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旁超声引导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法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作者:陈虹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18年第17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本院申请置管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技术,观察组则采用经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置管的穿刺成功率及置管后静脉炎、导管感染发生率,评价经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的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B超引导; PICC置管技术Application of PICC Catheterization Technology under B-ultrasound Guidance in Clinic/CHEN Ho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8,15(17):0-087【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PICC catheterization under B-ultrasound guidance.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120 patients who applied for catheteriz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PICC catheterization technolog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PICC catheterization technology under B-ultrasound guidance.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with different catheterization methods 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phlebitis,catheter infection after catheteriz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ology under B ultrasound-guided for PICC catheterization were evaluated.Result:The success rate of one puncture in the observation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Key words】 B-ultrasound guidance; PICC catheterization technology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gdezhen City,Jingdezhen 333000,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17.022PICC是由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1],其极细的高生物相容性导管由肘前静脉穿刺插入至上腔静脉进行输液治疗,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减轻了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2]。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Seldinge_CC置入法在肠外营养患者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Seldinge_CC置入法在肠外营养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单位:300073天津中医药大学(王文锐),天津市南开医院(王玉玲,卢丽)王文锐:女,硕士在读,护师通讯作者:王玉玲,护理部主任超声引导结合改良Seldinger 技术PICC 置入法在肠外营养患者中的应用王文锐王玉玲卢丽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结合改良Seldinger 技术PICC 置入法在肠外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40例需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实施PICC 留置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Seldinger 技术PICC 置入法,对照组采用PICC 盲穿置入法。

结果:两组患者置管后静脉炎、感染、导管堵塞、置管天数、日均耗材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24h 后穿刺点渗血发生情况、置管期间维护次数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Seldinger 技术PICC 置入法能改善穿刺点渗血,从而减少维护次数,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超声引导;塞丁格技术;穿刺点渗血;日耗材费用doi :10.3969/j.issn.1672-9676.2013.01.057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guided combined with modified Seldinger method PICC 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parenteral nutrition WANG Wen -rui (Tianji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ianjin 300073)WANG Yu -ling ,LU Li (Nankai Hospital of Tianjin city ,Tianjin 300000)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icacies of upper arm 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using ultrasound guid-ance and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 with traditional method.in patients who received parenteral nutrition.Methods :A total of 40PICC patients who will receive pareteral nutrition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n =20)and control group (n =20).The patients of the observation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ICC puncture using ultrasound guidance and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method.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on the incidence of phlebitis ,infection ,catheter obstruction average days of placed catheter and the supplies cost (P >0.05),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incidence of hemorrhage of insertion sites and maintenance numbers (P <0.05).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PICC insertion utilizing ultrasound guidance and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emorrhage of insertion sites ,maintenance numbers and can not increase economic burden.Key wordsUltrasound guidance ;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 ;Hemorrhage of insertion sites ;Supply cost肠外营养(TPN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既是营养支持又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其输入途径也在不断改进,而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 )为其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路,避免了肠外营养液对外周血管的影响,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PICC指的是从外周静脉穿刺到中心静脉的导管,该导管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其将静脉导管经过外周静脉路径插入到上腔静脉,然后使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深静脉导管置入方法,因为插管简单,可以长时间留置,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肿瘤患者的化疗中,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患者的成功治疗提供了保障。

并且PICC导管可长期留置,留置时间最长在1年左右,PICC导管的应用,可避免频繁穿刺静脉,给患者带来痛苦。

通过B超引导,实施改良赛丁格技术做PICC置管,操作者能够清晰的对血管的状态进行观察,并且该技术对于血管条件以及穿刺技术的要求低于传统技术,可提升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方法的实施:置管之前,需要通过超声引导系统显示患者肘上臂的贵要静脉、肱静脉、头静脉,同时,对血管的深度、内径以及走向进行评估,并对血管周围情况进行观察,发现患者动脉是否存在血管畸形、血栓等反应,评估患者的血管后,对穿刺点进行确认并标记,根据血管的深度合理挑选导针器;在置管时将针插入到导针槽中,操作者需要通过超声显示屏进行穿刺,若显示屏显示血管内存在白色亮点,与此同时,穿刺针的尾部会缓缓流出血液,则表示成功穿刺,此时,需送入导丝,将穿刺针撤除,使用解剖刀进行扩屁,送至插管鞘,并进行送管,之后退出并撕裂穿刺鞘,抽回血,并冲管,通过心电定位,对导管尖端位置进行初步确认,将导丝退出,对导管进行修剪,和减压套筒、输液接头相连接,抽回血后,并进行冲管、封管,做常规固定,同时,拍摄X线片,对导管尖端位置进行确认。

