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5》二轮专题复习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讲义-选修3-5 专题复习
选修3-5 动量 波粒二像性 原子结构与原子核一.考试内容范围及要求共计13个考点加一个选修实验 77.动量 动量守恒定律(Ⅰ)78.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只限于一维碰撞)(Ⅰ) 79.原子核式结构模型(Ⅰ)80.氢原子光谱 原子的能级(Ⅰ) 81.原子核的组成(Ⅰ)82.原子核的衰变 半衰期(Ⅰ)83.放射性同位素 放射性的应用于防护(Ⅰ) 84.核力与结合能 质量亏损(Ⅰ) 85.核反应方程(Ⅰ)86.裂变反应 聚变反应 链式反应(Ⅰ) 87.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黑体和黑体辐射(Ⅰ) 88.光电效应(Ⅰ)89.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Ⅰ) 实验十三.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二.近三年高考题回顾(一)2016年江苏高考(1)贝可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____.(A)e N C 01147146-+→(B)n 2Y I n U 109539139531023592++→+ (C)n He H H 10423121+→+(D)n P Al He 103015271342+→+(2)已知光速为c ,普朗克常数为h ,则频率为ν的光子的动量为___.用该频率的光垂直照射平面镜,光被镜面全部垂直反射回去,则光子在反射前后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__.用一束可见光照射上述金属的表面,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些能发生光电效应.已知该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4.0×10-7~7.6×10-7m ,普朗克常数h =6.63×10-34J·s. 答案:(1)A(2)c h ν 2ch ν (3)光子的能量λhcE =取λ=4.0×10-7m ,则E ≈5.0×10-19J根据E >W 0判断,钠、钾、铷能发生光电效应.(二)2015年江苏高考(1)波粒二象性时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 (A ).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 ).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 ).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也相等(2)核电站利用原子核链式反应放出的巨大能量进行发电,23592U 是常用的核燃料。
2013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十 选修3-5
【专题十】选修3—5【考情分析】《大纲》对选修3-5中的所列内容,除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为Ⅱ类要求外,其余所有内容均为Ⅰ类要求。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是“重中之重”。
其命题角度往往会以本模块的原子结构、原子核知识为背景素材考查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如两个微观粒子间的碰撞等。
本考点的知识还常以碰撞模型、爆炸模型、弹簧模型、子弹射击木块模型、传送带模型等为载体考查考生将物理问题经过分析、推理转化为数学问题,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所以复习时要重视对基本概念、规律的理解掌握,加强建立物理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知识归纳】1.动量守恒定律(1)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11v m +22v m =2211v m v m '+';(3)守恒条件①系统虽受外力,但外力远小于内力且作用时间极短,如碰撞、爆炸过程。
②系统合外力不为零,但在某一方向上系统所受合外力为0,则在该方向上系统动量守恒2.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碰撞过程遵从动量守恒定律定律,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也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完全弹性碰撞;如果碰撞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这样的碰撞叫做非弹性碰撞。
3.爆炸与碰撞问题的共同特点是相互作用力为变力且作用时间极短,内力远远大于系统所受外力,均可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
4.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1)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2)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的结果是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较大的偏转.(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电荷量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4)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互称同位素5.能级和能级跃迁(1)轨道量子化:核外电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轨道上运动)3,2,1(12 ==n r n r n(2)能量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3,2,1(21==n nE E n (3)吸收或辐射能量量子化:原子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时只能吸收或发射等于这两个能级之差的光子,光子的能量n mE Ehv -=6.核反应,核能,裂变,轻核的聚变(1)在物理学中,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新原子核的过程,称为人工核转变,在此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是E=mc 2.(2)核物理中,把重核分裂成质量较小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裂变;把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释放出核能的反应,称为聚变.7.核反应规律和原子核的人工转变(1)核反应的规律为: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和核电荷数守恒.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H O He N 1117842147+→+查德威克发现中子的核反应方程为:n C He e 101264294B +→+约里奥。
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提纲-精华版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 = mv。
单位是skg 。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m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②动量是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互相转移的物理量而动能往往用来描述机械运动与其他运动(比如热、光、电等)相互转化的物理量。
比如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研究机械运动转移——速度的变化可以用动量守恒,若要研究碰撞过程改变成内能的机械能则要用动能为损失去计算了.所以动量和动能是从不同侧面反映和描述机械运动的物理量.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比较:前者是矢量式,有广泛的适用范围,而后者是标量式其适用范围则要窄得多。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汇总2
黑体,简称黑体。
3、黑体辐射
黑体辐射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4、黑体辐射规律
一方面随着温度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
另一方面, 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
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6、能量子
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
的整数倍, 这个不可再分的
最 小 能 量 值 叫 做 能 量 子 ; 并 且 =h , 是 电 磁 波 的 频 率 , h 为 普 朗 克 常 量 ,
(2)非弹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需要计算损失的动能的碰撞; 如果两物体碰撞后黏合在一起, 这种碰撞损失
的动能最多,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
二.波粒二象性
1、热辐射
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
2、黑体 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
这种物质就是绝对
⑷轻核的聚变:
2 1
H
3 1
H
4 2
He
1 0
n
(需要几百万度高温,所以又叫热核反应)
所有核反应的反应前后都遵守: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注意:质量并不守恒。 )
3.核能计算方法有三:①由
E mc2 ( △ m单位为“ kg”) 计算;
②由△ E=931.5 △ m( △ m 单位为“ u” ) 计算;③借助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计
种 类 本 质 质量(u) 电荷(e) 速度(c) 电离性
贯穿性
α射线
氦核
4
+2
β射线
电子
1/1840
-1
γ射线
光子
0
0
0.1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选修3-5(鲁科版)[ 高考]
2014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义:选修3-5(鲁科版)一、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守恒的条件(1)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2)系统所受的合外力虽不为零,但比系统内力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如碰撞问题中的摩擦力,爆炸过程中的重力等.(3)系统某一方向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远小于内力,则系统在该方向动量守恒.2.三种表达式(1)p =p ′.(2)m 1v 1+m 2v 2=m 1v 1′+m 2v 2′.(3)Δp 1=-Δp 2.1.玻尔理论 (1)轨道量子化:核外电子只能在一些分立的轨道上运动r n =n 2r 1(n =1,2,3…).(2)能量量子化: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E n =E 1n2(n =1,2,3…). (3)吸收或辐射能量量子化原子在两个能级之间跃迁时只能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的光子,该光子的能量由前后两个能级的能量差决定,即h ν=E m -E n .2.氢原子能级能级图如图所示3.跃迁分析(1)自发跃迁:高能级→低能级,释放能量.(2)受激跃迁:低能级→高能级,吸收能量.①光照(吸收光子):光子的能量等于能级差hν=ΔE .②碰撞、加热等:只要入射粒子能量大于或等于能级差即可.E 外≥ΔE .③大于电离能的光子可被吸收将原子电离.(3)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为n 的激发态时,可能辐射出光谱线条数:N =C 2n .三、原子核的衰变、核能(1)核反应方程遵循的规律: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2)质能方程:一定的能量和一定的质量相联系,物体的总能量和它的质量成正比,即E =mc2.(3)核能的计算①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释放的核能ΔE=Δmc2.②根据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 MeV能量,释放的核能ΔE=Δm×931.5 MeV.Δm的单位为原子质量单位.四、光电效应及其方程1.