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第二课时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7791f7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4.png)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细胞呼吸是人教版高中生物《生物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
计划用时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主要介绍了生物异化作用的一个重要过程,及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可为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生命活动的过程奠定基础。
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它与前面所学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的主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的主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中的主动运输、胞吞胞吞胞吐、酶、ATP 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如:也为今后学习其他生命活动如: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细胞增殖分化、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奠定基础。
是本单元基本模块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热点。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时简单了解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生在初中时简单了解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但是不深不透,但是不深不透,上高一后已有了细胞结构组成、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糖类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等相关知识做铺垫,但是细胞呼吸毕竟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但是细胞呼吸毕竟是一个微观的化学反应过程,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等手段把细胞呼吸的过程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班里城市学生较多,对于一些农业生产上的实际问题不很清楚,可以酌情设计几个课后研究性学习,可以酌情设计几个课后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搜集资料,让学生搜集资料,让学生搜集资料,分析交流,分析交流,分析交流,培养其动手动培养其动手动脑分析理解的能力。
本课之前已让学生结合发的学案进行了自学,本课之前已让学生结合发的学案进行了自学,自学过程中一自学过程中一定产生了疑问和困惑,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提出并解决疑惑,培养学生自学思考释疑解难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思考释疑解难的能力。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6.20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6.20](https://img.taocdn.com/s3/m/3c2b15fe04a1b0717fd5ddcd.png)
1 mol葡萄糖释放能量196.65 kJ(生成乳酸)或222 kJ(生成酒精),其中均有61.08 kJ转移至ATP中
相同点
其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需要
相互
联系
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之后在不同条件下,在不同的场所沿不同的途径,在不同的酶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产物:
一、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产物、能量的变化。
(以乳酸、酒为例子,讲授发酵的概念。)
无氧呼吸是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不彻底,产生的能量较少。微生物的无氧呼吸通常称为发酵,有两种类型: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酶
C6H12O6+ 2ADP+2Pi→2C2H5OH + 2CO2+2ATP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关键
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组织教学
导课
新授
小结
作业
课前提问:1.有氧呼吸的场所
2.有氧呼吸的全过程
提出问题:人体所有的细胞任何时候都在进行有氧呼吸吗?
(师生共同列举一些无氧呼吸的例子。如马铃薯块茎,水稻的根、蛔虫、骨骼肌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等。引入新课)
课题
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6.16
设计者
教
学
目
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2.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04223a37a5e9856a56126028.png)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呼 吸 速 率 a
温度
温度℃
①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细胞呼吸增 强; ②在最适温度(a点所对应的温度),细胞呼吸最强;
③温度 高于最 适温度 ,酶的 活性下 降 (甚 至变性 失 活),细胞呼吸受抑制。
(2)、O2 缺氧导致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生物有 毒害(使蛋白质变性) 应用:中耕松土、水稻晒田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
C
A
氧气浓度
B
A点: 只进行厌氧呼吸,释放较多CO2。 A点到B点: CO2释放急剧减少-----氧气增多,厌氧呼吸受抑制, 需氧呼吸还很弱 B点到C点: CO 释放量不断上升-----氧气增多,促进需氧呼吸
2
应用:储藏蔬菜,水果和粮食(条件)
气体 交换 相对 值
CO2释放 a O2吸收
酶
能量(少)
丙酮酸 (C3H4O3) 酶 酶
C3H6O3 (乳酸)
(酒精) C2H5OH
+CO2
苹果、水稻等大多数高 等植物细胞、酵母菌等
高等动物、乳酸菌 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 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
第一阶段:
C6H12O6
酶
2C3H4O3 + 4[H] +少量能量 (2ATP)
均在 细胞 第二阶段: (根据不同的生物细胞不同) 溶胶 酶 2C2H5OH(乙醇) + 2CO 2 内完 2C3H4O3 成 酶 2C3H6O3(乳酸) 2C3H4O3
产 物
释 能 联 系
氧化彻底 多(约30ATP)
少(约2ATP)
①第一阶段相同:都是糖酵解过程
②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物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细胞呼吸释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d92651d227916888486d74a.png)
无氧呼吸的过程
葡萄糖 酶
少量能量
[H] 丙 酮 酸
乳酸
乳酸 脱氢酶
乙醇 脱氢酶
酒精 + CO2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一、无 氧 呼 吸
1、酒精发酵: 酒精发酵: C6H12O6
酶
OH(酒精) 2CH3CH2OH(酒精)+2CO2+能量
酵母菌和大多数的植物的无氧呼吸属于此种类型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课堂反馈
1.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以后可在下 列何种物质中发现它( B ) A 丙酮酸 B CO2 C H2O D H2O和CO2
2.种子在浸水和不浸水的情况下进行细胞呼吸都能产生( B ) A 葡萄糖 B 丙酮酸 C 乳酸 D 酒精
3.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D ) A 分解有机物 C 需要酶催化 B 释放能量 D 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课堂反馈
4.某运动员正在进行长跑锻练,从他的大腿肌细胞中检测到3 种化学物质,其浓度变化如下图。图中P、Q、R三曲线依次代 表( B ) A O2、CO2、乳酸 C CO2、O2、乳酸 B 乳酸、CO2、O2 D CO2、乳酸、O2
有氧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呼吸类型 场所 阶段 条件 不 同 点 产物 氧化分解程度 能量释放 1mol葡萄糖 1mol葡萄糖 ATP产出量 的ATP产出量 相 同 点 实质 联系
有氧呼吸 先在细胞质基质中, 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后在线粒 体基质中、 体基质中、内膜上
粮食的保存
