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经典课件(共43张PPT)
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三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第一部分:知识点归纳
一、科研起步的背景: 科技基础薄弱 二、政府措施: (1)确立发展方针 (2)成立科研机构 (3)壮大科研队伍 (4)编制远景规划 “自力更生”、对外交流
中科院、 国家科委等 政府培养 归国“游子”、
《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 《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回顾:我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曾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 化,世界领先;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封建 专制制度的腐朽和闭关政策等原因,中国 古代科技开始停滞。 近代中国,由于政治腐败、战争频繁、经 济和教育水平落后等原因,中国科技事业 更是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现代科技事 业得到较全面的发展。
材料二: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 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 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 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 器,不对无核国家和地区使用核武器。 材料三: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 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 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 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文选》第3卷
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 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美国和苏联。 两极格局。 (2) 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 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 这样的差异? 材料一,政治;材料二,经济。 材料一,国内,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际,处于冷战时期。 材料二,国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 到经济建设上;国际,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 主题。
高中历史必修3专题五第三节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doc
专题五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学习目标】1.能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能记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战“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极其产生的重要作用3.能掌握新时期以来的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及科技进步再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引(1分钟)二、阅读检测(14分钟)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三、探究展示(15分钟)1、新科技革命又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这次科技革命的性气氛是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另外,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了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阅读材料,请回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部门一一核技术、信息技术等二个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请分析这一时期中国科技迅速发展有哪些原因。
2、材料一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我们的根木问题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原则,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就必须开放。
否则,不可能很好地坚持社会主义。
拿中国来说,50年代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
但是我们封闭了20年代,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 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材料二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了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这些东西反应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现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高了科技领域的发展一日千里,中国不能安于落后。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反应的核心观点分别是什么?(2)列举四个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突出科技成就。
历史课件 人民版必修三 专题五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3.意义
(1)反映了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
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 的理论概括。 科教兴国 战略的理论基础。 (2)成为中国实施“__________” 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原因 (1)“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火炬计划 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规划相 863 计划 、“__________” (2)“__________” 继实施。
宙飞船,杨利伟 ______成为中国航天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4)信息技术 ①1983 年,第一台“银河 ______”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②2002 年,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 1.027 万亿次的超级
计算机。 (5)生物工程
①2001~2002 年完成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 ______
3.激发了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发愤图强的豪情壮志,培育
和形成了一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调、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并使之成为中国 各族人民在现代化道路上奋勇开拓的巨大推动力量。 4.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使我国赢得了与自己的 辽阔的大国相适应的政治、军事大国地位,加重了世界上爱好 和平力量的砝码。 5.奠定了中国人民开发利用核工业和空间技术的技术和人 才基础,成为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在新世纪把中国特
(2)医学和农业科技领域 结晶牛胰岛素 。 ①1965 年,首次人工合成______________ ②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籼型杂交水稻 。 的________________
4.意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背景 (1)“文革”期间,中国科技事业严重受挫。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2)“文革”后,邓小平提出了“ __________, _________” 的号召。 (3)1978 年,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迎来了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 (4)1985 年开始实施科技体制改革。 科学技术是第一 2.提出:1988 年 9 月,邓小平明确提出“ _______________ 生产力 ______”的论断。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五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课件(共25张PPT)
聂海胜
景海鹏 翟志刚 刘伯明
世界粮食基金会将本年度世界粮食 奖授予袁隆平和蒙蒂·琼斯。袁隆 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该奖 项是世界农业研究工作方面的最高 荣誉。
2001年,袁隆平获得第一届 国家最高科技奖。
“863计划”和“火炬计划”等科技规划的作用 ⑴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⑵高新技术研究队伍逐步建立
农业: 袁隆平培育出“ 杂交水稻”(1973) ⑵地位: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增强了综合国力,
提高了国际地位。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长征一号
中华第一星—— “东方红—1”号卫星
“两弹一星” “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导弹,“一星”指的是人造地 球卫星,“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有何意义?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
1.起步的背景:新中国成立时,科技非常落后。
2.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方针: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 3.新中国振兴科技的措施 ⑴成立中科院,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科研机构 2欢迎海外知识分子归国
(3)大力培养科技人才
(4)制定《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在全国范 围内掀起了一个 向科学进军 的热潮。
