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 双机通信

合集下载

双机通信实验报告

双机通信实验报告

双机通信实验报告双机通信实验报告引言:双机通信是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它可以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双机通信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互联网、电子商务、远程教育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双机通信系统,探究其原理和应用。

一、实验设备与步骤1. 实验设备:本次实验使用了两台计算机,一台作为发送端,另一台作为接收端。

另外,还需要一个网络连接设备,如交换机或路由器。

2. 实验步骤:首先,将两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设备连接起来,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然后,在发送端计算机上打开通信软件,并进行相应的设置。

接下来,在接收端计算机上也打开相同的通信软件,并进行设置。

最后,通过发送端计算机向接收端计算机发送消息,观察消息是否能够成功传输。

二、实验原理1. 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双机通信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的。

计算机网络由多台计算机和网络连接设备组成,通过网络连接设备将这些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在双机通信中,发送端计算机将要传输的数据打包成数据包,并通过网络连接设备发送给接收端计算机。

接收端计算机接收到数据包后,将其解包并还原成原始数据。

这样,发送端计算机和接收端计算机之间就实现了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2. 实验中使用的通信软件: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款常见的通信软件来实现双机通信。

该软件提供了用户界面,可以方便地设置通信参数和进行通信操作。

通过该软件,我们可以设置发送端和接收端的IP地址、端口号等参数,以及发送和接收消息的内容。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搭建了一个双机通信系统,并进行了通信测试。

通过发送端计算机向接收端计算机发送消息,我们观察到消息能够成功传输,并在接收端计算机上显示出来。

这表明我们的双机通信系统正常工作。

双机通信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互联网上,双机通信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等服务中。

通过双机通信,人们可以迅速方便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电子商务领域,双机通信也被用于在线支付、订单处理等环节,保证了交易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双机通讯实验报告

双机通讯实验报告

双机通讯实验报告双机通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目的在于掌握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学习使用标准通信协议。

二、实验原理1.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双机通信是指两台独立工作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流的过程。

双机通信可以通过物理连接(如串口、并口等)或网络连接(如以太网、局域网等)进行。

2.串口通信原理串口通信是最常见的双机通信方式之一、串口通信是指通过串行接口进行数据传输。

在串口通信中,数据位、波特率、校验位等参数需要进行设置。

通过使用串口线将两台计算机的串口连接,可以实现数据的互传和通信。

三、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在两台计算机上安装串口驱动程序。

(2)将两台计算机通过串口线连接。

2.设置参数(1)打开计算机的设备管理器,找到串口的端口号。

(2)在串口通信软件上,根据设备管理器上的端口号设置串口的属性,包括波特率、数据位、校验位等。

3.建立连接(1)在发送端的计算机上,打开串口通信软件。

(2)在接收端的计算机上,也打开串口通信软件,并设置与发送端相同的参数。

4.进行通信(1)在发送端的计算机上,输入要发送的数据。

(2)点击发送按钮,数据会通过串口线发送到接收端的计算机。

(3)接收端的计算机会接收到数据,并在串口通信软件中显示。

四、实验数据与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双机通信。

在发送端的计算机上,我们输入了字符串“Hello, World!”并通过串口发送到接收端的计算机。

在接收端的计算机上,我们成功收到了发送的数据,并在串口通信软件中显示出来。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会了使用串口通信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双机通信。

串口通信具有轻量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小型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但是串口通信的距离受限,通信距离较短。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双机通信的实现原理和方法,并了解了串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设置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串口通信的步骤和技巧。

实验报告双机通信及PCB设计

实验报告双机通信及PCB设计

实验报告双机通信及P C B设计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学生实验报告学院:课程名称: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生实验报告一、实验综述1、实验目的及要求熟悉51单片机的基本输入和输出应用,掌握Proteus ISIS模块的原理图推图方法及单片机系统仿真运行方法。

