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青岛的树
「青岛地区常用园林植物」
22
雀舌黄杨
黄杨科
黄杨属
4月 黄绿色
常绿小灌木,高不及1米,分枝多而细密,叶较狭长,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叶柄极短,花小,黄绿色。喜光,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浅根性,生长极慢。
树冠浑圆丰满,酷似绿球,叶色金黄,仿佛金沙笼罩,对有毒气体具中强度抗性,可作厂区、街道绿化。
13
千头柏
柏科侧柏属
丛生灌木,无明显主干,枝密生,树冠呈紧密卵圆形或球形,叶鲜绿色。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多湿、耐旱、耐寒,喜排水良好而湿润的深厚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抗盐性强。
树形优美,多用作绿篱或园景树以及用于造林。
树冠雄伟,树干洁白,枝叶繁茂,绿荫盖地,在园林中可作道路绿化,起防护作用。
31
枫杨
胡桃科
枫杨属
4-5月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耐湿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至碱性土上均可生长。深根性树种,萌芽性强。
树冠广阔,枝叶茂密,做遮荫树和行道树。
32
化香
胡桃科
5-6月
喜光性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和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酸性、中性、钙质土壤均能生长。耐干旱瘠薄,深根性,萌芽力强。
34
楸树
紫葳科
梓树属
4-5月 浅粉色
喜光,较耐寒,适生长于年平均气温10-15℃,降水量700-1200m的环境。喜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不耐干旱、积水,忌地下水位过高,稍耐盐碱。萌蘖性强,幼树生长慢,10年以后生长加快,侧根发达。耐烟尘、抗有害气体能力强。寿命长。自花不孕,往往开花而不结实。
一株秃的梧桐 一首生命的赞歌——苏雪林《秃的梧桐》赏析
一株秃的梧桐一首生命的赞歌——苏雪林《秃的梧桐》赏析在中国文学史上,苏雪林的《秃的梧桐》可以说是一首动人心弦的赞歌,通过描写一株秃的梧桐树,表达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本文将从诗歌的意境、艺术手法以及主题表达等方面进行赏析。
首先,苏雪林通过《秃的梧桐》一诗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
整首诗以“秃”的梧桐为主题,给人一种凄凉、萧瑟的感觉。
梧桐树旁边无人居住,它孤单地屹立在那里,成为整个山村的象征。
诗中描绘了梧桐树叶的飘落、树皮的脱落,以及月光的洒落等细节,使人感受到一种萧条和沉寂。
其次,苏雪林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秃的梧桐的感受。
首先是描写手法,他通过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梧桐的凋零和孤独。
其次是象征手法,梧桐树在诗中象征着坚韧和顽强的生命力。
尽管失去了繁茂的枝叶,却因此展现出了一种无畏和坚定的态度。
最后是音乐手法,苏雪林运用了饱满的节奏和韵律,使整首诗呈现出一种悲壮而又庄严的氛围。
最重要的是,苏雪林通过《秃的梧桐》这首诗所表达的是一种人生哲理和主题。
梧桐树虽然秃瘦,但它仍然不畏艰难,顽强地生长着。
这种坚持和不屈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在生活中面对困难时奋发向前。
诗中“风吹光秃的梧桐,也翻不起一片回声”这一句,表达了一个不言败的信念,激励人们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挑战。
《秃的梧桐》是苏雪林的代表作之一。
通过对一株秃的梧桐的描写,他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和敬意。
梧桐树的秃瘦并不是真正的凋零与衰败,而是一种坚持和勇敢。
这样的题材和表达方式,使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生命不息的信念。
在整个诗歌中,苏雪林通过精细的描写和深刻的主题表达,使人们能够感悟到秃的梧桐所传递的生命力量。
它激发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勇气和坚韧,让我们明白生命中的所谓困苦和挫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衰败,而是一种铸造强大的机会。
无论经历何种挫折和困难,我们都应该像秃的梧桐一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
总之,《秃的梧桐》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历史趣闻文坛的常青树苏雪林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怎么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文坛的常青树苏雪林青年时期的求学经历怎么样?导语:1915年,苏雪林考入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
在校期间能诗善画,很引人注目。
1919年,毕业后即留在母校附小教书。
在这段极短的教书生涯中与1915年,苏雪林考入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
在校期间能诗善画,很引人注目。
1919年,毕业后即留在母校附小教书。
在这段极短的教书生涯中与庐隐女士相识。
苏雪林不甘于做一辈子小学教师。
于是,再一次向家长提出继续升学的要求,祖母以婚嫁为由进行阻挠,后因苏雪林大病而停止逼婚,还满足了她的升学愿望。
这一年,她与庐隐结伴同行,离开安庆,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在系主任陈钟凡先生的帮助下,很快从旁听生转为正科生。
