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英语分析
历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析
历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析English: The passage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the job market. It argues that whil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may lead to the displacement of certain jobs, they also create new opportunities and the need for new skills. The passag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adaptability and lifelong learning in order to remain competitivein the workforce. It also recogniz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preparing individuals for the changing job landscape. Overall, the passage provides a balanced perspective on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on employment, acknowledging both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t presents.中文翻译: 本文讨论了技术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文章认为,虽然技术的进步可能会导致某些工作的替代,但也创造了新的机会和对新技能的需求。
文章强调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在保持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性。
它还承认了政府和教育机构在为个人做好就业景观的变化方面起到的作用。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关于技术对就业影响的均衡观点,承认了它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近十年高考英语全国_卷书面表达试题分析与训练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近十年的高考英语全国I卷书面表达的命题目的、题型特点、评分原则,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定时测试训练对策,对高中英语教学和高三考生备考及训练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考英语全国I卷书面表达试题特点应试训练对策一、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分析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试题考查的是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单词拼写、词语搭配、词法结构、句法、语法,从遣词造句、把握要领、谋篇布局到修辞风格等。
该考题在高考英语全国I卷中占25分(占全卷分值的16.7%)。
此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
(一)体裁和情景设置按近十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书面表达体裁考查频率排列:1.应用文:(1)书信(电子邮件);(2)日记;(3)通知;(4)便条;(5)发言稿;(6)倡议书;(7)其他应用文类(新闻报道、启事、调查报告等);2.议论文;3.记叙文;4.说明文;5.描写文。
按近十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书面表达情景设置考查频次排列:1.汉语提纲说明;2.写画作文;3.数据类图表作文;4.半开放和开放式作文。
(二)特点分析近十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书面表达命题表12002—2011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书面表达题形式和内容要求从表1中可以概括出近十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书面表达的命题特点如下。
1.紧扣教学大纲和课标要求。
(1)紧扣教学大纲要求。
2000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规定高三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写简单的书信、便条和通知等;能填写简单的个人履历表等;能根据提示,在30分钟内写80—100个词的短文。
意思表达清楚,无严重语言错误”。
(课标颁布以前)(2)体现课标要求。
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①能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描述;②能写出常见体裁的应用文,例如:信函和一般通知;③能描述事件和人物,并进行简单评论;④能填写有关个人情况表格,例如,申请表等。
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考点分析
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考点分析
引言
本文将分析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英语中出现的考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通过了解高考英语题目的出现频率和重要性,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考点分析
以下是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英语中常见的考点:
1.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考英语中最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阅读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注意题目中的信息定位、推理判断和主旨概括。
2. 完形填空:完形填空是另一个常见的题型,要求考生在一篇短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来填空,使短文语义通顺。
重点考察词汇、语法和上下文推理能力。
