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教案PLC
《PLC应用技术》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

《PLC应用技术》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一、课程选取依据1.《PLC应用技术》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使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选择、PLC程序的设计调试、控制线路的设计安装、调试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毕业生从事课程相关的岗位是PLC控制系统的安装、维护维修岗位。
二、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思想《PLC应用技术》是一门职业性、实用性强的技术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通过项目教学,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学习可编程控制器的软、硬件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系统的分析、维修和设计等技能。
将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落实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三、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教育要求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③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④培养学生运用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知识教学要求①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②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常用指令与应用程序设计方法;③熟悉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单元、扩展单元及外围一般元件的技术要求与选型依据;④熟悉电气控制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⑤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法;⑥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方向。
3.技能教学要求①能确定被控对象的工艺要求,描述该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设计控制系统的控制程序;②能按控制要求选取合适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单元和扩展单元、及外围元件;能根据图纸要求现场安装中等复杂的控制系统,并利用编程工具进行现场调试;③能整理程序清单,绘制硬件原理图、硬件接线图等技术资料,能编写控制系统操作说明书;④能够按照PLC电气设备控制要求,独立完成一般PLC控制设备的电气控制设计任务,并完成其安装调试工作;⑤掌握故障分析的步骤与方法,能对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系统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判断与排除。
四、课程改革情况我院对PLC课程进行了以下改革。
PLC教学教学教案(总

PLC教学教案(总)一、教学目标1. 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 掌握PLC的基本编程方法和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PLC的基本概念PLC的定义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 PLC的结构与功能PLC的硬件结构PLC的软件系统PLC的功能模块及其应用3. PLC编程方法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编程软件的使用4. PLC的应用案例工业自动化控制电气设备控制民用设备控制5. PLC的实际操作PLC的硬件连接编程软件的操作程序的与调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PLC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PLC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PLC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进行PLC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课题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PLC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辅助讲解。
3. 设备:配备PLC实验设备,供学生实际操作。
4. 编程软件:安装PLC编程软件,方便学生编程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PLC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PLC的基本概念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作用。
2. PLC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系统的组成。
3. 常用的PLC编程指令及其应用。
4.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教学难点:1. PLC的内部工作原理及其指令执行过程。
2. 复杂控制逻辑的编程与调试。
3. PLC与上位机及其他设备的通信技术。
七、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部分。
2. 教学计划:章节一:PLC的基本概念与结构(4课时)章节二:PLC的软件系统与编程基础(4课时)章节三:PLC的指令系统与编程实例(4课时)章节四: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4课时)章节五:PLC的应用案例分析(4课时)章节六:PLC的实际操作与调试(4课时)章节七:PLC通信技术及应用(4课时)八、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通过PPT课件,结合实例,详细讲解PLC的基本概念、结构、编程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iI 中信。。 H—NN-Tc l9 国息年期cs 毛。。。. ii 科z第 — 。。Ntz 99 ll 技。z NN N。 Ac cG 。。 e HYM t cA A
D :1 .99 ji n 10 - 9 2 2 1 .0 18 OI 0 3 6 / . s .0 1 8 7 .0 0 2 .3 s
出实用性 ,突 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与生
学生 接线遇到的 问题 .总结 出现的故障 , 讨论 出解决办法。 2 2 学的内容 :学 生 自学 . () 1定时 器的应用: 绝对时间法和相对
时 间法 。
过程 由传统 的教 师死板地教 、学生被动地 学 的过程转变 为在教师的引导 、指导 下 ,
资格证书和P C L 程序设计师资格证书的核
心课程 ,它是 学生毕业就业的 坚实基础 , 对学 生受益面大 ,影响非常深远。该课程 还是学习 自动控制 系统 、机 电一体化技术 等课程 的基础 ,学好这门课将使后续课程
取得 很好 的教 学 效 果 。
2 1 教的 内容 :教师讲授 . () 1定时器的原理及基本使用方法。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 P C课程中的应用 L
许广彬 淮 南联 合 大学机 电 系 2 2 3 5 08
摘_ 0 蓍
J ¨
_ 舔
《PLC应用技术》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

