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考试真题(05民刑)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考试真题(05民刑)](https://img.taocdn.com/s3/m/85816746a8956bec0975e378.png)
05民法学与刑法学一.名词解释(4X5=20)1.民事主体2.代理3.附条件的法律行为4.自首5.危险犯二.判断题(1X20=20)1.出卖人对其所转让的财产负权利瑕疵和物的瑕疵的担保责任.( )2.抵押权的设立是否要登记才发生效力,一般由当事人约定.( )3.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是特定的,债务人是不特定的.( )4.代理行为是在代理人和相对人之间进行的,因此代理人应承担代理行为的任何法律后果.( )5.相邻权的客体实则上是相邻方当事人在行使不动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时互相给予方便所追求的利益.( )6.保证人既可以是主债务人,又可以是主债务人之外的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人.( )7.债权人转让债权的,应当告知债务人,并取得债务人的同意,否则不发生效力.( )8.在合同履行期限到来之前,一方无正当理由明确表示其在履行期到来后将不履行合同,此种行为属于实际违约.( )9.在保证期限内,保证人的保证范围,可因主债务的减少而减少.新增加的债务,未经保证人同意担保的,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 )10.对于法律规定实行严格责任的特殊侵权行为,受害人无须举证证明责任人有过错.( )11.甲放火烧毁值班室意图烧死乙,结果烧死了顶乙班的丙.甲行为的主观心态是直接故意.( )12.甲乙共同殴丙,致其重伤.因无法查明重伤由谁而起,故甲乙因证据不足而无罪.( )13.累犯从重,但过失犯罪除外.( )14.甲因绑架罪被判处12年徒刑,尽管在狱中表现很好,也不能假释.( )15.刑法的有权解释包括立法解释、行政解释与司法解释.( )16.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7.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和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8.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9.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此乃追诉时效的延长.( )三.单项选择题(1X20=20)1.依据马克思的观念.商品交换的唯一前提是( ).A.每个人对自己产品的所有权和自由支配权B.交易者必须有充分的社会地位C.拥有便利的交易场所D.有健全的市场交易规则2.恩格斯所说的"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界性法律"是指( ).A.法国民法典B.德国民法典C.罗马法D.瑞士民法典3.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是( ).B.要约邀请而非要约C.唤起他人对其承诺的表示行为D.非法招揽生意的行为4.下列情形中,哪一项不是委托代理的终止原因( ).A.代理期间届满B.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C.作为被代理人的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更换D.代理人辞去委托5.定金若作为订立合同的证据之用,则此种定金是( ).A.成约定金B.违约定金C.解约定金D.证约定金6.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在一方违约时,对方当事人( ).A.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条款或者定金条款B.可以同时适用违约金条款和定金条款C.只能适用违约金条款D.只能适用定金条款7.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动物致害的侵权责任适用( ).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责任原则D.过错推定责任原则8.民法是人的主体性和价值尊严确证的最好法律形式,并且,民法以法律的形式表现了( ).A.社会经济生活条件B.统治者维护私权的纯粹意志C.市场交易习惯D.公序良俗9.行为人受他人委托,以自己的名义为他人从事贸易活动并收取报酬的行为是( ).A.代理行为B.居间行为C.代表行为D.行纪行为10.甲为一乘客(老烟民,熟知烟的价格),乙为一小商贩.乙在列车车厢叫卖:"熊猫牌香烟,40元钱一条."甲欣然买之.经查,该烟为假烟.甲与乙之间的行为性质应如何认定?( )A.无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B.可撤消民事行为,理由为欺诈C.无效民事行为,理由是违反法律规定D.有效民事行为,理由是双方达成了合意11.某农村少妇只身居家,深夜12时一男子闯入其家中,以暴力相威胁欲行奸,少妇口头答应,男子正作准备,她从炕头上抓起一把剪刀,反身猛刺男子胸腹部两下,致男子死亡.少妇捅死男子的行为属于( ).A.防卫过当D.故意伤害致死12.在假释考验的期间,犯罪分子如果没有再犯新罪且又没有其他撤消假释事由的,则( ).A.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B.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C.就视为没有犯过罪D.原判决无效13.某乙为要非法占有某丙随身携带的贵重财物,先使用暴力将丙打死,然后将财物掠走,某乙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B.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C.抢劫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D.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14.某乙偷割正在使用的铁路专用电话线,构成( ).A.盗窃罪B.破坏交通设备罪C.破坏通讯罪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15.强奸妇女罪的本质特征是( ).A.使用暴力、胁迫手段B.使用其他手段C.使用暴力、胁迫手段或者其他手段D.违背妇女意志16.甲、乙二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A.过失爆炸罪B.意外事件C.过失致人死亡罪D.