苏雪林在北京高等女子师范读书期间,正值“五四”运动发生不久。
新文化运动带来的一股蓬勃、新鲜的空气,弥漫北京;加之苏雪林受教于胡适、李大钊、周作人、陈衡哲等知名教授、学者,同学中又有庐隐、冯沅君、石评梅等追求女性解放的才女,在师友的影响下。
她的思想也深受震动,发生了很大变化。
正如她在《己酉自述--从儿时到现在》(1969年4月15日《国语日报》)中所说:“……我便全盘接受了这个新文化,而变成一个新人了。
”同时,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用白话文写作,在《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和《国风日报》副刊“学汇”及《晨报》“副镌”等处发表政论性文章,参加社会问题的论争。
国外留学1921年秋,前往法国留学,为了顺利成行,她瞒着家庭,直到临行当天的晚上,才告知母亲。
她考入吴稚晖、李石曾在法国里昂创办的海外中法学院,先学西方文学,后学绘画艺术。
赴法三年,由于水土生活常识分享。
争议缠身的另类才女苏雪林
争议缠身的另类才女苏雪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携带我和堂妹至省城投考,则我这一条小命也许早已结束于水中了。
”学业顺遂,锋芒渐露,苏雪林后升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与庐隐、冯沅君成为同窗,曾在这里受教于胡适、李大钊、陈独秀。
后又留法,为使留学成行,瞒着家庭,临行前夜才告知母亲。
苏雪林上学之决心始终坚决,在她看来,学校教育使她“由一个家庭女性变成一个社会女性”。
而在求学事件中,苏雪林性格里的执着一面可见一斑。
上世纪20年代末,署名绿漪女士的散文集《绿天》和长篇自传体小说《棘心》相继面世,苏雪林在文坛崭露头角,尤以散文最为人称道。
后执教于高校,因喜另辟蹊径,解人之悬案,有“文坛名探”之雅号,《楚骚新诂》《屈赋论丛》名噪学界。
然而对于自己在文学和学术上的成就,苏雪林自认并非出于天资聪颖或刻苦勤奋,而是“婚姻的失败和一生的落寞”。
苏雪林是个“另类”的才女。
曾出版苏雪林自传及作品集的出版人、作家张昌华认为:“苏雪林的一生充满了矛盾”。
婚姻即是矛盾的一面。
面对父母包办的婚姻,接受过五四新文化洗礼的苏雪林以孝顺母亲的名义妥协,面对婚姻不幸,又因为觉得离婚二字对女人“不雅”勉强维持,新旧观念互相冲突。
苏曾在晚年回忆:“苏州天赐庄一年岁月尚算美满,但以后便是维持夫妻名义而已”。
丈夫张宝龄理工出身,理性,少情趣。
中秋十分,苏说月亮好圆,张答,再圆也没有我用圆规画的圆,苏兴致尽扫。
对于这桩婚姻,苏雪林有懊悔,也有反思,自认为“一种教条所拘束”,为“天生甚为浓厚的洁癖所限制”,自己不幸福,也“叫张宝龄孤凄一世”,觉得对不住他。
二人未有儿女,为继香火,张宝龄胞兄张柏年将一个孩子过继给他们,即嗣子张国祚。
然上世纪60年代张宝龄去世后,苏雪林与夫家断了联系,包括儿子在内。
苏雪林的“矛盾”也体现在她自负又自卑的双面性格。
这种性格在她的日记中尽显无疑。
皇皇400余万字15卷本《苏雪林日记》由台湾成功大学出版,贯穿起她从1948年到1996年的心路历程。
青岛园林植物汇总题库
青岛园林植物青岛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给多种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植物区系成分除华北种类占优势外还有东北成分、日本成分和亚热带成分。
由于胶东半岛与海内外交往历史较久,交流广泛,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量引入外国植物品种,使青岛地区成为同纬度线上各地区植物品种最丰富之处,园林植物品种已达1 000种以上。
第一章树木种类第二章第一节重点树种青岛地区树木种类繁多,1960年、1980年、1986年、1990年,青岛市分别对园林绿地植物进行了4次较全面的调查和统计:1960年,木本植物为70科378种,编写了《青岛观赏植物名录》一书;1980年,露地越冬的木本植物为76科589种,编写了《青岛木本植物名录》(不含崂山景区)一书;1986~1987年,对全市(市内5区)园林绿地进行普查,查明用于园林绿地的木本植物共有380种。
1990年,青岛市对园林树种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市内5区(不含崂山和青岛植物园)共有各类树木475种。
其中,常绿树木115种(乔木44种,灌木58种,藤本植物4种,竹类9种);落叶树木330种(乔木187种,灌木134种,藤本植物9种)。
基调树种基调树种主要有5种。
刺槐俗称“洋槐”。
19世纪末德国侵占青岛后引入的落叶乔木,该树耐干旱、贫瘠,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绿化见效快。
在较短的时期内即在青岛地区繁殖起来,青岛百姓以其花朵泡水当茶饮。
后繁育引向全国各地。
刺槐是青岛早期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早期的行道树也多以刺槐及其变种无刺槐为主。
刺槐根系浅,易被风刮倒,寿命短,因其木质抗水性强,成为当地渔民造船的材料。
1986年,刺槐占行道树总数的31.4%,此后逐步为其他树种代替。
法桐(悬铃木)是与刺槐同期引进的落叶乔木,适应性强,生长快,寿命长,树大荫浓,耐修剪,是理想的行道树和庭荫树种。
1986年,行道树中法桐数量最多,占总数的37.5%。
黑松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引入的常绿针叶乔木,耐盐碱,抗海风,适应性强,宜于海岸、山地栽植。
高中语文素材:百年经典散文之风景游记-黄海游踪(苏雪林)
百年经典散文之风景游记——黄海游踪苏雪林(1899—1999),某某太平人,女作家、学者。
著有散文集《绿天》、《青鸟集》,学术论著《李义山恋爱事迹考》、《唐诗概论》、《中国文学史》等,有《苏雪林文集》行世。
某某是我们某某省的大山,也可说是全中国罕有的一处风景幽胜之境。
据所有某某图志都说此山有高峰与水源各三十六,溪二十四,洞十八,岩八,高一千一百七十丈,所占地连太平、某某、歙三县之境,盘亘三百余里。
相传我们的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与容成子、浮丘公曾在此山修真养性并炼制仙丹,这座山名为某某,是纪念黄帝的缘故。
