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分类实验报告
白细胞计数分类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白细胞计数分类是临床检验中的一项重要常规检查,通过对血液中白细胞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测定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健康状况,诊断疾病,观察疗效以及判断预后。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熟练掌握白细胞计数分类的操作方法,准确识别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报告。
二、实验原理血液经稀释液稀释后,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范围内的白细胞总数,然后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计算出各类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白细胞分类主要依据细胞的大小、形态、细胞核的形态和细胞质的染色特点等进行鉴别。
三、实验器材1、显微镜2、微量吸管3、计数板4、盖玻片5、血涂片6、瑞氏染液7、香柏油8、乙醇9、乙醚10、棉球11、生理盐水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清洁显微镜,检查其各部件是否正常。
准备好计数板和盖玻片,确保其干净、无划痕。
2、采血与稀释用微量吸管吸取末梢血20μl,加入 038ml 白细胞稀释液中,充分混匀。
3、充池将稀释后的血液小心地注入计数板的计数池中,注意避免产生气泡和液体溢出。
4、计数静置 2-3 分钟,待白细胞完全下沉后,在显微镜下用低倍镜观察计数池四角的 4 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
5、白细胞分类制备血涂片,待自然干燥后,用瑞氏染液进行染色。
油镜下观察血涂片,根据白细胞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
通常将白细胞分为粒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6、计算白细胞总数= 4 个大方格内白细胞数/ 4 × 10 × 20 × 10⁶=白细胞数/ L各类白细胞所占比例=各类白细胞数/白细胞总数 × 100%五、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计数了 4 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为 200 个,经过计算,白细胞总数为 10×10⁹/L。
各类白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及比例如下:|白细胞类型|计数个数|比例(%)||||||中性粒细胞|120|60||淋巴细胞|50|25||单核细胞|20|10||嗜酸性粒细胞|8|4||嗜碱性粒细胞|2|1|六、结果分析1、正常参考值成人白细胞总数:(40 100)× 10⁹/L中性粒细胞:50% 70%淋巴细胞:20% 40%单核细胞:3% 8%嗜酸性粒细胞:05% 5%嗜碱性粒细胞:0 1%2、本次实验结果分析白细胞总数在正常范围内,提示机体的免疫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实验报告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目的: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原理:各种白细胞必须经过染色,才易于区分其类别。
常用者为瑞氏(Wright’s)染色法和姬姆萨(Giemsa)染色法。
测定外周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以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血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
利用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即可计算每mm3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
实验器材:香柏油、盖玻片、推片、采血针或注射器、小滴管、消毒棉球、瑞氏染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计数板及专用盖片、针1ml 刻度移液管、1ml EP管、光学显微镜。
20ul刻度移液管、推片实验步骤白细胞分类1.血片制作:取一滴血,滴于洁净无油脂的玻片一端。
左手持玻片,右手再取边缘光滑的另一玻片作为推片。
将推片边缘置于血滴前方,然后向后拉,当与血滴接触后,血即均匀附在二玻片之间。
此后以二玻片约呈30—45度的角度平稳地向前推至玻片另一端。
推时角度要一致,用力应均匀,即推出均匀的血膜(血膜不可过厚、过薄)。
将制好的血涂片晾干,不可加热。
注:(1)良好涂片标准:1) 呈头、体、尾舌形2) 血膜厚薄适宜3) 两边留有空隙(2)涂片好坏与下列因素有关:1)血滴大小2)推片与玻片之间角度3)推片速度2、血涂片的染色步骤:(1)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各划一道线,以免染料外溢,置涂片于染色架上。
(2)滴加瑞氏染液,共计七八滴数,以盖满血膜为度,静置1分钟。
(3)再滴加等量的磷酸缓冲盐溶液,轻轻摇动,并轻吹液体使染色液与缓冲液混合均匀,静置15分钟。
(4)用清水冲洗。
切勿先倾去染液再冲洗,否则沉淀物附于血膜上不宜出去。
冲洗后斜置血涂片于空气中干燥。
或先用滤纸吸取水分迅速干燥,即可镜检。
3、白细胞分类计数:先用低倍镜检查涂片及染色是否均匀。
