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流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流程第一阶段:术后第1-2周-患者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具,以保护手术部位。
-进行冷敷,以减轻术后疼痛和肿胀。
-进行物理疗法,包括肌肉锻炼和关节活动性锻炼,以维持关节的灵活性。
-进行疼痛管理,如使用止痛药和冰袋。
-进行康复性自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
第二阶段:术后2-6周-开始进行主动性和被动性关节运动,以逐渐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开始进行受控的负重运动,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治疗,以促进肌肉收缩和恢复。
-进行平衡性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进行有氧运动,如跑步机和自行车,以提高心肺功能。
第三阶段:术后6-12周-增加负重运动的强度和范围,包括深蹲和跳跃。
-开始进行核心训练,以增加腰腹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进行球形平衡训练,以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反应能力。
-进行低冲击性运动,如游泳和慢跑,以渐进恢复正常运动水平。
-参加康复辅助设备,如运动护具,以提供额外的稳定性。
第四阶段:术后12周之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运动水平,包括高强度运动和竞技运动。
-参加体力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爆发力。
-进行运动技术训练,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进行康复评估,以确保恢复程度和功能达到预期水平。
-进行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以解决任何康复期间出现的问题。
总的来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需要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以保护手术部位并促进膝关节的恢复。
康复期间,患者需要积极参与物理疗法和自我训练,以提高肌肉力量和稳定性,并逐渐返回正常的运动水平。
此外,康复期间的定期随访和康复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康复进程顺利进行。
前交叉韧带重建 手术流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流程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用于修复前交叉韧带的损伤。
以下是一般的手术流程:
1.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膝关节的 X 光、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以确定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
2. 麻醉: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
3. 切口:医生会在膝关节上方做一个小切口,通过这个切口插入关节镜和手术器械。
4. 关节镜检查:通过关节镜,医生可以观察膝关节内部的结构,包括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情况。
5. 韧带重建:医生会使用自体或异体的肌腱来重建前交叉韧带。
首先,医生会在膝关节的胫骨和股骨上钻出隧道,然后将肌腱穿过隧道,并用螺钉或锚钉固定。
6. 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用缝线关闭切口,并在膝关节上放置敷料和绷带。
患者需要在恢复室观察一段时间,然后被送往病房。
7. 康复:术后的康复非常重要,包括物理治疗、膝关节活动和力量训练等。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以确保膝关节的功能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具体流程可能因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在手术前,患者应该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术前和术后的护理。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显微手术,主要是通过重新建造已经损伤或断裂的前交叉韧带,以恢复膝部的稳定性和运动功能。
这种手术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拉伤或撕裂、肌肉损伤或其他膝关节损伤情况下被广泛使用。
但是,该手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术后的康复护理。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的方式,重点讨论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及进展,以帮助康复护理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术后康复护理前期手术后的第一天是非常关键的时期,特别需要注意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水肿情况。
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照顾,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稳定。
1. 疼痛控制疼痛是术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能够引起患者的不适和抵触情绪,影响康复效果。
因此,疼痛的有效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轻度的疼痛可以采用局部冰敷和非甾体消炎药治疗。
对于严重疼痛患者可使用镇痛药物。
2. 水肿控制手术后的膝关节很容易出现水肿,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
常见的措施包括局部冰敷、高枕头睡眠、非甾体消炎药治疗等。
3. 动作指导手术后的第一天患者需要尽量保持足够的休息,但是也需要适当进行一些动作。
医护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掌握术后康复动作。
手术后第二天到第七天是康复的关键时期。
此时需要加强疼痛和水肿的控制,逐步开始进行康复运动。
1. 康复运动康复运动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关键环节。
适当的康复运动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弹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康复运动包括:膝关节屈伸、肌肉收缩、轻度跟腱和髌骨平稳运动等。
2. 操作指导在康复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给予持续的操作指导,对运动姿势和顺序进行详细讲解,特别是保证患者的动作不会给患者带来更大影响,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出更好的康复效果。
3. 术后疼痛控制术后疼痛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疼痛在康复过程中控制不好,将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甚至可以导致康复失败。
因此,当患者的疼痛加重时,应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加强疼痛防治措施。
膝盖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膝盖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
膝盖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用来治疗膝盖韧带损伤,以修复膝盖前交叉韧带的功能并恢复正常运动功能的外科手术,在术后及时进行膝盖复位及康复训练,才能有效缓解痛症,促使患者顺利康复。