民国廿五年夏,我约中学时代同学周莲溪、陈默君共作某某消夏之举,遂得畅游此山,并在山中住了半个月光景。
于今事隔廿余年,我也曾饱览瑞士湖山之胜,意大利阿尔卑斯峰峦林壑之奇,法班两境庇伦牛司之险,但某某的云烟却时时飘入我的梦境。
我觉得某某确太美了,前人曾说某某的一峰便足抵五岳中之一岳,这话或稍失之夸诞,但它却把天下名山胜境浓缩为一,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盘旋曲折,愈入愈奇,好像造物主匠心独运结撰出来的文章,不由你不拍案叫绝。
现凭记忆所及,将廿年前游踪记述一点出来。
某某第一站名“汤口”,距汤口尚十余里,山的全貌已入望,两峰矗天,有如云中双阙,名曰“云门峰”。
凡伟大建筑物,前面必有巨阙之属为其入口,某某乃“天工”寓“人巧”的大山水,无怪要安排一个大门。
那气象真雄秀极了!自汤口行五里,即入山。
我们入山后,天色已晚,投宿于中国旅行社特置的某某旅社,一切设备皆现代化,虽没有电灯,煤气灯之光明,也与电灯不相上下。
从前游某某,第一夜宿慈光寺,或云旅社即在该寺故址,或云寺尚在,距此不远,未及往观。
旅社过去十几步便是那有名的某某温泉,天然一小池,广盈丈,深及人胸腹。
温度颇高,幸有冷泉一脉,自石壁注入泉中,才将泉水调剂得寒温适度,但距冷泉稍远处,还是热得教人受不了。
天下温泉皆属硫磺,某某独为朱砂,水质芳馥可爱,相传黄帝与容成等在这里炼丹,温泉所从出之峰名炼丹烽,有天然石台名炼丹台,他们炼丹时所用炉鼎臼杵今犹存在,不过日久均化为石。
14云南冬天的树林同步练习测评Word含答案
学业分层测评( 十四 )云南冬季的树林[ 语言运用层 ]1.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适合的一句是()A.为弘扬中华优异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举办了诗词大会竞赛,邀请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助解中华古典诗词文化。
....B.在时速三百千米的高铁上,书香陪同的旅途充满神韵,小说的波折、散文的柔美和诗歌的豪放融合成对目的地的神清气爽,蓦地抬首,窗外春意盎然。
....C.重点时辰,总有可敬可爱的人自告奋勇,舍弃小我成就大我,他们血管里流淌着英豪的血液,精神上与烈士们息息相通,连续着民族精神的滔滔大水。
....D.今日,据网上微博爆料,临沧疑似开来大量解放军陆空队伍!山上,公路各处是我们连.绵不停的队伍。
氛围紧张而亢奋。
...【分析】 D 项,绵延不停:形容连续不只,从不中止。
A 项,“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谈论正事,后指空谈大道理。
与语境不合。
B 项,神清气爽:心情愉快,精神快乐。
此处使用对象不妥。
C项,息息相通:呼吸有关系,形容关系亲密。
此处不合语境。
【答案】 D2.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丝绸之路国际文化首届论坛上,作为论坛主办方之一的中国丝绸之路基金会的代表宣告,将在“丝路”沿线共同倡始找寻100 个“丝路明珠”的文化活动。
B.《字斟句酌》主编黄安靖以为,流行语要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传达社会“正能量”,符合汉语语法例范,既要有流行性,也要有创新性。
C.中海油“海洋石油981”钻机平台项目管理得力,优化提高了作业效率,保证了西沙中建岛邻近海疆作业如期顺利达成。
D.最近几年来,基于数字图书的发展及互联网在线教育的连续火爆,使得智能教育泡沫进一步扩大,惹起了教育看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分析】 A 项,语序不妥,应为“首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论坛上”;且“100个‘丝路明珠’的文化活动”表意不明。
C 项,搭配不妥,“优化”与“效率”不搭配,可改为“优化钻机设计,提高了作业效率”。
诗中的多色青岛
公主楼版画花石楼版画栈桥版画我看青岛,清新脱俗,出生于这座城市,对其充满着家乡的热爱,对我而言,这里有家的味道。
游人看青岛,浪漫时尚,从一个地方抵达这里,带着对城市的热爱和向往,对游人而言,这里充满异乡的情操。
文人看青岛,诗意温暖,异地而居或者匆匆而过,吸引他们的是一座城市的魅力,对文人而言,这里弥漫着抒情的生活碎片。
文化对于城市是至关重要的,积淀着城市脉络中的诗情画意。
建制只有百余年的青岛,没有厚重的底蕴,却不失文艺的情怀。
康有为,陈梦家,梁实秋,老舍,郁达夫,王统照等文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与青岛相遇,如今在青岛依旧保留着这些文艺名人留下的居所,虽然已近百年。
在青岛的文人,怀着不同的目的来到青岛,却为青岛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青岛文化符号。
这些符号是一个文学时代的象征,也成为宣传青岛形象和探究青岛历史的最好证据,那时的城市面貌如旧,情感充沛,显现着魅惑的城市身影。
欣赏一下遗落在时光中的老建筑,邮品中的青岛形象略有沧桑,却成为一座城的记忆。
读一段名人笔下的青岛,用文艺的手法描绘出青岛最纯真的外貌,诗与画,开辟出记忆青岛的新纪元。
郝志国《青岛栈桥》(中国画)郝志国《青岛地质博物馆》(中国画)郝志国《青岛邮电博物馆》(中国画)《忆青岛》梁实秋到处都是红瓦的楼房点缀在葱茏的绿树中间,而且三面临海,形势天成。
青岛的天气冬暖夏凉、风光旖旎,而人情尤为淳厚,我们立刻就认定这地方在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都够标准,宜于定居……我是北平人,但从不以北平为理想的地方。
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两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留连不忍离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青岛》闻一多当春天街市上和山野间密集的树叶遮蔽着岛上所有的住屋向着大海碧绿的波浪岛上起伏的青梢也是一片海浪浪下有似海底下神人所住的仙宫《忆青岛》梁实秋青岛之美不在山而在水。
汇泉的海滩宽广而水浅,坡度缓,作为浴场据说是东亚第一……如果还有馀勇可买,不妨到栈桥上走一遭。