《PLC应用技术》一体化教学方案设计一、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PLC已经成为了工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适应当今工业控制需求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学科已经成为了不少高校的必修课程。
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学内容与实际控制场景相脱离、教学理论过于单一等等,导致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不强。
因此,在现代教学模式下,应根据氛围营造、学生参与度、教师引导度等等指标进行深入探究和创新。
二、目标与任务1、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PLC基础理论和其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使其能够应对变化多端的生产现状,为其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任务本方案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基础理论:通过讲解PLC的电气特性、基本电路、PLC的常见输入输出信号、PLC内部的编程方法等等内容,为后续的实验与工程控制打下基础。
•实践教学:设计实现电机控制、工业自动化流水线控制、物流储存控制等实际案例,强化学生对PLC在实际操作中的掌握能力。
•学生自主探究:设置课外实践与自学考核,以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与能力培养。
三、教学设计1、教学模式本方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将主要采用“理论-实践-综合实验”相结合,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侧重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操作,加强对PLC在各种实际场景下的运用。
2、教学内容针对PLC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进行详细分析,设计如下模块:•PLC基础理论–PLC系统及构成–PLC的输入输出信号–PLC内部地址与程序–PLC编程体系结构•PLC实际应用技术–工业自动化流水线的控制–物流储存控制–自动化产品装配线控制–等实际场景案例3、教学手段•实验室教学:配备丰富的实验设备、工业控制器、控制面板等,以BridgeHMI等多种工业现场控制软件为基础进行现场教学。
•课外实践:通过开展PLC的大型应用工程实践、工业现场调试、调试工具和软件使用等实践项目,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plc教案设计

plc教案设计PLC教案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将介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PLC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作用,掌握基本的PLC编程技巧,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应用PLC技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PL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掌握PLC的基本编程指令和编程技巧。
3. 能够进行简单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
4.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内容1. PL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PLC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编程。
3. 基本指令系统及其应用。
4. 顺序控制编程技巧。
5. 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了解PL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PLC编程技巧和顺序控制编程方法。
3. 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项目,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 教学评估:通过作业、实验报告和项目报告等手段,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1. PLC实验箱/模拟器:用于实验教学和实践操作。
2. PLC编程软件:用于编写和调试PLC程序。
3. 教学PPT和视频:用于辅助理论教学。
4. 学习手册和教材:提供更详细的理论知识和实例。
5. 网络资源:提供更多关于PLC的资料和案例,供学生自主学习。
六、教学安排1. PLC基础理论(2学时):介绍PL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 PLC硬件与软件(2学时):介绍PLC的硬件组成和软件编程基础。
3. 基本指令系统(4学时):讲解并演示基本指令系统的应用。
4. 顺序控制编程(4学时):讲解并演示顺序控制编程技巧和方法。
5. 案例分析与实践(4学时):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设计和实践操作。
plc综合课程设计

plc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PLC编程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PLC编程软件进行程序设计。
3. 帮助学生掌握PLC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了解常见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原理及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PLC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自动化控制程序设计。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会使用PLC相关设备进行系统调试和故障排查。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和解决复杂的自动化控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PLC技术及工业自动化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
2. 增强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PLC技术在节能减排和绿色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操作为主。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PLC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PLC基本概念: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使学生了解PLC的基础知识。
2. PLC编程软件使用:讲解PLC编程软件的安装、操作界面、编程语言(梯形图、指令表等),使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 PLC程序设计:学习PLC程序的逻辑结构、设计方法,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
4. PLC输入输出接口电路设计:介绍常见传感器、执行器的原理及应用,学习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PLC系统调试与故障排查:讲解系统调试的步骤和方法,学习故障排查技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典型应用案例,使学生了解PLC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plc第一节课教案