3. 短文改错:短文改错题要求考生在一篇短文中找出错误,并进行修改。
重点考察语法和词汇的运用能力。
4. 句型转换:句型转换题要求考生根据提示将给定的句子进行转换,包括改变句子的语态、时态、结构等。
重点考察语言应用和语法操练。
5. 词汇与语法:在考试中,还涉及到词汇选择、语法填空、词义辨析等相关题型。
考生需要掌握常见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能够准确运用于实际的语境中。
总结
了解高考英语题目的考点分布和重要性,有助于学生制定合适的复计划。
建议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重点关注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这两个题型,并加强词汇和语法的掌握。
通过针对性的复和练,学生可以提高应试能力,取得好成绩。
以上就是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考点分析的内容。
注意:本文内容为结合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英语相关题目的常见考点,仅供参考,并无法确认具体试题的出现情况。
近三年英语高考试题分析
近三年英语高考试题分析近三年英语高考试题分析纵观近三年的全国III卷,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体现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
都是难易适中的好题。
可概括为四句话:平稳创新引领课改; 梯度适当区分合理; 注重能力体现探究; 贴近生活注重交际。
其特点如下:(1)试题难易泾渭分明; (2)题型多样全面,灵活但不偏; (3)充分体现测试功能和教育功能; (4)试题的命制彰显“四化”特征,即:试题生活化、生活情境化、情境应用化、应用有效化; (5)在题干的设置上简洁明了,考生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考查思维能力。
下面我们来分别分析一下:一、听力理解1、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语境真实,语言地道听力理解部分的材料全部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语料,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语境真实,涉及话题丰富。
所涉及的话题包括与朋友约定看电影、课外社团、谈论天气、尝试剪纸、图书馆借书、出租车预定、处理坏掉的手机、老朋友相见、新闻报道和预约取件等多个方面。
2、试题注重基础,考查关键能力听力试题考点分布合理,题干设问清楚。
听力材料的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有助于学生以平稳的心态进入考试状态。
听力理解试题全面考查了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在对获取事实性信息能力考查的同时,考查考生理解归纳话语的主旨要义、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以及根据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简单推断的能力。
二、阅读理解类型以日常生活,社会文化,科技知识,广告消息为主。
科技的比较难一点,别的都是我们所熟悉的话题。
通过详细分析近三年年高考英语试卷,我们将阅读理解归纳为以下几种题型:主旨大意题,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词义猜测题。
主旨大意题又可以分为归纳标题题和概括大意题,归纳标题题短小精悍,一般多为一个短语;涵盖性强,一般能覆盖全文意思;精确性强,表达范围要恰当,不能随意改变语意程度或色彩。
高考英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高考英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高考英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高考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们关于未来走向的关键考试之一。
英语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其考试质量对于学生们的升学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近几年高考英语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二、考试内容分析高考英语考试包括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作文四个部分。
其中,听力和阅读理解的质量较为稳定,难度适中,考查范围广泛。
而完形填空和作文部分存在一定的问题。
1. 完形填空近年来,完形填空的难度逐渐增加,考察的词汇量和理解能力要求也有所提高。
然而,有些题目中的选项过于隐晦,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在今后的考试中,可以适当降低部分题目的难度,增加选项的可选性,以提高学生的答题准确率。
2. 作文高考英语作文的质量一直备受关注。
过去几年的考试中,一直强调语法和词汇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学生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培养。
因此,虽然学生的英语语法和词汇水平有所提高,但在写作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困难。
建议在作文考试中,可以适当放宽对语法和词汇的要求,更加关注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例如,可以提供一些有争议性的话题,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合理的论证,以考察学生的分析和论述能力。
三、考试评分方式分析高考英语考试的评分方式一直以来都比较规范和公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评分细则评分细则应当更加明确和细化,以避免主观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特别是在作文评分方面,需要给出更加具体的评分标准,以确保评分的公正性。
2. 口语考试目前,高考英语考试中并没有包括口语考试,而口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将口语考试纳入到高考英语考试中,可以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
可以采用电话或视频等形式进行口语考试,并在评分细则中明确考察内容和评分标准。
四、备考建议为了更好地备考高考英语考试,学生和教师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1. 词汇积累英语考试对于词汇量的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学生需要注重词汇的积累和运用,可以通过背诵单词、阅读英文文章等方式来提高词汇量。
