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初中语文中考 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问题探究
知识
第21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呈现
字词详解 结构导航
字词释义
句子翻译 问题探究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答案】 由此看来,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很深了。(采分点:蔽)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答案】 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采分点: 面刺) 9.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012年考】 【答案】 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讥讽(寡人的)过失,(并能)使我的耳朵听到的,可得下 等奖赏。(采分点:谤讥、市朝、闻) 10.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答案】 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宫门前和庭院内像集市一样(喧闹)。(采分点: 门庭) 1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答案】 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采分点:期年、虽) 1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答案】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采分点:朝) 1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答案】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采分点:所谓)
知识
第21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原文呈现
字词详解 结构导航
7.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9.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012年考】 10.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字词释义
1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句子翻译 1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知识 原文呈现
字词详解 结构导航
字词释义
句子翻译
第21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
9.齐王在接受了邹忌的劝谏之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最终取得了怎样的效果?请 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部编五四制)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疏通文意
早晨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
“邹忌讽齐王纳谏”点明了文章内容:邹忌用含蓄的话委婉地 规劝齐威王接受自己的谏言。
文体知识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 由西汉刘向编订,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 中山十二策。
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 略和言论,反应了战国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极其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尖锐的社会矛 盾,对研究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读此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 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绩,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
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 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4):
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
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成果。
思考探究
1.用原文回答问题。
(1)表现邹忌为何在与徐公比美时不自信的句子是: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比徐公美丽),因而又问他的妾说: “我同徐公比,哪一个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 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漂 亮,是偏爱我;妾认为我漂亮,是畏惧我;客人认为我漂亮,是想有求于我。”
部编九下语文21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21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情节可以概括为:三问答—三类比—三赏赐—三变化。
试据此梳理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
参考答案:三问答: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三类比:从“臣之妻私臣”联想到齐王的“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从“臣之妾畏臣”联想到“朝廷之臣莫不畏王”,从“臣之客欲有求于臣”联想到“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三赏赐: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三变化: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二、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有人称赞邹忌能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也有人认为他的劝谏“并无讽王纳谏字句”,妙在“蕴藉”。
结合这些评论,具体分析邹忌是怎样说服齐王的,其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
2.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邹忌劝谏成功还有哪些重要因素?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1.邹忌并未直接讽谏齐王,而是以小见大,讲述自己与徐公“比美”的经历,并把自己“三思”的结果告诉齐王,通过类比,让齐王自己去领悟“王之蔽甚矣”和应该采取的措施。
直谏,有可能触犯君王龙颜,不容易让齐王接受;委婉劝谏,若没有恰当的切入口,又容易流于琐细或旨意不明。
邹忌坦然直陈自己的“比美”经历和“闺房小语”,取譬类比,以切身体验切入讽喻正题,自然亲切,入情入理,又委婉含蓄,易于为齐王所接受。
2.【示例】除了高超的语言艺术,还有:①邹忌善于思考、分析,并敏锐地由个人体验联系到国家大事;②齐王具有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理政智慧。
三、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含义。
1.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于是入朝.见威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参考答案:1.哪一个/同“熟”,仔细2.认为……美/漂亮、好看3.朝廷/朝见。
邹忌讽齐王纳谏字数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九年级下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字数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目前入选是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是第21课的课文。按任务要求,统计整篇课文(不含标题)发现共有349字数,再去掉94个拼音,实际应该是255个字。下边整理分享这篇文言文的原文,供大家参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及原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及原文本文写的是邹忌劝说齐王纳谏的故事,利用自身的例子来举例说明,更让人信服。
下面是由小编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及原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
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
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于是,邹忌上朝延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