珠江啤酒厂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二课时)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第二课时)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b99831e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4.png)
限制因素可能是呼吸底物的量
O
5
10 15 20 O2(%) 或酶的量与酶的活性等。
五 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
2.O2浓度:O2浓度影响细胞呼吸的应用 ①中耕松土 可增强根的呼吸作用,有利于矿质 元素的吸收。
②低氧储存蔬菜、水果、粮食 为了减少有机物消耗,应控制低氧 (a点氧气浓度)环境
No Image
合作探究三: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2870 kJ能量,可以 使977.28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掉了。请你计算一下,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多少,这些能 量大约能使多少ADP转化为ATP?
一 有氧呼吸
合作探究三: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可以释放出2870 kJ能量,可以 使977.28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掉了。请你计算一下,有氧呼吸的能量转化效率大约是多少,这些能 量大约能使多少ADP转化为ATP?
二 无氧呼吸
3.无氧呼吸的定义:
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 量能量的过程。
合作探究八:为什么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ATP,但要进行第二 阶段反应呢?
三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呼吸方式 呼吸场所
条件
分解产物
能量
ATP 产生阶段
相同点
有氧呼吸
主要在线粒体内 氧气、多种酶 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 分解形成CO2和H2O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节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
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线粒体结构与细 01 胞呼吸的关系。(生命观念)
对比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理解细 02 胞呼吸的实质。(科学思维)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2课时.doc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2课时.doc](https://img.taocdn.com/s3/m/fbef99954028915f814dc229.png)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2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呼吸的概念,了解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有能量变化。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协作创新能力。
3. 熟悉细胞呼吸的场所,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理解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概念、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让学生综合、归纳两个总反应式,分析比较二者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比较能力。
4.理解细胞呼吸的重要意义,知道细胞呼吸与外界环境相联系,生物从无氧呼吸到有氧呼吸的进化关系,从而树立生物学进化与适应的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1.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 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的转化,以及细胞呼吸的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1.指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分组讨论并归纳总结。
2.引导学生通过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与讨论,结合课本自主完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学习,归纳总结并绘制表格进行比较。
【教学过程】第1课时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②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如图乙(2)酒精的检测装置:略第2课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1. 现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相对量如图所示。
问:在氧浓度为a时,正确的是()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约67%用于无氧呼吸C.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约33%用于无氧呼吸D.酵母菌停止无氧呼吸2.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图解如下:据右图解回答:(1)反应①②③④中,可在人体细胞中进行的是(2)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这是因为(3)在反应①②③④中,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是【课堂小结】学生先对本节课做出总结,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刚学的知识与以前的知识建立联系,提炼其中解题方法和学科思想,进而使知识达到升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
5.3细胞呼吸第2课时11.14高中生物精品公开课
![5.3细胞呼吸第2课时11.14高中生物精品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7f23f680be1e650e52ea99e7.png)
反应式
细 胞 呼 吸
是否有O2参与决定细胞 呼吸的类型
练习
现象4:为什么把手插进堆放一段时间的新鲜谷堆,会有
潮湿和发烫的感觉?
细胞呼吸:产生H2O,释放热量
复习导入
教学目标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应用
练习
现象5: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打破伤 风疫苗
异养厌氧菌
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
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
复习导入
教学目标
细胞呼吸
练习
Company Logo
知识大检验
3.人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会产生的物质是( )
A.乳酸 C.酒精
B.二氧化碳 D.丙酮酸课堂小结:过程 反应式场所
有氧呼吸
酶的位置决定细胞呼吸不同 阶段的场所
应用
场所
过程
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
练习
1.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营养缺乏 C.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Company Logo
复习导入
教学目标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2.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 肺细胞 B 内环境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
复习导入
教学目标
细胞呼吸
无氧呼吸 应用
练习
+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培养液
请同学们总结无氧呼吸的概念:
指细胞在 无氧 条件 下,通过 酶 的催化 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 分解成为不彻底
,同时释放 少量 能量的过程。
第一个阶段: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 段完全相同
C6H12O6
5.3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
![5.3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a296e3d31126edb6f1a1035.png)
第2课时
考纲要求 1.细胞呼吸(ǁ) 考点分析 1.用细胞呼吸的原理 解决实际问题 2.影响细胞呼吸的因 素分析
2.探究酵母菌的呼吸 方式(实验)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 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 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有氧呼吸过程分多少个阶段? 2.写出各阶段的场所和过程。 3.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方程式,并指出产 物中的CO2和H2O中的氧来自于哪个反应物?
