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大纲
中考考试内容大纲
中考考试内容大纲科学之旅有趣的声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透镜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二、电流和电路三、串联和并联四、电流的强弱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功勋卓著的电与磁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变阻器第七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与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六、生活用电常识第九章电与磁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生磁四、电磁铁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六、电动机七、磁生电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古老而现代的力学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二、质量三、密度四、测量物质的密度五、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四、力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三、摩擦力四、杠杆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利用。
考试大纲(模板)
《机械制图》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要求(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习专业技术课和培养专业岗位能力服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掌握其基本画法;掌握用换面法求线段实长、平面图形真形的方法。
(2)能正确使用一般的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做到作图准确、图线分明、字体工整、图面整洁。
初步掌握徒手画草图的技巧。
(3)能正确绘制和阅读一般的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的装配图。
在绘图和读图过程中,具有相应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能严格遵守《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会查阅本课程所涉及的标准结构、标准零件以及《极限与配合》等的国家标准。
(5)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发展概况及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计算机绘图系统的组成及图形输入偷出设备的主要功能,并会初步运用绘图软件绘制简单的机械图。
此外,在本课程的学习和作业训练的过程中,考生还应注意树立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和分工学习本课程之前,需有金工实践的知识,同时本课程与中学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也有一定的衔接关系。
本课程涉及到的有关结构、工艺等专业知识,应在有关的后续课程中获得解决。
本课程只能为考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能力还需要通过后续课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本课程计算机绘图部分的教学要求,也仅限于二维的范围,为能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还须在有关后续课程中补充三维的计算机绘图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本课程的内容除绪论外,包括:I.投影基础部分Ⅱ.制图基础部分Ⅲ.机械图部分Ⅳ .计算机绘图基础部分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绪论的学习,要求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并在具体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中,还要求理解有关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和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正投影图的主要特点及优点,为以后学习点、线、面的投影作必要的知识准备。
专业考试大纲(专业)
建筑电气部分技能考试大纲1 负荷分级(类)及计算1.1 熟练掌握建筑负荷分级及原则及供电要求1.2 掌握建筑负荷的分类及计算方法2 电源及供配电系统(35KV及以下)2.1 掌握电源供配电系统的一般规定2.2 掌握电压选择的原则及电能质量要求2.3 熟练掌握高压供配电系统(35KV及以下)接地方式及特点2.4 熟练掌握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及特点2.5 掌握无功补偿设计要求3 应急电源3.1 掌握应急电源种类及设置原则3.2 掌握柴油发电机组选择、布置及控制要求3.3 掌握不间断电源选择及布置要求4 变配电所(35KV及以下)4.1 掌握变配电所所址选择的基本要求4.2 熟练掌握变配电所布置的设计要求4.3 掌握变配电所控制和信号设计要求4.4 掌握电气设备继电保护配置、整定计算和设备选型的原则4.5 掌握6kV~35kV线路继电保护配置、整定计算和设备选型的原则4.6 掌握变配电所电气测量及电能计量设计要求4.7 掌握变配电所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及互感器的选择方法4.8 掌握变配电所自动装置的设计要求4.9 了解变配电所综合自动化的设计原则及远方监测的接口要求4.10 掌握直流系统设计要求4.11 熟练掌握蓄电池选择及容量计算方法4.12 掌握直流设备选择方法和布置要求4.13 了解直流系统绝缘监测装置的选择及配置要求4.14 掌握交流操作电源的设计要求5 短路电流计算5.1 熟练掌握高压系统(35KV及以下)短路电流计算方法5.2 掌握低压系统短路电流计算方法5.3 了解影响短路电流的因素及限制短路电流的措施6 电气设备选择及安装6.1 掌握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条件6.2 熟练掌握高压电气设备(35KV及以下)的选择方法6.3 熟练掌握低压电气设备电流选择方法6.4 熟练掌握变压器的选择原则方法6.5 熟练掌握低压配电线路保护型式的选择及整定计算方法6.6 熟练掌握特殊场所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6.7 熟练掌握一般场所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7 电线、电缆线路及敷设(35kv以下)7.1 熟练掌握电缆电线类型及截面选择原则方法7.2 熟练掌握一般场所电缆电线的敷设方式7.3 掌握特殊场所电缆电线的敷设方式8 过电压保护8.1 了解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种类和过电压水平8.2 掌握交流电气装置过电压保护设计要求及限制措施9 建筑设备9.1 掌握建筑设备供电要求9.2 