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体的颜色分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颜色》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颜色》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4494b5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60.png)
(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颜色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探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以及色光混合规律。
(3)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色光混合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颜色变化的奇妙过程。
(4)巩固: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物体颜色知识的学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体的颜色》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物体颜色的基本概念,包括光的反射、吸收和透射,以及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颜色的决定因素,如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反射的色光决定。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物体颜色现象的能力,如为什么天空是蓝色、树叶是绿色等。
4.学会使用色光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进行简单的颜色混合,掌握混合后的颜色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途径主动探究物体颜色的奥秘。
2.利用实验、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物体颜色的形成过程。
3.设计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观察并记录生活中五个不同物体颜色现象,分析其颜色形成原理,并尝试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此作业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设计一道色光混合练习题,要求学生预测两种色光混合后的颜色,并说明混合原理。通过此作业,巩固学生对色光混合规律的理解。
4.教学策略: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光现象 五、物体的颜色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光现象 五、物体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a8aac40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b.png)
A.全身呈紫色 B.上衣呈紫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黑色,裙子呈紫色 D. 上 衣 呈 紫 色 , 裙 子 呈 黑 色
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即人眼能看到的光, 称为可见光。 人眼无法看见的光称为不可见光。
红外线 概念: 太阳光的光谱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它们按不同的比例可以调 出不同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 世间物体颜色千万种,不同物体的颜色如何确定?
不透明物体
透明物体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实验表明:不透明物体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红色不透明物体只反射红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整 体显白色。 黑色不透明物体吸收 所有的色光,整体显 黑色。
为追求某种艺术效果他想拍摄一组黑叶黑花的照片,则小明
选择的C滤色镜的颜色(
)
A.无色
B.绿色
C.蓝色
D.红色
2.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由电视机中的电子枪射到屏幕内侧的 荧光粉上产生的,根据色光的混合规律,在电视机中只需要
_红____、__绿___、___蓝____三种颜色的电子枪即可配出各种绚丽的 色彩来。 红、绿、蓝叫做色光的_三___原__色_____。
3.小明在公园里游玩,将照相机镜头对准一株绿叶红花的月季,
第五章 光现象
五、物体的颜色
五、物体的颜色
温故知新
光的折射定义:
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 种现象叫做__光__的___折__射____。
光的折射规律: 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__在__同__一__平___面__内__; 2、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__法__线___的__两__侧____; 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光现象 第5节物体的颜色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光现象 第5节物体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b1b186c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90.png)
传播形成的。
2. 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遇到水面、镜面产生的现象
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或不同介质中传播产生的现象
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感悟新知
知识点 2 光的三原色原理
大量实验表明,自然界绝大多 数的彩色光都可以由红、绿、蓝三 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得到,所以 把红、绿、蓝称为光的三原色。
知1-导
感悟新知
知1-讲
1. 定义 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中,光通 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 紫等色光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
感悟新知
知识图解
知1-讲
感悟新知
2. 分析
知1-讲
(1)白光(太阳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各种色光(红、橙、黄、
绿、蓝、靛、紫)混合而成的。
知2-导
感悟新知
知2-讲
1. 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把红、绿、蓝三色光按照一定 比例同时重叠地照在白墙(或白屏)上,看到的是白色或 灰白色光。
2. 色光的混合原理 两种色光混合后使眼睛感觉到产生了另 一种色光。
感悟新知
知识图解
知2-讲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2 [中考·盐城] 20 世纪中叶科学家发明了红光LED和绿 光LED,为与这两种LED 组合,产生白色LED 光源, 日本科学家又探寻到一种LED,它是( C ) A. 紫光LED B. 黄光LED C. 蓝光LED D. 橙光LED
物体几乎不反射色光。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 3 戴蓝色眼镜的人看白纸是__蓝____色的, 看蓝布是__蓝___ 色的, 看红纸是___黑____色的。
感悟新知
技巧点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五物体的颜色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五物体的颜色教案(新版)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43134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6.png)
-透明物体(如玻璃板、塑料瓶等)和不透明物体(如木块、纸板等);
-手电筒、白屏或白色墙壁、彩色滤镜;
-彩虹实验材料(如水滴、喷雾瓶等);
-颜色混合实验盘、彩色笔或颜料等。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在教室内设置分组讨论区,配备桌椅和白板,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在实验操作区,设置实验操作台,摆放实验器材,确保实验空间充足,学生可以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通过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在物体的颜色知识点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随堂测试:设计随堂测试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评价学生对物体的颜色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课后作业:通过批改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物体的颜色知识点的巩固情况和自主学习能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成绩和课后作业,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4.科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科学交流: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形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如制作彩虹、颜色混合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探究成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业要求: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物体的颜色知识点的读后感、完成一个光学实验报告等,巩固学习效果。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物体的颜色课件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物体的颜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0cfcc1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7.png)
红色纸张 反射红光
绿色纸张 反射绿光
蓝色纸张 反射蓝光
结论 实验表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 的色光决定的.
