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单元检测卷:第12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2021年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 化学卷12 电化学基础

2021年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卷12 电化学基础2021年全国100所名校高三单元测试示范卷化学卷12电化学基础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化学卷(十二)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90分钟100分)可能将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u64zn65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包含15小题,每小题3分后,共45分后。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乎题意)1.在世界海运史上曾出现过这样一个悲剧:一艘名为“阿那吉纳号”的货轮载满着妙铜砂,在向日本海岸高速行驶时忽然出现大面积漏水,最终倾覆。
柔软的钢制船体为什么可以忽然漏水呢?事后的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引致沉船的原因与船上的精铜砂密切相关。
以下对此调查结论的认知恰当的就是()a.精铜砂装载过多导致沉船b.运输途中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出现水解反应引致质量减小少于船的承载能力c.在干燥的环境中,船体与铜形成了原电池,快速了做为负极的船体的锈蚀d.在干燥的环境中,船体与铜形成了电解池,钢制船体并作阳极而被水解锈蚀解析:精铜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中与空气的反应也很慢,但当它与铁、水膜(溶解有o2)形成原电池时会加快反应速率,使得作为负极的船体加速被腐蚀。
答案:c2.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4fe(oh)2(s)+2h2o(l)+o2(g)b.ch3ch2oh(l)+3o2(g)c.al(oh)3(s)+naoh(aq)d.h2(g)+cl 2(g)4f e(oh)3(s)δh<02co2(g)+3h2o(l)δh<0naalo2(aq)+2h2o(l)δh<02hcl(g)δh<0解析:只有自发性的水解还原成反应就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3.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nio(oh)+h2o+e-反应是()h2+2oh--2e-2h2o、ni(oh)2+oh-。
【大师珍藏】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铜的精炼铁上镀银防止Fe被腐蚀构成铜锌原电池4.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42Zn+O2+4OH-+2H2O===2Zn(OH)。
高中化学专题第12题 电化学基础(知识过关)-2020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列(解析版)

专题06 第12题电化学基础一、试题分析电化学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命制的角度有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与书写,电池反应式的书写,正负极的判断,电池充、放电时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电极附近离子浓度的变化,电解的应用与计算,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同时通过陌生化学电源的装置图,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也体现了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二、试题导图三、必备知识知识点1电极的判断知识点2.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及其放电顺序(1)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Ag+>Fe3+>Cu2+>H+>……(2)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S2->I->Br->Cl->OH->……知识点3.电解的四大类型及规律锌银电池总反应:Ag2O+Zn+H2O放电充电2Ag+Zn(OH)2正极Ag2O+H2O+2e-===2Ag+2OH-负极Zn+2OH--2e-===Zn(OH)2锌空气电池总反应:2Zn+O2+4OH-+2H2O===2Zn(OH)2-4正极O2+4e-+2H2O===4OH-负极Zn+4OH--2e-===Zn(OH)2-4镍铁电池总反应:NiO2+Fe+2H2O放电充电Fe(OH)2+Ni(OH)2正极NiO2+2e-+2H2O===Ni(OH)2+2OH-负极Fe-2e-+2OH-===Fe(OH)2高铁电池总反应:3Zn+2FeO2-4+8H2O 放电充电3Zn(OH)2+2Fe(OH)3+4OH-类型电极反应特点实例电解物质电解液浓度pH电解液复原方法电解水型阴极:4H++4e-===2H2↑阳极:4OH--4e-===2H2O+O2↑NaOHH2O 增大增大加H2OH2SO4减小Na2SO4不变电解电解质型电解质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HCl电解质减小增大通入HCl气体CuCl2—加CuCl2放H2生碱型阴极:放H2生成碱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NaCl 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增大通入HCl气体放O2生酸型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阳极:放O2生成酸CuSO4减小加CuO总反应:Cd+2NiOOH+2H2O 放电充电Cd(OH)2+2Ni(OH)2总反应:x Mg+Mo3S4放电充电Mg x Mo3S4总反应:2Na2S2+NaBr3放电充电Na2S4+3NaBr总反应:Na1-m CoO2+Na m C n 放电充电NaCoO2+C n总反应:VO+2+2H++V2+放电充电V3++VO2++H2O电池正极Cu2O+H2O+2e-===2Cu+2OH-负极Li-e-===Li+锂离子电池总反应:Li1-x CoO2+Li x C6放电充电LiCoO2+C6(x<1) 正极Li1-x CoO2+x e-+x Li+===LiCoO2负极Li x C6-x e-===x Li++C6知识点5.新型化学电源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三步骤知识点6.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以CH3OH为例电极反应式)电池类型导电介质反应式酸性燃料电池H+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4H+===2H2O负极CH3OH-6e-+H2O===CO2↑+6H+碱性燃料电池OH-总反应:2CH3OH+3O2+4OH-===2CO2-3+6H2O 正极O2+4e-+2H2O===4OH-负极CH3OH-6e-+8OH-=== CO2-3+6H2O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CO2-3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2CO2===2CO2-3负极CH3OH-6e-+3CO2-3===4CO2↑+2H2O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O2-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2O2-负极CH3OH-6e-+3O2-=== CO2↑+2H2O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4H+===2H2O负极CH3OH-6e-+H2O=== CO2↑+6H+知识点7.燃料电池中氧气得电子的思维模型根据燃料电池的特点,一般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都是O2,O2得到电子后化合价降低,首先变成O2-,O2-能否存在要看电解质环境。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为碳棒,Y为铁C.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4.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OH溶液,反应为2n+O2+4OH-+2H2O===2n(OH)2-4。
