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知识清单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通常涉及的是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例如整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初步认识、简单的几何形状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这个单元中的知识点:1. 整数的加减法:- 学习整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 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借位。

- 练习口算和列竖式计算整数的加减法。

2. 乘法的初步认识:- 理解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例如2乘3表示3个2相加。

- 学习乘法口诀表,掌握基本的乘法运算。

3. 除法的初步认识:- 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例如3除以2表示将3分成2个相等的部分。

- 掌握基本的除法运算,并能够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

4.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了解分数的概念,如1/2、1/4等。

- 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如加法和减法。

5. 简单的几何形状:- 识别和描述基本的二维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 学习计算这些形状的周长和面积。

6. 度量单位的认识:- 学习使用米、厘米等单位进行长度的度量。

- 理解重量单位,如克和千克。

7.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学习如何收集数据,并使用图表(如条形图、饼图)来展示数据。

8. 问题解决:- 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时的计算、分配物品等。

在教授这些知识点时,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应用,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将为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知识清单+测试练习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知识清单+测试练习

3 测量第1 课时毫米的认识R 三年级上册探究点 1 认识毫米估一估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提示: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不足1厘米或者要求量得比较准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身份证的厚度 1分硬币的厚度大大约是1毫米。

约是1毫米。

你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你知道吗?人的手指甲约10天长1毫米,脚趾甲约20天长1毫米。

小试牛刀1. 先判断下面哪个图形是正方形,再量一量看你判断的正确吗。

(选题源于教材P24第1题)第一个是正方形,其他两个不是正方形。

测量略。

探究点 2 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回忆一下:怎样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物体长度时,物体的起始端通常同直尺的0刻度对齐,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的刻度数。

如果起始刻度不是0,测量结果则要用末端刻度减去起始刻度。

小组合作量一量课本中几页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捏紧后测量)。

10页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动手操作量一量你的各种文具的长度,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操作方法。

小试牛刀(选题源于教材P22做一做第1题、第2题)2. 填一填。

2 厘米8 毫米 4 厘米2 毫米3. 量一量。

_8__毫米_1_3_毫米_2_5_毫米探究点 3 毫米和厘米的关系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1厘米=10毫数一数,1厘米里多少毫米。

1厘米里有10毫米。

0 1 2 3 41厘米=10毫米0~1是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

1~2是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

2~3是1厘米,中间有( 10)个小格。

归纳总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1厘米内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

小试牛刀4. 按要求画线段。

(选题源于教材P25第6题)(1)画一条长5厘米8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略。

毫米的认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不足1厘米或者要求量得比较准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三单元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三单元知识点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数学知识点是小朋友们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中国()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三单元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1、四边形: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辨别哪些图形是四边形。

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平行四边形。

渗透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3、周长:结合具体实物和图形理解并准确掌握周长的概念,并能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定图形的周长。

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或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能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

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选择恰当的方法熟练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能在具体情境中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5、估计:在准确掌握长度单位的前提下,能合理、恰当的估测某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能利用估测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结: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三单元知识点相关内容大家一定要牢记,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祝大家学习愉快。

同类热门::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年月日小学数学知识快速记忆法有关小学三年级的知识点总结三年级趣味数学试题数学知识点是小朋友们数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中国()小学频道为大家整理了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三单元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1、四边形:通过观察、比较,直观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能利用特征辨别哪些图形是四边形。

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 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一位数 教案  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3.1 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 青岛版教材P23,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

教学提示:在学习时,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口算方法,然后通过交流和汇报,展示学生自己探索的口算方法,允许学生有多样化的算法,让学生自己比较,选择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熟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2)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3)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并能运用简便写法熟练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分析、类比、综合、讨论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通过学习感受大海的富饶,热爱大海,增强保护大海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2.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学具操作理解算理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问题做出正确分析,对同一类题目做出总结和概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你喜欢大海吗?能不能和大家谈谈你对大海的感受呢?生1:大海很美、很辽阔。