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 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思考: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
新中国科技成就 “东方魔稻”
影响
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3专题5 3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件PPT
(2)同意。理由:核武器对人类的危害巨大,破坏和平,耗费巨 大的财力、物力,不利于经济发展等。
不同意。理由:发展核武器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保卫世界 和平,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保证,提高国际地位等。(任选一种观点 即可)
(3)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尤其是经济和科技实力 的提升;党和国家的重视及政策支持;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共同努 力等。
(3)史料第二段反映 2003 年“神舟 5 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结合史实分析中国能够成功发射的原因。
栏目导航
【提示】 (1)战略决策:发展“两弹一星”。 理由: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②20 世纪 60 年代中苏 关系急剧恶化;③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④为了打破大国 武力威胁、核垄断,尽快增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 安定的环境。
栏目导航
[解读] ①表明中国在核武器方面的立场:完全是为了防御,在 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②说明了中国将航天员送上天在国际上意义重大。
栏目导航
[思考] (1)结合史料第一段,指出中国政府在当时做出的战略决 策。依据当时形势说明理由。
(2)有人说,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生产 力、改善民生,是否发展核武器并不重要。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 请阐明理由。
栏目导航
发展“两弹一星”的意义 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使我国的国防 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国际环境,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有利于保卫世界和平。 2.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 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
栏目导航
3.重大意义:有利于增强中国的 综合国力 和促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三 专题五 第3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课程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1.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基础极为薄弱。
2.政府措施(1)确立发展方针:自力更生。
(2)成立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3)培养科技人才:号召海外留学生回国;培养各种科技人才。
(4)编制远景规划:1956年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重点发展尖端科技。
3.重大成就(1)国防科技:①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②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④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2)医学: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3)农业: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
二、新时期的科技发展1.主要措施(1)“文革”后,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召,迎来了科技事业发展的春天。
(2)改革体制:中共中央强调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有步骤的改革。
(3)制订规划:①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②“863计划”“火炬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
2.科技成就核技术核武器技术不断发展,拥有比较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空间技术①1984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②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和“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之一运载火箭①1980年5月,中国向南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②2003年10月,“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信息技术①中国于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②2002年,中国研制出运算速度可达每秒 1.027 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生物工程中国科学家于2001年至2002年相继完成了国际人类基因组合作计划中的基因测序任务和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序列图3.意义中国在尖端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聂海胜
2005年神六
费俊龙
月球基地
2012年6月中国神舟与天宫一号人工对接成功
• 构想中的月球基地
1983年 12月22日 ,中国第 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 上的计算机——“银河”在 长沙研制成功。 2002年中国研制运转速度可 达每秒1.027万亿次的超级 计算机 2010年天河一号”二期 系统以每秒4700万亿次 的峰值性能和每秒2507 万亿次的实测性能位居榜 首。
浙江秦山核电站
截止到2011年3月,中国 已经有6个投入运营的核 2012年10月,正在加紧建设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 电,12个在建的核电站, 25个筹建中的核电站。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0月下旬 )
2003年10月“神舟5号”飞船模型
杨利伟中华飞
天第一人
香港市民庆祝我国首 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1965年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胰岛素主要是降糖作用,也可用于精神病人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重 的兴奋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是我国的第一类新 大科技取得了突破性成 药,在国际上领先。增强国民生活健康水平。 果。下列对我国人工合 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研制于改革 开放新时期 B.是人类 基因工程的重大成果 C. 为粮食增产做出了巨 大贡献 D. 在世界上首 次研制成功
医学
粮食问题对中国及其世界的影响
凯文〃卡特
《饥饿的女孩》获1994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在2004年8日发表的 《2004年全球粮食安全状况报告》中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 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使500多万儿童死亡, 饥饿直接和间接给各国国民生产力和国家经济造成上百亿美元 的巨额经济损失。
人民版高二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共42张PPT)
美国 44000
苏联 23000
美国 苏联 中国 中国 3243
中、美、苏煤产量对比图(单位:万吨)
美国研制原子弹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仅耗费的电量 就占美国总电量的七分之一 。仅为制造电磁线圈,所动 用的美国国库的白银就达1.4万吨 。
材料1: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颗 原子弹。1953年美国曾想利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 援朝部队。1954年,美、英等国考虑用核武器进 攻中国。刚刚建立的新中国就面临着日益增长的 核威胁。
李四光(地质力学)
华罗庚(数学)
吴阶平(泌尿外科)
钱学森
钱学森1935年赴美国留学。10年 后,他成为当时一流火箭专家。 由于发表了“时速为一万公里的 火箭已成为可能”的惊人火箭理 论而誉满全球。这位加州理工学 院的教授在“二战”期间,跟其 导师冯 · 卡门参与了当时美国绝密 的“曼哈顿工程”----导弹核武器 的研制开发工作,在美国是一个 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 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 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 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 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 去!” ——美国海军部次长
袁隆平获奖一览
时间 奖励名称 奖励等级 1981.6 国家发明奖 特等 1985.10 创造与发明奖章 金奖 1993.4 拯救世界饥饿 荣誉奖 1994.12 何梁何利基金奖 1996.5 日经亚洲奖 2001.2 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 2001.8 拉蒙· 麦格赛赛奖 赛赛基金会 2004.5 沃尔夫奖 会 2004.10 世界粮食奖 2006.4 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授奖部门 国家科委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Feinstein基金会 何梁何利基金会 日本经济新闻社 国务院 菲律宾拉蒙· 麦格 以色列沃尔夫基金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 美国科学院
人民版必修3专题五第三节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共35张PPT)
起步 挫折 腾飞
•3.文化大革命时期:66—76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 放):1976年文革结束—今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一)原因
科研工作者的努力
科技规划的实施
三、腾飞:文革后(1978年后到21世纪)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核技术 空间技术
