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答案:高一语文套卷2019.6.29
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
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撺担(XXX)娇奢人迹罕至(hàn XXX)有例可援..B.创伤(chuāng shāng)斑斓广袤无垠(yín)自相茅盾..C.愤懑(XXX)辉煌骇人听闻(hài rén)引经据典..D.寒噤(XXX)籍贯怏怏不乐(yàng yàng)相得益彰..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是一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除了桂林山水外,江西龙虎山的仙女岩也是举世无双的。
C.灾区的人们不是在孤军奋战,千千万万的国人在和他们一起守望相助。
D.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若干人努力拼搏的汗水,他们沥尽心血换来品牌的屹立不倒。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不可否认网络通信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B.脐橙是当地著名的经济作物,许多赣南农民以种植脐橙为生。
C.班主任严肃处置了XXX欺负班上弱小同学。
D.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由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凉茶和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组成。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⑤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
⑥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
A.⑤⑥②①③④B.③④⑤⑥②①C.③④②⑤⑥①D.⑤⑥①④③②5.结合上下文,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育的态度,XXX注重向他人研究,强调借鉴,他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共10套 )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题(一)1.文章题目为“过秦论”,文章中真正指责秦之过的文字是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文章第一段叙秦之兴,第二段叙秦之亡,这两段的史料叙述占了绝大部分篇幅,这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但记叙多于议论,这样安排内容是否得当,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4.请简要说明文章的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5.作者从政治、军事、文化、地理防御等方面描述了秦始皇的事迹,请简要说明(可以采用原文)。
高一2019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宫斗剧”的文化本质顾名思义,“宫斗剧”,比如《后宫》《甄嬛传》《芈月传》等,其中几乎所有的故事都发生在与世隔绝的后宫中,“斗”是其核心情节和叙事重心。
而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战场上厮杀的,是一群原本娇弱的贵族女性。
她们拼死争斗的目标只有一个:皇帝的雨露和恩宠。
在这些后宫女子的人生中,只要是为了争宠和固荣,一切手段与权谋都被认为是合理的。
故事中的所有人物都表现出对这种价值观的绝对认同,没有质疑和反叛,没有对与错、善与恶的区分,所异者只有手段的高下与计谋的成败,以及由此带来的命运的迥然分野。
但即便如此,这些智计百出的女子在强大的男权和君权面前,仍然是不堪一击的。
她们的得势与失宠,都在皇帝的一念之间。
尊贵如皇后、贵妃,渺小如宫女,都不过是帝王手中的一颗棋子。
身处其中的女性,因而对自身的险恶处境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敏感,种种拿不上台面的阴狠伎俩,正是她们在“斗争”中寻找到的应对之策。
换句话说,她们不过是在重演“以恶制恶”的套路。
从本质上看,“宫斗剧”属于娱乐至上的“戏说历史”,虽然不承担再现真实的任务,但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和利用历史资源的问题。
换句话说,电视剧想象力的匮乏和创作水准的低下,只是宫斗题材重复出现的表面原因,更为深层和隐藏的因素,则与我们面对历史的态度密切相关。
事实上,“宫斗剧”不过是类型剧的一种。
在“宫斗剧”盛行之前,宫廷题材历史剧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以《汉武大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为代表的“帝王系列”,着力展示当权者称霸天下的雄心和治理江山的艰难,重在塑造开疆拓土、守业有成的明君和廉政清明、以民为先的能臣,与主流意识形态重塑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精神吁求一脉相承。
而以《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为代表的“戏说系列”,则延续了古已有之的“明君清官侠客梦”的叙事模式,其中隐含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批判性。