生2:我们喜欢到海边玩,在海边可以看到美丽的贝壳和鹅卵石。

生3:大海里有很多的鱼和虾。

师:是啊,大海不但美丽,而且富饶,老师这有一段海边拍摄录像,想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录像)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满载而归的渔船,还有鱼、螃蟹、扇贝等海产品。

生2:渔民伯伯们笑得很开心,看来今年又是个好收成。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富饶的大海带给我们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富饶的大海)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呈现的情境,将学生引领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必背知识点一、长度单位1. 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单位包括毫米 (mm)、厘米 (cm)、分米 (dm)、米(m)和千米(km,也叫公里)。

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通常是10(除千米和米之间是1000外),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特别地,1千米=1000米。

2. 长度单位的换算:换算原则: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例如:将3千米换算成米,即3 ×1000 = 3000米;将4000米换算成千米,即4000 ÷1000 = 4千米。

3. 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在生活中,根据物体的实际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表示。

二、质量单位1. 质量单位的认识:质量单位包括克 (g)、千克 (Kg,也叫公斤)和吨 (t)。

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即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

2. 质量单位的换算:换算原则与大单位小单位的换算相同,即大单位化小单位乘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

例如:将5千克换算成克,即5 ×1000 = 5000克;将6000克换算成千克,即6000 ÷1000 = 6千克。

3. 质量单位的实际应用:在生活中,根据物体的重量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示和计算。

三、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 四边形的认识:有四条直的边和四个角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

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出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四边形。

2.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能在点子图或方格纸中画出平行四边形,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平行四边形。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

3. 周长的认识: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能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或计算给定图形的周长,并比较两个图形周长的大小。

4.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即长方形周长= (长+ 宽) ×2,正方形周长= 边长×4。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数字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数字认识

很多人认为从小开始学习数学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但是实际上,从小学三年级的数字认识开始,学生们就已经开始培养自己的数学观念。

数学是一门从根本上让人思考的学科,因此从小学开始,开展数字认识教育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来讨论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数字认识的教案备课过程。

第一节:自然数数字的初步认识是从自然数开始的,因此我们需要先帮助学生们理解什么是自然数。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们掌握自然数的概念。

例如:小明有三个苹果,小李有五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们意识到,数字的加法可以用来计算物品的数量。

第二节:数的读法和书写规范学习自然数之后,我们需要让学生们掌握数的读法和书写规范。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们进行数字的书写和读法的练习。

通过练习,学生们可以逐渐掌握数的读法和书写规范。

第三节:数的比较在数字认识的过程中,数的比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物品,例如糖果或者水果,让学生们进行数量的比较。

通过比较,学生们可以了解数的大小关系。

第四节:数的顺序数字的顺序也是很重要的。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们掌握数字的顺序,例如:1、2、3、4、5……。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们按照顺序排列。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可以逐渐了解数字的顺序。

第五节:数的合并数的合并也是很重要的。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们掌握数字的加法概念。

例如:小红有两个苹果,小明有三个苹果,请问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可以逐渐掌握数字的加法规律。

第六节:数的拆分数的拆分也是很重要的。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可以通过练习,让学生们掌握数字的减法概念。

例如:小军手里有五个糖果,他想给小明两个,请问他手里还剩下几个糖果?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们可以逐渐掌握数字的减法规律。

通过以上六个环节的教学,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们可以逐渐掌握数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

三年级数学 知识清单 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  知识清单  北师大版

一 混合运算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 ÷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 -0=a(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 -a =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 ×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 (a ≠0)=0(7)0÷0得不到固定的商;5÷0得不到商。

754-754÷26=( )A、0 B、725 C、29 D、78312错解:A错因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所以,应先算754÷26,再算减法,结果为725。