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化学 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含答案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电解熔融Al2O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3.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Fe、Cu和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B.由Al、Cu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C.由Al、Mg和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D.由Al、Cu和浓HNO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4.a、b、c、d、e五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金属溶解;将a、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强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析出;将a与e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电子沿导线流向a。
备战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十二章电化学基础A卷含解析2

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B.电解熔融Al2O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3.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Fe、Cu和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B.由Al、Cu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C.由Al、Mg和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D.由Al、Cu和浓HNO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4.a、b、c、d、e五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金属溶解;将a、d 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强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c析出;将a与e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电子沿导线流向a。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铜的精炼铁上镀银防止Fe被腐蚀构成铜锌原电池4.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卷:第十二章_电化学基础_a卷 有答案

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4.烧杯242(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2-4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6.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2019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十二)电化学基础单元综合检测卷(含解析)

【2019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十二)电化学基础单元综合检测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世界海运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一艘名叫“阿那吉纳号”的货轮满载着精铜砂,在向日本海岸行驶时突然发生大面积漏水,最终沉没.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会突然漏水呢?事后的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导致沉船的原因与船上的精铜砂密切相关.下列对此调查结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精铜砂装载过多导致沉船B.运输途中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质量增大超过船的承载能力C.在潮湿的环境中,船体与铜构成了原电池,加速了作为负极的船体的腐蚀D.在潮湿的环境中,船体与铜构成了电解池,钢制船体作阳极而被氧化腐蚀2.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4Fe(OH)2(s)+2H2O(l)+O2(g)═4Fe(OH)3(s)△H<0B.CH3CH2OH(l)+3O2(g)→2CO2(g)+3H2O(l)△H<0C.Al(OH)3(s)+NaOH(aq)═NaAlO2(aq)+2H2O(l)△H<0D.H2(g)+Cl2(g)═2HCl(g)△H<03.同一溶液中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离子,在电解池的阴极最先放电的是()A.Ag+B.Cu2+C.H+D.Zn2+4.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NiO(OH)+H2O+e﹣=Ni(OH)2+OH ﹣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H2O的还原B.NiO(OH)的还原C.H2的氧化 D.Ni(OH)2的氧化5.某种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的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此金属可能是()A.Mg B.Fe C.Al D.Cu6.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7.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A.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B.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8.利用如图装置,其中不能实现铁的电化学防护的一组是()A.X为锌,开关K置于M处B.X为锌,开关K置于N处C.X为铜,开关K置于M处D.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9.有人设想以氢气为燃料,氯气为氧化剂设计成原电池.这样不仅能产生电能,还能制备盐酸,假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A.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作电解质溶液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C.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通入氯气的电极移动D.通入氯气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10.X、Y、M、N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Y流向X;X、M相连时,M为正极;Y、N相连时,Y上有气泡逸出;M、N相连时,M 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X>M>Y>N B.X>M>N>Y C.M>N>Y>X D.M>X>Y>N11.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增重,b极板有无色无味的12.一种新型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发电效率.现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向其中一极通入CO气体,另一极通入O2和CO2的混合气体,其总反应为2CO+O2═2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入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2CO2+4e﹣═2CO32﹣C.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O+CO32﹣﹣2e﹣═2CO2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1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H2↑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14.如图所示,a、b两电极材料分别为铁棒和铜棒,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也可构成电解池B.a极可能发生反应:Cu2++2e﹣═CuC.b电极质量可能增加D.该过程可能有大量气体产生15.用Pt电极电解含有各0.1molCu2+和X3+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见图示.则离子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A.Cu2+>X3+>H+B.H+>X3+>Cu2+C.X3+>H+>Cu2+D.Cu2+>H+>X3+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5分)16.