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两首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经》两首教学课件(63张课件)
4、概括诗歌主旨。 这首诗歌抒写了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情, 以及可望不可即的惆怅之情。 歌者思念的对象可能在遥远的地方, 只能怀想而无法见面,因而心情惆怅, 无法抑制。时间越久,阻隔越远,感情 越深。
5、《关雎》和《蒹葭》都可看作爱情诗,但 无论风格还是表现手法都有很大差别,试作简 单分析。 ①《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蒹葭》中却没 有明确的故事。 ②《蒹葭》的情感韵味更浓郁。 ③《蒹葭》“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 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 一体。
经》中的精华,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 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 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手法,体现民歌特色。
雅: 多是祭祀、宴会的乐歌和史诗,分 “大雅”
和 “小雅”,共105篇。
颂: 多是宗庙、颂神的乐歌,有 “周颂” “鲁
颂” 和“商颂”,共40篇。
赋: 即陈述铺叙;
比: 即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 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四、五章: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乐场景。 四、五两章 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 的姑娘的深切思念和美好愿望。“琴瑟友 之”“钟鼓乐之”,是他设想愿望实现时的欢 乐场景 ,也就是他想象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1、第一节是采用什么手法开篇的?写雎鸠鸣 叫起什么作用?
yī 伊人 xī 未晞
sù 溯 méi 湄
huí 洄 jī 跻
wǎn 宛 chí 坻
1、每章前两句,语速应缓慢,读出苍凉 味。 2、“溯洄”、“溯游”两句,动作焦急 急迫,语速应较急促。 3、“道阻且长”等句,语速应慢,体现 险阻重重。 4、“宛在”三句,应读出失望、怅惘之 情。
5、试概括这首诗的内容。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热恋者 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 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诗经》二首ppt课件
迷 、
迷
河畔道路
崎岖难行,险阻重重。
离 的
氛
秋水
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围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
01 思念、向往。通过诗人上下求索可 以看出。
执着、坚贞不渝。“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 02 且右”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地吟唱来突出道路的艰难,
可见诗人仍然一次又一次“溯游”“溯洄”地去寻找, 足见其执着、坚贞不渝。
zhǎn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sè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mào
lè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三、《关雎》 1 . 雎 鸠 鸟 关 关 和 唱 , 在 河 心 小 小 洲 上 。 文 静 美 丽的姑娘啊,正是君子的好对象。
2.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捞取。文静 美丽的姑娘啊,我醒着睡着都把你追求。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xī
méi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jī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sì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zh沚ǐ 。
逆流而上 跟随,追寻 艰险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六、艺术特色
2 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 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 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 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 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诗经》两首采薇(共26张)PPT课件
06
采薇篇章内容与特点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描述了士兵在归途中的艰辛和思乡之 情。
诗篇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反复咏叹, 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诗篇以采薇起兴,通过描写士兵在归 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深切的思乡 之情和强烈的归家愿望。
诗篇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 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音乐美
篇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形成回环 往复的音乐美,使诗歌具有一唱三叹 的效果。
韵律美
诗歌运用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使篇 章具有和谐悦耳的韵律美,增强了诗歌 的感染力。
读者审美体验和感受分享
审美体验
读者在阅读《诗经·采薇》时,可以感受到诗歌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和丰富意象,从而 获得审美愉悦和心灵震撼。
01
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
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
311篇。
02
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
的社
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
孔子编订。
04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05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 《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 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 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深远,它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 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采薇篇章与其他艺术形式关联
采薇篇章作为《诗经》中的一部 分,其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为其 他艺术形式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PART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REPORTING
采薇篇章结构及写作手法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44张PPT)
道阻且跻
(路)高
宛在水中坻 水中的高地 蒹葭采采 茂盛鲜明的样子
宛在水中央 仿佛、好像 白露未已 没有完,这里指还 没有干 白露未晞 干 在水之涘 水边 在水之湄 岸边,水与草 道阻且右 向右迂曲 相接的地方 宛在水中沚 水中的小块陆地
把握诗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
钟鼓乐之。
第四五章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思考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1、概括段意 男子想像与女子相会情景。 2、文中写了男子如何在女子面前 表现?突出了什么? 通过弹奏琴瑟和敲击钟鼓来亲近 她,突出了男子追求爱情的炽烈 专一。 3、全诗的线索是如何的? 发现—思念(求不得)—相会 (想像中)
xī
jī wǎ n
méi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sì
ch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zhǐ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突破字词难点:
注意下列句中不同颜色的词:
溯洄从之 逆流而上 溯游从之 道阻且长 顺流而下 艰险
朝思暮想,辗转反侧 (第二三章)
描写爱情的诗词句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 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 与君绝!