正解:B分析:这是一道和差倍数应用题,“丹丹的妈妈今年35岁,是丹丹年龄的7倍。

”可知丹丹今年的年龄是35÷7=5(岁),1年后,妈妈的年龄是35+1=36(岁),丹丹的年龄是5+1=6(岁),即一年后,妈妈的年龄是丹丹的36÷6=6倍。

答案:6倍丹丹的妈妈今年35岁,是丹丹年龄的7倍。

1年后,妈妈的年龄是丹丹的几倍?1、3415 ÷5 ×9 +21 ÷8 ×56 ×6 ÷4 ×8 -16 ÷7参考答案:1、3 27 48 6 30 2、36 9 72 56 8二 观察物体错解:√错因分析: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但是有特殊情况,如果这个物体是球体,那么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一样。

川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 三单元第1课 电子清单巧制作 课件

川教版(2024)三年级上册 三单元第1课  电子清单巧制作 课件

纸质清单
电子清单
1. 由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等个人信
息1.组成不方便修改。
2. 通常通过身份证、护照等物理证件来证
明2.需要纸张。
3.需要携带身份证明到现场进行验证,过
程3.相…对烦…琐
1. 方便修改。 2.不需要纸张,更环保。 3.……
巩固拓展,练一练
请你和家人一起设计、制作一份家庭一日健康营养食谱电子清单。
开动脑筋,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经常使用清单来提高 效率。你见过哪些清单?它们包含哪些内容?又有什么 作用呢?
新课导入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作业 课外阅读 口算练习 绘本阅读
时长 20分钟 5分钟 10分钟
完成情况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锻炼项目 站立推墙
跳绳 开合跳
运动量 30次/组× 3组 140次/组× 3组 30次/组× 3组
我制作家务电子清单的工具是
,我的家务
电子清单有
行 列。
体验探索,试一试
如果清单内容有新增或者减少,可以迅速地 对电子清单进行修改,快试一试吧!
请利用电子表格工具修改完善你的家务电子清单。修改
完成后说一说你修改的内容,以及你是如何用电子表格工具
完成修改的。
我对家务电子清单的修改内容有

修改后,我的家务电子清单有
单元导入
本单元,我们将尝试制作自己的家务电 子清单,通过在线搜索学习做家务的方 法和技巧,尝试用视频记录做家务的过 程,并将自己学到的家务小妙招进行在 线分享,以帮助更多的人…
第三单元
在线生活助 我做家务
新课导入
老师告诉我们: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我们最熟悉的劳动就 是做家务,几乎天天都要做!

知识汇总(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知识汇总(知识清单)-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汇总
内容重点归纳
数与代数多位
数乘
一位

1.笔算乘法:把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用一位数分别去
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直接将因数中末尾0前面的
数与一位数对齐,计算出结果后把0落下来。








1.分数的初步认识:(1)从生活中平均分物品时,往往得不到整
数的结果,从而引出分数。

通过平均分一个物品理解分数的含义 ,
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分数。

(2)能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知道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比较大;比较几分之一时,分
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2.分数的简单计算: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减。

空间与图形长






1.认识四边形:四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

2.周长:(1)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2)周长的算法:
长方形的周长:①把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②长×2+宽×2;③(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①把四条边的长度
相加;②边长×4
数学
广角(集合)
用集合图帮助分析理解生活中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知识点手抄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知识点手抄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三单元知识点手抄报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1. 毫米(mm)- 是长度单位,1厘米 = 10毫米。

例如,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在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者要求测量很精确的时候,会用到毫米这个单位。

2. 分米(dm)- 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分米。

生活中,粉笔盒的高度大约是1分米。

3. 千米(km)- 1千米 = 1000米。

千米通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距离,比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操场一圈通常是400米,两圈半就是1千米。

4. 吨(t)- 质量单位,1吨 = 1000千克。

一辆小型汽车的质量大约是1吨。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时会用到吨。

二、单位换算。

1. 长度单位换算。

- 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用乘法,例如:3米 = 3×10分米 = 30分米;5千米 = 5×1000米 = 5000米。

- 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用除法,例如:80厘米 = 80÷10分米 = 8分米;4000米= 4000÷1000千米 = 4千米。

2. 质量单位换算。

- 同理,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法,如:2吨 = 2×1000千克 = 2000千克。