plc第一节课教案教案标题:PLC第一节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理解PLC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3. 掌握PLC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方法。
教学准备:1. 一台PLC实验设备或者模拟软件。
2. 学生用的笔记本电脑或者纸笔。
3.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者白板和马克笔。
4. 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白板向学生简要介绍PLC的概念和作用。
解释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主体(35分钟)2. 解释PLC的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
包括输入/输出(I/O)模块、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通信接口等。
3. 演示如何连接PLC实验设备或模拟软件,并进行基本的硬件设置。
4. 指导学生进行PLC的基本操作,如输入和输出信号的设置、逻辑元件的选择和连接等。
5. 介绍PLC的编程方法,包括梯形图、功能块图等。
解释基本的PLC指令和编程规范。
6. 指导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PLC程序,如控制一个电机的启停。
总结(5分钟)7.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PLC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8. 解答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更多的疑问。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准备好一个与PLC相关的案例研究,并准备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辅助: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白板和马克笔。
2. PLC实验设备或模拟软件。
3. 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对PLC操作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编写的PLC程序进行评估,包括程序的正确性和规范性。
备注:根据教学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前提知识,教案中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适当调整和修改。
教学教案模板plc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PLC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PLC的基本编程方法,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编写简单的PLC程序。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1. PLC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PLC编程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 PLC编程逻辑的编写。
2. PLC程序的调试与优化。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PLC的基本概念、组成、功能、编程方法等。
2. PLC实验设备:PLC主机、编程器、实验箱等。
3. 实验项目:根据教学需求设计实验项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PLC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提问:什么是PLC?PLC有哪些优点?2. 讲解PLC基本概念(1)讲解PLC的组成: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器、存储器等。
(2)讲解PLC的功能:控制、监控、数据处理等。
3. PLC编程方法(1)讲解PLC编程的基本步骤:需求分析、程序设计、程序下载、调试等。
(2)讲解PLC编程语言:梯形图、指令表、功能块图等。
4. 实验项目讲解(1)教师演示实验项目操作步骤。
(2)讲解实验项目中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5. 学生分组实验(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PLC实验设备。
(2)学生根据实验项目要求,编写PLC程序。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6. 实验总结(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2)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合作、问题解决能力等。
3. 学生对PLC编程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满足学生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改进。
3. 学生对PLC编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PLC的基本概念、组成、功能、编程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机电一体化专业PLC控制技术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实施

机电一体化专业PLC控制技术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实施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PLC控制技术课程中,如何设计出一份优秀的教案范本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PLC的应用原理和实践操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实施来探讨一份完整的教案范本,并着重强调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性。
一、课程概述为了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课程大纲,教案的第一部分应包括课程的概述。
在这一部分,可以对PLC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进行简要介绍,以起到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在概述中明确课程的学习目标,例如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PLC的编程和调试技术,能够应用PLC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线。
二、教学内容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实施是教案的核心内容,因此需要详细地阐述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PLC控制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操作过程。
例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来进行教学:1. PLC基础知识:介绍PLC的基本原理、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环境。
可以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来让学生对PLC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2. 信号传感与采集:讲解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和安装方法,以及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通过实际搭建传感器与PLC之间的连接,使学生能够掌握信号采集的基本技术。
3. PLC程序设计:详细介绍PLC的编程语言、指令和编程规范。
通过编程实验和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学会使用编程软件进行PLC程序设计和调试。
4.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以具体的生产线案例为基础,讲解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原理、组成部分和工作流程。
通过学生分组设计和实施自动化生产线,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系统调试与故障排除:讲解PLC系统的调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动控制技术课程优秀教案范本PLC编程与应用实践