要想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术后膝盖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关于术后膝盖康复训练,患者在术后的几天内,有必要进行皮下肌的活动疗法,以改善膝盖的临床表现和软组织状态,促使术后半月板的重构及膝关节的重建,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在进行了约4-6 周的屈膝训练后,可适当增加功能训练,如关节伸展、膝关节前后活动训练;或者适度多动和力量训练,如跳跃、行走、攀爬等;另外,还可以按照情况,可以逐步增加减轻术后负重训练,如深蹲、扩胸等力量训练。
同时,膝盖的康复训练也应以正确的姿势为前提,及时正确的完成动作,避免膝关节术后出现加重、疼痛和受伤的可能,以保证康复过程的有效训练和安全性。
另外,服用消炎药物、加快血液循环,早日恢复血行和组织活动,以最短时间使膝盖达到正常运动状态,也有助于膝盖恢复功能的康复。
总而言之,膝盖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及时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使韧带重新获得功能,并且安全的恢复患者的运动功能,以最短的时间使膝盖恢复正常的状态,达到良好的运动康复效果。
前交叉韧带全内技术重建的适应症及手术操作要点

2、将肌腱对折挂上整理平台,肌 腱尾端用缝线编织好(a.两股编成1 股;b. 两股分开编织)
全内技术移植肌腱编织步骤
3、将肌腱尾端整理到肌腱 对折里面,以便后续均匀整 理肌腱
4、将编织缝线栓到 整理平台的夹柱上。
全内技术移植肌腱编织步骤
5、使用“埋结”缝合技术,从内 到外,将肌腱尾端缝合到肌腱
全内技术移植肌腱编织
股骨侧
10mm
胫骨侧
10mm
20mm
股骨端隧道总长大于32mm
20mm
胫骨端隧道总长大于37mm
细隧道长 度7mm
5 mm
股骨端移植物长度 20mm
股骨粗隧道长度
关节腔移植物 长度25mm
胫骨端移植物长度 20mm
10mm
细隧道长 度7mm
胫骨粗隧道长度
全内技术移植肌腱编织步骤
Connaughton AJ, J Orthop. 2017;14(2):241-246.
全内技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不足: 1.潜在的移植失败率更高:雨刷效应/蹦极效应,腱骨愈合强度不足?
Connaughton AJ, J Orthop. 2017;14(2):241-246.
全内技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不足: 2.医师学习曲线长:胫骨骨道深度及方向的精确把握,要求更精确的肌 腱编织。 3.无法进行保残重建 4.费用相对较高
全内重建术后交叉韧带各项功能评分与传统重建无明显差异
Desai, V. S., et al. 2019 Orthopaedic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7(1): 2325967118820297.
全内技术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手术要点: 1. 移植肌腱的编织 2. 胫骨骨道的建立--倒打转 3. 移植肌腱的固定—可调钛板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康复训练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康复训练前交叉韧带是人体膝关节中最重要的韧带之一,负责连接股骨与胫骨,稳定膝关节。
然而,当前交叉韧带受到损伤时,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定,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样重要。
本文将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原因、手术前的准备、手术后的康复训练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原因前交叉韧带损伤通常是由于膝关节过度伸展或扭曲造成的。
运动中的不当着地、突然的方向改变、扭转或旋转等动作都可能导致前交叉韧带损伤。
此外,高强度的运动、长时间的运动、运动前未进行充分的热身等也会增加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风险。
二、手术前的准备在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膝关节的X光、MRI等检查,以确定损伤的程度和位置。
同时,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和康复潜力等因素。
在手术前还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准备工作,包括:1. 停止服用血液稀释剂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
2. 在手术前一周内避免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
3. 在手术前一天进行剃毛和洗澡等个人卫生工作。
4. 在手术前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品等。
三、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训练的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手术后1-2周):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控制疼痛和肿胀,恢复膝关节的活动范围。
患者需要佩戴固定器,以保护膝关节,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练习,如踝跨步等。
2. 第二阶段(手术后2-6周):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逐渐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
患者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无负荷的运动,如腿部伸展、腿部屈曲等,逐渐增加运动的难度和强度。
3. 第三阶段(手术后6周后):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恢复正常的运动能力和肌肉力量。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腘绳肌拉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腘绳肌拉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用于修复受损的前交叉韧带。
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一些并发症,其中之一就是腘绳肌拉伤。
腘绳肌是大腿后侧的重要肌肉,它的拉伤会给患者的康复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有必要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腘绳肌拉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预防这一并发症提出建议。
1. 手术后康复不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术后的康复过程非常关键。
如果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过早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或运动中,会增加腘绳肌受伤的风险。
2. 肌肉力量不平衡在术后康复阶段,由于患者长时间局部肌肉无法得到有效训练,导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腘绳肌与其他肌肉之间的力量失衡,这也是腘绳肌拉伤的原因之一。
3. 活动范围受限术后患者由于手术部位的限制,常常会出现运动范围受限的情况,导致身体其他部位肌肉过度使用,而腘绳肌受到疏忽,这也容易导致腘绳肌拉伤。
4. 术后并发症有些患者可能在手术后出现其他并发症,如炎症、感染等,这些并发症可能会对身体其他部位的肌肉构成威胁,并加重腘绳肌拉伤的风险。
1. 合理的康复训练术后患者需要在专业的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或运动,逐步恢复膝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是非常关键的。
术后患者需要根据医师的指导进行全面的肌肉力量训练,确保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平衡,减少腘绳肌受到过度拉伸的风险。
3. 加强腿部肌肉的训练为了避免腘绳肌受伤,术后患者需要重点加强腿部肌肉的训练,特别是对腘绳肌的训练,增强其力量和柔韧性。
4. 定期进行康复评估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肌肉力量不平衡、活动范围受限等问题,防止腘绳肌受伤的发生。
