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
初中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的定义与特点学习化学的定义、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了解化学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溶解、过滤、蒸馏等。
掌握实验安全常识和实验规范。
1.3 化学用语学习化学元素的符号、名称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化学方程式、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规则。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 原子与元素学习原子的结构、元素的概念。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应用。
2.2 分子与化合物学习分子的概念、化合物的组成。
掌握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间作用力。
2.3 物质的状态与变化学习物质的三态、相变及其原因。
掌握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分类。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1 物质的性质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区分。
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与原因。
3.2 化学反应学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特点。
掌握化学反应的计量数、反应速率等概念。
3.3 溶液学习溶液的定义、组成及性质。
掌握溶液的浓度、稀释、混合等操作。
第四章:有机化合物4.1 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4.2 糖类与脂肪学习糖类、脂肪的性质、功能及分类。
掌握糖类、脂肪的化学反应。
4.3 蛋白质与核酸学习蛋白质、核酸的组成、性质及功能。
掌握蛋白质、核酸的化学反应及其生物意义。
第五章:化学与社会生活5.1 生活中的化学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及其原理。
掌握生活中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5.2 化学与能源学习能源的分类、特点及利用。
掌握化学在能源开发与保护中的应用。
5.3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习环境问题的产生、危害及其解决方法。
掌握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责任。
第六章:金属与非金属6.1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掌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方法。
6.2 非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学习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掌握非金属材料如塑料、玻璃、水泥等的性质与用途。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认识化学科学了解化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1.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试管、烧杯、量筒等实验仪器学会进行物质的称量、溶解、加热等操作1.3 物质的分类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掌握元素、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物质的分类第二章:物质的变化与能量2.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学会判断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现象学习热化学方程式和能量守恒定律2.3 燃烧与爆炸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掌握爆炸的分类和原理第三章:原子和分子3.1 原子结构学习原子的组成和电子排布掌握原子序数、原子量和元素周期表3.2 分子与化合物理解分子的定义和性质学会判断分子和离子的存在3.3 化学键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了解化学键的类型和作用力第四章:有机化学基础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团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4.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机理4.3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应用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技巧了解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第五章:溶液与浓度5.1 溶液的定义与性质理解溶液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溶液的组成和浓度表示方法5.2 溶液的制备与稀释学会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了解溶液的稀释方法和计算5.3 溶液的平衡与沉淀掌握溶液中溶质溶解度平衡的原理学习溶液中沉淀的形成和溶解方法第六章:空气与水的污染6.1 空气质量与污染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学习空气质量指数和空气质量评价6.2 水污染与水资源保护掌握水污染的途径和危害了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6.3 环保意识与化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探讨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与贡献第七章:金属与非金属7.1 金属的性质与冶炼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金属的冶炼方法和应用7.2 非金属元素了解非金属元素的基本性质和用途学习非金属化合物的制备和反应7.3 半导体材料认识半导体材料的特点和应用探索半导体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地位和作用第八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8.1 化学反应速率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学会计算化学反应速率并进行相关实验8.2 化学平衡掌握化学平衡的条件和原理学习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和影响因素8.3 化学反应的限度与可逆性探讨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限度了解化学平衡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第九章:电化学与电池9.1 电化学基本概念学习电化学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掌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9.2 电化学反应了解电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学会电化学反应的分析和应用9.3 电池的种类与应用认识不同类型的电池及其特点探讨电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第十章:生活中的化学10.1 食物与营养了解食物的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学习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用10.2 药物与健康认识药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探讨合理用药和药物安全的重要性10.3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探索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和原理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能力第十一章:酸碱与盐11.1 酸碱理论基础学习酸碱的定义和酸碱理论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pH值11.2 酸碱反应了解酸碱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学会判断酸碱反应的进行方向和程度11.3 盐的性质与溶解度掌握盐的分类和溶解度规律学习盐的溶解度与反应的关系第十二章:有机合成材料12.1 合成材料的概念与分类了解合成材料的定义和分类掌握合成材料的特点和应用12.2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学习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的制备方法探讨这些材料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12.3 有机合成反应认识有机合成反应的基本类型学会有机合成反应的原理和应用第十三章:化学与能源13.1 化石燃料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和特点掌握化石燃料的开采、利用和环境影响13.2 renewable energy学习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分类探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13.3 新能源技术认识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性和前景探索新能源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第十四章:化学与生命科学14.1 生物大分子学习生物大分子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4.2 蛋白质与酶了解蛋白质和酶的定义和功能探讨蛋白质和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14.3 遗传与DNA认识遗传的概念和DNA的结构学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第十五章:综合实践活动15.1 化学实验设计与安全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设计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和技能15.2 化学与社会探讨化学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5.3 化学与创新鼓励学生进行化学创新实验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涵盖的重点知识点包括:化学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物质分类、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有机化学基础、溶液与浓度、空气与水的污染、金属与非金属、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与电池、生活中的化学、酸碱与盐、有机合成材料、化学与能源、化学与生命科学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