如今齐国的国土方圆一千多里,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后、王妃和左右的待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遇)的:由此看来,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厉害的。
”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大小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得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评论(我的过错)让我听到的,得三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官门口和院子里象个闹市;几个月后,偶而才有人进言规劝;一年以后,有人即使想规劝,也没有什么说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拜。
这就是人们说的“在朝延上征服了别国。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原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
(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
(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
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
第21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件(共31张PPT)
当面指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在公共场合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使……听到
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
集市
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
常常,不时 偶然进谏。间,间或、偶然 满一年
之后,时时而 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
能谤讥于市朝( 介词,在 )
于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介词,到
)
皆以美于徐公( 介词,比 )
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名词作动词,穿戴
)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
闻寡人之耳者(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名词作状语,当面
)
文言句式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句,应为“忌不信自” )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状语后置句,应为“臣之客欲于臣有求”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状语后置句,应为“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句,应为“客从外来,(邹忌)与(之)坐谈”) 皆以美于徐公( 省略句,应为“皆以(臣)美于徐公”) 自以为不如( 省略句,应为“自以为不如(其美)” )
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 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以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 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 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 取“士”的支持。
读准字音
昳丽( yì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 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
1.题目:请简要概括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情节。
答案: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比喻国家大事,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革弊政,整顿国事。
2.题目:请分析邹忌讽谏艺术的特点。
答案:邹忌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比喻国家大事,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他善于抓住时机,以自身经历为例,使齐王容易接受。他的讽谏语言含蓄委婉,既表达了意见,又保持了君臣之间的和谐。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强调《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一)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教学特色创新:
1.课堂互动: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这种互动式教学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
2.多媒体教学:我使用了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使抽象的文言文内容更直观、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3.情感教育:我尝试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他们从中汲取道德教育,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在课堂管理方面,我发现自己在处理学生提问和讨论时,有时会打断学生的发言,这可能抑制了学生思考的连贯性。
2.教学组织:在组织小组讨论时,我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准备,导致讨论效果不尽如人意。
3.教学评价:在评价学生的作业和考试时,我可能过于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新人教版
第21篇 邹忌讽齐王纳谏(统编教材九下第21课)
一、(2012·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共 10 分)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4 题。(共 11 分) (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 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 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3.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2 分) 【答案】 ①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②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 势,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③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④处处为国为君着 想,晓以利害。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4.齐威王和宋昭公的周围同样都有谄谀者,然而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宋昭 公却不得不“出亡”,结合语段说说造成这样不同结局的原因有哪些?(2 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原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百度“wmn_1994”。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原文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好帽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不如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有事情想要求于我;”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齐威王说:“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注释1本文选自西汉后加的;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编订为三十三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邹忌:史记作邹忌,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齐桓公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宣王;讽:讽喻,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纳谏,接受规劝改正错误;纳:接受;谏jiàn:劝说君王、尊长改正错误; 2修:长,这里指身高;八尺:战国时各国尺度不一,从出土文物推算,每尺约相当于今18到23公分左右不一;这里的“一尺”等于现在的23.1厘米; 3昳yì丽:光艳美丽; 4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朝:早晨;服:名词活用做动词,穿戴; 