高考英语试卷近五年真题
高考英语试卷近五年真题
近年来,高考英语试卷一直备受广大考生关注。
通过对近五年高考英语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和变化。
接下来,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近五年高考英语试卷的一些重要题型和趋势。
一、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一直是高考英语试卷的重头戏,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
近五年来,阅读理解题的题材越来越多样化,涉及到社会、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的话题。
同时,题目难度也有所增加,考查考生的综合理解能力。
二、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题在高考英语试卷中也占据一定的比重。
近五年来,完形填空题目更加贴近生活,考查考生对英语语法、词汇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掌握。
三、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题目在近五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逐渐增多。
这类题目考察考生对英语语法规则的掌握程度,对于细节的把握要求很高。
四、短文改错
短文改错是考察考生对于语法和表达规范的理解程度。
近五年来,短文改错题目中常涉及到一些易混淆的词汇用法和句子结构。
五、写作
写作部分一直是考生的难点。
在近五年的高考英语试卷中,写作题目更强调对于时事热点和议论文写作技巧的应用。
综上所述,通过对近五年高考英语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试卷题型和难度在不断变化之中。
考生在备战高考英语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增强对各种题型的应对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才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愿所有的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高考英语全国卷近三年考点分析
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一、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总体特征高考共向考生提供了15套英语试卷,全国卷2套,用于18个省份;分省命题卷13套,用于本省份高考。
这些试卷“稳定中求发展”,继续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考查,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试卷难度基本稳定,词汇量要求稍有提高,个别省恢复了听力考试,使英语科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人才,又有利于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
1、坚持既定命题原则,试题研发语境化全国高考卷经多年实践,形成了以下命题原则:“突出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在注重交际方面尽管目前高考英语实际上体现有限,但命题人在试题中尽量体现一些交际原则,尽量融合语言的真实性等。
试题设计融汇语境化原则,语境化试题设计在各题型都可体现,主要体现在语法知识测试、完形填空题和书面表达题等。
2、素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从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到书面表达等,命题素材及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相关,体现时代感,这有利于引导学生积累文化生活知识以及人文和科学素养。
尤其是语篇类试题如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部分的素材,题材多样化。
3、试题体现开放性试题开放性全国课标卷主要体现在书面表达部分,以考查考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示尽量简洁以避免学生直接翻译提示信息,且给考生留下思维空间,让大部分学生有话可写,较好地检测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
二、全国卷高考英语命题历年分析(一)阅读理解英语阅读技能是我国基础英语教育重点培养的语言技能,阅读理解在全国卷中占总分值37%。
阅读理解考查考生对书面英语的理解、推断和鉴赏等综合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话题的简短文章。
阅读命题选材遵循语言真实、贴近时代和生活的原则,部分语篇融会思想性和教育性,传递正能量。
素材语篇体裁多样化,一般含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两节的阅读量相对稳定,5篇语篇词数合计1000余词。
1、分析(见阅读理解表1)纵观近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势如下:一从文章体裁来看:近年高考以说明文为主,应用文、记叙文和议论文为辅。
英语高考全国卷的试卷分析和对策
C. in case
D. after
56. A. stepped forward B. backed off
C. moved on
D. set out
57. A. woman
B. police
C. man
D. driver
58. A. forbidden
B. ready
C. asked
D. free
C. that
D. his
45. A. flames
B. smoke
C. water
D. steam
46. A. used
B. disabled
C. removed
D. abandoned
47. A. got hold of
B. prepared
C. took charge of
D. controlled
例1- 2016
Chengdu has dozens of new millionaires, Asia’s biggest building, and fancy new hotels. But for tourists like me, pandas are its top 61 (attract).
On my recent visit, I held a lively three-month-old twin that had been rejected by 68 (it) mother. The nursery team switches him every few 69 ( day) with his sister so that while one is being bottle-fed, 70 other is with mum-she never suspects.