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精选17篇)
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精选17篇〕篇1: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初中化学第一章教案设计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教学目的:认知目的: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目的: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情感目的:在实验探究活动中,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重点和难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教学内容:导言:什么是化学?化学是一门以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构造、用处与制法的根底自然学科。
它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科,故在学习时,因注意实验的操作及观察观察的内容:主要是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等;变化过程中的现象〔例如发光、发热,火焰的颜色,放出气体,产生沉淀等〕;变化后生成的气体的颜色、状态等;P.S.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雾: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实验1:蜡烛燃烧的实验观察点燃前:红色固体,燃烧时:黄色火焰,放出热量,蜡烛熔化为液体,有局部蜡油凝固,有少量黑烟生成用白瓷板压在火焰上:白瓷板上有黑色的粉末状固体从蜡烛火焰中引出“白烟”:能被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有水雾产生迅速参加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火焰后:产生白烟实验2: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橡皮塞蹦出实验解释:经酒精灯加热后温度升高,使火柴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试管内的`气体压强急速增大,将塞子弹出实验3: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实验实验现象:有特殊气味,葡萄糖、砂糖灼烧后变黄,变黑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的变化,如三态变化等;化学变化:通常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如蜡烛燃烧等;〔2〕化学变化的特征,或者说,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分就是有新物质产生举例:石墨在高温高压,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俗称钻石〕,该过程是化学变化石墨、金刚石经点燃,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3〕化学反响的现象:一般会伴随着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特别注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现象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学情分析将具体的实验与活动探究相结合,使学生从重获取化学知识。
试题灵活多样,既考查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同时又对学生进行教学过程(黑体字部分为板书)[引言]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 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提问]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初中化学教案一单元
初中化学教案一单元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认识原子、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区别。
3.能够区分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
4.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其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原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区别及其相互转化关系。
难点: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的区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
三、教学内容:1.化学学科概述2.物质的基本概念:原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3.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的区别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验:通过讲解和展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
2.讨论引导: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加强合作学习和交流。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反应实验,引入化学学科的概念。
2.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原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3.实验操作:进行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的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4.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5.讲解能量变化: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
6.总结归纳:总结化学学科概念和重点内容,梳理知识脉络。
六、作业布置:1.预习下节课内容。
2.完成化学学科概念的总结归纳。
3.设计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七、教学反馈:1.及时回顾和梳理本节课内容。
2.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
3.根据学生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这是初中化学第一单元的教学范本,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设计和开展教学工作。
初中化学章节教案第一
初中化学章节教案第一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掌握燃烧的概念和条件。
- 了解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实践操作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 情感态度:-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注意实验室安全。
- 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燃烧的概念和条件、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释燃烧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 通过一个小实验展示燃烧现象,引发学生对燃烧的兴趣。
- 讨论燃烧现象的特点、条件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燃烧的概念。
2. 学习新知识- 讲解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氧气是支持燃烧的关键因素。
- 通过生动的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3. 实践探究- 分组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过程,引导学生体验实验的乐趣和学会观察发现。
-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氧气在燃烧中的作用。
4. 拓展延伸- 带领学生探讨不同物质的燃烧能力,加深对燃烧与氧气作用的理解。
-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在燃烧过程中可能起作用的因素,并展开相关讨论。
5. 归纳总结- 综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总结燃烧与氧气的关系,复习今天的学习内容。
- 提醒学生做好当堂笔记,巩固所学知识,为小测验或考试做好准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讨论和示意图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燃烧与氧气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思考。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实验室安全,确保实验过程安全有序。
在教学结束后,可以布置相关的作业或实践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5篇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5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以现有的经验、学识推敲于人,为其解释各种现象、问题或行为,以增长能力经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1自然界的水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粗略了解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3)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5)懂得过滤,蒸发的目的,学习过滤和蒸发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得出水的组成和结构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不受污染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水的组成,(2)各种水资源的区别2.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实验探究:1.水的组成研究2.纯净水与矿泉水的区分教学内容:一.自然界的水[来源:Z#--#]1.水在自然界的存在(1)地球表面的分布:在地球表面,江河湖海约占地球表面的3/4;(2)其他分布:地层下有地下水,大气里有大约0.03%的水蒸气,动植物体内有大量的水注意: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有限,不到总水量的1%。