然后加一滴香柏油于血膜厚薄均匀处(一般在体尾交界处),在油镜下由此处开始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计数移动时避免重复。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白细胞,了解不同类型白细胞的形态特征和数量分布,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实验方法。
实验仪器和试剂,显微镜、白细胞计数板、涂片、琼脂、血液标本。
实验步骤:1. 取一滴新鲜的血液标本,用吸管吸取血液滴在一块玻片上,再用另一块玻片迅速涂匀,制备涂片。
2. 将制备好的涂片放入琼脂中,用显微镜在高倍镜下观察和计数白细胞。
3. 随机选择视野,计数每个视野中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并记录下来。
4. 统计多个视野的计数结果,计算出各类白细胞的平均数目。
实验结果:经过计数和统计,我们得到了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分布情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分别为,中性粒细胞500个/μL,淋巴细胞200个/μL,单核细胞50个/μL,嗜酸性粒细胞20个/μL,嗜碱性粒细胞30个/μL。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类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量分布情况。
中性粒细胞是最多的一类白细胞,占据了绝大多数;其次是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相对较少。
这些数据也符合正常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分布规律。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白细胞,掌握了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实验方法,并且得到了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分布情况。
通过实验,我们对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分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制备涂片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的快速和准确,以避免血液凝固导致涂片质量不佳。
在显微镜观察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和计数,避免出现计数错误。
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实验中需要引起重视和改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白细胞分类计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相关实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结语: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内容,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实验方法,还对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分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实验五 白细胞分类计数
WBC 百分率 (%)
中性杆Nst 1~5
中性分Nsg 50~70
嗜酸性 E 0.5~5
嗜碱性B
0~1
淋巴 L
20~40
单核M
3~8
绝对值( ×109/L ) 0.04~0.50 2.00~7.00 0.05~0.50 0~0.10 0.80~4.00 0.12~0.80
精选课件
8
七、注意事项
1.计数区域:以体尾交界处最佳。
精选课件
19
按胞核的形态分为:
N杆状核 (Nst)
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 为杆状核,核型多样,可 呈C形 、S形、V形或不规 则形。
N分叶核 (Nsg)
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 处1/3为分叶核,细 胞分2~5叶,甚至5叶 以上。
精选课件
20
中性粒细胞
精选课件
21
杆状核
精选课件
22
分叶核
精选课件
胞浆:含粗大但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的 紫黑色嗜碱性颗粒,颗粒常覆盖于核上, 致使核的轮廓与结构模糊不清
胞核:核分叶不明显,形态不规则。
精选课件
27
嗜碱性粒细胞 (血涂片)
颗粒特点 大小不一 分布不均 嗜碱性强
精选课件
28
精选课件
29
精选课件
30
4. 淋巴细胞(L)
形态:直径6-15um,分为大L和小L。
精选课件
14
淋巴细胞(Lymphocyte,L)பைடு நூலகம்
B细胞 疫
T细胞
浆细胞 生成Ab 免疫活性物质
体液免 细胞免疫
精选课件
15
单核细胞(Monocyte,M)
吞噬,杀灭病原体 清除损伤或已死亡的细胞 处理抗原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结果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结果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聊一聊一个咱们日常生活中虽然听上去挺“高大上”,但其实也很接地气的话题——白细胞分类计数。
别看这个名字有点长,听起来就像是医生用来吓唬人的东西,实际上它就是告诉我们白细胞的“家庭结构”到底是啥样的。
你看,我们人体里有个白细胞大家族,虽然数量不多,但可是一道坚固的防线,时刻为我们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所以这次做白细胞分类计数,其实就是让医生看看,咱们身体的小卫士们的状态如何,是否在拼命工作,是否有过劳的迹象,或者干脆是懒得动弹了。
