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模板(优秀3篇)
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模板(优秀3篇)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设计模板篇一一、教学课题1、课的主题:学会跳绳的要领,体会起跳时机,动作协调、自然。
通过竞赛激励法,调动学生学习、练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课的宗旨:好心情,好心态,运动快乐,健康第一,探究思维与发展。
指导二、教材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学生为主体的(1)通过竞赛激励法,调动学生学习、练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跳绳的要领,并在活动中创新、研究出新的跳法。
(3)培养学生机智、果断、友好合作爱憎分明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学会跳绳的要领,体会起跳时机,动作协调、自然。
教学难点:自主学练、探究、创新三、教学方法采用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形式的表现,基本采用小组学习法,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的实际,自发组成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1、组织上课,学生站成V字形。
2、师生问好。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会编徒手操吗?下面我们一起编一套徒手操吧!以我们学过的各种跳绳动作为基础。
编一套绳操。
生:学生分散,边创编边练习。
学生表演自编的绳操,一起练习几个有特点动作。
(设计意图:一反过去单调枯燥的慢跑。
采用创编绳操,进入了角色。
自由发挥练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身心很快进入状态,达到热身的目的。
)(二)学习体验师:我们刚刚编了一套绳操,那么谁知道还有哪种新的跳法?我们一起编几种好不好?生:好!(集体回答)师:在创编之前,老师1、几个人合作的跳法。
2摇的高度和数量变化的跳法。
3多绳多人跳法。
师:大家能不能编出来?生:能!(集体回答)(A)创编短绳的跳法重点:自主学练,创编学习。
难点:各种跳短绳的方法师:同学们我们比一比吧!看一看谁编的多、谁编的新颖。
生分散尝试学练。
师:刚才同学们练得很认真,下面同学们自荐(B)集体练习长跳绳重点:学生跑入时机,起跳时机。
小学教资笔试考试教案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熟悉小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模拟教学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崇高的教师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小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
2. 教学难点:教育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创新与改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故事导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讲授(1)讲解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
(2)解读教育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教师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
(3)介绍小学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帮助学生了解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3.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教学问题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
5. 模拟教学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教学,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思考。
四、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针对某一教学问题,撰写教学设计。
3.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小学教育教学的新动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讨论等表现。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
3. 模拟教学:评估学生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能力。
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本教案旨在帮助考生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提高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为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做好准备。
教资教案设计笔试小学语文模板
1. 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并掌握生字“咏、柳、碧、烟”等,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诗句大意,感受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
(3)学会通过朗读、背诵、品析等方法,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诗句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2)通过比较、分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赞美春天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诗句大意。
(2)体会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教学资料:《咏柳》原文、诗歌背景资料。
3. 教学课件:诗歌朗诵音频、春天景象图片。
1. 导入新课(1)播放春天景象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丽。
(2)简介诗人贺知章,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词。
3. 理解诗意(1)学生朗读诗句,体会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4. 朗读与背诵(1)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指导学生背诵诗歌。
5. 比较分析(1)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分析不同诗句中的意境和表达手法。
(2)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诗歌的韵味。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欣赏其他春天的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师资格证笔试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笔试教学设计教师资格证笔试教学设计(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难点】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16+9+8= 32-10-6= 25+20-10= 48-8+17=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课件出示第47页例1: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进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教师板书)5.比较归纳,总结算法:(全班交流讨论)给出规定: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减法运算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6.深化概念,运用计算(1)讲解脱式计算53-24+38的书写格式,教师示范板书,边讲解边说明计算方法,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2)梳理提问:在书写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是怎么算的啊?(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1.探究例1的另一种解法。
小学老师笔试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具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具体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具体知识点)。
2. 教学难点:运用(具体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具、相关教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简单回顾上节课内容,为新课做铺垫。
2. 新课讲授(1)讲解(具体知识点)。
(2)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3)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练习(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课堂小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2)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五、板书设计(1)课题:_______(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_______2. 过程与方法目标:_______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_______(3)教学重难点:_______六、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4.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注:以上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资小学笔试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书写“草长”、“莺飞”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来抒发对春天美好景象的热爱之情。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关爱生活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春天的美好。
(2)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正确书写。