5窥kuī镜:照镜子; 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孰:谁,什么;孰与:连用表示比较; 7君美甚:您美极了; 8及:赶得上,比得上; 9不自信: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宾语前置用法; 10复:又; 11妾:旧时男子在妻子以外娶的女子12旦日:明日,第二天; 13与坐谈:与之坐谈,与客人坐下谈话;介词“与”的后面省略宾语“之”;14若:如; 15明日:第二天;孰视之:仔细地察看他;孰,通“熟”shú,仔细;之,指城北徐公; 16弗如:不如; 17暮寝而思之:夜晚躺在床上思考这件事情;暮,夜晚;寝,躺,卧;之,代词,指妻、妾、客“美我”一事; 18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美,赞美; 19朝:朝见;威王:即齐威王;私:动词,偏爱; 20诚:确实;知:知道; 21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以,动词,以为,认为;于,比; 22齐地方千里:齐国土地方圆千里之内;方:方圆; 23宫妇左右:指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莫:没有人,没有谁; 24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5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大王受蒙蔽很厉害;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甚:厉害; 26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面刺,当面指责;过,过错;者,代词,相当于“……的人”;27能谤讥于市朝: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君王的过失;谤讥,公开议论指责,没有贬义;市朝,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28闻寡人之耳者:传到我耳朵里,闻,使……听到; 29门庭若市:宫门口,庭院里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人多的样子; 30时时而间进:时时,有时,不时,有时候;间jiàn,间或,偶然,有时候;进:进谏;进谏:进言劝谏; 31期jī年:第二年,明年; 32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 33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是表示尊重齐国; 3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词性朝zhāo早晨名词cháo朝廷名词cháo朝见动词私私人,自己代词私下,偷偷的形容词偏爱动词修身长,长形容词修建动词整治动词莫:不定代词,指人;译为“没有谁”;孰谁代词仔细,周详副词方古义是两个词:土地方圆、地方今义是一个名词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形容词作动词〔私〕我也∶“偏爱”名词作状语〔面〕刺∶当面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穿戴一般“服”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朝服衣冠:在早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吾与城北徐公孰美这两句都是比较相关两项得失高下的选择句,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其中1句中疑问代词“孰”由于受强调而被提前,是2句的倒装句; 宾语前置忌不自信→忌不信自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动词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介词短语后置欲有求〔于我〕也欲〔于我〕有求皆以美〔于徐公〕皆以〔于徐公〕美能谤讥〔于市朝〕能〔于市朝〕谤讥皆朝〔于齐〕皆〔于齐〕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于朝廷〕战胜判断句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判断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欲有求于我也;……者,……也;式标志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式标志省略句忌与之坐谈皆以我美于徐公忌问之客被动句王之蔽甚矣蔽,意含被动;通假字孰:通“熟”,仔细徐公来,孰视之受:通”授“,赐予,赐给受上赏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一词多义之a.齐国之美丽者也的b.问之代词,代这件事c.吾妻之美我者取消句子独立性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独立性e.孰视之代词,指徐公f.暮寝而思之代指这件事g.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h.由此观之代词,指这件事i.臣之妻私臣的j.王之蔽甚矣取消主谓之间独立性k.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l.数月之后连词,无意义m.燕,赵,韩,魏闻之代词,指上文所说的事朝a.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b.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c.朝服衣冠早晨zhāo孰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代词,谁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于a.欲有求于我也向......b.能谤讥于市朝在C.皆以美于徐公比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向e.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在f.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向上a.受上赏第一等的b.上书谏寡人者向皇帝......呈上修a.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兴建,建造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三国志·蜀志·传整治c.雨村便急忙修书红楼梦撰写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b.帝感其诚列子·愚公移山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确实、的确 d.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表假设,如果、果真 e.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史记·陈涉世家果真 f.诚如是,汉室可兴矣;如果,果真方 a.今齐地方千里:方圆 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地点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狼将要若1、徐公不若君之美者及,比得上,动词; 2、门庭若市如,像,动词; 美1、不如徐公美美丽的2、妻之美我者认为……美古今异义 1.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古:规劝今:讽刺 2.窥镜窥:古:照,看今:偷看 3.明日,徐公来明日:古:第二天今:明天 4.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土地方圆今:地点 5.能面刺寡人之过刺:古:批评今: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6.谤讥于市朝谤讥:指责;古:指责议论今:诽谤嘲讽7.臣之妻私臣私:古:偏爱今:自私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古:身边大臣今:方位名词莫:古:没有一个今:不,不要9.邹忌修八尺有余修:古:长,原文指身高今:改正10.虽欲言,无可进者虽:古:即使今:虽然中心思想本文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其相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的故事,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我们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原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作者:刘向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注释(1)本文选自西汉后加的。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邹忌:《史记》作邹忌,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
齐桓公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
九年级语文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 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答:〔1〕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从中 受到启发后明白了事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 劝谏。〔2〕启示:在人际交往中,要尊重对 方,语言要委婉,方法要得当。
邹忌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来劝说齐威王?
