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加强数学语言训练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数学术语、符号和语言表达数学概念、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接触数学,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数学教具、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语言的运用中。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数学游戏,通过游戏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和运用数学语言。
二、注重数学术语的引入和巩固数学术语是数学语言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数学术语的引入和巩固。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和实物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具体的数学概念,例如,通过教具引入“大”和“小”的概念,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入相应的数学术语。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数学术语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数学术语。
三、借助图表和图像辅助语言理解借助图表和图像的辅助,可以有效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表、图像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学概念和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和描述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加法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图像的方式呈现两个数的合并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像理解加法运算的含义,进而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和表达。
四、鼓励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鼓励他们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解题过程。
同时,在作业布置中适度增加一些书面表达的题目,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能力。
五、课堂示范和讲解范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示范和讲解范例,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语言的运用。
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时地进行示范和解释,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方式。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精确、简洁、逻辑性强等特点。
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表达不准确、不完整、条理不清等。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呢?一、营造良好的数学语言环境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数学语言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多地使用规范、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
例如,在讲解数学概念时,要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语言的魅力。
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和讨论。
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解题思路,互相倾听、互相补充。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交流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数学词汇和符号的教学数学词汇和符号是数学语言的基本元素,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元素,才能正确地表达数学思想。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词汇和符号的教学。
对于数学词汇,要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可以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词汇。
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这两个概念时,可以通过列举一些数字,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从而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对于数学符号,要让学生明白其意义和用法。
教师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量关系和运算过程。
例如,在教学加法运算时,让学生用“+”号来表示两个数的相加。
三、加强数学阅读和写作训练数学阅读和写作是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数学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数学语言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数学语言积累。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数学书籍、杂志或文章,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数学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低年级学生由于年纪小,生活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所以在数学课堂中常常出现会做不会说,想说不会说的情况。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注重根据教材特点,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模仿性训练。
这一训练是低年级学生训练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跟着老师进行:⒈朗读;⒉口述插图图意;⒊口述式题计算过程及结果;⒋口述应用题题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⒌根据图意提出的要求口编应用题。
教师一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爱说敢说。
二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启发和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准确的话、合乎逻辑的话,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使学生逐步积累数学词汇,把生活语言变为数学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二、图示性训练。
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有大量的彩色插图为我们进行直观教学创设语言情景提供了极好的材料。
教师必须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去观察、想象,表达各种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进而训练学生学会较规范地运用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图意,并从说一句话发展到说几句话。
如教学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时,让学生看插图连起来完整地说话。
如: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1只,还剩4只。
等等。
三、演示和操作性训练。
低年级数学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安排了大量的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活动。
在演示和操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算法。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地观察演示过程,让学生口述演示或操作过程,动口、动眼、动手,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使知识内化。
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放手让学生用学具小棒子进行操作“9+3”、“9+4”。
先让学生自己在桌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3根小棒,接着指导学生按刚才老师演示例题的方法有序地分步操作,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过程。