(二)无氧呼吸
阅读课本,回答以下问题: 1.无氧呼吸分成多少阶段?写出每个阶段的 场所和过程。 2.写出无氧呼吸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判断对错
1.原核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均没有线
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3.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能量全部转化成ATP。 ×
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这反应只发生在动物中。
4.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二氧化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 吸只在第一阶产生ATP。
√
下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 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器官 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 的 5倍 C.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最弱 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不需氧参加
呼吸场所
是否需氧 分解产物 释放能量 相同点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需氧参加
5-3细胞呼吸(第二课时)
![5-3细胞呼吸(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45b52459e518964bcf847c6e.png)
第五章第3节 ATP 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姓名 班级 组名 【学习目标】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及异同。
【自主学习】1、有氧呼吸概念:是指细胞在________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______,产生二氧化碳和_________,释放能量,产生许多A TP 的过程。
2、有氧呼吸发生的场所是 和 ,其中 是主要场所,第一阶段发生在 中,第二阶段发生在 中,第三阶段发生在 上。
葡萄糖 (填能或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参与反应,有氧呼吸 (填一定或不一定)要线粒体。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是3、无氧呼吸的概念:是指细胞在________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 等有机物分解为______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 A TP 的过程。
无氧呼吸的场所: ,第一各阶段发生在 中,该阶段中所发生的变化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在 中,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发酵专指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根据 的不同,发酵可以分成两种,产生 的称为酒精发酵,产生 的称为乳酸发酵。
【合作探究】:【课堂反馈】:1、把青蛙和小白鼠从 25 ℃ 的温室中移到 5 ℃ 的环境中,这两种生物的需氧量变化是( ) A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减少 B .青蛙的需氧量减少,小白鼠的需氧量增加 C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增加 D .青蛙的需氧量增加,小白鼠的需氧量减少2、在马拉松长跑中,运动员骨骼肌肌纤维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 A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B . 丙酮酸的水解 C . 葡萄糖的酵解 D . 脂肪酸的氧化3、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 ) A .葡萄糖 —— 丙酮酸 —— 氧 B .葡萄糖 —— 丙酮酸 —— 氧 C .葡萄糖 —— 氧 —— 水 D .葡萄糖 —— 丙酮酸 —— 二氧化碳4、请依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分别为:、 、 (2)填写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为:、 、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进入该 场所反应的物质是 。
第三节第二课时细胞呼吸
![第三节第二课时细胞呼吸](https://img.taocdn.com/s3/m/a2ceb200581b6bd97f19ea2b.png)
巩固: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①产生CO2的阶段( 二 ) ②产生H2O的阶段( 三 ),H2O参与的阶段( ③氧气参与的阶段( ) 二 ④产生ATP的阶段( 三 ) 一、二、三 ⑤产生ATP最多的阶段( ) 三
)
课堂练习
线粒体 1、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 2、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可 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此时葡萄糖被分解为—— 乳酸 ———— 与氢结 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 合生成水,释放能量。 ———————————————— 无氧呼吸 4、生物的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 和 —————— —————— —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供给肌肉活动的能量是通 有氧 过—————— 呼吸提供,其能源物质主要是 ———— 葡萄糖 ————
酶
2C2H5OH(酒精)+ 2CO2+ 少量能量
例:大多数植物(苹果储存久了、高等植物水 淹)、酵母菌
3、概念: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 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 物,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有氧呼吸概念: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 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 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二课时)
一有氧呼吸
1、主要场所:
3. 总反应式: C6H12O6 +6H2O +6O2
酶
6CO2+12H2O +能量
(2870KJ)
4.概念(书p94黑体字) 场 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 要) 件: 需氧气,需酶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
![细胞呼吸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5356b72dbd64783e09122bfd.png)
2、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是 A、淀粉 A、淀粉 B、糖原 B、糖原 C、葡萄糖 C、葡萄糖 D、ATP D、ATP
C
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被分解为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 丙酮酸是发生在细胞的 B A.细胞核里 B.细胞质基质里 C.线粒体里 D.高尔基体里