设喻说理,类比推理。
第四步 稳固拓展
三问、三答
邹忌进谏
三思
齐王纳谏
妻→私我 妾→畏我
宫妇左右→私王 三比
史 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
上 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
的
都是千古奇冤!
谏 臣
比干:挖心
商纣王:暴君
屈原:投江
楚怀王:昏君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第一步 交流感知
读 昳 yì 窥 kuī 准 间进 jiàn 期年 jī 字 谤讥 bàng jī 音 朝服衣冠 zhāo
皆朝于齐 cháo
美?〞客曰:“徐公不假设君之美也。〞比,谁更…〞
及、比得上 美丽、漂亮
译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比徐 文 公美丽〕,因而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比,哪 : 一个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 坐着同他谈话时,〔又〕问他说:
“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 “徐公不如您漂亮。’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 断文言文实词意义的能力。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采用(cǎiyòng)什么样的方 法来劝说齐威王?
设喻(shè yù)说理,类比说理。
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四页。
(1)邹忌有三问:
• 问妻:“我孰与(shú yǔ)城北徐公美? ”
•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 问其客:“吾与徐公孰美?”
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2)其妻、妾、客先后(xiānhòu)有
唐太宗非常生气(shēng qì),大声指责道:“你太固执己见!”
第三页,共四十四页。
魏征毫不退让,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把河水放 光捕鱼,确实能捕到许多鱼,但明年就没有鱼了;把
森林烧了打猎,确实会打到许多猎物,但明年就没有野 兽了。如果把十八岁以上(yǐshàng)身体强壮的男子都去当
兵,今后国家的税赋徭役去向谁要呢?”
唐太宗:明君
第五页,共四十四页。
文学(wénxué) 资料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ɡuó bié)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 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 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 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 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3)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用暗示(ànshì)、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今义: 讽刺,侧重揭示、批评或嘲笑)
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4)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身边(shēnbiān)侍候的人,近臣;今义:表大致范 围,方位词)
(5)窥镜而自视
(古义:照;今义:偷偷地看)
(6)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议论;今义:诽谤讥讽)
3.臣子劝谏君主是有一定的进谏艺术(yìshù)的,你认为 邹忌讽谏齐王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受 到什么启发?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原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作者:刘向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文言文注释(1)本文选自西汉后加的。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种史料的汇编,原作者不详,西汉刘向编订为三十三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邹忌:《史记》作邹忌,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
齐桓公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2新人教版
十.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邹忌讽齐王纳谏》,通过分析文章内容,学生掌握了文言文的阅读方法,理解了文章的深层含义,并学会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接受和给予建议。课堂上,我采用了讲授、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和价值观。课后,我布置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接受建议相关的实际问题。
2. 角色扮演: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邹忌、齐王等角色,再现文章中的对话,体会人物心理。
```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文言文阅读方法
- 词汇、句式特点
二、人物形象分析
- 邹忌:机智、讽喻
- 齐王:开明、纳谏
三、价值观培养
- 接受建议的重要性
- 自我反思与改进
```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的核心内容。
八、课后作业
1.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章中的以下句子:“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答案:邹忌身高八尺多,且外表英俊。
2. 分析文章中邹忌讽齐王的方法,并用自己的话总结。
答案:邹忌通过设喻、对比、推己及人的方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的理解。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读音及翻译注释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读音及翻译注释原文读音:邹(zōu)忌(jì)修(xiū)八(bā)尺(chǐ)有(yǒu)余(yú),而(ér)形(xíng)貌(mào)昳(yì)丽(lì)。
朝(zhāo)服(fú)衣(yī)冠(guān),窥(kuī)镜(jìng),谓(wèi)其(qí)妻(qī)曰(yuē):“我(wǒ)孰(shú)与(yǔ)城(chéng)北(běi)徐(xú)公(gōng)美(měi)?”其(qí)妻(qī)曰(yuē):“君(jūn)美(měi)甚(shèn),徐(xú)公(gōng)何(hé)能(néng)及(jí)君(jūn)也(yě)?”城(ch éng)北(běi)徐(xú)公(gōng),齐(qí)国(guó)之(zhī)美(měi)丽(lì)者(zhě)也(yě)。
忌(jì)不(bù)自(zì)信(xìn),而(ér)复(fù)问(wèn)其(qí)妾(qiè)曰(yuē):“吾(wú)孰(shú)与(yǔ)徐(xú)公(gōng)美(měi)?”妾(qiè)曰(yuē):“徐(xú)公(gōng)何(hé)能(néng)及(jí)君(jūn)也(yě)?”旦(dàn)日(rì),客(kè)从(cóng)外(wài)来(lái),与(yǔ)坐(zuò)谈(tán),问(wèn)之(zhī)客(kè)曰(yuē):“吾(wú)与(yǔ)徐(xú)公(gōng)孰(sh ú)美(měi)?”客(kè)曰(yuē):“徐(xú)公(gōng)不(bù)若(ruò)君(jūn)之(zhī)美(měi)也(yě)。