因此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2.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1)工业上需要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作为原料(2)农业上需要水:农作物需要水灌溉(3)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4)交通运输上:内河及其海洋航运3.水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水(water)——生命之源(1)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唾液、胃液、血液、组织液等。
水在人体内起这调节体温、溶解食物、排泄废物等作用(2)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水作为原料诺贝尔奖两次获得者林德斯•波林医生在《如何活得好》一书中给读者提供了几点养生术,其中有一条就是“每天喝大量的水”4.水污染情况:(1)水污染的来源a.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b.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c.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化学第一单元初中教案全套
化学第一单元初中教案全套
主题:化学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什么是化学以及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如物质、元素、化合物等。
3. 能够区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并且能够举例说明。
4. 能够使用化学式表示化合物的组成。
二、教学内容
1. 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物质的分类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 化学式和化合物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化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并且解
释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学习内容(30分钟)
(1)物质的分类
讲解物质的分类包括化学元素和化学化合物。
让学生了解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2)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介绍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概念,让学生能够区分物质是一种固有的特征还是发生变化的特征,并且通过实验举例说明。
(3)化学式和化合物
教授化学式的概念和组成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表示化合物的组成。
3. 综合练习(15分钟)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4.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四、教学评估
1. 课后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于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通过练习题和课堂讨论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来优化教学方法和内容,为下一步的教学打下基础。
(完整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案.doc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案一、素教育目1.知目: a 常性介化学研究的象。
b初步理解物理化、化学化的概念及本区;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化与化学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和化学性。
2.能力目:培养学生察、描述的能力,启学生学化学的趣,激学生学化学的知性和极性。
3.德育目:通学世界是物的,物是客存在的,永恒运的,是不可消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化,学生行唯物主教育,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体,向学生展示化学中的器美,化学象美,从而激学生化学科学的喜之情。
二、教学重点、点、疑点重点:物理化、化学化的概念(区)及其用。
点:如何判断一个化是物理化是化学化。
疑点:物化与物性的区。
解决法:(1)通察演示,列表象,由学生而得出物理化和化学化的概念及本区。
( 2)通学生而出物的性与物的化的区。
三、及教具准:管,弯管的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杯,坩,石棉网,架台(),研,火柴,匙,胆,碱式碳酸,,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1.学会概念辨,注意概念的区与系。
如,化学化和物理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象等方面加以区;从化生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找它的系。
2.学会察化学。
首先要察化前物的色、状;再注意察化中的象,如色、光、放、放出气体、出声音⋯⋯等;反停止后,生成物的色、状、气味等。
学会察,将有助于我思考化的原因,推化的原理,化的律。
五、安排2六、教学程:入新:利用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 (北京西城教,17分),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或由学生自己搜集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言引入新。
新授: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世界是由物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
澄清两个概念:物与物体。
如种物能制成、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
初中化学第1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1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基本分类和性质。
2. 学会通过观察物质的性质来判断其分类。
3. 能够简单描述物质的常见性质,如颜色、气味、熔点、沸点等。
二、教学内容
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2. 物质的性质:颜色、气味、熔点、沸点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理解物质的基本分类和性质。
2. 难点:识别和描述物质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
1. 教材教辅资料。
2. 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玻璃棒等。
3. 实验原料:水、盐、铁粉等。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观察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
2. 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
3. 实验:进行不同物质的性质实验,比如硫酸和水的混合物的颜色、气味等。
4. 总结:让学生总结归纳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5. 拓展:让学生思考和探讨更多物质的分类和性质。
六、作业
1. 完成课堂练习题。
2. 搜集关于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的资料。
七、教学反思
1. 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2.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3.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效。
注:该教案仅为参考范本,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初三化学课本单元教案【三篇】
【导语】本篇⽂章是由为您整理的初三化学课本单元教案【三篇】,仅供⼤家学习参考。
第⼀单元⾛进化学世界 ⼀、内容与分析 (⼀)内容: 药品的取⽤;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
(⼆)分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实验常⽤仪器的识别、药品取⽤规则、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法。
指的是认识仪器名称、⽤途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规则;学会药品的取⽤、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法,其核⼼是药品的取⽤和物质的加热,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实验室规则、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仪器和了解药品取⽤规则。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训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做好规范操作的⽰范、分析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
⼆、⽬标及分析 (⼀)⽬标: 1、能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仪器; 2、知道化学实验是进⾏科学探究的重要⼿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学会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4、学会药品的取⽤、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分析: 1、“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仪器”是指看到仪器图形能写出仪器名称,同时能说出仪器的⽤途及使⽤注意事项。
