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基本体例

合集下载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851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851

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81.[单选题]王令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A)奇崛豪放,峭拔劲健B)沉郁哀痛,悲壮伤感C)清空骚雅,超逸沉博D)浓艳密丽,雍容典雅答案:A解析:王令的诗学韩愈、孟郊,追求奇、硬,内容多写胸襟抱负和当时社会现实,气魄雄壮,风格奇崛豪放,峭拔劲健。

他的诗歌想象力丰富,富于浪漫色彩,特点主要在于其实雄壮,粗犷豪迈2.[单选题]《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A)《文心雕龙》B)《文选》C)《玉台新咏》D)《典论·论文》答案:B解析:3.[单选题]《吕氏春秋》又称( )。

A)《春秋》B)《吕子》C)《吕览》D)《吕刑》答案:C解析:4.[单选题]白居易的《暮江吟》为A)讽喻诗.B)闲适诗C)感伤诗.D)杂律诗答案:D解析:5.[单选题]下列出自《左传》的故事是( )。

A)邵公谏厉王弭谤B)秦晋殽之战6.[单选题]在诸子散文中,以奇幻谲诡的想象著称的是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吕氏春秋》答案:B解析:7.[单选题]:ò\'05: ( )A)~B)ùêC)TD)4l答案:D解析:蒲松龄是聊斋志异8.[单选题]汉乐府民歌中反映妇女婚姻生活不幸的诗篇是A)《悲歌》B)《上邪》C)《孔雀东南飞》D)《长歌行》答案:C解析:9.[单选题]下列不是山水田园诗人的是( )A)孟浩然B)王维C)陶渊明D)王安石答案:D解析:10.[单选题]下面不是李清照的词句有?A)轻解罗裳,独上兰舟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11.[单选题]今本《诗经》是当年的A)齐诗B)鲁诗C)韩诗D)毛诗答案:D解析:12.[单选题]《春秋》作为史书其体例是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答案:C解析:13.[单选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下列哪位词人的作品?A)辛弃疾B)柳永C)李清照D)苏轼答案:D解析:14.[单选题]东晋诗歌的内容特点是( )A)庄老告退,山水方滋B)儿女情多,风云气少C)寄言上德,托意玄珠D)农事家常,怡然自适答案:C解析:15.[单选题]《春秋》一书经过了孔子的修订,它是A)晋国的编年史.B)齐国的编年史C)鲁同的编年史.D)郑同的编年史16.[单选题]《尚书》原称“《书》”,在下列哪个朝代始称“《尚书》”?( )。

周易基础知识介绍

周易基础知识介绍

周易基础知识介绍周易基础知识介绍《周易》又称《易经》,分为经部和传部,经部之原名就为《周易》,是对四百五十卦易卦典型象义的揭示和相应吉凶的判断,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周易基础知识介绍,希望大家喜欢!周易基础知识介绍一、《周易》它是我国古代—部指导人们认识与利用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典藉,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

对其书名含义,历代有多种各有一定道理的解说,其中东汉易学家郑玄说:“《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是讲“日月之道普照周天。

”二、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指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为用,处个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

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

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

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三、爻在《易经》中,爻是组成卦的基本单位,其中“—”称作阳爻。

“--’称作阴爻。

四、卦由阳爻和阴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五、、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

六、六十四卦由八个单卦以不同的次序两两重合,就产生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由六个爻组成,也叫别卦或重卦,其中由八个单卦自身相重所成的六爻之卦,也叫做纯卦,其卦名同单卦。

七、《易经》的构成《易经》有其特殊的文字体裁,即不分篇章节次,而是由六十四卦组成。

第一章 周易基础

第一章  周易基础

第一章周易基础一、周易释名《周易》又称《易》,是一部古代占筮(shì)用书,又是一部关于宇宙变化的古代哲学名著,汉以后尊为《易经》,位列儒家群经之首。

《周易》是一部古代筮书。

古时人以为自然界和人世间事物的发展变化,在冥冥之中有一种神奇的决定性力量在支配,人可以通过卜筮而预知吉凶趋避。

所以,每当遇事不能决定如何处理,常以龟甲占卜,以蓍(shī)草(锯齿草)占筮,根据卜筮的结果判断如何趋吉避凶。

近代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是以龟甲占卜的记录,古代三易——夏代《连山》、商代《归藏》、周代《周易》则是以蓍草占筮的记录。