非法捕捞水产品罪17.某甲从某医院收费处偷走已盖章的空白收据一本,然后隔一个时期自己填写一定的金额,到本厂会计处报销药费,累计达5000余元,某甲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B.盗窃罪C.职务侵占罪D.贪污罪18.甲(15周岁)先后唆使乙(15周岁)盗窃他人的财物价值1万元,唆使丙(19周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5000元,唆使丁(15周岁)抢劫他人的财物计2000元.甲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B.抢劫罪C.绑架罪D.抢劫罪和绑架罪19.甲和有夫之妇勾搭成奸,后乙因受丈夫责骂,与甲中断了关系,甲怀恨在心.一天下午,甲将乙骗自己的住处将其危害,当晚又潜入乙家将其丈夫杀害.在刑法理论上,甲的行为属于( ).C.继续犯D.吸收犯20.非法拘禁罪,在理论上属于( ).A.结果加重犯B.连续犯C.继续犯D.吸收犯四.不定项选择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2X10=20)1.下列行为属于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的是( ).A.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行为B.无权处分行为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了其不能独立实施的行为D.表见代理行为2.下列关于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事权利能力是其取得民事权利的前提和基础B.民事权利能力是享有民事权利资格和承担民事义务资格的统一C.民事权利能力与其人身是不可分离,不可放弃或转让D.民事权利均可与其人身相分离,且可以放弃或转让3.要约失效的原因有( ).A.承诺期限届满,受要约人未作出承诺B.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内容C.受要约人对要约的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D.要约人依法撤消要约4.格式条款有( )等情形的,该条款无效.A.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的B.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C.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D.重大误解的5.留置权人的权利主要有( ).A.直接出卖留置物B.收取标的物的孳息C.请求偿还保管留置物的必要费用D.留置标的物6.拘役和有期徒刑的区别有( ).A.适用对象不同B.执行场所不同C.待遇不同D.法律后果不同7.下列犯罪中,属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是( ).A.爆炸罪B.破坏电力罪D.法律后果不同8.甲在2000年12月的一天内拐骗了2名7岁儿童,偷盗了2名婴儿,并准备全部卖往乙地.在运送过程中甲因害怕婴儿哭闹,就给他们的头部盖了很厚的被褥.结果致使2名婴儿死亡,对甲的行为应以( )罪论处?A.拐卖儿童罪B.拐骗儿童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D.绑架罪9.就成立犯罪中止的条件而言,下列( )说法是对的.A.在犯罪没有达到既遂之前B.出于行为人的主动而放弃犯罪C.必须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D.必须是在故意犯罪中10.就累犯来说,下列( )说法是正确的.A.应当从重处罚B.不得适用缓刑C.不得减刑D.不得假释五.简答题(8X5=40)1.简述法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六.论述题(15X2=30)1.试论民法的基本原则2.物权请求权与侵权所生之债权请求权(侵权请求权)有何区别? 2.论不作为犯罪3.债权让与应具备哪些条件?4.简述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5.转化型抢劫(罪)成立的条件.。
南京大学法理学研究生考研考试真题
![南京大学法理学研究生考研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7a91b13fb4daa58da0114ac6.png)
南京大学法理学研究生考研考试真题招生专业:法学理论、法制史、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考试科目:法理学注意:1、所有答案必须卸载“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纸”上,写在试卷和其他纸上无效;2、本科目不允许使用计算器一、名词解释1、一般法2、法的社会性3、法的渊源4、法律心理5、法的继承6、法的现代化7、法律规范的结构8、法的部门9、法的适用10、法律规范的溯及力二、简答题1、简述法的自由价值2、法与原始习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简述法律权利的概念及内容三、论述题1、试论社会主义法和共产主义道德的相互作用2、试论当代世界主要法律体系的特点3、试论法律监督的意义及实现途径南京大学法理学研究生考研考试真题招生专业:法学理论、法制史、宪法与行政法学、国际法学,经济法学考试科目:法理学注意:1、所有答案必须卸载“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纸”上,写在试卷和其他纸上无效;2、本科目不允许使用计算器一、名词解释1、法的概括性2、古典自然法学说3、对抗制程序4、义务性规范5、法人二、问答题1、什么是法的实施?它包括哪两种形式?举例说明为什么有这两种形式?2、依法办事意义上的法制主要有哪两种含义?3、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渊源的种类4、如何正确评价资产阶级民主?三论述题1、你是如何认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的?它是司法原则,还是立法原则,抑或二者皆是?2你是如何理解邓小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这一思想的?3自从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后,你对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如何认识的。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研究生考试真题(05法理)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研究生考试真题(05法理)](https://img.taocdn.com/s3/m/36193dfefab069dc5022017e.png)