做一做
小实验——人造彩虹
当太阳倾斜照射时,背对着阳光站立,用喷 雾器将水喷成雾状.在一个合适的角度就可 以从雾中看到彩虹(虹的后面有房屋或树木 等较暗的背景)。
2.一束光照到一张纸上,看到这张纸呈现红色,那
么这束光和这张纸是:( D)
A.红色的光,白色的纸 B.白色的光,红色的纸 C.红色的光,红色的纸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体验收获
一、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 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二、光的三原色原理 1、三原色光:红、绿、蓝 2、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 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这叫做光的三原色原理。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在太阳光熙射下分别呈白、红、 绿、三种颜色的不透明物体,在不同 颜色的光的照射下分别呈现什么颜色?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视频
实验现象:在太阳光照射下分别呈白、红、绿色的物 体,用红色光照射时,“白色”物体呈红色,“红色” 物体仍然是红色,而原来“蓝色”的物体呈黑色。这 说明:“白色”、“红色”物体能反射红色光,而 “蓝色”、物体吸收了红色光,于是没有反射光线射 人我们的眼睛,看起来它们就成了黑色.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物体的颜色
学校:________ 教师:________
情境引入
你知道它们象彩虹一般美丽的色彩是从哪 里来的吗?难道阳光是由这些美丽的色彩 构成的吗?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颜色》说课稿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颜色》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c97cbe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68.png)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颜色》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节课所讲解的是《物体的颜色》这一知识点,属于八年级物理教材的一部分。
主要内容包括物体的颜色与光的关系、光线的传播、白光的组成、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物体的颜色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光在物体中的传播规律。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物体的颜色与光的关系,明白光在物体中的传播规律。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物体的颜色与光的关系•光在物体中的传播规律2.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光在物体中的传播规律•学生掌握物体颜色形成原理3.1 引入新知识在引入新知识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例如:你所看到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物体会有颜色?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思考光与物体颜色之间的关系,并逐步引入光在物体中的传播规律。
3.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现象。
可以准备一些小实验,例如用几种颜色的透明纸张放在光源前方进行实验,观察到的光的颜色变化。
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感受光对物体颜色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总结出物体颜色形成的原理。
3.3 讲解知识点在实验之后,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重点讲解物体的颜色与光的关系,光在物体中的传播规律以及光的折射和反射等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图示和简单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
3.4 同步练习在讲解完知识点后,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和复习。
可以设计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5 拓展延伸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或任务,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或者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某个物体的颜色会受到光的影响等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4.8走进彩色世界
![八年级物理上册4.8走进彩色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d89bc0c20242a8956bece4f7.png)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绿
把绿纸贴在白屏上,在屏上只有绿光照射 的地方是亮的。
红色的物体
吸收其他光线 反射红色光线,
看到红色。
白色的物体
3.我们的试卷是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很 清楚,我们所以能看清这些字,其主要原因是(C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了不同颜色的光进入眼睛。 B.白纸照到试卷上,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 光进入眼睛。 C.白纸照射到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 而黑字不反射光。 D.黑字比白纸反射光的本领强。
没有吸收光线完 全反射光线,看
到白色。
黑色的物体
完全吸收光线没 有反射光线,看到
黑色。
1.“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描写的是“人工虹”。 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 A.色散 B.直线传播 C.漫反射 D.镜面反射
2.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看到排列有序的三 色发光区域是(A ) A红、绿、蓝 B红、黄、蓝 C红、黄、紫 D黄、绿、紫
彩虹是因雨后的天 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 珠,太阳光照射到这些 小水珠上时,被空气中 的水滴反射、折射而产 生的色散现象。
练一练
