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教学总结
居住区规划设计心得体会
居住区规划设计心得体会本设计从构思到设计再到方案的成型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每个环节都深思熟虑,都离不开和老师的交流,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完善自己的不足,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习到在理论中学不到的东西,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加熟练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只有实践才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更效率的学到与实践相吻合的经验。
下面从开始构思到方案的完成的过程中总结自己的心得,自己的体会。
笔者选择的是西安北区的经济开发区,该地区位于古未央宫,大明宫所在区,历史文化优厚,经济发达,有很多经济发展好的公司坐落此区,所以考虑该地形的定位为中高档地区。
考虑西安古城的身份,在设计时会适当加入古典中国风的元素。
在设计和选择户型时,居住区的认识,居住区内的功能分区,各项设施,居住区的绿化要求,同时不得不提到居住的适用性:首先,从使用出发,根据居住生活的性质对住宅内部进行分区,即套内合理布局应将起居厅、餐厅、厨房集合在一起,形成公共活动区,将卧室与卫生间集合在一起形成私用活动区,公用区靠近入口,私用区设在住宅里部,公私、动静分区明确,使用顺当。
其次,房间的面积和尺度要适当,现在有的住宅套型面积很大,每个房间也非常大,布局空旷,实际是小面积平面布置的简单扩大,既不精细,面积又浪费,成为大而不当的住宅,如果市场需要有一部分大面积套型,各房间的面积也应适度扩大,更应是增加不同功能的空间数量,如设置学习室、独立餐厅、餐厅、多个卫生间、工人用房、家务间、可入贮藏间等,有的还可设家庭团聚室、电脑工作室等,从而使住宅套型与现代生活方式相适应。
再次,住宅内部各个房间的布置和相互联系要恰当。
起居厅是家庭的核心部位,它的位置应起到组织家庭生活的中心作用,厅内不应有太多的门和洞口,否则就会因没有足够长度的待续墙面使家具布置发生困难,还会因有人在厅内来回窄而干扰会客、团聚、视听、休闲等公共性活动。
由于厅内活动人数相对较多,厅又是一个家庭的集聚点,厅内需要有良好的光照、通风和视野。
小区设计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区建设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小区设计的核心环节,我们的设计团队在过去的一年里,秉承以人为本、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致力于打造宜居、舒适、美观的小区环境。
现将本年度小区设计工作总结如下:二、设计理念与目标1. 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关注居民的实际需求,提高居住品质,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绿色环保:注重节能减排,推广绿色建筑,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
(3)创新引领:紧跟时代潮流,融合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具有特色的小区景观。
2. 设计目标(1)提升小区整体形象,提高居民居住满意度。
(2)优化小区功能布局,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3)增强小区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三、设计过程1. 前期调研(1)了解小区周边环境,包括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
(2)收集居民意见,了解他们对小区设计的期望。
(3)分析小区用地性质、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
2. 设计方案(1)功能分区:合理划分住宅、商业、公共活动、绿化等区域。
(2)空间布局:优化住宅布局,提高空间利用率。
(3)景观设计:打造生态、美观、舒适的景观环境。
(4)配套设施:完善小区配套设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3. 设计实施(1)方案评审:组织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
(2)施工图设计:根据评审意见,完善施工图纸,确保施工质量。
(3)现场指导:派驻设计人员现场指导施工,确保设计意图得到有效实施。
四、工作亮点1. 创新设计理念本年度小区设计以创新为核心,引入现代设计元素,使小区更具活力和特色。
2. 绿色环保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减排,采用环保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人性化设计关注居民需求,优化住宅布局,提高居住舒适度。
4. 高效施工与施工方紧密合作,确保设计意图得到有效实施,缩短施工周期。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存在偏差,影响施工进度。
小区环境设计工作总结报告
小区环境设计工作总结报告
自从小区环境设计工作启动以来,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宜居、宜业、
宜游的社区环境,为居民提供更舒适、便利的生活体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很高兴地向大家报告,我们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
首先,我们对小区的绿化工作进行了全面升级。
通过引进更多的绿色植物、修
剪整理树木、增加花坛和草坪等措施,我们成功地提升了小区的绿化覆盖率,使得整个小区焕发出勃勃生机,给居民带来了更加清新的空气和美好的视觉享受。
其次,我们对小区的景观设计进行了优化。
我们重新规划了小区的景观布局,
增加了一些艺术雕塑、喷泉、休闲长椅等设施,为居民营造了更加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
居民们在漫步小区时,不仅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妙,还可以欣赏到一些艺术品的魅力,增添了小区的文化氛围。
此外,我们还对小区的交通道路进行了改善。
我们重新铺设了部分道路,增加
了一些人行道和自行车道,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交通标志和指示牌的设置,提高了小区交通的秩序和效率。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小区的安全管理工作。
我们增加了一些监控设备,加强了
巡逻和保安力量,有效地提高了小区的安全系数,让居民们在小区内生活更加安心、放心。
总的来说,小区环境设计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