一. 名词解释(4X5=20)1. 法律渊源2. 立法体制3. 法律清理4. 法律秩序5. 法律职业二. 判断题(1X20=20)1. 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经典作家把法看作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直接法权要求,把法等同于法权关系,而把法律同国家意志联系起来,把法律看作是国家意志的一般表现形式.( )2. 原始社会习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特点乃是个别调整. ( )3.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法律具有提供信息和表达价值标准的作用. ( )4. 古印度法属于世俗法. ( )5. 政治的立法不是经济关系的表明和记载. ( )6. 法的普遍性是其规范性的前提和基础,法的规范性是其普遍性的发展和延伸. ( )7. 法律调整的直接对象是社会关系. ( )8. 立法的重要特点就在于通过事前的抽象调整建立某种法律关系. ( )9. 人的现代化是实现法制现代化并使现代化法制长期发展的基本的先决条件. ( )10. 我国享有立法权的机构包括中央和地方多级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因此我国的立法体系属于复合的立法体制. ( )11. 执行性是国务院部门行政规章的最主要特征,所以,国务院部门规章不能对公民、法人设定普遍义务. ( )12. 法律规范一般是由不同法律条文中的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而逻辑地构成的. ( )13. “正当法律程序”是英美法律中程序的最高原则. ( )14. 法律清理是指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进行整理并汇编成册的活动. ( )15.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某些属性的相同,从而推导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点的推理方法,我们称之为演绎推理. ( )16. 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是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的事项. ( )17. 立法程序的意义在于限制和排除立法活动中的恣意因素,以制定具有在形式上合理的、正义的法律制度. ( )18. 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 ( )19. 立法体系主要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和立法权的行使两方面的内容. ( )20. 身份法是指根据一个人的社会职位确定其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法律制度. ( )三. 单项选择题(1X20=20)1.从社会整合层面可以对法律功能做出分类,以下不属于社会整合意义上的法律的功能是( ).A.解决冲突的功能B.阶级统治的功能C.提供便利的功能D.教育的功能2.下列选项,不属于法律概念之特征的是( ).A.确定性C.法定性D.概括性3.“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这段名言的作者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西塞罗4.法的现象继承性的法哲学根据主要是唯物辨证法的( ).A.矛盾观B.辨证否定观C.量变质变观D.普遍联系观5.“若干国家和特定地区具有某种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体系的总称”是( )概念的定义.A.法律传统B.法律体系C.法系D.法律文化6.以下关于权利与义务关系问题的正确命题是( ).A.在价值意义上看,权利和义务的地位是绝对平衡的B.权利和义务是各自独立、互不依存的C.权利和义务在功能上没有互补关系D.在现代法治社会,权利是目的,义务是手段7.电讯频道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属于( ).A.权利B.物C.非物质财富D.行为结果8.立法的民主化原则要求( ).A.尊重客观事实B.立法主体的广泛参与C.注重立法的社会效益D.重视专家的作用9.根据法律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的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A.一般法与特别法B.实体法与程序法C.成文法与不成文法D.根本法与普通法10.下列表述能够说明法律的国家性特征的是( ).A.法律具有概括性B.法律的构成要素以法律规范为主C.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D.法律规范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11.根据《立法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全国人大专属立法权的事项为( ).A.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B.民事基本制度C.行政管理事项D.诉讼、仲裁制度12.法律思维与政治思维相比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判断结论具有权衡的特点B.判断结论非此即彼C.判断结论具有保守性D.判断结论具有创新性13.法律原则不具有( )特点.A.规范性B.指导性C.概括性D.稳定性14.以下关于权利的错误命题是( ).A.权利是一种法律所承认和保障的利益B.权利是一种法律允许的自由C.权利或义务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和发展D.权利为人们提供确定的指引,义务提供不确定的指引15.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类型的标准,下列选项属于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法律类型是( ).A.中国唐代时期的法律B.十九世纪的英国法C.20世纪的美国法D.当代中国的法律16.“无罪推定”在我国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中体现为(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D.司法责任原则17.