1、按照P241图绘制电路原理图1,将第6章实例2中2#机的查询法收发程序改为中断法(1#机发送过程不变)并实现原有功能;2、按照图和表绘制电路原理图2,并定义电源端口;3、采用ARES软件完成电路原理图2的PCB设计,形成光绘(Gerber)输出文件,其中BCD数码管需按照图所示尺寸进行PCB自定义封装;4、完成实验报告2、实验仪器、设备或软件电脑Keil4Proteus ISIS二、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实验步骤:1.提前阅读与实验六相关的阅读材料2.完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3.编写和编译程序4.利用ISIS调试功能检查程序的语法和逻辑错误5.观察仿真结果,检验程序与电路的正确性程序:主机:#include<>unsigned char code led[]={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unsigned int j=0;for(;time>0;time--)for(j=0;j<125;j++);}void main(void){unsigned char counter=0;熟悉ISIS模块的语言编辑、编译与调试过程2.多练习ISIS程序调试方法,并最终实现实验六的预期功能3.掌握了中断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熟悉C51单片机的编程与调试方法,掌握Proteus ISIS模块的原理图绘图方法及及单片机系统仿真运行方法四、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语:干的不错,继续努力!成绩:指导教师签名:批阅日期:。

双机通信设置实验报告

双机通信设置实验报告

双机通信设置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双机通信设置实验1.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双机通信设置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包括网络连接、IP地址设置、端口设置和通信代码编写等内容。

2. 实验器材- 两台计算机- 网线- 交换机(可选,用于扩展网络数量)3. 实验步骤步骤一:网络连接1. 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同一个局域网中,可以通过交换机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到同一个局域网中。

步骤二:确定IP地址1.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点击“开始”按钮,选择“控制面板”。

2. 在控制面板中,选择“网络和Internet”。

3. 在“网络和Internet”页面中,选择“网络和共享中心”。

4. 在“网络和共享中心”页面中,选择“更改适配器设置”。

5. 在“更改适配器设置”页面中,找到当前使用的网络连接,右键点击,选择“属性”。

6. 在网络连接属性页面中,选择“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然后点击“属性”按钮。

7. 在Internet协议版本4(TCP/IPv4)属性页面中,选择“使用下面的IP地址”选项,然后输入IP地址和子网掩码。

8. 重复以上步骤,将第二台计算机的IP地址设置为与第一台计算机相同的子网下的其他IP地址。

步骤三:端口设置1. 在每台计算机上选择一个空闲端口作为通信端口。

2. 确保两台计算机上选择的端口相同。

步骤四:通信代码编写1. 在每台计算机上编写程序,通过选择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库来实现双机通信。

2. 编写程序时,需要指定对方计算机的IP地址和端口号。

3. 编写程序时,需要指定通信协议,如TCP或UDP等。

4.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实现了两台计算机之间的双机通信。

可以在程序中发送和接收数据,实现数据交换和通信功能。

5.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双机通信设置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包括网络连接、IP 地址设置、端口设置和通信代码的编写等内容。

双机通信是实现计算机之间数据交换和通信的重要手段,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对于进行网络通信和应用开发非常有帮助。

双机通讯实验报告

双机通讯实验报告

单片机实验报告(自动化15级)实验名称:串行通讯实验一、实验目得1。

掌握单片机串行口工作方式;2。

掌握双机通讯得接口电路设计及程序设计。

二、实验设备1、PC机;2.单片机最小系统教学实验模块;3、数码管显示模块三、实验内容1.双机通信由两套单片机试验装置(两个实验小组)共同完成该实验。

我们U1为甲机,U2为乙机。

甲机发送本机(学生本人)学号后8位给乙机,乙机接收该8位数据,并显示在8位数码管上.电路如图1所示。

要求串行通信方式为方式1,波特率为2400bit/s,不加倍,单片机外部晶振频率为11、0592M。

图1 双机通信原理示意图附加要求:乙机接收完毕后,将本机(乙机)得学号后8位发送回甲机,甲机显示在数码管上。

2、单片机与PC机通信单片机向PC机发送数据。

单片机向PC机重复发送本机(学生本人)学号,发送波特率为1200,采用方式1,单片机外部晶振频率为11、0592M。

四、实验原理4.1串行通讯得方式在串行通讯中,有两种基本得通讯方式:异步通讯,同步通讯.异步串行通讯规定了字符数据得传送格式,既每个数据以相同得帧格式发送.每个帧信息由起始位、数据位、奇偶校验位与停止位组成。

