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六年级上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组织各课题组围绕自己的课题编制问卷调查表。以“购房贷款决策”课题组为例,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设计了如下问卷:
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方法一:计算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方法二:
75.1×3.14159-72.6×3.14159=7.85(m)
77.6×3.14159-75.1×3.14159=7.85(m)
……
引导学生将3.14159换成π进行计算,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400米跑相.85米。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呢?
教学模式
研究性教学
教学环节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合作探究3.大组汇报,教师点拨
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
教学准备
课件、圆规、直尺、计算器。
课时分配
2课时
教学程序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制定研究计划
二、设计问卷调查表
三、实施调查,整理信息
四、形成建议,组织报告会
五、二次调查,跟踪访问
想一想: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为密切?(与跑道的宽度关系最为密切)
教师小结: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确定起跑线的秘密!对了,其实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1、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1.2米呢?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教案上册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教案上册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教案上册第一单元人与自我认识我自己教学目标:1.能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及不足,树立自信心。
2.能大方地与他人交流,大胆展示自己亮点,努力克服自身缺点。
3.懂得成长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能关注这一过程并努力使自己健康成长。
第一课时回忆童年一、谈话导入。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牙牙学语到背上书包,每一阶段,都记录着你的精彩。
还记得小时候的样子么?是调皮,还是文静;是大胆,还是内向?二、描述自己1.课前向爸爸妈妈问一问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2.请生用一两句话描述自己小时候的形象。
(自己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3.课后把平时拍摄的照片整理出来,看看自己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奇妙。
三、选择研究主题,并说明选择理由。
1. 认识自己。
2. 童年的友谊。
3. 学生追星现象调查。
4. 也可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四、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认识我自己一、谈话导入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我”的存在。
那么,在你的眼里有个怎样的自我?如何塑造一个精彩的自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能进一步关注自我,认识自我,更健康地成长。
二、同伴之间展开讨论,理清研究思路。
1. 明确研究目标。
2. 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3. 从哪几个方面研究自己?(探究过程的展开应由浅入深,要有进度安排。
)三、完善“认识我自己”研究方案。
主题名称:研究时间: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小组成员与分工:研究步骤:研究成果:四、完成准备工作。
五、全课总结。
第三课时我的自画像一、导课。
每天都会照镜子,镜中那个你是什么模样?在内心深处,有个怎样的自己?让我们开始学着了解自己,先来画一张“自画像”吧!二、请生思考:应该从哪些方面认识自我?1.自己思考。
2.全班交流。
我的自画像我的姓名:我的生日:我的身高:我的爱好:我的性格:我的本领:……三、学生从以上方面给自己画“自画像”。
四、全班交流。
五、总结。
给自己一个评价:第四课时他人眼中的我一、谈话导课。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第一单元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的价值在于你自己,而不是在与人的比较中。成长是一个过程,别忘了欣赏成长途中经历的风景。
板书设计:
1、认识我自己
发现自身优点
树立信心
大胆展示
课后反思:
导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第二课时
一、回忆导入
1、说说自己的优点。
2、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向别人展示自己的。
二、研究实施
蒲掌中心校学程导航
年级
六
学科
综合
主备人
使用人
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我自己
时间
学习
目标
1、初步认识自己的优点及不足,树立自信心。
2、能大方地与人交流,大胆展示自己的优点。
3、能通过采访他人获得信息,了解评价他人的方法。
4、懂得成长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这一过程并健康成长。
学习
重点
难点
1、能通过采访他人获得信息,了解评价他人的方法。
板书设计:
1、认识我自己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正视不足
健康成长
课后反思:
导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上节课我们找到了许多不足和自己的优点,发现普遍存在于我们身上的不足就是懒惰。
2、那我们应该怎样克服懒惰呢?
