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汶川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启示

合集下载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反思》读后感一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反思》读后感一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反思》读后感一《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反思》读后感(一)今天在火车上看了徐有邻大师的上作,虽然总体上看的页数不多,但是还是收获颇丰的,简要总结如下。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通俗易懂,用这个词来形容一本专业性很强的书也许不妥,但确实是这样。

抗震设计理论是庞杂而又枯燥难懂的,但是徐大师此书配了大量图片,论述直截了当,没有很晦涩和抽象的理论叙述,基本上都是从个人观点经过梳理之后直接形成文字,此乃大亮点之一。

书中内容是从作者在汶川地震发生后赶赴第一现场每天的手记整理而来的,因此内容很真实。

震害状况一章中论述了农居房屋、砖混房屋、底框房屋、框架房屋、古建筑、高耸结构几个方面,从每种结构的特点着重论述了几种破坏形态,着实令人深思。

农居房屋是农村特有的产物,大多随意而建,没有任何规范而言。

早期的农居有土坯房、“干打垒”、木屋架、砖砌房等类型,所有这些类型中也只有最后砖砌房最接近规范设计,但是农民盖房的淡漠意识,图省钱,这些房屋大多没有构造柱和圈梁,砖混房屋缺乏构造柱和圈梁的“围箍”作用,就如同堆积木一般,地震来临,轰然倒下,造成人员伤亡。

砖混房屋是汶川地震中倒塌最多的建筑形式。

县城中有很多这样的房子,虽然也在关键部位设置了构造柱,也有圈梁,但是大量预制空心板塌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最根本的原因是板端构造没按规范设置,胡子筋随意设置,板缝无拉结,板端孔无豆石混凝土浇灌,这些导致预制板就是搁置在梁或墙上,在地震来临,墙体失效倒塌之后,沉重的预制板轰然断裂、塌落,这样的照片在汶川地震中频频可见。

底框结构是抗震不利的一种结构形式,上重下轻,上刚下柔,地震来临时,底部若不能抵抗足够的`地震剪力,将被“拦腰砍断”,然后上边二层变一层,三层变二层。

这对底部往往是大开间、商业集中、人多这些状况造成的损失可想而知。

底框结构底部抗震墙的设置是重中之重,现实中有很多为了过分强调大空间,图省钱,少设抗震墙或不设,甚至还减小柱子截面,这些都是极其危险的行为。

从汶川地震看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防要点

从汶川地震看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防要点

从汶川地震看框架结构设计中抗震设防要点通过2015年度工程类继续教育培训,老师生动的讲述了汶川地震震后一些特殊典型破坏的案例,使我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下面简单谈谈我对本次继续教育的认识和收获!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中烈度11度,当地建筑遭受严重破坏并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震后,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及一线设计人员多次深入地震灾区,开展震害调查及震后修复工作。

并结合地震灾害情况,对我国现行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了完善,为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从本次震害的整体情况来看,经过抗震设防,特别是在1990年后设计建造的建筑整体表现良好,即使在极震区实际烈度高出抗震设防烈度3度~4度(地震动强度超出预计的10倍)的情况下,仍有较多建筑虽受到中等至严重破坏,但未倒塌,达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1框架结构典型震害实例1)柱的破坏。

柱是框架结构的竖向主受力构件,柱的破坏将直接导致整个结构的破坏。

设计中对柱进行必要加强,使梁柱结构形成强柱弱梁,是结构设计中必须重视的一个基本概念。

从震害情况来看,抗震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梁铰机制”没有出现,而是出现了大量的“柱铰”。

显然因楼梯平台使该框架柱形成短柱,且箍筋不足,在复杂的地震力作用下,最终使柱受剪破坏。

2)梁的破坏。

梁是结构水平承力构件,板上的荷载通过梁传递给柱,一旦梁破坏,楼板将遭到破坏而退出工作。

调查发现,地震对楼梯间的破坏相对较重。

楼梯间作为地震疏散的通道,一旦发生破坏,人员疏散几乎不能实现。

楼梯间在地震时,受力比较复杂,作为设计人员,必须清楚楼梯间在地震中的重要性,适当加强楼梯间的构造措施。

新版规范也对楼梯间构造要求进一步加强。

3)节点破坏。

经过对震害的分析发现,在框架结构的破坏形式中,节点的破坏是非常严重的。

4)良好设计的房屋。

震害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强震区,只要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标准进行设计,保证抗震构造措施,确保施工质量的框架结构房屋完全能够满足地震区的抗震设防要求。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