好了,言归正传,咱们来说说这次的实验结果。
通过白细胞分类计数,咱们的白细胞被分成了好几类,常见的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这五种。
每一类白细胞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如果你在身体里分配了一个特别关键的职位,那可不简单。
比如,中性粒细胞就是咱们的“门卫”,时刻守在外面,不让那些坏蛋细菌趁虚而入;而淋巴细胞呢,就是专门的“情报员”,负责识别和记住敌人,万一敌人再度来袭,直接就能抓住不放。
通过这次实验,我可算是大开眼界了,没想到身体里藏了这么多“职能分工明确”的小精英。
结果出来的时候,我还特意去仔细看了一下,简直就像是给自己的人体健康体检了一下。
比如说,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偏高,可能说明最近你吃得太油腻,或者说最近有点小病小痛,让这些小战士更加勤奋了。
再比如淋巴细胞,数量正常的话,那就是个好消息,说明免疫系统工作得还挺顺利,身体的自我防御能力不赖。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嗨,这不就是做个普通检查吗,能不能更有趣点?其实啊,这个实验不仅仅是了解自己身体的小秘密,也能让你从中发现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
有时候我们经常忽视的一些小症状,比如乏力、头晕,可能就是免疫系统发出的小信号。
所以,白细胞分类计数就成了一个警钟,提醒你别忽视那些“身体的小抱怨”。
实验报告给出了一个详细的结果。
比如说,嗜酸粒细胞的数量稍微有点高,医生说,这可能和过敏有关系。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引言: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抵御病原体和维持身体健康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对白细胞的分类和计数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方法,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以了解其数量和比例的变化。
材料与方法:1. 血液样本:从健康志愿者采集的静脉血样本。
2. 血细胞计数板:用于盛放血液样本的玻璃平板。
3. 显微镜:用于观察血细胞样本。
4. 小刀:用于在指尖划破皮肤,采集血液样本。
5. 染色剂:用于染色白细胞,以便更好地观察。
6. 盐水:用于稀释血液样本。
实验步骤:1. 用小刀在志愿者的指尖划破皮肤,采集血液样本。
2. 将血液样本滴在血细胞计数板的特定区域上。
3. 使用盐水稀释血液样本,以便更好地观察。
4. 将染色剂滴在血液样本上,使白细胞染色。
5. 将血细胞计数板放在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白细胞。
结果与讨论: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血细胞计数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种类型的白细胞。
根据形态和颜色,我们将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最常见的白细胞类型,它们通常呈多边形形状,胞浆中含有颗粒。
淋巴细胞则呈圆形,胞浆中几乎没有颗粒。
单核细胞的形状类似于中性粒细胞,但其胞浆中只有少量颗粒。
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胞浆中含有特定的颗粒,可以通过染色剂的作用更好地观察到。
通过计数每种类型的白细胞数量,我们可以得出它们在总白细胞中的比例。
这对于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中性粒细胞增多可能表明感染或炎症的存在,而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
此外,白细胞的计数也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
在某些疾病治疗过程中,白细胞计数的变化可以提示治疗是否有效。
如果治疗有效,白细胞计数可能会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结论:通过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从而评估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的诊断。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ppt课件
;.
16
淋巴细胞(Ly):胞体呈圆形,直径介于6~15µm之间,在成人血涂片中 以小淋巴细胞为多见,直径6~9µm,核大呈深紫色致密而浓染,胞浆量 极少;大淋巴细胞胞浆量较多,呈清澈的淡蓝色,可见少量嗜苯胺蓝颗粒, 胞核圆或椭圆,常偏向细胞一侧,染色较深。
;.
17
单核细胞(Mo):在瑞氏染色涂片上为12~20µm,胞体圆形、椭圆形或不 规则形;核形多种多样,最重要的特点是染色质较细致疏松,呈丝网状或条 缕状,着色较淡胞浆较多,淡兰色,含大量细小尘土样颗粒。
;.
7
血涂片制作
;.
8
羽 状 尾 部
良好血涂片外观 -羽(子弹头)状尾部
-周边有空白 -无划痕
;.
9
不 良 血 涂 片
;.
10
2.瑞氏染色操作
;.
11
3.白细胞分类:
低倍镜下所见
先用低倍镜选择厚薄适宜,染色良好,细胞分布均
匀的体尾交界处,滴加香柏油一滴,油镜下分类计
数。分类时要有秩序的连续进行,避免主观选择视
计数。
;.
20
RBC异常
;.
21
中性粒细胞
血小板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右)
淋巴细胞
;.
单核细胞
22
实验报告(注意学号) 1原理 2方法
3各类细胞百分比报告
4讨论
;.
23
野。通常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计算并报告各种
白细胞所占比例。
结果记录方 式:
Ne 正 一 Ly 正 Mo 正 Eo 正 Ba 正
;.
