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基础期复习资料.doc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华东师范大学版)教学教材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华东师范大学版)教学教材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华东师范大学版)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大版本)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测量考试复习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测量考试复习资料

心理测量复习资料一、心理测量的性质1、高尔顿—首次提出“测验”、“测量术语”卡特尔—“心理测验”首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比奈—1905 科学心理测量的诞生标志2、测量的要素:1、参照点(零点)——绝对零点、人为设定的零点。

2、单位——有确定的意义、有相等的价值。

4、心理测量的特性:●间接性、客观性、相对性。

心理测量不像普通的物理测量,可以直接进行比较相对比较精确的测量,心理测量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现象进行观察后间接的推测出来一种测量的结果,发展至今还未能到达物理测量的精准水平,只能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达到进一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的目的,心理测量的结果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参考根据,如果需要达到一定的测量目的必须通过多种甚至多次的反复测验才能作为一定程度上的考量标准。

5、心理测验的定义: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6、心理测验的种类:功能划分: 能力测验;学业成就测验;人格测验人数划分: 个别测验;团体测验材料划分: 文字测验;操作测验目的划分: 筛选测验(对所欲测量的心理特质作一般性的考查,简单易行,省时省力,不够全、准); 诊断测验(进一步诊断被试某些方面的特殊优点和缺点,内容多、全,一般为个别测验)7、心理测量的注意事项:测验要保密(内容,结果)、测验的资格、选择合适的测验、不能一测定终身、综合其他评价指标、实事求是报告测验结果二、信度1、信度是测验结果一致性的判断(一个测验可靠性和稳定性的指标)一个好的测验在多次测量同一个人的时候结果应该是基本一致的.信度是真分数与实测分数相关的平方,用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系数越大说明真分数在实测分数中的比率越大,也就说明信度越高.2、误差的种类:A、随机误差:方向和大小完全是随机的,没有规律性。

B、系统误差:稳定地存在于每一次测量中,有规律可循。

C、抽样误差:由抽样变动而引起的3、误差的来源:A、测验内部引起(测题难度,鉴别度等)B、测验过程引起(如测试环境干扰等)C、被试引起(被试情绪波动等)4、真分数理论:实测分数=真分数(与目的无关的系统误差影响效度)+误差(随机误差影响信度)5、估计信度的方法:A. 稳定系数(重测信度)(跨时间的一致性)B. 等值系数(复本信度)(跨形式的一致性)C. 内在一致性系数D. 评分者信度6、内在一致性信度:内在一致性系数反应的是测验项目的同质性,当被试在同一测验里表现出跨项目的一致性时,就称测验具有同质性。

华师大自考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复习材料

华师大自考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复习材料

华师大自考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复习材料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心与身的关系传统医学的主要观点:(一)希腊传统医学(二)波斯传统医学(三)印度传统医学(四)中国传统医学现代医学的主要观点:(一)机体内环境:1)内环境——细胞外液成为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在生理学中称之为内环境。

2)内环境的稳态——内环境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称为内环境的稳态。

人体内是如何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对身体健康有何意义?3)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能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整个机体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的保持,是机体各个细胞、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及机体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疾病时,体内细胞和器官的正常活动受到损害,导致内环境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简述人体内环境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1)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其调节过程是反射。

相对于神经调节而言,体液调节一般比较慢,作用也比较弥散和持久。

怎样理解“心理”和“生理”的统一?(一)脑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方面,大脑的发育及功能状态的维持等需要不断地有新鲜的氧和营养物质支持;另一方面,大脑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各个系统也起到中枢调节的作用。

(二)正常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旦出现障碍,会对心理功能产生明显影响,出现一系列认知、情感和意识活动方面的障碍。