高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译文及注释
高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译文及注释高中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曰,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体形容貌美丽。
有一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啊。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认为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更觉得相差太远。
晚上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终于明白了:“我的妻子赞美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想要向我求点什么。
”于是,邹忌上朝延去见威王,说:“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唐太宗非常生气,大声指责道:“你太固执己见!”
封建社会,皇帝权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
历 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 史 上 被赐剑自刎,比干被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
的 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
谏 臣
比干:挖心
楚怀王:昏君
屈原:投江
商纣王:暴君
魏征:死谏
唐太宗:明君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 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 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 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 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 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者也”表判断)
(2)倒装句 A.忌不自信。
(否定句中有否定词“不”,代词“自”做“信” 的宾语,宾语前置)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 C.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介词结构后置)
(3)省略句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省略主语、宾语,(邹忌)与(之)坐谈
(4)被动句 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1.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 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
不盲目轻信他人对自己的赞美,对别人的褒奖 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能正视自己。
2.针对邹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妻、 妾、客的回答有什么异同?试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 说明不同在哪里?
相同点:赞扬邹忌比徐公美。 不同点: 妻子 热情赞扬邹忌,反映了妻的偏爱。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
当面指责 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
在公众场所议论 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2.一词多义辨析
(1)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文中指身高) 乃重修岳阳楼( 修建 )
(2)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廷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见 )
(3)孰 吾与徐公孰美( 谁,哪一个 )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同“熟”,仔细 )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仔细。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二、重要词语 1.重点词语理解 (1)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2)形貌昳.丽.: 光艳美丽。 (3)臣之妻私.臣: 偏爱。 (4)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指责。 (5)上书.谏寡人者: 奏章。 (6)能谤讥于市.朝.: 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7)期.年.之后: 满一年。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邹.忌( zōu ) yì( 昳 )丽
谤.讥(bàng) 期.年( jī ) 2.找出通假字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 孰 ”同“ 熟 ”,
纳 jiàn( 谏 ) 窥.镜( kuī ) 间.进( j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2.邹忌进谏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点拨:邹忌能进谏成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他注重说话的艺术 与技巧,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现身说法, 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与威王的宫妇、群臣、百姓进行类比, 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所讲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 说服力,轻而易举地让齐王明白确实受了蒙蔽;二是纳谏者齐王有 谦厚开阔的胸襟,重贤而又开明,是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 喜,勇于改革。
点拨: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其与徐公比谁美的问题。其妻 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 不若君之美也。”“君美甚”三个字表现了妻子对他的偏爱,反问句 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口气,这种赞美是由衷的。妾的回 答中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 畏怯的心理。客人只是平淡地肯定邹忌美于徐公,这是一种应酬、 逢迎的态度。
3.词类活用解释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 名词作状语,当面。 (3)闻.寡人之耳者 闻: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快乐预习感知 互动课堂理解 轻松尝试应用
1.邹忌劝谏齐王源于一件家庭小事,这件家庭小事是什么?妻、妾、 客都是如何回答的?这三种回答在感情色彩上是否相同?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