本实验主要学习异步通讯得实现方法。

在异步通讯中,每一个字符要用起始位与停止位作为字符开始与结束得标志,以至占用了时间。

所以在数据块传送时,为了提高通讯速度,常去掉这些标志,而采用同步通讯.同步通讯不像异步通讯那样,靠起始位在每个字符数据开始时发送与接受同步.而就是通过同步字符在每个数据块传送开始时使收/发双方同步.按照通讯方式,又可将数据传输线路分成三种:单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全双工方式。

(1)单工方式在单工方式下,通讯线得一端联接发送器,另一端联接接收器,它们形成单向联接,只允许数据按照一个固定得方向传送。

(2)半双工方式在半双工方式下,系统中得每个通讯设备都由一个发送器与一个接收器组成,通过收发开关接到通讯线路上,如图33—1所示。

双机通信按键实验报告

双机通信按键实验报告

双机通信按键实验报告1. 引言双机通信按键实验是一项基于计算机网络原理的实验,旨在通过编程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了网络套接字(Socket)编程以及键盘输入监听功能实现了双机通信。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和结果分析。

2. 设计思路实验的目标是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通过按键进行通信。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采用了以下设计思路:- 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利用其socket模块进行网络通信。

- 通过在一个计算机上监听键盘输入,并将输入字符发送给另一个计算机。

- 在另一个计算机上接收字符,并进行相应处理,如打印在屏幕上。

3. 实施过程3.1 网络通信首先,在两台计算机上建立起网络连接。

我们选择了TCP/IP协议作为网络通信协议,并使用socket模块提供的函数进行网络套接字的创建、绑定和监听等操作。

具体的网络连接代码如下:pythonimport socket创建套接字sock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绑定套接字sock.bind(('127.0.0.1', 8888))监听连接sock.listen(1)接受连接请求conn, addr = sock.accept()上述代码中,我们使用了IPv4的地址`127.0.0.1`和端口号`8888`作为网络连接的地址。

3.2 键盘输入监听接下来,在一个计算机上监听键盘输入。

我们使用Python的`keyboard`库来实现键盘输入监听,并将输入字符发送给另一个计算机。

具体的键盘监听和发送操作代码如下:pythonimport keyboarddef send_character(character):发送字符到另一台计算机conn.send(character.encode())keyboard.on_press(send_character)上述代码中,我们将`send_character`函数注册为键盘按键按下事件的回调函数。

实验 双机互联参考资料实验报告

实验 双机互联参考资料实验报告

实验双机互联参考资料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两台计算机之间的互联,深入了解双机互联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场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相关技术和配置过程,为后续的网络通信和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二、实验设备1、两台计算机(以下分别称为计算机 A 和计算机 B),配置要求:具备以太网接口,安装有操作系统(如 Windows 10 或 Linux 操作系统)。

2、以太网线(交叉线或直通线,根据计算机网卡类型选择)。

三、实验原理双机互联是指将两台计算机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交换和资源共享。

常见的双机互联方式有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有线连接中的以太网连接方式。

以太网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局域网技术,通过以太网线将计算机的网卡连接起来,形成物理链路。

在网络层,需要为计算机配置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参数,使其能够在网络中进行通信。

四、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首先,关闭计算机 A 和计算机 B 的电源。

根据计算机网卡类型,选择合适的以太网线(如果计算机网卡支持自适应,则可以使用直通线;否则,使用交叉线)。

将以太网线的一端插入计算机 A 的以太网接口,另一端插入计算机 B 的以太网接口。

2、配置计算机 A 的网络参数打开计算机 A,进入操作系统。

点击“开始”菜单,选择“设置”,在设置窗口中点击“网络和Internet”。

在网络和 Internet 页面中,选择“更改适配器选项”。

找到以太网适配器,右键点击并选择“属性”。

在以太网属性窗口中,双击“Internet 协议版本 4(TCP/IPv4)”。

在弹出的“Internet 协议版本 4(TCP/IPv4)属性”窗口中,选择“使用下面的 IP 地址”。

输入以下参数:IP 地址:19216801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可不填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3、配置计算机 B 的网络参数按照与计算机 A 相同的步骤打开网络设置。