第12课《诗经二首》课件(共51张PPT)
(1)“窈窕”写出了淑女的文静美好。 (2)“流”“采”“芼”三个动词描写淑女采摘荇菜的过程,她是 那样的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由此可见她的勤劳。 (3)采荇的过程其实就是淑女择偶的过程:广泛交往——逐个了 解——细心挑选。这一过程,足见淑女对待爱情的慎重理智。
君子:执着追求、尊重对方、为爱改变提升自己,情趣高雅。
蒹葭
朗读《蒹葭》,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sù huí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xī
méi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jī
ch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sì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zhǐ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双声词,描绘水草的状态。
这两句以荇菜的流动不定比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喻淑女的难求;以捞取荇菜 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 而不舍的追求。
思念之苦 (实写)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这两句极写主人公对淑女 追求之切,想念之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这两句描写主人公对淑女 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两感公以个情长至“色夜难悠彩无耐悠·”,眠的字表、相哉,现思思·悠加出绪之重主万苦哉了人千来,。 辗·叠 词 相 眠韵,思的转·词刻而情反及画不状双出能。侧声因入。的 朝这相思 思两思念 暮第句之、 想二极情追 、章写。求 寝:主,食写人和难小公因安伙对求的子意中之情对人不形意深得。中深而人的
地点的 转移
路途的 变化
在水一方 宛在水中央 在水之湄 宛在水中坻 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沚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君子:执着追求、尊重对方、为爱改变提升自己,情趣高雅。
蒹葭
朗读《蒹葭》,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sù huí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xī
méi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jī
ch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sì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zhǐ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双声词,描绘水草的状态。
这两句以荇菜的流动不定比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喻淑女的难求;以捞取荇菜 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 而不舍的追求。
思念之苦 (实写)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这两句极写主人公对淑女 追求之切,想念之深。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这两句描写主人公对淑女 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
两感公以个情长至“色夜难悠彩无耐悠·”,眠的字表、相哉,现思思·悠加出绪之重主万苦哉了人千来,。 辗·叠 词 相 眠韵,思的转·词刻而情反及画不状双出能。侧声因入。的 朝这相思 思两思念 暮第句之、 想二极情追 、章写。求 寝:主,食写人和难小公因安伙对求的子意中之情对人不形意深得。中深而人的
地点的 转移
路途的 变化
在水一方 宛在水中央 在水之湄 宛在水中坻 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沚
道阻且长 道阻且跻 道阻且右
诗经两首(采葛和褰裳PPT)PPT课件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文学史上的里程碑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标志着中国诗歌的成熟 和独立。
历代文学家推崇的典范
诗经中的作品被历代文学家视为典范,不断被传颂、模仿和引用。
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对未来的展望
01
02
03
深入挖掘研究
未来将继续深入挖掘《诗 经》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做出更大的贡献。
推动国际交流
通过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 推动《诗经》文化的国际 传播,增进国际社会对中 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培养人才队伍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为《诗经》的传承和发展 提供人才保障和支持。
03 褰裳
诗歌内容
01
诗歌开篇描绘了一幅春 日景象,展现出自然之 美和生机勃勃的氛围。
02
诗中通过描绘主人公的 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爱 情的渴望和对自由生活 的向往。
03
诗歌语言简练,意象鲜 明,富有画面感,给人 留下深刻印象。
04
诗歌以主人公的口吻叙 述,情感真挚,表达了 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定和 执着。
主题思想
01
02
03
04
主题思想是表达对爱情的渴望 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
束缚和禁锢的反抗。
通过描绘自然之美和生机勃勃 的氛围,强调了自由和生命力
的价值。
诗歌中的情感真挚,表达了对 爱情的坚定和执着,以及对个
体尊严和自由的追求。
主题思想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 由、爱情和个体价值的追求, 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
06 结语
《诗经》两首优秀 ppt课件
风(十五国风)风多是各地民歌 内 雅(大雅、小雅)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容
颂(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表
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现
比
手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
法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主要内容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伙子 对意中人的爱慕和追寻,表现 了他可望而不及即的失望、惆 怅、寂寞的心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 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 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蒹葭苍苍,
写
白露为霜。 蒹 葭 萋 萋,
景: 白 露 未 晞 。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描绘了一幅凄清萧瑟、露凝霜结的 晚秋图,渲染了浓烈的凄清惆怅气氛, 衬托了主人公凄婉惆怅之情。
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 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 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央。
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 长。顺流而下追寻她,她仿佛在水 的中央。
运用动作描写突出了追寻之路的 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 长持久,也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执 着追求和求而不得的怅惘之情。