如图所示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金属腐蚀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试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起始时若甲、乙、丙三套装置的导管中液面高度相同,则过一段时间后导管中液面最高的是(填装置代号).(2)通过甲、乙装置的对比实验说明,钢铁中碳的含量越(填“高”或“低”)越容易被腐蚀.(3)乙装置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为防止铁的锈蚀,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点即可).17.随着尖端技术的发展,氟的用途日益广泛,如用F2将UF4氧化成UF6,然后用气体扩散法使铀的同位素235U和238U分离.而氟单质的制备通常采用电解氧化法.如图是电解熔融的氟氢化钾(KHF2)和无水氟化氢的混合物的实验装置:(1)已知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F2﹣+2e﹣═H2+4F﹣,则电解的总反应为.(2)出口1处的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出口2处的物质是.(3)在电解质的熔融盐中常加入另一种氟化物(AlF3),其作用是:①减少HF的挥发;②.(4)随着电解的进行,有一种物质会不断被消耗,需要从入口处进行补充,则从入口处加入的物质是(填化学式).18.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1)下列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槽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a.NH3b.CO2c.NaOH d.HNO3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进行电解,铝材表面会形成氧化膜,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19.从H+、Na+、Ag+、Cl﹣、SO42﹣、NO3﹣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每种离子只能选用一次),用惰性电极对该电解质溶液进行电解.(1)若阴极放出氢气,阳极放出氧气,且电解后溶液的pH保持不变,则所选用的电解质的化学式是,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氧气,则所选用的电解质的化学式是,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若阴极放出氢气,阳极放出氯气,则所选用的电解质的化学式是,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422为;制得的H2可用储氢合金转化为MH,现分别用NiO(OH)、MH作正、负极材料,KOH溶液作电解质,可制得高容量的镍氢电池.电池总反应为:NiO(OH)+MH Ni(OH)2+M 则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充电完成时,Ni(OH)2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利用如图装置可实现方法Ⅱ的转化.①b端应连接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②用Na2SO4溶液代替水吸收烟气中的SO2使之转化为H2SO3,其目的是.③电解过程中,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1.当pH为4~5时,Cu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沉淀.某同学欲用电解纯净CuSO4溶液的方法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实验过程中使用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作直流电源,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步骤Ⅰ中所加A的化学式为.(2)肼﹣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肼﹣空气燃料电池放电时,负极产生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3)步骤Ⅱ中所用的部分仪器如图,则肼﹣空气燃料电池中通入肼的一端应接(填“铜”或“石墨”)电极.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4)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必须完成的是(填字母).A.称量电解前电极的质量B.电解后,电极在烘干称重前必须用蒸馏水冲洗C.刮下电解后电极上析出的铜,并清洗、称重D.电极在烘干称重的操作中必须按“烘干→称重→再烘干→再称重”进行E.在有空气存在的情况下,烘干电极必须采用低温烘干的方法(5)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用含有m、V的代数式表示).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检测卷化学(十二)电化学基础(全国西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世界海运史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悲剧:一艘名叫“阿那吉纳号”的货轮满载着精铜砂,在向日本海岸行驶时突然发生大面积漏水,最终沉没.坚硬的钢制船体为什么会突然漏水呢?事后的事故调查结果表明导致沉船的原因与船上的精铜砂密切相关.下列对此调查结论的理解正确的是()A.精铜砂装载过多导致沉船B.运输途中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质量增大超过船的承载能力C.在潮湿的环境中,船体与铜构成了原电池,加速了作为负极的船体的腐蚀D.在潮湿的环境中,船体与铜构成了电解池,钢制船体作阳极而被氧化腐蚀【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精铜砂在潮湿的环境下与船体形成原电池,在此原电池中,船体做负极,被腐蚀,导致漏水,据此分析.【解答】解:A、由题干可知,是船体漏水导致的沉船,不是由于承载过多,故A错误;B、精铜即使在潮湿的环境中与空气的反应也很慢,故不可能是铜与氧气直接反应导致,故B错误;C、精铜砂在潮湿的环境下与船体形成原电池,在此原电池中,船体做负极,被腐蚀,导致漏水,故C正确;D、精铜砂在潮湿的环境下与船体形成原电池,原电池中分正负极,在此原电池中,船体做负极,被腐蚀,导致漏水,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原电池的负极、电解池的阳极被腐蚀.2.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成原电池的是()A.4Fe(OH)2(s)+2H2O(l)+O2(g)═4Fe(OH)3(s)△H<0B.CH3CH2OH(l)+3O2(g)→2CO2(g)+3H2O(l)△H<0C.Al(OH)3(s)+NaOH(aq)═NaAlO2(aq)+2H2O(l)△H<0D.H2(g)+Cl2(g)═2HCl(g)△H<0【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解答】解:A、属于化合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用于设计原电池,故A不符合;B、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B不符合;C、酸碱中和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原电池,故C符合;D、属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具备的条件,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3.同一溶液中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离子,在电解池的阴极最先放电的是()A.Ag+B.Cu2+C.H+D.Zn2+【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不活泼的金属其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得电子,氧化性顺序为Ag+>Cu2+>H+>Zn2+,据此分析;【解答】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不活泼的金属其金属阳离子越容易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溶液时,如果溶液中金属阳离子是氢之后的,则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阴极上金属阳离子放电生成金属单质,如果溶液中金属阳离子位于氢之前,则电解电解质溶液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知,氧化性顺序为Ag+>Cu2+>H+>Zn2+,则最容易得电子的离子是银离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铁离子得电子能力大于铜离子,为易错点.4.