然后用幻灯机示示例2插图,让学生结合插图,把自己操作的过程口述给大家听。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能力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基础之一。
数学语言是表达数学思想和数学问题的语言,也是进行数学交流和沟通的工具。
而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则是指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方法和证明过程时所需要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培养和运用小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
一、数学语言的重要性二、培养数学语言能力的方法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课堂教学中注重数学语言的使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语言,让学生了解数学术语和符号的意义,并能够正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例如,在讲授“平面图形”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正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等概念,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定义和特征,并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它们。
2. 注重数学语言的阅读和写作在进行数学学习和作业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注重数学语言的阅读和写作。
例如,在阅读数学题目和教材时,学生应该认真理解数学术语和符号的含义,能够准确地翻译成口语和文字表达;在写作数学解题过程和结论时,学生应该注重逻辑严密、文字精炼、符号准确,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结论。
3. 提高数学语言的听说能力在进行数学交流和辩论时,语言技巧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课、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语言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讨论数学题目,让学生自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分析过程,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各自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数学学习和解题过程中,数学语言的运用起着关键作用。
数学语言能力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理解数学定义和公式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数学定义和公式的含义和用途,掌握它们的表达方式和符号表示方法。
例如,在讲解“直角三角形”时,教师应该先介绍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和特征,解释勾股定理的含义和用途,然后让学生掌握如何用符号表示。
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全文)
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全文)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而数学语言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交际工具,还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桥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听说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语言呢?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严密性,因此,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真正理解。
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
同时这样也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
二、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是学生的表率。
因为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
因此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数学语言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圆锥的体积公式V= Sh,公式里的Sh是求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乘以呢?学生理解Sh求的是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乘以是因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
学生理解后并能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个公式,再运用这个公式做两道填空题⑴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⑴一个圆锥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到高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既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以致用,巩固和加深对圆锥体积公式的掌握。
三、利用多种形式,发展学生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
运用讨论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这就是发现,是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好方法,提高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发现并概括知识的能力。
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运用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需要使用符号和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数学语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还能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和运用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一、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1. 学习数学术语和符号数学是一门语言,它有一套专门的术语和符号。
学生必须掌握这些术语和符号,才能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和表达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讲解和梳理各种概念和符号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逐步掌握数学语言。
2. 注重语言表达和交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师应该经常鼓励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互动和讨论,倡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注重数学问题的解释解释和说明数学问题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解释能力,鼓励他们描述自己解题的过程和方法,协同其他同学一同探究数学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建立数学语言的思维模型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积极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具有建立数学语言的思维模型,让学生逐渐形成用数学语言理解和表达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1. 深入思考数学问题数学语言的运用不只是单纯地符号和概念的使用,学生要学会利用数学语言深入思考数学问题,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和分析数学问题,让他们通过语言表述来理解和解决问题,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 竭力准确表达数学思想在数学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表达准确、清晰明了,能够在小学语言层面上充分表达数学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表达清晰、准确的语言技巧,让他们能够把自己的思想清晰地表达出来。