(二)成就
运载火箭研究 信息技术 生物工程
中国未来空间站
航天技术的重大意义
• 载人航天工程成为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 展的强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 济效益,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探究】5、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 要这么说? • ⑴一靠邓小平 靠政策:在全国农村实行 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责 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 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 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 ⑵二靠袁隆平----靠科技:杂交水稻提高了 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 民的吃饭问题。
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文革结束 背景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的口号 两次会议召开 全国科技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科技体制改革
提出: 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意义 反映了时代特点 概括了科技作用 成为理论基础
三、腾飞:文革后(1978年后到21世纪)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
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距第 一颗原子弹爆炸仅不到3年时间,而同样技术 的发展速度,美国用了7年,苏联用了4年。
1970年4月24 日,“长征—1” 号航天运载火 箭顺利地将 “东方红—1” 号人造地球卫 星送入太空轨 道。重量超过 苏美的第一颗 卫星 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发射卫 星的国家,中国人昂首跨入了国际太空俱乐部。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专题五 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优秀课件
高科技成果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 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它的国际地位。
材料二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当天,新华社播发《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声明》,明确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 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在任 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
——邓稼先
2、政府举措:
(1)建立发展方针: “自力更生”
中国科学院、
(2)成立科研机构:
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 各种专业性的研究机构
科学规划委员会
(3)壮大科研队伍: 归国“游子”、 政府培养
(4)编制远景规划:《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
3、成就:
1958 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 1964 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国防科技 1967 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火学炬习计思划考是4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 划,于改19革88开年放8月以经来中,国政中府国批有准哪,些由科科学技技成术就部达 (到原世国界家先科进委水)平组织?实其施重。要意义是什么?
核技术的发展
浙江广秦东山大核亚电湾站核电站
空间技术
"一通箭信多卫星星"
运载火箭
信息技术
1983年 12月22日 , 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 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
学习思考1: 新中国成立后,为振兴科技,政府采
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2、政府举措: (1)建立发展方针: “自力更生”
合作探究1: 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制定“自力
更生”发展方针?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 包围政策;
苏联对中国有援助,但是在某些领域有所 保留;
为了冲破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 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为社会主义 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一、选择题1.(2012年1月厦门市期末13题)新中国取得的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③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④修通鹰厦铁路A.②④①③B.③①④②C.④②③①D.④③②①2.(2012年1月宁德市期末22题)①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②中国跻身于世界上实现载人航天飞行的三个国家之列,显示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科技实力。
③前不久,“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两次交会对接成功。
④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令西方发达国家叹为观止。
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2012年1月韶关一模18题)时代精神凝结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国后,从大庆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到特区精神再到载人航天精神,其说明了A.我国工业化建设成就B.“双百”方针的执行情况C.改革开放的实践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与成就4.(2012年1月中山市期末16题)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八飞船成功实现空间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太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重大标志是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C.“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D.“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5.(2012年1月济宁质检23题)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了人们对核能的重新认识。
20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展核武器主要是为了A.增强国防实力 B.对付美苏等国C.稳定世界秩序 D.改变世界格局6.(2011年9月皖南八校联考14题)北京时间2011年7月21日、26日、28日、30日、8月1日,位于东太平洋的中国大洋协会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完成了五次下潜试验。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5.3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成就(共26张PPT)
选考要求: ①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 拓者 ②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与运 载火箭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新中国尖端科技领域和薄弱空白学科的开拓者
李四光(地质力学)
钱学森(空气动力学)
华罗庚(数学) 邓稼先(核物理学)
吴阶平(泌尿外科)
钱学森
“我在美国待了20年, 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 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 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 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 事。”
他的回国历程长达5年, 历经磨难,这其中包括坐 牢,受监禁,还要经常接 受美国政府的审讯。他为 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
——《邓小平文选》第3卷
集中代表中国科技的新水平,大大增强 了综合国力,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的对。 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力。”
——1988年9月5日邓小 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 时的讲话
“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 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 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 充分认识。”
贡献,被誉为“中国导 弹之父”。
邓稼先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 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 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 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 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 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 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 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 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 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 “两弹元勋”。
1、主要成就:
第一号染色体基因测序图
历史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共62页
谢谢!