一种充电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NiO(OH)+H2O+e﹣=Ni(OH)2+OH ﹣当为电池充电时,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是()A.H2O的还原B.NiO(OH)的还原C.H2的氧化 D.Ni(OH)2的氧化【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压轴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总反应式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判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原电池中正极发生换还原反应.【解答】解:为电池充电时,为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与外电源正极连接的电极是阳极,该极上发生的反应是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元素的化合价会升高,即Ni(OH)2的氧化反应.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反应.5.某种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的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此金属可能是()A.Mg B.Fe C.Al D.Cu【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金属的活泼性来判断两种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中的负极,活泼金属作负极.【解答】解:因金属活泼性为Mg>Al>Zn>Fe>Cu,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的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则该金属为Fe;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熟悉金属的活泼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应用,题目较简单.6.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考点】电解原理;铜的电解精炼.【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电解池中活泼金属作阳极,则阳极反应是活泼金属失电子;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用粗铜作阳极;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所以氢氧根浓度增大,在该极附近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钠;D、电镀原理中,镀件金属作阳极,镀层金属作阴极.【解答】解: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是则阳极放电的是金属铁,电极被损耗,不符合生产实际,故A错误;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在该电极上会析出大量的铜,故B正确;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阴极上是氢离子放电,在该极附近生成大量的氢氧化钠,符合生产实际,故C正确;D、电镀原理中,镀层金属做阳极,镀件金属做阴极,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7.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方案正确的是()A.用铜片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铂片B.用碳棒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电极用铜片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阴极产物D.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阳极产物【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压轴题.【分析】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时,铜应作阴极,阳极是铜或惰性电极,阴极的反应式为:Cu2++2e﹣═Cu,阳极反应式为:2Cl﹣﹣2e﹣═Cl2↑.【解答】解:A、用电解法提取氯化铜废液中的铜时,铜必需作阴极,这样可以达到回收铜的目的,故A错;B、电解时阳极可用铜或惰性电极(碳棒),但铜应作阴极,故B正确;C、阴极产物为铜,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C错;D、阳极产物为氯气,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二者不反应,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氯化铜溶液的电解,注意两极上的变化,以及物质的检验方法.8.利用如图装置,其中不能实现铁的电化学防护的一组是()A.X为锌,开关K置于M处B.X为锌,开关K置于N处C.X为铜,开关K置于M处D.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将开关置于N处时,铁为阴极,无论X是什么,铁均不放电,被防护;将开关置于M处时,若X为铜,则铁作原电池的负极,易被腐蚀.【解答】解:将开关置于N处时,铁为阴极,无论X是什么,铁均不放电,被防护,则BD 均不选;将开关置于M处时,若X为锌,则铁作原电池的正极,被防护,则A不选;将开关置于M处时,若X为铜,则铁作原电池的负极,易被腐蚀,则C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明确电极上得失电子是解本题关键,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学习难点,同时也是考试热点,应重点掌握.9.有人设想以氢气为燃料,氯气为氧化剂设计成原电池.这样不仅能产生电能,还能制备盐酸,假设这种想法可行,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A.两极材料都用石墨,用稀盐酸作电解质溶液B.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C.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通入氯气的电极移动D.通入氯气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是来判断;B、通氢气的电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C、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D、氯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解答】解:根据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利用原电池原理直接制盐酸的方程式为:H2+Cl2=2HCl,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相似.A、两极材料可以都用石墨,一极通入氢气,一极通入氯气,可以用稀盐酸做电解质溶液,故A正确;B、反应H2+Cl2=2HCl中,氢气失电子,所以通入氢气的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故B错误;C、在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通氯气的电极为正极,故C正确;D、通氯气的电极为正极,发生得电子得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l2+2e﹣→2Cl﹣,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中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一道信息迁移题目,难度不大.10.X、Y、M、N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Y流向X;X、M相连时,M为正极;Y、N相连时,Y上有气泡逸出;M、N相连时,M 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X>M>Y>N B.X>M>N>Y C.M>N>Y>X D.M>X>Y>N【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在原电池反应中,负极金属较为活泼,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一般来说,气体、金属在正极上析出,负极质量减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根据原电池反应中的正、负极判断金属的活动性,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活动性:负极>正极.X、Y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Y流向X,Y为正极,所以活动性:X>Y;X、M相连时,M为正极,所以活动性:X>M;Y、N相连时,Y上有气泡逸出,氢离子在此极得电子生成氢气,为正极,所以活动性:N>Y;M、N相连时,M的质量减少,所以活动性:M>N,综合上述可得活动性:X>M>N>Y,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活动性的比较,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反应现象和电流判断电源的正负极,负极金属较活泼.11.