3. 利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如何在使用数学语言时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思维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从表面了解问题,逐渐深入探究和理解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运用数学是一门语言和思维的结合体,因此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利用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和运用:1. 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使用数学语言,让他们感受到数学语言的魅力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和讨论,让他们有机会使用数学语言,并允许他们犯错和纠正错误,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
2. 基于实际情境的数学语言训练在语言训练中,要注重实际情境的引导,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
比如,在数学作业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生活实例的问题,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同时培养他们的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整理和表述自己的思路。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利用数学语言始终描述和解决问题。
这样做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 组织数学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组织数学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能够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比如,在人物扮演中,一个学生扮演加法符号“+”,另一个学生扮演减法符号“-”,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情感表达方式较真实地传达出加减的计算过程,增强学生参与的乐趣,同时培养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
总之,尽管数学语言对于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教师应该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运用数学语言,注重实际情境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组织数学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语言基础,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一些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一方面在于数学语言难懂难学;另一方面是教师对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够重视,缺少训练学生,以致使学生不能准确、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那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呢?一、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理解能力我们知道,数学语言有三个基本性质,那就是准确性、严密性和简洁性.准确性就是指在叙述数学事物时应注意用词贴切、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并且不违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要求;严密性则是指在数学教学时数学语言的表达与思维活动都有理有据,不空洞,不漏洞;而简洁性,是指叙述数学事物时,语言不能罗罗嗦嗦,而应简明有力,不说废话、避免无意义的机械重复.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定义、定理、公理的叙述一定要准确,不能使学生产生疑惑或误解,作为教师就必须首先做到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较为透彻的理解.语言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教师表情达意的效果,而且影响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效果.其次,语言要具有严密性,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不能空洞、脱节,而是要有理有据.最后,教师必须根据数学语言简练的特点,净化自己的教学语言,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精髓,并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正确理解由语言文字符号、数学符号、术语、公式所代表的数学内容,熟悉二者的互化,注意特点和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以身作则,然后要求学生应时时刻刻根据数学语言的三个基本性质去学习数学语言、理解数学语言和表达数学语言.这样通过教师的要求和强化训练学生,在学习中学生就会自觉地根据数学语言的三个性质去学习,那么学生的数学语言理解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转化能力是学好数学语言的关键,也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数学语言的转化主要是指普通语言与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即数学语言)之间的互化.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转化能力呢?(一)注重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的互译.普通语言即日常生活中所用语言,这是学生熟悉的,用它来表达的事物,学生感到亲切,也容易理解.其他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必须以普通语言为解释系统.数学语言也是如此,通过两种语言的互译,就可以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借鉴,从而能透彻理解,运用自如.“互译”含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将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例如方程是把文字表达的条件改用数学符号,这是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程序.二是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二)注重学生的数学语言转化的学习过程,合理安排教学.数学概念和数学符号的形成一般包括逻辑过程、心理过程和教学过程三个环节.逻辑过程能够揭示概念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便于对数学结构从整体上理解,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心理过程是指学生从学习数学语言到掌握数学语言的过程,这种过程往往是因人而异.数学符号和规则从现实世界得到其意义,又在更大的范围内作用于现实.学生只有在理解数学语言的来龙去脉及意义,而且熟练地掌握他们的各种用法,从而得到理性的认识之后,在数学学习中才能灵活地对它们进行各种等价叙述,并在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中正确应用,从而达到对数学符号语言学习的最高水平.数学语言教学过程则是教师具体对某个数学符号进行讲解、分析、举例、考查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驾驭数学语言.1.善于推敲叙述语言的句.叙述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句的推敲、变更、删简,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2.深入探究符号语言的数学意义.符号语言是叙述语言的符号化,在引进一个新的数学符号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有代表性的具体模型,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再根据定义,离开具体的模型对符号的实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使学生在抽象的水平上真正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最后又重新回到具体的模型,这里具体的模型在数学符号的教学中具有双重意义:一是作为一般化的起点,为引进抽象符号作准备,二是作为特殊化的途径,便于符号的应用.数学符号语言,由于其高度的集约性、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往往难以读懂.这就要求学生对符号语言具有相当的理解能力,善于将简约的符号语言译成一般的数学语言,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转化与处理.3.善于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图形语言是一种视觉语言,通过图形给出某些条件,其特点是直观,便于观察与联想,观察题设图形的形状、位置、范围,联想相关的数量或方程,这是“破译”图形语言的数形关系的基本思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这样的数学语言转化学习与训练后,对数学语言转化的类型、转化的方向都会很明确与熟练,那么学生在阅读实际问题时就能很快把有关信息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从而轻松解决了问题三、最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大胆地利用数学语言来解决数学问题.