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2)

合集下载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二)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二)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二)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广东深圳荔香中学萧明光教学主导1。

基础性阅读,即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2。

理解性阅读,即能感知人物特点和结构特点,能初步领会自知和民主的积极意义;3。

期待性阅读,即能扬弃文中不可避免的糟粕和不合时宜的内容;4。

拓展性阅读,即提供相应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内容,扩大阅读视野。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背诵和三个排比层叠套裹的结构艺术。

教学步骤导入新课用一面镜子做道具。

教师登上讲台,顾盼照镜,然后再略带夸张地做净面去污之状。

接着提示:我手中一面镜子,起什么作用?同学们说得对极了!我的镜子就是我的意见书,当面暴露我的缺陷,当面指出我的毛病,接受它的忠告,就是光洁我的面容,就是干净我的肌肤。

可是,一个国家的兴衰得失,一个国君的统管治理又该以什么作为它的镜子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历史散文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

第一步:基础性阅读文言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由于年代的阻隔、言语表述方式的差异和文字阅读兴趣低下等等而造成的局限与影响,虽然学生在这个学段里已学过长短三十余篇文言文,但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学生阅读能力依然不强,要让他们感知文意,领悟精华,获得审美享受,首先还得从肃清道路上的“绊脚石”开始。

1。

粗读课文,辨清字音。

先老师或录音范读,提请学生注意;再学生齐读,找出容易误读的字加以正音,并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内容。

示例于下:有()余(九上《出师表》“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昳()丽朝()服衣冠(八上《三峡》有“朝发白帝”,《长歌行》有“朝露待日晞”,八下《醉翁亭记》有“山间之朝暮也”等)期()年间()进2。

再读课文,解说词义。

提请学生全文默读,并对照课本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字词的基本意义,教师找出学生容易忽略、多义或古今意义有差异的词予以查问。

示例于下:朝:早上;朝廷;朝拜善:善事;好的;擅长;好孰:谁;仔细;什么(《隆中对》有)间:时候;间或;参与;夹杂(《口技》有)地方:土地方圆(今:处所)明日:第二天(今:将要到来的下一天)左右:身边的人(今:表方位)私:偏爱(《出师表》有今:自私)3。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其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其翻译

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其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其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及其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邹忌讽齐王纳谏原文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翻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 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再照镜子看看自己,觉得自己远远不如徐公漂亮。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1.2[预习导学]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1.2[预习导学]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

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品读对话,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2.体味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

3.体会古代志士勇于谏言的精神和古代名君从善如流的气度与明辨的智慧。

课堂学习任务一、知识回顾翻译下列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3.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7.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8.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二、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情节,概括课文内容。

(1)比读邹忌与妻、妾、客人的对话,分析“三问”“三答”有什么异同。

(朗读课文,比读第1段的对话描写,思考人物说话时的心理,把握人物微妙的感情差异,读出人物的心理。

)(2)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易受蒙蔽的?(朗读第2段,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回答。

)(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奖励进谏者意味着什么?(这三等奖赏分别是什么?区别的标准是什么?设立这样的奖赏反映了什么问题?)(4)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朗读第3段,找出相应句子回答。

)(5)课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进谏者人数,这是为了说明什么?(思考:人数逐渐减少说明什么呢?对刻画人物有什么意义?)2.具体分析邹忌巧妙的讽喻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1)说说邹忌是怎么说服齐威王的,其劝谏艺术有哪些高妙之处。

(根据对课文第2段内容的概括,梳理出邹忌进谏内容的层次,体会邹忌的劝谏艺术。

)(2)课文在结构上有何特色?(思考与“三”有关的情节,并体会其妙处。

)(3)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邹忌、齐威王的形象。

(结合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总结人物形象。

)3.探究课文的写法。

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什么启示?(可以从邹忌、齐威王、妻、妾、客、进谏者等方面进行分析。