请你试用一句话来表现诗中 优美的画面。
读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 读这首诗,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
例:读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 萧瑟的秋风中苇丛起伏,芦花 白茫茫一片。
《蒹葭》的结构内容: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 后六句抒情。
颂(周颂、鲁颂、商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表
赋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现
比
手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
法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 比就是比喻。 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主要内容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小伙子 对意中人的爱慕和追寻,表现 了他可望而不及即的失望、惆 怅、寂寞的心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 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 不可会晤,深沉的相思之情。
蒹葭苍苍,
写
白露为霜。 蒹 葭 萋 萋,
景: 白 露 未 晞 。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
描绘了一幅凄清萧瑟、露凝霜结的 晚秋图,渲染了浓烈的凄清惆怅气氛, 衬托了主人公凄婉惆怅之情。
首章的“苍苍”,次章的“萋萋”,末章的“ 采采”,把深秋凄凉的气氛渲染得越来越浓,烘托 出诗人当时所在的环境十分清冷,心境十分寂寞。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 之,宛在水中央。
逆流而上追寻她,道路艰险又漫 长。顺流而下追寻她,她仿佛在水 的中央。
运用动作描写突出了追寻之路的 艰险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 长持久,也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执 着追求和求而不得的怅惘之情。
请你试用一句话来表现诗中 优美的画面。
读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 读这首诗,我仿佛听到了________。
例:读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 萧瑟的秋风中苇丛起伏,芦花 白茫茫一片。
《蒹葭》的结构内容: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 后六句抒情。
八年级下(部编版)第12课《诗经两首》PPT课件(共41张PPT)
学习目标
• 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两首诗,深 入理解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
• 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赏析品味诗歌细腻 的思想感情。 • 了解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 唱的结构特点。
•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 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 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 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 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 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 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创作背景
• 周代由文、武奠基,成、康繁盛,昭、穆以后,国 势渐衰。后来,厉王被逐,幽王被杀,平王东迁,进入 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 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 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 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 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 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 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 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 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 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 周南指周以南之地,是周公旦的封地,即今河南西 南部及湖北西北部一带。《周南》大多数诗是西周末年、 东周初年的作品。其中第一篇《关雎》是有关爱情的诗 篇。
正音正字
雎鸠( jū jiū ) 好逑(hǎo qiú) 寤寐(wù mèi ) 钟鼓乐之(lè ) 窈窕(yǎo tiǎo ) 荇菜( xìng ) 芼之 ( mào )
重点词语
• ⑴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一种 水鸟名,即王鴡。 • ⑵洲:水中的陆地。 • ⑶窈窕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 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 淑,好,善良。 • ⑷好逑: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诗经二首》ppt课件
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 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 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 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思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D ) 考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
心上人儿,正在水的那一边。
问题来了
这里用到起兴了吗?
用蒹葭起兴,给人以凄清之感。
用蒹葭起兴,渲染了凄清朦胧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求而 不得的惆怅之情。
译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词
溯洄:逆流而上
从:跟随,这里指追寻
阻:险阻,难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译
句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疏
通 文 意
琴瑟:此两 种乐器可奏
同调。
友:亲近, 友好。
参 差 荇 菜,左 右 采 之。窈 窕 淑 女,琴 瑟 友 之。
第三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芼:择取, 挑选。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 她快乐。乐,使动用法,
使……快乐。
参 差 荇 菜,左 右 芼 之。窈 窕 淑 女,钟 鼓 乐 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朗
读
蒹葭
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文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思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D ) 考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
心上人儿,正在水的那一边。
问题来了
这里用到起兴了吗?