熟练掌握建筑设备电动机启动方式、控制及保护设备的选择方法10 安全10.1 掌握电气安全的基本概念10.2 了解电流对人体的效应电击防护的基本要求10.3 熟练掌握低压系统接地故障保护设计原则10.4 掌握特殊环境下对电力装置的要求10.5 掌握电气设备防误操作的要求及措施10.6 掌握安全电压选择的有关规定11 照明11.1 掌握照明基础知识11.2 掌握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的划分11.3 熟练掌握照度标准及照明质量的要求11.4 熟练掌握不同建筑场所光源和灯具的选择方法11.5 熟练掌握照明供电的有关规定11.6 了解照明与环境的关系11.7 掌握照度计算基本要求与测量方法11.8 掌握照明控制方法及节能技术的应用11.9 熟练掌握应急照明设计的原则11.10 了解特殊照明的应用12 建筑物防雷12.1 了解雷电的形式及特性12.2 了解雷电活动的规律,建筑物所处地形、地貌与雷击的关系,及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12.3 熟练掌握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组成及其作用12.4 熟练掌握建筑物防雷分类及保护措施12.5 掌握滚球计算方法12.6 掌握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基本措施13 接地13.1 掌握接地的类型13.2 熟练掌握等电位联接的作用及其措施13.3 熟练交流供电系统接地制式及其适用范围13.4 熟练掌握信息设备按地种类及其要求13.5 掌握防静电接地及防电化腐蚀接地的措施13.6熟练掌握特殊设备和特殊环境下的接地要求及措施1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4.1 熟练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原则及保护对象的等级划分14.2 熟练掌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14.3 熟练掌握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及设置要求14.4 熟练掌握火灾消防联动控制设计内容14.5 熟练掌握火灾应急广播、消防电话的设计要求14.6 熟练掌握消防控制室(中心)的设计14.7 熟练掌握消防设备的供电原则15 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15.1 掌握建筑设备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15.2 掌握数字量模拟量的基本概念15.3 了解建筑设备、供配电设备及照明设备的控制要求15.4 了解传感器变送器等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5.5 了解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5.6 了解电动执行机构的工作原理及应用16 全防范系统16.1 掌握防范对讲系统的设计方法16.2 掌握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16.3 掌握防盗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法16.4 掌握出入口门禁系统的设计方法16.5 掌握停车场管理系统的系统构成16.6 了解其它安全防范子系统的原理和构成17 通信网络及系统17.1 掌握通信系统设计技术基本原则17.2 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概念,了解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盲区的解决方法17.3 了解通信网的接入技术17.4 了解卫星通信系统应用技术原理及设计要点17.5 掌握通信管线系统设计方法。
高考 考试大纲
高考考试大纲高考考试大纲:1. 语文考试大纲:- 阅读理解:理解文中内容,把握主旨,分析作者意图。
- 写作:选择合适的文体,组织结构清晰,逻辑严密,用词准确。
- 古代文学: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分析文学特点和意义。
- 现代文学:了解现代文学作品,分析文学特点和意义。
- 修辞手法:认识并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表达能力。
2. 数学考试大纲:- 微积分:理解函数概念,掌握求导和积分的基本方法。
- 代数与几何:熟悉各种代数和几何运算,解决相关问题。
- 概率与统计:掌握概率和统计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
- 数论与离散数学:理解数论和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 线性代数:了解线性代数的基本理论和矩阵运算。
3. 英语考试大纲:- 听力:理解并听懂英语口语对话和演讲,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 阅读:能读懂英语文章和短文,掌握阅读技巧和理解能力。
- 写作:能用英语写作,包括作文和短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 口语:能流利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 词汇和语法:掌握英语词汇和语法规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 物理考试大纲:- 力学:理解牛顿力学定律,掌握物体运动和力学的基本原理。
- 热学:了解热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 光学:掌握光学的基本理论和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的解释。
- 电磁学:了解电磁学的基本理论和电磁场、电磁波等概念。
- 原子物理:认识原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包括原子结构和核物理。
5. 化学考试大纲:- 有机化学: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掌握有机反应的规律。
- 无机化学:掌握无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了解元素周期表。
- 物质变化: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和化学平衡的概念。
- 分析化学: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方法和分析数据的解释。
- 化学实验:熟悉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安全知识,进行实验分析。
注意:以上各学科考试大纲仅为示例,实际考试大纲以教育部或考试主管部门发布的为准,具体内容可能会有调整和修改。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附件3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方法《公共基础知识》笔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道德、文史常识、公文写作、国情省情市情、时事以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知识。
政治。
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
法律。