B超引导下PICC置管的优势:超声显像技术的应用,可动态观察置管情况,在穿刺前,可初步筛选、评估肘部血管条件,确认最佳的穿刺部位。

通过超声实时引导,首先,可以对患者前臂静脉走向、宽度、血流情况进行清洗观察,其次,可以对穿刺针的走向进行清晰显示,操作者可以将穿刺针准确的送入到血管腔中,可使一次性成功置管率大大提升,最后,在置管结束之后,可以通过超声对导管位置进行确认,不会因为X线检查给患者带来放射性损伤,减少穿刺费用。

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新技术汇报护理课件

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新技术汇报护理课件
原理
利用超声波的可视化特性,实时监测空肠营养管的插入过程,确保其准确到达 空肠部位,避免了传统盲插方法的局限性和风险。
技术优势和特点
优势
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具 有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安全性 好等优势,能够大大减轻患者痛 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特点
该技术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无 法正常进食的患者,如食管狭窄、 胃肠道手术等,能够提供有效的 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达到90%以上。
并发症发生率
在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患者未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仅有少数患 者出现轻微的咽喉部刺激和恶心
呕吐,经处理后症状缓解。
护理效果评价
经过对患者的护理前后评价量表 进行评价,患者护理效果各指标 均有明显提高,总评分提高显著。
技术改进和优化方向
提升置管成功率
进一步研究置管技术,优 化操作流程,减少置管失 败率。
参考文献2 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护理配合与实践
参考文献3 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并发症及预防措 施
THANK YOU
减轻患者痛苦
研发更舒适、安全的置管 材料,降低患者痛苦。
智能化辅助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 置管操作的精准度和效率。
技术推广和应用的挑战与对策
培训和教育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 能和安全意识。
设备配置
合理配置超声设备和营养管等必要 器材。
政策支持
争取政府和医疗机构对新技术推广 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对护理专业的启示和建议
关注新技术发展
护理专业应关注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掌握最 新护理技能。
提高综合素质
加强护理人员对新技术的学习和培训,提高综合 素质和应对能力。

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进展

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进展

2021年1月第28卷第1期护理学报Journal of Nursing"China#January,2021Vol.28No.117【文献研究】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进展赵明曦#,孙建华#,李若祎2,侯锦2,李尊柱#,罗红波#,奉爱萍#,李欣#,李奇1(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100730;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北京100144)[摘要]目的梳理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胃肠道评估与肠内营养方案实施中的应用现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借鉴。

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从ICU护士应用超声的可行性、床旁超声培训现况、超声监测方法与超声指导肠内营养方案进行综述。

结果传统评估方法如回抽胃液法、听诊肠鸣音等方法缺乏准确性,床旁超声可通过胃窦单切面等方法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估;可提供胃肠动力等指标实施目标导向性的肠内营养方案;ICU护士经过培训与实践,利用床旁超声可安全有效的解决护理难题。

结论床旁超声打破了传统护理模式的局限性,使得能够可视化、可量化评估胃肠道,科学地制定与实施肠内营养方案,实时地监测效果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仍有些研究处于探索阶段。

[关键词]超声检查;肠内营养;重症监护;胃残余量;胃窦单切面积[中图分类号]R459.3;R472.9[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0/j.issnl008-9969.2021.01.017重症患者入住ICU24~48h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肠内营养的情况下应内营养[1]o 的喂养方与喂养途径,以及受患者情影响,重症患者养可30.5%~ 65.7%F2-3G,状态与。

临床护理工作中胃液评估胃(gastric residual volume,GRV'、听诊肠鸣音、评估恶心、呕吐等方式来判断胃调整养方,但其确性存在争议。

胃液评估胃是前临床评估肠内营养的主要[4]o置管深度、位置和体位等,出的体是患者实际胃,且反复操作增加护士的工作量。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B超引导;PICC置管;应用效果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简称PICC,近些年在临床中应用较为普遍,但是该种方法需要盲穿状况,极易受到机体血管的影响,加上穿刺部位多选择肘窝,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静脉炎的发生风险。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呈现的人们的视野。该种方法可更好的观察到患者血管状态,弥补传统PICC置管术的不足,如穿刺条件高、血管条件差者穿刺成功率低等,同时该种方法的穿刺部位亦发生了转变,降低了置管损伤力度,避免并发症发生几率[1]。本次实验尝试对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集的患者给予B超引导下PICC置管治疗,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表1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对于长期静脉输液者、粘稠性高者、高渗者来说,PICC置管具有无痛静脉治疗特点,可大大降低药物外渗和静脉炎的发生风险,减少患者死亡风险,避免医疗意外引起的医疗纠纷。PICC置管多选择贵要静脉至上腔静脉,其目的在于机体贵要静脉整体管径较粗,静脉瓣较少,在机体手臂垂直于身体的前提下,临床医师可更好的进行置管,从而提高置管成功几率。另外,机体肘关节上5cm部位血流量较大,选择该部位作为主要穿刺点可降低机体血管壁的损伤力度,防止导管脱出,提高置管成功率[2]。本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表明B超引导下PICC置管效果极佳,可确保成功置管。
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较多,特别是置管后出血发生率更高。B超引导下PICC置管是临床医师在可视情况下置管,属于直观性穿刺操作,加上所选用的穿刺针较细,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不适感,降低出血发生风险。另外,静脉炎也是PICC置管的常见并发症,且多发于置管后48—72h内,多见于机体穿刺部位上方10cm处,分析其原因在于传统PICC置管穿刺针较粗,穿刺血管较细,导致置管难,而B超引导下PICC置管选择机体肘部上为穿刺点,可减少肘部频繁性活动,避免静脉炎的发生[3]。置管后血管的发生与穿刺导管、静脉选择密切相关,B超引导下PICC置管多选择肘上部穿刺,此部位血管较粗,可大大降低血管内膜的损伤力度,从而避免出现血栓现象。本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B超引导下PICC置管可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效果确切。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分析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本院申请置管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PICC置管技术,观察组则采用经B超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方法置管的穿刺成功率及置管后静脉炎、导管感染发生率,评价经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的效果和安全性。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置管后发生导管脱出、出血和皮下淤血、静脉炎、血栓以及导管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对患者进行PICC置管,可以有效地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可用性,值得推广使用。