(2)学生画出自己认为美丽的词语,进行分享。
3. 合作探究(1)教师提问:课文主要描绘了哪些景物?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的?(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
(3)教师总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改写。
(2)学生自由练习,展示自己的作品。
5. 总结归纳(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2)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学会欣赏美。
6. 作业布置(1)课后阅读《春》一文,完成阅读笔记。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以“春天,我爱你”为主题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教师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评价:(1)学生自评: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找出不足之处。
(2)生生互评:相互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2024版教师资格证小学笔试教案模板
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 反思是否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习风格、兴趣、 能力水平等,以及如何在未来教学中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 的需求。
寻求改进与提高途径
教学方法改进
教学资源拓展
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技术,如使用多媒 体教学工具、引入游戏化学习元素等,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实际情 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和 建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寻求帮助,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 题解决能力。
06
教师自我反思与提高
分析教学效果
1 2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作业、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全面评 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 况。
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错题解析
03
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并
纠正。
归纳小结
知识回顾
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重点强调
对本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强调和提醒,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
拓展延伸
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相 关问题。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确定评价目标
明确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过程表现还是情感 态度等方面。
选择评价方式
根据评价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如测试、 作业、观察、口头表达等。
设计评价标准
制定清晰、具体的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表现进 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为学生提供反馈
小学教师资格笔试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读写“英雄”、“惜”、“江山”等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夏日绝句》。
(3)感受李清照的爱国情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诗句的含义。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朗读、背诵,增强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英雄人物,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生字词,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夏日绝句》。
2. 教学难点:感受李清照的爱国情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PPT,展示李清照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李清照是谁吗?她有哪些著名的诗词?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诗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二)新课讲授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夏日绝句》,引导学生感受诗句的韵律美。
2. 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诗句的含义。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解释生字词,如“英雄”、“惜”、“江山”等。
4. 学生合作探究,讨论诗句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三)巩固提高1. 教师出示PPT,展示与《夏日绝句》相关的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诗句的背诵。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五)作业布置1. 背诵《夏日绝句》。
2. 课后搜集李清照的其他诗词,进行阅读和鉴赏。
四、板书设计1. 《夏日绝句》2. 生字词:英雄、惜、江山3. 作者:李清照4. 诗句意境:赞颂英雄,表达爱国情怀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李清照的爱国情怀。
小学教资笔试教案设计万能模板
一、课题:XXX二、课型:新授课/复习课/实践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理解)XXX知识点;- 掌握XXX技能,并能灵活运用;- 通过活动,提高XXX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XXX活动,培养学生的XXX能力; - 在XXX过程中,提高XXX能力;- 通过XXX方法,提高XXX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XXX,激发学生对XXX的兴趣; - 培养学生的XXX精神;- 陶冶学生的XXX情操。
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XXX知识点;- 重点培养XXX能力;- 重点运用XXX技能。
2. 教学难点:- 难点在于XXX知识点的理解;- 难点在于XXX技能的运用;- 难点在于XXX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XXX知识点;-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XXX讨论;- 案例分析法:通过XXX案例,帮助学生理解XXX知识点;- 活动法:通过XXX活动,提高学生的XXX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XXX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新课进行初步了解。
2. 讲授新课- 教师详细讲解XXX知识点;- 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案例分析- 教师通过XXX案例,帮助学生理解XXX知识点;- 学生分析案例,提出自己的见解。
4. 课堂活动- 教师组织XXX活动,提高学生的XXX能力;-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5. 巩固练习- 教师布置XXX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认真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八、教学评价- 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学生自评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等方式,评价自己的学习成果。
九、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老师笔试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体能力)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具体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学科或主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具体知识点)。
2. 教学难点:理解(具体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 引入新课,明确学习目标。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新知识,注重逻辑性、条理性。
2. 结合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 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习1. 设计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针对练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四)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与新课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2. 结合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 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
四、作业布置1. 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
五、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本节课的主题。