即便是备受争议的《还珠格格》,也不乏追求自由、蔑视权贵的动机与心理诉求。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共10套 )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题(一)一、基础知识(共12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只错一个的是()A. 焚椒兰(jiāo)不霁何虹(qí)垣墙(huán)先妣(bǐ)B. 长号(hào)老妪(yù)偃仰(yǎn)蓬蒿(hāo)C. 呱呱而泣(guā)朝菌(zhāo)架梁之椽(yuán)鼎铛玉石(dāng)D. 分外妖娆(fèn)斑鸠(jiū)宿舂粮(chōng)举酒属客(zhǔ)答案:B2. 下列选项中,字型全对的一组是()A.阖门毛骨悚然浮想连篇蓬蒿B.万籁俱寂横槊赋诗烦燥眷属C.沧海一栗尽态极妍呕哑媵嫱D.斑驳屋檐泠然异爨答案:D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侣鱼虾而友麋鹿B.东犬西吠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东望武昌C.辞楼下殿,辇来于秦D.六王毕,四海一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是:()A.又杂植兰桂木于庭B.日过午已昏月出于东山之上大母过余C.比去,以手阖门D.盘盘焉,囷囷焉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答案:C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她虽然去美国读书了,但她那美妙的歌声仍然余音袅袅,不绝于耳。
B. 我和李刚小学毕业后就分别去了不同的学校读书,没想到几年后,我们竟然考进了同一所大学,真是破镜重圆。
C. 他这个人从来都是独善其身,同学有了麻烦,他每次都是躲得远远的,更别说关心帮助了。
D. 我拿他当最好的朋友,他却利用我对他的信任出卖我们公司的秘密,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答案:B.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句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共9套 )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卷(一)1.注释下列多义词2.选出“殆”字意义相同的两项()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C进退不由,殆例送死D郦元之所见,殆与予同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①暴秦之欲无厌②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③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④辞决而行⑤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⑥秦有余力而制其弊⑦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⑧同舍生皆被绮绣⑨独不怜公子姊邪⑩可得闻与4.下列各句中均含有第三人称代词的一项是()①思厥先祖父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④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⑤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⑤D②③⑤二、语言运用1.补出下列各句中省略的内容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③公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④竖子不足与()谋⑤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
”()曰:“好乐何如?”2.对下列各句从句式特点上分类正确的是()①句读之不知②唯弈秋之为听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④皆不可限以时月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⑥其势弱于秦⑦唯利是图⑧吞舟是漏A①②③/④⑥/⑤⑦⑧B①②③⑤/④⑥/⑦⑧C①②⑦⑧/③⑤/④⑥D①②⑦⑧/③④⑤⑥3.选出下面两句译文正确的项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A为了国家,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威力所挟制啊!B治理国家,千万不要让自己被别人积蓄的淫威所胁迫啊!C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使自己为别人的一贯暴力所挟制啊!D治理国家的人,(千万)不要被别人的淫威所威胁啊!②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A秦国人想吞掉六国也吞不下去B秦国人吞食六国也不能咽下咽喉C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去D秦国人连吃饭都不能咽下咽喉去三、阅读思考阅读苏辙《六国论》中的一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①五倍之①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②攻山西千里之秦,而①不免于灭亡。
2019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有答案)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3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微信,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
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
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
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
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
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