1.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 奇景。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 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佛光”形成 的主要原因是( D ) A.直线传播 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二、光的三原色
红、绿、蓝被
称为光的“三原色”,利 用这三种色光可以混合出 不同的色彩来。
色光的混合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5.5物体的颜色
![【北师大八年级物理上册】5.5物体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c6a61ce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2.png)
第五章光现象五、物体的颜色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光的色散1.【学科素养·物理观念】【新独家原创】唐代的孔颖达在《礼记·月令》一书中写道:“云薄漏日,日照雨滴则虹生。
”这里“虹”的产生是光的现象。
如图所示,科学家牛顿首先研究了这一现象,他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使太阳光分解为种单色光,光的色散的本质是光的;屏幕最上、下端的分别是、色光,这说明在三棱镜中色光的折射能力最强,色光的折射能力最弱。
(P8105004)知识点2光的三原色原理2.(2021上海中考)属于光的三原色的为()A.黄色B.紫色C.红色D.橙色3.【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2山东聊城中考节选)教室内电子白板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三种色条合成的。
(P8105004)4.【教材P118图片变式】如图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
图中区域1应标,区域2应标。
知识点3物体的颜色5.【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江苏如东期末)如图所示,小明将一块红色透明玻璃片甲和一块绿色透明玻璃片乙部分重叠,然后在正下方放置一张白色纸板,使太阳光竖直照射到玻璃片上,则白色纸板上各区域所呈现的颜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P8105004)()A.区域Ⅰ为红色B.区域Ⅱ为黄色C.区域Ⅱ为黑色D.区域Ⅲ为绿色6.【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河南兰考星河中学期末)观众戴着绿色眼镜看穿白色上衣、红色裙子的演员,观众看到她上衣呈色,裙子呈色。
7.如图所示,在暗室中做光的色散实验。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上出现彩色光带,其中A端是色光。
(2)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加一块玻璃,发现白屏上的各种色光分布没有任何变化,则该玻璃的颜色是色的。
(3)换一块红色玻璃加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则白屏上将会呈现色光。
(4)拿掉玻璃,将白屏换成蓝色屏,我们能看到。
(5)综上所述,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初中物理物体的颜色教案
![初中物理物体的颜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dfecf2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0.png)
教案:初中物理——物体的颜色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2)了解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3)掌握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以分解为七种色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和分析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1)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因素。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因素。
2.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透明物体(如玻璃板、塑料尺等)、不透明物体(如红色、绿色卡片等)、棱镜、白屏、光源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太阳光通过棱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太阳光是由哪些颜色组成的吗?”2.探究透明物体的颜色:(1)让学生拿出一块透明的物体(如玻璃板),放在光源前,观察物体颜色的变化。
(2)引导学生发现,当物体放在红光源前,物体呈现红色;放在绿光源前,物体呈现绿色。
由此得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
3.探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1)让学生拿出一张红色卡片,放在光源前,观察卡片颜色的变化。
(2)引导学生发现,当卡片放在红光源前,卡片呈现红色;放在绿光源前,卡片呈现黑色。
由此得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4.光的色散现象:(1)让学生观察棱镜折射太阳光的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太阳光经过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2)解释白光是由这七种颜色组成的,太阳光经过棱镜折射后,各种颜色的光分离出来,形成彩虹。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透明物体的颜色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的决定因素。
拓展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应用,如彩虹、彩色电视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决定因素,掌握了光的色散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6111e7b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0.png)
第三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色彩颜色一、光源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区别物体是否是光源,关键要抓住物体本身能不能发光来进行鉴别,不能以为亮的物体就是光源。
二、色散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
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太阳光发生了色散。
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气中的水珠反射、折射而产生的色散现象。
1.光的色散:白光(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的光。