5. 控制术后情况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控制术后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减少对肌肉的影响,从而降低腘绳肌受伤的风险。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腘绳肌拉伤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主要包括手术后康复不当、肌肉力量不平衡、活动范围受限以及术后并发症等。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手术

评估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了解手术对于疼痛 的缓解效果。
疼痛缓解
观察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包括屈伸、内旋 外旋等动作,评估手术对关节功能的影响。
并发症发生情况
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如感染、 血栓形成等,以评估手术的安全性。
患者满意度调查
疼痛缓解满意度
调查患者对术后疼痛缓解的满意程度,了解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 的影响。
肌力训练
术后2-3周开始,进行渐进性抗阻肌力训练,如 使用弹力带进行膝关节屈伸运动,以增强肌肉力 量和关节稳定性。
随访及效果评估
定期随访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定期随访, 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恢复情况。
影像学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以了解 韧带愈合情况和关节稳定性。
功能评估
2 个性化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 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加强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降低并发症的发 生率,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4 康复训练与指导
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和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关 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
缝合技巧
使用可吸收缝线对关节囊、皮下 组织进行缝合,注意保持适当的
张力,避免过紧或过松。
术后引流
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可放置引流 管进行术后引流,以减少术后血
肿形成的风险。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深静脉血栓预防
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行下肢肌肉 收缩锻炼,必要时使用抗凝药物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疼痛处理
给予患者适当的镇痛药物,结合 物理治疗等方法缓解术后疼痛。
前叉韧带重建术课件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植入与固定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的关键—等距重建
等距重建的含义
ACL等距重建是指在整个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内,移植物的股骨和胫骨附着点之间的距离将会保持不变。 ACL生理特性等距位置是指在整个膝关节活动范围内,移植物的股骨和胫骨附着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在1~3mm范围内。
前交叉韧带损伤概述
前、后交叉韧带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们在体育锻炼、交通意外中,膝关节韧带很容易损伤。 早期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积液、关节活动受限,如果未及时进行治疗,即可以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不稳感、错动感,后期严重的可继发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
ACL的解剖
Norwood and Hughston(1980)将ACL分为 三束,i.e.前内侧束,中间束与后外侧束。
ACL的生理作用
限制胫骨前移 限制过伸 限制内外旋活动 限制内外翻活动
经关节镜重建交叉韧带技术的引入
随着内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成熟,应用关节镜技术进行交叉韧带的重建已被广大临床医师和患者所接受。其优势和临床疗效也是传统治疗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交叉韧带重建植入材料
自体材料:阔筋膜、髌韧带、腘绳肌等 异体材料:同种异体骨-腱-骨与肌腱 人工材料:永久性假体韧带、韧带加强物、组织内生性韧带
交叉韧带重建植入材料
自体肌腱——强度高、刚度大、生物相容性好而被公认为交叉韧带重建的“金标准”,但存在手术创伤大、易发生骨折和术后髌前疼痛等并发症。 异体肌腱——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手术创伤小,康复快,但是存在排斥反应和感染的风险。 人工材料——目前已应用于临床,尚存在一定的争议。
前交叉韧带重建技术—手术入路及清理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用于修复或重建受损的前交叉韧带。
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对手术效果和患者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的一些中文介绍。
手术前的护理配合:1.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为手术做好准备。
2. 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术前交流和解释,向患者介绍手术的目的、程序、可能的风险和术后康复计划,确保患者对手术有足够的了解和准备。
3. 必要时,为患者安排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患者应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情绪。
4. 术前禁食禁水,在手术前几小时内停止进食和饮水,避免手术过程中因胃内容物反流导致呼吸道中毒。
5. 提供必要的术前洗净和消毒,确保手术区域干净无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1. 协助医生为患者进行麻醉,确保麻醉的安全和有效。
2. 提供必要的手术器械和药物,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等,及时发现和处理术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4. 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包括提供正确位置的手术器械、清理术区、给予吸引和冲洗等。
5. 收集和处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生物样本,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保存。
2. 给予必要的镇痛和抗炎治疗,确保患者的舒适和恢复。
3. 协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肌力锻炼和步态训练等,帮助患者恢复关节功能和运动能力。
4.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向患者解释术后的注意事项和遵医嘱,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术后康复过程。
5. 定期复查和评估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根据情况调整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需要护士和医生密切合作,共同关注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术后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手术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恢复时间,减轻疼痛和不适,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术后康复。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一、术前准备1. 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手术需要。