1979-1988 1989-2001 2002-
30% 22%
20%
10%
0%
26%
28%
15% 7% 8%
11% 2%
可以使用 加固后使用 停止使用 立即拆除
图 14 不同年代建造的建筑震害情况对比
比较抗震设计规范 TJ11-78[1]、GBJ 11-89[2]、GB50011-2001[3]可以发现,自 1976 年唐山地震以来, 我国加强了对工程结构抗震领域的研究,使得抗震设计规范逐渐完善,在抗震设计中考虑的内容越来越 全面,如表 3。同时,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对建筑抗震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同期的混凝土结构规 范为例[4]- [7],结构的设计安全水平和安全储备从 74 规范以后逐渐提高,如表 4 所示。而 74 规范的安全 水平和安全储备之所以最低,正是受当时经济水平所限。由此可见,抗震水平也是国家经济水平的反映。
其它震害情况还有伸缩缝处碰撞(图 9)、鞭稍效应造成顶部突出物结构破坏(图 10)、装饰构件破 坏(图 11)、圆形填充墙破坏(图 12)。
绵阳某酒店
汶川某教学楼
图 9 伸缩缝处碰撞破坏
都江堰某公共建筑
都江堰公安局
图 10 鞭稍效应造成顶部突出物结构破坏
图 11 装饰构件破坏
绵阳科技馆
剑南春办公楼
图 12 圆形填充墙破坏
建造年代 -1978
1979-1988 1989-2001
2002不详
表 2 建筑震害情况统计(按建造年代分类)
可以使用
加固后使用
停止使用
3 (30%)
3 (30%)
3 (30%)
21 (22%) 34 (47%) 29 (55%) 39 (51%)

从汶川地震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

从汶川地震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

从汶川地震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摘要:本文通过对遭受汶川地震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和砌体结构的震害,针对概念设计、构造、未成年人保护、楼梯间等问题,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0011-2001)版条文及08年修订版变更条款(以下简称《规范》),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原因,浅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

关键词:汶川地震概念设计构造未成年人保护楼梯间0 引言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5级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89规范”之前的建筑物多数遭受严重破坏,直至倒塌;90年以后建造的建筑大部分作到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在极震区,有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倒塌了,可相邻的砌体结构却“裂而不倒”。

本文依据《规范》,结合工作经验,分析原因,浅谈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认识。

1 抗震设计应重概念、轻精度地震作用计算是依据当地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对应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的设计取值来计算的,原本就是一种数学上的精似计算,想得到精确准确的计算结果是非常困难的。

概念设计是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以达到合理抗震设计的目的。

设计时只靠提高地震作用来提高抗震能力,结构的各构件将需全面增加材料,增加投资,不符和我国国情;而提高抗震措施,着眼于把财力、物力用在增加结构薄弱部位的抗震能力上,是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1.1 结构体系合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5.2条3.5.3条规定,不论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砌体结构,均要求结构体系完整,传力路径明确,但在设计中,为满足建筑师的创新突破,结构设计以拆柱子、开大洞、砌体结构中大量钢筋混凝土构件承重、转角开门窗、楼梯间凹凸于建筑转角等作为代价,结果破坏了结构整体性及传力路径,在地震中率先破坏导至结构失稳坍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围护墙和隔墙(不包括轻质隔墙)不合理布置,可使结构形成刚度和承载力突变的薄弱部位而引起倒塌,(上下楼层的数量相差很大导致上刚下柔;墙不到柱顶,形成短柱剪切破坏);目前的学校建筑因建筑构造要求及经济因素等的影响多采用单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结构抗震计算时,此体系结构对抗震有明显的不利因素,高烈度区的横向层间位移难以满足规范要求而倒塌,1.2 设置多道抗震防线此次地震发现,在高烈度区理论上抗震性能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倒塌的,而抗震相对较差的的砌体却也有裂而不倒的;甚至个别私人建造的砖木结构的住宅都完好无损;同一地点,同是砌体教学楼,有的损坏严重,甚至倒塌,有的却表现良好。

从汶川地震看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结合

从汶川地震看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结合

从汶川地震看建筑设计与结构的结合【摘要】建筑设计质量关乎建筑物的安全,汶川地震暴露出众多建筑设计问题,为此,建筑设计必须与结构设计相结合,建筑设计也要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关键词】汶川地震;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抗震设计【中图分类号】TU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053-012008年5月份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众所周之,建筑物结构的设计对建筑抗震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建筑设计不合理造成建筑物抗震水平下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对于建筑抗震设计,至今仍然存在一种误解:似乎建筑抗震设计只是结构工程师的事,与建筑师关系不大。

建筑抗震的实践表明:一个地震区建筑物,如果没有良好的建筑总体布置方案,单靠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的构造措施,在较强烈的地震作用下,仍是难以取得建筑抗震的较好效果,甚至减轻不了建筑物的震害程度。

因此,只有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筑抗震设计水平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完善的高度。

1建筑设计质量关乎建筑物的安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对整个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结构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也有一种不好的倾向,少数建筑设计师把结构设计摆在从属地位,并要求结构必须服从建筑,应以建筑为主。