12
体尾交界处
理理想想区区域域
细胞重叠
细胞太稀
实验五 白细胞分类计数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又称白血球,是人体内非常重要的免疫细胞,负责维护人体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
在人体内,各种疾病和炎症都与白细胞的数量和种类密切相关。
因此,对于白细胞的分类及计数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实验。
本实验将利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涂片,通过分类计数的方法,有效地获取人体内白细胞的数量及种类,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质。
1. 实验步骤1.1 实验材料及设备- 血液涂片- 显微镜- 盖玻片- 鲁氏涂片染料- 石蜡片- 硼酸缓冲液- 静电平衡仪(1)制备血液涂片将新鲜血液利用遗传素和凝集素自然凝集处理10-15分钟,使其完全凝集,然后用无脂棉纸轻轻地将凝结物吸干,用加碘洗液洗涤1-2次,去掉余胶。
取一点冰冻切片的冰晶,快速的拭去切片表面亮点液,然后用切片将凝结物擦开,晾干几分钟。
然后架上净荷盖玻片,压平。
(2)涂片染色取常规染色的涂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若出现白细胞三频现象,说明染色质量差或细胞大量受损。
可选择改变染色条件,或者重新制备涂片。
(3)显微镜观察和计数在显微镜下,根据数量和形态来观察和分类不同的白细胞。
通常可以观察到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不同种类的白细胞。
根据每种白细胞的数量及其所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可以计算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数量,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性质。
2. 实验注意事项2.1 实验前要有良好的实验计划,并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材料和设备。
2.2 制备血液涂片时,应避免试验操作不当造成细胞破损、变形和失去染色颗粒等情况。
操作时需轻柔,严禁用太阳光源和紫外线来加速干燥进程。
2.3 染色时,应保证涂片的质量和染色的均匀性,避免过度染色或染色不足。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操作中可能造成的污染和散布。
2.4 显微镜观察时,需要保证显微镜的清洁和环境的恒温恒湿,以保证观察到的细胞具有清晰明确的形态和结构,并且能准确统计不同白细胞的数量和种类。
2.5 注意实验中的安全操作,避免实验人员接触危险药物和试剂,同时要注意防护措施和清洗涂片的作业环境,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实验报告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实验报告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实验报告一、实验简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是临床血常规检查中的重要项目,对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和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白细胞计数是通过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或手工方法计算血液中白细胞的数目,而白细胞分类则是根据白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染色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患者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计数和分类,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以协助诊断感染、炎症、过敏、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三、实验原理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的原理主要基于血液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白细胞计数是通过测定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来判断机体的炎症状态或感染程度。
白细胞分类则是通过观察白细胞形态和染色性质,将其分为不同类型。
1.白细胞计数: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或手工方法,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对血液中的白细胞进行计数。
根据标准操作规程,将血液样本稀释并加入计数板中,然后通过显微镜计数白细胞数量。
最后根据白细胞计数结果,可计算出每微升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2.白细胞分类:根据白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染色性质进行分类。
中性粒细胞直径较大,染色性质为中性颗粒阳性;淋巴细胞直径较小,染色性质为酸性颗粒阴性;单核细胞直径较大,染色性质为嗜碱性颗粒阳性。
通过显微镜观察白细胞的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类型,并计算各类型白细胞的比例。
四、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全血样本、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计数器等。
2.稀释血液样本:按照规定的比例将血液样本稀释,加入血细胞计数板中。
3.计数白细胞:通过显微镜观察计数板中的白细胞,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
4.计算白细胞分类比例:根据不同类型白细胞的特性,使用显微镜对白细胞进行分类,并计算各类型白细胞的比例。
5.分析实验结果:结合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对患者的健康状态和潜在疾病进行评估。