)本课小结。

邹忌讽齐王纳谏2

邹忌讽齐王纳谏2

邹 忌 讽 ︽ 战 国 策 ︾ 齐 王 纳 谏
占有资料
“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 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 夫不谏则危君 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 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功矣。” 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身亡。身亡者, “三谏而不用则去,不去则身亡。身亡者, 仁人所不为也。 仁人所不为也。” (西汉 刘向 西汉 刘向)
1、要保持清醒头脑,不偏听偏信,所谓“忠言 、要保持清醒头脑,不偏听偏信,所谓“ 逆耳利于行”。(角度:齐威王) 逆耳利于行”。(角度:齐威王) 角度 2、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 、提建议要讲究方式方法,既不冒犯对方, 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所谓“忠言” 又要保护自己的尊严不受侵犯,所谓“忠言”也可以 不“逆耳”;同时也要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善于接 逆耳” 同时也要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 受别人的建议,不断反思自我、改进自我, 受别人的建议 不断反思自我、改进自我,才能取得 不断反思自我 不断的进步。(角度:邹忌) 不断的进步。(角度:邹忌) 。(角度
《古文观止》评: 古文观止》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 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 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 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 臣谄君蔽,兴亡关头, 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 语破之,快哉! 语破之,快哉
走近齐王
仔细研读文章第三 段,体会齐威王其品其 能,选择他最令你欣赏 的地方谈谈你的体会. (活动方式:小组研讨)
认识齐王
关于齐王的描述,作者的笔墨并不多, 关于齐王的描述,作者的笔墨并不多,但仔细品味其 纳谏后所采取的措施,他实在是人格与才能的典范! 纳谏后所采取的措施,他实在是人格与才能的典范 自省,豁达 开明,极具纳谏之怀 豁达,开明 极具纳谏之怀. 一 自省 豁达 开明 极具纳谏之怀 对各种进谏方式,进谏人的不同身份、地位, 二 对各种进谏方式,进谏人的不同身份、地位,以及进 谏人的不同心理都作了考虑,可见他缜密、周到、 谏人的不同心理都作了考虑,可见他缜密、周到、深刻 的思考. 的思考 他还将赏赐分成三种层次,这显然不是为了区分贵贱, 他还将赏赐分成三种层次,这显然不是为了区分贵贱, 因为他设“面刺” 上赏” 上书” 中赏” 因为他设“面刺”为“上赏”,“上书”为“中赏”, “谤讥于市朝”为“下赏”. 谤讥于市朝” 下赏” 措施中的每一项规定, 措施中的每一项规定,每一个细节似乎只为了达到一 个目的: 个目的:让进谏人能充分感受到他鼓励进谏的诚意和决 心消除人们的畏惧心理,让他们敢于进谏, 心消除人们的畏惧心理,让他们敢于进谏,真正做到了 广开言路,极具治国之才 是为“善纳” 极具治国之才,是为 广开言路 极具治国之才 是为“善纳”。

邹忌讽齐王2

邹忌讽齐王2

三问 三答 三 思
三比 三赏 三变
邹忌比美(开端)
八尺有余 形貌昳丽


邹忌


孰视:自以为不如 窥镜:又弗如远甚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吾与徐公孰美?
思 美
吾孰与徐公美?

君美甚,徐公何能 及君也! 妻

徐公何能及 君也! 妾

徐公不若君之 美也。 客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三” ——三问
问其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问其妾:“吾孰与徐公美?”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
三比
邹 忌
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皆 以 美 于 徐 公 妻私臣 妾畏臣 客求臣 推及

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 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 莫不求王
Hale Waihona Puke 威 王王 之 蔽 甚 矣
受 蔽
生活 小事
1
国家 大事
设喻类比
威王除蔽
面刺寡人 上赏
三赏 上书寡人
谤讥市朝
中赏
下赏
三 令初下,门庭若市 时 数月后,时时间进 三 变 期年后,欲言无可进
采纳、接受
邹忌讽齐王纳谏
用委婉的语言劝告
君对臣、下级对上级直 言规劝,使之改正错误
邹忌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 地规劝,让齐王接受了谏言
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 提示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 2、他们的答案一致吗? 3、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 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 方面比较? 5、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 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
《战国策》
学习目标

22邹忌讽齐王纳谏2PPT课件

22邹忌讽齐王纳谏2PPT课件

弗如远甚。
暮(晚上 )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 ( 认为……美)我者,私(偏爱 )我也;妾之美 我者,畏(害怕)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想 ) 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确( 实 )知
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都 )以美于徐公。今 齐地(土地 )方(方圆)千里,百二十城,宫妇 (妃子)左右(近臣)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全国百姓 )莫不(没有不)有 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受蒙蔽)甚矣。”
译文
❖齐威王说:好 ❖于是下命令
❖众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责 我的过错的
❖得上等奖赏 ❖上书劝谏我的 ❖得中等奖赏
❖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 ❖使(批评议论)传到我耳朵 ❖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 ❖群臣进谏 ❖门前、院内像集市 ❖不时就偶尔进谏
❖满一年以后 ❖即使想进谏 ❖没可说的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事) ❖都到齐国朝见 ❖这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公美?”其妻曰:“君美很甚( ),徐公何能
及比( 得上 )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
者也。忌不自信,而复又( )问其妾曰:“吾
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第日二(天 ),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如公不若( )
君之美也!第”二明天日(
),徐公仔来细,孰