光电效应的规律(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此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3)入射光照射到金属板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大于10-9 s.(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2.光电效应方程(1)表达式:hν=E k+W0或E k=hν-W0.(2)物理意义: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ν,这些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P66~P68])热点一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命题规律:动量守恒定律是近几年高考选考题中的必考知识点,高考对此知识点的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题目一般比较容易(1)考查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或碰撞的动量守恒问题.(2)考查三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动量守恒问题.(2012·高考上海卷改编)A、B两物体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沿一直线相向而行,A质量为5 kg,速度大小为10 m/s,B质量为2 kg,速度大小为5 m/s,两者碰撞后,A沿原方向运动,速度大小为4 m/s,则B的速度大小为()A.5 m/s B.10 m/sC.15 m/s D.20 m/s【解析】选取A物体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 v A-m B v B=m A v′A+m B v ′B ,代入数据解得v ′B =10 m/s.【答案】 B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1)选取研究系统和研究过程.(2)分析系统的受力情况,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确定系统的初、末状态的动量的大小和方向.(4)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求解.(5)对求解的结果加以分析、验证和说明.拓展训练1 (2012·高考福建卷)如图,质量为M 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 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 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 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 .v 0+m M vB .v 0-m Mv C .v 0+m M (v 0+v ) D .v 0+m M(v 0-v ) 解析:选C.由动量守恒定律,(m +M )v 0=M v ′-m v ,解得v ′=v 0+m M(v 0+v ),选项C 正确.拓展训练2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质量之比m A ∶m B =3∶2,原来静止在平板小车C 上,A 、B 间有一根被压缩的弹簧,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 、B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B .若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 、B 、C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C .若A 、B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 、B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D .若A 、B 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A 、B 、C 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解析:选A.如果A 、B 与平板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释放后A 、B 分别相对于小车向左、向右滑动,它们所受的滑动摩擦力F A 向右,F B 向左.由于m A ∶m B =3∶2,所以F A ∶F B =3∶2,则A 、B 组成的系统所受的外力之和不为零,故其动量不守恒,A 选项错.对A 、B 、C 组成的系统,A 、B 与C 间的摩擦力为内力,该系统所受的外力为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合力为零,故该系统的动量守恒,B 、D 选项均正确.若A 、B 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 、B 组成的系统的外力之和为零,故其动量守恒,C 选项正确.热点二 能级跃迁与光电效应命题规律:该知识点在近几年高考中频繁出现,题型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关于涉及该知识点的命题有以下特点:(1)考查氢原子结构和能级公式.(2)考查光电效应、极限频率等概念.(2013·长安一中检测)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颜色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子波长最长B .由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子频率最小C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 .用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 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解析】 由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E 1=[-0.85-(-13.6)]eV =12.75 eV ,为跃迁时产生光子能量的最大值,波长最短,A 错误.由n =4向n =3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小,频率也最小,B 错.这些氢原子跃迁时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C 错.从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10.2 eV ,大于金属铂的逸出功(6.34 eV),故能发生光电效应,D 正确.【答案】 D(1)量子数为n 的氢原子辐射光子的可能频率的判定方法:①如果是一个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n -1种不同频率的光子;②如果是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能辐射C 2n =n (n -1)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2)光电效应中的两条线索:①光强→光子数目多→发射光电子多→光电流大;②光子频率高→光子能量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拓展训练3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图,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 eV ~3.11 e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量处在n >3的高能级的氢原子向n =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有一部分是可见光B .大量处在n =3能级的氢原子向n =2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是紫外线C .大量处在n =3能级的氢原子向n =1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都应具有显著的热效应D .处在n =3能级的氢原子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光子都能发生电离解析:选D.当处在n >3的高能级的氢原子向n =3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最大能量ΔE =1.51 eV ,故不可能为可见光,A 错;当从n =3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光子能量ΔE =3.4 eV -1.51 eV =1.89 eV 为可见光,B 错;当从n =3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光子能量ΔE =12.09 eV 在紫外区,无显著的热效应,C 错;紫外线光子的能量hν>3.11 eV ,大于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的电离能,故D 正确.拓展训练4 硅光电池是利用光电效应原理制成的器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B .硅光电池中吸收了光子能量的电子都能逸出C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 .任意频率的光照射到硅光电池上都能产生光电效应解析:选A.光电效应是光(包括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使其逸出电子的现象,因此硅光电池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选项A 正确;根据光电效应规律知,大于一定频率的光才能被电子吸收而发生光电效应,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选项B 、C 、D 错误.热点三 核反应和核能命题规律:对核反应及核能的考查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关于涉及该知识点的命题有以下特点:(1)考查核反应方程的填写、有关半衰期的计算、有关核能的计算;(2)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较低,考查较细;(3)注意重视与现代科技相联系的题目.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23994Pu的半衰期为24 100年,其衰变方程为23994Pu→X +42He+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100个23994Pu经过24 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D.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解析】根据核反应方程遵循的规律,X原子核中含有92个质子,235个核子,143个中子,选项A错误.半衰期是对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100个23994Pu经过24 100年后不一定还剩余50个,选项B错误;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衰变过程总质量不变,放出粒子的质量和生成新核的质量之和小于衰变前核的质量,选项C错误;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选项D正确.【答案】 D拓展训练5裂变反应是目前核能利用中常见的反应.以原子核235U为燃料的反应堆中,92当23592U俘获一个慢中子后发生的裂变反应可以有多种方式,其中一种可表示为:235U+10n→13954Xe+9438Sr+3X92235.043 2 1.008 7138.917 8 93.915 4反应方程下方的数字是中子及有关原子核的静止质量(以原子质量单位u为单位,取1 u 的质量对应的能量为9.3×102 MeV),此裂变反应中()A.释放出的能量是3.0×102 MeV,X是中子B.释放出的能量是3.0 MeV,X是质子C.释放出的能量是1.8×102 MeV,X是中子D.释放出的能量是1.8×102 MeV,X是质子解析:选C.据核反应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判断X是中子.Δm=(235.043 2+1.008 7-138.917 8-93.915 4-3×1.0087) u=0.1926 u,可见该反应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ΔE=0.1926×9.3×102 MeV=1.8×102 MeV.故C正确.拓展训练6在下列两个核反应方程中,X1、X2分别代表一种粒子.①23892 U→23490Th+X1②21H+31H→42He+X2,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是重核裂变反应B.②是轻核聚变反应C.X1是α粒子,此种粒子形成的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D.X2是中子,X2的质量等于21H与31H质量之和减去42He的质量解析:选B.①是α衰变,选项A错误;②是轻核聚变,选项B正确;X1是α粒子,但是α粒子的穿透本领不是很强,选项C错误;X2是中子,核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但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故选项D错误.,[P68])近代物理中的前沿科技问题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STS(科学·技术·社会)问题(如反物质、中微子、介子、夸克、弗兰克-赫兹实验等)占有较大的比例,出现了以科技前沿为背景的信息题.