2. 板书知识点:按顺序列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3. 板书重点和难点:用不同颜色或符号标注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反思1. 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2. 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3. 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为具体教学内容的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法则。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细心、耐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法则。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运算的原理。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创设情境:通过故事引入加法运算,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教资教案模板笔试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的情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等。
2. 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PPT,展示教学内容。
2. 教学资料:准备相关书籍、期刊、网络资源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播放与小学教育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1)讲解小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如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
(2)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小学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
3. 课堂练习(1)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课堂讨论(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阅读相关书籍、期刊,了解小学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
3.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质量,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3. 考试成绩:通过笔试,评估学生对小学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实际,符合学生的需求。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4.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教学模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教师资格小学笔试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并学会书写“春”、“天”、“花”等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并学会书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春天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季节特征。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花儿盛开。
(二)新课讲授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春天知识,如春天的植物、动物、天气等。
3. 教师讲解生字,如“春”、“天”、“花”等,并指导学生书写。
(三)巩固练习1. 学生进行生字听写,巩固所学生字。
2. 教师出示春天图片,让学生用所学生字进行造句。
(四)拓展延伸1. 学生分享自己与春天有关的趣事或故事。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春天,保护大自然?(五)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认识生字、朗读课文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板书设计1. 春天来了2. 生字:春、天、花3. 造句: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图片、小组讨论、朗读课文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感受春天美好的同时,学会保护大自然。
教资教案模板笔试小学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锻炼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认识、课文内容的理解、作者情感的表达。
2. 教学难点:理解草原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课文《草原》3. 生字词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草原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草原有什么印象?想不想去草原上看看?(二)新课讲授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翠绿”、“碧绿”、“绚丽多彩”等。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三)课堂活动1. 教师提问:课文中有哪些句子描写了草原的美?请同学们找出并朗读。
2. 学生分享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并简要说明理由。
3. 教师总结:草原的美不仅体现在景色上,还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草原风景图片,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描述画面。
2. 学生尝试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草原的美。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复习课文,熟读生字词。
2. 以“草原之美”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度。
3. 考察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小学教资笔试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春》,并掌握生字词。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学生能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语言表达。
2. 难点- 理解作者在课文中的情感变化,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白板、粉笔等。
2. 教学资料:课文《春》、相关背景资料、生字词解释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播放春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3. 引入课题:《春》。
(二)新课讲授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检查并解释生字词。
2.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课文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物?- 作者对春天有什么样的感情?3.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4. 教师总结,强调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三)巩固提升1. 学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仿写一段描写春天的句子。
2. 学生分组,每人朗读一段课文,其他同学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回顾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2. 学生分享自己在仿写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每位学生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春天的短文。
2.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完成作业。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如何?3.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教资笔试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读音;(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他人的情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读音;(2)课文内容的理解;(3)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2. 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2)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的提升;(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黑板、粉笔、课件、图片等;2. 教学资料:教材、辅助读物、相关教学资源等;3. 教学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程主题。
2. 新授(1)生字词教学: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读音,让学生跟读、书写;(2)课文阅读: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3. 深入研读(1)教师展示多媒体资源,呈现课文场景,提出相关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练习与作业(1)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布置写作作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的收获;(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五、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2.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情况;3. 教学方法的有效性;4.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5. 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小学教资教案笔试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XX知识点,提高XX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XX知识点、XX技能。
2. 难点:XX知识点、XX技能的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课件等。