(三)可见,脑本身就是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的统一体。

第二节心理的生理基础研究1811年,贝尔根据高等动物和人的脑形态与功能不同,将脑分为大脑、小脑,又将脊髓分为背根和腹根。

谢灵顿提出了内感受器、外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等术语。

巴甫洛夫认为动物有两种类型的反射活动:一种是非条件反射(本能行为);另一种是条件反射(学习行为),两者都属于第一信号系统。

人类还有第二信号系统,即人的语言系统。

华师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华师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华师心理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人类行为B. 心理过程C. 人类意识D. 心理现象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认知心理学D. 化学心理学答案:D3. 心理学的科学方法包括哪些?A.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B. 观察法、实验法、统计法C. 观察法、实验法、案例研究法D. 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答案:B4.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A. 描述行为B. 解释行为C. 预测行为D. 控制行为答案:B5. 心理学的创始人是谁?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冯特D. 皮亚杰答案:C6. 心理学中的“自我”概念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威廉·詹姆斯C. 卡尔·罗杰斯D. 让·皮亚杰答案:B7. 心理学中,哪个理论强调了无意识过程的重要性?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8. 心理学研究中,哪个术语指的是个体对刺激的内在反应?A. 感知B. 认知C. 情感D. 行为答案:B9. 心理学中,哪个概念描述了人们如何解释和理解他人的行为?A. 归因理论B. 社会认知C. 社会影响D. 社会交换答案:A10. 心理学研究中,哪个术语指的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A. 人格B. 性格C. 行为D. 习惯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遗传B. 环境C. 社会支持D. 个人经历答案:ABCD12. 心理学研究中,哪些方法可以用来测量个体的焦虑水平?A. 自我报告问卷B. 生理测量C. 行为观察D. 神经成像技术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理论属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B.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C.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D.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答案:ABC14. 心理学中,哪些因素可以影响个体的决策过程?A. 认知偏差B. 情绪状态C. 社会影响D. 个人经验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统计方法?A. 描述性统计B. 推断性统计C. 相关分析D. 回归分析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华东师范大学版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华东师范大学版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华东师范大学版咱们先来聊聊教育心理学到底是个啥。

其实啊,它就像是我们教育领域的“导航仪”,能帮老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们咋想咋学的。

比如说,在小学阶段,您知道为啥有些孩子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吗?这可和他们大脑的发育有关系。

就像我之前观察过的一个小朋友小明,上课才几分钟,眼神就开始飘了。

老师在上面讲得口干舌燥,他却在下面偷偷玩铅笔。

后来我发现,他不是故意调皮,而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本来就短。

再说说初中,孩子们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那叫一个爆棚。

有次我看到班上的小红,因为老师批评了她一句,就气得一整天都不说话。

这时候教育心理学就告诉我们,得尊重他们的想法,多引导,少强制。

到了高中,学习压力增大,好多孩子会焦虑。

我记得有个叫小刚的同学,每次考试前都紧张得睡不着觉。

这时候老师就得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帮他们调整心态,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

华东师范大学版的教材里提到,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可大了。

就像一辆车,动机就是那发动机,要是动力不足,车跑不快。

比如有的孩子学习就是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这种外在动机可能不持久。

而真正对知识感兴趣,有内在动机的孩子,往往学得更主动。

还有记忆这个事儿,也很有讲究。

教材里说,合理的复习计划能让知识记得更牢。

我曾经试过用这个方法帮助一个总是记不住单词的同学,给他制定了每天定时复习的计划,结果他的英语成绩真的提高了不少。

在教育心理学中,认知风格的差异也很有意思。

有的孩子是场依存型,喜欢和大家一起学习;有的是场独立型,自己一个人学习效果更好。

老师就得根据这个,安排不同的学习方式。

另外,情感因素对学习也不容忽视。

要是孩子在一个充满鼓励和爱的环境里学习,那积极性肯定高。

我见过一个班,老师总是表扬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结果整个班的学习氛围都特别好。

教育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教学方法得因材施教。

不能一种方法教到底,得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生来调整。

就像做衣服,得量体裁衣,不能一个尺码套所有人。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专升本参照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填空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标志是德国旳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开办了世界上第一种心理学实验室。

2、我国学者多觉得人旳最基本旳心理过程涉及: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学是研究人旳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旳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旳人旳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旳科学。

4、人格重要体目前心理动力和心理特性两个方面。

5、心理学旳重要目旳是对人旳行为和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现象和调节与控制心理现象。

6. 人脑是心理活动旳重要物质基础。

7.分化克制使有机体可以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分析,并做出精确反映。

8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旳察觉与结识。

9知觉旳基本特性(或者说规律)重要有知觉旳选择性,知觉旳理解性,知觉旳整体性和知觉旳恒常性等。

10意志行动旳心理过程可分为采用阶段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11.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能接受、加工或到体内其他细胞。

12.神经系统旳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13.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这两个最重要旳特性。

1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旳刺激情境中,个体旳反映成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后来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条件反射,也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15.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旳反映能力,体现为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个神经元传到另一种神经元。

16人旳心理现象可划分为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旳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两个部分。

17.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构造和功能旳基本单位。

18巴甫洛夫把有机体旳反射辨别为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旳无条件反射和个体生活成长过程中所习得旳条件反射两种。

19.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旳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旳最基本旳单位。

20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旳心理特性。

21.奥尔波特(G.W.Allport)觉得人有两种特质: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22 随意后注意又称故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旳、不需要意志努力旳注意。