机电一体化专业自动控制技术课程优秀教案范本PLC编程与应用实践教案标题:PLC编程与应用实践一、引言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自动控制技术课程中,PLC编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本教案旨在介绍PLC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帮助学生掌握PLC编程的技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二、课程目标1.了解PLC编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2.掌握PLC编程的基本语言和编程方法;3.能够运用PLC编程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4.具备独立设计和实现PLC编程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PLC编程基础知识1.1 PLC概述1.2 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1.3 PLC编程语言的分类和选择1.4 PLC编程软件的介绍2. PLC编程语言2.1 梯形图(Ladder Diagram)2.2 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2.3 指令表(Instruction List)2.4 结构化文本(Structured Text)3. PLC应用实践3.1 传感器与执行器的接口配置3.2 输入/输出模块的配置与设置3.3 逻辑控制的实现3.4 运动控制的实现3.5 数据通信与网络配置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活动1. 理论授课:通过PPT讲解PLC编程的基本原理和编程语言;2. 实践操作:学生进行基本PLC编程的实践操作,如搭建简单的PLC控制系统,并通过实验现象验证程序的正确性;3. 实际案例分析:引入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设计相应的PLC程序;4. 复习总结:进行课堂小结,梳理PLC编程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五、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操作记录和实验结果编写分析报告;2. 课堂提问:课堂上提问学生相关问题,评估学生对PLC编程的理解程度;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测试学生对PLC编程的独立编写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PLC编程与应用实践》;2. 参考书:《PLC原理与应用》、《PLC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等;3. 网络资源:PLC编程实例和应用案例等。
机电一体化专业PLC控制技术教案范本

机电一体化专业PLC控制技术教案范本第一部分:引言在当今工业环境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正逐渐成为各行各业中提高效率和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手段。
而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灵活编程、高可靠性和易于维护等优点,极大地推动了工业自动化的发展。
第二部分:PLC控制技术简介PLC控制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逻辑和通信协议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它通过采集各种传感器信号,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实现对各种机电设备的控制。
PLC系统由输入/输出模块、CPU、存储器、编程设备等组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扩展和灵活组合。
PLC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包括制造业、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等领域。
第三部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3.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PLC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2.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和调试简单的PLC控制系统。
3.2 教学内容1.PLC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2.PLC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3.PLC编程语言和编程方法;4.PLC输入/输出模块的选型和配置;5.PLC的调试与维护。
第四部分:教学方法和学习资源4.1 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理论课程的讲解和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可以深入了解PLC控制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和调试实验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PLC编程的实际技巧。
4.2 学习资源教师可准备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同时,还可以利用实验室和模拟教学软件,进行实践操作和调试实验。
第五部分:教学评价与考核5.1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本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考试、实验报告、课堂互动等方式进行。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5.2 考核要求学生需要完成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
课堂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质量将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考试成绩将作为期末成绩的主要评判标准。
plc教案

plc教案PLC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PLC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2.掌握PLC的编程方法和基本指令;3.能够使用PLC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PLC的编程方法和基本指令;2.PLC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内容:课时1:PLC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1.PLC的基本定义和发展历程;2.PLC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3.PLC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课时2:PLC的编程方法和基本指令1.PLC的编程语言;2.PLC的编程软件介绍;3.PLC的基本指令和用法。
课时3:PLC的实际应用举例1.采用PLC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2.采用PLC控制的温度调节系统;3.采用PLC控制的灯光控制系统。
四、教学方法:1.讲授结合实例,形象生动;2.案例分析,激发学生思考能力;3.小组讨论,互动合作;4.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课时1:PLC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1.介绍PLC的基本定义和发展历程;2.讲解PLC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3.讨论PLC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课时2:PLC的编程方法和基本指令1.介绍PLC的编程语言;2.介绍PLC的编程软件;3.详细讲解PLC的基本指令和用法。
课时3:PLC的实际应用举例1.案例1:采用PLC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2.案例2:采用PLC控制的温度调节系统;3.案例3:采用PLC控制的灯光控制系统。
六、教学评价:1.课堂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PLC基础知识的理解;2.布置PLC编程题目,检测学生对PLC编程方法和基本指令的掌握;3.设计实际应用案例,考察学生对PLC实际应用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PLC教学软件;2.PLC编程软件;3.实际应用案例材料。
八、延伸拓展: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PLC的更高级指令和编程方法;2.引导学生了解PLC在工业自动化中的更广泛应用;3.介绍PLC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
一体化教学教案PLC