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捕获有效信息、删除干扰信息;仔细分析问题所描述的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并从中建立起相应的物理模型;最后运用相关的物理规律求解.范例2006年3月24日,由中国自行研究、设计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EAST核聚变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成功完成首次工作调试.由于它和太阳产生能量的原理相同,都是热核聚变反应,所以被外界称为“人造太阳”.“人造太阳”的原理就是在这台装置的真空室内加入少量氢的同位素氘和氚,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氘和氚,在海水中含量极其丰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1H+31H→42He+10nB.“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3592U+10n→14156Ba+9236Kr+310nC.“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的计算公式是ΔE=Δmc2D.与这种热核聚变比较,核裂变反应堆产生的废物具有放射性【解析】由题意可知“人造太阳”中的核反应为轻核的聚变,故A正确、B错误.核反应释放的能量都遵循质能方程ΔE=Δmc2,C正确.聚变方程产生的42He不具有放射性,而裂变反应产生的废物会衰变放出α或β射线,D正确.【答案】 B预测某科学家提出年轻热星体中核聚变的一种理论,其中的两个核反应方程为1H+126 C→137N+Q111H+157N→126 C+X+Q21A.X是32He,Q2>Q1B.X是42He,Q2>Q1C.X是32He,Q2<Q1 D.X是42He,Q2<Q1解析:选B.核反应方程:11H+126 C→137 N中的质量亏损为:Δm1=1.007 8 u+12.000 0 u-13.005 7 u=0.002 1 u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知:1H+137 N→126 C+42He1其质量亏损为:Δm2=1.007 8 u+15.000 1 u-12.000 0 u-4.002 6 u=0.005 3 u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得:Q1=Δm1c2,Q2=Δm2c2故Q1<Q2.。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冲刺训练 专题14 选修模块3-5
能力提升特训(对应学生用书P119)1.(2012·广东理综,18)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A.31H+21H→42He+10n是核聚变反应B.31H+21H→42He+10n是β衰变C.23592U+10n→14456Ba+8936Kr+310n是核裂变反应D.23592U+10n→14054Xe+9438Sr+210n是α衰变[解析]B项为轻核聚变,β衰变的实质为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后释放出一个电子,选项B错误;α衰变的实质是释放氦核(α粒子),而D项只是重核裂变,并未释放α粒子,选项D错误,正确选项为A、C.[答案]AC2. (2012·上海单科,9)某种元素具有多种同位素,反映这些同位素的质量数A与中子数N关系的是图()[解析]由A=N+Z,而Z一定,知A与N图象是一条不经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项B正确.[答案] B3.(2012·甘肃兰州一中质检)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B .由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C .由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D .用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 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解析] 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辐射出C 24=4×32=6种光子,选项A 错误;由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小,所以频率最小,选项B 错误;由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子能量最大,频率最大,波长最小,最不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选项C 错误;从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能量为10.20 eV>6.34 eV ,故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 正确.[答案] D4.(2012·福建福州质检)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如果光的频率不变,而减弱光的强度,则()A.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逸出的光电子数减少,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C.逸出的光电子数不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小D.光的强度减弱到某一数值,就没有光电子逸出了[解析]光的频率不变,表示光子能量不变,仍会有光电子从该金属表面逸出,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不变;若再减弱光的强度,逸出的光电子数就会减少,选项A正确.[答案] A5. (2012·江苏苏、锡、常、镇四市调研)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如图所示的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B.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C.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D.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解析]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该实验不能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选项C 说法不正确.[答案] C6. (2012·福建理综,29(2))如图,质量为M 的小船在静止水面上以速率v 0向右匀速行驶,一质量为m 的救生员站在船尾,相对小船静止.若救生员以相对水面速率v 水平向左跃入水中,则救生员跃出后小船的速率为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 v 0+m M vB. v 0-m M vC. v 0+m M (v 0+v )D. v 0+m M (v 0-v )[解析] 设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对救生员和船有(M +m )v 0=-m v +M v x ,解得v x =v 0+m M (v 0+v ).[答案] C7.(2012·湖北襄樊四中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等大异向的F 1、F 2分别同时作用于A 、B 两个静止的物体上,已知m a <m b ,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同时撤去两力,以后两物体相碰并粘为一体,则粘合体最终将( )A.静止B.向右运动C.向左运动D.无法确定[解析]选取A、B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初始时刻系统静止,总动量为零,最后粘合体的动量也为零,即粘合体静止,选项A正确.[答案] A8.(2011·湖北百校联考)如图所示,一小物块从粗糙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物块经过的路径上有A、B两点,且A、B间的距离恒定不变.当O、A两点间距离增大时,对小物块从A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对小物块的冲量变大B.摩擦力对小物块的冲量变小C.小物块动能的改变量增大D.小物块动能的改变量减小[解析]依题意,OA距离越大即小物块初始释放位置越高,则经过AB 段的时间变短,故摩擦力对小物块的冲量变小,选项A 错,B 对;在AB 段小物块受到的合外力不变,AB 段的位移恒定,故合外力对小物块做功不变,即小物块动能的改变量不变,选项C 、D 均错.[答案] B9.2012年7月13日,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导核聚变实验装置(又称“人造太阳”)又在获多项重大突破中再创两项世界纪录,下列关于“人造太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1H +31H ―→42He +10nB. “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235 92U +10n ―→141 56Ba +9236Kr +310nC. “人造太阳”释放的能量大小计算公式是ΔE =Δmc 2D. “人造太阳”核能大小的计算公式是E =12m v 2[解析] A 是核聚变反应,B 是核裂变反应,故A 对,B 错.核反应方程中计算能量的关系式是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故C 对D 错.[答案] AC10. (2012·湖北武汉四月调研,35(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2m 的长木板,其左端放有一质量为m 的重物(可视为质点),重物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开始时,长木板和重物都静止,现在给重物以初速度v 0,设长木板撞到前方固定的障碍物前,长木板和重物的速度已经相等,已知长木板与障碍物发生弹性碰撞,为使重物始终不从长木板上掉下来,求长木板的长度L 至少为多少?(重力加速度为g )[解] 设碰撞前,长木板和重物的共同速度为v 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0=3m v 1碰撞后瞬间,长木板以速度v 1,反弹,最终两者的共同速度为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 v 1-m v 1=3m v 2对全过程,由功能关系得μmgL =12m v 20-32m v 22解得L =13v 2027μg .11. (2011·课标,35(2))如图,A 、B 、C 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 ,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B 、C 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而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 和C 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 、C 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 以初速v 0沿B 、C 的连线方向朝B 运动,与B 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 与A 、B 分离.已知C 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 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解析] 设碰后A 、B 和C 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 ,由动量守恒得 3m v =m v 0 ①设C 离开弹簧时,A 、B 的速度大小为v 1,由动量守恒得3m v =2m v 1+m v 0 ②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从细线断开到C 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12(3m )v 2+E p =12(2m )v 21+12m v 20 ③由①②③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E p =13m v 20[答案] 13m v 2012.(2012·天津大港一中模拟)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氘,完全可充当未来的主要能源.两个氘核的核反应为:21H +21H →32He +10n ,其中氘核的质量为2.013u ,氦核的质量为3.0150 u ,中子的质量为1.0087 u .(1 u 相当于931.5meV),求:(1)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2)在两个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meV 进行对心碰撞,并且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的情况下,求反应中产生的中子和氦核的动能.[解析] (1)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Δm =2m H -m He -m n ,由ΔE =Δmc 2可知释放的核能:ΔE =(2m H -m He -m n )c 2=2.14meV.(2)把两个氘核作为一个系统,碰撞过程系统的动量守恒,由于碰撞前两氘核的动能相等,其动量等大反向,因此反应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为零,即m He v He +m n v n =0;反应前后系统的总能量守恒,即12m He v 2He+12m n v 2n =ΔE +ΔE kH ,又因为m He ∶m n =3∶1,所以v He ∶v n =1∶3,由以上各式代入已知数据得:E kHe =0.71meV ,E kn =2.13meV.[答案] (1)2.14meV (2)E kn =2.13meV; E kHe =0.71meV。