历史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的发展与 成就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探究
材料一:1949年,在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 了中国科学院,作为新中国的主要政府研究机构,并在随后的几年 里陆续成立了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国家地质部等科学技术协调 与研究机构。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
材料二:新中国的建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殷殷报国心。 ……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人已经有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 立前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纷纷回 到祖国,大多数人成为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奠基人或开拓者。在 中国科学院选定的第一批233名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中,近2/3 是这批归国的海外学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华罗庚感到无比兴奋,克服了 来自美国政府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决心偕家人回国。他 们一家五人乘船离开美国,1950年2月到达香港。他在 香港发表了一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信中充满了爱国 激情,鼓励海外学子回来为新中国服务。3月11日新华社 播发了这封信。1950年3月16日,华罗庚和夫人、孩子 乘火车抵达北京。
邓稼先
(1924—1986)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华罗庚(1910—1985
1946年,当时的国民政府也)想搞原子弹,于是选 派华罗庚、吴大猷、曾昭抡三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赴 美考察。9月,华罗庚和李政道,朱光亚,唐敖庆等 离开上海前往美国,先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担任访 问教授,后又被伊利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 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弹’”,征询他 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 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 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 难。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 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 支持。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 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 和大漠戈壁。
探究一:建国初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原因 。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专门科研机构仅30 多个,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除地质学、生物
重点发展学 他,、学气科象的学科等研几学乎科开一展片空了白一。些研究工作外,其 迎头赶上
到1965年底,中国科技人员已达245万人, 专门从事科研的人员达到12万人。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 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他冒着酷暑 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有15次在现 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 ,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他还率 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 以证实效果。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 究。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 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 功。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4年 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1964年10月16日, 我国西部地区新疆 罗布泊上空。中国 第一次将原子核裂 变的巨大火球和蘑 菇云升上了戈壁荒 漠,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有人提出:中国热爱和平,而 研究核武器这不是和我们的初衷相 违背吗?何况如果那时把研究核武 器的财力物力用于发展经济,也许 我们的父辈不会那么穷。你怎么看 待这种观念?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zxxkw
周恩来宣布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原子弹爆炸成功的 当天,新华社播发《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 》,明确指出:中国发 展核武器,是为了防御 ,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 受核战争的威胁。中国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 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 武器,不对无核国家和 地区使用核武器。
而起:“美国不能再沉默,我认为应该把第七舰队调往
南中国海,向中国人表明美国的态度。”国防部长麦克
纳马拉则轻轻地反问了一句:“总统先生,您是想证明
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
zxxkw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1911—2009)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 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 ”为了祖国的强盛,他在美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 第 9天即登上了轮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 业战线上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zxxkw 学.科.网
第三课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无国界,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
当钱学森获知新中国即将诞生时,他坚决
要求回国。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
,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
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
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1964年,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已经研制成功,但当
时决策层对于是否立即试爆有分歧。“早试”会使中国
锋芒毕露,“晚试”的目的是避开锋芒,以赢得更多韬
光养晦、发展国内工农业生产的时间。报告送到毛泽东
那里,毛主席权衡再三,决定:既然原子弹是用来吓人
的,就要早响。
原子弹响了之后,美国总统约翰逊怒不可遏,拍案
政府百般阻挠,使他的回国历程长达5年,历
经磨难,这其中包括坐牢、受监禁,还要经常
接受美国政府的审讯。1955年10月,经过周恩
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
至不惜提前释放11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
战俘作为交换,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
了祖国。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 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 ,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
1、背景:
zxxkw
➢新中国成立,科技基础薄弱
➢政府重视(三大机构)
➢国家发展的需要
➢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和科技人才的培养
……?
必修三专题五3科学技术发展
2、成就
➢原子反应堆 ➢原子弹 ➢氢弹 ➢“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 ➢结晶牛胰岛素 ➢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