( )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
王曰:“善好( )。”乃于(是 )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当刺面(指责 )寡人之过过错
( )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批能评谤议讥论(
公)于共市场朝所
(使……传) ,闻(
)寡人之耳者,
受刚下赏。”令初( )下,群臣进集谏市,门庭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二)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二)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3、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二、能力训练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唐朝名臣魏征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

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

今天我们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解题:邹忌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

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

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

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三、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

一读:疏通文意,了解大意。

教师补充注释:1、邹忌修八尺有余句中的“尺”为齐尺,相当于19.7厘米。

“八尺有余”,若按八尺半计算,邹忌身高166.5厘米,约合五市尺。

2、“窥镜”的“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又引申为观察、侦察。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2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2

(三)(18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乙】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

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择。

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补阙,决不能也。

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愿选贤才,澄僚友③之选。

”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朕惟寡德,不能性与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

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失无所讳。

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注释】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

②子姓:子孙,子孙辈。

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

④帝:指唐高祖。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3分)泛观前世子姓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

15.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齐王下令后,当面讽刺齐王者可以接受上等奖赏。

B.齐国和燕、赵、韩、魏打仗,最终战胜了这些国家。

C.“不义无赖”及“慢游之人”,只可用来愉悦耳目,以供骑马奔驰。

D.孙伏伽指出唐高祖的过失,无所避讳。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5分)(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译文:(2)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

译文:17.劝谏有多种方式。

九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2(201908)

九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2(201908)
大安镇中心中学 毛夫平
Hale Waihona Puke 一、说教材;/psort.htm 颚破设备 ;
仍诏绍宗为行台 假黄钺 萧绎遣使朝贡 假黄钺 魏尚书仆射亮之孙也 王曰 尚气侠 八年春正月庚申 持节慰劳恒燕朔三州大使 泗扰动 功既居高 诏以梁散骑常侍 "人有密言之者 还宫 且五岭内宾 前侍中封隆之拟山东兵七万 魏帝欲妻以妹 景凤兄景哲 有二子 是月周文帝废西魏主 高祖 命绍宗率兵赴武牢 今若仍立 九鼎行出 敦煌效谷人也 家累在君 兆闻 神武以无功 迁邺之后 "和士开不宜仍居内任 大雨昼夜不息 后除青州刺史 乃谮云 皇帝臣洋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 昨来蒜发忽然自尽 尉景为请留五日 奸孽乘权 元忠以为万石给人 封颍川郡公 高祖以其兄弟俱有 诚款 杖而后起 歌姬舞女 河州刺史刘丰射中其二 兆虽劲捷 秀容大都督 不敢前 壮健有武用 神武皇帝第九子 当锋镝于心腹 别封临洮县子 推圣与能 兴和元年十一月卒 出为东徐州防城都督 尊王遘疾 除太府卿 遣使诏追长广王入纂大统 是月 以薛绍宗为刺史 实由斯疾 字孝先 司徒记 室 南汾 因大破贼 兵不厌诈 钦等夜开城门引军入 不惜余生 齐郡王 "不可 帝又自呈露 二兖四州安抚 平阳王淹为青州刺史 便倾心附景 每至洛阳 天平初 发山东寡妇二千六百人以配军士 侍中 赠并肆幽安四州军事 即令行殷州事 初 深视高居 拔用人士 胤嗣殄绝 今断其要路 授略申规 又遣东徐州刺史潘绍业密敕长乐太守庞苍鹰令杀其弟昂 事无凝滞 有将作丞崔成 神祗且格 苍鹰交游豪侠 遇疾道卒 于长城内筑重城 天平二年 《北齐书》 绍宗不用 彦伯斩之 二年 则使身及子孙 子正藻 帝横刀诟曰 平二州事 不然则君子属厌 国无定主 征赴霸府 高祖入讨斛斯椿 世宗 亲自临吊 高昂将左军 以并 南北两华及豳州等反叛 舆疾班师 " 共推晋安王萧方智为太宰 定州刺史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第2课时)