二、怎样克服懒惰
懒惰的心理表现
1、思想方面的懒惰,懒惰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
2、行动方面的懒惰,思想方面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
2、懂得成长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关注这一过程并健康成长。
课前
准备
课时
安排
4课时
导学过程
思考与调整
第一课时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一、第一章: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与意义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意义,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定义: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合作性。
(3)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意识。
3. 教学活动:(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案例,让学生感受研究性学习的实际应用。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和体会。
二、第二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步骤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
2. 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分析法等。
3. 教学活动:(1)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步骤。
(2)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体验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
(3)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体验,讨论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
三、第三章: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设计研究性学习方案,能够有效地实施和监控研究性学习任务。
2. 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分配任务、选择方法等。
(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监控学习进程,提供指导和支持。
3. 教学活动:(1)讲解:详细讲解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方法。
(2)小组合作: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并实施一个简单的研究性学习项目。
(3)分享与评价: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自评和互评。
四、第四章: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与反馈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学会给予他人积极的反馈,提高自我改进能力。
2. 教学内容:(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标准:过程、态度、成果、合作等方面。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3篇)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把教材内容按其原貌活化于课堂内外,围绕教材但不限于教材,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投入,彼此协商、互相交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英语这个交际工具。
2、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培养独立自主、主动求索、勇于面对困难甚至挫折的精神和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归纳等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进行“再实践-再认识”活动。
4、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5、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探索真理的习惯,培养独立的人格。
6、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文化素养:可以进行有效、高效的信息利用;可以对信息进行关键性评价;可以准确地运用各种信息,并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学会利用网络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日常生活的安排:包括在学校与家庭中某日活动的安排,涉及到的词汇有场所、日常活动、时间等。
由此拓展到学生周末与假期活动的计划与安排,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话题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
2、学生个人信息的表达与描述:包括学生谈论自己的体貌个性特征、爱好、生日、家庭、朋友等。
涉及的话题较较为广泛,但可引导学生重点谈论自己感兴趣的方面。
3、月份与季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明白一年四季的特征与活动、十二个月份的名称与顺序。
然后可以拓展到谈论自己喜欢的季节与月份以及喜欢的原因。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中外常见节日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措施:1、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尊重学生的想法,与学生平等合作,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空间。
2、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以教材内容为基点,以开放性、综合性问题为线索,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善于思考,发现问题要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六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六年级数学研究性学习教案1设计理念:教学中,要力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的结构上,以活动为主线,以操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形式,以使学生亲身体会知识,自主实践获得经验,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和操作,认识圆柱的特征,能看懂圆柱的立体图,认识圆柱的高和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使学生形成圆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据圆柱的特征辨认圆柱体,测量圆柱的高,并能想象出圆柱侧面的展开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弄清圆柱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宽与圆柱的高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导入新课1、复习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2、出示一个茶叶筒提问:这个物体的形状叫什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圆柱体的?你对它了解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圆柱体。
(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二、操作感知,发现特征1、看一看、摸一摸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摸摸它的面。
师:圆柱有几个面?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与长方体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说出圆柱各面的名称。
2、小组合作,制作形体。
师:下面我们以四人为一组,大家合理分工,做一个圆柱体。
想一想我们要制作它需要做哪几部分?分小组讨论制作方案后动手做。
3、成果展示。
(1)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合作成果,向大家展示。