许多建筑设计师强调创作的美观、新颖、标新立异,强调创作的最大自由度,然而有些创新的建筑方案却在结构上很不合理甚至无法实现,这无疑给建筑结构的安全带来隐患。

例如,某市地震设防烈度是8度,而且场地平面形状规矩开阔,对建筑平面形状的选型未构成任何限制,但建筑师所设计的某大厦(20多层),其平面形状是三角形,虽做了切角处理,但切角很小,迎风面仍较大,在水平风力作用下,它受力的效果,即抗弯曲变形和抗侧移的能力比圆形、椭圆形、正方形、正多边形、十字形、工字形、口字形等平面形式的高层建筑要弱很多。

从汶川地震灾害看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3篇

从汶川地震灾害看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3篇

从汶川地震灾害看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3篇从汶川地震灾害看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1从汶川地震灾害看钢结构在地震区的应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一次破坏性极强的地震灾害,造成数万人死亡或失踪,成千上万房屋倒塌。

这次地震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建造房屋时要更加重视抗震性能。

而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轻型建筑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为地震区的建筑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钢结构有着许多优点,比如轻质、强度高、施工方便、可重复利用等,这些优点使其在抗震方面表现尤为突出。

首先,钢结构的重量轻,自重小,是混凝土结构的1/5,与砖木结构相比也轻了很多。

这就是说,对于相同的建筑面积,钢结构所需的基础就可以更小,从而使受震面积更小,所需钢材和混凝土的使用量也更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抗震能力。

其次,钢结构的强度高,大大减轻了在地震中结构的变形与破坏。

虽然由于钢的刚性大,在强烈地震中仍然会发生破坏,但钢结构有利于控制这样的破坏,避免像混凝土结构一样突然坍塌,能够给人们留出更多逃生时间。

再者,钢结构的施工方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拼装成型,而且已充分的预制装备,不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满足现代追求效率的需求。

在汶川地震中,许多钢结构房屋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例如成都金牛区的方圆8号、德阳泰康之家等。

这些钢结构的建筑因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所以在地震中显示出了钢结构的优越性。

事实证明,采用钢结构设计的建筑因为自重较小、刚度高,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并且避免了很多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然而,钢结构的应用还受到了一些限制。

首先,钢材价格较高,造成了建筑成本的提高,一些开发商可能没有考虑到其带来的收益。

其次,钢结构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施工难度也比较大。

另外,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对钢结构的认识和了解,致使其应用和推广程度不高。

总的来说,钢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轻型建筑体系,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为地震区的建筑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抗震概念设计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抗震概念设计

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启示抗震概念设计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2008年汶川地震中建筑震害的教训,并从抗震概念设计的角度提出改进措施。

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其破坏力之大、影响范围之广,使得大量建筑物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这一事件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从汶川地震的建筑震害中汲取教训,对抗震概念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了汶川地震的基本情况,包括地震的震级、烈度以及受灾地区的情况。

接着,分析了地震中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包括建筑结构设计的不足、材料性能的不稳定、施工质量的问题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探讨了抗震概念设计在减少建筑震害中的作用,包括合理的结构选型、优化的材料选择、科学的施工方法等。

文章提出了改进抗震概念设计的建议,以期为我国未来的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抗震概念设计在减少建筑震害中的重要性,为我国的建筑抗震设计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我们也期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研究,不断提高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二、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回顾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0级大地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在地震中,大量建筑物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震害,其中不乏一些按照现行抗震规范设计的建筑物。

这一事实使得我们必须深入反思和重新审视我们的抗震设计理念和方法。

汶川地震震中所在的映秀镇,大量建筑物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其中包括一些被认为是按照抗震规范进行设计的建筑。

许多建筑物在地震中出现了严重的倒塌、开裂和变形等现象,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震害调查表明,汶川地震中的建筑震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物的整体倒塌,这主要是由于结构体系不合理、构件连接不牢固等原因造成的;二是建筑物的局部破坏,如墙体开裂、楼板垮塌等,这主要是由于材料性能不足、构造措施不当等因素引起的;三是建筑物的震后功能失效,如水电设施损坏、电梯停运等,这主要是由于设备设施抗震能力不足导致的。

由汶川地震引发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由汶川地震引发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

由汶川地震引发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思考作者:刘欣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第08期摘要:汶川大地震对建筑物损害巨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原有建筑结构设计安全设置度及抗震设防烈度低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是我们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主要是针对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建筑结构抗震能力评估方法等内容进行阐述,并提出了提高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地震;建筑结构;抗震能力1 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主要因素1.1 建造结构所用的材料及施工质量对于材料而言,我们要明确这样一个道理:地震对结构作用的大小几乎与结构的质量成正比。

一般说在相同条件下,质量大,地震作用就大,震害程度就大;质量小,地震作用就小,震害就小。

所以,在建筑的楼板、墙体、框架、隔断、围护墙以及屋面构件中,广泛采用多孔砖、硅酸盐砌块、陶粒混凝土、加气混凝土板、空心塑料板材、瓦楞铁等轻质材料,将能显著改善建筑的抗震性能。