青岛常用树种
青岛常用树种
基调树种:刺槐法桐黑松雪松杨树
骨干树种:银杏黄连木青蒲五角枫榉树国槐泡桐合欢旱柳垂柳水杉圆柏樱花大叶黄杨紫薇
一般树种
常绿乔木:女贞红楠白皮松褐柏日本五针松赤松柳杉杜松广玉兰
落叶乔木:金钱松落羽松毛白杨胡桃枫杨槲树麻栎栓皮栎榆树榔榆糙叶树构树无花果杜仲木瓜杜梨紫叶李柘(zhe)树臭椿楝(lian)树香椿乌桕盐肤木火炬树桃叶卫矛三角枫鸡爪槭七叶树无患子黄山栾南京椴梧桐喜树刺楸毛来木灯台树柿树君迁子白蜡流苏树玉兰厚朴海棠垂丝海棠梅桃
常绿灌木:海桐蚊母树石楠黄杨山茶勾骨桂花法国冬青千手兰大叶胡颓子侧柏的栽培变种(千头柏等)圆柏的栽培变种万峰桧鹿角桧球桧金叶桧
落叶灌木:牡丹小檗(bo)腊梅八仙花(阴绣球)溲疏太平花麻叶绣球日本绣线菊珍珠梅火棘贴梗海棠月季棣棠榆叶梅(春天开粉色花)紫荆锦鸡儿美丽胡栀子紫穗槐文冠果扁担杆木槿石榴红润木连翘丁香小腊迎春天目琼花海州常山海仙花
金银木锦带猥实糯米条
常绿藤本:常春藤崂山络实
落叶藤木:蔷薇木香云石慢性蔷薇五叶地锦紫藤扶芳藤南蛇藤爬山虎凌霄金银花
竹类:箬(ruo)竹小花竹淡竹金怀玉崂山石竹。
作家苏雪林的资料介绍
作家苏雪林的资料介绍苏雪林出生在浙江瑞安的一个县衙里,一生都致力于教育工作,而且常年都在创作,笔耕不辍,被称为是文坛的常青树。
小时候因为封建思想的关系,苏雪林没能够好好的读过书,跟着私塾先生读书也是囫囵吞枣乱看。
之后家中的兄长出去到上海的新式的中学、大学,寒暑假回家都会带回来很多新旧图书报刊,这些也都是苏雪林寄去的养分。
渐渐的苏雪林自己都能看得懂《西游记》等名著、对一些文言古籍也能略知一二了。
1915年,苏雪林考入了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四年之后毕业留在母校的附小教书,后来苏雪林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升学,于是在系主任陈中凡的包住下,考入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并很快从旁听生转为正式生。
在新文化运动期间,接收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号召,开始用白话文进行创作。
1921年,苏雪林前往法国留学,先后学习了西方文学、绘画等。
但是因为水土不服、而且家中父亲病逝,母亲病重,所以后来也只能辍学,在1925年的死后,苏雪林返回了祖国,在父母的安排之下与性情并不相投的张宝龄结婚。
这段不幸的婚姻最终也以离婚草草收场。
抗日战争胜利之前,苏雪林在武汉大学任教了十八年。
抗战胜利之后,苏雪林先是到了台湾,又去了香港,后又第二次赶赴发货,搜集资料。
1952年,苏雪林回到台湾,被台湾省立师范大学聘为教授。
于1999年去世,享年102岁。
《始恶行》是苏雪林十九岁的时候写的一篇三四百字的五言古诗,之后她又把这首诗改写成了短篇小说,小说用文言写出,当她念给家里人听时,婶婶、姐姐等女人竟然都听的流下了眼泪。
这篇小说在1919年的时候被刊在了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年刊上,得到同班好友冯沅君的赞赏,并寄给在美国读书的哥哥冯友兰,冯友兰也对这篇文章表示了好评。
二十年代初期,苏雪林还不时地发表用白话文写的《人口问题研究》《再论人口问题研究》《新生活里的妇女问题》《沉沦中的妇女》《生育制限运动声中的感想》《男盗女娼的世界》《相对性原理和哲学史的问题》《时髦男子择妻之条件》等文章,在许多报刊上刊登,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白话文的普及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苏雪林散文》是一本于2001年6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苏雪林散文》是一本于2001年6月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作者,苏雪林。
苏雪林ISBN,9787533914400。
页数,362。
苏雪林定价,。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6。
装帧,平装。
丛书, 世纪文存。
内容介绍。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绿天秋趣·;绿天;鸽儿的通信;我们的秋天;扁豆;画;书橱;瓦盆里的胜负;五小汤先生;六金鱼的劫运;七秃的梧桐;小猫;收获;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小小银翅蝴蝶的故事之二;·履痕心迹·;黄海游踪;青岛的树;栈桥灯影;千石谱;花都漫拾;春山顶上探灵湖;培丹伦岩穴探奇;罗马的地下墓道;彭贝依古城的凭吊;·品茗话旧·;喝茶;山窗读画记;故乡的新年;童年琐忆;玩具和小动物;哑子伯伯的古听;最早的艺术冲动;兰溪县署中女佣群像;想起四川的耗子;子年谈鼠;林琴南先生;吴稚晖先生怀里昂中法学院;一个五四时代青年的自白;悼女教育家杨荫榆先生;适之先生和我的关系;幽默大师论幽默;陈源教授逸事;陈源教授的爱伦尼;《西滢闲话》;外冷内热的陈源教授;北风;纪念诗人徐志摩;关于庐隐的回忆;冰心女士的小诗;·人生苦旅·;母亲的南旅;光荣的胜仗;来梦湖上的养疴;巴黎圣心院;一封信;奇迹;献给阵亡将士的英灵;炼狱;绝笔日记一组;阅读苏雪林;《苏雪林散文》编后琐话;。
作者介绍。
苏雪林。
原名功小梅。
字雪林。
笔名绿漪。
天婴。
杜苦等。
安徽省太平县人。
生于浙江瑞安。
曾留学法国学习艺术。
后回国在几所大学任过教授。
1949年赴香港任职于真理学会。
次年至法国研究神话。
1952年转台湾做教授。
1973年退休。
苏雪林在台湾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兼写小说。
剧本。
传记和散文。
所著甚丰。
计有散文随笔集十七本。
除四十年代的《青鸟集》。
《屠龙集》外皆为在台湾完成。
曾获台湾“教育部”文艺奖。
苏雪林:青岛的树
苏雪林:青岛的树苏雪林:青岛的树自从逃出热浪围住的上海,在海船上噏受海上的清风,便觉精神焕发,浑身充溢了繁荣的生机。
如同一株被毒日暍得半枯的树,遽然接受了一阵甘霖的润泽,无精打采的枝叶又回过气儿来,从那如洗的碧空里,招魂似的,招回它失掉多时的新鲜绿意,和那一份树木应有的婆娑弄影的快活心境。
普安轮船由于今天有雾,不敢快开,所以到岸时,比平常迟了两个钟头。