今仅存《周易》。

古代占筮和后来寺院庙堂对“灵签簿”没有本质的不同。

《周易》又是一部古代哲学著作。

为什么命名为《周易》?“周”,一说周普,一说周代;一说“易”是飞鸟的形象,一说“易”是蜥蜴的形象,飞鸟的姿态和蜥蜴的颜色都不时变化,用以象征宇宙事物的千变万化。

也有的说,“易”由“日”“月”二字组成,日为阳,月为阴,用以象征宇宙的阴阳二元。

东汉经学家郑玄认为,《周易》的“易”有“变易”、“不易”、“简易”三种含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变化,所以说“变易”;宇宙变化有一定的法则,所以说“不易”;宇宙变化的法则可以认识、遵循、运用,所以说“简易”。

简而言之,《周易》又是一部古老的关于宇宙变化的充满哲理的哲学著作。

我们现在读《周易》,不是把它当作筮书来用,而是把它当作古老的哲学著作和珍贵的社会史料,从中了解古代智慧与社会。

二、周易体例1、易经和易传《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部分。

(1)《易经》。

《易经》有卦画和文字两部分。

卦画:基本卦画或卦形是“—”(阳)和“- -”(阴)两个符号,《易㻏》中的全部卦象都由阴阳两个符号构成。

两个符号连为三叠而成八卦;八卦一卦自重或两卦互重,构成六十四卦。

每卦有六画,一画为一爻,“—”(阳)画为阳爻,“- -”(阴)画为阴爻;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

跟着鲁洪生老师了解《周易》

跟着鲁洪生老师了解《周易》

跟着鲁洪⽣⽼师了解《周易》跟着鲁洪⽣⽼师了解《周易》(⼀)在BTV-3看鲁洪⽣⽼师讲《周易》,觉得讲得不错,⽐较客观。

毕竟我们是经过⼏次政治运动洗脑的⼈,不会也不必⼈云亦云、随波逐流。

年纪⼤了,进度有点跟不上,特别是2⽉16⽇这⼀讲,所以就打算在⽹上学习,慢慢消化。

如果学到觉得脑仁疼,就打住,只当扫扫盲。

⼀、为什么想了解《易经》呢⼀⽅⾯,《易经》是中国古代历史当中⼀部奇书,它的地位⾮常的重要,位列五经之⾸,中国古代的农、医、天、算,都和《易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对《易经》的评价,出现了迥然不同的两种情况,对它有褒有贬。

你对它没有好奇吗?扫扫盲吧。

⼆、对《易经》的评价按照古⼈话说是易道⼴⼤,⽆所不包,所以它既是算卦书,⼜是哲学书,⼜是指导⼈们为⼈处事的书,⼜是反映当时⽂化的书。

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之谓之仁,所以就是中国古代的传统⽂化当中的,不管是天⽂、地理、医学、⽂学、美学、哲学,都和《易经》有关联,不仅儒家把它列为五经之⾸,道家还把它列为三⽞之⼀。

当然了也有另外⼀种评价,认为《易经》是迷信的、伪科学。

对《易经》的褒贬差异太⼤,要么把它捧上天,说太极是科学的明灯,要么把它打⼊⼗⼋层地狱,伪科学、糟粕。

三、⽆论是褒奖、继承还是批判,⾸先要了解这样,要了解《易经》,在你评价之前,你⾸先应该了解,应该读⼀读,认真读⼀读,否则的话,你的评价可能有⼀点草率。

四、评价标准《易经》是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和⾃然科学不同,⾃然科学可能是相对的单纯⼀些,社会科学就要复杂得多,你很难⽤⼀个单纯的概念,去准确地概括它,不是⼀加⼀等于⼆的问题,它有⼀点像阴阳鱼。