施工质量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建筑结构本身的抗震能力。

施工中造成的材料性能和截面几何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砂浆强度、混凝土浇筑质量以及延性构造措施在施工中的变动等施工质量问题,对实际结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1.2 建筑物本身的设计建筑物如果平面布置复杂,致使质心与刚心不重合,在地震作用下产生扭转效应,则会加剧了地震的破坏作用,汶川512地震中,一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结构平面不规则,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严重扭转效应而破坏倒塌,同时撞坏相邻建筑上部的阳台。

抗震设计中,要求结构平面布置尽可能地使结构的刚心和质心相一致,以减小地震作用下结构产生的扭转效应,对于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的房屋应注意偏离结构刚心远端抗震墙或框架柱承载力的验算。

建筑立面应避免头重脚轻,结构重心尽可能的降低,出屋面部分如屋顶的女儿墙、水箱间等,由于根部与下部结构连接薄弱,刚度突变,受鞭梢效应影响严重,在地震时容易率先破坏倾倒;另外,其地震作用通过周边的屋面结构传至下部结构,如屋面结构刚度不够时,在突出屋面结构的下部一定范围内破坏相对集中。

从汶川地震谈建筑结构设计

从汶川地震谈建筑结构设计

从汶川地震谈建筑结构设计(GuangdongChaozhouArchitectureDesignInstitute,Chaozhou521000,China)摘要:建筑结构关系到建筑的坚固程度,是建筑质量的保障。

每一个设计人员都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切实贯彻抗震规范的相关内容,保证结构方案的合理性和图纸的规范性。

本文结合汶川大地震一些具体事例对建筑砌体结构设计进行进一步探讨。

Abstract:Buildingstructureisrelatedtothestrengthofconstruction,whichi stheguaranteeofthequalityofconstruction.Everydesignershouldpaysuffici entattentiontoit.Designersshouldimplementtherelevantelementsofseismic codeinthedesigningwork,andensurethatthestructureprogrammeisrationalan dthedrawingisnormative.Inthispaper,designofmasonrystructureisdiscusse d,combinedwithsomespecificcasesinWenchuanearthquake.关键词:地震;结构设计;砌体结构Keywords:earthquake;structuredesign;masonrystructure:TU3:A:1006-4311(2011)10-0092-00引言08年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它夺去了近10万人生命,更将大多数建筑化为一片废墟,已经看不出来原来的结构,无数的画面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作为一名结构工程师,虽没有亲临现场,但根据多年从事建筑设计工作方面的经验,特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对5.12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的原因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浅谈汶川地震对结构延性和抗倒塌设计的启示

!浅谈汶川地震对结构延性和抗倒塌设计的启示

广东土木与建筑GUANGDONG ARCHITECTURE CIVIL ENGINEERING 2008年10月第10期OCT 2008No.10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作为结构工程师,满目疮痍的倒塌建筑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痛苦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的深思。

结合地震现场大量的震害调查与图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即良好的延性设计和抗倒塌设计对于结构的抗震性能是极其重要的,只要房屋不发生倒塌,则无论其结构遭受多么严重的破坏,也能很大程度上保证人员生还,若房屋倒塌则人员伤亡惨重,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1汶川地震的震害概况1.1简易的村民住宅①木结构破坏小;②砖木结构破坏较多;③砖墙预制板结构破坏最多。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木结构房屋延性好,重量轻,地震作用小,且木结构连接多以齿钉连接和榫头连接为主,此种连接成为塑性铰,作为一种耗能结构,有利于抗震;而对于砖木结构及砖墙预制板结构而言,由于未设圈梁和构造柱,墙体之间无拉结筋,且自重较大,地震作用大,易发生倒塌性破坏。

1.2砌体结构⑴应设置构造柱和圈梁。

我们看到按规范设置构造柱、圈梁的砌体结构房屋较少发生倒塌,或是裂而不倒;但四川地震灾区有很多砌体结构房屋有圈梁而无构造柱甚至无圈梁的,震后大量倒塌。

⑵梁与板之间应锚固良好。

拥有良好锚固的梁、板、预制板等虽有断裂或破坏,但因锚固好,故不塌落和伤人。

尤其是预制板,其端头钢筋严格按图集锚固的则较少塌落。

⑶梁端搁置在墙上应减小偏心,且梁下加梁垫,力的传递应简洁直接。

梁偏心或梁下无梁垫的,力的传递路线曲折,本次地震破坏则非常严重。

⑷冷加工钢筋不能采用预应力筋,因其延性太差,均匀伸长率仅约2%,易脆断。

此次地震很多预制板断裂,多因冷加工钢筋作为预制板的预应力筋,破坏无预兆,造成大量预制板断裂。

⑸砖墙破坏多呈单向斜裂缝或Y 形缝,X 型裂缝则较少,其原因主要是地震波往复作用时,第1波导致破坏时墙已裂开,不是整体,故较少形成X 缝。

汶川地震后对我国结构工程抗震的几点思考

汶川地震后对我国结构工程抗震的几点思考

汶川地震后对我国结构工程抗震的几点思考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中位置位于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以7.8级的地震破坏性震级,引发全球轰动。