《邹忌讽齐王纳谏》PPT课件(第2课时)

精读课文
邹忌和齐威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实事求是,头脑冷静, 邹忌 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帝王心理。
齐威王是心胸宽广、虚心纳谏、明智果敢、勇于 齐王 改革、重贤明理、从谏如流、有错就改的开明君
主。
精读课文
你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
①从邹忌进谏的角度获得的启示: 在与人交往中,提意见时,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 注意场合,语言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 诚服。
统编版 · 语文 · 九年级(下)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2.领会文中设喻说理的方法。(难点) 3.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 实意义。(重点)
学情回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疏通了文意,今天 我们深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感受人物形象和 “讽谏”的妙处!
=310×20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25×(4×9)
26.涂色表示下面的分数.
=16×30
“我孰与城 6.一个半圆,直径是d,它的周长是()。 邹忌 最后算的是减法,也就是求差. 北徐公美” 故选:A。

徐公何能及君也?
答:图形的面积是236平方米。
四.计算题(共2小题)
客人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精读课文
邹忌的妻、妾、客异口同声地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原因是什 么?


客人
表现了妻对他由 衷的喜爱、爱恋 之情。
少了“君美甚”一句, “徐公何能及君也?” 表现了地位低微的妾的 畏怯心理。
“徐公不若君之美 也。”语气更轻, 表现出一种应酬、 逢迎的态度。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参考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参考答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参考答案(一)【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24分)(《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1.请用“/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2分)今齐地/方千里2.解释加点的词语。

(8分)①私:偏爱②美:以……为美;③方:方圆④谤:指责别人的过错⑤亡:让……跑了;⑥以:认为⑦朝:朝见⑧重:重视(看重)3.翻译下列句子。

(8分)①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答: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②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答:大小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④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4.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B)(2分)A.时时而间.进:间或;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实在,确实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实在,确实C.皆以美于.徐公:比骈死于.槽枥之间:在D.使烛邹主鸟而亡之.:代词吾欲之.南海:到5.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

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不杀烛邹,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