(2)师:你在制作的过程中,准备了哪些材料?是怎么做的?4、交流讨论。
(1)出示粗细不同的两个圆柱。
师:这两个圆柱有粗有细,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2)出示高矮不同的两个圆柱。
师:这两个圆柱有高有矮,想想,这与圆柱的什么有关?什么是圆柱的高?怎样测量这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呢?5、发现特征。
师:从我们准备的材料和在操作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圆柱的哪些特征?师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上下两个面是两个相同的圆;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底面圆的周长,宽是圆柱的高。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第一单元人与自我
人与自我第一课认识我自己教学目标:1.能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点及不足,树立自信心。
2.能大方地与他人交流,大胆展示自己亮点,努力克服自身缺点。
3.懂得成长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能关注这一过程并努力使自己健康成长。
第一课时回忆童年一、谈话导入。
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牙牙学语到背上书包,每一阶段,都记录着你的精彩。
还记得小时候的样子么?是调皮,还是文静;是大胆,还是内向?二、描述自己1.课前向爸爸妈妈问一问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2.请生用一两句话描述自己小时候的形象。
(自己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3.课后把平时拍摄的照片整理出来,看看自己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奇妙。
三、选择研究主题,并说明选择理由。
1. 认识自己。
2. 童年的友谊。
3. 学生追星现象调查。
4. 也可选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四、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认识我自己一、谈话导入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个“我”的存在。
那么,在你的眼里有个怎样的自我?如何塑造一个精彩的自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同学们能进一步关注自我,认识自我,更健康地成长。
二、同伴之间展开讨论,理清研究思路。
1. 明确研究目标。
2. 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3. 从哪几个方面研究自己?(探究过程的展开应由浅入深,要有进度安排。
)三、完善“认识我自己”研究方案。
主题名称:研究时间: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小组成员与分工:研究步骤:研究成果:四、完成准备工作。
五、全课总结。
第三课时我的自画像一、导课。
每天都会照镜子,镜中那个你是什么模样?在内心深处,有个怎样的自己?让我们开始学着了解自己,先来画一张“自画像”吧!二、请生思考:应该从哪些方面认识自我? 1.自己思考。
2.全班交流。
我的自画像我的姓名:我的生日:我的身高:我的爱好:我的性格:我的本领:……三、学生从以上方面给自己画“自画像”。
四、全班交流。
五、总结。
给自己一个评价:第四课时他人眼中的我一、谈话导课。
我们已经给自己画了一张“素描”,如果能知道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就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究性学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进行研究性学习。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研究方法的学习: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等。
2. 实践操作:进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等活动。
3. 学科知识运用:结合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进行研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研究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2. 难点:将研究方法与学科知识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研究性学习相关资料、课件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实践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教师讲解研究方法的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调查等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交流:学生展示实践成果,进行分享和讨论。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进行评价,总结知识点。
6. 作业: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相关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评价学生的研究方法掌握程度: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的运用。
2. 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的准确性。
3. 评价学生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结合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的研究。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如结合艺术、体育等学科进行研究性学习。
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研究性学习活动,拓宽视野。
3. 推荐学生阅读研究性学习相关书籍,提高理论素养。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 鼓励学生提问、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创设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研究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九、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2. 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3. 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是否感兴趣,有何建议和意见?十、教学计划1. 节课时间安排:每节40分钟。
六年级研学教案
2013-2014第一学期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第一课——储蓄中的计算问题教学目标:会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掌握复利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数列求和的应用。
教学难点:数学建模。
教学方法:研究性教学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设计:1启研——激发兴趣, 启发研究热情如果你有10000元准备存入银行,你将作何选择?城乡居民和单位存款利率表种类期限调整前年利率(%)调整后年利率(%)活期_ 0.81 0.81整存整取三个月 2.61 2.88 六个月 3.15 3.42 一年 3.60 3.87 二年 4.23 4.50 三年 4.95 5.22 五年 5.49 5.762 互研——互动探索, 研究实质问题1 定期5年,五年后本利和为多少元?问题2 定期1年,按复利计算利息,五年后的本利和为多少元?2深研——深化拓展, 提高能力某种储蓄按复利计算利息,若本金为a元,每期利率为r,设存期是x,本利和为y 元,试写出y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问题3 若五年内银行利率不再调整,采用何种储蓄方案最好?4 课堂小结5 课外作业课后反思: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对数学的爱好第二课------时间与周期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到时间与周期的联系,并利用余数问题来解决生活中的时间与周期。
教学过程:一、激疑导入七月一日,星期六的下午,敏敏接到一封来自北京的信,原来,敏敏是一位勤学多思的好学生,她在全国数学奥赛中得了特等奖,竞赛组委会在信中邀请她于七月二十日到北京参加颁奖大会呢!小朋友,请你帮敏敏算一下,敏敏领奖那天是星期几?其实呀,这题我们可以利用日历表找到答案,从日历上我们可以发现七月二十日是星期四,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星期都是每7天就重复出现,像这样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有一定周期的问题,我们称为周期问题。