PICC是由經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的导管[1],其极细的高生物相容性导管由肘前静脉穿刺插入至上腔静脉进行输液治疗,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减轻了频繁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2]。

通过使用B超引导下的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管,血管超声技术使操作者可以很清楚地观察到血管的状态,改变了传统技术对血管条件和穿刺技术要求高、血管条件差的患者置管成功率低的现状[3]。

穿刺部位由传统的肘窝下上移到上臂,减轻了置管损伤,减少了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4]。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7年1-12月在本院申请置管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有淋巴瘤、前列腺瘤、乳腺癌、宫颈癌、肺癌和胃癌等病症。

纳入标准:均符合血管细、直视无法看清、触摸不清晰且肘部血管条件较差。

排除标准:存在意识不清晰。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该研究已经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超声引导下置管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置管术的临床应用PPT课件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优点
提高B超引导结合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的 成功率由60%~87.5%提高到91%~100%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优点
降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 • 可优先选择异位率最低的右侧

到主动护 理
理念的推广—护理工作的新思路
把我们先进的穿刺技术更好的应用于临床 服务于全院临床科室
贵要静脉观测,及时置管 •置管时异位的情况下利用超声
实时调整导管位置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优点
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可清楚的看到静脉及走向 •可选择管径大、分支少、静脉瓣少
的血管 •穿刺点位于肘上,减少活动时对血
管摩擦 •缩短了导管在血管内的长度、减少
导管对血管的刺激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优点
提高患者带管舒适度:
•避免活动时导管牵拉感 •减少害怕活动引起置管侧肢体麻木、肿胀 •导管易遮蔽,减少对外表的影响及他人的议论 •降低引起患者主要不适的并发症的发生率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体会
相关知识的掌握
超声知识 手眼协调 实践经验
理念的推广—护理工作的新思路
从 被 动 护 理
超声引导下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PICC的全称
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 脉导管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 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 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 年)
国内PICC置管方法
传统的PICC置管法
赛丁格技术置管法
超声引导结合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法
塞丁格技术介绍
经皮穿刺插入导管的方法,由瑞典一位名叫 塞丁格的放射科医师发明

床边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床边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床边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在 ICU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1-09-17T03:24:12.058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5期作者:高学兰江波[导读] 研究主要探究ICU 患者采取床边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段在2019年2月高学兰江波华东师范大学附属芜湖医院安徽芜湖 241000摘要:目的:研究主要探究ICU 患者采取床边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的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段在2019年2月-2021年2月,研究对象是我院ICU患者,病例数为185例,患者可以随机组合成试验组与普通组,普通组患者开展传统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试验组患者开展床边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10d后的营养指标与APACHE Ⅱ评分。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10d后营养指标与APACHE Ⅱ评分均优于普通组,p<0.05。

结论:ICU患者开展床边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治疗,患者可以取得更好营养。

关键词:ICU;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床边超声引导ICU患者容易发生胃麻痹,其中ICU意识不清且需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具有明显较高的胃麻痹发生率,一般情况下临床会采取鼻-胃管路径来为患者补充营养,但该路径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呕吐、胃潴留等不良反应,对患者健康造成危害[1]。

现在越来越多家属重视ICU患者开展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需要结合患者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式。

本次研究对患者开展床边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具体内容如下阐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段在2019年2月-2021年2月,研究对象是我院ICU患者,病例数为185例,患者可以随机组合成试验组与普通组。

试验组共有93例患者,其中男患者数量表现为50例,女患者数量表现为43例,患者年龄处在40-78岁之间,平均年龄值是(57.38±1.38)岁。

普通组共有92例患者,其中男患者数量表现为47例,女患者数量表现为45例,患者年龄处在41-79岁之间,平均年龄值是(58.15±1.67)岁。

ICU危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法

ICU危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法

ICU危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法作者:王可李娜周丹来源:《影像技术》2020年第06期摘要:目的: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是提高患者免疫力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ICU危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的方法。