广东高考英语历年真题分析(2005至2014年)
2005-2006年广东高考完形填空分析
3. 05-06年单项选择分析 〔1〕都是15小题; 〔2〕覆盖面广,如:时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状语从句,固定搭配,交际用语,代词副词等; 〔3〕紧扣课本,生词不多见; 〔4〕难度适中。 总结:从07年开始,单项选择与完形填空题目都有了革命性变化。单项选择消失,与此同时完形填空选项减少,增添了语法填空的题型。更能表达学生运用语言知识的综合能力及对语境的整体把握。
13%
20%
20%
20%
20%
05-06年广东高考完形填空分析
1. 由于07年开始完形填空和单项选择改革,分为完形填空和语法填空两项,所以在此把05-06年的此题型分开来分析〔另有单项选择的简单介绍〕。 2. 05-06年完形填空分析
分析:整体来看,05-06年完形填空不算难,且字数稍多,学生题材也较为熟悉,对名词和动词的考察尤为重视。
2012年
第一问
What
What news
Where
第二问
How much
Where
How
第三问
What
How
What
第四问
Why
What
Who
第五问
Who
Why
What award
2013年
第一问
How long
How many
What
What
How long
What
第二问
What
What
What
领错宠物
流浪猫
单词数目
201
207
210
196
2012年
独白内容
考试遇堵车
少年名厨师
2024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结构分析历年真题
2024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结构分析历年真题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一直是考生备战高考的重点之一。
了解和分析历年真题的文章结构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历年真题的角度出发,分析2024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文章结构。
一、题干分析在阅读理解题中,题干是我们解题的关键。
它提供了文章的背景信息和问题,我们需要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判断文章属于哪一类题型。
一般来说,题干会涉及主旨大意、细节理解、推理判断、词义猜测等内容。
二、文章结构分析在解答英语阅读理解时,理解文章的结构对于快速定位答案至关重要。
根据历年真题的总结,英语阅读理解常见的文章结构包括:主题句结构、时间顺序结构、因果关系结构、对比和转折关系结构等。
1. 主题句结构主题句结构是最常见的文章结构之一。
在阅读理解题中,我们需要找到作者对于主题的观点和论述,通常可以通过段落的第一句话来判断主题句。
在解题时,我们要注意主题句后面的细节和例证,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主题的具体内容并帮助我们回答问题。
2. 时间顺序结构时间顺序结构是指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来组织文章的结构。
在阅读理解题中,这种结构常用于记叙文中。
我们需要根据文章中的时间信息来理解事件发生的顺序和关系。
时态和时间状语词等词语是判断时间顺序结构的关键。
3. 因果关系结构因果关系结构指的是文章中作者表达因果关系的结构。
在解题时,我们需要理解作者将事件或事实与其结果联系起来的方式。
常见的表达方式包括因果关系连接词(如because, so, therefore等)和因果关系表达词(如result, consequence等)。
4. 对比和转折关系结构对比和转折关系结构是用来比较和对照不同观点、事实或情况的文章结构。
在解答对比和转折关系结构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文章中的转折词和对比连词,它们是判断这种结构的关键。
三、解题技巧分析在解答英语阅读理解题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解题技巧:1. 精读题干:在阅读文章之前,先仔细阅读题干,掌握题目要求和关键词。
2024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历年真题精细分析
2024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历年真题精细分析完形填空是高考英语试卷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要求考生在一段文章中选择合适的词语或短语填入空白处,使得整个文章语意通顺、逻辑连贯。
下面将对2024年高考英语完形填空的历年真题进行精细分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一题型。
第一篇Once there was a poor man who had a "borrowed" watch. He would wear it to the (1) _____, trying to show off as if it were his own.One day, he met a (2) _____ on his way. The boy was poor (3) _____, but still, he was (4) _______ enough to say, "Hello! I have a sports watch. Do you want to see it?" "No thanks," the man replied (5) ______. "It's nothing special."The man thought to himself, "If the boy can own a watch and show off, then I can do it, (6) ______." And he gave the boy his borrowed watch as security (7) ______ the boy's watch.He (8) ______ off to tell everyone that he had bought a new watch. He showed it to his neighbors, his friends, and even to the rich people in the village. They (9) ______ the watch, but they couldn't understand how a poor man without a job could (10) ______ such an expensive thing.One day, the man came to a pawnshop to (11)_____. Seeing the pawnbroker (当铺老板) carefully examine his watch, the man (12)______~what would he say when the owner told him it was only made of brass, not gold?"It's real gold!", the owner cried. "How much do you want for it?" The man was so surprised that he couldn't believe it. Perhaps the watch was (13)______ a valuable thing!