2.白光是复合光,是由各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
3.不同颜色的光通过三棱镜时,折射角不同,从而偏折程度不同。
红色偏折程度最小,紫色偏折程度最大。
例如:彩虹——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三、色光的混合1.色光的三原色:红光、绿光、蓝光等比例混合为白光。
2.红光、绿光、蓝光按不同比例混合会得到其它色光,因此把红、绿、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物体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由物体对不同色光的作用决定的。
(1)透明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透过的色光决定,例如,红色玻璃片呈红色,是因为它只能透过红色光,其它色光被吸收。
无色透明体能够透过各种色光。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①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该物体能反射的色光决定。
例如,红花呈红色,是因为它只反射红色光,而其它色光被吸收。
②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不反射任何色光。
③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的色光,不吸收任何色光。
④灰色物体无差别地吸收并反射各种色光。
如果反射的较多,则呈浅灰色;如果吸收的较多,则呈深灰色。
思考:大海和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海水本身无色透明,但太阳光进入海水中时,因为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会被水中粒子阻挡、反射而均匀地发散到各个方向,其它色光则被吸收,所以我们的眼睛只看到了被散射出来的蓝光、紫光,因而大海看上去呈碧蓝色,同理,天空呈蔚蓝色也是大气散射了太阳光中的蓝光、紫光造成的。
第2节看不见的光1、太阳光谱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不同的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太阳的可见光谱。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4.5光的色散(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4.5光的色散(知识点+例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ba16d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00.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第5节光的色散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序号知识点难易程度例题数变式题数合计一色散现象★ 2 2二物体的颜色★ 1 112三看不见的光★ 3 3一、色散现象:1.色散:三棱镜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1)太阳光(即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是英国牛顿发现的);(2)红光偏折程度最小(最上面),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最下面)。
2.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和海市蜃楼一样也都是光的折射现象);3.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4.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例题1】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所示,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A.光的色散B.平面镜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答案】A【解析】解:日晕”光环颜色由内到外的排列顺序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与彩虹相同,是光的色散现象。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变式1】如果没有三棱镜,也可以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
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下部浸入水中,让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墙或白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带,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或本实验不包含的内容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折射时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D.反射出来后的光不再有红外线【答案】D【解析】解:在深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下部浸入水中,让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太阳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水中的光线通过水中的平面镜会发生反射现象;被平面镜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由于不同颜色的光的偏折情况不同,所以光线照射到白墙或白纸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带,在红光的一边有红外线;综上所述,该实验包含了ABC,没有包含D。
故选:D。
【例题2】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绿光 B.黄光 C.紫光 D.橙光【答案】A【解析】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
初中物理物体的颜色
![初中物理物体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d761e69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0.png)
初中物理物体的颜色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光的折射和物体的颜色光的折射与物体的颜色一、知识要点1、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在折射现象中,(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初中物理,物体的颜色)光路也是可逆的。