方法:对我院46例ICU危重症患者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并用超声实时确认空肠管位置。

结果: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成功率为100%,为危重症患者早期管饲营养提供了保证。

结论:针对ICU危重症患者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是安全、有效的措施,能促进危重症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床旁超声;空肠营养管;置入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B 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20.06.11Abstract: Objective: Nutritional support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improve the immunity of critical patients.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bedside ultrasound-guided jejunal nutrition tube insertion in Critical Patients in ICU. Methods: The jejunum nutrition tube was inserted under the bedside Ultrasound-guided in 46 critical patients in ICU, and the position was confirmed by ultrasound real-time. Results: The successful rate of bedside ultrasound-guided jejunal nutrition tube insertion was 100%, which provided a guarantee for early tube feeding in critical patients. Conclusion: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asure to bedside ultrasound-guided jejunal nutrition tube insertion in Critical Patients in ICU, which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critical patients.Key Words: Critical Patients; Bedside Ultrasound; Jejunal Nutrition Tube; Insertion对于ICU危重症患者,除给予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外,营养支持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也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缩短病程,降低患者的死亡率[1]。

ICU危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法

ICU危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法

ICU危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法摘要目的:探讨分析ICU危重症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法。

方法:选取本院46例ICU危重症患者,使用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并通过超声明确空肠管位置。

结果:在床旁超声引导下,采用空肠营养管置入的成功率为100%,为ICU为重症患者早期管饲营养提供了保障。

结果:在床旁超声引导下对ICU危重症患者实行空肠营养管置入是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进一步提升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危重症患者;床旁超声;空肠营养管;置入引言:对ICU危重症患者的治疗除了采取有效的呼吸、循环支持外,为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也很关键,不仅能够提供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自身免疫力,还能有效减少病程,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在临床的诊治中,已逐渐重视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通常ICU危重症患者都会出现意识障碍或者是采用机械通气的情况,从而容易引起胃麻痹现象,而使用鼻胃管肠内营养的效果并不理想,胃部残留量和积气多,容易引发呕吐、误吸以及胃潴留情况的发生,为此需要采用鼻空肠营养管置入[1]。

为有效提升鼻空肠营养管置入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痛苦,本研究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详细方法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院内取样本量46例,为2020年1月~2021年9月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27例:19例,年龄为18~91(54.5±36.5)岁。

有5例患者为颈椎骨折合并截瘫,7例脑外伤患者,10例脑干梗死患者,1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其它病因8例,对以上所有患者同时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置入鼻空肠营养管。

1.2方法1.2.1患者准备使用胃管抽取患者胃部残余,帮助患者行右侧卧位。

1.2.2准备用物提前备好生理盐水、纱布、换药碗和手套,使用生理盐水润滑带导丝的鼻肠管前段18cm左右,激活导管涂层(导管前80cm处有涂层)。

1.2.3 超声引导下空肠营养管置入操作流程鼻肠管的放置采用鼻胃管方式置入,在腹部超声实时动态监测下,明确空肠营养管尖端的位置[2]。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 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十二病室 刘熳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起源
超声引导下的PICC穿刺的使用最早是在1997年华盛顿 医学中心,由一个从事危重护理的护士Claudette Bodreauus完成的,这个护士是最早的PICC小组成员。 她从协助医生做颈内静脉穿刺得到经验,能够在超声引 导下对摸不到的血管进行穿刺。她成功地对病人肘窝以 上的贵要静脉进行PICC穿刺置入。
置管关键步骤—送管
置管关键步骤—调整
置管完成与跟踪
超声引导下用MST技术PICC置管的优势
1.引导穿刺 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可直观地显示血管位置和解剖结 构,增加穿刺的精确性,具有实时引导、全程可见、穿刺时间短、 穿刺成功率高等优势。
2.引导PICC管位置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推荐PICC尖端的理想位置在上 腔静脉,当导管不放在上腔静脉时,导管功能障碍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将增 加。
先进的PICC置入方法
直视法的改进,用MST微插管鞘穿刺技术在血管超 声引导穿刺上臂置入PICC导管,是目前国际上最先 进的PICC置入方法。 MST的应用提高了PICC置管的成功率,减少了组织 损伤,尤其是在第一针穿刺不成功时,它的优势和 效果更加明显和突出。
置管关键步骤—B超引导下穿刺
置管关键步骤—扩皮、送鞘
超声引 导下“直 视法” 的适应 证
专业化成效
从患者的角度讲,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减少静 脉穿刺的次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与静脉 输液相关并发症以及减少医疗费用等。提高了病人 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3.穿刺后评估 超声可以评估PICC置管后的血管并发症如静脉血栓、 血栓性静脉炎等,对于评估导管的留置时间、导管的拔管时间亦有 重要的指导作用。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入住于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50例接受鼻空肠管置入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盲插鼻空肠管置入术)和实验组(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每组各有25例患者,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导管置入术的成功率。