2. 教学资料:教材、相关辅导书籍、网络资源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XX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3.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纠正错误,总结规律。
(四)巩固提升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分享课后作业心得,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2.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 教师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下为具体的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发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2. 难点: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课件等。
小学教资笔试教案设计万能模板
一、课题:XXXXX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理解)的知识(方法),掌握的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情境/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产生(对知识、对生活、对他人等)共鸣;培养(对学习、对生活、对他人等)精神;陶冶(审美、道德、文化等)情操。
五、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的技能,培养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的方法解决的问题,体验,感受。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七、教具准备:1. 教科书2. 多媒体课件3. 案例材料4. 小组讨论卡片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活动:展示课题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视频,思考与课题相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1. 教师活动:讲解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掌握。
2.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活动: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2.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案。
(四)小组讨论1. 教师活动: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思考。
2. 学生活动: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九、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十、教学反思:1. 教师活动: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小学教资笔试考试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三年级教材:《语文》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绘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春天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 学会生字词,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绘画工具。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春天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春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
二、新课讲授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 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语气,感受春天的美好。
4.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5.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2.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互相检查书写,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春天的美好,学会了欣赏大自然,希望大家在生活中也能关注自然,珍惜春天。
五、课后作业1. 课后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画,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朗读、讨论、绘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珍惜春天,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小学教资笔试教案万能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具体知识点),并能正确运用这些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活动或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提高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对比、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借助生活中的情景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关键知识点)2.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学情,分析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的知识点)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播放多媒体动画、展示图片、创设情境等方式引入新课。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提出与新课相关的问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2. 新授环节教师活动:讲解...(具体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或活动)。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完成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 巩固练习教师活动:布置...(具体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活动:认真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4. 课堂小结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学生活动: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印象。
5. 作业布置教师活动:布置...(具体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学生活动:认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学能力。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知识。
2. 教学方法:是否采用了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4. 教学组织:教学组织是否有序,课堂氛围是否活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板书设计作为教学设计中比较重要的一环,作为教师教学的基本技能的体现,近两年在教师资格的考察中逐渐上升,前两年在选择题部分有出现过,今年上半年小学教师资格语文的教学设计,就单独出了一道板书设计的题目。
那么应该怎样在考场中设计出一个好的板书呢。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样的板书设计是一个好的板书设计,那就应该先弄清楚板书设计的一些要点,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应该满足这样的一些要求:一是目的要明确。
不管是什么样的板书都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脱离的教学目的,那么板书就失去了意义。
二是针对性要强。
要针对不同的文本特点、不同学生的特点、不同课型的特点,从实际出发,设计出来的内容要符合文本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课型的特点。
三是概括性要高。
板书是对课文重点内容和行文逻辑的一个提炼,而不是整篇文章的搬运。
四是条理要清晰。
板书要有序,让学生看了板书就能够把握住文章的一个核心的内容。
五是灵活性和实用性。
板书是上课前老师对课文的核心内容有了一个确切的把握后而精心设计的,但在实际的授课中可以针对课堂的情况灵活把握。
板书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把握所讲的内容而书写的,因而应定要讲究实用性,不能为了形式而牺牲了板书的功用。
其次,板书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
中公资深讲师张波一、考题设置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一般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这三方面来考,最常考的就是阅读教学设计。
所以考生复习的时候,要“抓一模二”,抓住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然后根据识字教学、写话教学的要求进行顺应性迁移。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题会设置三个问题,第一问通常考察对文章的解读,包括对文本的写作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内容进行解读,如“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或者考察考生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如“根据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又或者考察考生对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的理解,如“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谈谈如何开展识字教学”。
第二问一般针对文本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提出撰写要求,如“针对xx年级学生,试拟定教学目标”,或者要求针对文本进行问题设置,如“为本课设计3组题问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三问通常是考察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方式有两种,一是要求写出整个教学过程,二是针对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进行设计,如“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设计三道练习题”“围绕教学重点,设计调整教学环节”等。