2、“知道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就是能记住化学实验是进⾏科学探究的重要⼿段。
3、“学会药品的取⽤、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就是指习惯的形成及独⽴操作能⼒的形成,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独⽴进⾏物质的取⽤、药品的加热及仪器的洗涤等操作。
三、问题诊断分析 学习本课题时,同学可能会出现两种态度:⼀是对实验基本操作⽆所谓——动⼿做,不如⽤脑记;⼆是有恐惧⼼理——不敢动⼿,怕危险。
以上两种态度均不利于学习,教学时要注意纠正。
四、教学⽀持条件分析 在讲到药品的取⽤时,为了给学⽣做好⽰范,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粉末固体取⽤”、“块状固体取⽤”和“液体取⽤”三个视频。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基本流程 化学实验室简介→仪器识别→药品取⽤规则→托盘天平的使⽤→连接仪器装置→固体药品取⽤→液体药品取⽤→酒精灯的使⽤⽅法→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教案【3篇】初中化学教案篇一1、教材分析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课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内容分析: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试验、观看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忙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提醒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讨论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试验探究2、教学思路与设计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分没有思索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熟悉。
因此本节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忙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局部,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试验。
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讨论、利用什么方法讨论物质并不清晰。
在毫无化学根底、从来没接触化学试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试验、引导学生观看试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
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试验第一次亲切接触,怎么进展试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试验探究的学习。
3.教学目标分析学问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分,并能运用概念推断一些易辨别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学问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育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育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4.教学重难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推断5.教学设计框架教学设计流程一、物质的变化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终原子弹的爆炸进展评述。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案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案1. 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化学的研究对象;2. 掌握物质的分类及物质的基本性质;3. 了解分子和原子的概念;4. 能够区分化学式和分子式;5. 能够简单应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的定位。
教学重点:1. 化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对象;2. 物质的分类及基本性质;3.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4.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化学式和分子式的区分;2. 元素周期表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化学元素周期表;3. 实验器材及实验物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化学?化学主要研究什么?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讲解化学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介绍化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 分析物质的种类及性质;3. 解释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三、讲解化学式和分子式(15分钟)1. 比较化学式和分子式的异同;2. 通过实例讲解化学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3. 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四、讲解元素周期表(15分钟)1.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分类;2. 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及相关特性;3. 演示如何使用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的定位。
五、实验操作(2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有关物质的实验操作;2.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六、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就所学内容展开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适时进行解答。
七、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重点知识,梳理知识框架。
八、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理解较为深入,实验操作能力有所提升。
但在化学式和分子式的区分上仍有一定困难,下一节课需要加强相关讲解和练习。
同时,围绕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也需要更多实例和案例的引导,以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操控能力。
初中化学教案一单元
初中化学教案一单元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以及物质的简单鉴别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2. 物质的性质与鉴别3. 物质的用途与环境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鉴别方法。
2. 难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的本质。
2. 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学: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及鉴别方法。
3. 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的用途与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设计: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通过实验和学生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掌握物质的鉴别方法。
2. 物质的性质与鉴别:设计一系列实验,让学生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变化,学会运用化学性质来鉴别物质。
3. 物质的用途与环境保护: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使用范围及环保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4. 综合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作业与实验报告: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 综合练习: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力及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案(全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的定义与特点了解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化学的基本特点和实验方法1.2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习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和注意事项1.3 化学药品的取用和保存学习化学药品的取用方法了解化学药品的保存条件和注意事项第二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1 物质的组成学习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组成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2.2 原子和分子的结构了解原子的结构特点和电子排布掌握分子的结构类型和化学键2.3 离子与离子化合物学习离子的概念和离子化合物的特点掌握离子方程式的写法和判断方法第三章:物质的性质与变化3.1 物质的性质学习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物质的分类和性质的关系3.2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熟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掌握化学反应的实质和化学方程式的写法3.3 物质的测定与分析学习物质的测定方法和分析技术掌握溶液的配制和浓度测定方法第四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4.