我们讲《周易》⾥的阴阳鱼,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正确中有荒谬,这样⼀个复杂的结合体,不能够简单化,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个道理⼤家都懂,可是在实际操作当中,往往忽视了。

评价和理解是两回事。

理解,理解谁,理解《易经》;评价是我们主观对《易经》的⼀种评价,主观的评价要建⽴在尽可能准确地,理解《周易》的基础上。

史书体例分类及代表作

史书体例分类及代表作

史书体例分类及代表作
中国古代史书体例分类及代表作:
一、正史:
1.《史记》:由司马迁建撰,历史经典,主要记载从秦始皇至汉武帝即位之间的史实。

2.《汉书》:由吴起所编,内容概括了汉朝历史,论及官吏任职、典章制度、戎幕形势等。

3.《后汉书》:由班固所编,乃是宋贯义撰写的《汉书》之续编,直至董仲舒死于四川为止。

4.《三国志》:由符载所编,记载了三国鼎立的历史巨变,从诸葛亮、曹操至刘备三人的政治、军事情况。

二、编年史:
1.《旧唐书》:由萧衍所编,乃是唐初宪宗时期的一部史书,作者把唐太宗起以来的历史编写分成了五本书。

2.《新唐书》:由谭嗣同/滕沅/纪昀等人所编,乃是唐朝末期的一部史书,主要记载了唐朝及其相关诸侯国的历史。

3.《宋史》:由苏轼等人所编,记载了南宋封建制度及其演变。

4.《元史》:由黄公望编著,乃是元朝时期的一部主要记载元朝历史及社会政治变化的史书。

三、左传类:
1.《春秋》是指孔子所编成的一本著作,主要是记载从黄帝至鲁哀公期间的历史。

2.《战国策》:由孙中山编著,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期的战争及其产生的社会状况。

3.《周易》:以太玄、少康出,周穆王时期的一部文学作品,传说此书原本由萧何所整理,并以此书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

4.《太平御览》:北宋李光弼等人编写的一部统治艺术类的古典经典,主要记载了北宋军政管理理念。

周易一书的基本框架

周易一书的基本框架

周易一书的基本框架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之源和智慧的精髓。

周易的基本框架包括卦、爻、象、文四个部分。

首先是卦,卦是周易的基本元素。

周易共有八卦,即乾、坤、震、巽、坎、离、兑、艮。

八卦是由三条阴阳线组成的,阴爻用“▽”表示,阳爻用“△”表示。

八卦具有各自独特的含义和象征意义,被用来预测天时、地利、人和等吉凶祸福的变化和趋势。

其次是爻,爻是八卦中的最小单元,包括三个爻位。

每个爻位上的阴阳状态不同,形成爻的不同组合,就构成了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完整卦象。

爻有正爻和变爻之分,正爻是八卦本身所包含的爻,变爻是在兑变、彖变、象辞等变卦时所引入的额外爻。

在爻的排列顺序上,从下到上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上爻。

第三个部分是象。

在周易中,象是一种符号化的表达方式,用来说明卦象、爻象所反映的各种现象和关系。

周易的象有直接象、间接象和引伸象三种,主要运用六十四卦中的各种爻辞、变辞、彖辞等内容。

通过对象的深入探讨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卦象、爻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从而获得更精确、更细致的卜筮预测。

最后是文,文包括卦辞、爻辞、彖辞、象辞四种。

卦辞是对八卦的简介和总结,爻辞是对爻的特点和意义的阐释,彖辞是对某卦象征意义的说明和引申,象辞则是对卦象、爻象所表述的现象、关系以及象征意义的描述和阐述。

这些文本内容是逐渐形成的,并且由不同的流派和学者进行过不同的修订、解释和注释。

总之,周易是一部涵盖卦、爻、象、文四个重要部分的哲学文化经典,通过对其不断的探讨、理解和运用,可以帮助我们认知宇宙自然规律,洞察人生百态,提高个人修养和智慧水平,成为一个有着更高境界和更丰富人生体验的人。