如图所示,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增重,b极板有无色无味的【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所以金属阳离子在a极上得电子,a极是阴极,溶液中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氢元素后边;b极是阳极,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即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材料必须是不活泼的非金属,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必须是氢氧根离子或含氧酸根离子.【解答】解: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所以金属阳离子在a极上得电子,a极是阴极,溶液中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氢元素后边;b极是阳极,b极板处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即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材料必须是不活泼的非金属,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必须是氢氧根离子或含氧酸根离子.A、该选项符合条件,故A正确.B、电解质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在氢元素前边,故B错误.C、铁是活泼金属,作阳极失电子,所以在B极上得不到氧气,故C错误.D、电解质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在B极上得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池工作原理,明确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是解本题的关键,解题时还要注意正极的电极材料,如果是较活泼的金属,电极材料失电子,不是溶液中离子失电子.12.一种新型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发电效率.现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向其中一极通入CO气体,另一极通入O2和CO2的混合气体,其总反应为2CO+O2═2CO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入CO的一极是电池的正极B.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O2+2CO2+4e﹣═2CO32﹣C.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CO+CO32﹣﹣2e﹣═2CO2D.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该燃料电池中,通入CO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O ﹣4e﹣+2CO32﹣═4CO2,通入氧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CO32﹣.【解答】解:A、该燃料电池中通入CO的一极是负极,通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一极是正极,故A错误;B、通入CO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2e﹣+CO32﹣═2CO2,故B错误;C、通入CO的一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O+CO32﹣﹣2e﹣═2CO2,故C正确;D、通入氧气和CO2的混合气体一极为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根据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规律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电极反应式的正确书写,为易错点.13.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微型实验装置.实验时,先断开K2,闭合K1,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断开K1,闭合K2,发现电流表A指针偏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断开K2,闭合K1时,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Cl﹣Cl2↑+H2↑B.断开K2、闭合K1时,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红C.断开K1、闭合K2时,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D.断开K1、闭合K2时,石墨电极作正极【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A.断开K2,闭合K1时,是电解池装置,两极均有气泡产生,说明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和氯气;B.断开K2,闭合K1时,是电解池装置,两极均有气泡产生,石墨做阳极,溶液中氯离子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铜做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C.断开K1,闭合K2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证明是原电池反应,形成氢氯燃料电池,铜做负极氢气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D.断开K1,闭合K2时,形成原电池,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解答】解:断开K2、闭合K1时,装置为电解池,两极均有气泡产生,则总反应为2Cl﹣+2H2O H2↑+2OH﹣+Cl2↑,石墨为阳极,铜为阴极,因此石墨电极处产生Cl2,在铜电极处产生H2,铜电极附近产生OH﹣,溶液变红,故A、B两项均错误;断开K1、闭合K2时,装置为原电池,铜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H2﹣2e﹣+2OH﹣=2H2O,其为负极,而石墨上的电极反应为Cl2+2e﹣=2Cl﹣,其为正极,故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电解池和原电池知识,注意把握电化学工作原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中等.14.如图所示,a、b两电极材料分别为铁棒和铜棒,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以构成原电池,也可构成电解池B.a极可能发生反应:Cu2++2e﹣═CuC.b电极质量可能增加D.该过程可能有大量气体产生【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原电池反应时,a极:Fe﹣2e﹣=Fe2+,b极:Cu2++2e﹣=Cu,a极发生氧化反应,b极发生还原反应,则该装置可能为原电池或电解池,利用化合价的变化来分析电极反应,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由图可知,该装置可能有外加电源,则可能为电解池,故A正确;B.若装置为电解池,且a为阴极时,a、b两电极的反应式分别为Cu2++2e﹣═Cu、Cu﹣2e﹣═Cu2+,故B正确;C.该装置为原电池时,b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所以b电极质量可能增加,故C 正确;D.若装置为原电池,则a、b两电极的反应式分别为Fe﹣2e﹣═Fe2+、Cu2++2e﹣═Cu,b极质量增加;若装置为电解池,且a为阴极时,a、b两电极的反应式分别为Cu2++2e﹣═Cu、Cu ﹣2e﹣═Cu2+,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利用氧化还原反应来分析电极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工作原理来解答,难度不大.15.用Pt电极电解含有各0.1molCu2+和X3+的溶液,阴极析出固体物质的质量m(g)与溶液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n(mol)的关系见图示.则离子氧化能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A.Cu2+>X3+>H+B.H+>X3+>Cu2+C.X3+>H+>Cu2+D.Cu2+>H+>X3+【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图象可知,开始即析出固体,总共0.2mol电子通过时,析出固体质量达最大,证明此时析出的固体是铜,此后,继续有电子通过,不再有固体析出,说明M3+不放电,H+放电,从而判断离子氧化性.。
高三化学一轮单元训练卷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AB卷含答案)