一些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问题,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为居民打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社区环境。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小区的环境设计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居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便利。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合作!。
居住区规划设计总结 田志文1241401027
居住区规划设计总结
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我们接触城市规划专业核心内容以来所做的第一份设计作业,也是我们进入大学以来第一份完全以电脑来呈现作业成果的作业。
因此,这份作业在课程设计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其进行总结,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
第一份作业的设计内容是创苑路与松涛街的居住区设计,首先我们实地调研,接着进行优秀作业范例分析,然后我们通过一草,二草,正草以及正图的不断完善改进,最终了这份作业,总的来说,这份作业完成的并不是很理想,在完成的过程中,我们走了许多的弯路,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软件使用不够熟练,我们是大一下学期学习的cad,但是大二一年,我们都很少有用到cad,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徒手画图,因此,刚接触电脑画图时,发现软件使用极其地不熟练,不仅是cad,其他软件如p s 、s u等软件也很不熟练,因此在课程之前应该进行相应的软件训练;
其次是时间的分配上存在不合理,整个的设计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各个步骤应该完整有序的进行,而实际的情况却往往是在某一个步骤花费过多的时间,导致其他的步骤来不及,以致作业最后拖交半个月才交,而这又影响到下一份作业的进度。
再者在设计的理念上也存在问题,我们很多人的设计并没有考虑到人们的实际需要,或者是设计没有跟上时代潮流,比如采取了过时的户型设计等,我们往往考虑的是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这样的设计,往往不能很好地代表社会的真正需求。
居住空间设计期末总结
居住空间设计期末总结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空间设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个好的居住空间设计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对本学期所学居住空间设计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
二、学期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主要学习了居住空间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了居住环境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起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合理舒适的居住空间可以提高人们的效率、降低压力,并增强人们的幸福感。
因此,居住空间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在学习过程中,我主要学习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空间规划:学习了不同户型的空间规划原则和方法,包括客厅、卧室、厨房等常见空间的规划和布局。
通过掌握这些原则和方法,可以使居住空间更加合理、舒适。
2. 装饰设计:学习了不同种类的装饰材料和家具的选择和搭配原则,以及空间色彩搭配和照明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装饰设计是居住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居住者营造舒适、美观的居住环境。
3. 建筑结构与安全:学习了居住空间的建筑结构和安全设计,包括墙体、地板、天花板等构件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居住空间的防盗、防水、防火等安全设计。
这些知识对于居住空间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工作亮点在学习和实践中,我取得了一些亮点和成就,总结如下:1. 空间规划: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掌握了不同户型的空间规划原则和方法,学会了根据居住者需求和空间实际情况进行空间规划和布局。
在设计中,我注重每个功能区域的合理布局,使得居住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和舒适。
2. 装饰设计:在装饰设计方面,我注重材料和家具的选择和搭配,追求简约、时尚的设计风格。
通过运用不同色彩和照明设计,使得居住空间更加美观和温馨。
3. 建筑结构与安全:在建筑结构和安全设计方面,我注重选择高质量的建筑材料和构件,并且合理布局和设计防盗、防水、防火等安全措施,保障了居住空间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四、存在的问题在学习和实践中,我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总结如下:1. 知识不够全面:虽然我学习了很多关于居住空间设计的知识和技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盲点和不足之处,还有一些相关知识和技术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完善。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点总结
居住区规划设计第一章居住区规划经过:里坊、街巷、邻里单位、综合居住区扩大街坊:随着城市道路网格的扩大和改造,破坏了构成街坊的规划结构形式,产生了扩大街坊。
所谓扩大街坊,就是将几个街坊合在一起规划兴建,也就是将一个街坊扩大几倍。
邻里单位: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C.A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作为组织居住区的基本形式和构成城市的“细胞”,以改善居住区组织形式。
“邻里单位”规划的基本原则是城市道路不得穿越邻里单位,以保证幼儿上学的安全;邻里单位内设有小学,并以此来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邻里单位内还设有商店、公共活动中心等。
第二章居住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聚居地,它为居民提供生活居住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居住区基本要素构成:物质要素(自然因素、人工因素);精神因素(人的因素、社会因素)。