这次地震对于我国的结构工程抗震技术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也在事后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发展,以下是一些有关我的思考。

1. 提升结构工程标准的紧迫性在地震中,很多房屋、建筑物的结构出现了大面积的破坏,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抗震能力并不足够强。

因此,在提升结构工程标准上,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改进建筑材料和制造技术,探索可能的新颖方案,使得结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

同时,政府也应当出台更为严格的建筑法规,以保证建筑物在抗震性方面的安全性。

2. 创新设计理念对于地震来说,抗震设计的核心在于保持建筑物的稳定,使建筑物在地震中不会倒塌,从而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这方面,如何创新设计理念,加强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控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点。

例如,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以更为注重“墙走框架”的设计理念,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3. 推广PPP模式在未来的结构工程抗震设计中,还可以考虑采用PPA(公共-私营-合作)这种趋势,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重点领域的需要,打通公共和私营投资的瓶颈,以突破传统设计框架,实现防震装置的多方面发展。

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才能够以更加理性、高效的态度来推动建筑抗震技术的不断进步。

4. 积极推广新建筑材料除了对于既有建筑物进行改进,对于新建筑物的材料也需要进行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智能混凝土、化学改性结构软料等等,这些新型材料在抗震方面的性能也值得期待。

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抵御地震的袭击。

结语我国结构工程抗震技术研究面临的挑战,深刻反映出当前抗震领域的一些主要问题。

作为工程建设中的核心技术,抗震在不断地优化和进步,我们在不断挑战自己的同时,也需要加强与国外的信息交流、吸纳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并融合到国内社会实践中去,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结构工程抗震技术的持续发展。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反思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反思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及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反思汶川地震是2008年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的一次毁灭性地震,给该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次地震对于建筑结构安全提出了重要的反思和教训。

1.结构抗震能力不足:汶川地震暴露了许多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不足。

许多房屋和公共建筑没有设计和建造符合地震安全标准的结构,无法承受地震引发的巨大震力。

2.建筑质量问题:地震发生后,一些建筑物出现严重破坏并坍塌,暴露出建筑质量问题。

其中包括建筑材料的使用、施工工艺的控制以及质量监督的不健全等。

3.地理环境和规划问题:地震震害的调查也揭示了地理环境和城市规划等因素对建筑结构安全的影响。

一些地理条件,如地震活动带、土壤类型等,应纳入设计和规划的考虑,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建筑文化和技术水平:一些地方的建筑文化和技术水平对地震的准备和应对能力不足。

在地震前,很多人对地震的认识和准备不够充分,缺乏应急预案和逃生意识。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的结果引起了重大反思和改进措施,对提高建筑结构安全产生了积极影响:1.加强抗震设计和规范:根据地震调查结果,加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建设规范的制定,确保建筑物能够在地震中保持稳定,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建设抗震设施:加强对公共建筑、重点基础设施等的抗震设施建设,提高它们的抗震能力和灾害应对能力。

3.加强质量监督和施工管理:加强对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的质量监督,提高建筑质量水平。

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4.提高地震科普和教育:加强地震科普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培养逃生和自救的意识。

汶川地震震害调查为中国的建筑结构安全提供了重要经验教训,促使政府、建筑行业以及公众更加重视地震安全,加强建筑抗震能力的提升和灾害应对能力的加强。

“汶川”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及给施工带来的启示

“汶川”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及给施工带来的启示

“汶川”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及给施工带来的启示摘要: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境内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这次特大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的倒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

灾区人民流离失所,痛失家园。

作为建筑施工的从业人员来说,这次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需要我们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为社会建造更多、更牢固的建筑。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结构施工构造柱圈梁施工缝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境内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这次特大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的倒塌,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

灾区人民流离失所,痛失家园。

我公司在第一时间组织了专业抢先队伍,携带抢险大型机械设备赶往地震重灾区北川县城,疏通损毁的道路,积极配合解放军展开救援工作,解救受困群众。

2008年6月16日,我公司组织了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人员到灾区考察建筑物受损情况的调查活动,我有幸作为其中的一员参加了这次有意义的活动。