2、光的折射规律:(1)三线共面: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法线居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空气”中的角大: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折射角、入射角均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认为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越大,则它与法线的夹角就越大。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光线在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角、入射角都等于0°。
3、利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现象: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在水中叉鱼时,只有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清晨和傍晚的太阳实际上都在地平线以下;海市蜃楼等等。
4、光的色散:太阳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如图所示。
白光不是单色光,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5、色光、颜料的组合(1)光的三原色:红、绿、蓝(2)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3)色光三原色混合后为白色,颜料的三原色混合后为黑色。
6、物体的颜色(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决定;(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色光的颜色决定。
7、不可见光:光谱中红光之外还有红外线,紫光之外还有紫外线,人眼都看不见。
二、易错题精选1.判断以下结论是否正确(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2)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3)斜插在水中的木棍看起来变弯了,说明光在水中不是沿直线传播()(4)月光经过很小的孔后,形成大亮斑,属于光的折射现象()(5)我们看到湖水中出现白云,属于光的折射现象()(6)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发现星光闪烁不定,属于光的折射现象()(7)白光是单色光()(8)眼睛能看见书上的字,是因为白光照在书上,白纸反射白光,黑字不反射光()(9)电视机画面看起来鲜艳多彩,是由红黄蓝三种基本色光组成的()2、(1)白光是由组成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5节物体的颜色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5节物体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fd52ea3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e.png)
新课学习
问: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 彩虹 答: 雨后的天空悬浮有大量的细小水珠,太阳光照 射到这些小水珠上时,产生色散,被分解成绚丽的 七色光。因此,有时我们能看见太阳光和小水珠建 造起的——彩虹。
新课学习
分解太阳光
通过此实验,仍然 能够得出太阳光是由红、 橙、黄、绿、蓝、靛、 紫七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新课学习
我们知道了光的色散,那么物体为什么有各种各样 的颜色?
新课学习
二.物体的颜色
光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反射,一部分 光被物体吸取。如果物体是透明的,还有一部分光 通过物体。不同物体,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吸取和 通过的情况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新课学习 1.透明物体的颜色
新课学习 1.透明物体的颜色
新课学习
光源 白光 红光 蓝光
白色纸 白色 红色 蓝色
红色纸 红色
红色 黑色
绿色纸 绿色 黑色 黑色
黑色 黑色 黑色 黑色
讨论分析:
1.白色物体能将 色光反射,红色物体能将 色光
反射,而吸取
色光。
2.黑色物体将吸取
,不能
。
3.不透明物体颜色取决于
。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练习 夏天室外穿____色衣服合理,冬天穿____
光 的
颜 色
三原色光:红、绿、蓝 光的混合 红+绿+蓝=白
色 散物
体 的 颜
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透过的光的 颜色相同。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与物体反射的光 的颜色相同。
色 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的调配 红+黄+蓝=黑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 预习新课 自己尝试制作彩虹
板书设计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颜色
![八年级物理-物体的颜色](https://img.taocdn.com/s3/m/68f7f746852458fb770b562e.png)
练一练
12.眼睛看见书上的字,是因为( C ) 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人人眼 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人人眼 C,白光照在书上,白纸反射白光,黑字不反光 D.眼睛发出的光照在书上 2.我们看到大海平静时,海水呈蓝色,其主要原因是 ( D ) A.海水里含有盐分 B.蔚蓝色天空照映的结果。 C.太阳光经漫反射产生的效果 D.日光中其他色光多被海水吸收,人眼看到的主要是 海水反射的蓝光
B.无色. D.不存在这种颜色.
4、透过红玻璃看蓝布是黑色,是因为 C A. 红玻璃将蓝布反射的色光染成黑色
B. 蓝 布 反 射 的 光 透 过 红 玻 璃 与 红 玻 璃 发 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光 C. 红玻璃几乎全部吸收掉蓝布反射的色光因 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D. 红玻璃将蓝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光透过红 玻璃
练一练
思路解析:由于绿色植物反射绿光,吸收其他色光, 植物才得以正常生长,所以绿色植物喜欢除绿色以 外的其他色光。有色植物反射与它相同的色光,吸 收与它不同的色光,即它喜欢与自身不同的色光。 答案:(1)除绿色外的其他色光。 (2)反射红颜色的光,喜欢红色外的其他色光。 (3)文章中提到“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上 了绿色玻璃,只让阳光中和叶子颜色相同的绿光照 射植物”,说明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 定的。
红色 。 红色 。
。 黑色
黑色 。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 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花朵看起来 是红色的, 因为它吸收 了除红光外 的其他色光, 只反射红光。
白色不透明物体和黑色不透明物体
白色物体反射各种色光.