利用数学语言来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对数学语言的正确理解;而利用数学语言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能把普通语言与数学语言进行互相的转化.一方面体现在学生在对问题进行阅读时,先能把普通语言转化为叙述语言,再把叙述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然后把符号语言按顺序排列起来,从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应用的强化训练,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设计有关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然后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及与他人交流,说出他们的感悟,课后,教师还应该布置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巩固,加强理解与应用.总之,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从阅读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中出发,在获得相关的信息后整合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再把它叙述出来,然后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相关信息或数量关系,那就相当于解决了问题.所以说培养好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石和关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广大教师能从实际出发,并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使他们能正确和熟练地驾驭数学语言,那么你的教学上将会获得巨大的成功.。
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合作和应用,各种定义、法则、公式、性质都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述的。
标签:数学教学;数学语言;特点;培养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几何学习中,不会利用数学语言进行抽象、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
在老师精心讲解下能听懂题目,但就是不会书写或者书写不规范,从而引起考试失分,这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遗憾。
以下仅是本人教学中的小小经验,以资共勉。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语言,是数学交流的工具,是数学思维的载体。
它和自然语言有着诸多不同。
数学语言是一种由数学符号、数学术语和经过改造的自然语言组成的科学语言,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最终要通过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并获得理解、掌握、合作和应用,各种定义、法则、公式、性质都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述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数学语言的特点,这对于掌握数学知识起着重要作用。
一、数学语言有准确性我们大家都知道,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特别是几何教学中。
例如:“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它不但要求唯一性,同时要求完备性。
我在教授学生时要求他们在学习时数学语言一定要准确,不能有丝毫马虎。
同时,我们数学学科涉及计算测量,很多情况下要求数据的精确,比如祖冲之计算出的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不能有丝毫的差错.我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但要注意知识的准确性,而且在表述时词语的选择也要准确。
二、数学语言有逻辑性数学以严密的逻辑结构作为学科的骨架,违背了逻辑就违背了数学的真缔。
数学语言要符合客观的规律性,即讲话要有根有据、有因有果、有前提有条件,足以反映出题目逻辑思维的过程。
同时数学中概念的外延和内涵、定义、分类、归纳、演绎等等,都与逻辑思维有关。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语言能力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技能,但仅仅掌握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数学思想和解题思路。
本文将从课堂教学、作业布置、组织活动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语言能力。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1.1语言激励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注重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比如,当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或者给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时,教师可以给予及时赞扬,鼓励学生继续发表自己的观点。
1.2提问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例如,可以使用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多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1.3角色扮演教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鼓励学生通过语言来表达数学概念和解题思路。
例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扮演不同的数学概念或问题,通过互相提问和回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法,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对能力。
二、作业布置与语言能力培养2.1提示性作业在作业布置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提示性作业,要求学生通过语言来解释和表达自己的解题过程和思考方式。
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解题思路的小短文,或者画图解释他们的解题过程等。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思考问题和用自己的语言将问题表达清晰。
2.2交流展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讨论的场景,让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交流。
例如,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解释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三、组织活动与语言能力培养3.1角色扮演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数学游戏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参与进来。
例如,教师可以安排一个数学问题解答的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来竞争。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口头交流来解答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3.2演示说明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说明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语言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是一些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策略:1.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讨论、对话和问题解答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使用语言。
2.提供丰富的词汇和表达训练:数学领域有很多专门的术语和概念,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数学内容提供相应的词汇和表达训练。
例如,可以通过课前预习、词汇记忆和语言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中的专业术语,并能正确运用。
3.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
可以通过让学生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和展示他们的想法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建立数学问题解决的语言模式:从小学开始,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问题解决的语言模式。