这次大地震给我们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现场倒塌的房屋来看,真是触目惊心。

这次地震也震醒了我们,使我们懂得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施工节点的关键性。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加强现场质量责任心、责任感,绝对不能个人以经济利益而忽视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克服图小利、不讲大利的思想,绝不能放松对班组的工序质量管理,要严格按施工图、施工规范、工艺流程进行管理和施工,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这次对灾区建筑物的现场观摩,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施工生产中引起高度重视,及时排查各种隐患,杜绝因地震发生的次生灾害而造成更大的损失,为我们在施工中如何确保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在以后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按照设计施工图、施工验收规范和工艺流程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这次地震中建筑物受损严重的部位,是以后施工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

通过这次到灾区对地震造成建筑物的损害调查给我以后施工质量控制带来颇多启示,现总结如下:一、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破坏形式这次到地震灾区考察了许多受损的建筑物,发现了许多建筑物不同程度地受到破坏,通过仔细观察于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破坏情况。

汶川地震的震害引发的对建筑结构体系的思考

汶川地震的震害引发的对建筑结构体系的思考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2)大开间房屋倒塌严重。

砖、混凝土的材料结构是8.0级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据统计脆性的,不抗强压、不抗拉、不抗剪,不能弯曲,同时建截至9月25日12时遇难69225人,失踪17923人,受伤筑整体连接又是刚性的,因此当有强大外力作用时,变形374640人,受灾4624万人,地震致倒塌和损毁的房屋达到很小,只能以刚对刚,一旦不能承受强大外力,而建筑又1500万间。

根据地震专家对130次巨大地震的分析显示,人无相应的抗震防范措施,则破坏是必然的。

正是由于这些员伤亡总数的90~95%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材料的特性,横墙间距大于4.2m的大开间房间在地震中会10%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加重破坏的程度,因此,此类房屋破坏极为严重。

这也是等次生灾害导致的,因此房屋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为什么此次地震中学校建筑倒塌严重的原因之一。

视。

汶川地震由于大部分房屋的结构体系为砖混结构与混(3)砌体结构建筑破坏惨重。

砌体结构是各种建筑结凝土结构,材料自重大、弹塑性能差,受到地震的破坏非构中抗震性能最差的结构形式,这是由它的结构特点造成常大,大量房屋倾刻间完全垮塌,为自救与搜救工作带来的。

砌体结构由于由砖、石等砌筑而成,砌块之间的连接较极大的困难。

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大量的钢结构临时安置差,虽然设置了圈梁、构造柱等,但当遇到强震时,在水平房的使用引发人们对住宅结构体系的选用与革新进行认真和横向地震力的交替作用下,砌块之间的连接被破坏,导致的思考。

钢结构体系,以其优良的抗震性能以及对住宅产砌体松散,竖向受力构件破坏,建筑物垮塌。

业化、工业化发展的高度适应性,在近年来的工程实践 2 引发的思考中,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在这次地震的灾区中, 大部分房屋采用的结构形式主1 建筑物破坏情况要有砖木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汶川地震对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的启示

