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政治学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

第一节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的含义

1.历史上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对政治的解释:

(1)把政治等同于或归结为伦理道德;

(2)把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

(3)把政治视为“权本”、“统治术”;

(4)把政治看作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5)把政治解释为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的活动。

2.马克思主义对政治的科学解释:

(1)政治的根源是经济;

(2)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定义: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4.当代政治观:政治是人们基于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活动。

何为公共利益?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公共利益就是符合一定社会群体共同愿望与要求的具有一定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基于这种需要,人们结成了公共利益关系。在公共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人们建立公共部门维持、协调公共利益关系。因此,公共部门是公共利益得以聚合、实现的组织形式。公共部门的公共权力和权威是公共部门得以运行的关键。社会是由大小不等的群体构成的。因此,不同的群体存在不同的群体利益。因此,公共利益也体现为不同的层次。可以按照地域、职业、民族等对社会群体进行划分,由此划分出不同群体的公共利益。

在政治学的意义上,公共利益体现为一个国家内全体公民的共同愿望与要求,即公共利益是指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愿望与要求的具有一定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公民的生存利益:安全秩序二者体现为基本人权、法治

公民的发展利益:财富健康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体现为人权、法治、自由、民主、平等

公民的完善利益:人格尊严价值教育福利体现为人权、法治、自由、民主、平等、博爱。

政治制度与体制对之加以规范。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学应当以国家问题作为研究中心,同时也涉及到与其相关的各种政治现象,包括各种政治活动、政治行为和政治关系。具体讲,政治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阶级状况,揭示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研究各种国家形态变更和政权组织形式变更的规律;研究国家的活动和职能,及其得以实现的方式和手段,研究国家制定政策、处理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其他各种政治关系、政治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在当代社会,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根据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其研究范围大致可归纳为六类:

(1)政治学基本理论;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

四、政治学与其相关学科的关系

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

政治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政治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五、政治学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政治现象的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研究方法。1.历史分析法

2.经济分析法

3.阶级分析法

(二)政治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1.传统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2.现代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

(1)早期政治科学的研究方法

制度研究法;

历史比较法;

(2)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

政治系统论;

结构功能主义;

政治沟通理论;

政治文化理论;

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计量理论。

(3)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

社会学制度主义。

(三)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

1.中国古代较具影响的政治学说派别:

(1)儒家政治思想;

(2)法家政治思想;

(3)道家政治思想。

2.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3.中国现代政治学

二、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发展

1.古希腊、古罗马的伦理政治观;

2.中世纪的神学政治观;

3.近代的法学政治观;

4.19世纪中期的社会学政治观;

5.当代的行为主义政治观以及后行为主义的政治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出现,是政治学说史上的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做了系统的阐述。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马克思政治理论的创立时期是在1842-1847年间。马克思于1841年大学毕业时曾是一个青年黑格尔派,是一个民主主义者。他开始了经济、政治、历史、哲学的研究,在研究国家和法、市民社会和国家、政治经济学中,对以往的历史观、哲学观、法律观、国家观进行了清理,写出了《法哲学批判》、《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重要著作。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则是马、恩共同运用新世界研究人类历史和资本主义社会得出的关于阶级、政党、国家及社会革命的重要结论的结晶。

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写于1843年春天,关于这部著作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这样说:“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这都著作的导言曾发表在1844年巴黎出版的《德法年鉴》上。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地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按照十/\世纪的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先例,称之为‘市民社会’。而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

关于马克思的研究结果,恩格尔也曾指出:“马克思从黑格尔的法哲学出发,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锁钥,不应当到被黑格尔描绘成的“大厦之顶”的国家中去寻找,而应当到黑格尔所那样所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中,在讲到自己转向唯物主义历史观时也说:“马克思不仅得出同样的看法,并且在《德法年鉴》里已经把这些看法概括成如下的意思: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固而应该从经济关系及其发展中来解释政治及其历史,而不是相反”。

因此,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的过程中,得出的重要思想和结论是: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相反,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6年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的信中,马克思、恩格斯对经济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国家和法的起源、本质,已作出了比较确切的论述:“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活,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正式表现的一定的政治国家。”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和1888年《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中曾谈到1845

年春马克思和他已大致完成了唯物主义历史理论的工作,并着手在各个极为不同的方面详细制定这些新观点了。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运用自己创立的崭新理论和方法分析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写出了标志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产生的第一部著作《共产党宣言人《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是:科学地阐明了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斗争包括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无产阶级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获得解放。《宣言》还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一一共产党的性质和作用,指出共产党在实践方面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始终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