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完全不反射光.
看小兔的颜色
透过纯红的玻璃片以后会看到 什么样的现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5节 物体的颜色 (解析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5节 物体的颜色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e80ba841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a.png)
第五章第5节物体的颜色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贴有红纸的光屏上,则光屏上会出现的现象是( )A. 有各种颜色的光B. 只有红光C. 有红光和白光D. 除红光外的其他颜色的光2.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从人眼发出的光照到了物体上B.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C. 柳叶呈现绿色是因为它只吸收绿光,反射其它颜色的光D. 日食现象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而月食不是3.在没有其他任何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A. 全身呈绿色B.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C. 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D. 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4.有一盆花卉,红色的花、绿色的叶、白色的盆,放在遮光良好的暗室中用与花色相同的红光照射看见的是()A. 红花、绿叶、白盆B. 红花、黑叶、红盆C. 红花、黑叶、白盆D. 红花、绿叶、红盆5.一位演员在舞台上,她的上身服装是白色的,下身裙装是红色的,当舞台灯光师打开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舞台上这位演员的服装颜色是()A. 上装是白色,裙装是红色B. 上装、裙装都是绿色C. 上装是绿色,裙装是黑色D. 上装、裙装都是黑色6.为了追求舞台艺术效果,灯光师用红光照射身穿白色衬衣和黑色裤子的演员。
那么观众看到演员()A. 演员上半身是红色,下半身是黑色B. 演员上半身是红色,下半身是红色C. 演员上半身是白色,下半身是黑色D. 演员上半身是白色,下半身是红色7.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直线传播B. 光的色散C. 光的反射D. 小孔成像8.下列现象与雨后彩虹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 镜中的“我”B. 树荫下的光斑C. 汽车后视镜D. 水中“断”笔9.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是光的()A. 反射B. 直线传播C. 散射D. 色散10.“白纸黑字”这个成语同学们都耳熟能详。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五物体的颜色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光现象五物体的颜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e2d75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4.png)
A.光的色散
B.平面镜成像
C.光的反射
D.光的直线传播
图5-5-1
解析:“日晕”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是光的色散现象,故A正确,B、C、D
错误。
3.雨后的天空经常出现彩虹,它弯如拱桥,色彩艳丽,秀美迷人,那么它的成 因是 光的色散 。
图5-5-2 解析:彩虹是太阳光在传播过程中被空中的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透过的色光
决定。
反射的色光 决定。
绿 、蓝 。
光的色散。
轻松尝试应用
知识点一:光的色散 1.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 )。 A.雨后天空的彩虹 B.水中的月亮 C.黑板“反光” D.小孔成像
2.(2021·广西桂林中考)4月30日,桂林出现日晕天象奇观,如图5-5-1所示。
其彩色光环与彩虹的成因相同,都属于( A )。
B )。
解析:衣服不是光源,我们能看见黄色的衣服,是因为黄色的衣服反射光;太 阳光是七种色光混合的复色光,黄色的衣服仅反射七色光中的黄光,吸收其 他色光,所以我们看到它是黄色的。
知识点二:物体的颜色 4.下列现象属于白光色散的是( A )。 A.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 B.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电视画面的颜色 C.红、绿、蓝三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成白光 D.太阳光经过蓝玻璃后,在白屏上呈现蓝色
5.一大型舞蹈演员的黄色服装流金溢彩,华丽无限,这是因为( A.黄色的衣服能发出黄色光 B.黄色的衣服能反射黄色光 C.黄色的衣服能发出白色光 D.黄色的衣服能吸收黄色光
光现象
五、物体的颜色
快乐预习感知
一、光的色散 1.一束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为