《心理学概论》讲义华师大内部资料

《心理学概论》讲义华师大内部资料
<如工具>和一定知识经验,使人认识事物的本质、事物间的联 系、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大脑活动。) ●思维的分类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发散性思维和聚敛性思维 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 二、类别和概念学习 三、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尝试错误,顿悟,类比,启发式方法
或凭经验粗略估计解决问题的方法,) 思维活动阶段(准备期、潜伏期、明朗期、验证期) 或思维活动阶段(表述问题、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法、作出决策)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呈现的方式,多余刺激的干扰,
绝对阈限(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 差别阈限(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最小差异的强度) 阈下刺激 ●感受器的功能(收集信号、转换能量) ●感觉适应(如果同一刺激长时间作用于同一群感受器,会使这些
感受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
三、感觉的作用 感觉过程不仅是认识活动的起点,对于维持正常的心理功能同
●人本主义学派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主要发起人为心理学家马斯 洛、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核心理论是自我实现理论,包括马 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人类的需要是其行为的驱动力量, 需要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 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的两大类:缺失的需要、生长需要)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儿童最初的自我概念是在其出生后与他 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在成长过程中,儿童 会不自觉地将他人的价值观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 分, 人本主义的治疗目标就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而是 从外部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 情感和行为模式) 长处和短处 长处(以人为本,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短处(忽略社会因素和时代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影响)

心理学(师范类)复习资料

心理学(师范类)复习资料

心理学复习资料 整理版导论一.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的构成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二.神经元、突触的构成、功能、分类神经元的构成:细胞体,轴突,树突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递信息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构成与各部分的功能(重点是大脑的结构与功能)1脊髓,简单的条件反射;2.脑:传递、存储、加工性息,产生各种心理现象,控制人的生理反应和行为动作等1)脑干(中脑,脑桥,延髓);2)间脑;3)小脑;4)大脑四.脑的反射1.反射的概念、环节与生理机制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作出的规律性的反应。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也是心理产生的基本方式。

反射的环节:开始环节(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引起神经活动,然后传入中枢神经)、中间环节(神经中枢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加工整合的神经过程)、终末环节(由神经中枢传入效应器,引起效应器应答活动)2.反射的分类:类型:无条件反射、条件发射3.条件反射的分类、形成过程与规律以具体事物作为信号刺激所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

以语言、文字作为信号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

心理过程一.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 情绪与情感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区别:1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感觉的产生不依赖经验,而经验在知觉产生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联系:1.感觉与知觉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阶段。

2.感觉产生后会迅速升华为知觉,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

三. 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四. 按存在状态分,情绪可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构成了人的心理活动的背景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应激: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五. 按内容分,情感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6.人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7.分化抑制使有机体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分析,并做出准确反应。
8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9知觉的基本特征(或者说规律)主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和知觉的恒常性等。
10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分为采取阶段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 作者:
———————————————————————————————— 日期:
《基础心理学》(专升本参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6人的心理现象可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两个部分。
17.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8巴甫洛夫把有机体的反射区分为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无条件反射和个体生活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条件反射两种。
19.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20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21. 奥尔波特(G.W.Allport)认为人有两种特质: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22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3.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对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要进行及时复习。
24. 根据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 、 随意注意 、 随意后注意三种。
A、联想;B、注意;C、对比;D、分析。
9.后学习的材料对再现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倒摄抑制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科目(知识点、习题、答案)(考研必备资料)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科目(知识点、习题、答案)(考研必备资料)

教育学基础(十二院校)考研大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第一节教育是什么——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日常用法(二)“教育”的词源(三)“教育”的定义二、教育的要素(一)、教育者(二)、学习者(三)、教育影响三、教育的形态(一)制度化的教育和非制度化的教育注意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这个概念。