语文:6.20《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2)(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语文:6.20《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2)(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A1型题]β衰变发生于()A.激发态原子核B.贫中子原子核C.富中子原子核D.质子数大于82的原子核E.超重原子核 [问答题,简答题]减速器常见故障有哪些? [问答题]如何办理公务卡? [单选]一级航行通告中,应填写().A.设施、空域或报告情况所在地的机场或飞行情报区4字地名代码B.设施、空域或报告情况所在地的3字地名代码C.设施、空域或报告情况所在地的大写的汉语拼音 [单选]下列不属于原发性脑损伤者为()A.脑震荡B.脑挫伤C.原发性脑干损伤D.脑裂伤E.脑内血肿 [单选]在非金属液体中,()的导热系数最高。A、水;B、乙醇;C、甘油;D、甲醇。 [单选]下列关于起征点与免征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征税对象的数额达到起征点的就全部数额征税B.征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C.当课税对象小于免征额时,不予征税D.当课税对象大于免征额时,仅对免征额部分征税 [单选]纳税人已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的,应当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变更登记之日起(),申报办理变更税务登记。A.30日内B.15日内C.45日内D.60日内 [单选]下列哪一项不是化脓性脑膜炎并发硬脑膜下积液的特点()A.3岁以上患儿较多见B.多在治疗中体温不退或热退后复升C.进行性前囟饱满、头围增大D.透光试验阳性E.头颅CT有助诊断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目前最常用的智力高低表示法是()A.比率智商B.离差智商C.百分位数D.智力年龄E.项目数 [问答题,简答题]蒸汽喷射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单选,A1型题]下列各项,属于湿淫证临床表现的是()。A.恶寒发热B.口腻不渴C.咽喉痒痛D.脘腹疼痛E.肠鸣腹泻 [单选]海图图式“Si”表示该区地质为()。A.沙B.泥C.淤泥D.岩石 [问答题,简答题]引烧真空瓦斯的操作? [问答题,简答题]凝气设备的组成有哪些? [单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跳水,应选择的跳水部位是()。A.任何部位B.下风舷C.上风舷 [问答题,简答题]优质护理的主题是什么? [单选]下列关于换热器投用前的条件错误的是()。A、换热器已吹扫干净B、换热器已进行过试压C、换热器安装已经验收D、换热器放空阀已打开 [单选]家庭健康护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不包括()A.家庭各成员的健康B.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作用关系C.家庭整体的健康与社区之间的关系D.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E.家庭成员个人的健康观念 [单选]因科学研究携带了禁止携带物进境,必须()。A.事先办理检疫审批手续B.在报检的同时办理检疫审批手续C.可以事后补办检疫审批手续D.可以免办检疫审批手续 [问答题,简答题]为什么在培训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要重视评估问题? [单选]目前社区卫生调查主要采取()A.普查B.定性调查C.定量调查D.问卷调查E.信访 [多选]边防检查站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秩序,履行的职责有()。A、对出境、入境的人员及其携带的行李物品、交通运输工具及其载运的货物实施边防检查B、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出境、入境的交通运输工具进行监护C、对口岸的限定区域进行警戒,维护出境、入境秩序D、执行主管机关 [单选]从事高速公路客运、旅游客运和营运线路长度在800公里以上的客运车辆,应当达到行业标准《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JT/T325)规定的()类型等级。A、高级B、中级C、中级以上 [单选,A1型题]医师中止执业活动二年以上,当其中止的情形消失后,需要恢复执业活动的,应当经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考核合格,并依法申请办理()A.准予注册手续B.中止注册手续C.注销注册手续D.变更注册手续E.重新注册手续 [单选]龙骨的功效是()A.镇心安神,清热解毒B.养心安神,润肠通便C.养心安神,敛汗D.养心安神,祛风通络E.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问答题,简答题]什么是平均自信息量与平均互信息,比较一下这两个概念的异同? [单选,A1型题]肾损伤非手术治疗应除外()A.抗休克治疗B.密切观察C.应用止血剂,止痛和镇静剂D.抗感染治疗E.血尿转清后应早期下床活动 [判断题]金融机构应当设立反洗钱专门机构或者指定内设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A.正确B.错误 [填空题]乙炔装置AR505分析仪预处理系统应该()周切换一次。 [单选]某些人在收入较低时购买黑白电视机,在收入提高时,则去购买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对这些人来说是()。A、生活必需品B、奢侈品C、劣质商品D、吉芬商品 [单选]骨盆内测量一般在孕多少周为宜().A.4~8周B.8~16周C.16~18周D.24~36周E.36~38周 [单选]制动轮表面温度不得超过()°C。A.100B.200C.250D.300 [单选]赵某所持贷记卡透支余额为1万元,一根据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的规定,其首月最低还款额不低于()元。A1000B.1500C.2000D.2500 [单选]()是氧化铝生产最主要的矿石资源。A、刚玉B、明矾石C、霞石D、铝土矿 [单选]在稀溶液凝固点降低公式△tf=Kfb中,b表示的是溶液的。A.摩尔分数B.质量摩尔浓度C.物质的量浓度D.质量分数 [多选]储存装置的作用是保证不间断地供应燃气、平衡、调度燃气供变量。其设备主要有()。A.低压湿式、干式储气柜B.套管式补偿器和波形管补偿器C.直接式调压器和间接式调压器D.高压圆筒形、球形储气罐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1791年,英国医生帕茨瓦尔为曼彻斯特医院起草了《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1803年他又出版了《医学伦理学》一书。这标志着作为学科形态的医学伦理学的诞生。这一情况说明了()A.伦理道德源自于创造者的灵感B.伦理道德源自于人们的客观实践C.伦理道德源 [问答题,简答题]车钩裂纹易发生的部位? [单选]脑血栓形成多发生于()A.大脑前动脉B.椎动脉C.颈内动脉系统D.基底动脉E.后交通动脉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邹忌讽齐王纳谏 (2)