汶川地震对框架建筑结构设计的启示

因素。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针对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现场调查、文献搜集、实例分析等手段对汶川地震中地基基础震害进行了系统研究,有很强
的工程实用价值,对今后的地基基础震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3.期刊论文 高波.王峥峥.袁松.申玉生.GAO Bo.WANG Zhengzheng.YUAN Song.SHEN Yusheng 汶川地震公路隧道震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李鸿晶.陆鸣.温增平.罗韧.LI Hong-jing.LU Ming.WEN Zeng-ping.LUO Ren 汶川地震桥梁震害的特征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
汶川地震中公路桥梁遭受重创,大量桥梁破坏甚至垮塌,难以修复.这些桥梁震害体现出山区桥梁震害的典型特征,为山区桥梁抗震设防提供了丰富的 实例资料.在汶川地震现场桥梁震害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汶川地震桥梁震害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该地震中桥梁震害的主要特征,为下一步继续深入探 讨汶川地震桥梁震害形成机理和结构破坏过程,以及山区桥梁抗震设防对策与措施提供参考.
(2)底层为空旷大开间的框架结构在底层易形 成严重薄弱层,填充墙对结构抗侧刚度的贡献很 重要。
(3)抗震设防地区,楼梯需要做严格的抗震设 计,活荷载取值可考虑加大或者考虑加大楼梯设计的
680‘工程与建设’2009年第23卷第5期
重要性。 (4)基础隔震建筑在此次及历次地震中表现很
好,若条件许可,应鼓励采用基础隔震技术。
不规则框架建筑,尤其是沿竖向不规则的房屋建 筑,在地震中破坏很严重,比较典型的有:①框架结 构底层空旷,填充墙较少,下部为严重薄弱层。②即 便底层不空旷,框架结构底层破坏仍较严重。③楼 梯问的破坏。④突出屋面的小塔楼建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窗间墙及洞口处墙体的破环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2、底框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底层填充墙
底层填充墙的破坏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2、底框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抗震墙
钢筋混凝土的剪力墙几乎没有一点损害, 只有老式的砖结构抗震墙才受到了破坏。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2、底框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底层框架震损
底层框架震损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3、框架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柱的破坏 (1)、柱的破坏。柱顶纵筋压屈、混凝土压碎,柱出现 斜裂缝或交叉的斜裂缝,柱底出现水平裂缝,柱顶的震害 比柱底严重;短柱(柱净高H/b≦4)易发生剪切破坏,角 柱的震害比其他部位的柱严重。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3、框架结构启示
—— 技术层面
一、汶川地震介绍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
度)发生里氏8.0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汶川地震发生地为龙门山 断裂带,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大。
一、汶川地震介绍
汶川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构造带上,晚新生代以来,龙
汶川地震
对建筑结构的启示
—— 政策规范层面
启示1
• 我国颁布执行的抗震设计规范经受了大震的考验 ,有效的保证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凡是严格按照89抗震规范或2001抗震规范的规定进行设 计、施工和使用的各类房屋建筑,在遭遇到比当地设防 烈度高一度的地震作用下均经受了考验,没有出现倒塌 破坏,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安全,这个经验应充分 肯定。 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对策是提高各类建设工程的抗震能 力。
1、砌体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构造柱产生剪切破坏
平面布置不当导致构造柱产生剪切破坏。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2、底框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 底框砖混结构为“底柔上刚,头重脚轻”的结构体系, 地震时,由于上下结构形式不同,结构刚度沿竖向分布不 均匀,底层框架层一般侧向变形较大,震害比上部结构严 重。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底层框架结构房屋震害主要集中 于底层梁、柱及节点,并且柱的震害远大于梁,柱顶震害
Area The Number of surveyed building 42 112 No damage (A) slight damage (B) medium damage (C) 0 46(41%) severe damage (D) 0 3(3%)
Cheng du Mianz hu Dujian g yan Deyan g Mian yang
一般为贯通梯段板厚度、长度为梯段宽度的裂缝。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3、框架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变形缝
(4)、结构的伸缩缝、沉降缝未按抗震缝要求设置,
地震时缝两侧建筑物相互碰撞,造成墙体和檐口局部 破坏,外装饰层崩裂在城区各类建筑中普遍存在。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3、框架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填充墙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3、框架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柱的破坏
柱底的震损:柱底出现局部抹灰层脱落,局部混凝土压 碎,柱纵筋外露。梁柱加腋处下端出现周边贯通的裂缝。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3、框架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节点破坏 (2)、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破坏表现为:受拉钢筋屈服, 受压区混凝土压碎,混凝土保护层剥落,梁上交叉斜裂缝
二、建筑结构震损统计
地震主震过后,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立即组织科研人员进行四川灾区建筑工程结构安全鉴定 与震害调查。
砖混结构统计分析。 框架结构统计分析。
二、建筑结构震损统计