例如,教师可以教授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解决策略,并让学生学会用这些语言模式描述和解决问题。
5.提供合适的写作任务: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合适的数学写作任务,让学生用文字描述和解释数学问题、方法和结果。
写作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多样化的口语练习:口语练习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口头解释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口语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7.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演讲和展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讲和展示,让他们有机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和思考。
通过演讲和展示,学生可以展示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8.提供反馈和指导:在学生语言表达过程中,教师应提供定期的反馈和指导。
可以通过批改作业、提供互动评价和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语言表达中的错误和不足,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
数学课堂的语言技巧
数学课堂的语言技巧在几年新课标的驱动下,数学课堂语言由科学化向平等化、自主化、人文化发展。
它能给学生美的享受和带来丰硕的学习成果,从而体现课堂语言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面对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均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如何使用语言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思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一定的语言技巧。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和语言习惯作为一位教师,要言传身教。
讲课时,语速要适中,语音要亲切,要告诉学生用什么态度、眼神去听别人说话,去同别人说话。
听要听清楚说者话意,说就要让听者听清楚你的声音、听明你的话意。
说话用语要适应儿童的生活习性,学生才能自然地和老师、同伴交流。
二、课堂语言要简明扼要,并围绕于教学目标教师的语言在课堂上起到“引领”的作用,引导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
若太多讲述,学生就会容易分散思维;如果课堂上总是一个语调,学生注意力就会不集中,甚至会误导学生。
这样往往会偏离于教学目标。
三、数学教学要符合自身的要求每一学科都有自身的要求。
如:6÷3表述为6除于3和3÷6表述为6除3是不同的,两个算式的意义也不一样。
“除以”和“除”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明确告诉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多一字或少一字往往意义不同,因此叙述要准确。
四、要用鼓励话语,激发创造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
如: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有的学生一个面一个面地相加;有的学生一个面乘以2加上另一个面乘以2再加上第三个面乘以2;还有的学生将三个不同的面加起来后再乘以2。
无论学生哪种讲述和回答,老师总是由衷地赞赏,给于掌声。
对于学生独特的发现,老师甚至惊喜地喊出:“我终于找到知己了!”这些发自内心的赞美,会在学生的心头激荡很久很久……五、俯身是爱,传递关爱信息聆听学生的发言也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
在课堂上,不论学生的回答简短或罗嗦,老师还要认真倾听,找出关键所在,进行启发点拨。
老师还要用亲切的目光去与学生的视线接触,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老师的关注。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传达给他人,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
以下是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些培养方法。
一、教会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自我表达,引导学生从课程内容中提炼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
同时,老师要保证学生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便其他学生和老师可以更好的理解和评价学生的观点。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
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提出与课程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的探究和思考。
让学生有机会提问,会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同时,讲解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和重点,掌握知识的核心要点。
三、掌握术语和词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术语和词汇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应该掌握与数学相关的术语和词汇,并能够正确地使用它们。
老师可以通过讲授课程内容时,注重术语和词汇的讲解和强调,培养学生掌握词汇的能力。
学生也可以通过积极词汇学习和多次练习来掌握更多的术语和词汇。
四、利用图片和图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图片和图表是非常通用的审视方法,它们能够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从教材中挑选合适的图片和图表,指导学生学习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画图表,提供更多的机会去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在课堂上,通过讲解图片和图表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和记忆学习内容,并提升他们修辞和表达能力。
五、培养良好的听说和阅读写作能力小学数学课堂中,语言表达能力只是语文能力的一个方面。
如果学生能够良好地掌握听、说、读、写的能力,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一、鼓励学生多说、多表达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说、多表达。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
同时,教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对他们的表达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逐渐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数学术语的准确使用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数学术语的准确使用对于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术语的准确使用,并要求学生在表达时也使用正确的数学术语。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准确使用“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术语来描述图形。
三、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与数学逻辑思维密切相关。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数学逻辑思维模式,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四、提供丰富的数学阅读材料阅读是提高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阅读材料,如数学故事、数学科普文章等。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表达方式,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五、组织数学演讲和展示活动组织数学演讲和展示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机会,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数学演讲比赛、数学成果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六、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对于学生的学习和表达具有重要影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让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有效的数学.交流作为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想实现有效的数学交流,必须要求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数学语言。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各种概念、公式、规律等知识都是靠数学语言来表述的,因此,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又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数学知识没有数学语言的表述,就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一个不能理解数学语言的学生更谈不上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所以,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对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至关重要。