包括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过去的疾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史等进行详细了解,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2. 在了解患者的病情基础上,对手术进行详细的术前准备。
包括准备必要的器械、药物、消毒液、手术服装等,并确保手术室的清洁和消毒达到标准要求。
3. 术前向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宣教。
告知患者手术的过程、注意事项、术后的康复计划等内容,让患者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并在术前进行心理疏导,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情绪。
二、术中护理1.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准备。
包括向医生递送必要的器械、药物等,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区的消毒和铺台准备,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2.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变化,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3.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在医生需要协助时,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保持手术区的清洁和干净,避免术中感染的发生。
4. 做好手术记录。
在手术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手术记录,包括手术的时间、器械的使用、药物的使用等内容,为术后的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三、术后护理1. 术后的疼痛管理。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 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
在手术结束后,要定期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洁和换药,避免感染的发生。
特别是对于使用了腔内镜的手术,更要注意手术部位的清洁和消毒。
3. 做好术后的康复指导。
在术后,护士要向患者详细介绍术后的注意事项,包括伤口的护理、饮食的调理、药物的使用等内容,帮助患者正确的进行术后康复。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康复训练步骤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康复训练步骤前交叉韧带(ACL)是人体膝关节中的一个重要韧带,主要起到稳定膝关节的作用。
当ACL发生损伤时,常需要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来修复或替代受损的韧带。
手术后的康复训练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康复训练的步骤。
一、术后第一天至第三天:早期康复1. 术后第一天: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保持膝关节固定不动。
医护人员会进行必要的检查,并给予镇痛药物以减轻术后疼痛。
2. 术后第二天:开始进行被动运动,包括屈曲和伸直。
这些运动由医护人员进行,患者只需放松肌肉让他们完成运动。
还会进行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
3. 术后第三天:患者可能会开始站立行走,但需要使用助行器,如拐杖或助行架。
这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正常步态和平衡。
二、术后第四天至第十四天:中期康复1. 恢复正常步态:患者会逐渐减少对助行器的依赖,开始进行自主行走。
这有助于加强肌肉力量和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2. 动态平衡训练: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平衡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骨盆和下肢肌肉控制能力,减少膝关节受力不均造成的损伤风险。
3. 肌力锻炼:逐渐引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训练,包括大腿四头肌、半腱肌、半膜肌等。
这些锻炼有助于增加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恢复。
4. 起始活动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一些低强度的起始活动,如自行车或跑步机上的轻度运动。
这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整体身体适应性。
三、术后第十五天至第二个月:晚期康复1. 功能性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一些功能性训练,如蹲起、跳跃和转身等动作。
这有助于提高膝关节的功能性能力和运动控制。
2. 柔韧性训练:通过进行一系列的伸展运动,可以增加患者的柔韧性,预防肌肉紧张和损伤。
3. 跑步和跳跃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更高强度的跑步和跳跃训练,以恢复运动能力和提高膝关节的耐力。
4. 恢复到正常活动水平: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医生的指导,逐渐将日常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如上下楼梯、长时间行走等。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以不“掰腿”

家庭医药 2019.0328康复指南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可以不“掰腿”□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中医院运动康复师 王 帅前交叉韧带撕裂是膝关节高发运动损伤,急性期表现为肿痛,行走困难;慢性期表现为膝关节稳定性下降,感觉“不够紧”、力量下降,肌肉萎缩,运动时易扭伤,反复肿胀,但是,走路不一定痛(其实是大部分不痛),甚至可以跑步。
前交叉韧带撕裂后,保守治疗无法使韧带愈合,所以,年轻的有运动要求的、有不稳感、膝关节有不适感的,尤其易于反复扭伤的、合并半月板撕裂的患者,都应该选择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微创手术。
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手术只是功能恢复的开始,术后康复也很重要。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术后早期开始康复训练活动,可以促进韧带的结构正常化,同时避免长时间静养带来的组织病理改变。
手术后常见5误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急于康复,往往陷入盲目练习的误区。
误区一:只练习屈曲,不练习伸直很多人最关注的就是屈曲的角度,却忽略伸直的角度。
其实,正常膝关节活动范围有5~10度的过伸,如果只注重屈曲,导致伸直受限,会出现长短腿,走路跛行,下肢力线异常,造成新的代偿损伤。
误区二:不舒服就热敷在术后康复活动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一些疼痛、肿胀等不适,很多患者直接采取热敷的方式处理,结果导致肿胀更加严重。
这个时期属于急性期,及时冰敷处理才能避免症状加重。
误区三:只练腿部力量把康复简单地理解为腿部力量训练是不正确的。
在康复期,强化健体可以促进整体的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加快康复。
而且强化骨盆周围的肌肉和核心肌肉,有助于提升身体的稳定性,减少膝关节负重,增加对身体的控制力,从而减少受伤风险。
误区四:过早进入运动状态术后第三个月是一个危险期,很多患者往往在这个时期感觉恢复好了,于是便急于恢复运动,结果造成前交叉韧带的二次断裂。
实际上,这个时期是一个新老交替期,重建的韧带开始水解,新生的韧带还不稳定。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遗症有哪些?