书痴,古往今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
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
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
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
2019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卷(答题卡)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答题卡)上,请看清试题序号。
一、古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片断,完成1 -10题。
(28分)烛之武退秦师(节迭)①佚之孤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②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③子犯请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表述中,不能致使秦伯退军的一项是(3分)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C.许君焦、瑕,軔济而夕设版焉。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古代礼仪要求面对地位不比自己低的人时不能直呼其名,而用与其人有关的其他人、亊、物来代替,以表示对方的尊敬。
以下各句不属于这类情况的一项是(3分)A.以昭陛下平明之理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泰王D.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既东封郑”中的“封”相同的一项是(3分)A.又欲肆其西封B.范增数目项王C.封闭宫室,还军霸上D.朝济而夕设版焉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3分)A.行李之往来B.大阉亦巡逻畏义C.备他盗之出人与非常也D.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5.烛之武在劝说秦伯时说:“夫晋,何厌之有? ”如果用一个四字成语将“何厌之有”的句意表达出来,这个成语是▲。
人教版2019学年语文高一考试试卷含答案(共10套 )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题(一)一.基础知识1. 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公姥(lǎo)否泰(pǐ)虽与府吏要(yāo)报府(bào)B伶俜(pīn)遗施(yí)便言(biàn)耳著明月珰(dāng)C勿复重纷纭(chóng)青骢(zōng) 拾芥(jiè)揣测(chuǎi)D筵席(yàn)赍钱(jī)拊掌(fǔ)蹙愁眉死临侵地(cù)2 .下列字音全对的一项是()A玉醅(péi)闷沉沉(mēn)俯首帖耳(tiē)冠冕(guān)B怀揣(chuǎi)侍婢(bì)咆哮(xiào)悲恸(tòng)C挣揣(zhèng)挣扎(zhēng)罗帏(wéi)经纬(wěi)D金钏(chuān)踉跄(liàng )挣命(zhēng)恓恓惶惶(xī)3. 下列字音全错的一项是()A一打铅笔(dǎ)荫蔽(yìn)逮捕(dǎi)伺候(sì)B荫庇(yìn)剑鞘(qiào)媲美(bì)不卑不亢(kēng)C谂知(niàn)自缢(yì)骄横(hēng)伺机(cì)D骷髅(gū)谥号(yì)吞噬(shì)猫逮老鼠(dǎi)4. 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 那一个该死的家伙在这晚上到这儿来打扰我在爱人墓前的凭吊?B. 听好我的吩咐,无论你听到什么瞧见什么,都只好远远的站着不许动,免得防碍我的事情。
C. 我要把经过的情形尽量简单地叙述出来,因为我的短促的残生还不及一段冗繁的故事那么长。
D. 你无情的泥土,吞筮了世上最可爱的人儿,我要掰开你的馋吻,索性让你再吃一个饱。
5.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他的这部新作,对人性丑陋一面的揭露.剖析和挞伐,鞭辟入里,发人深思。
B.说起去年发生的那件事,两个人脸上依如往常,目光中带着幽怨和冷漠,相对许久许久。
2019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带答案)
—、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
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
其一,空间弹性。
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
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
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
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
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
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
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
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
其三,意义弹性。
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
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
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2019-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C。
此选项与原文的对应区域在第二段:“中国画的临摹不仅仅是对临本的技艺、内容的复制,更重要的是学习这些经典作品的画理”及“如学习山水画,必须掌握经典山水画中的勾、皴、点、染以及树法、石法等技能,这些技能既是画法……”选项转述为“临摹对象,不是其技艺和内容”,错误。
