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人教版部编版第一单元1《荷塘月色》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生号:

《荷塘月色》

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2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该文与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陆蠡的《囚绿记》共同组成了一个单元。在必修一散文“因实出虚”教学的基础上,必修二散文教学应做到“增强散文鉴赏能力”“进入审美境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品味课文精妙的语言、探寻作者的精神家园。

《荷塘月色》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承担着奠定基础的任务,即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本课,理解和明确散文应该“读什么”和学会散文应该“怎么读”,然后在阅读学习《故都的秋》和《囚绿记》的过程中去实践、检验、修正,不断增强散文鉴赏的能力,从而提高审美情趣。二说学情

有利因素:授课班级是高一中学生,基础较好,在学习写景抒情散文之前学习了《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地》等写人记事类散文,这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很容易把鉴赏写人记事类文章的抓细节、理线索、品情味等鉴赏方法运用在写景抒情散文上,这是一种积极因素。

不利因素:相比写人记事类散文,写景抒情类文章鉴赏的难度更大。由于思考能力和当下语文学习时间的局限,许多时候,他们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粗读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之中,表现为

对作者在写景状物中流露出的复杂而朦胧的感情不太理解。学生在认知、理解上会有一定困难。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写景抒情散文中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探索并掌握写景抒情散文的鉴赏方法,体味重点文句所呈现的情感状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复杂情感,探寻作者精神家园。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写景抒情散文的鉴赏方法,体味重点文句所表达的情感状态。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淡淡喜悦”与“淡淡哀愁”的复杂情感,探寻作者的精神家园。

四说教法学法

本文属于散文鉴赏单元,侧重教会学生鉴赏的方法。面对《荷塘月色》这样的意境朦胧而又悠远的写景抒情散文,每个人当有自己的切入角度和理解方式。教师应用恰当的教法挖掘、唤醒、鼓舞学生领悟文章的美,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心中景、意中画,使鉴赏能够抵达文本深处。为突破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本

节课应充分的让学生参与教学,师生互动探究,尽可能恰当使用朗读体验法、设疑讨论法、讲解法、点拨法等教学法完成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法的基础上,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

从朱自清散文《匆匆》片段作为引入启发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朱自清的作品。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赏析课文

(一)初读,整体感知

1、思考你觉着荷塘月色好在哪里?在文中你读到了怎样的荷塘?【学生】静谧、美好、淡雅、宁静、祥和的月下荷塘。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不局限于已有的经验和参考资料答案,表达自己的声音,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2、文中是否写到了与月下的荷塘不一样的荷塘?

明确:启发学生总结出文中写到的三个荷塘:日日走过的荷塘——月下的荷塘——诗歌中的荷塘

设计意图:从题目入手,找到分析文章切入角度和理清以“荷塘”为线索的文章脉络。为下文对三个“荷塘”的具体分析做铺垫。

(二)阅读1至3段,品读“日日走过的荷塘”

1、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加粗的语词选择其中的一句进行赏析,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日日走过的荷塘的?探究同样是面对荷塘,面对日日走过的荷塘,作者为什么没有这种自由的感觉?

(1)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总该:对满月的期待,日日走过的荷塘很单调。)

(2)“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享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且:暂且,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不能带给自己享受。)

(3)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自由:在月下的荷塘之外,作者不自由。)

设计意图:从寻常的描写、叙述中,挖掘出不同寻常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升其理性阅读的能力。日日走过的荷塘关联的是现实世界,月下的荷塘强调的是离开了妻子、孩子以及家庭的重担所获得的一种心灵的解脱。

(二)阅读4至6段,品读“月下的荷塘”,重点鉴赏

1、修改第四段,将“曲曲折折”“田田”“缕缕”“脉脉”等删去,将比喻、拟人换成一般描写比较阅读。“荷塘上面,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叶子中间,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不能见一些颜色。”

大家能否感受到宁静和优美的意境?

通过删减修改原文第4段,让学生通过分析体会其中拟人、比喻(博喻)、通感的修辞在意境表现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明确散文鉴赏的第一种方法,应该关注细节,抓联想、想象,关注修辞。

设计意图:较之直接赏析,更有利于开启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方法,学生自主鉴赏第5节写景段落,通过比喻的修辞,“泻”“浮”“洗”等字眼的赏析,明确散文鉴赏的第二种方法,要炼字,要斟酌语词,把在思想情感准确地表达出来。

(三)阅读7至9段,品读诗歌中的荷塘

思考:有人认为,第7至9节所写的热闹的江南采莲和荷塘月色没有什么关系,是否删去?

明确:第6节这时最热闹的是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荷塘里的景色,虽然能够让作者获得片刻宁静,但在获取宁静之后的不久,他发现这里的一切美好和热闹不属于自己,他又回归了不宁静,因为这热闹不属于自己,才想到了江南采莲的那种生活方式,那种男女嬉戏采莲,发自内心的自由,那种理想的世界是作者真正渴望拥有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呈现向往的理想世界。

(四)课堂小结

鉴赏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第一,应该关注细节,抓联想、想象,关注修辞;第二种方法,要炼字,要斟酌语词;第三,要试着从句子,语词出发去寻找作者流淌于文本之中的精神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