康和周君来码头接我,他虽来青岛已有一周左右,但食欲仍不甚好,仍是那么清癯如鹤。
我所病不过是暑,一到清凉国际,病即霍然若失,他则才从真实的病魔爪下挣扎出来,想必还要在这个好当地歇息一年半载,才可恢复本来的健康。
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映,远处紫山拥抱,碧波萦回,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是我国黄海上一座雄关。
百余年前被德国人藉口一件教案强行割据,十余年前第一次国际大战,德国即将失利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中物,现在才归入我国地图。
只愿这一颗莹洁的明珠,永久镶嵌在咱们心爱的中华冠冕上,放着万道光辉,照耀着永不扬波的东海,辉映着五千年文明文物的光华!海中虽汽艇如织,老式帆船也多得数不胜数。
那叶叶布帆,在银灰色的天空和澄碧的海面之间,划下许多刚毅线条,倒也饶有画中有诗。
传闻这都是渔船,青岛居民大都靠捕鱼为生,无怪渔船如此之众。
彻底近代化的青岛,竟然有这古香古色的装点,可说是别处很难看见的奇景呢。
青岛所给我第一个印象是树多。
处处是树,密密层层的,漫天盖地的树,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那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那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所感触的无非是那清凉如水的爽意。
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如同是一片汪洋的绿海,各种建筑物则像是那显露水面的岛屿之属。
咱们我国人说绿色能够养目,英国十八世纪也有个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将这个理由加以科学和神学的解说,他说道:其他颜色关于咱们视神经的影响或失之过强,或失之过弱,惟有青绿之色最为适合,造物主便挑选了这个颜色赐给咱们,所以咱们的国际,青绿成为首要的部分。
福山路2号:苏雪林的青岛留痕
如今,从福山路的主干道来看,福山路2号依旧如苏雪林曾描述的,是一幢很有味道的德式风格的老楼,但如若进入到院子中。见到的却是老楼的斑驳与破败。一侧塔楼尖顶上的红瓦已经坍塌过半,碎瓦、碎墙皮和檐板成堆搁置,老楼已经不堪经年风雨侵蚀,即使如此,福山路2号院落里的冬青树、丁香花和青青翠竹,盘绕红瓦黄墙外的爬墙虎依然充满生机,隐隐地与这幢老楼达成了某种默契,等待它的光鲜重现。
在青岛,福山路与福山支路因为住过洪深、沈从文、巴金、吴伯萧、成仿吾、苏雪林等众多近代名人,被誉为岛城名副其实的“名人街”。福山路如同许多条青பைடு நூலகம்的老路一样“往事知多少”。但在都市钢筋铁骨的丛林里。有的老路已被时尚的浮躁所掩,没了光彩。而福山路这样一条百年老街,就像是寻旧怀古的附着物和不期而遇的故交旧知,一直保有一个个与文化、与名人相关的有故事的老房子。使这些沉甸甸的名人故居和曾在此留痕的历史名人为都市文化添抹了厚重的一笔。如今。我们的城市中的许多老景致已变成了“消逝的风景”。福山路是为数不多还能守住自己的文化底线的地方。
福山路2号:苏雪林的青岛留痕
27005647_蘇雪林筆下的青島
苏雪林笔下的青岛Su Xuelin in Qingdao在《蘇雪林自傳》中,關於她在青島的履跡,只有不到50個字的記錄:1935年夏,她與丈夫康到青島逃熱度假,留下了29篇文章。
雖然只有寥寥數語,但是資訊量卻非常大。
首先,當年青島是遠東地區最有名的避暑勝地之一。
每到盛夏,青島就成了一個小聯合國,國外的遊人與國內的精英紛至遝來,享受北緯36度的濱海度假情致。
從旅遊度假的意義來講,青島當時的國際化程度要高於當下。
其次,蘇雪林一直不滿與丈夫的包辦婚姻,婚後的感情也並不融洽,兩地分居一生無子,共同生活的時間加起來只有四年。
甚至1949年後,兩個人分隔海峽兩岸,從此再未相見。
蘇雪林在與青島有關的文中寫到丈夫時,用的是“康”的昵稱,而非張寶齡這個名字,可見在青島的一個月度假時間,是夫妻二人名至實歸的“蜜月”,也是蘇雪林一生中不多的溫柔歲月。
再者,青島在上世紀的30年代是中國有名的文學高地,諸多大師級的文學巨匠在青島留痕。
但是像蘇雪林如此高產的作家,幾乎沒有。
可以說,在現當代中國,像她這樣著作等身的大師級人物,為青島寫下這麼多的文字,蘇先生可謂第一!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蘇雪林在武漢、樂山、蘇州、上海等城市都長時間居住過,但是遠遠沒有她給予青島在文字上的厚愛更多。
筆者在2009年曾寫過一文《福山路2號:蘇雪林的青島留痕》。
當時的福山路二號正處在多年失修破敗的狀態。
當時就有一個疑問,這位作家為什麼被我們長時間遺忘?這位作家曾經居住過的地方為什麼沒有成為故居?據瞭解,雖然蘇雪林在青島居住的時間不過一個多月,但她卻是上世紀30年代直□ 撰文/崔燕 摄影/王凯接記錄青島文字最多的作家。
“蘇雪林的文字不僅有不俗的文學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我這麼大歲數了,也未曾見過她筆下的太平角。
”已故文史專家魯海曾說過,蘇雪林在青島的留痕有著相當大的人文價值。
她所居住的福山路2號之所以被遺漏為名人故居,是出於名人故居的最初的定義——“居住需在一年以上”,蘇雪林在此只住了一個多月,因此只能稱其為“舊居”。
色彩之恋:花树下的浪漫
才过初春,又到浅夏,刚酝酿好春日的诗篇,提笔时已过谷雨。
青岛的春,犹如夜空的焰火、绽放的昙花,转瞬即逝。
正如作家徐中玉所写,江南草长时,青岛空中还刮着十月的风,当各地画报上满载着花开花落的消息,南国的友人来问起青岛的春光,我们的回答照例是:“还早呢!”等得不耐烦的便说道:“青岛简直没有春天!”然而正当我们脱掉棉衣的时候,阴历三月的上旬,别地在乱嚷春归,青岛的春天却悄悄来临了。
黄色的迎春连翘,红色的蔷薇杜鹃,一枝枝装饰着住户人家;原野,山边,一片鹅黄嫩绿。
孩子们,三三两两,在草地上打滚;猫儿,双双对对,在花丛深的小黄花,单个看十分不起眼,却是披挂着太阳的光芒,当它们在峭壁岩石上铺张开来,从路边斜坡上倾斜下来,从小洋楼的墙头上流淌下来,犹如一条条壮观的金黄色瀑布,又如一场声势浩大的春日序曲。
山间的连翘花也是一片金黄,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注定,四瓣花的朴素容颜漫过群山,徜徉于风中,以清香的花海之势占据半壁江山,似千万条招展的手臂挥动,似多个声部在吟唱。