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主要包括:熟悉掌握宪法的基本内容,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等;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
经济。
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主要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道德。
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公民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认识理解及应试人员的基本道德素质和修养。
主要包括:了解道德的含义、特征及作用,理解把握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含义、特点及其主要内容。
文史常识。
主要考察应试人员对中国历史发展变迁、历史重大事件的了解认识及文学常识。
公文写作。
主要考查应试人员对公文写作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
主要包括:熟悉公文的特点、基本格式及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把握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学科专业素质考试大纲
学科专业素质考试大纲导言学科专业素质考试(Subject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Examination)是一项旨在评估考生在特定学科领域内的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考试。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学科专业素质考试的大纲,帮助考生了解考试内容和要求。
一、考试背景在当今高度竞争的职场环境中,拥有良好的学科专业素质是求职者脱颖而出的关键。
学科专业素质考试作为一种综合性考核方式,能够全面评估考生在学科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帮助雇主更准确地评估考生的能力,做出更好的招聘决策。
二、考试目的学科专业素质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特定学科领域内的以下素质:1. 知识掌握:考核考生对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掌握程度;2. 问题解决能力:考核考生解决学科相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3. 专业技能:考核考生在特定学科领域内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4. 创新能力:考核考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包括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提出新想法的能力;5. 团队合作能力:考核考生在学科领域内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包括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学科专业素质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将根据具体学科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考试内容和要求示例:1. 学科基础知识:考生需要掌握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包括相关概念、原理、理论模型等;2. 学科研究方法: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学科领域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3. 学科实践技能:考生需要展示在学科领域内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例如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等;4. 学科应用能力:考生需要展示在学科领域内的应用能力,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5. 学科发展趋势:考生需要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包括前沿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等;6. 学科伦理与规范:考生需要了解学科领域的伦理原则和研究规范,遵循学术诚信和职业道德。
四、考试形式和评分标准学科专业素质考试的形式和评分标准也因学科而异。
考试大纲
2016年考试大纲(一)教育学。
1. 教育与教育学。
(1)了解教育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3)能够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正确的评价。
(4)了解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2.教育功能与教育目的。
(1)了解教育的基本功能,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发展的基本关系。
(2)了解教育目的及其功能,理解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3)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及其相互关系。
(4)掌握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及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
(5)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运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3.学校。
(1)了解学校的定义。
(2)理解学校公益性特点。
(3)了解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4)掌握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5)掌握学校文化的概念、构成与功能。
(6)掌握学校、家庭、社会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相互配合。
4.教师与学生。
(1)了解教师劳动特点、教师素质。
(2)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阶段及其途径。
(3)掌握学生的本质特点。
(4)掌握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并依据此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5)了解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运用相关理论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5.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了解班主任的定义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2)掌握班主任工作的任务和职责。