-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法,如:6000千克 = 6000÷1000吨 = 6吨。

三、长度和质量的估算与测量。

1. 长度的估算与测量。

- 在估算物体长度时,可以根据自己熟悉的长度标准去比较。

比如估算铅笔的长度,可以和自己手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比较。

- 测量长度时,要将尺子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的刻度是多少。

如果物体一端不是对着0刻度线,要用物体末端刻度减去起始刻度。

2. 质量的估算与测量。

- 估算物体质量时,比如一个苹果,根据平时的经验,大约是200克。

- 测量质量可以使用秤,如天平可以测量较轻的物体质量,台秤可以测量较重一些的物体质量。

三年级数学 知识清单 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  知识清单  人教版

1 时、分、秒1、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计量很长的时间,常用“时”。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几小格的时间是几秒。

4、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5、秒针从2走到10是(40)秒。

想:10-2=8(大格)8×5=40(秒)6、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

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

7、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就是1时。

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60小格,是60秒,就是1分。

8、时间单位的换算:1时=60分=3600秒 1分=60秒(1)把大单位化成小单位,要乘进率607时=(420)分 9分=(540)秒想:7×60=420 9×60=5401(2)把小单位化成大单位,要除以进率60240分=(4)时 480秒=(8)分想:240÷60=4 480÷60=8(3)2时40分=(160)分 4分30秒=(270)秒想:2×60+40=160 4×60+30=270(4)90分=(1)时(30)分 75秒=(1)分(15)秒想:1时=60分 90-60=30 1分=60秒 75-60=159、会选择正确的时间单位填空:如:妈妈一天工作8(时)小明每天睡眠9(时)拍一下皮球大约用1(秒)做一遍眼保健操大约用5(分)小华跑50米的时间是9(秒)小明跳50下绳约需30(秒)把古诗《夜雨寄北》朗诵一遍大概需要20分钟。

( )错解:√28∶00——8∶20早自习8∶30——9∶10第一节课9∶20——10∶00第二节课10∶00——10∶20课间操10∶30——11∶10第三节课11∶20——12∶00第四节课错因分析:把古诗《夜雨寄北》朗诵一遍大概需要20秒。

三年级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第三单元含易错题及解析

三年级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第三单元含易错题及解析

三年级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人教版,第三单元含易错题及解析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学习内容非常丰富,本文将对其中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并列出经典易错题及其解析,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一、学习要点
1. 数量变化
(1)数量变化的定义
数量变化是指两个数量之间的变化,可以是更多、更少或者一样多。

(2)数量变化的实践与应用
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实践数量变化的过程,比如把一堆柚子里的几颗吃出去,就可以体会到柚子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2. 加减法
(1)定义
加法运算是指数的相加,使两个数的和比之前的数大;而减法运算是指数的相减,使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使两个数的差比原数小。

(2)加减法的实践与应用
学生可以实践加减法,比如把一堆给定的柚子加起来,再减去某些柚子,可以写下数学式,计算出最终剩下的柚子的数量。

二、易错题及解析
1.题目:小明和小张在抓蚊子,小明抓到4只,小张抓到7只,他们一
共抓到了几只?
A. 3只
B. 4只
C. 7只
D. 11只
答案:D. 11只
解析:直接相加,小明抓到4只,小张抓到7只,他们一共抓到11只。

2.题目:小明和小张在抓蚊子,小明原来抓到8只,然后又抓到5只,
现在小明抓了几只?
A. 3只
B. 5只
C. 8只
D. 13只
答案:D. 13只
解析:这是加法运算,小明抓到8只,然后又抓到5只,所以现在一
共抓到13只。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复习第三单元:测量基本概念:1、常用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这些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计量较长的长度时,用千米(km),(主要用于计量行程,比如车速,两地距离等)。