3月底,樱桃花进入了盛花期,只见每枝柔软的枝条上都缀满了雪白的花朵,素雅、皎洁,远望如茫茫雪原。
一朵朵雪白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三月微寒的风中摇曳。
想起皮日休的诗《夜看樱桃花》“纤枝处,喧闹翻飞。
青岛的春天是美的,但是短促的。
当春色爬遍海滨时,却已是初夏时节了。
在这短促当中,海风时软时硬,却不耽那万紫千红开遍,春来自有归时,唯有香如故。
序曲:料峭春色“到了清明节以后,从长期的海雾中带回了春色,公园里先是迎春花和连翘,成篱的雪柳,还有好像白亮灯似的玉兰,软风一吹来就憩了。
”——闻一多《青岛》迎春花是春的使者,当人们的意识还习惯性地蜷缩在冷风中时,它却悄悄地带来了春的讯息:春天来了!那些星星点点色彩之恋:花树下的浪漫The Romance Under The Flowers撰文/贺中 摄影/于风亮SPECIAL 特稿瑶月弄圆霜,半入邻家半入墙。
刘阮不知人独立,满衣清露到明香。
苏雪林是谁?被誉为文坛的常青树苏雪林个人简介
苏雪林是谁?被誉为文坛的常青树苏雪林个人简介人物生平童年经历由于祖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世俗偏见,苏雪林不能像男孩子一样读书,她七岁开始,才跟着叔叔及兄弟们“名不正、言不顺”地在祖父衙署所设的私塾里跟读,只是不解其意,囫囵吞枣地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女四书》《幼学琼林》等。
在私塾里只跟读一二年,男孩子们都纷纷去学校读书了,她不得不辍学。
跟读辍学后,闲着无聊,便利用在私塾里学得的一二千汉字,从叔叔和哥哥那里借一些通俗小说当作课本自读。
久而久之,她不仅能读懂《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封神榜》等,也能粗读文言的《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之类的书,整日埋头于书海,自得其乐。
从此,一颗寂寞的心找到了新的寄托。
后来,苏雪林的叔叔、哥哥们都先后进入上海新式中学或大学,每年寒暑假回家都要带回一些新旧图书和当时流行的报刊,苏雪林便借机有挑选地阅读起来。
《史记》《汉书》,她读过一些选本;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以及历代名家的专集也都涉猎个大概,连当时流行的译作《天演论》《茶花女遗事》《迦茵小传》《十字军英雄记》等,也都读得着迷。
这一段童年和少女时代的苦读史,为她后来的创作及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4年,父亲为工作方便而迁居安庆。
一位叔叔曾留学日本,思想比较开明,对他父亲进行劝说,苏雪林才得以进入当地一个基督教办的小学读书。
其间模仿写作古典诗词,仅半年,便又随母亲迁回岭下村,停止学业。
不久,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登报恢复招生,苏雪林得知消息后,“费了无数眼泪、哭泣、哀求、吵闹”,终于说服了祖母和乡里顽固长辈。
苏雪林回忆说:愈遭压抑,我求学的热心更炽盛燃烧起来。
当燃烧到白热点时,竟弄得不茶不饭,如醉如痴,独自跑到一个离家半里,名为“水上”的树林里徘徊来去,几回都想跳下林中深涧自杀,若非母亲因对女儿的慈爱,战胜了对尊长的服从,携带我和堂妹至省城投考,则我这一条小命也许早已结束于水中了。
苏雪林青岛游记略评
苏雪林青岛游记略评
郭丽
【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00)006
【摘要】苏雪林的两部自传体游记<岛居漫兴>和<崂山二日游>以其细腻的笔法,
描述了三十年代青岛的风土人情和社会环境,作品语言丰富,华丽,表现出作者独特的生活情趣,同时也流露出苏雪林孤傲自赏的一面.
【总页数】5页(P36-40)
【作者】郭丽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6
【相关文献】
1.内地游客对青岛旅游的感知研究r——网络游记的视角
2.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景点体验感知研究r——以青岛为例
3.基于网络游记的旅游景点体验感知研究--以青岛为例
4.基于网络游记的青岛旅游目的地形象
5.略评《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岛海边常用园林植物种类
青岛海边常用园林植物种类作上木的树种有:银杏、白蜡、臭椿、合欢、槐树、栾树、刺槐、悬铃木、元宝枫、柿树、旱柳、山桃、晚樱、毛白杨、白榆、皂荚、桧柏、侧柏、白皮松、雪松、油松、华山松、玉兰、洋白蜡等。
作中木在林下较阴的条件下生长的植物有:鸡麻、连翘、溲疏、大花溲疏、红瑞木、金银木、珍珠梅、柳叶绣线菊、棣棠、大叶黄杨等。
在较疏的林下或全日照条件下生长的中木有:紫荆、小叶黄杨、猬实、紫叶小檗、圆锥绣球、珍珠梅等。
作下层地被的植物有:阔叶土麦冬、麦冬、大花萱草、玉簪、二月兰、紫花地丁、地锦等。
适合应用的植物群落模式:(1)毛白杨--元宝枫+碧桃+山楂--榆叶梅+金银花+白皮松(幼)--玉簪+大花萱草(2)银杏+合欢--金银木+小叶女贞--品种月季--早熟禾(3)国槐+桧柏--丁香--草(4)毛白杨+栾树+云杉--珍珠梅+金银木--草(5)臭椿+元宝枫--榆叶梅+连翘+白丁香--美国地锦+崂峪苔草(6)毛白杨+桧柏--金银木--紫花地丁+阔叶土麦冬(7)华山松+馒头柳+西府海棠--紫丁香+连翘--崂峪苔草+早熟禾(8)国槐+白皮松--花石榴+金叶女贞--崂峪苔草(9)大叶白蜡+馒头柳+桧柏--麻叶锈线菊+连翘+丁香--宽叶麦冬(10)悬铃木+银杏+桧柏--胶东卫矛+棣棠+金银木--扶芳藤+崂峪苔草(11)垂柳+栾树+桧柏--棣棠+紫薇+海州常山--崂峪苔草+玉簪(12)垂柳--白皮松+西府海棠--腊梅+丁香+平枝栒子--崂峪苔草(13)国槐--红花锦带+珍珠梅--扶芳藤+紫花地丁(14)侧柏--太平花+金银木--紫花地丁+二月兰(15)栾树--天目琼花--铁线莲(16)悬铃木+华山松+臭椿--紫叶李+木槿+红叶桃--宽叶麦冬(17)国槐+云杉+栾树--山楂+小叶女贞+粉团蔷薇--美国地锦+金银花+崂峪苔草(18)银杏+合欢+白皮松+栾树--金银木+天目琼花+忍冬=紫叶小檗--金银花+金叶女贞(19)华山松+馒头柳+绒毛白蜡+西府海棠--紫丁香+连翘+紫珠--金银花+大花萱草+崂峪苔草(20)油松+元宝枫--珍珠梅+锦带花+迎春--冷季型混播草(黑麦草+高羊毛+早熟禾)青岛市常用园林植物1、公园绿地植物推荐种类:银杏、楸树、悬铃木、白蜡、臭椿、合欢、马褂木、苦楝、栾树、榉树、槲树、三角枫、毛白杨、大叶女贞、朴树、椴树、五角枫、樱花、灯台树、国槐、水杉、柳树、流苏、广玉兰、黑松、白皮松、雪松、冷杉、龙柏等,以及碧桃、天目琼花、海桐、锦带、耐冬、紫荆、紫薇、木槿、日本女贞、海棠、法国冬青、石楠、榆叶梅等花灌木。