(3)了解班集体的概念、培养班集体的意义。
理解班集体的特征与发展阶段,掌握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4)掌握班级管理的内容、原则与方法。
(5)运用所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6.课外活动。
(1)了解课外活动的意义、特点、内容、组织形式。
(2)掌握课外活动组织与管理的要求。
7.教育研究。
(1)了解教育研究过程、基本方法。
2024教学考试大纲
2024教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教学考试是为了评估学生对所教授课程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本大纲旨在明确教学考试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评分标准,以确保考试的公正、客观和有效性。
二、考试目标
本教学考试的目的是评估学生对以下方面的掌握程度:
1.课程基本概念和理论;
2.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考试内容
考试将涵盖课程的主要主题和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
1.课程基本概念和理论;
2.课程核心主题;
3.课程相关应用和实践。
四、考试形式
考试将采用以下形式之一或结合使用:
1.闭卷考试: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试卷将包含选择题、简答题、论
述题等题型;
2.开卷考试:学生可以参考教材和其他资料,完成论文或分析报告等;
3.口试:学生将与考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回答问题或进行口头表达。
五、评分标准
评分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
1.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表达和沟通能力。
六、考试时间与日期
考试时间将在学期末进行,具体日期将在后续通知中公布。
请学生务必留意相关通知。
2024 经济类综合能力 考试大纲
2024 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2024年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如下:
考试性质: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一项全国统考的业务课考试科目,包括数学、逻辑、写作三个部分,总分150分。
其中数学基础部
分占分值70分,逻辑和写作各40分。
考试内容:
1. 数学基础:考试内容涵盖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数学基础知识,重点考查考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 逻辑推理:考试内容包括对推理、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的考查,旨在测试考生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推理、分析、判断等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写作:考试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运用恰当的文体和语言表达方式,进行准确、完整、有逻辑性的写作。
具体要求包括论述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写作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和规范性。
考试方式与分值分配:
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150分。
其中数学基础部分占70分,逻辑推理部分占40分,写作部分占40分。
总体来说,经济类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较高的写作水平。
考生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准备,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以应对这一综合性的考试科目。
事业单位招考考试大纲
公共科目《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公文写作、公民道德建设、科技基础知识、省情市情、事业单位常识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法律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制定;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产生与发展;②国体、政体;③基本经济制度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⑤国家机关。
3.行政法:①行政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行政法律关系;③行政行为概要;④行政立法;⑤行政处理;⑥行政诉讼;⑦行政赔偿。
4.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④物权;⑤债权;⑥知识产权;⑦人身权;⑧财产继承权;⑨民事责任;⑩时效。
5.刑法:①刑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适用情况;②犯罪;③刑罚;④常见的犯罪和刑罚。
6.劳动法:①劳动法的概念、内容、基本原则和作用;②劳动法律关系;③劳动合同;④劳动争议的解决;⑤劳动监督检查。
第二部分公文写作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应用文的含义及特点;②应用文的种类和作用;③应用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④应用文的定稿。
2.法定公文:①法定公文的特点和分类;②法定公文的构成要素及写作要求;③常用法定公文的撰写:命令、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通告、批复、函、会议纪要等。
3.事务文书:①事务文书的概念及特点;②事务文书的种类和作用;③事务文书的写作要求;④常用事务文书的撰写:计划、总结、会议记录、述职报告等。
第三部分公民道德建设1.公民道德建设概述:①道德与公民道德;②十个道德规范③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
2.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3.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①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③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④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
4.社会主义荣辱观: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容;②提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