《高中物理选修3-5模块》二轮专题复习说课稿.PPT
一、考纲要求与考题特点分析 ㈡.考题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考题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⒈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变化 新考试观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考查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现实的能力。 贴近时代、 新考试观的核心内容也就是考查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现实的能力。“贴近时代、 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 则是新高考的命题方向。 查”则是新高考的命题方向。
⒊考试范围及要求 必修+选修 选修” 知识内容及要求有较大变化( 因为今年毕业生的教材是 “必修 选修”,知识内容及要求有较大变化(可看今 年的考纲,不赘述)。一部分知识内容放在选考里了,必考的知识范围比原来小了。 )。一部分知识内容放在选考里了 年的考纲,不赘述)。一部分知识内容放在选考里了,必考的知识范围比原来小了。 总体上,必考的知识内容范围没有提高要求; 总体上,必考的知识内容范围没有提高要求;选考的知识内容范围一定程度降低了 要求,大部分是Ⅰ类要求。 要求,大部分是Ⅰ类要求。
三、《选修3-5模块》复习设计 模块》 选修 - 模块
(三)复习方法和策略
1.依纲据本,明析教学要求 依纲据本, 依纲据本 抓基础,抓落实。 ①.抓基础,抓落实。 抓基本思维的训练,学会科学思维方法,再进行一定量的、 ②.抓基本思维的训练,学会科学思维方法,再进行一定量的、灵活性的思维练 习。 抓表达,求规范;抓细节,求简洁;抓速度训练,求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 ③.抓表达,求规范;抓细节,求简洁;抓速度训练,求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 在选考模块中,考生现在就应确定首选的模块、次选的模块, ④.在选考模块中,考生现在就应确定首选的模块、次选的模块,以防考场上举 棋不定。 棋不定。
主题 碰撞与动量守恒 内容 动量、动量守恒及其应用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 光电效应 波粒二象性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原子结构 氢原子光谱 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放射性同位素 原子核 核力、核反应方程 结合能、质量亏损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 放射性的防护 实验与探究 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I I I I I I I I I II 要求 II I 说明 只限于一维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复习试题含答案2套
人教版高中五选修3-5复习试题含答案2套模块综合试卷(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9题为单选题,10~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147N核获得反冲核178O发现了质子B.普朗克通过对光电效应现象的分析提出了光子说C.玻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氢原子能级理论D.汤姆孙发现电子从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答案 A解析光子说是爱因斯坦提出的,B项错误.玻尔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成因的研究提出了氢原子能级理论,C项错误.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 项错误.2.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B.核聚变反应方程21H+31H→42He+10n中,10n表示质子C.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D.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其理论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特征答案 D解析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选项A错误;10n表示中子,选项B错误;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可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而非正比关系,选项C错误;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可知,选项D正确.3.有关图1中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图1A.甲图中,水平地面光滑,球m1以速度v碰撞静止球m2,若两球质量相等,碰后m2的速度一定为vB.乙图中,在光颜色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C .丙图中,射线1由β粒子组成,射线2为γ射线,射线3由α粒子组成D .丁图中,链式反应属于轻核聚变答案 B解析 题图甲中只有发生弹性碰撞时,碰后m 2的速度才为v ,则A 错误.题图丙中射线1由α粒子组成,射线3由β粒子组成,射线2为γ射线,C 错误.题图丁中,链式反应属于重核裂变,D 错误.4.中子n 、质子p 、氘核D 的质量分别为m n 、m p 、m D .现用光子能量为E 的γ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核反应方程为γ+D →p +n ,若分解后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 )A.12[(m D -m p -m n )c 2-E ] B.12[(m D +m n -m p )c 2+E ] C.12[(m D -m p -m n )c 2+E ] D.12[(m D +m n -m p )c 2-E ] 答案 C解析 氘核分解为核子时,要吸收能量,质量增加,本题核反应过程中γ射线能量E 对应质量的增加和中子与质子动能的产生,即E =Δmc 2+2E k =(m p +m n -m D )c 2+2E k 得E k =12[E -(m p +m n -m D )c 2]=12[(m D -m p -m n )c 2+E ],故选C. 5.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紫外线照射到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B .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C .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过程一定有质量亏损,释放出核能D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少答案 C6.如图2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B .由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的频率最小C .用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 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D .由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产生的光波长最大答案 C解析 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最多可以辐射出N =n (n -1)2=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A 错误;由n =4能级跃迁到n =3能级产生的光的频率最小,波长最长,B 、D 错误;从n =2能级跃迁到n =1能级辐射出的光子的能量为E =E 2-E 1=10.2 eV ,大于金属铂的逸出功,能使其发生光电效应,C 正确.7.如图3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均为m 的物块A 和B ,B 上固定一轻质弹簧,B 静止,A 以速度v 0水平向右运动,从A 与弹簧接触至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图3A .A 、B 的动量变化量相同B .A 、B 的动量变化率相同C .A 、B 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D .A 、B 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答案 D解析 两物块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系统的总动量守恒,则A 、B 的动量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动量变化量不同,故A 错误,D 正确;由动量定理Ft =Δp 可知,动量的变化率等于物块所受到的合外力,A 、B 两物块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受到的合外力不同,则动量的变化率不同,故B 错误;A 、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总机械能不变,弹性势能在变化,则总动能在变化,故C 错误.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42He +14 7N →17 8 O +11HB .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235 92U →141 56Ba +9236Kr +210nC .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 1、m 2、m 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 1+2m 2-m 3)c 2D .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b 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λ1的光子;原子从b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λ2的光子,已知λ1>λ2,那么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波长为λ1λ2λ1-λ2的光子 答案 B解析 1919年,卢瑟福做了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发现了质子,核反应方程为:42He+14 7N →17 8O +11H ,选项A 正确;铀核裂变时,需要中子轰击铀核,所以铀核裂变的核反应方程是235 92U +10n →141 56Ba +9236Kr +310n ,选项B 错误;根据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可知,选项C正确;设波长为λ1的光子能量为E 1,波长为λ2的光子能量为E 2,原子从a 能级状态跃迁到c 能级状态时将要吸收的光子能量为E 3,波长为λ3,则E 1=hc λ1,E 2=hc λ2,E 3=hc λ3;E 3=E 2-E 1,可推知λ3=λ1λ2λ1-λ2,D 正确. 9.如图4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A 、B 两个小物块,其中物块A 的左侧连接一轻质弹簧.物块A 处于静止状态,物块B 以一定的初速度向物块A 运动,并通过弹簧与物块A 发生弹性正碰.对于该作用过程,两物块的速率变化可用速率-时间图象进行描述,在选项所示的图象中,图线1表示物块A 的速率变化情况,图线2表示物块B 的速率变化情况,则在这四个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图4答案 B解析 物块B 刚开始压缩弹簧时,A 做加速运动,B 做减速运动,随着弹簧压缩量的增大,弹簧的弹力增大,两个物块的加速度增大,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二者的速度相等;此后A 继续加速,B 继续减速,弹簧的压缩量减小,弹力减小,两个物块的加速度减小.