山东大学周易课课件第八讲:彖象文言的体例共50页文档

山东大学周易课课件第八讲:彖象文言的体例共50页文档
山东大学周易课课件第八讲:彖象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体例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0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周易》古经中的象辞关系及其哲学诠释空间

《周易》古经中的象辞关系及其哲学诠释空间

《易·系辞传》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又说:“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又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等等。这些话,都是象辞并举,并强调象和辞都是用来显明吉凶之理的。此可见,在《易传》看来,象辞之间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而《易传》解经,也正是要透过阐明此种逻辑关系,以揭示吉凶变化之理。

《易传》与传统易学,视《周易》象辞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观念在近代受到了冲击。上世纪以来,随着经学观念的破除,圣人设卦、观象、系辞之说遭到怀疑和否定。不少学者认为,《易传》解经的体例未必可信,因为二者的成书时代不同,历史观念不同,性质不同,所以,《易传》的解经,其思路是否有据,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3]。《易传》如此,以其为宗旨、范式的传统易学,其解经的思路也就更值得怀疑了。加之传统易学的解经体例确有其繁琐、穿凿之处。因此,有学者主张对此问题避而不谈;有学者则干脆认为《易经》象辞之间没有干连,即使有,也是后人推求出来的。
义理派解《易》,也很重视探讨象辞之间的逻辑关系。但与象数易学不同,其解《易》主取义说,主张透过象辞之间的逻辑关系,揭示象辞背后蕴含着的哲理。以北宋著名哲学家程颐为例,其解《易》主“随时取义说”。如注否卦初六爻辞“拔茅茹以其汇”说:
泰与否皆取茅为象者,以群阳群阴同在下,有牵连之象也。泰之时,则以同征为吉;否之时,则以同贞为亨。始以内小人外君子,为否之义;复以初六否而在下,为君子之道。易随时取义,变动无常。否之时,在下者君子也。否之三阴,上皆有应,在否隔之时,隔绝不相通,故无应义。初六能与其类贞固其节,则处否之吉,而其道之亨也。(《程氏易传》卷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解卦举例: 乾:元、亨、利、贞。 释义: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元 从二,从人,在天为元,在人为仁;亨“通”,在人为 礼,贵行其所宜;利“宜”,从刃,从和,和然后义; 贞“正”,在人为智。 初九:潜龙,勿用。 释义:初九建子之月,阳气始动于黄泉,故谓潜龙;此 文王在羑里之爻,虽有圣明之德,未被时用,故曰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释义:居中不偏,虽非君位,君之德也。初则不彰,三 则乾乾,四则或跃由则过亢,利见大人,唯二五爻;二 于三才为地道,地上即田,故称田;此文王免于羑里之 日,故曰利见大人;爻变为离,有“文明”之象;卦变
道教易学
《周易》的基本体例
友情提示
请勿在室内吸烟
上课时间请勿:
上课时间欢迎:
--请将您手机改为“震动”
--提问题和积极回答问题
避免在课室里使用手机
--随时指出授课内容的不当之处
--交谈其他事宜
--随意进出教室
第一讲、《周易》பைடு நூலகம்基本体例
先请大家思考:
《周易》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重要地位?
第一、乘、承、比、应
第五、三才
• (1)“三才”,亦作“三材”,指天、地、人,或 曰天道、地道、人道。“三才”可用于一卦六爻所 体现的三个层次,即初、二象征“地”位,如《乾》 之九二“见龙在田”;“三”、“四”象征“人” 位,如《乾》九三之“君子”;“五”、“上”象 征“天”位,如《乾》九五“飞龙在天”。
• (2)《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 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 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貴下贱,大得民也。
•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 字,十年乃字。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2)关于“比”与“应”:
“比”,邻也。卦中相邻的两个爻称为“比”, 如初与二、二与三、三与四、四与五、五与上均 为相邻的关系,皆可称“比”。相比的二爻,常 有“乘”与“承”的关系。“应”,指的是卦下 体之爻与卦上体之爻的对应关系。如下体之初爻 与上体之四爻、下体之二爻与上体之五爻、下体 之三爻与上体之上爻均为对应关系。阴阳交通是 谓“应”;两爻皆阴或皆阳为“无应”。
•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象曰:“即鹿無虞”,以從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窮也。
•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凶。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象曰:“泣血漣如”,何可長也﹖
第二、当位与不当位
第三、得中
• (1)《易》每卦均有上体与下体。下体之中爻为 全卦之第二爻(九二或六二);上体之中爻为全 卦之第五爻(九五或六五),爻位处“二”或 “五”,即可以称之为“中”或“得中”
• (2)“中”指行为适中,不偏不倚。守中是《易》 的一个重要观念。
• (3)“中”有“刚中”与“柔中”。凡阳爻居中 位,象征“刚中”之德,如《乾》之九五;阴爻 居中位,则象征“柔中”之德,如《坤》之六二。 阳爻处五位,则为刚中而正;阴爻处二位,则为 柔中而正。
• (1)《周易》之爻位,有阴位与阳位之分。 • (2)六爻之中,奇数之位(即“初”、“三”、
“五”)为阳位;偶数之位(即“二”、“四”、 “上”)为阴位。 • (3)阳爻处于阳位、阴爻处于阴位,则为“当 位”,如《屯》之初九;反之,则为“不当位”, 如《屯》之六三。“当位”象征事物的发展合乎 正道;“不当位”则象征违背正道。
• (3)《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 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
第六、卦主
• (1)《周易》六十四卦的每卦六爻中,有为主
之爻,叫着“卦主”。
• (2)卦主有两种类型:一是“成卦之主”,即
该卦所由以成的主爻。不论其爻位高低,其德善 否,只要全卦意义因之而起,皆可为卦主。如 《夬》卦之上六爻;二是“主卦之主”,即该卦 六爻中最完美的主爻。此类卦主爻德完美,得位 得时者当之。如乾卦之九五爻。
释义:既不安于地而又未能飞于天,此爻以阳居阴,其将 进者,阳之情,其将退者,阴之志,爻变为巽,《说卦》 “巽为进退,为不果”,故有犹豫之象;或跃在渊,渊有 水,龙得水易于腾跃,审时势可否,察人心向背,待时而 出,见可而行,此武王举兵孟津,观寡而退之爻。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释义:五体离,离为飞,五在天,故曰飞龙在天;五爻 刚健中正而居尊位,下与九二之臣,同德相应,见大人 而助其治化;五在天位,故曰飞龙,有圣人之德,而居 天子之位,苟有其德,无其位,不能利济天下。 上九:亢龙,有悔。
第四、互卦
• (1)指同一卦中,内函着他卦之体,或曰 一卦之体与他卦之体交互并存,即为互体 (或互卦)。
• (2)在《易》各卦六爻之间,初、上两爻 外,中四爻又可能包函着他卦之形体,其 中二、三、四爻合成下卦,谓之“下互” , 如《屯》之二、三、四成坤;三四五爻合 成上卦,谓之“上互”,如《屯》之三、 四、五成艮。
同人,以文明而与人同,故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释义:此文王返国,大理其政之时,文王恨早耀文明之德 以蒙大难,增修柔顺以怀多福,故曰无咎;三于三才为人 道,有乾德而在人道,“君子”之象;九三以阳居阳,才 强志亦强,然位不得中,爻变为履,履之六三曰“履虎 尾”,危殆之地,警戒之,得免;此爻变则为兑,兑者西 也,日之在西,即夕之象。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释义:穷高曰亢,知进忘退,故悔。始“潜”,继 “现”,中“跃”,终“飞”,过此宜复潜,犹人臣居 势位之极,当知退避,斯富贵可保,此爻变为夬,夬者, 决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天理之必然,当斯之时, 宜见机而退,若范蠡、张良之功成身退,皆不极亢而善 其终者。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1)关于“乘”与“承”:
各卦中,相邻的二爻,上方的爻对下方的爻谓 之“乘”;下方的爻对上方的爻谓之“承”。阴 爻居阳爻之上,为“柔乘刚”,违反正道;阴爻 居阳爻之下,为“柔承刚”,合于正道。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 雨之动滿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