A项对应原文第一段“然而在以视觉艺术为主导的现代美术中,中国画以放弃自身的优势为代价……以致自身核心价值慢慢迷失”,因果关系转述正确。
B 项对应原文第二段“中国画学习第一步不是写生,而是临摹,因为学画……”因果关系转述正确。
D项对应原文第二段“好比学习汉语……加以变化和创建”概述转述正确。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2.B。
此选项的原文对应区域在第三段:“临摹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学习绘画技能,另一方面是领悟作品的格调与品位、审美价值”“也要在经典画作中感知中国艺术的独特美学意识与表达方式”。
可见,在临摹经典画作的过程中感知中国艺术的独特美学意识或审美价值,与学习绘画技能或表达方式,这两方面应是兼有之。
选项分析论据及论点之间的关系,称“目的就是领悟这些经典作品中丰富的审美价值”,缩小了目的的内涵,错误。
A项对应原文第三段“摹者要尝试从作品中感受到不同的艺术气息:高华、雅致……从而锻炼自己审美辨识的能力”,整合句间关系,转述正确。
C项对应原文第四段“书法中的临摹有实临与意临之分………力求还原与逼真补述指示代词“此”,筛选整合“实临”的相关信息,正确。
D项对应原文第四段“意临则相当于中国画中的‘仿’与‘拟’的方式……以获取新的变化”及“所以‘通临’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临摹……是艺术在传承中的一种再创造”,筛选整合“意临”的相关信息,正确。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
3.A。
原文并没有体现“中国画的绘画语言、审美特点及核心价值”与“以视觉艺术为主导”这种冲突,且根据原文第一段“它不仅仅是技术与视觉的展现,更是人文修养、个人心性与宇宙自然相息相通的综合体验”一句可见,中国画本身展现了技术与视觉,并非排斥视觉艺术。
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2019级高一新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撺.掇 (cuān) 娇奢人迹罕.至(hàn)有例可援B.创.伤(chuàng) 斑斓广袤无垠.(yín)自相茅盾C. 愤懑.(mǎn)辉煌骇.人听闻(hài) 引经俱典D. 寒噤.(jìn) 籍贯怏.怏不乐 ( yàng) 相得益彰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那是一张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除了桂林山水外,江西龙虎山的仙女岩也是举世无双....的。
C.灾区的人们不是在孤军奋战....,千千万万的国人在和他们一起守望相助。
D.每个品牌的背后都有若干人努力拼搏的汗水,他们沥尽心血....换来品牌的屹立不倒。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不可否认网络通信技术没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B.脐橙是当地著名的经济作物,许多赣南农民以种植脐橙为生。
C. 班主任严肃处置了小明欺负班上弱小同学。
D.加多宝旗下产品包括由红色罐装、瓶装“加多宝”凉茶和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组成。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所以说,种善得福,所以根本的解决途径在于努力行善爱惜身体,这才是永久的保富之法。
②反之,如果他本来就体质好,却当成有着重大疾病一样的爱惜身体,他必定会益寿延年。
③我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④眼前光景很好不代表以后很好,原因多半是因为人无远虑。
⑤一个家庭即使富贵至极,他终究挡不住只消福不种福。
⑥比如一个人身体很健康,但若他过度消耗,不注意养生,那大病总有一天会找到他。
A.⑤⑥②①③④B. ③④⑤⑥②①C. ③④②⑤⑥①D.⑤⑥①④③②5.结合上下文,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育的态度,孔子注重向他人学习,强调借鉴,他说:“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教育,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之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2019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以前,诗基本上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载体,宋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把宋代文人推向了一个理性主义的王国。
他们建构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道、佛相互渗透的宋代理学思想体系,主张“文以载道,经以致用”,并以此观照世间万物,诗词成为一种格物尽理的载体,而苏轼,正是这当中的积极实施者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写下的千古诗篇,不仅蕴含了他一生的理想、追求、情怀,也折射出哲学思想的光辉,达到了理趣和情趣的完美统一。
苏轼的诗词所展示的精神境界,除了儒家所代表的生命意志的向上的张势以外,还有老庄所代表的痛苦心灵得以解放的精神张势。
他观照万物不仅仅是儒家的“仁者爱及万物”的观物方式,同时蕴含有庄子的“物化”哲思。
苏轼的据于儒、依于老、逃于佛的人生哲学使他“寓身物中,超然物外”。
儒家的入世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和日常生活中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形成了他执着于人生而不执着于得失,热爱事业又不热衷于进退的思想。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达观,“世事洞明皆学问”的睿智,使苏轼能俯仰宇宙人生,对世间万物能够进行独特的思考,并用诗词这个栽体显现出来。
苏轼诗词所表现出的哲理,有别于一般的抽象、空泛的理,是通过格物体情,从形象中反映理和表现理。