二、学习例题,探索规律1、教学例1(1)出示例1(略)(2)分析与解答我们知道7月1日是星期六,那么再过7天,也就是8日还是星期六,所以要知道7月20日是星期几,首先要求出7月20日是7月1日后的第几天,因为每个星期是7天,19天包括2个星期还多5天,也就是说从1日开始过2个星期,最后一天还是星期六,从这最后一天过5天应是星期四。
六年级上册研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学教案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研学活动,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知识点。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走进科学”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难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材料,包括教材、课件、实践活动素材等。
(2)学生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课堂导入:(1)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
(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课堂讲解:(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材内容,讲解重点知识点。
(2)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践活动,分享实践成果。
5. 课堂小结:(2)学生自我检查学习效果,巩固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2.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及时反馈学习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解答情况等。
(2)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终结性评价:(1)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定期进行学科测试,评估学生的学科素养。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研究性学习教案
研究性学习教案1课题:《研究性学习》系列之----开动脑筋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选题的重要性;2、了解如何找问题并把问题转为自己的课题;3、掌握论证选题的要求;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周围事物的意识;重点:如何找问题并把问题转为自己的课题;;难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说明:《开动脑筋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选题的重要性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研究性学习中,选题是整个研究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题的选择、确定,直接决定了课题研究工作开展的发展方向和命运,甚至影响到整个课题的成败。
2.专题研究的选题创意来自何方?提示:(1)观察你周围的世界,尤其是留意构成本社区特色的东西;(2)对平时非常熟悉的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如牛顿发现了地球引力)(3)比较相互有关联的事物,寻找其中的差异;(4)想想平时和同学讨论最多的是什学生思考!发言!让学生开动脑筋!么? (5)从最喜欢看的书籍文章或教科书中找一些关键字。
想想有没有你很困惑的问题?学生寻找选题创意的有效途径,可源于: (1)学科教学中的引发的问题; 例如:买蛋选鲜(物理) 人行道垃圾桶的设置 (数学) (2)社会的需要问题;例如:出租业有降低空驶率的迫切需要 (3)人类的希望问题; 例如:“亚超声定时控制器” (4)已有事物的确定问题; 例如:“布手套翻转器” “聋人赛跑发令枪”3.怎样把“问题”变成可研究的“课题”? 围绕问题问问题:谁?什么?为什么?什么时候? 哪里? 怎样? 4.选题的论证(1)“选题”是否符合道德法规; (2)“选题”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3)“选题”是否缺乏研究的社会价值; (4)“选题”研究的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5、分组一个班分为6个小组! 6、讨论思考小组内讨论,寻找问题,确定课题!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理解研究性学习具体如何开展。
六年级上册研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学教案一、课程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研学活动,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走进科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第二章:探索历史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观博物馆等方式,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文化成就。
3. 第三章:感受文学教学内容: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4. 第四章:欣赏艺术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艺术形式,如书法、绘画、音乐等,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5. 第五章:关注社会教学内容: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会分析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2. 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知识的力量。
3. 组织实地考察、参观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提高学习兴趣。
4. 采用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研学活动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意识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在一阶段研学活动后的成果,如报告、作品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教材2. 辅助材料:相关学科的拓展阅读材料、实践活动指导手册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4. 实践基地:博物馆、图书馆、企业等。
5. 网络资源:相关学科的在线课程、论文、新闻等。
六、教学安排1. 每周安排一次研学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课时。
2. 每章研学活动结束后,进行一次阶段总结和评价。
3. 整个学期共进行10次研学活动,涵盖五个章节。
六年级上册研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研学教案一、第一章:走进科学1.1 教学目标: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1.2 教学内容: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科学方法和实验技巧。
1.3 教学活动:引入科学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实验技巧。
二、第二章:探索自然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自然探索。
2.2 教学内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自然探索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然观察,了解自然现象。
组织学生进行自然探索活动,运用科学方法。
三、第三章:人体的奥秘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索人体奥秘。
3.2 教学内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人体的主要系统和器官。
3.3 教学活动:通过图片和模型,让学生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引导学生进行人体探索活动,运用科学方法。
四、第四章:健康生活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保持健康。
4.2 教学内容:健康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