在成都、绵竹、都江堰、德阳、绵阳等地震害调查, 各地区震损程度如下表所示,虽然不能详细及准确的表明 各城市具体建筑震损程度,但说明离震中越近则建筑震损 越大。
式或装配整体式建筑受损最为严重。
二、建筑结构震损统计
2、按建造年代分 上世纪80年代前建造的年限较久的建筑受损比较严重, 按照89规范或者2001规范设计建造的建筑受损较轻。
3、按建筑功能划分
轻钢结构厂房基本未受损,其次为钢筋混凝土公共建 筑和工业建筑,砌体结构住宅、大空间学校和工业建筑受 损最为严重,高耸结构尤其是砌体结构烟囱几乎全部受损。
• 2004年版的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为保护地震时 自救能力较弱的人群,明确规定人数较多的幼儿 园以及小学教学楼提高抗震设防类别的要求。 • 汶川地震时,虽然倒塌的学校建筑的比例略低于 其他房屋,但伤亡人数的比例明显大于其他房屋 • 2010版, 所有幼儿园以及小学、中学(包括普通中 小学和具有未成年人的职业初中、专科学校等各 类初级、中级学校)的教学用房(包括教室、实验 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体育馆、礼堂)的 设防类别均应提高; • 强调,学校建筑应按抗震规范概念设计的要求, 采用体系合理、具有多道抗震防线、楼屋盖整体 性强的结构。
门山构造带的逆冲-右旋走滑运动导致了龙门山相对四川盆地的快速隆起
抬升,在不到50km距离内,地形高差达到5km以上,形成深切割的龙门山 高山峡谷区特殊地质地貌条件,也加重了该次地震的震害。 龙门山构造带主要由茂汉-汉川断裂(北东段称平武-青川断裂)、北 川-映秀断裂和彭县-灌县断裂3条主干断裂组成。
37 5(12%) (88%) 29 (26%) 22 (23%) 52 (60%) 89 (35%) 34 (30%) 45 (46%) 22 (26%) 120 (47%)
97
29(30%)
1(1%)
86 256
12(14%) 46(18%)
0 1(0.4%)
二、建筑结构震损统计
统计数据表明了房建筑损坏总体情况是:严重损坏的房
严重,梁端形成塑性铰;柱筋压曲,箍筋外鼓或崩断,柱
端形成塑性铰;钢筋滑移或混凝土压酥,梁筋拔出;产生 斜向对角裂缝或交叉斜裂缝,严重时混凝土成块剥落,箍
筋外鼓或崩断等。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3、框架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节点破坏
节点处的震损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3、框架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楼梯的破坏 (3)、楼梯的破坏
二、建筑结构震损统计
房屋建筑的总体受损情况,按不同的分类原则大致有 以下规律。 1、按结构形式划分 钢结构建筑基本未受损或受损较轻,其次为钢筋混凝 土建筑,其中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较框架结构受 损轻,而外廊悬挑的单跨框架、底部框架上部砌体结构震 害较为严重,砌体结构尤其是楼面采用预制板的预制装配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3、框架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填充墙
填充墙的震损
四、建筑结构震损机理分析
1、砌体结构震害机理分析
(1)地震力传来方向与墙体破坏形式的关系
墙体是砌体结构房屋的主要承重构件,地震时受力比较复杂,会
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比如斜裂缝,交叉裂缝和水平裂缝等,严重时 会出现倾斜、错动和倒塌现象。当墙体中垂直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引 起的主拉应力超过砌体的主拉应力强度时,与地震力方向平行的墙体 产生斜裂缝。在地震力反复作用下,则形成交叉裂缝。这种裂缝在外 纵墙的窗间墙较为多见,主要是因为墙体洞口处受到削弱,加之横墙 承重房屋,纵墙上的压应力较小,使得砌体抗拉强度较低的缘故。墙
– 在美国,在2001年的IBC2001及以后的版本,明确规定人数多于250 人的中、小学和日托幼儿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增加.25%。
– 我国在GBJ11-89抗震规范中,明确规定采用砌体结构的 教学楼,尤其是外廊和单边走廊的砌体房屋,应严格降 低总高度并提高设置构造柱的要求。
– 一些甲级设计单位严格按规范要求设计的学校建筑,在汶 川地震中虽遭遇到高于当地设防烈度一度的地震影响,没 有一栋倒塌,这个经验应充分肯定。
启示5、将村镇私人建房纳入审批管理程序 • 现场震损房屋调查结果显示,地震中私人建 房损失很大,由于选址不当,结构设计不合 理,施工质量不良等原因导致了大量震害。 除了建筑技术方面的原因外,另一重要原因 是,该类房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游离于政府 主管部门的管辖范围之外,现有法律没有将 私人建房的设计与施工纳入政府主管部门的 审查程序。 •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私人建房在规划 布局、选址、设计及施工等方面的审查、指 导和管理工作。
启示2
• 重视抗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
–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指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 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 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 为保证建筑在强烈地震下的安全,建筑应按抗震规范 概念设计的要求,采用体系合理、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楼屋盖整体性强的结构。
启示3
• 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在地震突发事件中的保 护
二、建筑结构震损统计
4、按建筑布置划分 平面及竖向布置规则、刚度变化均匀的建筑震害较轻, 平面布置不规则、竖向刚度变化大、体型复杂的建筑震害
较重。尤其是突出屋面的阁楼、楼梯间、设备间、女儿墙
受鞭梢效应影响破坏严重。
三、建筑结构震损特征
1、砌体结构房屋破坏的典型特征-斜裂缝
与地震力方向平行的墙体常产生斜裂缝。
(5)、填充墙的破坏。
框架填充墙大多在山墙、窗间墙、门洞口的边角部位 产生斜裂缝或交叉裂缝,或沿窗口上下标高产生水平裂缝。
在此次震害调查中,端墙有时发生填充墙的倒塌,而且以空
心砌块最为严重。山墙砌块在中下部压碎居多,在中部沿 交叉裂缝方向空心砖压碎。建筑角部受力复杂,在强震中
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轻者裂缝,重者局部墙体压碎。
体水平裂缝大部分出现在外纵墙的窗口上下截面处,且沿房屋纵向中
段较重,两端较轻,尤其是顶层空旷的房屋外纵墙更易出现此种裂缝。
四、建筑结构震损机理分析
1、砌体结构震害机理分析
(2)洞口削弱程度对墙体受震的影响
屋类型主要是抗震设防标准较低的砌体结构、厂房等建筑,
这类建筑未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中等损坏的房屋 多为砌体结构、框架结构等建筑,损坏部分以非承重的围护 结构居多,损坏的隔墙多数是因为没有与主体结构很好地拉 结,大部分无结构安全隐患,损坏的隔墙拆除后重新砌筑修复 即可继续使用。轻微损坏或几乎没有损伤的建筑主要为框架 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近年来按照 89规范和2001规范新建的房屋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