法的现象具有继承性,但在具有不同生产方式和政治体制的国家之间,法律中的某些因素不能继承,下列选项不能够在上述国家之间继承的是( ).(这个题目我买到的卷子上就没有选项,直接跳到18题)18.( )不是国家的立法活动.A.法律汇编B.法律清理C.法典编纂D.法律创制19.公法和私法作为法律的基本分类主要是( )国家的分类.A.社会主义法系B.英美法系C.民法法系D.普通法法系20.下列不正确的判断是( ).A.法律的产生是道德伦理规则演变的结果B.法律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基础C.法律的普遍效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社会主体的道德价值认同D.法律的强制力来自于伦理道德的力量四. 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至少有2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2X10=20)1.法理学领域的基本问题包括( ).A.本体论B.价值论C.认识论D.方法论2.法律调整的方法主要有( ).A.允许B.禁止C.集中的方法D.非集中的方法3.法律创制的特征包括( ).A.主体法定性B.事前调整性C.立法权主体的广泛性D.程序法定性4.法治国家的形式标志主要有( ).A.区分法律的善与恶B.专门的法律职业化C.完备统一的法律体系D.严格执法和司法制度5.“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该法律规范属于( ).A.强行性规范B.构成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6.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为( ).A.法律调整的理念B.法律调整的对象C.法律调整的方法D.法律调整的主体7.专门化的法律职业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它意味着( )等.A.法律职业者应当谙熟法律规定及其应用技巧B.法律职业者应当具有职业的稳定性C.法律职业应当具有严格的任职资格和考试录用制度D.法官应当在行政机关、权力机关中占有一席之地8.法律秩序形成的主要标志有( ).A.司法和执法的有序化B.权利得到享用C.义务得到履行D.禁令得到遵守9.法律程序对法律行为调整方式有( ).A.抑制B.对话C.决定D.缓解10.下列选项均是关于法律功能与法律目的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有( ).A.法律的功能属于实然的价值范畴B.法律的功能是法律目的的根据和基础C.法律的目的制约着法律功能的发挥D.法律功能的发挥过程,就是法律目的的实现过程五. 简答题(8X5=40)1. 简述法律概念的作用2. 简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法的特征3. 简述法律心理的概念的特点4. 简述权力对权利的作用5. 简述内发型法制现代化的模式特征六. 论述题(15X2=30)1. 运用法治国家的原理,论证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途径2. 为什么说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是混合型法制现代化?。
南京大学2020-1998法理学
![南京大学2020-1998法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6be865e443323968011c92f1.png)
南京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一、名词解释6每题5分共30分)1.法律关系2.依法治国3.法律体系4.大陆法系5.司法解释6.法律位阶二、论述题(每题20共120)1.试论法律思维的特征2.举例说明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的含义3.试述道德对法律的影响途径4.试论司法裁判过程中适用法律原则所必须遵循的限制5.科学讲究实事求是,法律也讲究实事求是,两者实事求是的区别6.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两天家服从的法律乂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这句话谁说的,有什么意思?南京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扩张解释2.法律职业伦理3.特别法4.社会法5.法的指引作用6.法律位阶一二.论述题(每题20共120)1.试论法律体系的特征2.有人说,“法不允许即禁止”,你认为这句话是否正确,请举例说明。
3.什么是“正确的法”,怎样寻找“正确的法”,请举例说明。
4.法官独立审判的理由5.权利和权力的区别6.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的区别南京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6题)1.法律规则2.法律效力3.法律方法4.司法5.法律部门6.法律推定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题)1•如何理解“法无禁止即自曲” ?2.试论义务与责任的关系了,3.试论法律继承的内容。
4.试论正当程序的价值、5.试述法律原则的限制、试举例说明法的作用的限度,南京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41.法律实效2.法律的当然解释3.法律职业4.法律演进5.应有权利6.习惯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的关系2.法律的正当性与强制性有什么关系?3.试述法律部门划分标准和原则。
4.试达立法原则的概念及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
5价值可以客观排序吗?请给出你的理山,并举例说明。
6有人说“表达自山就是说正确的话的自山”,你是怎么看待这句话的,请你结合法律条文与实例说明。
2020年南京大学法学真题
![2020年南京大学法学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f985840740be1e640e9a7a.png)
2. "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的含义。
3.道德对法律的影响途径。
4.司法裁决中适用法律原则的限制。
5.科学的实事求是与法律的实事求是的不同。
6 ".法治有两个表现,-是指定的法律得到人们普遍的遵
守,二是人们遵守的又都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这句话是谁
说的?有什么含义?