前交叉韧带断裂后,大夫都会建议采用重建手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一提到手术,很多人都会自然的想到会不会有后遗症的出现,其实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后遗症的出现是有很多原因导致的,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下吧!
骨科专家介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只要选对方法,术后做好保健工作的话,是能够恢复到受伤前的运动水平的,而一些合并半月板软骨等损伤,或者是错过了治疗时间,或者是根本就没法修复的严重损伤、或者是组织学特点(没有自身修复能力的组织的患者,其恢复效果稍差一点,以下是影响康复效果的几个常见因素:
一.前交叉韧带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疾病,患者本身创伤严重程度不同,恢复的效果也可能不同,是否合并有半月板、软骨损伤等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手术时机选择不同,如果受伤后两周到两个月内手术,则半月板软骨损伤的机率会少很多,则术后运动功能会恢复得更好些;
三.手术选择的方式不同,患者的耐受能力以及损伤情况不同,一般情况下,患者术后三个月到半年就可以恢复日常一些运动,如跑步、游泳等,而术后六个月则可恢复对抗性运动,如打球等。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会有后遗症吗?为了能够减少手术的后遗症,建议大家在受伤后,及时到正规骨科医院就诊,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出现后遗症的几率才会降低,希望大家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前交叉韧带(ACL)是人体中重要的韧带之一,它位于膝关节内,起到稳定膝盖的作用。
然而,由于运动伤害或其他因素,前交叉韧带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和功能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然而,手术只是治疗的第一步,康复方案是确保康复恢复和功能重建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1. 术后初期康复阶段术后初期康复阶段的目标是减轻疼痛、控制炎症、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在手术后的第一周,患者应采取下列措施:- 使用冰袋冷敷:冷敷可以减轻术后的疼痛和肿胀,每天可进行数次冷敷。
- 使用拐杖或助行器具:以减轻受伤膝关节的负荷,保护手术部位。
- 进行物理治疗:包括有针对性的按摩和温热疗法,有助于恢复关节活动和减轻肌肉疼痛。
2. 术后中期康复阶段术后中期康复阶段的目标是继续减轻疼痛、增强肌肉力量、恢复正常步态。
在手术后的第二到六周,患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开始进行康复运动:包括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训练,以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 进行局部肌肉锻炼:通过进行一些简单的肌肉锻炼,如直膝提髌、桥式运动等,以增强周围肌肉的力量,减轻受伤膝关节的压力。
- 进行平衡训练:平衡训练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行走稳定性,并减少再次受伤的风险。
3. 术后后期康复阶段术后后期康复阶段的目标是加强肌肉力量、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和运动水平。
在手术后的第六周之后,患者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和锻炼:- 强化肌肉训练:通过进行一些高强度的肌肉训练,如腿部伸展运动、深蹲等,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
- 进行运动模拟训练: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一些运动模拟训练,包括慢跑、跳跃等,以逐步恢复正常的运动水平。
- 个性化康复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康复进展,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指导,包括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的培训等。
总结: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是一个渐进和系统的过程。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用于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或断裂。
手术后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速度。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确保手术时身体状况良好。
医生会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重要性以及术后的护理配合。
术前的准备还包括以下内容:1.术前指导:患者需要在手术前遵守医生的指导,包括饮食、用药等方面的限制。
2.家庭准备:患者需要提前做好家庭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家里的走道、购买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等,为术后的康复创造良好的环境。
3.心理准备: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因此家属和医生需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度过手术前的紧张情绪。
术后护理1.术后镇痛: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医生会为患者开具镇痛药物以减轻疼痛感。
2.伤口护理:术后的伤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且要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3.低温疗法:术后的膝关节常会出现肿胀和疼痛,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低温疗法,如冰敷或者低温疗法器的使用,帮助减轻肿胀和疼痛感。