当弹簧恢复原长时B 离开弹簧,所以v -t 图象斜率的大小都是先增大后减小.设B 离开弹簧时A 、B 的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B v 0=m A v A +m B v 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2m B v 02=12m A v A 2+12m B v B 2,联立解得v A =2m B m A +m B v 0,v B =m B -m A m A +m B v 0,若m B >m A ,则v A >v B ,所以B 选项的图象是可能的.若m B =m A ,则v A =v 0,v B =0.若m B <m A ,则v A >0,v B <0.综上,只有B 选项的图象是可能的.10.如图5所示的装置用来研究光电效应现象,当用光子能量为2.5 eV 的光照射到光电管阴极上时,电流表G 的读数为0.2 mA ,移动变阻器的触头c ,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 V 时,电流表示数为0,则( )图5A .光电管阴极的逸出功为1.8 eVB .开关S 断开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GC .改用光子能量为1.5 eV 的光照射,电流表G 也有电流,但电流较小D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7 eV答案 AD解析 该装置所加的电压为反向电压,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大于或等于0.7 V 时,电流表示数为0,则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7 eV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得,逸出功W 0=1.8 eV ,故A 、D 正确;当开关S 断开后,用光子能量为2.5 eV 的光照射到光电管阴极上时发生了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逸出,则有电流流过电流表,故B 错误;改用光子能量为1.5 eV 的光照射,由于光子的能量小于逸出功,所以不能发生光电效应,无光电流,故C 错误.11.如图6所示,这是一个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6A .只调换电源的极性(同时调整电压表),移动滑片P ,当电流表示数为零时,电压表示数为遏止电压U c 的数值B .保持光照条件不变,滑片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可能不变C .不改变光束颜色和电路,增大入射光束强度,电流表示数会增大D .阴极K 需要预热,光束照射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才会有光电流答案 BC解析 当只调换电源的极性时,电子从K 到A 减速运动,到A 恰好速度为零时对应电压为遏止电压,所以A 项错误;其他条件不变,P 向右滑动,加在光电管两端的电压增加,光电流增大,直至达到饱和电流,若在滑动P 前,电流已达饱和电流,那么即使增大电压,光电流也不会增大,B 项正确;只改变光束强度时,单位时间内光电子数变多,电流表示数变大,C 项正确;因为光电效应的发生是瞬间的,阴极K 不需要预热,所以D 项错误.12.如图7所示,在足够长的水平地面上有两辆相同的小车甲和乙,A 、B 两点相距为5 m ,小车甲从B 点以大小为4 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小车乙从A 点由静止开始以大小为2 m/s 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乙与小车甲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两车粘在一起,整个过程中,两车的受力不变(不计碰撞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A .小车乙追上小车甲用时4 sB .小车乙在追上小车甲之前它们的最远距离为9 mC .碰后瞬间两车的速度大小为7 m/sD .若地面光滑,则碰后两车的加速度大小仍为2 m/s 2答案 BC解析 小车乙追上小车甲时,有x 乙-x 甲=5 m ,即12at 2-v 甲t =5 m ,代入数据得12×2 m /s 2×t 2-4 m/s ×t =5 m ,解得t =5 s(另一负值舍去),所以小车乙追上小车甲用时5 s ,故A 错误.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则有v 甲=at ′,得t ′=v 甲a =42s =2 s ,最远距离s =5 m +v 甲t ′-12at ′2=5 m +4×2 m -12×2×22 m =9 m ,故B 正确.碰前瞬间乙车的速度v 乙=at =2×5 m /s =10 m/s ,对于碰撞过程,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v 甲+m v 乙=2m v ,解得碰后瞬间两车的共同速度v =7 m/s ,故C 正确.若地面光滑,碰前乙车所受到的作用力F =ma ,甲车所受到的合外力为0,则碰后两车的加速度大小a ′=F 2m=1 m/s 2,故D 错误.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12分)13.(6分)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装置如图8所示,两个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图8(1)现有下列器材,为完成本实验,哪些是必需的?________.A .秒表B .刻度尺C .天平D .圆规(2)如果碰撞中动量守恒,根据图中各点间的距离,则下列式子可能成立的有________. A.m A m B =ON MPB.m A m B =OM MPC.m A m B =OP MND.m A m B =OM MN答案 (1)BCD (2)A解析 (1)由实验原理可知,需要测小球质量,测OM 、OP 、ON 距离,为准确确定落点,用圆规把多次实验的落点用尽可能小的圆圈起,把圆心作为落点,所以需要天平、刻度尺、圆规.(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A OP =m A OM +m B ON ,即m A MP =m B ON ,A 正确.14.(6分)如图9所示,这是工业生产中大部分光电控制设备用到的光控继电器的示意图,它由电源、光电管、放大器、电磁继电器等几部分组成.图9(1)示意图中,a 端应是电源________极.(2)光控继电器的原理是:当光照射光电管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用绿光照射光电管阴极K 时,可以发生光电效应,则________说法正确.A .增大绿光照射强度,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B .增大绿光照射强度,电路中光电流增大答案 (1)正 (2)阴极K 发射电子,电路中产生电流,经放大器放大的电流产生的磁场使铁芯M 磁化,将衔铁N 吸住.无光照射光电管时,电路中无电流,N 自动离开M (3)B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0分)15.(8分)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的能级状态,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10所示,则:图10(1)氢原子可能发射几种频率的光子?(2)氢原子由n=4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是多少电子伏?(3)用(2)中的光子照射下表中几种金属,哪些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发生光电效应时,发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多少电子伏?答案(1)6种(2)2.55 eV(3)铯0.65 eV解析(1)可能发射6种频率的光子.(2)由玻尔的跃迁规律可得光子的能量为E=E4-E2,代入数据得E=2.55 eV.(3)E只大于铯的逸出功,故光子只有照射铯金属时才能发生光电效应.根据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 km=E-W0,代入数据得E km=0.65 eV.16.(10分)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建设了两台125万千瓦的AP1 000三代核电机组.如果铀235在中子的轰击下裂变为9038Sr和13654Xe,质量m U=235.043 9 u,m n=1.008 7 u,m Sr=89.907 7 u,m Xe=135.907 2 u.(1)写出裂变方程;(2)求出一个铀核裂变放出的能量;(3)若铀矿石的浓度为3%,一期工程投产发电后,一年将消耗多少吨铀矿石?(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 mol-1)答案(1)23592U+10n→9038Sr+13654Xe+1010n(2)140.4 MeV(3)45.7 t解析(2)裂变过程的质量亏损Δm=m U+m n-m Sr-m Xe-10m n=0.150 7 u,释放的能量ΔE=Δmc2=0.150 7×931.5 MeV≈140.4 MeV.(3)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E=Pt=2×125×107×365×24×60×60 J=7.884×1016 J,由E =N ΔE =m ·3%M N A ΔE 得m =EM 3%·N A ΔE=7.884×1016×2353%×6.02×1023×140.4×106×1.6×10-19g ≈4.57×107 g =45.7 t.17.(10分)如图11所示,木块m 2静止在高h =0.45 m 的水平桌面的最右端,木块m 1静止在距m 2左侧s 0=6.25 m 处.现木块m 1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桌面向右运动,与m 2碰前瞬间撤去F ,m 1和m 2发生弹性正碰.碰后m 2落在水平地面上,落点距桌面右端水平距离s =1.2 m .已知m 1=0.2 kg ,m 2=0.3 kg ,m 1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两个木块都可以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求:图11(1)碰后瞬间m 2的速度大小;(2)m 1碰撞前、后的速度;(3)水平拉力F 的大小.答案 (1)4 m /s (2)5 m/s ,方向水平向右 1 m/s ,方向水平向左 (3)0.8 N解析 (1)设m 1与m 2发生弹性碰撞后瞬间m 2的速度为v 2.碰撞后m 2做平抛运动,则h =12gt 2,s =v 2t ,解得v 2=4 m/s.(2)设m 1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 、v 1,m 1与m 2碰撞过程动量和能量守恒,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则m 1v =m 1v 1+m 2v 2,12m 1v 2=12m 1v 12+12m 2v 22,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v =5 m/s ,v 1=-1 m/s.(3)m 1与m 2碰撞之前有v 2=2as 0,F -μm 1g =m 1a ,代入数据解得F =0.8 N.18.(12分)如图12所示,半径为R =0.4 m ,内壁光滑的半圆形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 =0.96 kg 的滑块停放在距轨道最低点A 为L =8.0 m 的O 点处,质量为m 0=0.04 kg 的子弹以速度v 0=250 m/s 从右边水平射入滑块,并留在其中.已知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子弹与滑块的作用时间很短.g 取10 m/s 2,不计空气阻力.求:图12(1)子弹相对滑块静止时二者的共同速度大小v ;(2)滑块从O 点滑到A 点的时间t ;(3)滑块从A 点滑上半圆形轨道后通过最高点B 落到水平地面上C 点,A 与C 间的水平距离.答案 (1)10 m/s (2)1 s (3)455m 解析 (1)子弹射入滑块的过程动量守恒,规定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则m 0v 0=(m +m 0)v , 代入数据解得v =10 m/s.(2)子弹击中滑块后与滑块一起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左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 ,则μ(m +m 0)g =(m +m 0)a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得v t -12at 2=L , 联立解得t =1 s(t =4 s 舍去).(3)滑块从O 点滑到A 点时的速度v A =v -at ,代入数据解得v A =6 m/s.设滑块从A 点滑上半圆形轨道后通过最高点B 点时的速度为v 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 +m 0)v A 2=(m +m 0)g ·2R +12(m +m 0)v B 2, 代入数据解得v B =2 5 m/s.滑块离开B 点后做平抛运动,运动的时间t ′=2·2R g, 又x AC =v B t ′,代入数据得x AC =455m. 模块综合试卷(二)(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 .