科学的前导,是一门用数据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变换规律的科学,是研究通信与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着的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和研究最佳地解决信息的获取、度量、变换、存储、传递等问题的基础理论。
3.信息论有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广义信息论之别:狭义信息论也称申农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测度、信道容量和编码问题;一般信息论也称通信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传输的一般理论如信号与噪声理论、信号过滤与检测、调制与信息处理等;广义信息论即信息科学,研究范围广及通信科学、心理学、语言学、语义学、遗传工程、决策科学等与信息有关的一切领域。
通常所说的信息论主要是申农信息论。
二.管理科学信息资源管理也是管理科学的一种理论或发展趋势。
管理科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解释是有关管理的科学,凡有关管理的理论如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都可称为管理科学;狭义的解释是指西方管理学中的一个学派,又称管理中的数量学派,几乎是运筹学的同义语。
1)管理及其基本原理有关管理的定义很多,管理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实现管理功能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就管理科学本身而言,管理科学大约可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和当代管理科学理论三个阶段。
第一章 信息资源管理基础
幻灯片1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内容提要●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信息产业与知识经济●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及其意义●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与人员●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2015-12-28IRM1 幻灯片2第一章信息资源概论在过去的300年终,每个世纪都有一种主流技术。
18世纪伴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是伟大的机械时代;19世纪则是蒸汽时代;20世纪,关键技术是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
2015-12-28IRM1 幻灯片3第一章信息资源概论汉语中的“信息”一词,“信”与“息”两字的意义相近,前者侧重于消息、征兆,后者强调情况、音讯。
最早在《三国志》中“正数欲来,信息甚大”;唐代诗人李中《暮春怀故人》中的“梦断美人沉信息”;宋代诗人王廷《题沉州壁》中的“每望长安信息希”2015-12-28IRM1 幻灯片4第一章信息资源概论1.1信息与信息资源的基本概念信息与信息资源1 信息的涵义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信息是人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使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相互交换的内容和名称2015-12-28IRM1 幻灯片5经济学家信息是与物质、能量并列的客观世界的三要素。
它与水、空气同样重要。
心理学家信息是存在于意识之外的东西。
如自然界、印刷品、硬盘、空气新闻界信息是一种运动状态物与物、人与人,人与物哲学家信息是事物本质、特征、运动规律的反应。
图书馆和情报学事物(Thing)与记录(Record)2015-12-28IRM1 幻灯片6信息论奠基人申农:信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从通信系统理论的角度把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性不确定性的东西(信源、信宿)从认识论的角度上,信息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人的主观认识的产物,它不同于客观事物(世界1),也不同于精神世界(世界2),而是物质与精神的中介(世界3),申农的这一理论说的是:信息就是不定性减少的量,是两次不定性之差。
信息量的大小可用被消除的不定性的多少来衡量,即等于信宿消除的不定性的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基础第1节导言: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为人类认识世界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武器。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不难发现一些重大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因素。
200多年前,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实现了工业生产从手工工具向机械化的转变,资本主义生产体制得以确立,社会进入“机械化时代”。
而19世纪中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电力技术为主导的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使电力技术在能源、通信、照明、运输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社会进入“电气化时代”。
电力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冶金技术、化工技术、内燃机技术等技术的全面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把人类带入工业社会。
如果说,近代两次技术革命利用机械力、蒸汽、电力、石油等动力方面的变革,实现人类体力上的解放,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场能源革命。
那么,20世纪中叶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技术革命,实质上人类智力的解放,是一场智力革命。
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新的科技密集型经济形态,使信息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或支配性资源。
信息与材料、能源共同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发展,信息迅速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并成为主导现代社会的支柱产业。
这种变化不仅迅速改变着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和社会运行机制,而且还贯穿于各种社会职业活动之中,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
一、信息技术与信息革命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信息的产生、收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
简单地讲,微电子技术就是一门使电子器件或电子设备微型化的技术。
其基本构成是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其特点是精细或超精细的“微”加工技术。
如智能手机就是微电子技术的一个结晶。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呈现出如下的特点或趋势:(1)数字化。
各种文字的、图形的、图像的、声音的信息被进行二进制编码,即数字化。
它是一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
(2)小型化。
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智能手机等不断更新换代,功能不断提高,体积越来越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
(3)网络化。
从局域网到广域网,从有线网到无线网,从传感器网到物联网,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使网络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现代社会的工作生活与网络密不可分。
(4)智能化。
从人们常见的手写输入、搜索引擎等软件,到指纹识别器、机器人等硬件,再到复杂的智能交通管理等应用系统,用智能技术开发的软件、硬件和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实现业务活动的高效化和自动化,提高了人们信息处理和管理的效率。
(5)系统化。
将分散的信息产品有机地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体化产品,方便使用,提高效率,是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另一个趋势。
有人把信息技术的应用概括为“3C”革命,即计算机、通信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革命。
这三者相互联系,不断发展,集成应用,使整个社会普遍实现了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家庭自动化,即“3A”革命。
以计算机及其网络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组织、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称为信息革命。
信息革命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科学化。
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发展过程中,科学理论与实践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科研成果渗透到技术的各个环节,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