居住区按规模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居住区(3W~5W)、居住小区(1W~1W5)、居住组团(1Q~3Q) 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
居住区用地包括:①住宅用地;②公建用地;③道路用地;④公共绿地。
其他用地包括:非本区配套设施用地、保留用地及不可建用地等。
影响居住区规模的因素:①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服务半径(800~1000m);②道路交通方面的影响;③居民行政管理体制;④住宅层数。
规划设计的目标与要求:原则“以人为核心”,达到“安全、卫生、方便、舒适、优美”。
设计要点:整体性;生态型;经济型;地方性与时代性;超前性与灵活性;规划设计图纸成果包括:分析图:基地现状及区位分析图、基地地形分析图、规划设计分析图;规划编制方案图:居住区规划总平面图、建筑选型设计方案图;工程规划设计图:竖向规划设计图、管线综合工程规划设计图;形态规划设计意向图或模型:全区鸟瞰或轴测图、主要结晶立面图、社区中心、重要地段以及主要空间节点平、立、透视图;规划设计说明及技术经济指标:规划设计说明、技术经济指标。
居住区实训报告心得感悟
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建设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趋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参加了居住区实训课程。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居住区建设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对专业知识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划。
以下是我对居住区实训的心得与感悟。
二、实训过程回顾1. 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了解了居住区规划、建筑设计、环境工程、物业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随后,我们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对居住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改进方案。
2. 实地考察与调研我们走访了多个居住区,观察了住宅小区、商业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
通过与居民、物业管理人员、开发商等不同群体的交流,我们了解了居住区建设的难点和问题,为后续的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3. 方案设计与讨论在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后,我们开始进行方案设计。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所考察的居住区,提出了改善环境、提升居住品质、优化空间布局等方面的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4. 成果展示与反思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成果展示。
我们向导师和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并对其进行了反思。
通过这次展示,我们更加明确了自身的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心得与感悟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 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了团队协作精神。
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在今后的工作中,团队协作是成功的关键。
3. 关注居住区建设的热点问题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关注了居住区建设的热点问题,如环境、安全、舒适度等。
居住区规划设计总结
居住区规划设计总结居住区规划设计总结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我们及时找出错误并改正,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大三的第二个学期也快结束了,今天交大设计的文本了,心情很轻松,也有太多的感想了!早上拿着这半个月奋斗的成果去打印有一种莫明的轻松,也有一种莫名的失落。
轻松的是自己独立并且按时完成了作业,做出了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文本,这文本可能有很多不足与错误,但是这也是我们成长的一个过程;失落的是我们这半年自己学到的东西还不够多这学期就这样结束了。
打印的时候看着清晰的文本一张张从机器里出来那种感觉就好像一段黑暗过后重见了光明一样,兴奋与激动!回首这半年,我们学到的东西也不少。
下面就简单谈一下每个阶段的收获:1、第一节课老师就给我们讲了很多的关于小区课程设计的要求以及介绍了相关的案例,顿时感觉难度好大,不知道从何下手,但是后来在张老师的一步步的指引下我们逐渐清楚了每个阶段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2、从一开始的选地不知道如何下手到成功选取一块比较合适的地块。
当然,本来想选一块比较有挑战性的有很大高差的地块,但是结果组员们觉得是难度太大而放弃了。
最终我们选择了东郡那块正在开发的小区地块,东郡是由上海的一家设计公司设计的,现在还在施工阶段。
接下来进行了小区案例的分析,这个阶段收获挺大,我们除了分析东郡外,还分析了东方名都,明珠山庄,以及翠林别院,里面有正面的案例也有反面的。
我们小组到明珠山庄得时候得知这座小区是我们三峡大学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不过在05年那时候有这样的小区已经很不错了,在我们在与一位做水工建筑的大哥在交谈的时候他就谈到了他所在小区的诸多问题,例如出入口设置不够,停车位太少,以及物业管理很不到位,还有小区周围的交通问题等等。
当然正面案例也不少,像东郡的规划设计就非常成熟。
居住区的设计总结
居住区的设计总结居住区的设计是指通过科学和规划的方式来安排和组织居住区的建筑、道路、公共设施以及绿化等元素,以创造一个舒适、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
居住区的设计对居民的生活质量、社会和谐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居住区设计的总结。
首先,居住区设计应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
居住区应提供丰富的社区设施,如学校、医院、商店、运动设施等,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可以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