4.理疗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膝关节的理疗训练,包括膝关节的活动功能训练、肌肉力量恢复训练等,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5.药物治疗:术后的患者常常需要进行抗炎药物、抗生素药物等治疗,以减轻肿胀和预防感染。
6.饮食调理:术后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饮食调理,补充蛋白质和钙质,以促进骨骼和软组织的恢复。
7.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膝关节康复情况,医生会根据康复情况适时调整康复计划。
1.避免重压:术后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避免膝关节的重压,避免扭伤和再次受伤。
2.穿着合适的护膝:在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时,患者需要穿着合适的护膝,保护受伤的膝关节,避免受到外界的冲击。
3.注意伤口状况: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发现伤口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一概述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ligament, ACL)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结构,在膝部各韧带中最易受损。
ACL断裂后,膝关节的不稳不但会影响日常活动和运动,而且会造成关节内结构的进一步损伤。
因此,为了恢复膝关节结构及功能,对损伤的ACL需要进行重建已经成为共识。
目前在ACL重建手术中,依据重建材料划分,重建ACL的方法可分为自体组织重建ACL、同种异体组织重建ACL,以及人工韧带重建ACL。
二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三器械准备1.韧带重建器械。
2.关节镜器械。
3.固定钉。
四适应证ACL损伤患者,只要没有发生骨性关节炎,都可考虑做韧带重建术。
五手术方法1.自体�N绳肌腱(HT)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已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TB)重建ACL失败者、有髌股关节疾病而欲避免加重症状者、对术后的美观要求较高者、因经常跪地工作(如地毯工、木匠等)而要避免膝前痛和跪地痛者,以及髌腱短、有损伤或有病变者。
2.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这是经典的韧带重建方法。
特别是全身性韧带松弛的患者相对禁忌采用HT重建ACL,而BTB钢度较大,如果必须采用自体移植物重建ACL的话,BTB是最佳选择;对于合并有膝关节后内侧韧带结构损伤的患者,也不宜采用HT进行重建ACL,因为�N绳肌是膝关节后内侧的动力性稳定结构,采用HT重建ACL会进一步损伤膝关节后内侧的稳定性,此时可以采用BTB进行重建。
3.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同自体重建相比,优点就是不需要取自体的肌腱。
缺点是可能排异,价格较贵。
在没有自体韧带可供取材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
六并发症1.感染2.韧带松弛七术后护理1.股四头肌锻炼宜早期进行,有利于消肿和减轻肌肉萎缩。
2.肢具固定:是否采用肢具主要取决于手术方法,应听取主刀医生的意见。
3.负重:负重开始时间取决于是否同时存在半月板损伤、软骨损伤并进行了相应手术。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来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在进行这种手术的过程中,手术护理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康复的最佳效果。
一、手术护理前的准备1.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士需要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确认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和有无禁忌症等。
护士还需要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材、消毒设备等。
手术前,护士需要准备好手术室,必须满足环境清洁、温度适宜、气氛稳定等条件。
确保手术室内无沙尘、花粉、动物毛发等物品。
3.手术所需药品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麻醉药、止痛药、抗生素等药品。
护士需要在手术前准备好这些药品并按照医嘱使用。
二、手术护理关键步骤1.麻醉护理麻醉护理是手术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通过麻醉药物的静脉或气管插管给予患者口服,将患者转移到手术台上并连接监护仪,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监控。
在手术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等,如果有异常情况要及时与医生协调处理。
2.手术器械准备手术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手术器械,包括镜头、针头、双腔导丝等。
护士在手术前需要仔细检查每个器械的完整性、清洁度和消毒情况。
在手术结束后需要及时清点手术器械,并确认无残留物品,以防止手术遗漏。
手术前需要准备好手术部位,消毒并遮盖好患者的身体。
护士需让患者保持稳定的体位,以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
手术中,护士应当在医生的指示下掌握手术进度,及时配合医生完成手术。
4.手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护士要及时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处理和包扎。
还需检查患者的穿刺部位和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感染等不良情况。
在患者的恢复过程中,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程度、饮食情况等,配合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手术护理的注意事项1.保证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在进行手术前必须保证手术区域的无菌环境,避免手术感染。