这样的诗词在苏轼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表现自然法则,揭示人生哲理的,如《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不是直接表达对春天的喜悦,而是放弃了自我本位,化入自然,像自然一样生活,一样生存,把他的感觉,转换成大自然中生物的感觉,通过大自然本身的生命律动来体现。
这正是庄子所代表的道家观物心态,以自然的方式去看待自然。
另一类诗是揭示日常生活感受,观察事物妙理的哲理诗。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阅历丰富。
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卷及答案(共10套 )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卷(一)一.基础检测(25分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病偻.(脊背弯曲)名我固.当(本来)B.遂.而鸡豚(成,养大)故病.且怠(穷困)C.根拳.而土易(拳曲,伸展不开)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根本)D.勖.尔植(勉励)字.而幼孩(养育)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B.故吾不害其长.而已见长.人者好烦其令C.故.吾不害其长而已其培欲平,其上欲故.D.凡长安富豪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传其事以为.官戒3.下列加点的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名.我固当②旦.视而暮抚③早实.以蕃④其筑.欲密⑤非有能硕茂..之也⑥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⑦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⑧故木之性日.以离矣⑨见长人者好烦.其令A.①③④⑦/②⑧/⑤⑥⑨/B.①②③⑦/④/⑤⑥⑨/⑧C.①③④⑦/②/⑤⑨/⑥/⑧D.①②③⑦/④/⑤⑨/⑥⑧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连词,虽然)虽.鸡狗不得宁焉(《捕蛇者说》)(连词,即使)B.因.舍其名(连词,表示承接,于是)因.击沛公于坐(连词,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乘机)C.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连词,而且)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连词,尚且)D.既.然已,勿动勿虑(表时间,已经)既来之,则安之(表推论,既然)5.下列各句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人,世称“柳河东”。
又因官至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
B.柳宗元和韩愈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在古文理论上有着相同的见解,但韩愈在排斥佛老、复兴儒学、提倡师道方面贡献较大,而柳宗元则注重反应社会现实问题,如我们初中学过他的《捕蛇者说》。
C.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
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都写得精湛感人,表现了作者本人的正直品格,寄托了他的政治主张,反映了社会现实,可以说是继司马迁《史记》之后的一个新发展。
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语文考试试卷和答案(10套 )
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起人教版2019学年高一政治考试试卷(一)一、语言运用(2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七一”前夕,市委老党员为了迎接建党九十五周年,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特殊的支部活动,他们集体回忆峥嵘岁月....,重温入党誓词。
B.有些正值风华正茂....的儿童沉迷在网吧里,浪费了时光,荒废了学业,真让人痛惜。
C.聆听着猴年新春的激昂鼓点,我们意气风发....,信心百倍,激情满怀。
在“开放+创新”双轮驱动下,中国大地正飞驰在希望的田野上,前程似锦,活力无限。
D.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有“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解析:选B。
B项,使用对象不当。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A项,峥嵘岁月:不寻常的日子,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C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D项,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诗人毛泽东》一书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使读者全面了解毛泽东诗词的思想艺术。
B.据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报道表示,他“从未向中俄政府提供情报”,中俄“也没有从其笔记本电脑里提取信息”。
C.近两年来,随着互联网中微博这一交流方式的发展和出现,全球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人员纷纷开通微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提升政府在民众中的形象。
D.感动中国人物刘盛兰老人,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
他用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用感人的行动,弘扬着中国力量。