课题
十字路口的交通
信号灯PLC控制
专业
电工电子
教师
王峥
课型
新授
时间
2010.8.15
课时
6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西门子S7--300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定时器、传送指令MOVE及其他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顺序功能图向梯型图转换的方法(启-保-停电路法)
能力目标:
1.用纸片法回顾上一课题学过的内容。
2.用讨论法让学生总结出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规律。
3.宣布今天的实习课题。
三、讲授新课(100分钟)
(一)相关知识的讲解(教师讲解、20分钟)
(二)说明控制要求(教师讲解、10分钟)
(三)程序设计(70分钟)
1.I/O端口分配表(教师讲解、10分钟)
2.I/O端口接线图(教师讲解、10分钟)
8
主机输入1M接电源GND
电源地端
9
主机1L接电源+24V
电源正端
2.I/O端口接线图
3. 顺序功能图
4. 梯形图
3.顺序功能图(教师讲解、20分钟)
4.梯形图(教师讲解、30分钟)
四、实训操作(70分钟)
1.按照所绘制的电路图安装接线.
2.将编制的程序,通过电脑编程软件下载到PLC内,学生自行调试。观察动作情况,不正常,进行修改,再行调试;如此反复,直到成功为止。
五、巡回指导(贯穿整个实训过程)
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要检查学生实习位置、操作姿势、操作方法、安全文明生产和元器件质量、数量等是否正确,如有不正确应及时纠正。认真做好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如正确则给学生相应课题进行打分。争取为下一个项目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工业自动化设备PLC教案

工业自动化设备PLC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PLC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
2. 掌握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
3. 学会使用PLC进行简单的工业自动化控制。
二、教学内容1. PLC的基本概念1.1 PLC的定义1.2 PLC的组成1.3 PLC的工作原理2. PLC的结构与功能2.1 PLC的硬件结构2.2 PLC的软件结构2.3 PLC的主要功能3. PLC编程软件的使用3.1 编程软件的安装与启动3.2 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3.3 编程软件的功能模块4. PLC编程基础4.1 指令系统4.2 数据类型与寻址方式4.3 常用指令及其应用5. PLC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5.1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步骤5.2 PLC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PLC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以及编程方法和技巧。
2. 实践法:上机操作,让学生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和PLC控制系统的应用。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学会用PLC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工业自动化设备PLC教材。
2. 设备:PLC编程软件、计算机、PLC实验设备。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上机实验: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工业自动化设备PLC的掌握情况。
六、PLC编程语言及技巧6.1 编程语言概述理解梯形图(Ladder Diagram)编程语言熟悉功能块图(Function Block Diagram)编程语言了解指令表(Instruction List)编程语言6.2 编程技巧与最佳实践学习逻辑控制的基本规律掌握程序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学会使用注释和文档化技巧来提高程序可读性七、PLC控制系统的高级应用7.1 数据处理与运算学习数据类型转换和运算指令理解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机制掌握数据块和数据表的应用7.2 通信与网络了解PLC通信的基本概念熟悉Modbus、Profibus等通信协议学会配置PLC网络和进行网络调试八、PLC在自动化项目中的应用8.1 自动化项目流程设计学习自动化项目的设计流程理解现场需求分析和系统规划掌握PLC在自动化项目中的角色和职责8.2 典型工业控制案例分析分析PLC在生产线控制中的应用案例探讨PLC在过程控制和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PLC在控制和移动机械控制中的应用九、PLC系统的维护与故障诊断9.1 PLC系统维护理解PLC的日常维护流程学会PLC硬件检查和软件更新掌握PLC系统的性能监控与优化9.2 故障诊断与处理学习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掌握PLC常见故障类型及原因了解故障处理流程和技巧十、课程总结与展望10.1 课程回顾总结PLC的基本原理、编程技术和应用案例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评估个人在课程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10.2 行业展望探讨工业自动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PLC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前景激发学生对PLC技术和自动化领域的兴趣和热情重点和难点解析六、PLC编程语言及技巧编程语言的选择与使用是PLC编程的核心,学生需要理解并熟练掌握不同编程语言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plc 教案