手术室内的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无菌手术服,并在手术前进行手卫生。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护理进展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其通过替代损伤前交叉韧带,增强髌骨髁和胫骨间的稳定性,缓解膝关节疼痛,提高关节功能。
然而,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系统和严格的康复护理,以便尽早恢复正常活动和功能。
本文旨在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护理进展。
一、手术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手术后康复护理是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在手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医护人员应配合患者,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患者积极地参与和配合。
这些措施包括对伤口进行处理和包扎,适时进行物理治疗和按摩,设计康复锻炼方案,进行功能训练等等。
通过康复治疗,患者可以尽早恢复正常的活动和功能,并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二、康复护理进展1、康复治疗的阶段(1)初期康复阶段(离院后至手术后4周):患者需要进行冷敷、止痛、减肿和促进伤口愈合等措施。
康复锻炼以保持关节运动和促进肌肉收缩为主。
(2)中期康复阶段(手术后4至12周):在维持关节运动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对肌肉的训练和功能复原的训练,恢复肌肉力量。
(3)晚期康复阶段(手术后12周至6个月):康复训练逐渐转向功能性的训练和耐力训练,强调运动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逐渐恢复正常的活动水平。
(1)冷敷:冷敷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后的疼痛和肌肉酸痛,减轻肿胀和炎症反应,有利于康复。
(2)物理治疗:可以采用电疗、超声波、激光等物理治疗,有助于减轻疼痛,消除肌肉疲劳,促进伤口的愈合和康复。
(3)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核心内容,促进局部肌肉的恢复和功能恢复。
锻炼的方式包括主动和被动运动,以及功能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等。
3、注意事项(1)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的调节,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有利于康复。
(2)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防止感染和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及时更换伤口敷料。
(3)术后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治疗方案,配合康复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预防伤口再次受到损伤。
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

03 手术过程与操作要点
消毒铺巾及体位摆放
01
02
03
消毒
使用碘伏或酒精等消毒剂 对手术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确保无菌操作环境。
铺巾
在消毒后,铺设无菌手术 巾,以保护手术区域免受 污染。
体位摆放
患者通常采用仰卧位,并 根据手术需要调整膝关节 角度,以便医生进行手术 操作。
关节镜检查与评估损伤程度
VS
预防措施
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使用抗凝药 物预防血栓形成,密切观察下肢肿胀、疼 痛等症状。
关节僵硬风险及预防措施
关节僵硬风险
术后长期制动或康复训练不当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关节功能恢复。
预防措施
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步增加关节活动范围,避免长时间制动。
其他可能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1 2
操作要点
在韧带重建过程中,医生需要精确掌握手术技巧,确保韧带 重建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组织和 神经,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关节腔内冲洗与缝合处理
关节腔内冲洗
在手术结束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关节腔进行冲洗,清除手术残留物和血液。
缝合处理
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处理,确保切口愈合良好。同时,还需要对膝关节进行加压包扎,以减少术后出血和肿胀。
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
演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手术简介与背景 • 术前准备与评估 • 手术过程与操作要点 • 术后护理与康复计划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工作
01 手术简介与背景
前交叉韧带损伤概述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构 之一,负责限制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前 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交叉韧带重建
精勤厚德
前交叉韧带断裂
•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重要的稳定结 构,断裂后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并会 引起膝关节继发损害而严重影响膝 关节功能。
• 目前, ACL重建已成为治疗ACL 缺失膝关节的有效的方法