专业课二民法、经济法、德国概况(各50分)
健品,回家后经子女提醒,第二天李某要
求退货,保健品公司拒绝:
(1)运用法律解释的方法,以经济法理论为基础,论述李某
请求的正当性。
(2)从保健品公司角度出发,论述其可以主张抗辩的正当理
由。
3.留置权的构成要件,以吸与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异同。
4.要式行为的概念及正当性。
5.Wirtschafts wunder
-、名词解释(6x5分)
1.预算制度
2.商业贿赂
3.-般人格权
4.内心保留
5.Press-und Meinung s freiheit
6.Bundes verfassung s gericht
二、论述题(6x20分)
1.试述反垄断法的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原则。
2.案例:李某看了宣传海报,去宣传会买了两盒3000元保
6.Geschichte der Weimar er Republic
何不同
5.试述道德对法的影响途径
6.“法治必须具备两个因素:所有人都服从法律;被遵守的法
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这句话是谁说的,有什么含义?
中德经济法真题(含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专业课一法理学(150分)
一、名词解释(6x5分)
1.法律关系
2.司法解释
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
![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64a13014791711cc791799.png)
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重点、难点及模拟测试题目录第一部分专业课考试科目剖析 (1)第二部分重难点剖析 (2)一、考试要求 (2)二、考试内容 (2)(一)刑法 (2)(二)民法 (3)(三)法理学 (6)(四)宪法 (7)(五)法制史 (8)第三部分应试技巧 (8)第四部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9)第一部分专业课考试科目剖析法律硕士(非法本)专业共计五门专业科目,分两张试卷,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综合课,全国统考,每张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专业基础课考试包括刑法学和民法学两部分,在考查刑法学和民法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运用刑法学原理和民法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法律语言表达的能力。
考生应能: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刑法学和民法学的基本知识。
2.正确理解和掌握刑法学和民法学的重要概念、特征、内容和其法律规定。
3.运用刑法学和民法学原理解释和论证某些观点,明辨法理。
4.结合社会生活背景或特定的法律现象,分析、评价有关案件、事件,找出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5.准确、恰当地使用法律学科的专业术语,论述有据,条理清晰,符合逻辑,文字表达通顺。
综合课考试包括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三部分,主要考查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从理论法学的角度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及掌握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运用法律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法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能:1.正确掌握和准确理解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基本原理。
2.正确运用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和正确评价。
3.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实际,综合运用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对我国现实法律现象和法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法理学)
1996 年试卷
名词解释
法律意识、法律文化、法的价值、法律调整机制、调整性法律关系
问答题
1.简述法产生的几种具体形式
2.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如何
3.法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的关系如何
4.简述法律关系的内容
1998 年试卷
名词解释
立法体制、法的实现、法的历史类型、特别法、法的概括性、法律文化的结构、法系论述题
1.如何健全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保障机制
2.划分法的部门应注意哪些问题
3.简述法的自由价值
4.试述法在规范微观经济行为方面的作用
5.原始习惯转变为法有哪几种主要方式或途径
6.简要说明法律意识的分类
南京大学1999年法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 法律草案
2 无效解释
3 法的价值
4 法的继承
5 法律文化
6 不成文法
7 强行性规范
二论述题
1 简述法的适用的特征
2 试论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3 什么是法的强制作用?它通常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4 试论关于法的起源的不同学说
5 简述大陆法系的形成,法律分类,法源及其特征
6 法的规范作用有哪些?