综上分析,考生在复习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就要掌握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的设计思路,掌握语文的修辞方法和写作特点,分阶段了解学生的情况,学会撰写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学会撰写教学过程。
二、教学设计理念要想拿下教学设计题,就要明白出题人的考察目的。
出题人出这道题就是想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知识和技能,也就是看各位考生知不知道“教什么”、“怎样教”、“会不会教”。
要想明白这三点,首先要在大脑里埋下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理念的种子,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设置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切合学生以前的知识背景,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发展性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进行检查,还要鼓励学生,促进学生之间团结,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教学过程设计中突出教师提问的引导性、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预设和反馈评价。
其次,考生要树立语文素养观念,要了解语文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考生需通过阅读语文课程标准,理解语文课程的阶段目标,能够区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目标,学会运用其中的语言进行三维目标的撰写;此外,考生还要认真记忆课程标准附录中的语文教学策略的选用建议,掌握识字教学的要求,阅读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以及写作教学的要求。
最后,考生就要认真记忆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语言表达的特点,文本的写作特点(表达方式、语言特点、结构特点、表现手法),不仅要知道这些专业术语是什么,还要了解他们的作用,具体到一篇文章中,能够区分出来文本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
三、教学设计实践有了前面的理念作为基础,考生可以选取一篇真题作为训练对象。
教案编写的形式包括记叙式和表格式的,在此,以记叙式为例。
注意:根据题目给出的文本和问题,确定是小学低年段、中年段还是高年段的学生,不同阶段的学生,三维目标的表达方式不同。
授课课题:标题要写在正中央授课课时:一课时/二课时授课类型:通常是新授课,其他有复习课/实验课/检查课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学生达到识记、理解、应用等层次。
教学目标的撰写可从教学对象、行为、条件、标准进行陈述,如“学生应该学习……初步掌握……建立……知识/复习……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加强……发扬……精神,能独立完成……编写……,认识……生字,会组词造句,正确读写……等词语”。
在陈述目标时,一要体现学生内部心理变化和外部行为变化,如“理解对偶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能仿写对偶句。
”二要体现学生的表现性,如“在……活动中/游戏中,学生感受到/想象到/领悟到……”“在……情境下,学生讨论……体验……”。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是授课时必须要讲解的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
有多种确定方法,可以从课题中明确教学的重点,从教材的例题、习题的安排和配制确定重点。
教学难点:指学生难于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
可以从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来确定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分角色朗读、讨论法、创设情境等教学用具:(可不写)教学过程:导入——直观导入、情景导入、提问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目的】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导入方法可以综合使用。
讲授新课——1、感知课文1)读课文,找生字,指导学生读生字词。
学生可借助拼音或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正确认读或读写生字词,了解生字词意思。
2)可设置适当组词造句、记忆字形、指导写字的环节。
3)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流利通顺。
可以是听读、师范读、生范读、指名读、自由读等方式。
读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课文要点、主要内容、写作结构或顺序等。
【目的】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大致的把握,包括生字词和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识字、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2、研读赏析1)围绕疑难问题或学生喜欢的语句段,师生合作探究。
2)具体赏析文本的写作特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注意:不能直白的陈述写作特点的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读-品-悟-说,表达出自己对语句段的理解和感受,理解文本的修辞、写作特点、表现手法的运用,并学会仿写。
3)体验情感,积累语言材料,小结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况。
【目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锻炼学生的能力,解决本课重难点。
巩固练习——对课文做出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的眼神,让学生想一想,辩一辩……。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语感。
归纳小结——分封闭型总结,开放型总结。
建议使用开放型总结,把所学知识向其他方向延伸,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引起更深的兴趣。
可以进行系统总结、比较异同、集中小结、领悟主题的方式来进行小结。
作业布置——是教学的延续,必不可少的环节,包括书面作业、探究讨论式作业、情景表演式作业、阅读复习、课外搜集等。
板书设计——运用文字、图画、表格等符号传递信息,板书要明确、布局合理、书写整洁、与讲课内容结合、突出重难点。
教学反思:(一般授课结束写,在教案中只以标题的形式呈现)通过以上对考题的分析、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实践分析,能够帮助考生快速掌握教学设计题的做题方法和复习技巧。
在后期的学习中,考生需要通过记忆+训练来迅速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技能。
当然,在练习撰写教学设计过程中,考生要不断的修改自己写的教案设计,而不是就练习而练习,要做到练十化一的地步。
(一)教学设计题是国考教师资格小学科目二必考的一道题,常常听考生抱怨不知从何下手,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讲,这既是难题也是复习的重点。
历年的教学设计题都是语文、数学学科二选一,下面我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题从考题设置、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设计实践三个方面帮助广大考生走进教学设计的大门,感受教学设计的艺术。
一、考题设置语文学科的教学设计一般从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这三方面来考,最常考的就是阅读教学设计。
所以考生复习的时候,要“抓一模二”,抓住阅读教学的设计思路,然后根据识字教学、写话教学的要求进行顺应性迁移。
一般来说,教学设计题会设置三个问题,第一问通常考察对文章的解读,包括对文本的写作特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内容进行解读,如“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或者考察考生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如“根据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又或者考察考生对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的理解,如“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谈谈如何开展识字教学”。
第二问一般针对文本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提出撰写要求,如“针对xx年级学生,试拟定教学目标”,或者要求针对文本进行问题设置,如“为本课设计3组题问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三问通常是考察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方式有两种,一是要求写出整个教学过程,二是针对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进行设计,如“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设计三道练习题”“围绕教学重点,设计调整教学环节”等。
综上分析,考生在复习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就要掌握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教学的设计思路,掌握语文的修辞方法和写作特点,分阶段了解学生的情况,学会撰写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学会撰写教学过程。
二、教学设计理念要想拿下教学设计题,就要明白出题人的考察目的。
出题人出这道题就是想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知识和技能,也就是看各位考生知不知道“教什么”、“怎样教”、“会不会教”。
要想明白这三点,首先要在大脑里埋下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理念的种子,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设置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内容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切合学生以前的知识背景,引导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发展性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对错进行检查,还要鼓励学生,促进学生之间团结,提高整体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