• 国内有关ACL的临床研究已较广泛 和深入,但仍有许多新的课题有待 于研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关于ACL断裂继发关节软骨损伤 ——实验研究
Mechanical Factors
Biology
Tissue Engineering
展望
交叉韧带损伤与修复重建研究重点: 在关节镜微创重建基础上,将进一 步研究其解剖、生物力学、神经生 物力学,并与组织工程技术、基因 治疗技术以及现代康复技术结合, 进一步提高其临床疗效与运动功 能。
研究方向: ACL手术的解剖、生物学 与功能重建。
同种异体PCL重建ACL临床研究
• 结果
前交叉韧带双束重建
传统而经典的单束ACL重 建已广泛应用,并取得良 好临床效果。
随着研究与技术的发展, 开始了重建ACL前内束和 后外束(PLB)的双束重 建
AM PL
单骨道双束重建
ACL双束重建之骨道定位研究 (不同学者不同方法与位点)
前交叉韧带重建 — 残端保留
自体半腱股薄肌腱、髌腱中1/3(B-P-B)单束重建 最普遍。
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愈合时间较自体移 植物的长(异体移植物完全成熟一般 需18-24个月);疾病传播仍是人们最 关心的问题,低剂量的辐射不能完全 消除病毒传播的风险,高剂量的辐射 将严重降低移植物的生物力学强度, 还有免疫反应是引起移植物延迟愈合 及失败的另一原因,这些问题仍有待 于进一步研究。
(3)软骨损伤与病程 <1年:60%,其中1度伤(95%); >1年: 80%,其中1度伤为55%,3度上为45%
• • •
»
» » »
ACL断裂4个月 C:外髁软骨伤 D:内髁软骨伤 H:外侧半月板伤 L:游离体 M:内侧半月板
伤
• ACL断裂2年 • C:内髁软骨伤;M:外侧半月板伤
最近研究:髁间窝增生狭窄
重建后三维步态分析
能够提供贯穿整个运动过程
反映宏观步态特征的是人与地面间的垂直支撑 力、水平剪应力和足底摩擦力矩等相互作用力 信息(由三维测力台测量),它反映了足底接 触地面时受到制动、支撑、驱动以及保持平衡 的过程;足底压力分布信息反映其微观步态特 征。
ACL重建的难点与挑战
尽管ACL损伤修复与重 建在基础研究与技术改 进上已取得很大进展, 但要真正完成由分布着 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的 许多微型韧带组成,并 举有特殊韧带止点结构 的ACL的解剖修复与生 物学重建,尚需不懈的 研究探索。
1、材料、方法 实验对象:新西兰白兔 预实验:切断ACL1、2、3周后观察软骨损伤变化 实验组:(1)正常对照组:不断ACL
(2)实验对照组:切断ACL (3)实验组1:切断ACL即可重建 (4)实验组2 :切断ACL3周后重建 取材时间:术后8周、16周 观察方法:墨汁染色,HE染色, 甲苯胺蓝染色
• 重建时的强度最大
• 被动伸膝--100N,行走时 • 最为脆弱的时间约为术 400N,加速和减速运动时 后4-8周,降至正常
1700N
ACL11%
38
步态评估与训练
通过视觉、听觉提示为行走障 碍患者进行步态训练和评估, 并可在安全可控的条件下进行 行走中的躲避障碍训练。 自动计算每一步的步长、步 宽、步频和对称性等基本步态 参数,进而通过投影进行步态 训练和指导。
前交叉韧带重建
手术技术方法有许多种:
移植材料:自体组织(髌腱B-P-B,髂胫束,半腱肌腱,股薄肌腱,半 膜肌腱等)、异体组织(跟腱、髌腱、半腱肌腱、股薄肌腱、胫前肌腱 等)、人工韧带等
骨道制作:经胫骨、外到内,辅助入路等 固定方式:界面钉、Endobutton、Rigidfix、wash、门型钉、 Intrafix,肌腱结、骨档等 骨道数量:单束2骨道,双束3骨道、双束4骨道、骨道定位方式不同等
人们对生活质量需求不断提高,要充分认识
专伤(手术)康复的重要性。
运动创伤专科康复工作
康复中充分认识ACL生物力学与移 植生物力学变化,合理有效康复
• 最大载荷(2020±244)N • 四个阶段:缺血坏死、 • 应力变化与膝关节屈伸位 血管重建、细胞增殖、
置、肌肉收缩状态、负重 和塑形成熟期
或者非负重有关。
!
重建失败与翻修
手术技术 创伤因素 纤维粘连 术后感染
移植物的韧带化不足
ACL重建手术康复的重要性
• 目标:治愈疾病,恢复运动系统功能。 • 作用:地位重要,举足轻重。有效地缩短患者
的住院时间,降低致残率, 同时节省大量医疗 费用;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 并可预 防继发性残疾。随着经济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 提高。 • 运动员伤(术)对关节功能恢复要求的提高,
ACL损伤修复重建 临床进展
敖英芳 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
1
关节运动损伤的发病人数呈指数增长 发病人群以年轻患者为主
竞技水 训练强度 平
全民健身运动
关节运动损伤
膝关节手术例数
2
近年来,运动创伤外科领域发展的很 快,尤其是微创外科学、影像医学、移 植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力学、康 复医学发展以及新材料的应用、高新设 备器械的研发应用等,极大地促进了运 动创伤学发展,使得运动创伤临床诊断 治疗技术水平与临床疗效明显提高。
髁间窝侧壁增生 内外髁间棘增生 与断裂病程相关
ACL断裂后 膝关节发生侧向不稳 ACL维持膝关节稳定性
不仅限于前后!
关节镜下ACL重建
ACL急性损伤早期重建治疗的作用尽早处 理合并损伤、尽快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ACL断裂合并内侧副韧带断裂或其他主要 结构损伤时,应尽早手术。早期手术的优 点,是损伤部位清楚,组织修复条件好, 能够早期修复,并可处理合并损伤,使膝 关节早期恢复稳定性,防止后遗病变发 生。
谢 谢 Welcome you!
ACL 断裂早期重建可有效阻止关节 软骨继发 损伤;ACL断裂出现关节 软骨损伤后再重建,对关节软骨
的退变有一定的缓解有作用。
ACL断裂继发关节软骨损害(临床研 究)
(1)软骨损伤发生率 陈旧:75% > 急:性26%(p<0.001)
(2)软骨损伤镜下改变 软骨损伤可见于膝关节各部位,但以髁软骨损伤 居多(67.2%);软骨损伤病理改变为多样化表 现,内髁负重区软骨阶梯状损伤为其特征。
电镜观察
正常软骨结构:
由软骨细胞和基质构成。基质主要成分 是胶原纤维和糖蛋白。 分层:表层
移行层 柱状层 钙化层
关节软骨电镜所见
正常关节软骨分四层:
表层、移行层、柱状 层 、钙化软骨层
ACL切断后3周,内侧股骨
髁软骨出现深达移行层的裂 隙,可见表层及移行层细胞
坏死、 簇聚
ACL切断后16周 ACL 即刻重建后16周 ACL切断后3周重建, 16周取材标本
解剖重建:
• 单束解剖重建和双束重建在恢 复ACL生物力学参数上效果相 同
• 屈膝30°、60°膝关节前后稳 定性及旋转稳定性相同
ACL三束重建
双束重建 → 三束重建
ACL重建的不断研究表明: 人们在不断更在理性回归、同时改进 技术,在不断模拟正常的ACL结构、向 着“解剖与生物力学重建”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