解析:选A。
B项,句式杂糅。
“据……报道”和“斯诺登通过……表示”两种句式杂糅,删去“据”和“报道”。
C项,语序不当。
将“出现”和“发展”位置调换。
D项,搭配不当。
将“弘扬”改为“凝聚”。
语序不当之并列词组(短语)位置不当在一个句子中,并列词组(短语)中的各项,要注意其轻重、先后、大小的关系,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否则容易出现位置不当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套卷练习(2019.6.2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尚象观念从《周易》开始。
易象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也是审美意象的源头。
伏羲通过对自然万物的仰观俯察,探索出了万物的变化规律,并取万物之意,创制出了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的八卦图,以象喻意。
八卦如此,审美意象的创构同样如此,两者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
王羲之《兰亭集序》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说法。
这种游目骋怀,正是在俯仰体悟之间获得审美的愉悦。
通过仰观俯察,主体在立象尽意之中进行审美的体悟和创造。
中国自古以来的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体验方式和创造方式,是审美方式的体现。
观物取象包含着审美的观照方式,其观其取,都体现了古人的尚象精神。
立象尽意乃以象见意,突出了象的表意功能。
在上古的器物和艺术创造中,主体观物取象的目的在于制器和创构艺术意象。
《周易·系辞上》所谓“制器者尚其象”,《左传·宣公三年》所谓“铸鼎象物”,说的都是尚象制器。
从史前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开始,中国的器物创造和艺术创造都体现了尚象的精神。
象是感性生动的,以其张力不断生成和创构。
观物取象本身不仅是一种感悟方式,而且还借助想象力进行意象创构。
同时,象还具有丰富的象征性,借助于虚实相生等手法,使丰富的意味和情趣得以呈现。
汉字中包含着尚象的特征。
汉字如诗如画,是以象形表意为基础的文字,包含着意象的形态及其组合,体现了审美的思维方式。
汉字都在不同程度上以象表意,是观物取象的产物,从自然和社会中提取物象和事象,充满着情趣和意味,借以表意,具有直观性和象征性的特点。
在用字的过程中,主体常常使文宇承载着主观的情意,使象与情意相统一。
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和使用,促进了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
这种审美特点,尤其表现在作为文字运用的诗歌等文学作品中。
审美的创造包括器物的创造和文学艺术的创造,取象于自然中的物象和社会生活中的事象,在此基础上主体能动地进行拟象,并且借助想象力进行象的组合和创造。
拟象在似与不似之间,增强了表达的张力,由此创构而成意象,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使象具有类比和象征的意味。
早在史前时代,玉器、陶器和岩画创造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意象创构的物化形态。
其中的象生造型,往往带有象征的意味。
意象创造的思想从《周易》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开始,发展到南北朝《文心雕龙》“窥意象而运斤”,意象从而成为文学艺术的审美范畴。
(摘编自朱志荣《论中华美学的尚象精神》)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伏羲创制的八卦图与后世审美意象的创构都是采取以象喻意的方法,两者的结果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B.观物取象包含着审美的观照方式,立象尽意突出了象的表意功能,因此说观物取象、立象尽意是审美方式的体现。
C.汉字尚象特征的确立和发展,取决于汉字在中国的形成、完善与使用,这在诗歌等文学作品中表现得尤其鲜明。
D.器物的创造和文学艺术的创造都是审美创造,都包含取象和拟象的过程,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借助想象力进行组合和创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一段用《兰亭集序》中的相关说法,论证俯仰体悟可获得审美愉悦的道理。
B.文章第二段引用《周易》和《左传》中的内容,论说观物取象是审美方式的体现。
C.文章以大量篇幅阐述象与审美的内在关联,强调了中华美学具有尚象精神的观点。
D.文章解说尚象观念缘起,阐述取象、立象的审美方式尚象的表现,等等,有条不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从《周易》开始就有了尚象观念,从史前彩陶的造型和纹饰开始就体现了尚象精神,这表明,中华尚象传统历史悠久。
B.如果象不能借助虚实相生等手法而产生丰富的象征性,那么人们在使用象时就难以把丰富的意味和情趣借助象得以呈现。
C.在使用汉字过程中,主体常常使文字承载着主观的情意,使象与情意相统一,这说明汉字的表意可以随汉字的使用而不断丰富。
D.史前时代的玉器、陶器和岩画中的象生造型的意象,往往带有象征意味,这表明,这些意象创造超越了使用价值,都属于艺术创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望乡的牧神余光中那年的秋季特别长。
草,在渐渐寒冷的天气里,久久不枯。
空气又干,又爽,又脆。
我几乎以为,站在四围的秋色里,那种圆溜溜的成熟感,会永远悬在那里,不坠下来。
终于一切瓜,一切果都过肥过重了,从腴沃中升起来的仍垂向腴沃。
每到黄昏,太阳也垂垂落向南瓜田里,红橙橙的,一只熟得不能再熟下去的,特大号的南瓜。
日子就像这样过去。
晴天之后是晴天之后仍然是完整无憾饱满得不能再饱满的晴天,敲上去会敲出音乐来的稀金属的晴天。
就这样微酩地饮着清醒的秋季,好是好,就是太寂寞了。
在西密歇根大学,开了三门课,我有足够的时间看书,写信。
但更多的时间,我用来幻想、回忆,回忆在一个岛上做过的有意义和无意义的事情,一直到半夜,到半夜以后。
我不知道,我的寂寞应该以时间还是空间为半径。