在“Internet 协议版本 4(TCP/IPv4)属性”窗口中,输入以下参数: IP 地址:19216802子网掩码:2552552550网关:可不填点击“确定”保存设置。

实验六——双机串行通信电路与PCB设计

实验六——双机串行通信电路与PCB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名称:实验六——双机串行通信电路与PCB设计一、实验目的掌握串口通信工作原理及程序开发方法,熟悉ARES软件PCB设计过程。

二、实验内容1、按照第7章实例2绘制电路原理图,学习双机工程文件建立方法,验证实例6的通信功能;2、按照图1和表1改画电路接线图,添加接线端子,并定义电源端口;3、采用ARES软件完成电路接线图的PCB设计,并形成光绘(Gerber)输出文件,其中BCD数码管需按照图2所示尺寸进行PCB自定义封装;4、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串口方式1工作原理阐述,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图,PCB设计图(3D排版图、光绘文件分层图)及实验小结。

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邮件主题及存盘文件名格式如,2005041220马晓明实验六。

1、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一所示,其中左机的RXD,TXD端口分别与右机的TXD,RXD端口相连,两机按共地考虑。

该电路实现串行功能,使发送的数据传入接受的单片机中,反馈,使两个晶体显示管显示相同的数据。

甲机循环发送数字0~F,乙机接收后返回接收值。

若发送值与返回值相等,继续发送下一数字,否则重复发送当前数字。

采用查询法检查收发是否完成。

发送值和接收值分别显示在双方LED数码管上,两机的程序分别按图三和图四的发送程序和接受程序编写,然后建立两个工程文件存入同一个文件夹中,生成的两个hex文件分别加载在两个80C51单片机上,之后执行程序。

图一电路原理图表一元器件图二发送程序图三接受程序2、串口方式1工作原理阐述串口控制寄存器,SCON(98H)接线关系:接线关系:利用RS-232C进行电平转换——(1:-5~-15V, 0:+5~ +15V)3、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图下面的图四和图五为仿真的效果图,发送值和接收值分别显示在双方LED数码管上。

4、PCB设计图(3D排版图、光绘文件分层图)图七布线铺铜后的电路图图八 3D仿真电路图图八光绘文件分层图5、实验小结在本次试验中,串行通信电路实现:甲机循环发送数字0~F,乙机接收后返回接收值。

双机通信实验报告

双机通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2. 熟悉串行通信的硬件接口和软件编程。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双机通信是指两台计算机或单片机之间的数据交换。

串行通信是双机通信中常用的一种通信方式,它将数据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传送,适合于远距离通信。

本实验采用单片机串行通信,通过串行口实现数据传输。

三、实验设备1. 两套单片机实验装置(如AT89S51单片机最小系统)2. 串行通信线(如RS-232线)3. 串口调试工具(如串口助手)4. 连接线和电源四、实验内容1. 硬件连接将两套单片机实验装置通过串行通信线连接起来,确保连接线正确无误。

2. 软件编程(1)单片机编程编写单片机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程序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初始化串行口:设置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 发送数据:将数据写入发送缓冲区,启动发送。

- 接收数据:检测接收缓冲区是否有数据,读取数据。

(2)PC端编程编写PC端程序,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程序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串口配置:设置串口号、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等。

- 发送数据:将数据写入串口缓冲区,启动发送。

- 接收数据:从串口缓冲区读取数据,显示或处理。

3. 调试与测试(1)单片机端调试- 使用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到单片机。

- 检查单片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2)PC端调试- 使用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到PC。

- 检查PC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硬件连接硬件连接正确,两套单片机实验装置通过串行通信线连接。