苏雪林栈桥灯影
苏雪林栈桥灯影栈桥灯影听见周先生说,青岛有座栈桥,工程甚巨,赏月最宜。
今夕恰当月圆之夕,向来宁可一味枯眠懒于出门的康,也被我劝说得清兴大发,居然肯和我步行一段相当远的道路,到那桥上,以备领略“海上生明月”的一段诗情。
这座栈桥,位置于青岛市区中部之南海边沿,正当中山路的终点,笔直一条,伸入青岛湾,似一支银箭,射入碧茫茫的大海。
青岛栈桥,本不止一座,这座栈桥的全名是“前海栈桥”,示与那个位置于胶州湾里的“后海栈桥”有所区别。
不过前海的这一座历史久而工程大,又当繁盛的市区,游人对它印象比较深刻,故称之为“栈桥”而略去其头衔,有如西洋人家人父子缩短名字的音节以表亲昵,这座栈桥居然成为秃头无字之尊了。
说这座栈桥历史久,工程大,绝非夸张。
它正式诞生之期为前清光绪十六年,距离目前,已有四十余年了。
那时北洋海军正在编练,李鸿章命人在青岛湾建筑此桥,以供海军运输物资之用。
原来桥身是木架构成。
德国人占据胶州湾,改用钢骨水泥建筑,全桥长四百二十余公尺,分南北两段,南段钢架木面,北段石基灰面。
我国收回青岛以后,将南段也改为钢骨水泥,于桥之极南端,添筑三角形防波堤岸,桥面成为“个”字形,全桥之长为四百四十公尺,还有座八角形的回澜阁,立于这“个”字形的桥头,游客登阁眺望海景,更增兴趣。
栈桥的北端,又有一座栈桥公园,比起中山公园的规模,这只算袖珍式的,但景物幽茜可人意,设铁椅甚多,给予晚间来此纳凉的市民以不少的方便。
当我们走到栈桥的南端,伫立在那防波堤上。
新雨之后,乌云厚积,不知是哪一只无形的大手,把淋漓的墨汁泼在海面和天空,弄得黑沉沉的,成了吴稚老的漆黑一团的宇宙。
海风挟雨意以俱来,凉沁心骨。
空气这么潮湿,整个空间,含着饱和的水点,似乎随时可以倾泻而下。
我们想今夕看月已无希望,那么赏赏栈桥的灯光,也可以慰情聊胜。
栈桥两边立着两行白石柱,每一柱头,安设一盏水月灯,圆圆的,正像一轮乍自东方升起淡黄色的月亮。
月亮哪会这末多?想起了某外国文豪的隽语:林中的煤气灯,是月亮下的蛋。
【高中散文阅读】苏雪林《青岛的树》阅读答案
【高中散文阅读】苏雪林《青岛的树》阅读答案青岛的树苏雪林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煌,远处紫山拥抱,碧水萦回。
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是我国黄海上的一座雄关。
百余前被德国人强行割据,十余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德青岛的树苏雪林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煌,远处紫山拥抱,碧水萦回。
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是我国黄海上的一座雄关。
百余前被德国人强行割据,十余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行将失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中物,现在才回归我国版图。
只愿这一颗莹洁的明珠,永远镶嵌在我们可爱的中华王冠上,放射万道光芒,照射着永不扬波的东海,辉映着五千文明的光华!青岛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里有很多树。
到处都是树。
浓密而浓密的树木让你的眼睛里只看到绿色的树木,鼻子里只闻到醇厚而醉人的树叶香味,只感受到清凉的水的清爽。
从高处看,整个青岛就像一片浩瀚的绿色海洋,各种各样的建筑就像从水中冒出来的岛屿。
我们中国人说绿色可以滋养我们的眼睛;18世纪,一位英国学者写了一篇文章,从科学和神学的角度解释了这个原因。
他说:其他颜色对刺激我们的视神经来说太强或太弱。
只有绿色最合适。
造物主选择了这种颜色给我们。
因此,绿色已经成为我们世界的主要部分。
这个事实也许是对的。
我常自命是个自然的孩子,我血管里似流有原始蛮人的血液,我最爱的自然物是树木,不是一株两株的,而是森然成林的。
不过诞生于这现代社会,受了诗书的陶冶和各种物质文明的熏染,我的蛮性已被过滤得所余无几了。
因此那充满毒蛇猛兽的赤道森林,我不敢领教;连绵千里,黑暗不见天日的非洲某些地区的森林,我也思而生畏。
我只欢喜都市或乡村人工培植的茂密森林,像从前欧洲和今日青岛所见的,便感满足。
然而,例如巴黎的卢森堡和里昂的金头公园,尽管成千上万的树木像云朵,树荫很有战略意义,但我不喜欢它,因为游客太多,缺乏宁静的兴趣。
如果你跟不上大自然的本质,你怎么能停留在大自然的柔软领域呢?我毕生不能忘记的是十前里昂中法学校附近菩提树林的散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雪林:青岛的树
自从逃出热浪包围的上海,在海船上噏受海上的清风,便觉精神焕发,浑身充满了蓬勃的活力。
好像一株被
毒日暍得半枯的树,忽然接受了一阵甘霖的润泽,垂头丧气的枝叶又回过气儿来,从那如洗的碧空里,招魂似的,招回它失去多时的新鲜绿意,和那一份树木应有的婆娑弄影的快活心情。
普安轮船因为今天有雾,不敢快开,所以到岸时,比平时迟了两个钟头。
康和周君来码头接我,他虽来青岛
已有一周左右,但胃口仍不甚好,还是那么清癯如鹤。
我所病不过是暑,一到清凉世界,病即霍然若失,他则才
从真正的病魔爪下挣扎出来,想必还要在这个好地方休息一年半载,才可恢复原来的健康。
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映,远处紫山拥抱,碧水萦回,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是我国黄海上一座雄关。
百
余年前被德国人藉口一件教案强行割据,十余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行将失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
中物,现在才归入我国版图。
只愿这一颗莹洁的明珠,永久镶嵌在我们可爱的中华冠冕上,放着万道光芒,照射
着永不扬波的东海,辉映着五千年文明文物的光华!