此外,还应确保居住区的安全性,例如设置足够的防火措施、安全出口等,确保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其次,居住区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中应考虑到能源利用和环境影响,采取可持续和环保的技术和材料。
例如,可以使用太阳能发电系统、雨水收集系统等。
同时,应合理规划绿化和景观,以提供良好的空气质量和自然环境,促进居民的健康和幸福感。
此外,应尽量减少土地使用和交通对环境的影响,鼓励步行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车辆排放和交通拥堵。
另外,居住区的设计还应注重社区的建设和社交空间的创造。
一个良好的社区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增进社会和谐和凝聚力。
社区设施可以包括公园、广场、图书馆、游乐场等,为居民提供休闲和互动的场所。
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注重人性化和可访问性,使所有居民都能够方便地享受公共设施和活动。
此外,在居住区的设计中还应思考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设计应考虑到未来的人口增长、城市扩展等因素。
设计应灵活和可调整,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和变化。
此外,应注重文化和传统的保护和传承,使居住区与城市的历史和特色相融合。
总而言之,居住区的设计是一个多方面综合考虑的过程,需要兼顾居民的需求、环境保护、社区建设以及未来的发展。
只有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的设计,才能创造一个宜居、安全、绿色和文化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的设计对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和谐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居住区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摘要:本文通过参加居住区实训,对居住区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践,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以及作为一名居住区规划与管理专业学生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以下是我对居住区实训的心得体会。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区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提高居住区规划与管理的专业素养,我国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居住区规划与管理专业。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居住区实训。
二、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居住区规划与设计: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居住区的规划原则、设计理念,学习居住区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2. 居住区施工:了解居住区施工的基本流程,学习施工现场的管理与协调。
3. 居住区管理:了解居住区物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学习居住区物业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4. 居住区环境与设施:了解居住区环境与设施的设计原则,学习居住区环境与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三、实训心得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本次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
在实训过程中,我不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还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2. 专业素养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居住区规划与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专业素养:(1)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成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进行有效沟通,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2)团队协作能力:在项目中,与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3)创新意识:在居住区规划与设计过程中,勇于创新,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设计方案。
(4)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项目,都要认真负责,确保项目质量。
3. 实训过程中的收获(1)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实训,我对居住区规划与管理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2)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亲自参与了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居住区规划原理总结
居住区规划原理总结居住区规划原理总结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论第一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在“以人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下,建立居住区不同功能同步运转机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建设文明、舒适、健康的居住区;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保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与可持续发展。
充分考虑如何适应与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的需求、建设居住区文明与居住区文化、建立完善的服务与管理机制,这些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原则。
概括为两方面:居住区的物质舒适性和精神的享受性。
一、居住的物质舒适性舒适性包括:卫生、安全、方便、舒适,这是居住区舒适性的基本内容。