(14) ______, the man ran all the way home. When he arrived, the boy smiled and handed (15) _____ the man's watch. The man returned the borrowed watch as promised and said, "Thank you for letting me know the watch is so valuable. But why didn't you tell me earlier?"(16) ______, The boy smiled and said, "You see, many people have something valuable, but they do not know how to appreciate (欣赏) it. If I had told you earlier that your watch was gold, you would have stayed at home, looking at it and feeling very happy. You wouldn't (17) ______ anyone else to find out how much your watch was worth!" The man was ashamed, (18) ______ he knew what the boy said was true.1. A) cinema B) church C) market D) workplace2. A) worker B) boy C) stranger D) neighbor3. A) enough B) too much C) only D) all alone4. A) smart B) strong C) curious D) skilled5. A) smoothly B)patiently C)rarely D)politely6. A) too B)instead C) once again D) once more7. A) for B) of C) about D) with8. A) traveled B) showed C) hurried D) showed off9. A) sold B)found C) noticed D) agreed10. A) find B)mark C)buy D) afford11. A) borrow B) sell C) repair D) pawn12. A) worried B) promised C) managed guessed13. A) still B) even C)ever D) never14. A) Excitedly B) sadly C) Slowly D) immediately15. A) off B) away C) in D) up16. A) Anyhow B) Finally C) Therefore So17. A) teach B)advice C) allow D)cause18. A) because B) and C) but D) so解析:这篇完形填空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贫穷的人借来的手表的故事。
历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
历年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解析大全一、阅读理解题目1: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文章: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popularity of cycling has surgedin many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This trend has been driven by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including a growing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need for healthier lifestyles, and the convenience of cycling as a mode of transportation.问题1:What has contributed to the increase in cycling's popularity?答案解析:The increase in cycling's popularity is attributed to three main factor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the pursuit of healthier lifestyles, and the convenience of cycling.题目2: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the question.文章: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rnet has revolutionized the way we communicate, learn, and work. It has made information moreaccessible and has connected people across the globe.问题2:What impact has the internet had on our lives?答案解析:The internet ha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our lives by making communication, learning, and work more efficient and by providing easy access to information.二、完形填空题目:Read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most suitable word from the options provided.文章: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village where everyone was very friendly. One day, a stranger came to the village. The villagers _ (1)_ him warmly and showed him around. The stranger was very grateful and decided to stay.(1) A) welcomed B) ignored C) rejected答案解析:The correct answer is A) welcomed. The context of the passage indicates that the villagers were friendly, which suggests that they would welcome the stranger.