(2)群体化。
随着人们改造自然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愈加深化,所面临的问题就愈带有综合性,涉及范围就愈广、难度就愈大,这就必须依赖多学科、多技术形成的技术群来解决。
(3)智能化。
如数控机床、机器人、语音处理、图像识别、软件代理、搜索引擎技术等。
(4)高新性。
信息革命的高新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高驱动,信息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
二是高增值,信息技术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倍增器。
三是高智力,信息技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新技术,其发展主要依赖于智力。
四是高战略,信息技术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区域或行业乃至国家的社会经济地位。
五是高风险,信息技术的探索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任何一项开创性构思、设计和实施都具有风险。
六是高时效,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快,市场竞争激烈,时间效益特性突出。
二、信息化“信息化”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极大关注并成为社会发展主流,源于信息技术发展波浪的两次高潮。
其一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的发明和迅速普及。
其二就是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所谓信息化是指一个具体组织实体(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
我国在1997年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国家信息化的内涵:“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加速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并提出了“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国家信息化建设24字指导方针;确定了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队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等6大要素;提出了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按照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开展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由此可见,信息化是一个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揭示了由信息革命引起的社会经济全面变革的过程、活动和结果。
首先,在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以信息技术制造、信息内容生产和信息服务为主体的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支柱产业。
信息化使得一些新的行业产生并发展壮大,同时也促进和实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信息化是一次名副其实的新型产业革命。
其次,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社会经济形态和就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传统的工业经济形态逐步被新的信息经济形态所改变。
最后,信息化对社会组织和个人行为方式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总之,信息化使我们面对着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社会,它与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非物质性。
在信息社会中,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其物质重要性在减轻或消失。
人们会花钱买创意、娱乐、式样、便利、速度、创造性和美观。
出现了一大批非物质的高附加值服务业,如信息咨询、代理服务、媒体制作、软件开发等。
(2)超时空性。
由于网络的存在,到处都是以光速传输的信息,它们无视空间和地域,时空距离被消除,地球变成了“村”。
(3)可扩展性。
因为信息可以共享且便于传播,所以信息社会具备某种“无限可扩展性”,传统的生产观念、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等都受到重要影响。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活动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信息化在给人类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爆炸、信息污染、信息安全、数字鸿沟等许多问题,从而对人类信息化发展特别是信息化的管理提出了挑战。
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结合信息化实践,对信息、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进行了深层次的系统探索,从资源管理的角度认识信息化,探讨一个具体组织在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应遵循的一般程序、策略和方法,从而诞生了信息资源管理这门学科。
信息资源管理是以管理科学、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等为基础,研究和探索人类信息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科学方法,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第2节信息信息是当前社会使用最多、最广、最频繁的词汇之一,大多数人把它与消息、情报等同看待。
但信息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给出不同的解释。
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其科学内涵却极为丰富和复杂,目前还未形成统一公认的定义。
一、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最早把信息作为科学对象来加以研究的是通信科技工作者,他们关心在利用通信设备进行信息传输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如何将发信者所发的信息进行编码;如何将编码后的信息通过电磁波信号准确地传输到遥远的接受者;如何将电信号回译成接受者可理解的信息等。
他们关心的如何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而不是信息内容的意义与价值。
为了深入研究通信问题,他们必须研究信息的本质及其度量方法。
1928年,美国人Hartley发表了一篇题为“信息传输”的论文,最早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信息”和“信息量”的概念。
指出“信息是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量信息量的大小。
1948年,信息论的奠基人Shannon发表了题为“通信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以概率论为工具,深刻地阐述了通信工程中的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把信息量定义为随机不确定(熵)程度的减少。
Shannon认为:通信的发生是以通信者具有不确定性为前提的,如果两个通信者之间不存在不确定性,也就没有必要通信了。
通信的目的就是减少不确定性,而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正是它所传递的信息,即“信息是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
并用概率建立起了信息量的计算公式。
而控制论的奠基人Wiener则从控制系统的角度对信息进行了研究,认为信息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并指出“接受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过程,就是我们适应外界环境的偶然性变化的过程,也是我们在这个环境中有效生活的过程”。
我国著名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全信息”理论,第一次把信息的概念分为两个层次——无约束的本体论层次和引人认识主体的认识论层次。
从本体论客观意义上看,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或自我显示”。
而从认识论主观意义上看,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关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包括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形式、含义和效用”。
二、信息的性质与分类1、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三者中物质是基础,能量和信息都源于物质。
信息与物质和能量既相关联又有区别。
信息来源于物质,又不是物质本身;信息从物质的运动中产生出来,又脱离源物质而寄生于另外的物质中,相对独立地存在。
承载信息的物质被称为媒体或介质,媒体可以是源物质,也可以是其他物质。
信息与能量息息相关,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需要一定的能量来支持,而控制和利用能量又需要信息来引导。
但信息与能量有本质的区别,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状态变化方式,而能量是事物做功的本领,为事物的运动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