2. 软件编程(1)单片机程序```c// 单片机程序示例(AT89S51)#include <reg51.h>#define BAUDRATE 9600sbit TXD = P3^1; // 发送引脚sbit RXD = P3^0; // 接收引脚void Serial_Init() {TMOD = 0x20; // 定时器1工作在模式2TH1 = 0xFD; // 设置波特率TL1 = 0xFD;TR1 = 1; // 启动定时器1SCON = 0x50; // 设置串行口工作在模式1 }void main() {Serial_Init();while (1) {// 发送数据TXD = 1; // 发送起始位while (!TXD); // 等待发送完成// 发送数据字节for (char i = 0; i < 8; i++) {TXD = 1; // 发送数据位while (!TXD);TXD = 0; // 发送停止位while (!TXD);}// 接收数据RXD = 1; // 接收起始位while (!RXD); // 等待接收完成// 接收数据字节for (char i = 0; i < 8; i++) {RXD = 1; // 接收数据位while (!RXD);RXD = 0; // 接收停止位while (!RXD);}}}```(2)PC端程序```c// PC端程序示例(C#)using System;using System.IO.Ports;class Program {static void Main() {SerialPort serialPort = new SerialPort("COM1", 9600, Parity.None, 8, StopBits.One);serialPort.Open();while (true) {// 发送数据serialPort.WriteLine("Hello, world!");// 接收数据string receivedData = serialPort.ReadLine();Console.WriteLine("Received: " + receivedData);}serialPort.Close();}}```3. 调试与测试通过串口调试工具,发送数据到单片机和PC,检查接收到的数据是否正确。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voidxianshi(void)
{
uchari,dm,wx;
//m1:m000=标准; 01=推挽;10=输入;11=开漏输出
ﻩP1M1 = 0X00;
P1M0 =0Xff;
P2M1 = 0X00;
ﻩP2M0 =0Xff;//设定P1,P2推挽输出
while(1)
{
ﻩﻩfor(i=1;i<9;i++)
}
乙机(U2)代码:
#include<STC12C5A60s2.h>
#define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void init(void);
void delay(uchar t);
voidxianshi(void);
ucharcodedistabl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单片机串行通信实验报告
———————————————————————————————— 作者:
———————————————————————————————— 日期:
实验六串行通信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
一、双机通信
由两套单片机试验装置(两个实验小组)共同完成该实验。我们U1为甲机,U2为乙机。甲机发送本机(学生本人)学号后8位给乙机,乙机接收该8位数据,并显示在8位数码管上。电路如图1所示。
void init(void)
{
ﻩSCON=0x40;//串口模式1ﻩ只发送不接收
TMOD=0x20;//T1工作模式2
TH1=0xf4;//波特率2400

实验六——双机通信及PCB设计

实验六——双机通信及PCB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名称:实验六——双机通信与PCB设计一、实验目的掌握串口通信工作原理及程序开发方法,熟悉ARES软件PCB设计过程。

二、实验内容1、按照P241图A.72绘制电路原理图1,将第6章实例2中2#机的查询法收发程序改为中断法(1#机发送过程不变)并实现原有功能;2、按照图A7.3和表A7.3绘制电路原理图2,并定义电源端口;3、采用ARES软件完成电路原理图2的PCB设计,形成光绘(Gerber)输出文件,其中BCD数码管需按照图A.74所示尺寸进行PCB自定义封装;4、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电路原理图1,2#机的C51源程序,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及讨论*,PCB设计图(电路原理图2、排版图、3D效果图、光绘文件分层图3-4幅)以及实验小结。

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邮件主题及存盘文件名格式如,2005041220马晓明实验六。

*讨论:中断法与查询法的程序结构差异及优缺点。

1、电路原理图1图1 电路原理图2、2#机的C51源程序图2 2#机源程序3、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及讨论图3 仿真运行一说明:利用KEIL编写1#机和2#机的源程序并生成“.HEX”文件,分别加载在两个单片机上。

1#机循环发送0-F数据,2#机实时接收数据,两机数据通过各自的BCD数码管显示出来。

图4仿真运行二说明:1#机循环发送“0—F”数据,如图1#机发送数据“F”,2#机接收数据后在数码管上输出,1#机接收2#机返回的数据对比无误后在数码管上同时输出“F”。