plc 教案PLC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PLC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学习PLC的基本组成及其原理。
3.掌握PLC的编程与调试方法。
4.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二、教学重点:1.PLC的基本组成和原理。
2.PLC的编程与调试方法。
三、教学难点:1.PLC的编程语言与逻辑。
2.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四、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以项目为导向进行实训。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LC的概念和基本应用领域1.引入问题:请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设备或系统可以使用PLC进行控制。
2.PLC的概念和定义: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一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用于自动控制和监视工业过程中的设备和系统。
3.PLC的应用领域: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机械设备、电力系统等。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LC的基本组成和原理1.PLC的组成:输入模块、输出模块、中央处理器和存储器。
2.PLC的原理:输入信号经过输入模块转换后送入cpu进行处理,处理结果通过输出模块转换成输出信号。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PLC的编程与调试方法1.PLC的编程语言:梯形图、指令表、结构化指令列表等。
2.PLC的编程步骤:程序设计、在线调试、程序调试、程序下载等。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1.PLC控制系统的设计:确定控制需求,设计输入输出模块,编写控制程序等。
2.PLC控制系统的实施:安装PLC设备,调试控制程序,实现控制功能。
六、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PLC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的理解。
2.考查学生对PLC的基本组成和原理的掌握。
3.考查学生对PLC的编程与调试方法的熟练程度。
4.考查学生对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能力。
七、教学资源:1.PLC实验箱。
2.PLC编程软件。
3.相关教材和课件。
《PLC一体化教学》计划.

《PLC一体化教学》计划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班级:机电0877~0879班、仪表0807班机电工程系2009年4月14日系领导签字:《PLC一体化教学》计划一、目的与任务PLC一体化教学是指将PLC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的衔接起来,将PLC的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融为一体,其内涵主要是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以能力为本位的特点,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如何“教给”学生,向以学生为中心如何“教会”学生转变;以教材为中心向以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为中心转变;以课堂为中心向以实验室为中心转变,使理论与实践更好的衔接,将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因此要求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能力培养者转化,要求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向知识的探究者转化。
而要使学生由接受性学习转化为以研究性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形式,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探索,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化。
PLC一体化教学将学生所学PLC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分成若干个课题,每个课题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子课题,每个课题都有具体理论和技能要求。
课题主要围绕主干知识进行设计,枝叶的知识放到训练系统中去解决,要做到点、面结合;因问题而异。
当一个相对完整的子问题解决后,配以及时的训练。
当所有问题解决后,再配以课时训练。
这种把训练分解到子问题上的做法,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二段式的局限,增强了训练的及时性,有益于落实分层次教学,使基础差的学生在即时训练时要求达标,基础好的学生在课时训练时要求突破,使用得当,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得以发展。
二、基本要求通过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实际操作和独立工作能力。
掌握利用西门子小型PLC及其编程软件、组态软件,来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自动控制相关领域课题的方式方法。
具体是教师讲述相关模块的工作原理,提出课题的参数,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仿真设计。
PLC一体化教案