南京大学2000年法理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
1 法的起源
2 成文法
3 职业法律意识
4 法的实现。
部门法体系
6 法律责任
7 立法原则
二论述题
1 简述法律文化的结构
2 为什么说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3 略论法的正义价值观
4 试论法的溯及力的概念及适用规则
5 试分析“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中的“事实”和“法律”的含义
6 简述法律监督的构成要素
2001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8 分)
1,法的渊源2,一般法3,法的预测作用4,立法程序
5,法的规范性6,法的移植7,授权性规范
二、论述题(每题12 分,共72 分)
1,简述法律发展的一般规律
2,略论法的秩序价值
3,简述法的分类
4,简述法律调整的对象与方式
5,谈谈你如何对“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的理解。
6,试述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及认定。
2002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8 分)
1,法治
2,法律文化
3,权义复合规则
4,现代型法律意识
5,法律推理
6,法律责任
7,授权立法
二,论述题(每题12 分,共72 分)
1,试论法的移植
2,简论判例法对成文法的意义。
3,简述法的规范性特征
4,试论法律创制的原则
5,试分析法律解释的特征
6,试论法律关系的特征
2003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30 分)
1,法律文化2,法的强制作用3,法律规则4,法的意志5,法律效果6,法律执行
二,问答题(每题20 分,共120 分)
1,如何理解当代中国法的创制过程中的“法律移植与本土化”问题?
2,略论现代法治国的的特征?
3,大陆法系特征概述
4,简述权利与义务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关系
5,试从成文法的特点来理解法律解释的必要性
6,如何理解法律体系的概念及其意义
2004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30 分)
1,原始习惯2,法的渊源3,法律义务4,法律案的表决5,法律部门6,法律效益
三、问答题(每题20 分,共120 分)
1,辨析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2,如何理解法是调整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规范
3,略论法律与自由
4,试述法律事实与一般事实的区别及其意义
5,试述法律适用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
6,试述影响法律效力发生实效的相关因素
2005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30 分)
1,派生性法律关系2,外部法律监督3,法律方法
4,构成性规则5,权义复合规则6,法的效力来源
二,问答题(每题20 分,共120 分)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法是社会性和民主性的统一?
2,要建设法治国家,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法制改革?
3,中西法律文化主要存在哪些差异?
4,试述司法、司法权、司法制度三者间的关系。
5,试述执法的正当程序原则
6,试述法律职业的概念与特征
2006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30 分)
1,价值分析方法
2,法律行为
3,法律继承
4,立法解释
5,法的预测作用
6,司法体系
二,问答题(每题20 分,共120 分)
1,权利和义务关系评析
2,结合西方学者的研究,谈谈你对法律责任本质的理解
3,结合法律移植否定论和肯定论理论,谈谈为什么法律移植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
4,试述我国立法的民主原则
5,试述法对效率的促进作用
6,试述法律职业思维的特点。
2007 年
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30 分)
1. 法的实效
2. 法律移植
3 实证分析方法
4 司法体系
5 法律职业
6 法的预测作用
二. 问答题(每题20 分)
1, 试论阶级分析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意义及其不足.
2 .试论法律在起源上与宗教规范的关系.
3 试论法不搠及既往作为法治原则的意义
4 试论中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及其国情依据.
5 试述法律监督的构成.
6 评述法律全球化的内容
2008 年
名词解释
1 法律文化
2 法律位阶
3 判例法
4 法系
5 立法体制
6 司法解释
问答
1 试述法律行为的构成
2 试述法律责任的构成
3 试述法律的规范性特点及意义
4 试述法律对人权的保护
5 试述立法的合法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是立法还是执法?我记得好象是执法,因为立法的原则好象没有合理性的问题,参考书目上详)
6 对关于证据认定的一个司法解释,试述其法理意蕴
2011
一、名词解释
1、构成性规则
2、法律权利
3、判例法
4、法律文化
5、法律论证的外部证成
6、立法体制
二、问答题
1、试述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方法。
2、试述法的秩序价值。
3、试评:权力的“法无授权即无权”。
4、试述法律实施监督的功能。
5、如何理解,“一个公正的法官是一个冷冷的中立者”(埃德蒙·伯克语)这句话的。
6、阅读下列名言,阐述其中的法理意蕴。
“一部分人不可能服从或无法依循的法律是无效,并不算是法律,因
为人们不可能服从前后矛盾(的规则)或依其行事。
”
——沃恩法官摘自富勒《法律的道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