一轮单元训练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4.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高中化学专题第12题 电化学基础(知识过关)-2020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列(原卷版)

专题06 第12题电化学基础一、试题分析电化学是高考每年必考内容,命制的角度有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与书写,电池反应式的书写,正负极的判断,电池充、放电时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电极附近离子浓度的变化,电解的应用与计算,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
同时通过陌生化学电源的装置图,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也体现了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考查。
二、试题导图三、必备知识知识点1电极的判断知识点2.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及其放电顺序(1)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Ag+>Fe3+>Cu2+>H+>……(2)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S2->I->Br->Cl->OH->……知识点3.电解的四大类型及规律锌银电池总反应:Ag2O+Zn+H2O放电充电2Ag+Zn(OH)2正极Ag2O+H2O+2e-===2Ag+2OH-负极Zn+2OH--2e-===Zn(OH)2锌空气电池总反应:2Zn+O2+4OH-+2H2O===2Zn(OH)2-4正极O2+4e-+2H2O===4OH-负极Zn+4OH--2e-===Zn(OH)2-4镍铁电池总反应:NiO2+Fe+2H2O放电充电Fe(OH)2+Ni(OH)2正极NiO2+2e-+2H2O===Ni(OH)2+2OH-负极Fe-2e-+2OH-===Fe(OH)2高铁电池总反应:3Zn+2FeO2-4+8H2O 放电充电3Zn(OH)2+2Fe(OH)3+4OH-类型电极反应特点实例电解物质电解液浓度pH电解液复原方法电解水型阴极:4H++4e-===2H2↑阳极:4OH--4e-===2H2O+O2↑NaOHH2O 增大增大加H2OH2SO4减小Na2SO4不变电解电解质型电解质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HCl电解质减小增大通入HCl气体CuCl2—加CuCl2放H2生碱型阴极:放H2生成碱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NaCl 电解质和水生成新电解质增大通入HCl气体放O2生酸型阴极:电解质阳离子放电阳极:放O2生成酸CuSO4减小加CuO总反应:Cd+2NiOOH+2H2O 放电充电Cd(OH)2+2Ni(OH)2总反应:x Mg+Mo3S4放电充电Mg x Mo3S4总反应:2Na2S2+NaBr3放电充电Na2S4+3NaBr总反应:Na1-m CoO2+Na m C n 放电充电NaCoO2+C n总反应:VO+2+2H++V2+放电充电V3++VO2++H2O电池正极Cu2O+H2O+2e-===2Cu+2OH-负极Li-e-===Li+锂离子电池总反应:Li1-x CoO2+Li x C6放电充电LiCoO2+C6(x<1) 正极Li1-x CoO2+x e-+x Li+===LiCoO2负极Li x C6-x e-===x Li++C6知识点5.新型化学电源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三步骤知识点6.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以CH3OH为例电极反应式)电池类型导电介质反应式酸性燃料电池H+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4H+===2H2O负极CH3OH-6e-+H2O===CO2↑+6H+碱性燃料电池OH-总反应:2CH3OH+3O2+4OH-===2CO2-3+6H2O 正极O2+4e-+2H2O===4OH-负极CH3OH-6e-+8OH-=== CO2-3+6H2O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CO2-3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2CO2===2CO2-3负极CH3OH-6e-+3CO2-3===4CO2↑+2H2O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O2-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2O2-负极CH3OH-6e-+3O2-=== CO2↑+2H2O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H+总反应:2CH3OH+3O2===2CO2+4H2O正极O2+4e-+4H+===2H2O负极CH 3OH -6e -+H 2O=== CO 2↑+6H +知识点7.燃料电池中氧气得电子的思维模型根据燃料电池的特点,一般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都是O 2,O 2得到电子后化合价降低,首先变成O 2-,O 2-能否存在要看电解质环境。
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电化学基础》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测试《电化学基础》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水”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
下列“水”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负极反应式:Ag+Cl--e-===AgClB.正极反应式:5MnO2+2e-=== Mn5C.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2 mol电子D. AgCl是还原产物2.燃料电池能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其中最环保的是()A.甲醇B.天然气C.液化石油气D.氢气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装置①精炼铜,则a极为粗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装置②的总反应是Cu+2Fe3+===Cu2++2Fe2+C.装置③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装置④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4.下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
则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 a为负极、b为正极B. a为阳极、b为阴极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5.关于下图所示①、②两个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名称:①是原电池,②是电解池B.硫酸浓度变化:①增大,②减小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4e-===2H2O+O2↑,②中正极:Zn-2e-===Zn2+D.离子移动方向:①中H+向阴极方向移动,②中H+向负极方向移动6.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
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A. 0.4 molB. 0.5 molC. 0.6 molD. 0.8 mol7.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二轮复习:《电化学》专题质量评估试题(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电化学》专题质量评估试题(原卷版)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微生物脱盐电池是一种高效、经济的能源装置,利用微生物处理有机废水获得电能,同时可实现海水淡化。