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两组实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传统的盲插鼻空肠管置入术与新型的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相比,新型的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可以明显提高鼻空肠管置入术的成功率,降低患者的二次伤害的可能性,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首选肠管置入方法,值得在各级医院积极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鼻空肠管置入术;肠内营养随着危重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人们对于肠内营养的研究变得越来越深入,人们也逐渐认识到了肠内营养的进步对于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性和对于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危重病患者自身而言,由于身体状况虚弱,同时多伴有多脏器的损伤或者衰竭,因此需要在进行治疗时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以供给患者正常的身体需求,维持患者身体正常的机体功能[1]。

本文主要研究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入住于我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的50例接受鼻空肠管置入术的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8~43岁,平均年龄(60.21±5.56);实验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4~42岁,平均年龄(62.11±3.45),两组研究对象除年龄因素外,其它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的临床应用
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通路。因其操作简单、安全,保留时间长等优点,大大减轻了中长期输液治疗病人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因而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我科室自2004年开展PICC以来,为无数肿瘤患者解决了此类问题。但是,由于PICC对肘部血管的要求相对较高,不少患者由于血管条件极差,如老年患者、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长期使用血管刺激性药物的患者,使得常规PICC穿刺无法实施。因此,我科室在2011年6月起开展了B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2方法
2.1评估血管:系止血带,嘱患者握拳,在拟穿刺侧上臂探测血管。用超声探测血管壁距体表距离、有无动脉伴行、确定穿刺位置后标记穿臂外展90°,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测量至右侧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隙,为置管的长度。
2.3置管方法
2.3.1建立无菌区,打开PICC穿刺包,戴无菌手套,助手将患者手臂抬起,铺一块治疗巾于患者手臂下,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75%酒精清洁皮肤3遍,碘伏消毒3遍,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范围为整个上臂皮肤。铺无菌治疗巾和孔巾,穿无菌手术衣,更换无粉手套,无菌方式打开微插管鞘穿刺套件(穿刺针2个、导引钢丝、血管扩张器和导入鞘组件、破皮器)及导针器套件(无菌耦合剂、无菌探头罩、无菌小巾、导针架),将所需物品准备好,1支20ml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备用,1支50ml注射器抽吸100u/ml肝素钠盐水备用,将以上物品按使用顺序摆放整齐。
2.4置管后护理
2.4.1记录置管情况:记录患者信息、留置导管位置、静脉名称、导管置入长度及外露长度。
2.4.2健康教育置管后针眼压迫至不出血为止。嘱患者置管24h后肢体正常活动,鼓励做握拳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和提拉重物。指导患者正确穿脱衣物及洗漱方法,防止将导管拽出及浸湿。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放置在危重病人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我院48例拟行肠内营养支持的ICU住院患者48例,于超声引导下实施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

统计引导情况,并分析引导失败原因。

结果:成功引导45例,失败3例,成功率为93.8%。

失败原因为幽门假通过2例,幽门通过困难1例。

结论:使用生理盐水形成胃声窗,金属导丝当作追踪的目标,床旁超声引导的鼻空肠管置入术是一种新型的喂养管置入法,具有准确、方便、有利于床旁操作等有点,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标签:超声引导;鼻空肠管;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是医学界临床治疗中的重大发展之一,是危重病人治疗中非常关键的重要内容。

该技术经鼻十二指肠、鼻空肠,确保肠内营养在整个过程中符合生理需求,并且无严重发并症,是现代临床治疗中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1]。

本研究选取48例行床旁鼻空肠管置入术的危重患者,首先用生理盐水做胃声窗,然后通过超声引导以鼻空肠管置入的方式对危重病人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拟行肠内营养支持的ICU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9例,女19例,年龄范围在50-91岁之间,平均年龄(69.7±7.8)岁。

原发疾病包括急性重症胰腺炎33例,幽门梗阻8例、十二指肠瘘7例,见表1。

表1 患者基本资料1.2仪器材料:荷兰Nutricia公司研发生产的1套Flocare螺旋型鼻空肠管,管长145cm,直径为3.3mm、GE公司生产的便携式超声诊断仪、pH试纸、生理盐水550 mL、l台输液泵。

1.3鼻肠管置入方法:患者接受置管前要禁食6h以上,如有腹腔胀气者,应先行胃肠减压[2]。

术时保持患者半卧位姿势,如患者清醒可先行告知,嘱其配合,使常规超声经腹部探测胃腔,以便观察胃体、幽门管以及胃窦的大概位置。

用5 ml生理盐水把造影剂声诺维溶解,待摇匀后再全部抽出来,然后在瓶内注入250毫升的生理盐水留待备用。

急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的鼻肠管置管技术规范

急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的鼻肠管置管技术规范

急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的鼻肠管置管技术规范【名词定义】超声引导的鼻肠管置管术是指在超声引导下将鼻肠管经鼻腔置入十二指肠或空肠上端的一种方法。