用蒹葭起兴,给人以凄清之感。
用蒹葭起兴,渲染了凄清朦胧的气氛,烘托了主人公求而 不得的惆怅之情。
译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词
溯洄:逆流而上
从:跟随,这里指追寻
阻:险阻,难走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溯游:顺流而下 宛:好像、仿佛
译
句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疏
通 文 意
琴瑟:此两 种乐器可奏
同调。
友:亲近, 友好。
参 差 荇 菜,左 右 采 之。窈 窕 淑 女,琴 瑟 友 之。
第三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芼:择取, 挑选。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 她快乐。乐,使动用法,
使……快乐。
参 差 荇 菜,左 右 芼 之。窈 窕 淑 女,钟 鼓 乐 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好像站在水中的陆地上。
朗
读
蒹葭
原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文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二首 优秀课件
精选可编辑ppt
42
《蒹葭》结构内容
全诗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
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欢会艰难之情。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
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表现了依然是可望而不可会晤,
深沉的相思之情。
精选可编辑ppt
43
讨论以下问题: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精选可编辑ppt
4
《诗经》的“六义”: 指风、雅、颂、赋、比、兴。
1、三大基本内容:
“风”: 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是诗经的核
心内容。“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雅”:
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西周王 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颂”: 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精选可编辑ppt
不或专说
食死一中
,,的是
精选可编辑ppt
一
10
关雎 诗经·国风·周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悠哉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精选可编辑ppt
11
突破字词难点: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 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的情况。全 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追求其所 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反复寻求, 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颠倒,执著专一。
精选可编辑ppt
44
写景:
蒹 葭 苍 苍 ,蒹 葭 萋 萋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为 霜 。白 露 未 晞 。白 露 未 已 。
精选可编辑ppt
《诗经》二首ppt课件
第一课时 关雎
新课导入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 源头,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 诗歌 305 篇,又称“诗三百”, 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关雎》一诗, 就是这部作品集的第一篇。能在三 百余篇中位列第一,它一定非常具 有代表性,同时又有“过人之处” ,那么就请大家打开课本,一起走 进《诗经》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流:捞取。 寤寐:日日夜夜。 思服:思念。
译文:参差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 美丽文静的姑娘,日日夜夜思念她。 追求(姑娘)难以如愿,更加日夜思念着她。 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的表现手法
1、赋 赋即铺陈,也就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 现手法。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2、比 比即比喻、打比方,也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 喻均属此类。
3、兴 兴即烘托、衬托,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 内容作铺垫。
初读感知
读懂词意
关雎
文静美好
捞取
《诗经》 的样子
配偶
一种可 食水草
思念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寤,醒时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寐,睡时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日日夜夜。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友:表示亲近。 芼(mào):挑选。 乐:使她快乐。
九年级《诗经》二首》ppt课件
影响
《诗经》的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 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作为五经之一,《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 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远古社会的历史面貌。
后世对《诗经》的评价和传承
要点一
评价
要点二
忠贞不渝
《诗经》中的爱情诗还强调了爱情的专一和忠贞,如《汉广》中“之子 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表达 了男子对女子的专一和坚守。
《诗经》中的家庭伦理观念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
家庭和睦
《诗经》中的家庭伦理观念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如《小雅·常棣》中“妻子好合, 如鼓琴瑟”,这对于现代社会中维护家庭和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重章叠句,回环往复
重章叠句
通过重复相同的句式、词汇,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使诗 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回环往复
通过反复咏唱、回旋往复的手法,深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使读 者在反复品味中感受诗歌的韵味。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情感表达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使读者产倡导家庭成员之间要和 睦相处,夫妻之间要相互扶持, 兄弟之间要团结友爱。
80%
家国情怀
《诗经》中的家庭伦理观念与家 国情怀紧密相连,体现了个人对 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感。
爱情婚姻观念
纯真爱情
《诗经》中描写了许多纯真的 爱情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 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婚姻礼仪
《诗经》中的婚姻礼仪反映了 当时社会的习俗和风尚,强调 了婚姻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是 直接铺陈叙述;比是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分;兴 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诗经》的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 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作为五经之一,《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 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远古社会的历史面貌。
后世对《诗经》的评价和传承
要点一
评价
要点二
忠贞不渝
《诗经》中的爱情诗还强调了爱情的专一和忠贞,如《汉广》中“之子 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表达 了男子对女子的专一和坚守。
《诗经》中的家庭伦理观念对现代社会有何启示?
家庭和睦
《诗经》中的家庭伦理观念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如《小雅·常棣》中“妻子好合, 如鼓琴瑟”,这对于现代社会中维护家庭和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重章叠句,回环往复
重章叠句
通过重复相同的句式、词汇,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使诗 歌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回环往复
通过反复咏唱、回旋往复的手法,深化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使读 者在反复品味中感受诗歌的韵味。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情感表达
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诗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 使读者产倡导家庭成员之间要和 睦相处,夫妻之间要相互扶持, 兄弟之间要团结友爱。
80%
家国情怀
《诗经》中的家庭伦理观念与家 国情怀紧密相连,体现了个人对 家庭和国家的责任感。
爱情婚姻观念
纯真爱情
《诗经》中描写了许多纯真的 爱情故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 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婚姻礼仪
《诗经》中的婚姻礼仪反映了 当时社会的习俗和风尚,强调 了婚姻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是 直接铺陈叙述;比是比喻,有明喻、隐喻之分;兴 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上:①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 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 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 变心的重要原因。
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 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于生活气息,同 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写作特色
1. 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采薇图
课文讲解
1. 诗歌从“采薇”写起,这跟乡愁有怎样的 联系?