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特点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4.2 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学习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有机化合物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机制4.3 有机化合物的应用了解有机化合物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技术第五章:化学与社会的发展5.1 化学与能源学习化学能源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化学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中的应用5.2 化学与材料掌握化学材料的分类和特点学习化学在材料科学和材料工程中的应用5.3 化学与环境保护理解化学与环境问题的关系学习化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中的应用第六章:氧气与臭氧6.1 氧气的发现与制取学习氧气的发现历程和制取方法掌握氧气的性质和用途6.2 臭氧的性质与作用了解臭氧的性质和方法掌握臭氧的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第六章:二氧化碳与碳循环6.1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制取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取方法掌握二氧化碳的应用和环境影响6.2 碳循环的过程与意义了解碳循环的过程和作用学习碳循环对环境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第七章:水的性质与净化7.1 水的性质与组成学习水的性质和组成结构掌握水的硬度和软化方法7.2 水的净化与处理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学习水的处理技术和应用第八章:金属的性质与用途8.1 金属的性质与分类学习金属的性质和分类方法掌握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8.2 金属的冶炼与用途了解金属的冶炼方法和原理学习金属的用途和应用领域第九章:酸碱盐的性质与反应9.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学习酸碱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酸碱盐的性质和特点9.2 酸碱盐的反应与溶解性了解酸碱盐的反应类型和原理学习酸碱盐的溶解性和溶解度规律第十章:化学与生活的联系10.1 化学与饮食学习食品中的化学成分和作用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和化学影响10.2 化学与日用品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和应用学习化学物质的安全使用和注意事项第十一章:原子和核素11.1 原子的结构深入学习原子的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云等概念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1.2 核素与同位素掌握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学习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应用第十二章: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2.1 化学键的类型学习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化学键的特点理解化学键的强度与物质性质的关系12.2 分子的形状与性质掌握分子的VSEPR模型及分子几何形状学习分子极性与化学反应的关系第十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13.1 晶体的类型学习晶体的基本类型及其空间点阵结构理解不同晶体类型的物理性质差异13.2 晶体生长的条件与过程学习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条件掌握晶体生长技术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第十四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4.1 化学反应速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表示方法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4.2 化学平衡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及其状态的判断学习化学平衡常数及其应用第十五章:现代化学与社会进步15.1 化学与新能源学习新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氢能等理解化学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和挑战15.2 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习环境污染的类型和来源掌握化学污染物处理和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术15.3 化学与生命科学理解化学在生物学、医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学习化学在药物、食品等方面的作用和贡献重点和难点解析。
初中化学教案第一章
初中化学教案第一章
第一章:化学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3. 理解化学基本概念,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4. 能够正确运用化学术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化学基本概念的掌握;
2. 物质分类方法的理解;
3. 化学术语的正确运用。
三、教学内容
1.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物质的分类方法;
3. 化学基本概念的介绍;
4. 化学术语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介绍一些与化学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学习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进行相关讨论。
3. 学习物质的分类方法,介绍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定义和区别。
4. 讲解化学基本概念,包括原子、分子、离子等,并展示一些实验进行说明。
5. 教授化学术语的运用,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化学术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6. 练习: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澄清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五、作业
1. 完成相关练习题;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
3. 思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化学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并能正确运
用化学术语描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深化对化学的理解和认识。
初中化学第1单元教案全册
初中化学第1单元教案全册课时安排:共4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物质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
3. 学习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4.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物质的分类及特性2. 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3. 物质分子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重点:1. 物质的分类及特性2. 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3. 物质分子结构的理解教学难点:1. 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深入理解2. 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水、冰、盐、温度计、玻璃容器等2. 多媒体课件3. 教学实验指导书教学过程:课时一:物质的分类及特性1. 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物质的分类及特性。
2. 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质,讨论其分类及特性。
3. 引导学生做实验,观察不同物质之间的变化。
课时二: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1. 利用实验演示和多媒体课件介绍物质的三态及相互转化。
2. 进行实验验证水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规律。
3. 引导学生总结三态相互转化的规律及实验现象。
课时三:物质分子结构的理解1.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演示介绍物质分子结构的概念。
2. 进行实验探究影响物质分子结构的因素。
3.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影响物质分子结构的因素。
课时四:课程总结及检测1.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小测验评估学生掌握情况。
2. 让学生自主总结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并作一份课程总结。
3. 结合学生的表现和课程反馈,做出下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反馈:1. 每节课结束前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
2. 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价:1. 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2. 注重对学生实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操作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通过课程总结和反馈,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人教化学第一单元教案
初中人教化学第一单元教案