一、重阅读,强体验,针对数学学科特征引导小学生培养数学语言数学学科的学习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只有根据数学原理进行逻辑性分析,才能准确地理解数学符号和术语.从而掌握数学知识。
而且数学知识具有精确的特性,每个数学符号、概念、术语都有着精确的含义,结论清晰条理,对错分明。
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内容,将每个符号、术语、概念的含义细致理解,避免含糊不清及歧义情况的产生。
如在行程问题中经常出现的“相向而行、相对而行、相背而行”等词,教师可以结合图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向”、“相对”、“相背”的真正含义,图文结合,学生才不易被迷惑。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想勤思,加强数学内容及理论的表述,从而使其体会数学语言,准确地理解并掌握教学知识。
二、重示范。
强感染,结合学生学段特征影响小学生培养数学语言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学习。
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词汇严谨,从而通过教师的示范达到学生模仿的有效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首先复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以及商不变性质的知识点,然后提出问题“3.22÷o.14=?在商不变的情况下,怎样将除数0.14变成整数进行解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各抒己见,通过思考得出可以将除数与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来计算。
加强数学语言学习 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加强数学语言学习提高数学学习能力数学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及目标数学是一门精确、抽象的学科,其表达和理解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术语和符号。
加强数学语言学习对于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数学语言学习包括对数学术语、符号以及数学推理和证明的理解和运用。
只有掌握了数学语言,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数学语言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理解和使用数学语言,包括数学表达式、方程式、推理和证明。
数学语言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
如何加强数学语言学习为了提高数学语言学习能力,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学习数学术语和符号:数学术语和符号是数学语言的基础,学习数学必须掌握它们。
可以通过课堂学习、课外阅读和练习题等方式来学习和掌握数学术语和符号。
要牢记每个术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和作用。
2. 熟悉数学公式和定理:数学公式和定理是数学语言的核心内容。
通过课堂学习和练习题,系统地学习和应用各种公式和定理。
掌握它们的起源、证明和应用,培养对数学推理和证明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多读、多写、多练习:提高数学语言学习能力需要大量的阅读、写作和练习。
可以通过阅读数学教材、参考书和学术论文等,扩大阅读量,增加对数学语言的暴露和理解。
可以通过写作和练习,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语言知识。
5. 配合数学实际操作:数学语言学习不仅仅是独立的学习,还需要与数学实际操作相结合。
通过实际操作,将数学语言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加深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可以通过数学实验、模型建立和课堂互动等方式进行数学语言的实际运用。
总结加强数学语言学习是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
通过学习数学术语和符号,熟悉数学公式和定理,注重数学推理和证明,多读、多写、多练习,配合数学实际操作,可以提高数学语言学习能力。
这不仅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数学语言学习,为自己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
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易门县浦贝乡苗茂小学:李永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思维外在表现即为语言。
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等能力的表现离不开数学语言,语言也是教师在教学中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与学生沟通的物质载体。
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因此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让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精练性、条理性,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言传身教、提高语言的准确性、精练性。
让学生在模仿老师中进行语言训练。
小学生的语言往往是零碎的、片面的,有时会“词不达意”,不知所云。
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
首先,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语言模式,给学生以“示范”,使学生仿有“范例”。
这就是要求教师对法则、定律、算法、因果关系等方面的语言叙述要准确、精练,不应使学生产生疑惑和误解。
要阐明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的内涵和外延,教师必须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透彻的了解。
比如“除以”与“除”、“时间”与“时刻”等概念如果混为一谈,就违背了同一律;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其中的“相邻”这一重点词语不说遗漏;“大约”、“差不多”、“多(少)得多”、“多(少)一些”等这些表示可能性的词语也不可小视它们的作用。
其次,教师还必须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编硬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
比如,;“4个25相加的和”与“4个25相乘的积”不能简单地说成“4个25”,不能把“二百五十(250)”说成“二百五”。
最后,教师还要通过实物、图画、直观演示、摆弄学具等形式,让学生逐步接触、认识、理解常用词语,并逐步积累和使用。
注意加以引导,促进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的转化。
数学语言简洁而精炼,不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而且可以突出重点,避免重复,还可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到说话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数学思考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力能力和初步的演绎能力,能有条理的、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学会与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要达到以上目标,都需要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数学语言的训练,是培养学生数学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
,并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和培养。
1.教师要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必须先要规范自己的教学语
言
,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教师的语言不仅向学生输送一定的知识,改变他们的思想,同时教师语言表达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言
和思维的发展。
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中力求数学语言准确、精炼,决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更不能自相矛盾、破绽百出。