健康习惯和疾病预防。
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健康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健康习惯和疾病预防的方法。
五、第五章:环境保护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
5.2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5.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措施。
六、第六章:数学与生活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2 教学内容: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简单几何图形和计量单位。
6.3 教学活动: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进行几何图形和计量单位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年级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模板五篇
六年级语文研究性学习教案模板五篇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那么教案就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六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六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1《离别的礼物》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的线索和四个人物的性格特点;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3.学习彼得从小就具有尊敬老人的美德;课前准备:借助“自读引导”,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文。
教学步骤:一、导语:同学们,当别人赠送你有意义的礼物时,你会作永恒的纪念;当友人作别时,赠送的礼物常常是由物想起人。
但也有一种特殊的礼物,往往会引起人的伤心。
今天我们来学习弗·达尔写的一篇小说,题目是《离别的礼物》,看看这其中的礼物属于哪一种。
二、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一)生字词:(展示投影片,要求学生注音、释义)1、悭吝( )2、喋喋不休()3、尴尬( )( )4、戛然而止()(二)根据小说的三要素,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展示投影片中的思考题)1、小说中写了几个人?(彼得、爷爷、爸爸、那个女人)2、根据故事情节,课文应分为几个部分?(1)1-8节:写离别的前夜,彼得和爷爷在一起;(2)9-21节:写彼得的爸爸和那个女人回来,彼得巧妙地教训了那个女人。
3、构成全文故事情节的线索是什么?(一条毛毯)三、新授:1、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求学生指出课文的具体内容)彼得:敬老、懂事、聪明(5、15、16、18节)人物爷爷:宽厚、慈爱(2、4、8、17节)爸爸:孝顺、软弱(12、21节)那个女人:悭吝、刻薄(12、21节)2、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求举例、说明)语言、心理、神态、肖像、动作3、归纳全文的主题:本文围绕彼得的为什么要送走爷爷的问题,通过不同人物对一条毛毯的态度,展开了善良与邪恶的冲突,提出了一个敬老的社会问题,对不敬老人的行为作了无情的谴责。
四、质疑:若学生在质疑中没有涉及下列问题,则老师补充提出:1.第1节中写月色很好,为什么彼得和爷爷无心欣赏月色?2.彼得的第二次心理活动交待了什么信息?3.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用意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持怎样的态度?五、积累感悟:重点突出要孝敬老人,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对长辈的态度,谈谈如何尊敬长辈?六、课堂训练(附课堂练习)七、总结(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八、布置作业:完成书后的作业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性学习》六年级上册教案
第1课反震减灾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对防震减灾有所了解。
2、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计划。
[教学重、难点]:了解地震的类型、等级、烈度等地震知识。
知道简单的防震减灾逃生技巧,能对突发地震做出较好的应对措施。
[教学过程]:
导入:
1976年河北省唐山发生的大地震和2008年四川省汶川发生的大地震。
都给国家和人们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如何预报地震、预防和减少地震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调查与研究:
资料收集一:天然地震的几种类型
构造地震——90%
火山地震——7%
陷落地震——3%
资料收集二:地震等级
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确定:超微震、微震、有感地震、中强震、强震、大地震、巨大地震。
资料收集三:地震烈度
指地面或房屋等建筑物受到地震破坏的程度。
分析与结论:
1、假如我们住在高楼里,突然遇到大地震时该怎么办?
2、万一在课堂上遇到地震发生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3、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应该如何处理?
第2课儿童肥胖问题调查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对儿童肥胖问题有所了解。
2、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计划。
[教学重、难点]:了解儿童肥胖问题的具体原因,以及如何预防儿童的发胖。
[教学过程]:
导入: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运动等多方面引发人们肥胖的因素越来越多。
哪些人容易肥胖?如何防止肥胖?肥胖的人又如何减肥?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下儿童肥胖问题的调查。
调查与研究:
一同年级肥胖儿童的人数调查。
二全校肥胖儿童的人数调查。
三肥胖儿童个体访谈。
你认为自己胖吗?肥胖给你带来哪些不便。
你平时喜欢吃什么?一般在什么时候吃?吃多少?
你平时喜欢锻炼么?一天中锻炼的时间大概有多少?
你一般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双休日睡多长时间?
以前你减过肥么?用什么方式减肥?成功了么?
四肥胖儿童家长访谈
您孩子是不是一出生就这么胖?
您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胖的?为什么会胖起来?
您孩子这么胖,您担心么?
五医生访谈
我们发现身边肥胖的儿童越来越多,您能解释性为什么么?
对于肥胖,医学上是如何鉴定的?
用节食的方法减肥是否可取呢?
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肥胖人群日益增多,我们应该怎样去预防肥胖?
分析与结论:
1、儿童肥胖现象的成因与分析
2、关于儿童肥胖问题的预防性意见有哪些?
第3课旅游资源的调查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对我国的旅游资源有所了解。
2、制定科学合理的调查计划。
[教学重、难点]:通过调查研究能够对旅游景点的开发和利用做出正确的评价,并对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过程]:
导入:
我国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沙漠、草原、高山、绿水都是我们的壮丽山河的一部分。
如何更好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才能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
调查研究:
调查一:本地区旅游住宿能力调查
调查二:本地区旅行社状况调查
调查三:本地区旅游点资源
调查四:可开发旅游项目调查
交流与评价
我们对本地某一旅游点开发利用的评价:
对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的评价:
对旅游景点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评价:
对旅游景点的市场营销策略评价:
对本地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旅游资源的保护:
旅游资源的发展规划:
旅游资源的管理:
旅游开发的品牌战略:
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结:
只要有山水和传统文化的地方,就有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实施品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