现以NaCl 溶液模拟海水,采用惰性电极,用下图装置处理有机废水(以含 CH 3COO -的溶液为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负极反应为 -+-322CH COO +2H O-8e =2CO +7HB .隔膜1为阳离子交换膜,隔膜2为阴离子交换膜C .当电路中转移1mol 电子时,模拟海水理论上除盐58.5gD .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某同学模拟交警检测醉驾司机酒精含量的原理设计了如下酸性燃料电池装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上发生反应是3223CH CH OH H O 4e CH COOH 4H -++-=+B .H +由电极右侧区迁移至左侧区C .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224224mLO 2-时,生成醋酸0.3 gD .电池的总反应为32232CH CH OH O CH COOH H O +=+3.一种有机废水发电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装置工作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H +从a 极区向b 极区迁移B .可使用碱性电解质水溶液C .该发电装置应在条件温和的环境下进行D .理论上,411.9g MnO -完全被还原为2Mn +时,a 极有0.5mol 电子流出4.采用惰性电极,以去离子水和氧气为原料通过电解法制备双氧水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忽略温度变化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阳极反应为222H O 4e 4H O -+-=+↑B .电解一段时间后,阳极室的pH 未变C .电解过程中,H +由a 极区向b 极区迁移D .电解一段时间后,a 极生成的O 2与b 极反应的O 2等量5.一种采用电解法(碳基电极材料)将氯化氢转化为氯气的工艺方案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极为电源负极B .c 极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4Fe 2++4e -+O 2+4H +=4Fe 3++2H 2OC .装置中每生成22.4L(标准状况)氯气,溶液中就有2molH +移向阴极D .该装置中的电流流向为:b 极→a 极→c 极→电解质溶液→d 极6.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的高比能量锌-碘溴液流电池,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能力训练12 电化学基础(含解析 )

专题能力训练12电化学基础1.(2020届四川成都摸底,15)研究海水中金属桥墩的腐蚀及防护是桥梁建设的重要课题。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桥墩的腐蚀主要是析氢腐蚀B.钢铁桥墩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腐蚀更快C.图1辅助电极的材料可以为石墨D.图2钢铁桥墩上发生的反应是O2+2H2O+4e-4OH-答案 A2.(2020届江西南昌摸底,10)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如淀粉)和废气NO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M电极为正极B.电子流动方向为N→Y→X→MC.N电极反应式:2NO+4e-+4H+N2+2H2OD.质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答案 C3.(2020届西南地区名师联盟入学调研,15)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达到80万辆,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之一,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电极a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电极b与电源正极连接B.电池驱动汽车前进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Li1-x FePO4+xLi++xe-LiFePO4C.电池驱动汽车后退时,负极材料减重1.4 g,转移0.4 mol 电子D.电池进水将会大大降低其使用寿命答案 C4.(2019四川成都顶级名校零诊,12)金属锂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它无电时无需充电,只需更换其中的某些材料即可,其工作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通入空气的一极为负极B.放电时,电池反应为:4Li+O22Li2OC.有机电解液可以是乙醇等无水有机物D.在更换锂电极的同时,要更换水性电解液答案 D5.(2018黑龙江哈师大附中期中,12)“碳呼吸电池”是一种新型化学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正极的电极反应为C2O42−-2e-2CO2↑C.每得到1 mol草酸铝,电路中转移3 mol电子D.利用该技术可捕捉大气中的CO2答案 D6.(2020届吉林一中一调,25)探索二氧化碳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备战2020届高三化学一轮单元复习第十二章 电化学基础 A卷 学生版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 )第十二单元 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 .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 .图中a 极为铝条、b 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 .图中a 极为锌片、b 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 2.化学反应中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煤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 .电解熔融Al 2O 3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炸药爆炸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D .镁条燃烧时将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3.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Fe 、Cu 和FeCl 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B .由Al 、Cu 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 -2e −=Cu 2+C .由Al 、Mg 和NaOH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 +4OH −-3e−=AlO −2+2H 2OD .由Al 、Cu 和浓HNO 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 -3e −=Al 3+4.a 、b 、c 、d 、e 五种金属,将a 与b 用导线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a 金属溶解;将a 、d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d 比a 反应强烈;将铜浸入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把铜浸入c 的盐溶液里,有c 析出;将a 与e 用导线连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电子沿导线流向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化学卷(A)第十二单元电化学基础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Al:27 Cu:6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利用铝条、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a极为铝条、b极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2.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铁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铁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强弱为X>Y3.下列有关电化学装置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铜的精炼铁上镀银防止Fe被腐蚀构成铜锌原电池4.烧杯A中盛放0.1 mol/L的H2SO4溶液,烧杯B中盛放0.1 mol/L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为原电池,B为电解池B.A为电解池,B为原电池C.当A烧杯中产生0.1 mol气体时,B烧杯中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也为0.1 molD.经过一段时间,B烧杯中溶液溶质的浓度减小5.锌空气燃料电池可用作电动车动力电源,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反应为2Zn+O2+4OH-+2H2O===2Zn(OH)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K+向阳极移动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c(OH-)逐渐减小C.放电时,负极反应为Zn+4OH--2e-===Zn(OH)2-4D.放电时,电路中通过2 mol电子,消耗氧气22.4 L(标准状况)6.原电池电极的“正”与“负”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Fe、Cu和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B.由Al、Cu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C.由Al、Mg和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4OH--3e-===AlO-2+2H2O D.由Al、Cu和浓HNO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式为:Al-3e-===Al3+7.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X为Fe,Y为Cu,铁为正极B.若X为Fe,Y为Cu,电子由铜片流向铁片C.若X为Fe,Y为C,碳棒上有红色固体析出D.若X为Cu,Y为Zn,锌片发生还原反应8.某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B.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C.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9.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铁制品生锈、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等众多金属腐蚀现象。