三、语法填空题目: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appropriate form of the word provided in brackets.文章:The young musician was very talented and had already composed several pieces of music. He was (1) (compose) a new song when h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to perform at the concert.(1) composing答案解析:The correct form of the word "compose" is "composing," which is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indicating an action that was happening at the time of the invitation.四、短文改错题目:There are ten errors in the following passage. Identify and correct them.文章:Last year, I went to a summer camp which was hold in a beautiful countryside. I learned a lot of skills and made many friends there.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 was the campfire at night.答案解析:1. "which was hold" should be "which was held".2. "countryside" should be "countryside" (no change needed,already correct).3. "I learned" should be "I learned" (no change needed, already correct).4. "made" should be "made" (no change needed, already correct).5.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 should be "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things".6. "was the campfire" should be "was the campfire" (no change needed, already correct).结束语:This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past English exam questions and their detailed explanations aims to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e types of questions you may encounter and the strategies for tackling them effectively. Remember, practice makes perfect, so continue to hone your skills and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Good luck with your studies!。
历年高考英语真题长句子分析
历年高考英语真题长句子分析
这个句子是2023年的高考英语真题中的句子。
句子是:The image of the reader appears throughout history, in art made long before books as we now know them came into being.
第一,主干分析:
这个句子看起来复杂,实际上主要的主干很清晰,那就是:The image of the reader appears throughout history, in at. 意思是:读者的形象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出现在了艺术作品中。
更加通顺的解释是:在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历史上不同时期读者的形象。
第二,疑难点分析,对于这个长句子来说,次要部分是疑难点,也就是:made long before books as we now know them came into being.这个部分不容易理清楚意思
疑难点解决办法:化繁为简。
注意核心内容。
这里核心内容是:比较艺术品的创作时间和书籍出现时间的的先后顺序。
谁先谁后还是一目了然的。
根据这个思路,就容易理解次要部分了。
次要部分意思是:(这些艺术作品)的创作时间远远早于人们现在知道的书籍的出现时间。
接下来,把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放到一起理解。
这个长句子完整意思是:
在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到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读者形象,这些作品的创作时间,远远早于我们现在知道的书籍的出现时间。
这个长难句理解方法总结:一,去掉次要修饰内容,理出来句子主干。
二,对于疑难点,要化繁为简,根据核心内容去理解。
对近三年广东英语高考试卷的分析(5篇)
对近三年广东英语高考试卷的分析(5篇)第一篇:对近三年广东英语高考试卷的分析对近三年广东英语高考试卷的分析刚看了和做完近三年广东英语的高考试卷,给我的感觉是考查的内容越来越新颖,具有时代气息还很符合现在英语科的课改,注重语言综合运用和注意实际交际能力。
以下是我本人的一些看法。
高考英语试卷共六大题型:英语听力,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改错和书面表达,总分值150分。
近三年的高考试卷始终保持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立足语篇”的基本命题思路,始终坚持了“突出语篇,强调应用,注重交际”这一命题原则,听力的语速更高,而且增加了图片,干扰项的设计更加灵活;单项填空题着重考查了在语境中的语法运用和对词义的正确理解,不拘泥于单纯的知识点,而加强了对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完形填空更加注重篇章结构能力的考查,加强对“预阅”能力的考查,要从前后句和前后段的综合理解、推断中才能作出选择;阅读理解直接从文章中找答案的题目逐渐少了,主观推测的题目逐渐变了,出现“推测作者意图”的题目:改错题逐步弱化语法,增强篇章综合分析能力;书面表达,广东已经连续三年考查的书面表达题均为看图作文,并且提示给得较少,更多地要求学生去思考。