五、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表1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比例偏高,淋巴细胞比例略低。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
掌握外周血各类白细胞的正常形态。
二、实验原理
将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血涂片, 用瑞氏染液染色,根据各类细胞的形态特 点和颜色差异将白细胞区别并进行计数。 通常计数100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 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1.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 早幼粒细胞
2.核右移: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 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3. 毒性变化
大小不均:病程长的化脓性炎症 中毒颗粒:化脓菌感染及大面积烧伤 空泡:败血症 Dohle小体 (蓝斑):是核和胞质发育不平衡表现 退行性变:核固缩、核肿胀 、核溶解
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
淋巴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白细胞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等异物
入侵的主要防线
全能干细胞
髓系干细胞
粒-单核系祖细胞
GM-CSF
原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原单核细胞
淋巴系干细胞
T淋巴系祖细胞 B淋巴系祖细胞
T原淋巴细胞
B原淋巴细胞
中幼粒细胞
幼单核细胞
晚幼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形态:直径6-15um,分为大L和小L。
胞浆:小淋巴极少,浆内无颗粒,常呈裸 核。大淋巴胞浆丰富 ,呈透明蓝色,常有 少量粗大、大小不均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胞核:圆形或肾形,深紫红色。染色 质粗糙,排列均匀,大淋巴细胞核常 偏于一侧。
淋巴细胞 (血涂片)
5.单核细胞(M)
形态: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直径15-25um 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
3.计数的白细胞数:白细胞总数在(3.0~15.0) ×109/L之间者,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总数在 15.0×109/L以上时,计数200个;总数低于 3.0×109/L时,应选用两张血涂片计数50~100个白 细胞。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方法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方法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将白细胞按照细胞形态、大小和染色质的性状等特征分成不同种类,并计算每种白细胞的数量。
下面是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操作方法:
步骤一:准备实验室基本设备
需要准备显微镜、镜片、盖玻片、生理盐水、干净的活动载玻片、草酸伊替比昂、乙醇、伊替比昂等试剂。
步骤二:血液制片
将一滴新鲜血液放在载玻片上,再放一块盖玻片,轻压一下,使血液均匀地分布。
将制片放置在通风处,待其干燥。
步骤三:染色
两个小时后,取草酸伊替比昂染色,将草酸伊替比昂稀释5倍,用草酸伊替比昂在载玻片上滴10-12滴,静置5分钟后用生理盐水洗净,再以相同的方法染泊乙醇2次,洗净。
步骤四:观察和计数
将制片放入显微镜下,依次观察和记录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数量,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
统计完毕,计算每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和绝对值。
步骤五:记录和分析
将各种白细胞的比例和绝对数记录下来,并通过与正常值进行比对来分析患者的白细胞分类计数是否正常。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1.引言1.1 概述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的一类细胞,它们具有辨别和消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
在临床医学中,对白细胞的分类计数是了解患者免疫状态和诊断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白细胞计数方式主要依靠显微镜观察,但这种方法费时费力且存在一定主观性。
为了提高计数的准确性和效率,现今人们普遍采用自动化的白细胞计数仪器进行分类计数。
这些仪器利用先进的光学成像技术和计算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进行鉴定和计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结果准确度。
本实验报告旨在介绍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分析。
首先将详细描述实验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样本制备、仪器设置和操作步骤。
然后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展示不同类型白细胞的计数情况,并探讨可能的误差来源。