人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常识用手势比拟,1毫米:两指尖微微张开,即身份证、硬币的厚度;1厘米:指甲盖的长度,即直尺上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距离;1分米:两手指张开的距离,直尺上从0-10之间就是1分米;1米:两手张开,两臂之间的长度,老师上课用的米尺就是1米长。

熟记进率: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2、常用的重量单位,从小到大:克(g)、千克(kg)、吨(t),每相邻的两个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平常我们多用克与千克表示(如食物、人体重量等),计量较重的物体时,用吨做单位(比如大型货物、汽车、轮船、飞机等的载重量)。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经验,熟记进率,超市里购物,多观察包装袋上所标重量,多用克作单位;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三年级的学生一般体重在25千克左右,成人体重大约在50-80千克左右;大型货物与车船载重一定用吨作单位。

熟记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3、单位换算方法:在熟记单位进率的基础上,小单位化大单位:小单位的数÷进率=大单位的数大单位化小单位:大单位的数×进率=小单位的数基本练习: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可用实物结合生活经验来判断填写)一棵树高约100()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一块橡皮长约4()一桶花生油重5()一只曲别针重约2()一辆货车能载重约10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2、在○里填上>、<或=。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手抄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手抄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手抄报
以下是一份关于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的手抄报,供您参考:
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知识点
内容:
第一单元:加与减
1. 知识点:加法与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2. 重点:掌握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

3. 难点: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

4. 易错点:混淆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

5. 解决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单元:购物
1. 知识点:购物中的加减法应用。

2. 重点:掌握购物中的加减法应用,理解元、角、分的概念。

3. 难点:理解元、角、分的概念,掌握购物中的加减法应用。

4. 易错点:混淆元、角、分的概念,计算错误。

5. 解决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理解元、角、分的概念,掌握购物中的加减法应用。

第三单元:千克与克
1. 知识点:质量单位千克与克的概念和换算。

2. 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千克与克的概念和换算,理解质量的概念。

3. 难点: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单位千克与克的概念和换算。

4. 易错点:混淆质量单位千克与克的概念和换算。

5. 解决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理解质量的概念,掌握质量单位千克与克的概念和换算。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一、单元目标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包括加减法的进一步应用、初步的乘除法理解、简单的几何形状识别和测量。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数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知识点详细内容1. 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法- 三位数与一位数或两位数的加减法- 列竖式进行加减法运算- 应用题中的加减法问题解决2. 乘法和除法- 乘法表的背诵与应用(1-9的乘法)- 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简单除法问题的解决(使用乘法表进行除法计算)3. 几何知识- 平面图形的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 基本图形的属性(边数、角数)- 对称图形的识别- 面积和周长的初步认识4. 测量- 长度单位的认识(米、厘米)- 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 重量单位的认识(千克、克)- 使用天平进行重量测量5. 数据处理- 简单统计图表的阅读和理解- 通过图表收集和整理数据- 基本的数据比较和分析三、教学活动建议1. 互动式教学- 利用数学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探索中- 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2. 实际应用-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教授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 安排家庭作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中也能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3. 评估与反馈- 定期进行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并纠正错误四、家长指导建议1. 鼓励孩子- 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 与孩子一起完成家庭作业,增进亲子间的交流和互动2. 监督与支持- 监督孩子的学习进度,确保他们按时完成作业- 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源和环境,支持孩子的数学学习五、总结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涉及基础的数学运算技能,还包括对几何形状和测量的初步了解。

三年级上册数学过关清单

三年级上册数学过关清单

三年级上册数学过关清单
为了帮助三年级的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以下是一份三年级上册数学过关清单,供您参考:
1. 掌握加减法的运算,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 掌握乘法的运算,包括乘数和被乘数的概念,以及乘法口诀表的使用。

3. 掌握除法的运算,包括被除数、除数和商的概念,以及简单的除法计算。

4. 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包括米、分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

5. 掌握时间单位的换算,包括时、分、秒的换算关系。

6. 掌握简单的平面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和特征。

7. 掌握简单的立体图形,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的认识和特征。

8. 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包括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和简单计算。