PLC一体化教案课一:组织教学活动总过程设计:1:师生问好;2:班长清点人数。
老师活动:1:问好;2:环顾学生。
学生活动:1:起立问好;2:端正坐姿;3:班长报告人数活动目标活动时间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进入学习状态2分钟二:安全教育1:PLC要求环境温度在0~55℃;相对湿度应小于85%(无凝露);防止振动频率为10~55Hz的频繁或连续振动;避免有腐蚀和易燃的气体;供电电源为50Hz、220(1±10%)V的交流电。
2:未经老师同意,不得操作任何开关、按钮、键盘; 3:不准随便触摸PLC模板,不准带电拉、插模块,遵守先检查外围,再检查PLC 的原则。
4:PLC出现死机,需查明原因,未明确原因时,切勿盲目重新启动,严禁随意修改各种地址、跳线、屏蔽信号、取消联锁等。
5:先关闭电脑一段时间后,再关闭电源。
老师活动:讲解、强调安全文明操作学生活动:认真听取安全知识活动目标:学生养成良好安全意识活动时间:3分钟三:课题引入课题引入:可编程控制器简单易学、安装方便、使用方便、维护方便、运行稳定可靠、设计施工周期短,在性能上优于继电器逻辑控制,与微型计算机、单片机一样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的理想工具。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老师讲解:可编程控制器是现代电工必须掌握的重要知识。
学生思考:可编程控制器与电力拖动的联系。
活动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重视活动时间:5分钟四:教学活动项目一: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结构、工作原理一:结构1:输入接线端:PLC输入接线端分为电源输入端、公共输入端(COM端)和输入接线端三个部分;(如图1—1)图1—1:PLC输入接线端(1):电源输入:接线端L接电源相线,N接电源中线,PE接地。
电源电压一般是交流,单相,50HZ,100—240V,为PLC提供工作电压。
(2):输入接线端和公共端子COM:A:在PLC控制系统中,各种按钮、行程开关和传感器等主令电器直接接到PLC输入接线端和公共端COM之间。
边疆高职高专PLC一体化教学“六个阶段”课堂教学设计

边疆高职高专PLC一体化教学“六个阶段”课堂教学设计一体化课程教学是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来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及组织是实施课程培养目标的关键。
本文是结合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现状,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下PLC控制交通灯的“六个阶段”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总结。
标签:PLC;一体化教学;“六个阶段”;交通灯控制;课堂教学设计导言:近年来,全國高职院校都在尝试教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学以致用。
作为地处边疆的一名机电专业教师,也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分析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不断采用“模块化”、“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行动导向教学”、“任务引领型”、“项目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下面是自己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习理解一体化课程教学并将其应用到PLC课程教学中,以交通灯控制项目为例进行的“六个阶段”课堂教学设计。
一、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依据、特点、内涵和方法简介(一)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依据及特点《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教学中要突出一体化课程的特点:“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凸显一种“主动” 参与过程。
(二)体现一体化课程的内涵课程理念:“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课程来源:行业、企业情况分析,典型工作任务;课程顺序:职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阶段排序;学习情境:完整的工作过程;教学模式: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学习材料:包括有工作页、说明书、网络信息以及参考教材等。
PLC教案模板