红 、 橙 、 黄 、绿 、蓝 紫 七种色光的现象叫作光的色散。 2.色散现象表明:白色光不是 单色 光,而是由 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透明物体的颜色 有色的透明物体透过 什么色光,它就是什么颜 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绿纸只反射绿光
绿纸
红纸只反射红光
红纸
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有色的不透明物 体反射什么色光,它 就是什么颜色。不透 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白色的物体反射所 有颜色的光。 黑色的物体吸收所 有颜色的光。
题海轻舟
1. 我们把 ____________ 三种色光叫光的三 原色。
2.用放大镜观察彩电的画面,你将看到排 列有序的三色发光区域是___________。 3. 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 ________________ 决定的。日光照射到黑色的屏幕上,屏幕 是呈________色的。
4.透过红玻璃看蓝布是黑色的,这是 因为( )。 A.红玻璃将蓝布反射的色光染成黑色 B.蓝布反射的光透过红玻璃与红玻璃 发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光 C.红玻璃几乎全部吸收掉蓝布反射的 色光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D.红玻璃将蓝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光 透过红玻璃
物体的颜色
彩虹
大家知道彩虹有几种颜色吗?
• 彩虹有七种颜色:红、橙、黄、绿、 蓝、靛、紫。 • 彩虹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呢?
三棱镜
白纸屏
太阳光
红 橙 黄 绿 蓝 靛 紫
一、光的色散
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从 棱镜另一侧可看到一条按 红、橙、黄、绿、蓝、靛、 紫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 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光的三原色
彩电图像的色彩是怎 么形成的?
品红 红
绿 黑 黄
青 蓝
红 黄
品红 白 绿 青
蓝
三原色
三基色
返回
探究过程
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 +绿 =黄 红+蓝=品红 绿+蓝=青(靛) 红 +绿 +蓝 =白
电视、电影都是根据 色光三原色所制成。
探究结论 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的 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 他颜色的光,这叫做光的三原 色原理。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追踪练习
一朵花,在阳光下呈现出十分耀眼的红色, 这是为什么?
追踪练习
一位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节目, 她穿着白色上衣和红色裙子, 当用绿光照射她时,舞台下的 观众会看到她的服装颜色是 ( )。 A.上衣是白色,裙子是红色 B.上衣是绿色,裙子是红色 C.上衣是绿色,裙子是黑色 D.上衣是白色,裙子是黑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黑色
B.无色. D.不存在这种颜色.
4.一束光照到一张纸上,看到这张纸呈现红色, 那么这束光和这张纸是:( ) D A.红色的光,白色的纸 B.白色的光,红色的 纸 C.红色的光,红色的纸 D.以上情况都有可 能.
思考:
• 1、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 光,则该物体呈现( )色, 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 则该物体呈现( )色。如果 一个物体能( )所有色光, 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 2、放电影用的银幕为什么做成 白色的?
练习:
1.有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 透过的色光 决定,有 反射的色光 色的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 决定. 2.对各种颜色的色光都能吸收的物体颜色是 3.对各种颜色的色光都能反射的物体颜色是:( A.白色. C.黑色 A. . )
太阳光是白光,它 是由多种单色光混 合而成的复色光。
追踪练习
1.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 后,在光屏上出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七 色排列的光带。这叫 _______现象,经三棱镜 不能再色散的光叫 ______光,由两种以上 单色光合成的光叫_____ 光。
2.夏天大雨过后,空中 有一道彩虹,这种现象 是(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彩虹的形成:
• 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 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以后发 生折射,产生了绚丽的七色光。就 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彩虹。
三、物体的颜色
想一想:自然界中的各种 物体为什么会有 不同的颜色? 物体的颜色与光有关系。
红玻璃只透过红光
蓝玻璃只透过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