【适应证】1.各种经胃喂养禁忌的患者:胃瘫、急性胰腺炎等。

2,有反流或高误吸风险的患者:俯卧位等。

【禁忌证】1.近期消化道手术者。

2.气管食管痿者。

3.颅底骨折者。

4.消化道出血者或有出血倾向者。

5,肠道吸收障碍者。

6.肠梗阻者。

7.急腹症者。

8.其他胃肠道结构改变者等。

【目的】1.超声引导下的鼻肠管置管可以在可视下观察鼻肠管导管头端的位置,提高置管成功率。

2.为不能进行胃喂养的患者提供营养支持,减少喂养不耐受引起的喂养中断。

3.床旁超声的应用,可避免危重患者外出置管的风险,减少射线损伤。

【制度与依据】1.本规范理论部分主要依据: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2018年对《危重症营养支持治疗指南》进行了更新。

该指南对于肠内营养的途径选择提出明确标准,为临床喂养途径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2.本规范操作部分主要依据:2017年2月出版的《重症超声》,该书由来自全国16余家医院的重症超声领域的权威专家,参照国内外相关指南、共识及重要文献,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后形成的重症超声指导用书,第一次规范了超声引导下的鼻肠管置管操作方法,提高了置管成功率。

中国重症超声研究组发布的2018版《重症超声临床应用技术规范》,将胃肠超声的标准操作切面做出了规范,并将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纳入培训体系课程。

【准备】1.用物准备:医嘱单、鼻空肠营养管1根、超声机、耦合剂、听诊器、负压吸引器备用、50ml空针1个、50Ond灭菌注射用水1瓶、无菌手套、胶布、导管标签、洗手液、手电筒,检查用物的有效期,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3.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适宜操作,关闭门窗(或窗帘),请无关人员回避,保护患者隐私。

4.医生准备:负责床旁超声检查,医护共同确认超声征象变化。

5.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负责放置鼻肠管。

超声引导下空肠管置入在ICU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空肠管置入在ICU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空肠管置入在ICU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9-09-19T12:01:43.037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7期作者:沈晓燕[导读] 超声引导下空肠管置入应用在ICU患者EN中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作为新型置入技术,置入空肠管成功率高,值得ICU应用。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 224100【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空肠管置入进行肠内营养支持(EN)的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ICU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资料,愿意配合研究,均接受EN处理,经超声引导下空肠管置入。

总结空肠管置入效果。

结果:本次40例患者成功置入空肠管38例、失败2例,成功率为95.00%,失败2例原因包括1例“假通过”、1例导管到位后导丝无法抽出。

结论:超声引导下空肠管置入应用在ICU患者EN中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作为新型置入技术,置入空肠管成功率高,值得ICU应用。

【关键词】超声;空肠管置入;ICU;营养支持随着近几年临床营养支持发展,相关基础研究不断深入,使得人们对肠管功能与肠内营养支持(EN)有了更多的认识。

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患者多为危急重症,进展快速,而且从临床实践看出,ICU大部分患者均需要EN处理[1]。

对于非手术ICU患者,多用胃镜下或DSA下置管EN,但不利于ICU患者床旁技术的发展。

随着超声引导技术在ICU中逐渐成熟开展起来,ICU患者EN得到了更大的支持[2]。

为了探讨ICU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空肠管置入进行EN的作用,我院就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ICU患者40例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ICU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资料,愿意配合研究,均接受EN处理,经超声引导下空肠管置入。

40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22~84岁,均值(55.8±10.5)岁;原发性疾病包括慢阻肺13例、误吸所致重症肺炎9例、脑卒中4例、重症肌无力4例、心肺复苏术后5例、其他5例。

超声引导下床旁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李正本朱文宇纪莉盖婷婷孙慧李娜

超声引导下床旁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李正本朱文宇纪莉盖婷婷孙慧李娜

超声引导下床旁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李正本朱文宇纪莉盖婷婷孙慧李娜发布时间:2023-06-07T07:10:45.468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5期作者:李正本朱文宇纪莉盖婷婷孙慧李娜[导读]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床旁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效果。

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50例行床旁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传统盲探法与超声引导留置,比较两组患者的留置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置管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床旁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可提高置管的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同时还能预防并发症,保障置管的安全性。

鸡西鸡矿医院重症医学科 1581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床旁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效果。

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50例行床旁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传统盲探法与超声引导留置,比较两组患者的留置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置管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床旁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可提高置管的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同时还能预防并发症,保障置管的安全性。

关键词:超声引导;床旁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近几年,临床一般通过十二指肠营养管盲探法进行置管,尝试在小肠内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管喂需行肠内营养操作的患者,但胃部解剖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其极易导致置管失败的情况,且操作不太便利,不利于在插管患者的床旁开展[1]。