图5 仿真运行三说明:输出“0—F”后,1#机循环发送“0—F”的数据,2#机实时接收数据,两机数据通过各自的BCD数码管显示出来。

讨论:从单片机仿真的结果上看,2#机采用中断法编程并生成HEX文件后加载到单片机上后进行仿真运行的效果与采用查询法编程的效果一致。

从源程序上看,采用查询法时,CPU需要不断等待单片机发送和接收完数据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双机通信课程设计

双机通信课程设计

双机通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双机通信的基本概念,掌握双机通信的原理及过程;2. 学会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双机通信的配置与调试;3. 了解双机通信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双机通信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排除双机通信故障的技巧;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2.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行为;3. 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实践课程,以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操作为核心。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双机通信的相关知识,具备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 双机通信基本概念:定义、分类及应用场景;- 双机通信原理:数据传输过程、通信协议;- 双机通信配置:IP地址配置、子网掩码设置、网关设置;- 双机通信故障排除: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解决方法。

2. 实践操作:- 双机通信配置与调试:使用计算机网络设备进行实际操作;- 故障排除练习:模拟实际场景,培养学生解决双机通信问题的能力;-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中双机通信的典型案例,提高学生应用能力。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双机通信基本概念及分类;第二周:双机通信原理及数据传输过程;第三周:双机通信配置方法及实践操作;第四周:双机通信故障排除方法及实践操作;第五周:案例分析及总结。

教材章节: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教学内容列举:1. 3.1 节 双机通信概述;2. 3.2 节 双机通信原理;3. 3.3 节 双机通信配置与调试;4. 3.4 节 双机通信故障排除;5. 3.5 节 双机通信应用案例。

实验六——双机串行通信电路与PCB设计

实验六——双机串行通信电路与PCB设计

实验课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实验六——双机串行通信电路与PCB设计
实验日期:2013 年4月20 日
一、实验目的
掌握串口通信工作原理及程序开发方法,熟悉ARES软件PCB设计过程。

二、实验内容
1、绘制电路原理图,学习双机工程文件建立方法,验证实例6的通信功能;
2、按照图1和表1改画电路接线图,添加接线端子,并定义电源端口;
3、完成实验报告。

三、实验要求
提交的实验报告中应包括 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串口方式1工作原理阐述,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图,PCB设计图(3D排版图、光绘文件分层图)及实验小结。

提交实验报告的电子邮件主题及存盘验六。

1、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
图1双机串行通信电路原理图、接线图;
其中左机的RXD,TXD端口分别与右机的TXD,RXD端口相连,两机按共地考虑。

2、串口方式1工作原理阐述
串口控制寄存器,SCON(98H)
1主要用于点对点(两机)通信
两机共地利用RS-232C进行电平转换——(1:-5~-15V, 0:+5~ +15V) 3、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图,图5为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图
图2 双机通信仿真效果图
5、实验小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学会了镜像工具的使用,而且通过不断的改正错误知道了数字显示器不能用镜像,否则数字会翻了。

对接线关系(主机TXD、RXD分别与外设RXD、TXD相接)两机共地也有了了解。


悉ARES软件PCB设计过程:掌握串口通信工作原理及程序开发方法。

单片机双机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通信实验报告

单片机双机通信实验报告《单片机双机通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使用两台单片机,利用串口通信实现双机之间的信息传输。

在实验过程中,先分别对两台单片机进行初始化设置,并分别确定了波特率和通信协议。

随后,通过串口线连接两台单片机,并编写发送和接收程序,实现了双机之间的信息传输。

实验结果表明,双机通信实验成功,信息传输准确可靠。

关键词:单片机、双机通信、串口通信、波特率、信息传输1.引言: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内包含了处理器、存储器和各种外设,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

双机通信是指两个单片机之间通过一定的通信方式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利用双机通信,可以实现多个单片机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串口通信方式,实现双机之间的信息传输。