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子答案 D解析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知,只有当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子,光电流几乎是瞬时产生的,其大小与光强有关,与光照时间长短无关,易知eU c=E k=hν-W0(其中U c为遏止电压,E 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W0为逸出功,ν为入射光的频率).由以上分析知,A、B、C错误,D正确.2.如图1所示,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聚变反应的是()图1A.21H+31H→42He+10nB.147N+42He→178O+11HC.42He+2713Al→3015P+10nD.23592U+10n→14456Ba+8936Kr+310n答案 A解析21H+31H→42He+10n是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一个中子,属于聚变反应,故A正确;147 N+42He→178O+11H是卢瑟福发现质子的核反应方程,属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故B错误;42He+2713Al→3015P+10n属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故C错误;23592 U+10n→14456 Ba+8936Kr+310n是一种典型的铀核裂变,属于裂变反应,故D错误.3.在下列几种现象中,所选系统动量守恒的有()A.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车,从水平方向跳上一个人,以人、车为一系统B.运动员将铅球从肩窝开始加速推出,以运动员和铅球为一系统C.从高空自由落下的重物落在静止于地面上的车厢中,以重物和车厢为一系统D.光滑水平面上放一斜面,斜面也光滑,一个物体沿斜面滑下,以物体和斜面为一系统答案 A解析判断动量是否守恒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从动量守恒的条件判定,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系统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故分析系统受到的外力是关键.第二种,从动量的定义判定,B选项叙述的系统,初动量为零,末动量不为零,C选项末动量为零而初动量不为零,D选项,在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向下的动量增大.4.如图2所示,a、b两物块质量均为1 kg,中间用一长1 m的细绳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b可视为质点),开始让a、b挨在一起,现用一水平恒力F=2 N作用在b上,细绳可瞬间拉紧,则4 s 内恒力F 做功( )图2A .14 JB .15 JC .16 JD .17 J 答案 D解析 细绳拉直前,只有b 运动,加速度a 1=2 m/s 2,运动1 m 用时t 1=1 s ,此时b 的速度v 1=a 1t 1=2 m/s ,细绳拉紧瞬间a 、b 系统动量守恒,有m v 1=2m v 2,则v 2=1 m/s ,a 2=F2m =1 m/s 2,再运动3 s 的位移s 2=v 2t 2+12a 2t 22=7.5 m ,所以力F 在4 s 内做功W =Fl =2×(1+7.5) J =17 J ,D 正确.5.一个不稳定的原子核质量为M ,处于静止状态.放出一个质量为m 的粒子后反冲,已知放出的粒子的动能为E 0,则原子核反冲的动能为( ) A .E 0 B.m M E 0 C.m M -m E 0 D.MmM -m E 0答案 C解析 设放出的粒子的速度大小为v 0,反冲核的速度大小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m )v =m v 0=p ,又E k =p 22(M -m ),E 0=p 22m联立得E k =mM -m E 0,C 正确.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减小B .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个数越多,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C .氢原子光谱有很多不同的亮线,说明氢原子能发出很多不同频率的光,但它的光谱不是连续谱D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阴极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高速电子流 答案 C解析 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电势能增大,原子能量增大,A 项错误.由E k =hν-W 0可知,只增加光强而不改变光的频率,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B 项错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高速电子流是β射线,不是阴极射线,D 项错误.7.一个静止的铀核,放在匀强磁场中,它发生一次α衰变后变为钍核,α粒子和钍核都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某同学作出如图3所示运动径迹示意图,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图3A .1是α粒子的径迹,2是钍核的径迹B .1是钍核的径迹,2是α粒子的径迹C .3是α粒子的径迹,4是钍核的径迹D .3是钍核的径迹,4是α粒子的径迹 答案 B解析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静止的铀核发生α衰变后,生成的均带正电的α粒子和钍核的动量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由左手定则可知它们的运动轨迹应为“外切”圆,又R =m v Bq =p Bq ,在p 和B 相等的情况下,R ∝1q,因q 钍>q α,则R 钍<R α,故B 正确. 8.下表是按照密立根的方法进行光电效应实验时得到的某金属的遏止电压U c 和入射光的频率ν的几组数据.由以上数据应用Excel 描点连线,可得直线方程,如图4所示.图4则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 ) A .3.5×1014 Hz B .4.3×1014 Hz C .5.5×1014 Hz D .6.0×1014 Hz答案 B解析 由光电效应方程得eU c =hν-W 逸,U c =h e ν-W 逸e ,由题图知W 逸e =1.702 4,h e =0.397 31014,设这种金属的截止频率为ν0,则W 逸=hν0,解得ν0=W 逸h =1.702 4e h =1.702 4×10140.397 3Hz ≈4.3×1014 Hz ,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9.关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现象、理论和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电效应现象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 .在研究石墨对X 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 射线中,除了有与入射波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小于入射波长的成分C .由不确定性关系Δx Δp ≥h可知,如果要更准确地确定粒子的位置,那么动量的测量一定会更不准确D .衍射现象对电子显微镜的影响要比对光学显微镜的影响小得多 答案 CD解析 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 =hν-W 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一次函数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A 错误;在研究石墨对X 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 射线中,除了有与入射波长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入射波长的成分,B 错误;在微观物理学中,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知道粒子的位置和动量,C 正确;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比可见光短很多,衍射现象对电子显微镜的影响要比对光学显微镜的影响小得多,D 正确.10.如图5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 =3能级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 .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频率的光子B .用0.70 eV 的光子照射氢原子可使其跃迁C .用0.70 eV 动能的电子碰撞可使氢原子跃迁D .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电子动能增大,总能量减小 答案 ACD解析 一群氢原子处于n =3的能级状态,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频率的光子,选项A 正确;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时才能被氢原子吸收,选项B 错误;电子碰撞只能把其一部分能量传递给氢原子,因而电子的动能只要比氢原子的两能级的能量差大就可使氢原子跃迁,选项C 正确;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速度将增大,但向外辐射能量,总能量减小,选项D 正确.11.如图6所示,AB 为固定的光滑圆弧轨道,O 为圆心,AO 水平,BO 竖直,轨道半径为R ,将质量为m 的小球(可视为质点)从A 点由静止释放,在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小球(重力加速度为g )( )图6A .所受合力的冲量水平向右B .所受支持力的冲量水平向右C .所受合力的冲量大小为m 2gRD .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零 答案 AC解析 在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知I 合=m Δv ,Δv 的方向为水平向右,所以小球所受合力的冲量水平向右,即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的冲量水平向右,A 正确,B 错误;在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故有mgR =12m v B 2,解得v B =2gR ,即Δv =2gR ,所以I 合=m 2gR ,C 正确;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大小为I G =mgt ,大小不为零,D 错误.12.如图7所示,质量为m =245 g 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质量为M =0.5 kg 的木板左端,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质量为m 0=5 g 的子弹以速度v 0=300 m /s 沿水平方向射入物块并留在其中(时间极短),g 取10 m/s 2,则在整个过程中( )图7A .物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 .子弹的末动量大小为0.01 kg·m/sC .子弹对物块的冲量大小为0.49 N·sD .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行的时间为1 s 答案 BD解析 子弹射入物块的过程中,物块的动量增大,所以物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故A 错误;选取向右为正方向,子弹射入物块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0v 0=(m 0+m )v 1,物块在木板上滑动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m 0+m )v 1=(m 0+m +M )v 2,联立可得v 2=m 0v 0m 0+m +M=2 m/s ,所以子弹的末动量大小为p =m 0v 2=0.01 kg·m/s ,故B 正确;由动量定理可得子弹受到的冲量I =Δp =p -p 0=0.01 kg·m/s -5×10-3×300 kg·m/s =-1.49 kg·m/s =-1.49 N·s ,子弹与物块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始终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子弹对物块的冲量大小为1.49 N·s ,故C 错误;对子弹和物块整体,由动量定理得-μ(m 0+m )gt =(m 0+m )(v 2-v 1),联立得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行的时间t =v 2-v 1-μg =1 s ,故D 正确.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共计12分)13.(6分)在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中,使用的核燃料是239 94Pu ,裂变时释放出快中子,周围的238 92U吸收快中子后变成239 92U ,239 92U 很不稳定,经过两次β衰变后变成239 94Pu.已知1个239 92U 核的质量为m 1,1个239 94Pu 核的质量为m 2,1个电子的质量为m e ,真空中光速为c .(1)239 92U 的衰变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9 92U 衰变成239 94Pu 释放的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39 92U →239 94Pu +20-1e (2)(m 1-m 2-2m e )c 2 解析 (1)发生β衰变质量数不发生改变,根据电荷数守恒可知,其衰变方程为:239 92U →239 94Pu +2 0-1e ;(2)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Δm =m 1-m 2-2m e根据质能方程有:ΔE =Δmc 2=(m 1-m 2-2m e )c 2.。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