(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1、教育的神话起源说2、教育的生物起源说3、教育的心理起源说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1、农业社会的教育(主要特征)1、工业社会的教育(主要特征)2、信息社会的教育(主要特征)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二、教育学的创立-培根,夸美纽斯,康德,赫尔巴特的贡献三、教育学的发展1、实验教育学2、文化教育学3、实用主义教育学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5、批判教育学四、当代教育学的状况(新的特征)P21第四节、教育学的价值通过对教育习俗的比较中凸现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研究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实践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一、教育功能的含义二、教育功能的分类第二节、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功能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功能第三节、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正功能二、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功能第四节、教育功能的实现一、教育功能的形成二、教育功能的释放第三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一、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三、教育目的的功能第二节、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一、确立的基本依据1、社会依据2、人的依据二、教育目的的确立中的基本价值取向1、人本位的价值取向2、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2、价值取向中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确认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确立应该注意的问题(一)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1、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2、适应与超越的问题3、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4、民族性与世界性(二)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1、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问题2、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3、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第三节、我国教育目的一、我国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三、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基本构成四、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1、正确把握全面发展2、正确处理各育关系3、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第四章教育制度第一节、教育制度概述一、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二、制约制度的社会因素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关键词:现代学校,终身教育第二节、现代学校制度形成一、现代学校制度的类型1、双轨制2、单轨制3、分支型学制二、现代学校制度的变革第三节、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一、我国历来教育体制改革二、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趋势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第五章、教师与学生第一节教师一、教师职业(一)教师的观念及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与作用1、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2、教师职业的政治地位3、教师职业的经济地位4、教师职业的权利5、教师职业的从业标准(三)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2、教师职业是以教书育人为职责的职业二、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一)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拓展3、专业能力的发展4、专业自我的形成(二)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过程(三)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途径1、师范教育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三、教师职业角色与形象(一)教师的职业角色1、学习者和学者2、知识的传播者3、学生心灵的培育着4、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5、学生学习的榜样6、学生的朋友(二)教师的职业形象1、教师的道德形象2、教师的文化形象3、教师的人格形象第二节学生一、学生的本质特点(一)以系统学习间接经验为主(二)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三)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二、学生的地位(一)学生的社会地位(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三、学生的发展(一)学生发展的含义(二)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1、顺序性和阶段性2、稳定性和可变性3、不均衡性4、个别差异性5、整体性(四)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1、生理成熟期提前2、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3、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5、心理问题增多第三节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二)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三)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二、师生关系的类型(一)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二)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三)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三、理想师生关系的建立(一)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学生、环境(二)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三)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一、课程的含义二、课程理论流派1、经验主义课程论-杜威2、学科主义3、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4、存在主义课程论5、后现代主义课程论第二节、课程的组织一、课程目标的特征、课程目标确定的方法二、课程内容,课程标准三、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2、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3、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四、课程实施五、课程评价第三节、课程改革的趋势一、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课程政策2、课程结构3、课程实施4、课程评价第七章课堂教学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一)教学的含义2、教学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教学与教育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心理学师范类复习资料

心理学师范类复习资料

心理学师范类复习资料导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过程的科学。

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心理学在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心理学师范类是培养心理学教师或专业人员的专业方向。

本文提供了一份针对心理学师范类复习的资料,以便学生们加深对该学科的理解和应试能力的提升。

第一部分:心理学基础知识复习1.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 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心理学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2. 神经科学和生理心理学- 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的功能區域和功能连接- 感觉知觉和运动控制的神经基础3. 认知心理学- 认知过程和信息处理模型- 认知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学习和记忆的心理机制4. 发展心理学-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关键理论和研究 - 社会化过程和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 成人发展和老年期心理问题的特点第二部分:应用心理学复习要点1. 教育心理学- 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的关系- 学生发展和学习困难的评估- 职业生涯规划和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2. 临床心理学- 心理障碍的分类和诊断- 心理疾病治疗的方法和流程- 应对应激和心理危机的技巧3. 社会心理学- 社会认知和人际关系的心理机制- 社会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群体行为和社会影响的心理学解释第三部分:心理学师范类模拟试题1. 选择题:提供一系列心理学相关的概念和情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选择。

2. 解释题:给予学生一个心理学案例或理论,要求学生解释其背后的心理过程和影响。

3. 论述题:提供一个辩论性题目,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论述支持论点的理由和证据。

结语:心理学师范类复习资料中的核心知识点和练习题目涵盖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领域的重点内容。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理解,考生们将能够加深对心理学的全面认识,并提升在考试中的表现。

最后,祝愿所有的学生们在心理学师范类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华东师范大学版)doc资料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华东师范大学版)doc资料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华东师大版本)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1924年)第二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1、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华师心理学考试必复习资料

华师心理学考试必复习资料

华师⼼理学考试必复习资料德国⼼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曾说:⼼理学虽有⼀长期的过去,但仅有⼀短期的历史。

就是说,⼼理学既是⼀门古⽼的学问,⼜是⼀门年轻的科学。

说它古⽼,因为⼼理学的前⾝可以追溯到⼈类早期的历史。

19世纪中叶,德国医学博⼠、⽣理学讲师、⼼理学家威廉·冯特(W.Wundt,1832—1920)把实验法引进⼼理学,并于1879年在德国莱⽐锡⼤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个专门的⼼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开展系统的实验研究,创办了刊登⼼理学实验成果的杂志《哲学研究》,出版了第⼀部科学⼼理学专著《⽣理⼼理学纲要》。