2.实验原理:串口通信是一种常用的通信方式,将信息按照一定的协议格式转换成串行的数据,通过串口线传输。

串口通信需要设置波特率和通信协议。

波特率是指每秒钟传输的位数,通信协议是指发送和接收的数据格式和规则。

本实验使用两台单片机,每台单片机通过串口线连接。

其中一台单片机作为发送机,另一台单片机作为接收机。

发送机将要传输的信息按照通信协议和波特率发送出去,接收机按照相同的通信协议和波特率接收信息。

接收机接收到信息后,进行处理。

3.实验步骤:(1)初始化设置:分别对发送机和接收机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引脚的设置和串口通信设置。

设置引脚为串口通信模式,并确定波特率和通信协议。

(2)连接单片机:将两台单片机通过串口线连接,发送机的发送引脚连接到接收机的接收引脚,接收机的接收引脚连接到发送机的发送引脚。

(3)编写发送程序:在发送机上编写发送程序,将要发送的信息按照通信协议和波特率发送出去。

(4)编写接收程序:在接收机上编写接收程序,按照相同的通信协议和波特率接收信息,并进行处理。

(5)测试实验:将发送机和接收机分别接入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测试,发送机成功将信息发送给接收机,并在接收机上进行了处理。

双机通信设计实验

双机通信设计实验

双机通信设计实验双机通信是指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的过程。

在现实生活和工业应用中,双机通信十分常见,例如,在办公室使用局域网进行文件共享,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使用双机通信进行数据监控和控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双机通信设计和实验,以下将介绍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实验目的和实验步骤。

双机通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网络连接两台计算机。

网络可以是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或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局域网是指在较小范围内实现设备互联的网络,例如一栋建筑物、一片园区或一个城市。

广域网则跨越较大范围,连接不同地域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

双机通信的目的是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编写软件程序来模拟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实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包括网络连接、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第一阶段是网络连接。

我们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环境,可以使用两台计算机和一台交换机。

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同一个交换机上,通过交换机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Ethernet协议来实现局域网连接。

第二阶段是数据传输。

在此阶段,我们需要编写程序来模拟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发送方将数据封装成网络数据帧,并通过网络发送给接收方。

接收方则解析数据帧,提取出数据并进行处理。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Socket编程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第三阶段是信息交换。

一旦数据传输成功,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换。

信息交换可以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会话协商、错误确认和数据重传等。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使用TCP协议来实现可靠的信息交换。

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双机通信的原理和过程。

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论上掌握双机通信的基本知识,还可以锻炼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通过实验,我们还可以对双机通信的性能和应用进行评估和优化,以满足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

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应该遵循实验的安全规范,并注意电脑和网络设备的保养和维护。

双机通信

双机通信

实验三双机通信实验一、实验目的UART 串行通信接口技术应用二、实验实现的功能双机通信,当两块板的按键按下时,对方的数码管上显示该键键值三、系统硬件设计实验中用到硬件有:两块课程设计核心板,四根杜邦线四、系统软件设计试验程序如下:#include<reg51.h>sfr P1M0=0x91;sfr P1M1=0x92;unsigned char tab[16]={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x77,0x7c,0x39,0x5e,0x79,0x71 };//共阴极字型码void delay(int n){int i,j;for(i=0;i<n;i++)for(j=0;j<100;j++);}void Scan_Key(void) // 键盘扫描程序{ int a1,a2,i,ptr,m;int FLAG0=0;a1=0x7f;a2=0xfe;//列扫描初值ptr=0;for(i=0;i<2;i++) //键盘2个扫描行//{ P3=a1;P0=a2;delay(10);m=P0;switch(m&0xf0) //检测哪一列有按键被按下//{ case 0x70: ptr=i*3+1; //左下角的按键是否被按下//FLAG0=1;break;case 0xb0: ptr=i*3+2; //第二列被按否FLAG0=1;break;case 0xd0: ptr=i*3+3; //第三列被按否FLAG0=1;break;default: break;}if(FLAG0){ SBUF=tab[ptr];while(TI==0) ;TI=0;P0=0xfe;P1=tab[ptr]; //将键盘编码转换成显示编码}a1=a1>>1|0x80 ;}}void main(void){ P1M0=0x00; P1M1=0xff;EA=1;ET1=0;ES=1; //开串口中断//TMOD=0x20; //设定波特率发射器T1工作方式//TH1=0xf4;TL1=0xf4;SCON=0x90; // 单机通信,方式2。