随着超声技术的进步,床旁超声引导广泛用于置管工作,其成功率相比之下更高,不仅能缩短置管时间,安全性好,还能克服无法床旁开展的局限性,优势显著。

为此,本文将深入探究超声引导下床旁胃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效果,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照组25例,年龄35-77岁,平均为(59.34±12.76)岁,13例男性、12例女性。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的应用分析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的应用分析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患者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为提高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患者置管成功率及治疗效果,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90例,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的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结论: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可显著降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患者的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有效提升患者的置管成功率,应用效果显著,对此建议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床旁超声引导;鼻空肠管置管;应用效果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患者采用鼻空肠管置管的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促进预后[1]。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与进步,鼻空肠管置管的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更有效的提高置管成功率,保障患者的舒适程度。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收治的危重患者90例进行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管与常规鼻空肠管置管对照研究,经临床结果观察显示,本研究取得满意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接受治疗的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90例,按组间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20例;患者年龄(25-81)岁,均值(57.75±4.37)岁;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18例;患者年龄(22-77)岁,均值(55.58±4.92)岁;两组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关于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进展

关于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进展

关于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进展发布时间:2023-02-06T07:25:40.916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0期作者:何银涂海燕[导读] 目的:关于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使用进展。

方法:本院诊治的重症患者何银涂海燕鄂州市中心医院,湖北鄂州 436000摘要:目的:关于床旁超声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使用进展。

方法:本院诊治的重症患者中挑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挑选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0例,前者使用一般措施,而后者应用床旁超声,以对比两组的敏感度、精确度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检查的精确度超过对照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敏感度低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使用床旁超声成效明显,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被普遍使用与普及。

关键词:床旁超声;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应用成效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bedside ultrasound in enteral nutrition in severe patientsHe Yin;Tu HaiyanEzhou Central Hospital 436000Abstract:Objective: To review the use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t bedside supermarket. Methods: A total of 60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selection method, with 3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former used general measures, while the latter used bedside ultrasound, to compare the sensitivity, accurac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ccur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sensitivit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use of bedside ultrasound in enteral nutrition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has obvious effects, which can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being widely used and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Key words:bedside ultrasound;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Enteral nutrition; Application results营养支持在危重患者的治疗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临床上应该按照患者的疾病情况挑选最佳的营养支持模式[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床旁超声引导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法的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7-11-03T16:41:35.7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作者:李玲1 吴世平2 黎旭3 邬琦3[导读] 胃肠内营养是营养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良好的胃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1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四川遂宁 629000)(2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功能科四川遂宁 629000)(3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四川遂宁 629000)【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气管插管后拟行十二指肠营养的患者60例。

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超声引导组(A组)和常规盲插组(B组),每组30例。

观察两组置管成功例数、试插次数和置管耗时。

结果:十二指肠营养管位置良好的人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位置差的超声引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3日内反流人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胃肠腔食物残留总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超声引导能显著提高十二指肠营养管置管的成功率和质量。

超声引导能减少反流和胃肠腔的食物残留量。

超声引导能有利于提高喂养质量减少反流提高病人的营养供给改善预后。

和因反流误吸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和窒息。

【关键词】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超声引导【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188-03【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ultrasound guided placement of duodenal nutrition tube. Method Choos 60 cases of after tracheal intubation Duodenal Nutrition to patients. By randomly divided into ultrasound group (A group) and the conventional blind insertion group (B group), 30 cases in each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two intubation success the number of cases, the number of test plug and tube time. Results The duodenal nutrition tube number of ultrasonic position good guide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ultrasonic position difference leadin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3, reflux number of ultrasoun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gastrointestinal. The total amount of food residual cavity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Ultrasound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and quality of duodenal nutrition tube catheter. Ultrasound could reduce reflux and gastrointestinal food residue. Ultrasound could help to improve feeding quality and reduce reflux improve nutrition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Key words】Duodenal Nutrition Tube; Placement; Guided by ultrasound胃肠内营养是营养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良好的胃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胃肠内营养按照喂养方式分为进口营养、管喂和经皮胃造瘘营养,尤其是对于意识障碍或已进行气管插管等病人多采用管喂方式。

常用管喂的为胃管胃内营养和十二指肠营养管小肠营养,相较于胃管喂养,胃管喂养因胃腔容量、胃蠕动功能等原因经常出现反流现在,造成误吸直接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甚至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严重后果,而十二指肠置管能较好的解决反流问题。

近年来营养治疗指南均对胃内营养不耐受的病人推荐使用小肠营养,小肠营养多采用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小肠内进行管喂方式进行,传统的置管方式采用将十二指肠营养管盲探置入胃腔后利用胃蠕动将十二指肠营养管推入小肠。

而因为胃的解剖结构问题盲探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成功率极低,目前临床上大多数采用的是X线引导或者胃镜引导进行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以上两种方法存在操作不便、需要大型设备、需要专业医师资质及技能(介入或内镜)等缺点,而且对于插管病人无法在床旁进行,在ICU内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为此我院结合目前蓬勃发展的超声技术,利用床旁超声技术结合特制的引导丝,在超声监视下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