这是《诗经》里常用的起兴手法。本诗前三 章的首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 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都 是“兴”的表达方法。“薇”又叫巢菜,是乡间 常见的事物,是家乡常有的野菜,这自然能唤起 思乡之情。
3. 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 物的情感。
题目介绍
《氓》是《诗经·卫风》中的一篇,这是一 首叙事诗,它以一个被抛弃女子自述的口吻, 讲述了自己的婚恋悲剧。诗中的氓是古代文学 史上最早的经商者的形象。他在婚前的虔诚和 婚后的负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觉得他有 行骗的嫌疑。他的这种角色对后代刻画商人形 象有深远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女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体察诗 歌对个人追求与命运的思考。
2. 了解诗歌中征人由久戍思归到归时痛定 思痛的感情经历。
3. 通过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 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学习重难点
1. 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 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
2. 把握戍卒的形象,领会其思想情感 及社会意义。
全诗按“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 索叙事,共分六章:
情节一:追述恋爱时的生活。
第1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 第2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 热情、幸福
情节二:追述婚后的生活。
第3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 第4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 怨恨、沉痛
第5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 情节三:坚决表示和氓一刀两断。
诗经·卫风
整体感知
请听朗诵——《诗经·卫风·氓》
注意下列字在诗句中的读音。
氓 ( méng ) 匪 ( fěi ) 淇 ( qí )
愆 ( qiān ) 于 ( xū ) 徂 ( cú ) 渐 ( jiān ) 靡 ( mǐ ) 隰 ( xí )
蚩 ( chī ) 将 ( qiāng ) 垝 ( guǐ ) 载 ( zài ) 说 ( tuō ) 汤 ( shāng ) 裳 ( cháng ) 咥 ( xì ) 角 ( jiǎo )
6. 诗中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
(1)“桑之未 落,其叶沃若。吁 嗟鸠兮!无食桑葚” 和“桑之落矣,其 黄而陨”是比兴句。
(2)这两处使用比兴手法的好处有: 结构上: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 暂时中断,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 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 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 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 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 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于吁 嗟嗟 女鸠 兮兮 ,, 无无 与食 士桑 耽葚 !!
3. 最后一段中女主人公对男子表现出一种 什么态度?“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在这里有 什么作用?暗含什么意思?男女主人公表现出 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决绝分离的态度 (2)比兴,一方面说自己的愁思,另一 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对男子的忍耐是有极 限的。 (3)男:易变
导入新课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 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 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 305篇。先秦称《诗》,或取 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 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 经》,并沿用至今。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两篇——《氓》 《采薇》。
氓 采薇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了解诗经的句式、体制、手法等常识及对 后世文学的影响。
作者简介
《诗经》的作者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 很广,多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 湖北等地。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 、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 的歌谣。
这些民间歌谣是如何集中到朝廷来的,则 有不同说法。汉代某些学者认为,周王朝派有 专门的采诗人,到民间搜集歌谣,以了解政治
《氓》的对比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回忆中运用对 比,二是从女主人公和氓两个方面分别形成婚前婚 后生活的对比。
女主人公婚前婚后对比:
婚前:“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婚后:“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氓”婚前婚后的态度的对比:
婚前:“氓之蚩蚩”,“来即我谋”,“信誓旦旦”。 婚后:“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二三其德”。
后人习惯上把“风” “雅” “颂” “赋” “比” “兴”合称《诗经》的“六义”。