物理人教版高中选修3-5物理选修3-5_知识点总结提纲_精华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梳理一、动量动量守恒定律1、动量:可以从两个侧面对动量进行定义或解释:①物体的质量跟其速度的乘积,叫做物体的动量。
②动量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量度。
动量的表达式P = mv。
单位是skg .动量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瞬时速度的方向。
因为速度是相对的,所以m动量也是相对的。
2、动量守恒定律:当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际情况有多种表达式,一般常用等号左右分别表示系统作用前后的总动量。
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动量守恒定律一般是针对物体系的,对单个物体谈动量守恒没有意义。
②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碰撞、爆炸等,系统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力,远比它们所受到外界作用力大,就可以把这些物体看作一个所受合外力为零的系统处理, 在这一短暂时间内遵循动量守恒定律。
③计算动量时要涉及速度,这时一个物体系内各物体的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的,一般取地面为参照物。
④动量是矢量,因此“系统总动量”是指系统中所有物体动量的矢量和,而不是代数和。
⑤动量守恒定律也可以应用于分动量守恒的情况。
有时虽然系统所受合外力不等于零,但只要在某一方面上的合外力分量为零,那么在这个方向上系统总动量的分量是守恒的。
⑥动量守恒定律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只要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那么系统内部各物体的相互作用,不论是万有引力、弹力、摩擦力,还是电力、磁力,动量守恒定律都适用。
系统内部各物体相互作用时,不论具有相同或相反的运动方向;在相互作用时不论是否直接接触;在相互作用后不论是粘在一起,还是分裂成碎块,动量守恒定律也都适用。
3、动量与动能、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比较。
动量与动能的比较:①动量是矢量, 动能是标量。
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 考前必做题 倒数第2天(选修3-5)
A.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能量的光子后向更高能级跃迁 B.这群氢原子能够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C.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10.2eV D.如果发出的光子中有两种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其中 一种一定是由n=3能级跃迁到n=1能级发出的 E.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最长
解析 (2)①设 A 与 B 弹开后,A、B 的速度大小分别是 v1 和 v2,由 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1=m2v2,B 追上 A 需满足 v2>v1,故 m1>m2。 ②B 从光滑曲面滑下后的速度大小仍为 v2,当 A、B 速度相等时弹 簧具有最大弹性势能,A 与 B 弹开时 m1v1=m2v2=p。(2 分) B 追上 A 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2p=(m1+m2)v,(2 分)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12m1v21+12m2v22-12(m1+m2)v2=Epm(3 分) 解得 Epm=2m(1mm21(-mm12+)m2p22)(3 分) 答案 (1)BDE (2)①m1>m2 ②2m(1mm21(-mm12+)m2p22)
(2)(10 分)某些建筑材料可产生放射性气体氡,氡可以发生 α 或 β 衰变,如果人长期生活在氡浓度过高的环境中,那么,氡经过人 的呼吸道沉积在肺部,并大量放出射线,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原 来静止的质量为 M 的氡核(22826Rn)发生一次 α 衰变生成新核钋(Po)。 已知衰变后的 α 粒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速度为 v,并假设 衰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 α 粒子和新核的动能。(注:涉 及动量问题时,亏损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①写出衰变方程; ②求出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
倒数第2天 选修3-5 动量守恒和原子 结构、原子核
1.(2015·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联考)(1)(5分)如图1所示是氢原子的能 级图,对于一群处于n=4的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高中物理选修3-5知识点复习
(1) 小球B 的初速度V 0大小;(2) AB 球碰后粘在一起在半圆轨道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3) AB 球在速度最大时,球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例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A 、B 、C 三个物块,其质量分别为m A = 2.0kg ,m B = 1.0kg ,m C = 1.0kg .现用一轻弹簧将A 、B 两物块连接,并用力缓慢压缩弹簧使A 、B 两物块靠近,此过程外力做108J (弹簧仍处于弹性限度内),然后同时释放A 、B ,弹簧开始逐渐变长,当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C 恰以4m/s 的速度迎面与B 发生碰撞并粘连在一起. 求:(1)弹簧刚好恢复原长时(B 与C 碰撞前)A 和B 物块速度的大小. (2黑体辐射强度和波长的关系: 波粒二象性:光电效应实验(饱和电流、(反向)遏止电压、截止频率、逸出功);1/2mv 2=eU C ;E K =hv-W 0; ·例7.例8.研究光电效应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 与A、K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图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 下列关于这些光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产生的B. 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l能级时产生的C.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 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产生光电效应原子核:天然放射现象(α、β、r射线的辨别;α为42He;β为0-1e;r为光子;三者可通过磁场偏转辨别;三者的穿透性从弱到强;电离能力从强到弱)例13.图为三种射线在同一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里,分别辨认出三条射线各为何种射线。
例14.置于铅盒中的放射源发射的α、β、r三种射线,由铅盒的小孔射出,在小孔外放一张铝箔,铝箔后的空间有一匀强电场。
《高中物理选修3-5》二轮专题复习
《高中物理选修3-5》二轮专题复习-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物理选修3-5》二轮专题复习一、考纲要求与考题特点分析(一)经过一轮复习,大部分学生对本模块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有较好的把握。
尤其是动量守恒定律、光电效应、能级与光谱、核反应方程及规律等重点内容,有较强的得分能力。
原子物理部分的相关选择题,只要是常规题,一般能得分。
但这一部分知识点细而杂,涉及到的微观领域,学生又缺少直接经验;有关考题,跟物理学的前沿容易发生联系,如夸克、黑洞等,而且往往是多项选择题,会有部分学生因细节关注不够,造成不能拿满分。
动量守恒定律部分内容,相对难度大些,且跟能量、电磁学的内容综合考查的概率很大,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或者一些物理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涉及动量的综合题,总是一筹莫展,甚至干脆放弃。
而有关动量守恒的实验题也是高考热点,所以,争对3-5的二轮复习,重点内容还是要加强,细杂知识要突破、要点拨,加强解题方法、解题能力的指导和训练。
力保学生不失基础题的分、不失中档题的分、少失难题的分。
(二)高考物理学科要考查的五个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的要求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选修3-5》二轮专题复习一、考纲要求与考题特点分析(一)经过一轮复习,大部分学生对本模块基本概念、基本规律都有较好的把握。
尤其是动量守恒定律、光电效应、能级与光谱、核反应方程及规律等重点内容,有较强的得分能力。
原子物理部分的相关选择题,只要是常规题,一般能得分。
但这一部分知识点细而杂,涉及到的微观领域,学生又缺少直接经验;有关考题,跟物理学的前沿容易发生联系,如夸克、黑洞等,而且往往是多项选择题,会有部分学生因细节关注不够,造成不能拿满分。
动量守恒定律部分内容,相对难度大些,且跟能量、电磁学的内容综合考查的概率很大,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或者一些物理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涉及动量的综合题,总是一筹莫展,甚至干脆放弃。
而有关动量守恒的实验题也是高考热点,所以,争对3-5的二轮复习,重点内容还是要加强,细杂知识要突破、要点拨,加强解题方法、解题能力的指导和训练。
力保学生不失基础题的分、不失中档题的分、少失难题的分。
(二)高考物理学科要考查的五个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的要求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
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
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二、《选修3-5模块》复习设计(一)复习内容和要求,下表列出了本模块基本考点及要求的学习层次(二)复习时间和安排本模块复习需要时间十二课时,分三个子专题:动量守恒、波粒二象性、原子结构和原子核。
动量守恒子专题复习主干知识一课时、训练两课时、讲评一课时;波粒二象性子专题复习主干知识一课时、训练一课时、讲评一课时;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子专题复习主干知识一课时、训练两课时、讲评一课时。
综合释疑一课时。
(三)复习方法和策略1.依纲据本,明析教学要求①.抓基础,抓落实。
②.抓基本思维的训练,学会科学思维方法,再进行一定量的、灵活性的思维练习。
③.抓表达,求规范;抓细节,求简洁;抓速度训练,求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
④.在选考模块中,考生现在就应确定首选的模块、次选的模块,以防考场上举棋不定。
2.疏理建构,形成知识网络3.加强训练,突出重要考点①.《动量守恒定律》。
本子专题复习中要理解系统、内力、外力的概念,会分析系统的内力和外力;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识记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理解其确切含义;会根据动量守恒的条件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会用实验验证碰撞中守恒。
重点是动量、动量定理、动量量守恒守律。
难点是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电磁学知识的综合问题解决。