卫生包括:生理健康卫生(如日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噪声与空气污染防治等)和环境卫生(如垃圾收集、运转及处理等)。
人均公共绿地、人口密度、绿化率是保证小环境的规划指标。
舒适指健康环境与居民心理、心理要求的适应与和谐。
二、精神的享受性1、归属感和认同感;2、美学的要求;3、文化第二节居住区的类型、规模及相关概念一、邻里单位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西萨.佩里以控制居住区内部的车辆交通、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环境的安宁为出发点,首先提出了“邻里单位”的理论,制定了邻里关系的六条基本原则: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应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下学不比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的规模约5000人左右,规模小的邻里单位约30004000人;4)、邻里单位中心建筑是小学,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2),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不超过半英里(0.8Km);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小区规划实训总结报告模板
一、实训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区规划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XX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组织了本次小区规划实训。
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小区规划的基本理论,了解了小区规划的设计流程,并实际参与了一个小区规划项目的设计。
二、实训目标1. 掌握小区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熟悉小区规划的设计流程和规范。
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形式,学习了小区规划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规划方法、法规政策等理论知识。
2. 实地考察:参观了多个不同类型的小区,了解了不同小区的规划特点、功能布局、环境设计等。
3. 项目设计:以XX小区为案例,进行了小区规划的实际设计工作,包括前期调研、方案设计、图纸绘制、方案评估等。
四、实训过程1. 前期调研:对XX小区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居民需求等进行全面调研,收集相关资料。
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小区规划理论,提出初步设计方案,包括功能分区、道路系统、建筑布局、绿化景观等。
3. 图纸绘制:按照设计要求,绘制小区规划图纸,包括平面图、剖面图、效果图等。
4. 方案评估:组织专家和教师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五、实训成果1. 完成XX小区规划方案设计,包括平面图、剖面图、效果图等。
2. 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增强了对小区规划实际操作的感性认识。
4. 培养了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实训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2. 团队协作:在项目设计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创新思维: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不断思考,尝试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
4. 严谨态度:在方案评估中,我们认识到严谨态度对于设计质量的重要性。
七、实训不足与改进1. 时间安排:实训时间相对紧张,部分工作未能深入进行。
教师居住小区打造工作总结
教师居住小区打造工作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教师居住小区的打造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我们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小区环境的改善、设施的完善以及居民的参与上,取得了以下成绩:一、小区环境改善在小区环境改善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工程。
在小区内新增了大量的花草树木,并对现有的绿化进行了维护和整治,使小区的绿化面积明显增加,绿化质量得到了提升。
同时,我们对小区内的道路和人行道进行了重新铺设和修补,解决了原有的破损和不平整问题。
小区内的垃圾分类设施也得到了优化和完善,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得到了提高。
二、设施完善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我们对小区内的设施进行了完善。
首先是小区内的停车场。
我们对停车场进行了规划和划分,新增了停车位,并设置了车辆管理系统,解决了原有车位不足和管理不便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新增了小区内的公共活动场所和休闲设施,例如篮球场、健身器材等,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娱乐和锻炼选择。
三、居民参与为了让居民更好地参与小区打造工作,我们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居民活动。
例如举办了小区志愿者招募活动,组织了居民参与绿化和清洁工作的志愿者小组。
通过居民的积极参与,我们的工作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居民满意度调查,并根据居民的反馈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
通过与居民的沟通和合作,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了居民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总结起来,教师居住小区的打造工作在绿化、设施和居民参与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然而,我们也意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小区的安全问题和管理不严等。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规划住房与社区建设总结