最后,结合实验结果,提出对该实验方法的总结和改进意见,并展望未来在白细胞分类计数领域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期望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为临床诊断和免疫疾病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提高该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架构,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关系。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概述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介绍,提出研究的背景和问题。
其次,文章结构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组织架构,提供给读者一个整体的概念,并为读者提供一个预期的目标。
最后,目的部分说明了本次实验的研究目标和预期的成果。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包括了实验方法、实验结果与分析两个方面。
实验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实验步骤和所使用的工具/仪器。
实验结果与分析部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类计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解释,以达到实验目的。
结论部分主要包括实验总结和结果分析与展望两个方面。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规程
白细胞分类计数操作规程一、项目名称:白细胞分类计数二、原理:把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溥膜涂片,用复合染料染色,根据各类细胞形态特征予以分类计数,得出相对比值(百分率)以观察细胞数量、质量和质量的变化,对疾病有辅助诊断意义。
三、试剂:B aso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液Ⅰ液:曙红、甲醇、亚甲蓝2瓶250mlⅡ液:缓冲液2瓶250ml四、器材:玻片、显微镜五、操作步骤:1、采血后推制厚薄适宜的血膜片,膜应呈舌状,头、体、尾清晰可分。
2、推好的血膜在空气中晃动,以促使快干,天冷或潮湿时,应于37℃保温促干。
3、平置玻片于染色架上,滴加染液3-5滴,使其迅速盖满血膜,约1分钟后,滴加缓冲液5-10滴,轻轻摇动待干。
4、选择涂片的体尾交界处染色良好的区域,在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求出各类细胞确占比值(百分率)。
六、参考值:七、标本要求病人准备:血片推成舌形、厚薄适宜。
新鲜静脉血或末梢血.采血应顺利,不应有溶血和凝块。
对病人无特殊要求,特殊病人由临床医生告知注意事项八、临床意义:1、增多:1)、中性粒细胞: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手术后、尿毒症、酸中毒、急性尿中毒、急性铅中毒等。
2)、嗜酸性粒细胞:变态反应、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某些血液病、烧伤等。
3)、嗜碱性粒细胞: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何杰金氏病、癌转移、铅及铋中毒等。
4)、淋巴细胞: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诊、隐脉炎、结核、传染性肝炎。
5)、单核细胞:结核、伤寒、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2、减少:1)、中性粒细胞:伤寒、付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和镭照射、抗癌药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轻细胞缺乏等。
2)、嗜酸性粒细胞:伤寒、付伤寒以及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病。
3)、淋巴细胞: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九、注意事项:1、避免重复计数,玻片应由血膜边缘向中央低倍上下呈曲线移动。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
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报告目录1. 分类计数实验概述1.1 实验背景1.2 实验目的1.3 实验方法2. 实验结果分析2.1 样本采集2.2 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2.3 计数误差分析3. 实验结论及建议3.1 实验结论3.2 实验建议4. 参考文献1. 分类计数实验概述1.1 实验背景在医学实验中,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是一项常见的实验。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预测炎症、感染以及其他疾病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白细胞进行分类计数,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1.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患者血液样本的分析,进行白细胞的分类计数,并观察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数量占比,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3 实验方法在实验中,首先需要从患者采集血液样本,然后通过染色等方法将白细胞染色分开,使用显微镜观察并逐一计数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数量,最终得出各类白细胞的比例。
2. 实验结果分析2.1 样本采集实验中采集到的患者血液样本应该是来自于静脉采血的新鲜血液,保证样本的新鲜度和完整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2 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经过实验分析,我们得出了各种类型白细胞的数量统计结果,并可以根据统计结果绘制出相应的柱状图或饼图,以直观展示各类白细胞的比例。
2.3 计数误差分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计数误差,例如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计数不准确等。