第四部分科技基础知识1.信息技术2.生物技术3.新材料技术4.能源技术5.空间技术6.农业高科技技术测试内容包括上述高新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
专业课考试大纲
专业课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本专业课考试旨在评估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考试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内容与范围1. 基本概念与原理:涵盖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记忆。
2. 专业方法与技巧:包括专业分析方法、计算技巧、实验技能等,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并应用。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考察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综合应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体现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考试形式与题型1. 选择题:测试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填空题/简答题:测试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 计算题/分析题: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专业分析能力。
4. 论述题/案例分析题: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5. 实验设计题/实验操作题:针对实验课程,考察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四、考试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每个章节的核心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2. 难点:复杂问题的分析与解决,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考试准备建议1. 系统复习:按照课程大纲,系统复习所有知识点,确保没有遗漏。
2. 强化训练: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3. 查漏补缺: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4. 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流程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5. 交流讨论: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六、考试注意事项1. 遵守考试纪律,诚实应考。
2. 注意时间分配,合理规划答题顺序。
3. 仔细审题,避免因粗心大意而失分。
4. 保持良好心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七、考试评分标准1. 选择题:根据选项正确性评分。
2. 填空题/简答题:根据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评分。
3. 计算题/分析题:根据计算过程和分析的准确性、逻辑性评分。
笔试科目考试大纲
笔试科目考试大纲一、笔试科目《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为客观题,考试时限为 60 分钟;《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观题,考试时限为 120 分钟。
两个科目满分均为 100 分。
二、笔试方式闭卷考试。
三、笔试内容(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应考人员从事事业单位工作的潜能。
测查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准确识别、理解和运用字、词语;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正确判断句子;概括归纳短文的中心、主旨;合理推断短文隐含的信息;准确理解比较复杂的观点或概念,准确判断和理解短文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
2.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对数字排列顺序或排列规律的判断识别能力等。
3.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其中包括对词语、图形、概念、短文等材料的理解、比较、判断、演绎、归纳、综合等。
4.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分析、计算、比较、处理的能力。
5.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治、时事、国情、省情、法律、经济、科技、历史、人文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等。
测查题型包括案例(材料)分析题、论述评价题、校阅改错题、材料作文题等。
每次考试从上述题型中组合选取。
四、作答要求考生在作答前,应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纸)上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 2B 铅笔将“准考证号”下面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应考人员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二)《综合应用能力》应考人员必须用黑色墨水笔在专用答题纸指定题号的指定位置内作答,用铅笔作答或在非指定位置内作答的一律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生物考纲、考试说明解读
(2019-01-24 22:08:44)
转载▼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和《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新鲜出炉,考纲和考试说明的总体要求及必修部分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部分的考查内容没有改变,只是考试说明中生物技术实践部分做了一点微调,增加了相关的实验技术,同时题型示例中增加2018全国卷2,3题、2018全国卷1,3题和2018海南卷,30题。
即整体结构维持稳定、局部微调,这种变化表明高考总的命题方向将继续朝着素养考查稳定推进;知识内容的局部微调也仅仅在选修一部分,涉及部分考生。
一.生物考纲与说明内容的解析
(一)考查方向体现核心素养
考试说明中考核目标增加了一段关于考核要求的表述。
表明高考在能力要求上会更加注重素养考查及理论联系实际、会更加关注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高考生物命题中的核心素养,就是指从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查考生,引领了生物高考新方向。