(一)听力该部分要求考生能够听懂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正常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查内容主要有:(1)理解主旨、意义;(2)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3)对说话的背景、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能作出简单的推断;(4)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设问的重点主要放在what,where,who,why,how这些事实上。
高考NMET听力理解题的主要设计思路是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主旨是检查考生在语篇层面上对听力材料的理解能力。
听力试题在选材上突出了多样化,涉及学校、家庭生活、个人爱好、天气、问路、时间、数字、地点、健康、购物、文化娱乐、体育、租房、旅游、交通等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内容。
可以比较全面地检查考生对不同生活情境下的语言接受能力。
近五年外语高考试卷分析
近五年外语高考试卷分析近五年的高考趋势、对考纲的理解及针对各题型的教学措施与做法。
上海市高考英语试卷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考试形式,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要求,考核了学生的基础语言知识,也着重考核了学生的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
五年来试卷变化趋势不算很大,因为考纲基本不变,不过从05年开始阅读新增了E篇,而08年则把两篇10字的完形填空改为了一篇10选9的词汇填空和一篇15空的完形填空,试题的变化使上海卷综合性,情景化的特点越来越鲜明。
总体而言,04年来上海试题难度合理,题型设置和试题内容贴近生活,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同时对高中英语教学也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下面具体从各个部分来分析试题走向及针对各题型的教学措施与做法。
听力:从2001年起,上海高考英语试卷在全国率先增设了听力测试。
从2004年到现在,听力的变化不大。
今年听力和去年相比,难度有所下降。
无论是短对话,还是两篇短文,其信息内容比较容易捕捉,选项也比较明确,长对话中所填写的单词都很常见,其谈论的内容,比如说英国的男女分校,学生们也比较熟悉,类似内容的阅读文本同学们以前是接触过的。
其中,比较欣赏的是Section B中的第二篇,它不仅注重点信息的捕捉,更重视对整篇材料的整体理解。
一、听力主要包括:1 十段短对话(Short Conversations)2 二段短文(Two Short Passages)3 二段长对话(Longer Conversations)二、从听力特征上可分为两大类:1 对具体细节的理解2 对主题,中心思想的理解A: 细节理解通常包括:1.了解说话人的身份,职业,及相互关系2.听懂数字,时间等细节,并对数字进行简单的运算3.听懂会话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4.辨别说话人的态度和观点5.听懂事件发生的关键细节B:理解主旨题包括1.理解短文的中心思想和主题,故事的寓意2.理解说话人的谈话目的,即所要表达的功能教学措施与做法:A:降低情感过滤(听前)听力能力也是对考生心理素质水平的检测。
近五年英语高考题试题分析
做了近5年广东高考英语试题,我对完形填空、语法填空、阅读理解三大题型的考点进行了总结,得出以下结论。
完形填空共10个空,主要考基于上下文逻辑意思的词意辨析,形容词词意辨析占1/2,名词和副词分别占2/5左右,偶尔出现形容词比较级。
语法填空共10个空,主要考高中的语法点,其中非谓语动词的分词、动名词占1/5,介词、代词分别占1/5,定语从句的关系词占1/10,宾从、让步状语从句等占1/10,固定搭配1/10,冠词1/10,副词1/10。
阅读理解共20空,考察以下5个内容:a.文章主题、标题、写作目的 b.推测 c.划线词句的意思 d.细节题 e.理解题这5项内容平均出现在每篇阅读文章中。
2024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语境分析技巧历年真题
2024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语境分析技巧历年真题英语阅读理解在高考英语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语境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在解题过程中,正确的理解文章的语境可以帮助考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
本文将通过分析历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真题,并提供一些语境分析的技巧,帮助考生提升解题能力。
第一部分:历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真题分析1. 2018年高考真题阅读理解题目:People in Western countries think that mosquitoes are annoying creatures. However, in some countries, mosquitoes are highly respected. For example, they are considered the Burmese's national symbol and are celebrated in the June full moon festival of Thadingyut. The children of Burma grew up listening to stories about "mossies" and regarding them as sacred creatures.【解题思路分析】该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语境的理解能力。
关键信息在第一句话中,西方国家的人认为蚊子是令人讨厌的生物。
而在某些国家,蚊子却备受尊敬。
考生需要从语境中理解到蚊子在缅甸被认为是国家的象征,并在节日中庆祝。
2. 2019年高考真题阅读理解题目:Whenever it rained in summer, I could not help feeling depressed. Rain reminded me of my childhood when I had to stay at home and wait for it to stop raining, or I would be locked in the house, just like being in prison. Since then, whenever it rained, the feeling would come back to me.【解题思路分析】该题目考察考生对于情感的理解以及对文章细节的把握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号 大题名称 题量
听力
24题
第I卷 词汇语法 25题
阅读理解 35题
翻译
6题
第II卷
写作
1题
合计
91题
计分
考核目标
占全卷比 例