冯特此举对于⼼理学的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当⼼理学采⽤了实验⽅法之后,对⼈的⼼理的研究就从对⼼理、⾏为的现象的描述,深⼊到了因果关系的揭露。

⽽⼼理学⼀旦能够揭露⼼理活动的因果关系、⼼理活动的规律,那么它就获得了作为⼀门独⽴的科学的权利。

于是,1879年⼼理学终于从哲学的母体中诞⽣出来,成为⼀门独⽴的科学,冯特也被视为科学⼼理学的创始⼈。

从冯特建⽴世界第⼀个⼼理学实验室,使⼼理学成为⼀门独⽴学科⾄今,仅有百余年的历史,因此,⼼理学⼜是⼀门年轻的科学。

任何⼀门科学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和探索的领域。

⼼理学是⼀门研究⼼理现象的发⽣、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既研究⼈的⼼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理现象,其中以研究⼈的⼼理现象为主。

⼼理现象丰富多彩,绚丽多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般把它分为⼼理过程与个性⼼理两⼤⽅⾯。

⼼理过程是指⼈对现实的反映过程,是⼀个⼈⼼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个性⼼理指⼀个⼈在社会⽣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理现象的总和。

它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理特征两⽅⾯。

个性倾向性是关于⼈的⾏为活动动⼒⽅⾯的⼼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我意识等。

个性倾向性决定着⼈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对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华东师范大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超完整)
经典条件反射的原理和应用: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

(解释来自度娘)形成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这一过程即强化。

经典条件反射最著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和应用:通过某种动作获取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A.大鼠在实验箱内走动偶尔踩到杠杆时→即得到食物,如此重复多次,动物即学会自动踩杠杆而得食。

食物-强化刺激。

B.呀呀学语的婴儿偶尔发出一声“妈” →即得到母亲的吻,久而久之,婴儿便学会了叫妈妈。

母亲的吻-强化刺激.
(2)心理防御机制
心理防御机制理论:为了应付消极的情绪状态,个体在潜意识中发展出一些对付它们的方法曲解现实,将真实的感受逐出意识之外以保持心理安宁。

防御机制的作用是避免或减轻消极的情绪状态;大多数防御机制是通过对现实的歪曲起作用的;大多数防御机制在起作用时人们通常意识不到。

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压抑:压抑是指把令人感到紧张和痛苦的思想、观念,以及个人无法接受的欲望和冲动排除于意识之外,使其不为自己觉察到。

投射:最原始的防御机制。

指把能引起焦虑的冲动、欲望、人格特征或动机强加到他人身上,认为那是他人而不是自己所具有的特性。

否认:拒绝承认那些令人感到痛苦的情感、思想、经历或可怕的事实。

反向作用:如果个体觉察到某种令人恐怖的潜意识欲望可能返回意识层面,则个体可能会运用与这种欲愿相反的行为来减轻不断增强的焦虑。

认同:把某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以某人自居以减轻焦虑的防御机制。

(3)格式塔
图形组织的格式塔规律有哪些:
接近法则:没找到
相似法则:刺激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强度等物理属性方面比较相似时,这些刺激物就容易被组织起来而构成一个整体。

闭合法则:有些图形是一个没有闭合的残缺的图形,但主体有一种使其闭合的倾向,即主体能自行填补缺口而把其知觉为一个整体。

连续法则:如果一个图形的某些部分可以被看作是连接在一起的,那么这些部分就相对容易被我们知觉为一个整体。

良好图形法则:主体在知觉很多图形时,会尽可能地把一个图形看作是一个好图形。

好图形的标准是匀称、简单而稳定,即把不完全的图形看作是一个完全的图形,把无意义的图形看作是一个有意义的
图形。

(以上规律名称来自ppt,解释来自百度)
(4)行为动力
马洛斯需要层次的理论内容:
人的主要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低层次需要是高层次需要产生的基础;
低层次需要与生存直接相关,而高层次需要与生存较少有直接联系;
不同需要的满足要求不同的环境条件,与低层次需要相比,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要求较多的前提条件,但它一旦满足会产生较强的主观幸福感。

应用: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从企业经营消费者满意(CS)战略的角度来看,每一个需求层次上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都不一样,即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的需求层次。

将营销方法建立在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之上考虑,不同的需求也即产生不同的营销手段。

(应用来自百度)
助人成长的人际关系三要素:真诚一致:“表里如一”;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无条件接纳”;同感:“感同身受”。

(5)信息加工心理学
在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的意义:是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