生命观念是指对相关的生物学知识本身学习的同时,相应形成的观念认识,这里的生命观念,不是指知识本身,而是学习生物学知识或对生命特征进行解释后形成的抽象的观点,也是能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问
题现象的观念和思想方法。
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
对于这方面的内容近年高考题已经有所涉及,在复习中应引起足够的关注。
科学思维体现在基于生物学事实和证据进行探讨、阐释或论证的过程,其中涉及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等方法。
作为高考题目,科学思维主要是以基于证据的阐释或论证的面孔出现,近几年的高考题已经对此进行了多次考查,而且势必会成为命题的重要方式。
据统计,2017年课标卷生物试题中4次出现解释原因类的设问,2018年课标卷生物试题中5次出现解释原因、原理、现象等类型的试题。
如2017年新课标卷第30题(题略)题中设问的解释原因部分,考查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所提供的证据支持,来论证结论的正确或合理性。
这是在高考题的解题过程中,最能体现思维逻辑和论证严密性的展现形式,这也将继续成为高考题命题的特征,高考也将延续这种设问形式。
科学探究作为上一轮新课改的关键词,近20年来已经在高考命题中成为常客,是高考题中重要的考查形式。
它往往以热点课题为情境,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控制变量、方法步骤以及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形式体现出来。
科学探究注重形式上的逻辑严密性,因此注重在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分析过程中体现实验设计的原则、变量的控制及结果的合理性等。
社会责任是指根据所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探究能力后,对生命现象、社会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断,如生态环保意识、爱国情怀、造福社会、
崇尚生命等观点,在高考题中一般不会着墨太多,可能会融合于某种形式的考查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现出来。
(二)命题重点仍在主干知识
作为高考命题和备考的指导文件,生物考纲和考试说明历来重视双基。
不但如此,考纲所列考查内容的要求层次也基本维持稳定不变,体现了高考命题风格的成熟稳定与连惯性。
基础知识,特别是主干知识的剖析与运用,是高考命题的关注点。
知识的挖掘、对比、剖析、运用,是近些年命题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生物学知识主干主要包括生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代谢的基本过程、遗传方式与过程等相关问题、进化的基本理论与应用、稳态与调节的过程与方法、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
作为高考命题的“四大金刚”,代谢、调节、遗传、生态,是非选择题命题内容主干中的主干,其命题形式尽管多变,但是一般离不开其知识框架的主体。
例如,代谢一般不偏离诸如光合呼吸、酶的作用等,而且多以曲线或实验形式呈现;遗传部分多见遗传分析、杂交实验的设计与分析、遗传育种方法与过程等,调节部分则常见稳态的维持、反馈调节过程、神经激素调节方式与特点等,生态部分常以生态实例分析的形式考查种群与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如2017年新课标卷第32题(题略)考查遗传分析,重点体现对分离定律、从性遗传、常染色体与伴X遗传的区分、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的判断等,考查点均在对主干知识的剖析与运用,考生只有熟练掌握并能娴熟驾驭,才能顺利解题。
(三)夺分热门仍是实验考查
实验的考查最能体现考纲要求的几个能力考查,无论是实验探究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还是综合运用能力均能在实验考查中得到体现。
实验设计与分析历来是体现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考查重点,也是学生失分的集中点。
实验考查的形式多变,既有传统的光合呼吸实验、遗传杂交实验、神经激素调节实验、也有近几年才出现的分子遗传实验、模拟生态实验等,既有书写实验过程、实验思路的,也有表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的,考生需要在变化的实验情境中剥离出有价值信息,运用实验设计方法,正确解题。
如2017年新课标卷I第29题(题略)考查实验思路,所涉及的关键词包括实验分组、变量处理、实验结果的观察与处理等;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则注重说明结果与结论的相关性等。
(四)变化涉及选一酶与实验
2019年考试说明知识范围要求的变化集中在生物技术与实践部分,表现为一变一增加:“5-2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方面的应用”改变为“5-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增加部分内容为:选修一中增加了:“5-2 酶的应用”,包括:“(1)酶活力测定的一般方法;(2)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3)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另外,5-3中增加“(4)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
考查点调整内容为增加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增加的内容为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凝胶色谱分离蛋白质、电泳
等内容。
笔者认为,生物技术实践方面的知识考查可能会有所扩展,除了考查原有的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等常规传统发酵以外,还可能会涉及更多的生物学实验技术以及相关扩展知识,关于这点变化,在教学和组织复习过程中应予以关注。
至于微生物实验技术、植物体内有效物质的提取等,还将一如既往地作为高考考查点,不会改变。
二.备考建议点睛
对于2019版生物高考考纲,建议教师首先,从总体要求出发,特别关注能力的考查方式、方法,把握高考命题的脉络,紧扣后期的高考复习,使复习更具针对性、时效性。
其次,复习重点仍然把握好复习主干,舍弃偏难怪,重在基础与落实,对待基础知识,特别要学会知识的有效运用而非简单记忆,这样才符合高考的选拔标准。
最后,要关注选修一的变化内容,要通过仔细分析、达到有效应对。
对高考和说明中的此次变化,复习过程中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必惊慌失措、乱了复习重点。
分享: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点击查看: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总纲)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
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
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必考部分
生物知识内容表二选考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