9. 了解简单的分数知识,包括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分数计算。

10. 了解简单的统计知识,包括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以上是一份基本的三年级上册数学过关清单,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顺利地过渡到更高年级的学习。

同时,建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做一些练习题,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练习)

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复习第三单元:测量基本概念:1、常用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这些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计量较长的长度时,用千米(km),(主要用于计量行程,比如车速,两地距离等)。

人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常识用手势比拟,1毫米:两指尖微微张开,即身份证、硬币的厚度;1厘米:指甲盖的长度,即直尺上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距离;1分米:两手指张开的距离,直尺上从0-10之间就是1分米;1米:两手张开,两臂之间的长度,老师上课用的米尺就是1米长。

熟记进率: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2、常用的重量单位,从小到大:克(g)、千克(kg)、吨(t),每相邻的两个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平常我们多用克与千克表示(如食物、人体重量等),计量较重的物体时,用吨做单位(比如大型货物、汽车、轮船、飞机等的载重量)。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经验,熟记进率,超市里购物,多观察包装袋上所标重量,多用克作单位;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三年级的学生一般体重在25千克左右,成人体重大约在50-80千克左右;大型货物与车船载重一定用吨作单位。

熟记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3、单位换算方法:在熟记单位进率的基础上,小单位化大单位:小单位的数÷进率=大单位的数大单位化小单位:大单位的数×进率=小单位的数基本练习:一、想一想,填一填;;1、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可用实物结合生活经验来判断填写)一棵树高约100()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一块橡皮长约4()一桶花生油重5()一只曲别针重约2()一辆货车能载重约10 ()小明的身高约是138()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北京到天津的铁路长120()一头大象重4()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一盏台灯的高约2()一只猫重2()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2、在○里填上>、<或=。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知识清单 冀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知识清单 冀教版

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 可编辑
1 / 1 第三单元总结
智慧小锦囊
图 形 的 运 动 认识平移现象
电动门等都是沿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平移
认识旋转现象
绕着一个中心点或轴转动的,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旋

认识对称现象
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如果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
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

折纸、剪纸 折纸的方法。

1.对折法。

把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沿虚线折
成。

2.连续对折法。

(1)
(2)
折纸的方法:对折法和连续
对折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知识清单
一、单元知识框图
二、单元知识的前后联系
已学的相关知识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认识尺子和长度单位厘米、米,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和读数,米和厘米的单位换算
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克和千克的单位换算,估计物体的质量
后续将学的相关知识
三年级下册面积: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了解面积与长度之间的关系;面积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
三、单元知识梳理
1.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
作单位。

1厘来中间的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2)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来(dm)作单位。

10厘米是1分米。

(3)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干米。

2.长度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

(1)进率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进率是100: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4)进率是1000: 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
3.距离的估测。

估测距离的方法:①以步长为标准,数步数进行估测;②以站点为标准,数经过的站点数进行估测;③以走路时间为标准,通过时间进行估测。

4.吨的认识: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5.质量单位之间的单位换算。

(1)每相邻两个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关系式: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6.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用列表法一一列举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地思考,有序而完整地解决问题。

四、单元知识方法总结
当所求的问题不能一下找到解决方法,或答案有几种可能时,可以运用列表法列出所有方案。

列举时注意按顺序进行,可以有效防止遗漏或重复,再从表中选出符合题意的方案。

示例
有25人去划船,要使每条船正好坐满,可以怎样租船? 其中哪种方案最省钱?
每条大船船限坐5人每条船限坐4人
租金7元租金6元
1.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题目要求首先考虑怎样租船才能使每条船正好坐满。

然后从正好坐满的租船方案中选择租金最少的方案。

2.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方法:列表法
分析: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方案都列出来。

其中方案①和方案⑤可以使每条船正好坐满,计算方案①的租金为5x7 = 35(元),方案⑤的租金为1x7 + 5x6= 37 (元),所以方案①最省钱。

3.回顾梳理,小结作答。

租5条限坐5人的船,可以使每条船正好坐满,且最省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