30. [2014·福建卷Ⅰ] (2)一枚火箭搭载着卫星以速率v 0进入太空预定位置,由控制系统使箭体与卫星分离.已知前部分的卫星质量为m 1,后部分的箭体质量为m 2,分离后箭体以速率v 2沿火箭原方向飞行,若忽略空气阻力及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则分离后卫星的速率v 1为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A .v 0-v 2B .v 0+v 2C .v 0-m 2m 1v 2D .v 0+m 2m 1(v 0-v 2)30.(2)D [解析] 忽略空气阻力和分离前后系统质量的变化,卫星和箭体整体分离前后动量守恒,则有(m 1+m 2)v 0=m 1v 1+m 2v 2,整理可得v 1=v 0+m 2m 1(v 0-v 2),故D 项正确.(2014上海)22A.动能相等的两物体A 、B 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而行,它们的速度大小之比12:2:1v v =,则动量之比:A B p p = ;两者碰后粘在一起运动,其总动量与A 原来动量大小之比:A p p = 。
[答案] 1:2;1:1 14.[2014·浙江卷] (1)如图1所示,甲木块的质量为m 1,以速度v 沿光滑水平地面向前运动,正前方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 2的乙木块,乙上连有一轻质弹簧.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 )A. 甲木块的动量守恒B. 乙木块的动量守恒C. 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D. 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能守恒 14.[答案] (1)C[解析] (1)本题考查碰撞、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由于弹簧弹力的作用,甲、乙的动量要发生变化,但对于甲、乙所组成的系统因所受合力的冲量为零,故动量守恒,选项A 、B 错误,选项C 正确;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势能,故不守恒.35.[物理——选修3-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两个弹性小球A 、B 静止在地面上,B 球距地面的高度h =0.8 m ,A 球在B 球的正上方,先将B 球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A 球释放,当A 球下落t =0.3 s 时,刚好与B 球在地面上方的P 点处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瞬间A 球的速度恰为零,已知m B =3m A ,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忽略空气阻力及碰撞中的动能损失.求:(1)B 球第一次到过地面时的速度; (2)P 点距离地面的高度.(2)解:(ⅰ)设B 球第一次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 B ,由运动学公式有v B =2gh ①将h =0.8 m 代入上式,得v 1=4 m/s.②(ⅱ)设两球相碰前后,A 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和v ′1(v ′1=0),B 球的速度分别为v 2和v ′2,由运动学规律可得v 1=gt ③由于碰撞时间极短,重力的作用可以忽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总动能保持不变,规定向下的方向为正,有m A v 1+m B v 2=m B v ′2④12m A v 21+12m B v 22=12m v ′22⑤ 设B 球与地面相碰后速度大小为v ′B ,由运动学及碰撞的规律可得v ′B =v B ⑥设P 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 ′,由运动学规律可得h ′=v ′2B -v 222g⑦联立②③④⑤⑥⑦式,并代入已知条件可得h ′=0.75 m .⑧[2014·新课标Ⅱ卷] [物理——选修3-5] (2)现利用图(a )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a )中,气垫导轨上有A 、B 两个滑块,滑块A 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 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图(a )实验测得滑块A 的质量m 1=0.310 kg ,滑块B 的质量m 2=0.108 kg ,遮光片的宽度d =1.00 cm ;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f =50.0 Hz .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 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 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 相碰.碰后光电计时显示的时间为Δt =3.500 ms ,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 )所示.图(b )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碰撞前后总动量之差碰前总动量×100%)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运算过程.[解析] (2)按定义,物块运动的瞬间时速度大小v 为v =Δs Δt① 式中Δs 为物块在短时间Δt 内走过的路程. 设纸带上打出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Δt A ,则Δt A =1f =0.02 s ②Δt A 可视为很短设A 在碰撞前、后时速度大小分别为v 0,v 1.将②式和图给实验数据代入①式得v 0=2.00 m /s ③ v 2=0.970 m /s ④设B 在碰撞后的速度大小为v 2,由①式得 v 2=dΔt B⑤ 代入题给实验数据得 v 2=2.86 m /s ⑥设两滑块在碰撞前、后的总动量分别为p 和p′则 p =m 1v 0⑦p ′=m 1v 1+m 2v 2⑧两滑块在碰撞前后总动量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 δp =⎪⎪⎪⎪p -p′p ×100%⑨联立③④⑥⑦⑧⑨式并代入有关数据,得 δp =1.7%<5%⑩因此,本实验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22.[2014·北京卷]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 和B 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现将A 无初速释放,A 与B 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R =0.2 m ;A 和B 的质量相等;A 和B 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求:(1) 碰撞前瞬间A 的速率v ;(2) 碰撞后瞬间A 和B 整体的速率v ′; (3) A 和B 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l .22.[答案] (1)2 m/s (2)1 m/s (3)0.25 m [解析] 设滑块的质量为m . (1)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R =12m v 2解得碰撞前瞬间A 的速率有v =2gR =2 m/s.(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 v =2m v ′解得碰撞后瞬间A 和B 整体的速率v ′=12v =1 m/s.(3)根据动能定理有12(2m )v ′2=μ(2m )gl 解得A 和B 整体沿水平桌面滑动的距离l =v ′22μg=0.25 m. 24. [2014·全国卷] 冰球运动员甲的质量为80.0 kg.当他以5.0 m/s 的速度向前运动时,与另一质量为100 kg 、速度为3.0 m/s 的迎面而来的运动员乙相撞.碰后甲恰好静止.假设碰撞时间极短,求:(1 )碰后乙的速度的大小; (2)碰撞中总机械能的损失. 24.[答案] (1)1.0 m/s (2)1400 J[解析] (1)设运动员甲、乙的质量分别为m 、M ,碰前速度大小分别为v 、V ,碰后乙的速度大小为V ′.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v -MV =MV ′①代入数据得V ′=1.0 m/s ②(2)设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的损失为ΔE ,应有12m v 2+12MV 2=12MV ′2+ΔE ③ 联立②③式,代入数据得ΔE =1400 J ④35.[2014·广东卷] (18分)图24 的水平轨道中,AC 段的中点B 的正上方有一探测器,C 处有一竖直挡板,物体P 1沿轨道向右以速度v 1与静止在A 点的物体P 2碰撞,并接合成复合体P ,以此碰撞时刻为计时零点,探测器只在t 1=2 s 至t 2=4 s 内工作.已知P 1、P 2的质量都为m =1 kg ,P 与AC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AB 段长L =4 m ,g 取10 m/s 2,P 1、P 2和P 均视为质点,P 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1)若v 1=6 m/s ,求P 1、P 2碰后瞬间的速度大小v 和碰撞损失的动能ΔE ;(2)若P 与挡板碰后,能在探测器的工作时间内通过B 点,求v 1的取值范围和P 向左经过A 点时的最大动能E .35.(1)3 m/s 9 J (2)10 m/s ≤v 1≤14 m/s 17 J [解析] (1)P 1、P 2碰撞过程动量守恒,有m v 1=2m v解得v =v 12=3 m/s碰撞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为ΔE =12m v 21-12(2m )v 2解得ΔE =9 J.(2)由于P 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故P 在AC 间等效为匀减速运动,设P 在AC 段加速度大小为a ,碰后经过B 点的速度为v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规律,得μ(2m )g =2ma3L =v t -12at 2v 2=v -at解得v 1=2v =6L +μgt 2t v 2=6L -μgt 22t由于2 s ≤t ≤4 s 所以解得v 1的取值范围10 m/s ≤v 1≤14 m/sv 2的取值范围1 m/s ≤v 2≤5 m/s所以当v 2=5 m/s 时,P 向左经过A 点时有最大速度 v 3=v 22-2μgL则P 向左经过A 点时有最大动能E =12(2m )v 23=17 J. [2014·江苏卷] (3)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记载,A 、B 两个玻璃球相碰,碰撞后的分离速度和它们碰撞前的接近速度之比总是约为15∶16.分离速度是指碰撞后B 对A 的速度,接近速度是指碰撞前A 对B 的速度.若上述过程是质量为2m 的玻璃球A 以速度v 0碰撞质量为m 的静止玻璃球B ,且为对心碰撞,求碰撞后A 、B 的速度大小.(3)1748v 0 3124v 0 [解析] 设A 、B 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 1和v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m v 0=2m v 1+m v 2,且由题意知v 2-v 10=1516,解得v 1=1748v 0,v 2=3124v 0.10. [2014·天津卷]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一辆小车A ,质量m A =4 kg ,上表面光滑,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可视为质点的物块 B 置于A 的最右端,B 的质量m B =2 kg.现对A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10 N ,A 运动一段时间后,小车左端固定的挡板与B 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 、B 粘合在一起,共同在F 的作用下继续运动,碰撞后经时间t =0.6 s ,二者的速度达到v t =2 m/s.求:(1)A 开始运动时加速度a 的大小;(2)A 、B 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v 的大小; (3)A 的上表面长度l .10.(1)2.5 m/s 2 (2)1 m/s (3)0.45 m[解析] (1)以A 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A a ①代入数据解得a =2.5 m/s 2②(2)对A 、B 碰撞后共同运动t =0.6 s 的过程,由动量定理得Ft =(m A +m B )v t -(m A +m B )v ③代入数据解得v =1 m/s ④(3)设A 、B 发生碰撞前,A 的速度为v A ,对A 、B 发生碰撞的过程,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A v A =(m A +m B )v ⑤A 从开始运动到与B 发生碰撞前,由动能定理有Fl =12m A v 2A ⑥ 由④⑤⑥式,代入数据解得l =0.45 m ⑦②.《波粒二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