海中虽汽艇如织,旧式帆船也多得不可胜数。
那叶叶布帆,在银灰色的天空和澄碧的海面之间,划下许多刚
劲线条,倒也饶有诗情画意。
听说这都是渔船,青岛居民大都靠捕鱼为生,无怪渔船如此之众。
完全近代化的青岛,居然有这古香古色的点缀,可说是别处很难看见的奇景呢。
青岛所给我第一个印象是树多。
到处是树,密密层层的,漫天盖地的树,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那苍翠欲
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那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所感受的无非是那清凉如水的爽意。
从高处一看,整个
青岛,好像是一片汪洋的绿海,各种建筑物则像是那露出水面的岛屿之属。
我们中国人说绿色可以养目,英国十
八世纪也有个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将这个理由加以科学和神学的解释,他说道:别的颜色对于我们视神经的刺激
或失之过强,或失之过弱,惟有青绿之色最为适宜,造物主便选择了这个颜色赐给我们,所以我们的世界,青绿
成为主要的部分。
这道理也许是对的吧。
我常自命是个自然的孩子,我血管里似流注有原始蛮人的血液,我最爱的自然物是树木,不是一株两株的,
而是森然成林的。
不过诞生于这现代社会,受了诗书的陶冶,和各种物质文明的薰染,我的蛮性已被过滤得所余
无几了。
因此那充满毒蛇猛兽的赤道森林,我不敢领教;连绵千里,黑暗不见天日的非洲某些地区的森林,也思
而生畏。
我只欢喜都市或乡村人工培植的茂密树林,像从前欧洲和今日青岛所见的,便感满足。
这文化温床培养
出来的脆弱灵魂,说来未免太可怜了。
不过像巴黎的卢森堡,波鲁瓦,里昂的金头公园,虽万树如云,绿阴成幄,我可不大中意,为的游人太多,
缺乏静谧之趣。
你的心灵不能和自然深深契合,虽置身了无纤尘的水精之域,仍不啻驰逐于软红十丈的通衢,还
有何乐趣之足道?
我毕生不能忘记的是十年前里昂中法学校附近菩提树林的散步。
那里有好几座菩提树的林子,树身大皆合抱,而润滑如玉,看在眼里令人极感怡悦。
这才知道臃肿多瘿的老树,只有图画里好看,现实世界里“嘉树”之所以为“嘉”,还是要像这些正当盛年的树儿才合条款。
仰望顶上叶影,一派浓绿,杂以嫩青、浅碧、鹅黄,更抹着一层
石绿,色调之富,只有对颜色有敏感力的画家才能辨认。
怪不得法国有些画家写生野外之际,每一类油彩要带上
五六种,譬如蓝色,自深蓝、靛蓝、宝蓝、澄蓝,直到浅蓝,像绣线坊肆的货样按层次排列下来,他种颜色类是。
这样才可用一枝画笔摄取湖光的滉漾,树影的参差,和捕捉朝晖夕阴,风晨月夕光线的变幻。
大自然的“美”是无
尽藏的,我们想替她写照也该准备充分的色彩才行。
我们中国画家写作山水,只以花青、藤黄、赭石三种为基本,偶尔加点石绿和朱标,调合一下,便以为可以对付过去,叫外国画家看来,便不免笑为太寒伧了。
散步倦了,不妨就着那软绵绵的草地坐下来,将身倚靠树上。
白色细碎的花朵,挟着清香,簌簌自枝间坠下,落在你的头发上,衣襟上。
仲夏的风编织着树影、花香与芳草的气息,把你的灵魂,轻轻送入梦境,带你入沉思
之域,教你体味宇宙的奥妙和人生的庄严,于是你的思绪更似一缕篆烟,袅然上升寥廓而游于无限之境。
菩提树有大名于印度,释迦便是在这种树下悟道的。
我不知法国的菩提树是否与印度的属于一类。
总之,这种树确不是诗人的树,而是哲学家的树。
你能否认这话吗?请看它挺然直上,姿态是那么的肃穆、沉思,叶痕间常泄漏着一痕愉悦而智慧的微笑。
回到祖国,我常感觉心灵的枯燥,就因为郊野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即说有几株树,也是黄萎葳蕤,索无生意,所以我曾在《鸽儿的通信》里大发“故国乔木”之叹声。
记得我初到青岛时,曾对我们的居停主人周先生说:
“青岛,果然不愧这一个‘青’字,从前国人之所以名之为青,想必是为了这里树多的缘故。
”
“您错了。
”我们的居停主人笑着说道,“这地方如真算个岛,则从前的时候当呼之为‘赤岛’——青岛之东,有一个真正的小岛,其名为赤——而不能名之为青。
因为它在德国人割据以前,原也是个不毛之地。
“从前的青岛,都是乱石荒山,不宜种树。
德人用了无数吨炸药,无数人工,轰去了乱石,从别处用车子运来数百万吨的泥土,又研究出与本地气候最相宜的洋槐,种下数十万株。
土壤变化以后,别的树木也宜于生长,青岛才真的变成青岛了。
”
别人从不能种树的石山上,蛮种出树来,我们有无限肥沃的土地,却任其荒废,这是哪里说起的话!
(《绿天》,1928年上海北新书局初版,选自1956年台湾光启出版社增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