现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图Ⅰ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为了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液柱上升,可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B.图Ⅱ是图Ⅰ所示装置的原理示意图,图Ⅱ所示装置的正极材料是铁C.铝制品表面出现白斑的原理可以通过图Ⅲ所示装置进行探究,Cl-由活性炭向铝箔表面迁移,并发生电极反应:2Cl--2e-===Cl2↑D.图Ⅲ所示装置的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生成的Al(OH)3进一步脱水形成白斑10.锂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电池内部“→”表示放电时Li+的迁移方向,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Li1CoO2+Li x C6LiCoO2+6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xA.该电池的负极为LiCoO2B.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可以是熔融的氯化钠、干冰等C.充电时的阴极反应:Li1-x CoO2+x Li++x e-===LiCoO2D.外电路上的“→”表示放电时的电子流向11.下图是一种燃料型电池检测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仪器工作时酒精浓度越大,则电流强度越大B.工作时外电路电子流向为X→YC.检测结束后,X极区的pH增大D.电池总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12.LiOH是制备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可由电解法制备。
工业上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B.电极每产生22.4 L气体,电路中转移2 mol e-C.电解过程中Li+迁移入B电极区、OH-迁移入A电极区D.电解池中总反应方程式为:2HClH2↑+Cl2↑13.把物质的量均为0.1 mol的CuCl2和H2SO4溶于水制成100 mL的混合溶液,用石墨作电极电解,并收集两电极所产生的气体,一段时间后在两极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相同。
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电路中共转移0.6N A个电子B.阳极得到的气体中O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C.阴极质量增加3.2 gD.电解后剩余溶液中硫酸的浓度为1 mol·L-114.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反应为AgCl+e-===Ag+Cl-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15.用电解法可提纯含有某些含氧酸根杂质的粗KOH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B.通电后阴极区附近溶液pH会增大C.K+通过交换膜从阴极区移向阳极区D.纯净的KOH溶液从b口导出16.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
其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组合循环再生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为直流电源的负极,Y为直流电源的正极B.阳极区pH增大C.图中的b>aD.该过程中的产品主要为H2SO4和H2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根据下列原电池的装置图,回答问题:(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作负极,则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的pH将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2)若需将反应: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上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负极A极材料为____________,正极B极材料为____________,溶液C为____________。
(3)用CH4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下:①则电极b是____(填“正极”或“负极”),电极a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线路中转移2 mol电子,则上述燃料电池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L。
18.化学在能源开发与利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氢气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Ⅰ.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化率高,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现用氢氧燃料电池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图中所用电极均为惰性电极):(1)对于氢氧燃料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a电极是负极,OH-移向负极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H2OD.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E.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2)上图右边装置中盛有100 mL 0.1 mol·L-1 AgNO3溶液,当氢氧燃料电池中消耗氢气112 mL(标准状况下)时,此时AgNO3溶液的pH=______(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Ⅱ.已知甲醇的燃烧热ΔH=-726.5 kJ·mol-1,在直接以甲醇为燃料的电池中,理想状态下,消耗1 mol甲醇所能产生的最大电能为702.1 kJ,则该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为________(燃料电池的理论效率是指电池所产生的最大电能与燃料电池反应所能释放的全部能量之比)。
19.(1)高铁酸钾(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
如图1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①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 A,电池工作十分钟,理论消耗Zn________g(已知F=96 500 C·mol-1)。
②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③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A是________。
(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 (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O2-的移动方向________(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Ⅰ.如图所示为探究金属腐蚀条件的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1)若起始时甲、乙、丙3套装置的导管中液面高度相同,过一段时间后液面最高的是________。
(2)通过甲、乙装置的对比说明钢铁中碳的含量越________(填“高”或“低”),钢铁越易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