因此,在分析实验结果时需要对误差进行合理评估,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3. 实验结论及建议3.1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类型白细胞的比例,并根据比例结果推断患者的免疫状况或疾病情况。
3.2 实验建议在进行白细胞分类计数实验时,需要注意样本采集的标准化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参考文献[1] Smith A, Jones B. White blood cell classification experiment.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 20(3):45-52. 2020.。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实验报告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目的: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原理:各种白细胞必须经过染色,才易于区分其类别。
常用者为瑞氏(Wright’s)染色法和姬姆萨(Giemsa)染色法。
测定外周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以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血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
利用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即可计算每mm3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
实验器材:香柏油、盖玻片、推片、采血针或注射器、小滴管、消毒棉球、瑞氏染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计数板及专用盖片、针1ml 刻度移液管、1ml EP管、光学显微镜。
20ul刻度移液管、推片实验步骤白细胞分类1.血片制作:取一滴血,滴于洁净无油脂的玻片一端。
左手持玻片,右手再取边缘光滑的另一玻片作为推片。
将推片边缘置于血滴前方,然后向后拉,当与血滴接触后,血即均匀附在二玻片之间。
此后以二玻片约呈30—45度的角度平稳地向前推至玻片另一端。
推时角度要一致,用力应均匀,即推出均匀的血膜(血膜不可过厚、过薄)。
将制好的血涂片晾干,不可加热。
注:(1)良好涂片标准:1) 呈头、体、尾舌形2) 血膜厚薄适宜3) 两边留有空隙(2)涂片好坏与下列因素有关:1)血滴大小2)推片与玻片之间角度3)推片速度2、血涂片的染色步骤:(1)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各划一道线,以免染料外溢,置涂片于染色架上。
(2)滴加瑞氏染液,共计七八滴数,以盖满血膜为度,静置1分钟。
(3)再滴加等量的磷酸缓冲盐溶液,轻轻摇动,并轻吹液体使染色液与缓冲液混合均匀,静置15分钟。
(4)用清水冲洗。
切勿先倾去染液再冲洗,否则沉淀物附于血膜上不宜出去。
冲洗后斜置血涂片于空气中干燥。
或先用滤纸吸取水分迅速干燥,即可镜检。
3、白细胞分类计数:先用低倍镜检查涂片及染色是否均匀。
然后加一滴香柏油于血膜厚薄均匀处(一般在体尾交界处),在油镜下由此处开始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计数移动时避免重复。
实验五_白细胞分类计数共56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26、要使整பைடு நூலகம்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6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共25页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实验五白细胞分类计数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径最窄处小于最宽 处1/3为分叶核,细 胞分2~5叶,甚至5叶 以上。
中性粒细胞
杆状核
分叶核
2. 嗜酸性粒细胞(E)
形态:略大于中性粒细胞
胞浆:胞浆内充满粗大、整齐、均匀、 排列紧密、有立体感的桔红色嗜酸性颗 粒
胞核:长呈分叶状,二叶居多,呈眼镜 状,偶见3~4叶,染色质粗,染深紫红色。
单核细胞(Monocyte,M)
吞噬,杀灭病原体 清除损伤或已死亡的细胞 处理抗原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通过释放嗜碱性颗粒(组胺、肝素、慢反 应物质等)参与超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
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合成和释 放活性物质,吞噬其释出颗粒,破坏组胺, 限制过敏反应
中 性 粒 细 胞 中 毒 颗 粒
中毒颗粒: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
的紫黑色或深紫红色颗粒。
中 性 粒 细 胞 退 行 性 变
退行性变
中性粒细胞空泡性变:中性粒细胞胞质内出 现一个或数个空泡
空泡
杜勒小体:中性粒细胞胞质毒性变化保留 的局部嗜碱性区域,呈圆形、梨形、云雾 状,天蓝色或灰蓝色
着色不清。颗粒紫黑色 、量少、大小不均、排 列杂乱、可盖于核上
透明、淡蓝色、多无颗 粒,大淋巴细胞可有少 量粗大、不均匀紫红色 颗粒
半透明、灰蓝色或灰红 色。颗粒细小、尘土样 紫红色
弯曲呈杆状、带状、蜡肠样 分2~5叶。杆状5~8%,2 叶30~35%,3叶40~ 50%,4叶15~20%,5叶 <0.5%,6叶0% 多分2叶,眼镜形
嗜酸性粒细胞 (血涂片)
3. 嗜碱性粒细胞(B) 胞体呈圆形,略小于中性粒细胞
胞浆:含粗大但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的 紫黑色嗜碱性颗粒,颗粒常覆盖于核上, 致使核的轮廓与结构模糊不清
胞核:核分叶不明显,形态不规则。
嗜碱性粒细胞 (血涂片)
颗粒特点 大小不一 分布不均 嗜碱性强
4. 淋巴细胞(L)
核形因颗粒遮盖而不清晰
圆形、椭圆形、肾形
肾形、山字形、马蹄形、扭 曲折叠不规则形
粗糙,深紫红色 粗糙,深紫红色
粗糙,深紫红色
粗糙,深紫红色
深紫红色,粗糙成 块,核外缘光滑
疏松网状,淡紫红 色,有膨胀和立体 起伏感
四、一些异常结构及细胞的认识
1.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 早幼粒细胞