该方法具有成功率高、耗时短,无附带损伤、能在床旁进行,对资质及专业技能要求不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取得了及其良好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资料选取2015年-2016年已进行气管插管需置十二指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资料的患者6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34~76岁,主要疾病包括呼吸衰竭、重型颅脑损伤、心肺复苏术后等。

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超声引导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三十例。

1.2 方法患者取45度卧位,放置腹腔超声探头在剑突下贲门附近,显示贲门影响,经一侧鼻孔置入前端带有J型弯曲的十二指肠营养管引导钢丝,当引导钢丝通过贲门时可见一条索状强回声影,并可见声影随钢丝活动而活动,表面引导钢丝已顺利进入胃腔。

钢丝进入胃腔后以钢丝为引导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至胃腔,抽出钢丝后注入生理盐水500ml,充分扩张胃腔,并向下在脐周寻找显示幽门及胃窦影像。

通过已置入胃腔的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引导,并轻轻向前推送,注意遇阻力后不能继续强行推进避免钢丝在胃腔内打圈。

转动引导钢丝使钢丝前端弯曲背向胃大弯,钢丝沿胃大弯抵达胃窦部。

因胃的解剖结构决定胃大弯与幽门有一个较大夹角,大约有50~70度。

此时旋转引导钢丝,使引导钢丝面向胃大弯方向,钢丝尖端即对准幽门,继续推进引导钢丝直至通过幽门,并继续向前推进30cm。

沿钢丝推进十二指肠营养管直至抵达十二指肠腔,退出钢丝妥善固定,置管结束。

对照组采用传统盲探法,先将十二指肠营养进鼻置入到口咽部,然后将十二指肠营养管从口腔拉出,在其尖端系一个包有砂糖的手指套,然后将系好的十二指肠营养管拉回口咽部,以普通直钢丝引导置入胃腔,进入胃腔后让病人右侧卧并滴注生理盐水200ml,滴注结束后向前推进十二指肠营养管直至110cm并妥善固定,利用胃蠕动使十二指肠营养管进入十二指肠腔。

两组均次日行X线造影确定十二指肠营养管位置。

2.观察指标1日后两组行床旁X线造影确定十二指肠营养管位置,超过贲门20cm以上为位置良好,未进入十二指肠为位置差,对比1日后两组病人安置十二指肠营养管位置良好、差的例数。

记录两组3日内管喂后反流的例数和胃肠腔食物残留的总量。

2.1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3.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1日后检查十二指肠营养管位置良好的人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位置良好比例高于指导组,位置差的超声引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位置差比例低于对照组。

3日内反流人数超声引导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比例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同时胃肠腔食物残留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4.讨论胃肠内营养是营养治疗的重要治疗方法,良好的胃肠内营养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1]。

胃肠内营养按照喂养方式分为进口营养、管喂和经皮胃造瘘营养,尤其是对于意识障碍或已进行气管插管等病人多采用管喂方式。

常用管喂的为胃管胃内营养和十二指肠营养管小肠营养。

相较于胃管喂养,胃管喂养因胃腔容量、胃蠕动功能等原因经常出现反流现在,造成误吸直接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甚至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严重后果,而十二指肠置管能较好的解决反流问题。

近年来营养治疗指南均对胃内营养不耐受的病人推荐使用小肠营养[2],小肠营养多采用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小肠内进行管喂方式进行,传统的置管方式采用将十二指肠营养管盲探置入胃腔后利用胃蠕动将十二指肠营养管推入小肠。

而因为胃的解剖结构问题盲探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成功率极低,目前临床上大多数采用的是X线引导或者胃镜引导进行十二指肠营养管置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但是以上两种方法存在操作不便、需要大型设备、需要专业医师资质及技能(介入或内镜)等缺点,而且对于插管病人无法在床旁进行,在ICU内的使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为此我院结合目前蓬勃发展的超声技术,利用床旁超声技术结合特制的引导丝,在超声监视下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

通过与对照组对比超声引导置管,置管成功例数和置管比例显著高于传统盲探置入方法,3日胃肠腔内残留总量也显著少于传统置管方法,发生反流人数及比例也显著少于传统置管方法。

因此超声引导置入十二指肠营养管方法能显著提高十二指肠营养管置管的成功率和质量,减少反流和胃肠腔的食物残留量,有利于提高喂养质量,减少反流和因反流误吸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和窒息,提高病人的营养供给减少置管并发症改善预后。

本方法具有直观有效、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耗时短、无附带损伤、使用便利能在床旁进行,无需大型设备、对资质及专业技能要求不高、重复性好等优点,便于基层医院开展,优势明显,社会价高,具有极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1]赵金玲,许建芬.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患者营养效果的评价[J].医学前沿,2016,6(35):215-216.[2] 任建安,王革非,王新波,等.肠外瘘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临床应用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0,7(4):204.[3]李小兵,郑世营,周福有.X线监视金属导丝引导置入鼻十二指肠营养管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25(4):686 ;6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