规划住房与社区建设总结工作总结一、背景概述过去一年,我负责规划住房与社区建设的相关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与部门团队密切合作,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住房和社区环境,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本文将总结我所参与的工作并分享一些经验教训。
二、住房规划工作1. 项目选址与规划设计在住房规划的初期阶段,我们的团队与市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对可用地块进行评估,并参考市民需求和人口统计数据进行选址。
我们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设计出高质量且满足不同居民需求的住房。
在规划设计中,我们注重空间布局与建筑风格的统一性,以创造舒适宜居的社区环境。
2. 住房类型与配套设施在住房类型的规划中,我们不仅考虑了不同收入层次的家庭需求,还关注到一些特殊群体的需求,如老年人、残疾人和单身职工等。
我们为他们提供了无障碍设施和适宜的住房选择。
同时,我们也注重社区内配套设施的规划,包括公共交通、商业中心、医疗机构和教育资源等。
这些配套设施的合理规划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
三、社区建设工作1. 公共空间规划与管理为了创造和谐宜居的社区环境,我们注重公共空间的规划与管理。
在住房规划的同时,我们合理划分社区内的公共空间,包括绿地、公园、运动场所等。
我们注重绿化与景观美化工作,同时也开展了公共空间管理的培训活动,以提高社区居民对公共空间的共同责任感。
2. 社区服务与管理社区服务与管理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与相关的社区组织和公共服务机构合作,共同提供居民所需的各类服务。
在社区服务中,我们注重教育机会的提供,促进社区居民的职业发展和文化交流。
同时,我们也重视社区的安全与治安问题,加强了社区巡逻和安保措施,确保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安全。
四、经验教训与展望1. 经验教训在工作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与各方合作的重要性。
与市政府部门、社区组织以及居民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是促进住房与社区建设的关键。
同时,项目执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项目进度的延迟和预算的超支。
居住空间设计总结报告
居住空间设计总结报告居住空间设计总结报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居住品质的追求,居住空间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报告对居住空间设计进行了总结,包括设计原则和方法、功能区域划分、色彩搭配以及家具摆放等方面。
首先,设计原则和方法是居住空间设计的基础。
良好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可以确保居住空间的舒适和美观。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居住者的需求和喜好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利用空间、合理配置家具和装饰品、注意光线和通风等都是设计的关键点。
此外,对于不同的居住空间,还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如开放式设计、分区设计和多功能设计等。
其次,功能区域划分是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同的功能区域应该有明确的划分和合理的布局。
例如,厨房和餐厅可以连接在一起,方便烹饪和用餐;卧室和书房可以相互分隔,以保证睡眠的质量和工作的效率。
此外,功能区域之间的流通空间也需要考虑,确保居住者的便利性和舒适性。
色彩搭配是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不同颜色的搭配可以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明亮的颜色可以让人感到愉快和活跃,而冷静的颜色则适合用于休息和放松的空间。
在搭配颜色时,还需要考虑到空间的大小和采光情况,以及居住者的个人喜好。
最后,家具摆放是居住空间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的家具摆放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和居住的舒适度。
在摆放家具时,应该考虑到家具的形状和大小,以及与功能区域的配合。
同时,还需要注意家具的摆放方向和间距,以保证空间的通畅和居住者的便利性。
综上所述,居住空间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在设计原则和方法、功能区域划分、色彩搭配以及家具摆放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仔细的考虑和规划。
只有在所有这些方面都做到合理和完善,才能设计出一套适合居住者需求的优秀居住空间。
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高,居住空间设计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对于设计师和居住者来说,都是一项挑战与机遇。
居住区规划要点总结
草图设计
有了以上的前期分析后及结论后,我们基本上可以着 手下一步的总图设计了。
出入口位置及功能分区
在前面基地分析中,我们已经有了出入口的大致位置,通常会有几 个不同的选择,因为也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方案,在这里选取一个方向, 确定主入口位置;然后根据策划报告及周边现状确定配套设施的布局, 以体现便捷服务及商业价值最大化为原则来决定其形式。 根据景观资源分析后的结果,确定景观等级后,进行建筑产品的布 局。在有重要外景的情况下如海景,则此面的景观价值比内部营造的景 观价值会更好,其次才是内部营造的最好景观价值,在当今房地产开发 商状况下,景观好的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卖点,有时甚至为可以为了看到 好的景观,朝向也可以居于次要地位,常见的处理手法是,若景观面不 在建筑南北朝向方位上,也不一定要把本来南北朝向改成东西朝向不可, 而是扭转一定角度就可以了,有时这样还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建筑肌理。
路网规划
在大致确定了建筑产品的布局后,接着应是进行路网的 规划。 考虑与城市的连接性,结合建筑产品的布局,合理选取 路网结构,利用车行道将各种不同产品类型进行功能划分, 如高层与多层分区,联排别墅等高档产品自成一体,避免互 相干扰。同时能起到连接性的作用,并注意尽可能做到人车 分流。 一、若有商业配套,则应注意要将道路从商业配套后面绕道 而行,而不宜使车行道从商业前穿越。 二、若有中心大景观,除非不得已,不要使车行道沿中心大 景观布置,否则会破坏大景观的安静环境,形成噪音干扰外, 还有可能造成中心景观步行者的安全隐患。 三、步行道也是可以结合消防通道设置的。只是步行道在做 结构施工时的承载量按消防通道做。
路网规划