4.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 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得到上清液(只 含有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只含有细胞器)。 在3支试管甲乙丙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上清液、沉 淀物、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同时分别 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经过一段时间 后,产生CO2和H2O的是(B) A.甲 B.丙 C.甲和丙 D.丙和乙
第二课时
根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参与, 是否有氧 根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参与, 有氧呼吸 我们把细胞呼吸分为 无氧呼吸 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有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
有氧呼吸的场所 有氧呼吸的场所
线粒体——主要场所 线粒体——要场所:
内膜(形成嵴) 内膜(形成嵴)
外膜
线粒体膜 线粒体基质
外膜 内膜
含有有氧 呼吸有关 的酶
线粒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 6O2 ③
大能 酶
C6H12O6 ① 酶
4[H]
2丙酮酸
少能
②
20[H]
6H2O
酶
少能
12H2O
6CO2
线粒体
发生 释放能 是否需 反应物 生成物 量 氧 部位 第一 细胞质 葡萄糖 丙酮酸 阶段 基质 [H] 第二 线粒体 丙酮酸 阶段 基质 H 2O 第三 线粒体 [H] 阶段 内膜 O2 CO2 [H] H 2O 少量 不需
O的转移情况 的转移情况 C6H12O6 + 6H2O + 6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 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 彻底地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或 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 的过程。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每空1分抢答
类型 项目
有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线粒 体(主要)
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场 所
区 别
40%
3.总反应式:
C6H12O6 + 6 H2O + 6 O2
酶
6 CO2+ 12 H2O +能量
思考:化学式前后的水分子能否抵消? 如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小结:有氧呼吸 氧 的参与下,通过 有氧呼吸:细胞在____ _______ 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 葡萄糖等有机物 H2O ,释放 ____________ 彻底氧化分解,产生_____ CO2 和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量能量 大量ATP 的过程。
3、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D
知识总结
有机物在活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 概念: 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1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丙酮酸+4[H]+少量能量
有 酶 6CO2+20[H] +少量能量 氧 2线粒体基质2丙酮酸+6H2O 呼 酶 12H2O+大量能量 吸 3线粒体内膜 24 [H] +6O2 总反应式:C6H12O6 +6O2 酶 6CO2 +6H2O +大量能量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产生酒精: 发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 产生乳酸: C6H12O6 酶 2乳酸+少量能量 C6H12O6 酶
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展示:小组讨论 2分钟 问题:无氧呼吸每一阶段的场所在哪里?分别发生什
么物质和能量变化? 请写出每一阶段发生场所、化学反应方程式及能量变化。
任务布置:3组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 2组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酒精过程) 1组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产乳酸过程)
(二)无氧呼吸:
1.进行场所:细胞质基质
细 胞 呼 吸
无 氧 呼 吸
发生生物:动物,乳酸菌,马铃薯块茎, 玉米胚
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
互问互答 夯实基础
谢谢!
1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一)有氧呼吸: 1.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场所)
思考:为什么线粒 体能进行有氧呼吸?
内膜——酶 基质——酶
有氧呼吸过程展示:2分钟小组讨论
任务布置: 第一阶段 1组负责 第二阶段 2组负责 第三阶段 3组负责
2、有氧呼吸过程:
C6H12O6 细胞质基质 ①
复 习 提 问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 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葡萄糖 生物体新陈代谢所需能量 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ATP 那么:葡萄糖中储存的能量如何转化为生命活动所 需要的直接能量ATP的呢?
第3节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概念:
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 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 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4[H]
酶
能
热
2ATP
6O2
2丙酮酸
热
34ATP
线 粒 体 酶 内③ 膜 20[H]
能
6H2O
②
酶
能
线 粒 体 热 基 2ATP 质
12H2O
6CO2
线粒体
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
有1161kJ转移至ATP 能量效率高达多少 1mol葡萄 糖释放能量 2870kJ 其余1709kJ主要以热 能的形式散失掉。
3.总反应式:
2C3H6O3 + 少量能量
C6H12O6 2CO2 + 2C2H5OH +少量 能量
能量去向
1mol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后,共放出196.65kJ的能量, 其中有61.08KJ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以热 能的形式散失,未释放的能量储存在何处?
问:为什么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
条 件
产 物 释 能 联 系
需氧、酶等
二氧化碳和水 大量,38ATP
①两者第一阶段相同
不需氧、需酶
酒精和二氧 化碳或乳酸
少量,2ATP
②都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1、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糖类的氧化分解 B、脂类的氧化分解 C、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D、核酸的氧化分解
A C
2、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肺细胞 B、内环境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2.过程: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葡萄糖
少量 能量 2ATP
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葡萄糖
少量 能量 2ATP
4个[H]
酶
4个[H]
酶
2个丙酮酸 酶
2C2H5OH+2CO2
举例: 水稻根部细胞; 苹果果实内部细胞; 酵母菌;…… 举例:
2个丙酮酸 酶
2C3H6O3 人和动物;玉米的肧 甜菜块根、马铃薯块茎; 乳酸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