就这样,我独自坐到午夜,万籁俱寂之中,听胡髭无赖地长着,应和着腕表巡回的秒针。
这样说,你就明白了。
那年的秋季特别长。
我不过是个客座教授,悠悠荡荡的,无牵无挂。
我的生活就像一部翻译小说,情节不多,气氛很浓;也有其现实的一面,但那是异国的现实,不算数的。
在我教过的美国大孩子之中,劳悌芬和其他少数几位,大概会长久留在我的回忆里。
那年的秋季,本来应该更长更长的。
是劳悌芬,使它显得不那样长。
我仍记得,那天早晨刚落过霜,我正讲到杜甫的“秋来相顾尚飘蓬”。
忽然瞥见红叶黄叶之上,联邦的星条旗扬在猎猎的风中,一种摧心折骨的无边秋感,自头盖骨一直麻到十个指尖。
有三四秒钟我说不出话来,但脸上的颜色一定泄漏了什么。
下了课,劳悌芬走过来,他说:“我家在农场上,星期天就是万圣节了。
如体有兴致,我想请你去住两三天。
”我们向南方出发了。
秋,确是奇妙的季节。
每个人都幻想自己像两万尺高的卷云那么轻,一大张卷云卷起来称一称也不过几磅。
又像空气那么透明,连忧愁也是薄薄的,用裁纸刀这么一裁就裁开了。
到了劳悌芬的家。
太阳已经偏西。
夕照红漆的仓库,显得特别明艳映颊。
一个丰硕的妇人从屋里探头出来,大呼说:“我晓得是你,怎么这样晚才回来,风好冷,快进来吧!”大家在晚餐桌边坐定。
她的母亲给了晚餐桌上暖洋洋的气氛。
她是一个胸脯宽阔,眸光亲切的妇人,笑起来时,启露白而齐的齿光,映得满座粲然。
她一直忙着传递盘碟。
看见我饮牛奶时狐疑的脸色,她说:味道有点怪,是不是?这是我们自己挤的母牛的奶,原奶,和超市上买到的不同。
等会你再尝尝我们自己榨的苹果汁。
”晚餐后,他母亲移走满桌子残肴,为大家端来一碟碟碟南瓜饼。
那年的秋季特别长,似乎可以那样一直延续下去。
那一夜,我睡在劳悌芬家楼上,想到很多事情。
南密歇根的原野向远方无限地伸长,伸进不可思议的黑色的遗忘里。
地上,有零零落落的南瓜灯。
我想得很多,很乱。
高粱肥,大豆香。
想到抗日战争。
想冬天就要来了,空中嗅得出雪来,今年的冬天我仍将每早冷醒在单人床上。
大豆香。
想在密歇根香着在印第安纳香着在俄亥俄香着的大豆在另一个大陆有没有在香着?高粱肥,大豆香。
大豆香后又怎么样?我实在再也吟不下去了。
我的床向秋夜的星空升起,升起。
大豆香的下句是什么?那年的秋季特别长,所以说,我一整夜都浮在一首歌上。
那些尚未收割的高粱,全失眠了。
这么说,你就完全明白了,不是吗?那年的秋季特别长。
1966年10月24日追忆【注】余光中,中国台湾作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在美国西密歇根大学任教。
万圣节:西方的传统节日。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听胡髭无赖地长着,应和着腕表巡回的秒针”运用通感手法,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B.文章写作者讲杜甫的诗句时看到秋景而感到“一种摧心折骨的无边秋感”,表达了一种飘零感,引起了劳悌芬的共鸣。
C.文章在语言上使用了一些长句,虽然长而堆叠,但是并没有使读者感到重复啰嗦,反而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情感。
D.文章善用照应手法行文,如文章开头描写异国秋景中“特大号的南瓜”与后文中“南瓜饼”“南瓜灯”相照应。
5.文章写作者到劳悌芬家过万圣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6.文章反复出现“那年的秋季特别长”,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在个人属性中,学习成绩、城市户口、东部地区、一二线城市正向影响青少年网络素养,年级对网络素养的影响为负向。
数据显示,初中生的网络素养水平高于高中生。
随着学习成绩的提搞少年的网络素养也显著提高。
东部地区青少年网络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出现“凹陷”状况。
以城市来看,一线城市青少年的网络素养水平最高。
从性别上看,在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方面,女性青少年优于男性青少年;在网上信息搜索的利用、网络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男性青少年优于女性青少年。
在家庭属性中,上网设备数量、与父母亲密程度、与父母讨论频率对青少年网络素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与亲居住,对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和自我信息控制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
随着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干预频率的提高,青少年上网注意力管理能力显著下降。
与父母讨论的频率越高,青少在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信息分析与评价、网络印象管理方面的能力越高。
在学校因素中,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教师使用多媒体的频率与青少年网络素养呈正相关。
数据显示,学校开设有关网络(信息)素养课程对青少年的上网注意力管理、网络信息搜索与利用以及自我信息控制有显著的正影响;教师使用多媒休的频率越高,青少年网络素养越高。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网络素养有待提升》)材料二:未成年人在家上网的比例最高,且从81.1%增加到94.6%,网吧上网比例从37.6%下降到17.7%。
这与青少年整体上网地点分布的变化趋势相同。
从网络接入方式看,手机上网使用率从63.0%上升至81.2%,台式机上网选择率从75.0%下降到70.2%。
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相比于传统的PC(台式机)工具更加适用于碎片化的场景,未成年人更加青睐高度自由的手机终端,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PC时代或许将没落。
在使用行为上,未成年人的搜索引擎使用率有大幅提高,已经从70%左右提高到了85%左右,网络游戏和论坛使用率出现了同比下滑楚势。
但网络游戏的使用率仍然处于69.2%。
笔者认为:将未成年人玩网络游戏看作洪水猛兽是不合理的,只要进行健康的引导,不失为缓解学习压力和提高情商智商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