《诗经》善于运用章句的重叠来表达思想 感情,使诗歌在音律上和修辞上都收到美的效 果。《诗经》中还运用了叠字、双声、叠韵等 修辞手段,这些修辞手段的大量运用,不仅增 加了诗的音乐美,而且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思想 感情,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属性。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写的 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 。采薇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 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 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 的故事。
小资料
1.《诗经》的分类:
《诗经》按乐曲分为“风”、“雅”、“颂” 三部分。“风”指“十五国风”,属于各地方的 乐歌,即指当时15国(周南、召南、邶、鄘、卫、 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的 诗歌作品;“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即王 畿地区)的乐歌,有“大雅”和“小雅”;“颂” 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有“周颂”、“鲁颂”、 “商颂”,基本上是贵族们的歌颂祝祷之辞。
女:决绝,刚强
4. 《氓》中的女主人公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女主人公是一个被遗弃的劳动妇女形象,她 勤劳、温柔、坚强。婚前,她纯真热情,追求 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婚后辛勤操劳家业,即 使氓对她打骂凌辱,仍一如既往地爱氓,只到 被赶出家门,才如梦初醒,毅然与氓一刀两断, 决绝而不留恋,表现了她清醒、刚烈的特点。
《小雅·采薇》写的是一位长期戍边的士兵在 回家途中的所思所感。由于归期一拖再拖,加之 无法向家里人传递问候,他非常思念家乡,内心 痛苦至极。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 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 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 前重现。整首诗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 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 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1. 通假字
匪来贸丝 于嗟鸠兮
匪,通“非”,不是 于,通“吁”,感叹词
犹可说也 说,通“脱”,解脱,脱身
隰则有泮
泮,通“畔”,边岸,边际
2. 古今异义
氓之蚩蚩 古义:民众,百姓,读“méng” 今义:流氓,读“máng”
泣涕涟涟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总角之宴 古义:欢聚。 今义:宴会。
3. 词类活用
3. 借代修辞。
诗人用形象思维,抒写了抽象的意境。用形 象的语言,引起了读者想象、共鸣,增强诗的 魅力。诗中用氓住的地方“复关”代表氓,用 “总角”代表幼年。以送行之远、乘垣望关表 多情。以车来贿迁表同居,以“淇水汤汤,渐 车帷裳”表大归。以“三岁”表多年,以“二 三”表反复。
课堂小结
本篇是一首叙事诗,也是弃妇的怨诗词,诗 中自叙了这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 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塑造了一个勤 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 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 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 女子的压迫和损害。
第6章:今昔对比的怨恨(赋、比、兴)清醒、决绝
课文讲解
1. 如何理解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句话的意思?
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这个男子 一脸憨笑、耍着小小的花招,假装卖丝,向女 主人求婚。一方面男子有点嬉皮笑脸不太严肃, 另一方面这一男子求婚心切,不惜乔装冒险。 这一句描写既表现了男子的狡黠、急切,又为 下文两人的婚姻悲剧埋下伏笔并构成对比。
和风俗的盛衰利弊;又有一种说法:这些民歌 是由各国乐师搜集的。乐师是掌管音乐的官员 和专家,他们以唱诗作曲为职业,搜集歌谣是 为了丰富他们的唱词和乐调。诸侯之乐献给天 子,这些民间歌谣便汇集到朝廷里了。这些说 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写作背景
《氓》是民歌,是口头创作。最初广泛地流 传于民间,经过无数劳动人民的反复歌唱、不 断修改,才形成现在这样的完整诗篇。作者用 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 手法。讲述了少女为一青年男子所追求,终于 结成了夫妻,尽管她甘贫操劳,多年如一日, 然而色衰爱弛最后被丈夫休弃归家,这首诗就 作于归途之中。
《氓》是诗人现实生活典型情绪的再现, 是民歌,是口头创作,最初广泛地流传于民间。 诗人在歌唱抒述自己悲惨的遭遇的同时,也反 映、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氓》经过无数 劳动人民的反复歌唱、不断修改,人们在流传 中,把自己关于恋爱婚姻方面的感受,渗透到 歌唱中去,故作品富于现实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对比手法的运用。
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私有制度特别是封建 制度对妇女的悔辱和损害,反映了妇女特别是 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从而表现了人民反抗压 迫的意志。
5. 氓是怎样的一个人?
氓是一个卑劣无耻、虚伪凶狠的负心汉,他 以嬉皮笑脸获得了女主人公的欢心,以谎言换取 了女主人公的信任,以占卜算卦作为忠诚的保证, 欺骗了一个纯朴善良的女子。不只赚到了女子爱 情,还赚到的财物,更赚到了劳动力。婚后,便 撕去面纱,奴役、打骂妻子,随着女子的年长色 衰,便将她一脚踢出家门。诗中揭露了一个无信 义、无情感、自私自利、奸诈虚伪的坏家伙的本 性。
2. 从叙述的角度入手,理解诗歌的内容,体 验人物的思想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