总结实习情况,填写实训报告。
★作业布置(2分钟)
★整理清洁(3分钟)
设备的恢复和场地的清洁整理。
八、技训时,不得触及与本技训无关的其他设备。例如实验台上的变频器、触摸屏、保险丝等。
★巡回指导
一、以学生编程设计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当发现学生在编程设计中遇上困难时,细心点拨学生,指引其攻克难关;
三、当发现学生违规操作时,应向学生说明违规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并督促学生纠正,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
二、建新文件,选择实训设备上的PLC的类型;
三、编程,选择梯形图或指令表界面,键入程序;
四、程序编好后,点击PLC→传输→写出,设置恰当的范围,将程序写到PLC中;
五、连接导线,并点击监控/测试→开始监控,开始程序的运行调试。
★注意事项
七、实训室的任何电器设备,未经验电,应视为有电,不准用手去触及,更不能接不合规格的保险丝。
教学过程(代号A—4)
★教学组织
一、检查PLC实训室的电气、消防、卫生等情况应符合实习安全要求。
二、按分组安排学生实习岗位。
三、点名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入门指导
一、复习旧课
二、任务导入
三、引入新课
四、新课讲解
一)课题分析
二)相关理论知识
(一)、
1、
★任务实施
★示范操作
一、在电脑中找到三菱PLC编程软件快捷方式,双击打开;
一体化教学教案首页
课程
新编机床电气与PLC控制技术
授课
教师
课题
分课题
授课班
目的
专业
理论
知识
1、
实际
操作
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PLC上I/O口的接线方法
2.定时器、传送指令MOVE的使用方法
3.顺序功能图向梯型图转换的方法(启-保-停电路法)
教学难点
根据控制要求画出顺序功能图,并通过顺序功能图转换为梯形图
教学方法
《十字路口交通灯PLC控制》
(一)相关知识的讲解
(二)说明控制要求
闭合“启动”开关,东西红灯点亮10秒,南北绿灯点亮10秒;接下来东西红灯点亮3秒,南北绿灯闪烁3秒;然后东西红灯点亮3秒,南北黄灯点亮3秒;接下来东西绿灯点亮10秒,南北红灯点亮10秒;然后东西绿灯闪烁3秒,南北红灯点亮3秒;接下来东西黄灯点亮3秒,南北红灯点亮3秒。到此完成一个周期,以后如此循环。
8
主机输入1M接电源GND
电源地端
9
主机1L接电源+24V
电源正端
2.I/O端口接线图
3. 顺序功能图
4.梯形图
1.用纸片法回顾上一课题学过的内容。
2.用讨论法让学生总结出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规律。
3.宣布今天的实习课题。
三、讲授新课(100分钟)
(一)相关知识的讲解(教师讲解、20分钟)
(二)说明控制要求(教师讲解、10分钟)
(三)程序设计(70分钟)
1.I/O端口分配表(教师讲解、10分钟)
2.I/O端口接线图(教师讲解、10分钟)
一体化教学教案
课题
十字路口的交通
信号灯PLC控制
专业
电工电子
教师
王峥
课型
新授
时间
2010.8.15
课时பைடு நூலகம்
6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熟悉西门子S7--300PLC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2.掌握定时器、传送指令MOVE及其他基本指令的使用方法
3.熟练掌握顺序功能图向梯型图转换的方法(启-保-停电路法)
能力目标:
六、知识点扩展(20分钟)
七、课程总结(30分钟)
八、作业(30分钟)
完成生产实习报告
九、结束指导(10分钟)
在实习结束时,检查学生实习进度,是否按文明生产要求清扫现场和做好仪器仪表、工具的维修保养,清点元器件板件的数量等。对当次实习操作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表扬或鼓励做得较好的,讲出好在什么地方。对不足之处也要提出。
课
内
容
授
课
内
容
授
课
内
容
授
课
内
容
一、组织教学(5分钟)
1.首先清点学生出勤情况,填写考勤记录。
2.检查学生工作服、帽、鞋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3.宣布今天的实习内容、技术要求、工时、劳动纪律等。
4.强调生产实习安全注意事项。
5.学生分组分实习工位。
6.发放实训报告纸、白纸到每组的学生手中。
二、入门指导(5分钟)
一体化教学(行为导向教学、书签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1.西门子S7-300可编程控制器一套
2.电脑一台(具有STEP7 MICROWIN软件)
3.十字路口交通灯模拟挂箱一个
4.24V直流电源、交流220V电源各一处
5.实训导线若干
6.PC/MPI通讯电缆一根
7.实训报告纸、白纸若干张
教
学
过
程
授
课
过
程
授
断开“启动”开关,可以随时停止。
(三)程序设计
1.I/O端口分配表
序号
PLC地址
(PLC端子)
电气符号
(面板端子)
功能说明
1
I0.0
SD
启动
2
Q0.0
东西灯G
东西绿灯亮
3
Q0.1
东西灯Y
东西黄灯亮
4
Q0.2
东西灯R
东西红灯亮
5
Q0.3
南北灯G
南北绿灯亮
6
Q0.4
南北灯Y
南北黄灯亮
7
Q0.5
南北灯R
南被红灯亮
3.顺序功能图(教师讲解、20分钟)
4.梯形图(教师讲解、30分钟)
四、实训操作(70分钟)
1.按照所绘制的电路图安装接线.
2.将编制的程序,通过电脑编程软件下载到PLC内,学生自行调试。观察动作情况,不正常,进行修改,再行调试;如此反复,直到成功为止。
五、巡回指导(贯穿整个实训过程)
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教师要检查学生实习位置、操作姿势、操作方法、安全文明生产和元器件质量、数量等是否正确,如有不正确应及时纠正。认真做好个别指导、集体指导,如正确则给学生相应课题进行打分。争取为下一个项目学习打下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