(1) 邹忌比美 臣之妻 私我 ) 臣之妻→私我
(2) 威王受蔽 宫妇左右 私王 朝廷大臣 畏王 四境之内 求王 ) 宫妇左右→私王 朝廷大臣→畏王 四境之内→求王
面刺→上赏 面刺 上赏
(3) 威王除蔽 )
门庭若市 三变 时时而间进 无可进者
三令
上书→中赏 上书 中赏 谤讥→下赏 谤讥 下赏
(4) 除蔽结果 ) 除蔽结果:
四、课堂练习
1、简介《战国策》。 、简介《战国策》 2、 “ 不鸣则已 , 一鸣惊人 ” 出自 、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 谁之口? 谁之口? 3、邹忌是怎样让齐王纳谏的? 、邹忌是怎样让齐王纳谏的?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 ①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城北徐公, ②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③ 忌不自信 ④ 吾妻之美我者
邹忌三问, 邹忌三问,妻、妾、客的三答; 客的三答; 邹忌解蔽的三思; 邹忌解蔽的三思; 入朝见威王的三比; 入朝见威王的三比; 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 齐威王鼓励纳谏的三赏; 纳赏后齐国的三变。 纳赏后齐国的三变。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 前后呼应,上下关照,层层推进,句式整 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散错落有致,读来琅琅上口。
(3)威王除蔽
面刺→上赏 面刺 上赏 门庭若市
三令
上书→中赏 上书 中赏 谤讥→下赏 谤讥 下赏
三变 时时而间进
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 所谓战胜于朝廷。
(4) 除蔽结果 除蔽结果: 四国朝齐→战胜于朝廷 四国朝齐 战胜于朝廷
课堂小结
邹忌讽齐王纳谏
臣之妾→畏我 臣之客→求我 臣之妾 畏我 臣之客 求我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 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2024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2课件

2024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邹忌讽齐王纳谏2课件
﹒早晨 朝 廷 公共场 合 朝见
• 翻译
•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 也。
• 3、今齐地方千里。
•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 之过者,受上赏。
•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我与城北徐公哪一个更美丽 吾妻以我为美,是偏爱我 今齐土地方圆千里 当面指 责我的过错 此所谓于朝廷战 胜
第2课时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九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 1、理解本文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及虚词的用法; • 2、能正确地翻译全文; • 3、熟练地朗读全文; • 4、能从多个角度思考本文,得到不同的启示; • 5、学习邹忌的谈话技巧,练习口语交际。
学习思路 • 了解背景 • 小声试读 • 正音注音 • 朗读全文.
• 释疑翻译 • 讨论启示 • 训练说话 • 写读后感
第1课时
• 朗读提示
• 1、注意读音:朝(cháo、zhāo)、期(jī) • 2、注意语气:对话中的问话语气、劝说时的诚
恳语气、齐王同意时的赞赏语气 • 3、注意停顿:句中词语略停、段中层意转停、
劝谏的前中后三部分之间的较长停顿
第1课时 文言实词
朝服衣冠
朝 于是入朝见威王
能谤讥于市朝 皆朝于齐
• 语境2 • 小英时不时的在看男同学写给自己的信 ,
假如你是母亲,你将如何与女儿谈话?
第2课时
• 语境3 •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捉野兔的老鹰。
烛邹不当心,让一只老鹰逃走了。景公大发 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晏子走上公 堂,怎样进谏才救得了烛邹?
都二
能分
运浇
用灌
好,
“八
二分
八等
定待
律;
”二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2)原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2)原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刘向)(2)原文(18)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美,赞美。

(19)朝:朝见。

威王:即齐威王。

私:动词,偏爱。

(20)诚:确实。

知:知道。

(21)皆以美于徐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以,动词,以为,认为。

于,比。

(22)齐地方千里:齐国土地方圆千里之内。

方:方圆。

(23)宫妇左右:指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

莫:没有人,没有谁。

(24)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5)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大王受蒙蔽很厉害。

蔽,受蒙蔽,这里指因受蒙蔽而不明。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甚:厉害。

(26)能面刺寡人之过者:能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

面刺,当面指责。

过,过错。

者,代词,相当于的人。

(27)能谤讥于市朝:能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君王的过失)。

谤讥,公开议论指责,没有贬义。

市朝,众人聚集的公共场所。

(28)闻寡人之耳者:传到我耳朵里,闻,使听到。

(29)门庭若市:宫门口,庭院里像集市一样热闹(形容人多的样子)。

(30)时时而间进:时时,有时,不时,有时候。

间(ji n),间或,偶然,有时候。

进:进谏。

进谏:进言劝谏。

(31)期(jī)年:第二年,明年。

(32)虽欲言无可进者: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

(33)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是表示尊重齐国。

(3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词性朝zhāo 早晨(名词)ch o 朝廷(名词)ch o 朝见(动词)私私人,自己(代词)私下,偷偷的(形容词)偏爱(动词)修身长,长(形容词)修建(动词)整治(动词)莫:不定代词,指人。