30分 语言运用 20%
25分
语言知识 (和运用)
17%
50分
33%
20分 语言运用 13%
25分
17%
150分
100%
两类学校考试平均分、标准差比较
全体
示范性
非师范性
3.7
3
18.9
39.1
27.2
9.5
4.7
4. 写高考英语作文时,积极运用所学词语、结构和句型。
学校类别 经常
有时
很少
基本不
从不
1
45.3
38.5
8.9
3.8
2.4
2
31.6
48.3
9.6
4.6
2.2
3
37.3
46.2
11.2
1.8
1.8
6. 写高考英语作文时,注意作文的衔接与连贯。
学校类别 经常
15
1,5,6,9,11,12,14,15, 17,18,19,20,21,22,23
2. 能理解话语中的隐含意思。
6
2,3,4,7,8,10
3. 能归纳话语的主旨大意。
3
13,16,24
II 语法与词汇
考查项 数量 目
题号 考查项 数量 目
题号 考查项 数量 目
题号
介词
1
25 定语从 1
38
副词
均分 标注差 均分 标准差 均分 标准差
2008 96.90 26.51 118.47 15.34 90.96 24.61 2007 94.41 23.34 114.51 15.89 89.36 21.36
各大题难度值比较
全卷
听力
语法和 语篇理
词汇
解
翻译
写作
2008 0.65 0.62 0.72 0.65 0.67 0.58
工作与就业(阅读B-B) 报告
人与事物的特征(阅 报告
读B-C)
报告
变化与发展/人与自然 报告 (阅读B-D)
饮食/疾病与健康(阅 读C)
能够与不能够等 (共57项) 询问与回答 喜好 意愿与欲望 邀请与回答 劝告与建议 提供帮助 抱怨与不满
语音,词汇,语 法(共3项)
总词汇量不少于 4200 所有语法项目
5.9
3.0
听力理解难度比较 通过率 全体 示范性
非示范性 历届生
听力理解 0.62 0.80 0.57 0.48
两年听力难度比较(2007-2008)
通过率
10.5
7.0
3.5
1-B
54.3
27.1
10.0
8.6
0
6. 在听音过程中,碰到生词和不懂的句子我会跳过继续听下去。
学校类别 经常
有时
很少
基本不
从不
1-A
43.9
42.1
8.8
1.8
0
1-B
65.7
39.0
2.9
1.4
0
II. 阅读部分问卷
4. 高考英语阅读时,先找出主题句。
学校类别 经常
有时
基本素材 呈现形式 功能意念 语言知识
学科内容(课 程标准)
高考英语 卷考试内 容领域
变化与发展等(共23 广告等(共
项)
16项)
个人信息(听力B-A) 故事
旅行(听力B-B)
指南
公共场所(听力C-A) 对话
名人(C-B)
对话
名人/历史事件(词汇) 报告
娱乐与运动(阅读B-A) 论文
兴趣与爱好(阅读B-A) 信件
1
46
句
代词
1
26 时态和
2
28,32 动词
语态
3 42,47, 49
副词/
1
形容词
27 宾语从 1 句
34
名词
3 44,45,
48
情态动 1 词
29 状语从
2
31,40 形容词
2
41,43
句
主语从 1 句
36 非谓语
4 30,33, 35,37
倒装
1
39
III 阅读理解 A 综合填空
词类 动词 名词 形容词 副词 连词 词组
句子结构和用词的多样性 文章段落及句子间组织结构的连贯性
问卷调查
问卷重点调查了解考生考试时的策略使用情况及平时的 学习策略及方法
今年问卷分听力、阅读和写作三个部分,分别对考生所 使用的考试策略及平时的学习方法和策略等方面的问题 问卷。
参加答卷的考生来自不同类型的学校,其中市重点360 人,区重点294人,完中181人。
学校类别 经常
有时
很少
基本不
从不
1
31.4
29.9
18.6
9.5
10.4
2
14.9
31.6
34.4
8.4
7.4
3
14.8
27.2
33.1
11.2
12.4
3. 写高考英语作文时,能考虑作文的阅读对象。
学校类别 经常
有时
很少
基本不
从不
1
34.5
34.9
21.0
6.8
6.2
2
18.3
38.7
30.3
5.6
2)对照考试手册中各大题测量目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确定试题是否位 于内容领域范围之内
I 听力理解
主要测试考生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其考核目标为: 1. 能获取重要的事实信息。 2. 能理解话语中的隐含意思。 3. 能归纳话语的主旨大意。
2008年听力理解试题考核目标落实
听力技能代码
数量
题号
1. 能获取重要的事实信息。
3
15.4
41.7
28.6
7.4
6.3
11. 高考英语阅读时,遇到不能肯定的问题,用排除法答题。
学校类别 经常
有时
很少
基本不
从不
1
42.7
35.2
13.0
3.3
1.4
2
42.2
35.1
13.5
4.4
1.4
3
52.6
36.0
5.7
2.3
2.3
II. 写作部分问卷
1. 开始写高考英语作文前,先列出提纲。
467
二本资格 线
399
高职、高 专
199
125.87 106.44
19.43
75.55
20923
30.89
35437 36698
各大题之间的相关
听力 语法词汇 阅读
翻译
写作
听力 1.0000
语法词汇 0.789 1.0000
阅读
0.791
0.805 1.0000
翻译
0.767
0.823
0.771 1.0000
稳中求变原则
2008高考试卷在体现题材广泛,信息量大的特点的同时,更 是体现了穏中求变的原则。变化主要体现在:
题型变化
词汇测试不再以单句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语篇的形式出现,要 求学生们能够从上下文的语境中去理解词汇的具体应用。
题材变化
在08年的高考中最出乎大家意料的就是听力中题材的变化, 一是虚拟语气在口语中的应用,二是新闻变成了导游说 明。
7.0
7.0
2.8
1-B
57.1
32.9
5.7
1.4
0
3. 在听音过程中,我喜欢边听边在脑中将所听到的信息翻译成汉语。
学校类别 经常
有时
很少
基本不
从不
1-A
28.1
38.6
19.3
3.5
1-B
18.6
27.1
28.6
20.0
4.3
4. 在听音过程中,我知道如何划分意群,并按意群去听。
学校类别 经常
各大题与总分的相关
全卷
听力 语法词汇 阅读 0.907 0.914 0.930
翻译 0.901
写作 0.782
总分减去各大题后与各大题的相关
全卷
听力 语法词汇 阅读 0.839 0.870 0.846
翻译 0.861
写作 0.716
与课程标准对照
1)2008高考英语全卷内容结构与课程标准学科内容领域结构对 照
2008年试卷主要特点
试卷设计体现《2008英语考试手册》内容 和要求,不超出《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 标准》的要求。
试卷在考察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对语 言应用能力的考察,考察内容的覆盖面和 比例得到较好体现。
命题三原则
三个“有利于”原则
有利于高校选拔 有利于素质教育 有利于社会稳定
公平公正原则
2007 0.63 0.71 0.72 0.62 0.60 0.56
全卷
听力
语法
词汇
综合 填空
语篇 理解
翻译
写作
2008 0.65 0.62 0.78 0.64 0.65 0.64 0.67 0.58
2007 0.63 0.71 0.75 0.56 0.56 0.62 0.60 0.56
试题难易度分配比例较合理,有效控制了试卷的总体难度
写作
0.634
0.669
0.634
0.737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