在此小区车行道双车道宽度为6--9米,坡度不大于8%, 且连续坡长不宜大于200米,通常开发商为节约用地只做到6 米。 当尽端式道路长度大于120米时,应在尽端设置不小于 12m×12m的回车场地(大型消防车回车场为18m×18m )。 当沿街建筑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应开 设消防通道使基地与城市道路相连。消防通道一般至少宽4米, 净高不少于4米转弯半径高层消防用车至少12米,多层至少9 米,通常应按大的设置,消防登高面道路宽为6m。 组团路路面宽3--5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 通常应使车能到达一个单元出入口。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经验总结(全文)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的经验总结bstrct: The residentil community is bsic prt of the city, building nd plnning nd design of the qulity level of residents living environment hs direct influence, on residentil environment hs decisive role. The systemtic nlysis of common problems in residentil re plnning process, nd puts forwrd the plnning proposls.Key words: residentil re; plnning; problemsXX: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进展,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有了显著地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在各地都建设有大量的功能完备,环境良好,经济适用的居住小区,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在居住小区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大量的规划不合理问题也大量涌现出来,下文将进行详细的阐述。
居住环境的相关问题1.1在居住环境规划中暴露的相关问题(1)居住小区的空间环境设计不合理。
例如,一些地段环境较好,性价比高的小区规划的建筑密度较大,一些居民小区不能突出良好的人文性和地区性特点。
(2)生态环境较为单调。
在进行居民小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会铲除数量众多的原生植被,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物群落多样性。
在进行居民小区的的园林绿化中,大多使用的为草坪、灌木以及少量树木,植物种类较为单调,生态环境较为平衡。
(3)居住小区的人文环境较为混乱,而且服务环境较差,建设有大量的商业用房,同时大量的商业服务设施不能很好满足群众的需要,同时还会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建筑学开课学期:第七学期学时:64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居住区空间形态组织的原则和基本方法,综合提高对建筑群体及外部空间环境的功能、造型、技术经济评价等方面的分析、设计构思及设计意图表达能力和专业素质;巩固和加深居住区规划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居住区规划的步骤、相关规范与技术要求;培养调查分析和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1.掌握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规划设计方案的正确表达方法;2.学习、理解并运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计”的有关规范;3.掌握城市规划中有关定额、指标的选用和计算方法;4.学习设计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础资料调研的工作方法;5.了解当前居住建筑发展实态及有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的全球性趋势。
三、设计内容(一)基地分析与规划要求1.熟悉规划任务,明确设计重点、要点。
2. 学习基地分析的方法与内容,了解规划地段的环境特点,基础设施配备情况;分析小区用地与周围地区的关系,交通联系及基地现状的处理;评价现状建筑质量与环境状况,并提出其文字或图式的结论;3.参观调研已建成居住区,搜集、查阅参考文献。
通过集体讨论分析,训练书面与口头表达与评述能力以及提高资料利用的能力。
(二)住宅选型与公建项目选择与设计1.根据居住区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居住区(小区)的人口规模、各项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2.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设计或查找适宜的住宅单元类型;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住宅设计途径。
(根据基地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住宅类型,包括:独立式、联立式低层住宅及多层单元式住宅,局部可布置小高层),面积控制在50—140M2/户(低层独立或联立式可适当增加面积)。
住宅设计要求有合理的功能、良好的朝向、适宜的自然采光和通风等。
3.选择公建项目并概算其用地面积与建筑面积。
确定居住区公共建筑的内容、规模和布置方式等,表达其平面组合体形和空间场地的设计意图。
应结合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特征、并结合原有公建,考虑今后的发展。
(三)规划结构与交通组织1.掌握居住区中各功能空间的布局手法;提出居住区规划结构分析图,并进行道路交通组织分析。
同时应考虑远近期开发的可能性。
2.了解国内外居住区交通组织的原则与方法,掌握居住区交通组织的规划手法;分析并提出居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进行道路系统布置及道路段面的设计,包括道路平曲线半径和横断面设计、停车场的布置等。
(四)居住区总体布置1.掌握居住区内景观创造的各种手法,通过综合分析构思居住区总体布局结构与空间组织形式;2.分析居民活动特点, 掌握小型室外活动场地设计的方法,进行绿化系统规划设计及其它室外活动场地规划布置,包括居住区中心绿地和住宅组群环境设计,如:儿童游戏场地、成年人游憩场地等。
主要绿化树种应与当地气候特征相适应。
3.掌握各种住宅布局手法,用于组织居住区空间。
4.市政公用设施总体布局,包括电力、电讯、燃气的设置,以及垃圾收集站点、公共厕所、物业管理中心等。
(五)绘制图纸、编制说明书1.熟悉居住区规划说明书的基本内容,编制居住区规划说明书。
2.熟悉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及用地平衡表的编制,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分析;3.掌握城市规划图纸的绘制及规划方案表达的基本方法。
四、建设基地(见附图)为本地城区规划居住地段,用地规模为10~20公顷(不少于10公顷)。