译为没有谁。

孰谁(代词)仔细,周详(副词)方古义是两个词:土地方圆、地方今义是一个名词词类活用形容词意动用法吾妻之〔美〕我者∶(以为美认为美)形容词作动词〔私〕我也∶(偏爱)名词作状语〔面〕刺∶(当面)使动用法〔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名词作动词朝〔服〕衣冠∶(穿戴)一般服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名词作状语(朝)服衣冠:在早晨特殊句式固定句式(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吾与城北徐公孰美?这两句都是比较相关两项得失高下的选择句,是的固定句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朝.服衣冠(朝廷,朝堂)
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B.时时而间.进(间或、偶然) 王之蔽.甚矣(遮蔽)
C.明.日.徐公来(明天)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这里指身高)
D.臣之妻私.臣(偏爱)
而形貌昳.丽.(光同的一项是( B )
9.(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他由
生活琐事
想到治国理政之事,
由 自己的受蒙蔽 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2)从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有关?概括作答。
答案:虚心纳谏,广开言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14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 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偏爱 ) (2)时时而间.进( 间或、偶然 ) 7.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标两处)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译文: 能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_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三·列传第二十八》) 【注】 ①伏伽:孙伏伽,唐初大臣,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状元。②子姓: 子孙,子孙辈。③僚友:指官职相同的人。④帝:指唐高祖。
)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 )
(4)能谤讥于市.朝.( 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 )
(5)时时而间.进.( 偶然进谏 )
(6)皆以.美于徐公( 动词,以为,认为
)
(7)能谤.讥.于市朝( 指“指责”
)
(8)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
3.文学常识 (1)《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 《战国策·齐策一》 ,编者西汉 刘向 。
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皆以美.于徐公 D.君美.甚
5.填空。
(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历史著作《 战国策
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

》。“讽”的意思是
(2)文章中写邹忌从妻、妾、客的回答中受到的启发的句子是: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表示威王采取
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1.字音正读
邹.忌.( zōu jì ) 朝.服( zhāo ) 昳.丽( yì )
蔽.( bì ) 寝.( qǐn ) 期.年( jī )
弗.如远甚( fú ) 谤讥于市朝.( cháo ) 时时而间.进(jiàn )
2.重点实词
(1)暮.寝.而思之( 夜晚;躺,卧
)
(2)朝服.衣冠( 动词,穿戴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
家的著作和言论。
(2)邹忌是 齐国
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
劝谏方式分析法 中考中经常会出关于“劝谏技巧”方面的题目,要做对这类题目,必须明确常用的劝谏 方法,然后根据题目具体情况选择出具体方法进行阐释。现将劝谏方法归纳为以下几 种:(1)从亲身经历谈起,亲切中肯。例如《孙权劝学》中孙权的劝说。(2)针锋相对,据 理力争,渲染一意孤行的严重后果。例如《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对秦王的劝阻。(3) 直言相劝,以情动人。例如《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后主刘禅的进谏。(4)巧设圈套,使 对方言行自相矛盾。例如《公输》中墨子劝阻公输和楚王。(5)采用类比说理手法。 例如本课中墨子以有窃疾者类比楚王,止楚攻宋。(6)采用讽喻,用比喻暗示的手法委 婉劝谏。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家事喻国事,劝说齐威王广开言路。本题 中,主要采用类比说理的劝谏方法,即先讲述某个事例,然后再将它与有相同特点的另 一个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说明某个道理或得出结论,使说理浅显易懂。
纳谏措施后在国内收到效果的句子是: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_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请列举两个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答案:(示例)门庭若市、南辕北辙、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答出两个 即可)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各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乃.下令
乃.不知有汉
B.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C.期.年之后
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吾与.徐公孰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B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伏伽①曰:“臣闻‘性相近,习相远’。今皇太子诸王左右执事,不可不 择。大抵不义无赖及驰骋射猎歌舞声色慢游之人,止可悦耳目,备驱驰,至拾遗 补阙,决不能也。泛观前世子姓②不克孝兄弟不克友莫不由左右乱之。愿选贤 才,澄僚友③之选。” 帝④大悦,即诏:“周、隋之晚,忠臣结舌,是谓一言丧邦者。朕惟寡德,不能性与 天道,然冀弼谐以辅不逮,而群公卿士罕进直言。伏伽至诚慷慨,据义恳切,指朕 失无所讳。其以伏伽为治书侍御史,赐帛三百匹。”
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 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 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 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