3.计数的白细胞数:白细胞总数在(3.0~15.0) ×109/L之间者,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总数在 15.0×109/L以上时,计数200个;总数低于 3.0×109/L时,应选用两张血涂片计数50~100个白 细胞。
4.计数结果:用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乘以白细胞总数, 即可求得每升血液中各类白细胞数量的绝对值。
5.血涂片中有有核红细胞时,应逐个计数,但不计入 100个白细胞内,以分类100个白细胞过程中见到的有 核红细胞个数来报告,并注明其所属阶段。
6.分类中还应注意观察成熟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 染色及其分布情况,注意有无寄生虫(如疟原虫)及 其他异常所见。
外周血各类白细胞的正常形态
一、白细胞的组成
中性粒细胞
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白细胞
淋巴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白细胞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等异物
入侵的主要防线
全能干细胞
髓系干细胞
粒-单核系祖细胞
GM-CSF
原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原单核细胞
淋巴系干细胞
T淋巴系祖细胞 B淋巴系祖细胞
T原淋巴细胞
B原淋巴细胞
中幼粒细胞
幼单核细胞
晚幼粒细胞
杆状核粒细胞 分叶核粒细胞
胞浆:丰富,染淡蓝色或灰蓝色,呈毛玻璃 样半透明。胞浆内含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 灰尘样淡紫红色嗜天青颗粒,可见空泡。
胞核:细胞核大,呈不规则圆形、肾形、马 蹄形或不规则分叶,有时折叠扭曲。染色质 细致、疏松如网状,染为淡紫红色。
五类白细胞
外周血正常白细胞形态特征
直径 细胞 (μm)
形态
单核细胞
嗜酸性 粒细胞
嗜碱性 粒细胞
T幼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B幼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浆细胞
二、白细胞的功能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
具有趋化、变形、黏附、吞噬、杀菌作用, 防御和抵抗病原菌侵袭
淋巴细胞(Lymphocyte,L)
B细胞 T细胞
浆细胞 生成Ab 免疫活性物质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中性分Nsg 50~70
嗜酸性 E 0.5~5
嗜碱性B
0~1
淋巴 L
20~40
单核M
3~8
绝对值( ×109/L ) 0.04~0.50 2.00~7.00 0.05~0.50 0~0.10 0.80~4.00 0.12~0.80
七、注意事项
1.计数区域:以体尾交界处最佳。
2.分类方法:遵循一定的方向,以“城垛式”连续 进行,避免主观选择视野;结果的记录可采用计数 器、手工画“正”字或“+++++”。
4.油镜观察:选择血涂片体尾交界处细胞分布均 匀、着色良好的区域,滴加1滴香柏油,按一定 的方向顺序对所见到的每个白细胞进行分类,并 用白细胞分类计数器做好记录,共计数100个白 细胞。
5.计算:求出各类白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6.报告方式: 百分率(%)。
六、参考区间
WBC 百分率 (%)
中性杆Nst 1~5
形态:直径6-15um,分为大L和小L。
胞浆:小淋巴极少,浆内无颗粒,常呈裸 核。大淋巴胞浆丰富 ,呈透明蓝色,常有 少量粗大、大小不均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胞核:圆形或肾形,深紫红色。染色 质粗糙,排列均匀,大淋巴细胞核常 偏于一侧。
淋巴细胞 (血涂片)
5.单核细胞(M)
形态:为外周血中最大的细胞,直径15-25um 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 。
实验五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一、实验目的
掌握显微镜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DLC)的 方法;
掌握外周血各类白细胞的正常形态。
二、实验原理
将血液制成细胞分布均匀的血涂片, 用瑞氏染液染色,根据各类细胞的形态特 点和颜色差异将白细胞区别并进行计数。 通常计数100个白细胞,计算得出各种白 细胞所占的百分率。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 器材: 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清洁液 试剂:Wright 染液。
四、实验标本:制备良好的血涂片
五、操作步骤
1.制备血涂片: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制备血涂片
2.染色:用Wright染液对血涂片染色,冲洗干净, 自然干燥后备用 。
3.低倍镜观察:低倍镜下观察全片,包括白细胞飞分 布和染色情况。
胞质
细胞核形
染色质
中性杆 10~15 状核 中性分 10~15 叶核
嗜酸性 13~15 粒细胞
嗜碱性 10~12 粒细胞
淋巴细 6~15 胞
单核细 12~20 胞
圆形 圆形
圆形
圆形
圆形或椭圆 形
圆形、椭圆 形或不规则 形
粉红色。颗粒量多、细 小、均匀、紫红色
粉红色。颗粒量多、细 小、均匀、紫红色
着色不清。颗粒橘黄、 粗大、整齐排列、均匀 充满胞质
杜勒体
异 形 淋 巴 细 胞
Ⅰ型(空泡型)
Ⅱ型(单核细胞型)
Ⅲ型(幼稚细胞型)
参与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
三、白细胞正常形态
1.中性粒细胞(N) 直径10-15um 胞质:粉红色,含较多细小均匀的紫红
色中性颗粒。 胞核:染色不均
按胞核的形态分为:
N杆状核 (Nst)
核径最窄处大于最宽处1/3 为杆状核,核型多样,可 呈C形 、S形、V形或不规 则形。
N分叶核 (Nsg)
2.核右移:主要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 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3. 毒性变化
大小不均:病程长的化脓性炎症 中毒颗粒:化脓菌感染及大面积烧伤 空泡:败血症 Dohle小体 (蓝斑):是核和胞质发育不平衡表现 退行性变:核固缩、核肿胀 、核溶解
中 性 粒 细 胞 大 小 不 均
大小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