1. 了解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掌握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4.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
1. 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教学难点:
1. 理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展示(15分钟)
1. 介绍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讲解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3. 安排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化学的理解。
三、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和总结。
四、实验探究(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在实验中探究化学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五、总结归纳(5分钟)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掌握。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鼓励他们主动探索更多相关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化学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化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并提高了实验探究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初中化学一单元教案设计
初中化学一单元教案设计
一、物质的存在形态
1.介绍物质的存在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的性质
3.物质的组成
【二、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和描述物质的存在形态和性质
2.能够分辨不同状态的物质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物质的存在形态和性质
难点:概念的理解和转化应用
【四、教学方法】
1.概念讲解与讨论
2.实验观察与分析
3.概念应用与实例分析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出示一些不同形态的物质,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状态和性质,引发学生对物质存在状态的思考。
二、讲解与讨论
1.介绍物质的存在状态及性质的概念,并讨论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2.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状态的物质的特点,并做出总结,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存在形态。
三、实验观察与分析
1.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状态的物质在温度变化下的变化,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2.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物质存在状态的特点。
四、概念应用与实例分析
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例如水的沸腾、融化等。
2.设计一些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六、课堂练习与作业】
1.课堂讨论:讨论如何区分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标准
2.作业布置:完成课后反思题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不同状态的物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第一单元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
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
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
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投影: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
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
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
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导电性 B.挥发性 C.可燃性 D.溶解性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 )A.豆油和汽油B.水和酒精C.铁块和铝块D.面粉和白糖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布置作业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板书设计绪言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投影] 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化学,认识到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能进一步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2.对学习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4.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从而为学好化学做充分准备。
5.知道探究性学习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6.绿色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策略】1.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
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
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
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呼出的气体,石灰水变浑,继续吹气,浑浊变清。
(3)白纸显字。
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溶液写好“奇妙化学,源于生活”八个字,晾干呈无色,将稀氨水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氨水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8个红字。
面对学生好奇、兴奋的眼神,教师很自豪地告诉学生,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小组交流“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最好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
(针对不能很好合作的小组,让他们加强合作重要性的体验)3、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要点。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学习化学的要求:①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②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③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④独立完成作业(包括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5.[要点1] 化学的作用学习化学,可以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的一些化学现象,并且可以控制化学变化,使其向对人类有利的方向发展。
例如,懂得了燃烧的原理,就可以使燃烧充分,节约能源,并能有效地防火灭火等。
学习化学,可以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自然界中的物质,如可以从石油中提炼汽油、煤油、柴油等,从空气中提纯氧气等。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研制新的材料,研究新能源,研究生命现象、合理利用资源,防止污染和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增产,促进人体健康等。
学习化学,也有利于人们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或领域。
[要点2] 怎样学好化学学好初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牢固地、系统地、熟悉地掌握好化学基础知识,掌握好基本的实验技能。
一部分同学在初学化学时感到有极大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感到“容易懂、记不住、难理解,不会解答问题”,从而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其实学习化学同其他学科的学习一样,只要了解学科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要想学好化学,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1.树立信心。
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2.加强记忆。
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
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3.认真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4.良好的思维习惯。
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
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5.学好其他学科。
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
学好数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有力保证,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除进行化学实验外,更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通过了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进一步明确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