讲解时,要正确地使用概念,科学地作出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
做到条理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板书时,要布局合理,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系统性强。
与学生互动交流时,要平易近人,语言富有启发性,恰当引导,适时点拨,并具有示范作用。
如此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
,要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程改变的一个重要理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数学的思考”,即运用数学的知识、方法去分析事物、思考问题。
,要从思想上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厚此薄彼。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提问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从不问津表达能力差的学生,怕耽误教学时间,怕影响教学效果等,这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必须转变旧的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
,要从方法上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个学生“说”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师不但要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
根据课堂上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原则,可采用师生互动、双向交流,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教师可把学生回答的问题分为难、中、易几个层次,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表达能力,把问题因人而宜的分配
给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洗耳恭听,迅速做出有针对性的语言反应,恰当调整学生思路,纠正语言错误或毛病,及时给予评价和鼓励,使每人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
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也可以采用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生生互动,即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表达能力差异等进行分组,以利互助学习。
在小组学习中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尤其鼓
励学习困难的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有不懂,本组同伴将主动给予帮助,他们用自己理解的儿童语言来说明,往往比教师更容易贴近同龄人,能够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同时,要激发兴趣,促进思维,使他们敢说、爱说、从敢说、爱说到会说、能说,及时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一定的成就感。
对发言有创新的同学更要给与恰当的鼓励和赞誉。
对表达确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给予个别辅导,切实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3.教师要结合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顺序地进行训练,促进学生有效地、数学地思考
,而且越早越好。
对不同学段《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也不相同,数学思考中要求:第一学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第二学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解决问题中要求:“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中要求:“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数学语言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只有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的思考。
,小学数学课本中共有数百个大大小小的概念,这些概念一般不给出严格的数学定义,通常采用学生容易接受
的定义方式(如描述定义等),描述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内涵)或所有对象范围(外延)。
由于概念的抽象性,通过说,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表达得更清楚、更明白,更有条理地数学思考。
具体做法是:在低年级结合具体情景,感受数学概念。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运用直观演示等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术语,如能从实物、图形中抽象出数,会用“>”、“<”、“=”判断数与数、数与式的大小,掌握加、减、乘、除、和、差、积、商等数学术语,并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说明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中年级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境理解和掌握有关数学概念,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概念,并能举出恰当的例证加以说明。
高年级在现实情境中,能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能对其做正确
的解释和说明。
如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要说明“单位’1’”、“平均分”等含义;会说明分数的所有对象范围。
同时能根据概念的种属、并列、交叉等关系,对已学过的概念进行系统分类,如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数的整除等,并能有条理地阐述其归类理由和方法。
学生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分析、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能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归类、思考的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充分利用背景资料,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
教学时,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出发,突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自己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激发学生想说、想学的兴趣。
因此,教师要结合问题情境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以利思维的发展。
低年级教学的启蒙阶段,教师就要让学生认真观察背景图,看懂图意,并有条理地叙述图意。
还要注重生活语言、书面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转化。
如“小兔拔萝卜”一题,是求“图上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学生既可以选择”左边有6个萝卜”和“右边有3个萝卜”这两条数学信息,根据“左边”加“右边”(6+3)得到一共有9个萝卜。
也可以选择“有4个胡萝卜”和“还有5个白萝卜”这两条数学信息,根据加(4+5)得到一共有9个萝卜。
这是一幅蕴含有解决问题的多种信息的情景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筛选有效信息,表述思维的过程,交流解题的方法,充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最终达到用完整的语言,规范的术语逐渐把具体情境描述清楚,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
在学生反复叙述三个相关联量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简单应用题的结构,同时可让学生操作学具、观察感知、动脑理解、动口表述,手、服、口并用,效果更佳。
,一个数学问题的产生,是有条件和原因的。
每当学生要用语言表达一个新知识产生的过程时,就必须要讲清前因后果,因此,说理表达训练,本身就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好办法。
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善于引导,让学生用准确、精炼、清晰、完整的语言表述观察过程、操作过程、算理和解题思路以及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久而久之,学生便既会想又会说。
把知识获得过程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养成科学的使用数学语言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