五、设计成果1.图纸内容(1)1:5000规划设计的结构分析图。
(包括规划结构分析、道路交通组织分析、公建布置分析、绿化系统分析及景观空间分析图);(2)1:1000居住区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图纸应标明方位、比例、建筑层数、建筑使用的性质以及室外场地内容安排等。
植物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
(3)整体鸟瞰图或整体透视图(表现形式自定)。
(4)1:300住宅户型平面(户型应不少于6种)。
1:50道路断面图。
(5)1:500典型院落空间或典型组团详细设计分析图(平面图)(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用地平衡表2. 图纸规格:A3文本3. 表现方式:电脑表达4. 每套图应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5.居住区规划设计说明:包括地理区位和工程概况介绍以及设计构思说明。
设计构思内容应包括:总体布局、规划结构、道路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公建系统、景观空间组织、住宅选型及住宅组群的规划布置、技术经济分析等。
要求:不少于1500字(不包括表格中文字)。
用word打印文档(宋体;大标题为小三号字加粗,正文及小标题用小四号字,行间距18磅;表格中可用5号字)6.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六、设计进度及要求七、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40%(出勤与学习态度10分;前期准备10分,包括调研分析、资料搜集与利用;草图20分);2.成果60%(功能关系20分,空间环境10分,技术经济10分,图面表现20分);3.创新意识:加5~10分。
八、主要教学参考书目1.《城市规划原理》同济大学李德华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居住区规划与环境设计》白德懋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居住区规划设计》课题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邓述平王仲谷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6.《城市设计导论》徐思淑周文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附录:1.规划用地平衡表2.有关规划要求(参考)3.建筑物边界退让控制(参考)4.规划基地图(根据实际情况可选择城市不同建设地段)2.有关规划要求:(1)技术要求①规划容积率1.5—2.5;控高不大于55米;住宅占地面积不低于总用地的60%;住宅建筑面积不低于总建筑面积的85%;基本日照间距不低于1.0H;山墙间距应符合相应防火等级标准;户均按3.2人计算。
②住宅区规划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规划理念的有机结合,交通组织系统要求合理有效,空间上力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
③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要求(见附录“建筑物边界退让控制”)④住宅尽量回避东西向且南向偏角不宜太大。
⑤建筑密度不大于30%,绿地率不小于30%。
⑥重点考虑解决铁路噪音干扰问题,提升居住品质。
⑦要求规划方案尽可能保留利用地块内的林荫路和大乔木,以期一个融入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社区。
原规划小区三、四号路可根据方案需求进行调整。
⑧商业的设置在满足服务功能和服务半径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住宅的干扰,同时力求分析、挖掘商业价值。
⑨社区内考虑适量物业管理、社区服务等必要设施用房(亦可考虑设于住宅楼内)。
⑩车位:按10户6个车位设计,地下停车,部分地面停车。
⑾设备:宽带入户,智能对讲;供热方式以集中供热为主(也可适当考虑分户独立供热及水源热泵等方式)。
⑿考虑锅炉房(根据设计采暖方式确定合理规模)、配电站、煤气调压站等设备用房。
(可尝试设置中水系统,收集洗浴及厨房污水,抽水马桶、园区绿化回用中水。
)造价控制:设计合理的户型,选用经济实用的结构形式,外立面及绿化景观设计要求选用常规材料。
(2)住宅户型定位具体阐述:①户型比:一居/二居/三居=5/ 55/ 40;以两居、三居为主,少量一居;②立面处理:要求以常规的装修材料,先进的设计理念,创造出形体典雅、风格时尚、色彩明快的住宅单体。
注重屋顶作为第五立面的推敲,建议组团间在屋顶形式及色彩方面进行适当区分,以求在空中的视觉效果。
③户型建筑面积:如下户型面积指标仅供参考,设计者可根据自己的分析结合单体方案确定户型面积。
一居(一室一厅一卫):50平米左右;小两居(两室一厅一卫):75平米左右;大两居(两室两厅/一厅一卫):85平米左右;小三居(三室两厅/一厅一卫):100平米左右;大三居(三室两厅两卫):120~140平米左右,少量。
(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内容(列表):居住户数(户);居住建筑面积(M2);平均层数(层);居住总人数(人);公共建筑面积(M2);平均居住水平(M2/户);居住用地(公顷);人口净密度(人/公顷);总建筑面积(M2);居住建筑面积密度(M2/公顷);容积率。
3.建筑物边界退让控制第 1 条沿建筑基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
第 2 条沿城市道路的两侧多、低层建筑(含高层建筑裙房)后退城市主干道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8米,后退城市次干道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后退城市支路红线距离不得小于3米,后退居住小区内城市支路红线距离不得小于1米。
第 3 条新建影剧院、游乐场、会展场馆、大型商场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公共设施及包括住宅在内的高层建筑,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并留出临时停车或回车的场地。
第 4 条道路交叉口四周的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多、低层建筑不得小于5米,高层建筑不得小于10米(均自道路红线直线段与曲线段的连接点算起)。
第 5 条地块与地块之间考虑开设消防通道的可能,两侧需各退后用地边界3米。
第 6 条地块靠近绿地及广场一侧,在解决市政、交通、消防等问题的前提下可不退让绿化控制线。
第 7 条建筑物的围墙、基础、台阶、管线、阳台和附属设施,不得逾越道路规划红线。
雨棚、阳台、招牌、灯饰等可在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内外挑,但其离室外地面的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米。
第 8 条具体建筑工程的的退让距离除以本规划为基本原则外,需同时满足消防及日照间距等相关规范要求。
基地附后:城市建设学院建筑系编制201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