串行接口实验—双机通信

串行接口实验—双机通信

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课程设计》设计报告摘要微机与外部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基本方式有并行与串行两种。

本文主要说明串行方式,主要掌握微机串行通信的连接方法,熟悉其工作方式及其功能,运用程序流程图说明了其工作过程详细介绍了使用串行接口芯片8251A实现双CPU系统数据传输的设计和方法,接着从8251A的基本原理、工作方式,以及硬件和软件设计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并在两台微处理器的目标机上,用串口通信模式实现了两机之间的高效通信。

关键词: 8251A;串口通信;数据传送Abstract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computer and external as communications.Basic methods are both parallel and serial.This paper shows the serial mode, the main control computer serial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method, familiar with their work and their functions, the use of process flow chart illustrates the process of their work.Described in detail using the serial interface chip 8251A dual CPU system design and method of data transmission, then the basic principle from 8251A, work, and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sign aspects in detail. Two microprocessors in the target machine, achieved with a serial communication mode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machines.Keywords: 8251A; serial communication; data transfer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系统的功能 (5)第二章系统的设计方案 (6)2.1硬件设计 (6)2.1.1涉及的芯片 (6)2.1.2 8251A芯片 (6)2.1.3 8279芯片 (8)2.2软件设计 (9)2.2.1设计简单介绍 (9)2.2.2 模块设计详细分析 (9)第三章操作说明 (11)第四章总结 (12)参考文献 (13)附: (14)1、硬件原理图 (14)2、程序流程图 (15)3、源程序清单及注释 (17)第一章系统的功能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在我们的周围可能会同时出现多台微型计算机,而且这些计算机的牌号,后型号不同,而且有的格式不兼容。

实验七_双机通信实验

实验七_双机通信实验

实验七、双机通信实验 一、实验目的掌握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原理及编程。

二、实验内容用两台单片机进行双机通讯,主控制器识别到按键按下,控制从机显示0-9字符。

三、实验接线图四、实验程序1、程序流程图如图7-1所示。

主机识别到键按下,向从机发送数据块长度、0-9数据及校验和。

从机接收到数据后,显示数据并向主机发应答码00H ,主机根据应答信号,显示通信状态代码。

2、波特率计算选fosc=11.0592MHz, 波特率=2400bps ,通信为方式1,(SMOD)为1,(TMOD)=0x20;( PCON) =0x80; 由波特率计算公式算得 (TH1)≈e8H 。

图7-1 实验接线图[](TH1)-25612T1T1322osc SMOD⨯=⨯=f 溢出率溢出率,波特率3、源程序 1)主机源程序// 识别到按键按下,发送0-9数据给从机,并显示通信状态码 #include<reg51.h> #include<intrins.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sbit K=P3^2; //定义按键K ,用于控制U2void SEND(uchar s_data)//发送一个字节数据 {SBUF=s_data; while(TI==0); TI=0;}uchar RCV(void)//接收一个字节数据 {while(RI==0); RI=0; return(SBUF);}void D_1S(void) {uint N=500,i;while(N--) for(i=0;i<100;i++) _nop_();}void DIS(uchar dis)//显示dis 中字形码对应的字符 { P0=dis; D_1S(); P0=~0x00;}void MAIN(void){ uchar data SUM,LEN;// SUM,校验和;LEN ,数据块长度; uchar i,ans; //ans 接收的应答数据图7-2 主机程序流程图 图7-3 从机程序流程图SP=0x5f; P0=~0x00; //数码块消隐TMOD=0x20; //T1:8位自动重装定时器TL1=0xe8;TH1=0xe8;PCON=0x80;TR1=1;//F=11.0592MHz,BPS=2400SCON=0x40; //10位,禁止接收//-------扫描按键-------key0:K=1; if(K!=0) goto key0;//-------发送数据块和校验和-------S_0:SUM=0x00; LEN=10; SEND(LEN);for(i=0;i<LEN;i++){SEND(i); SUM+=i; }SEND(SUM);//-------接收从机发来的响应数据-------REN=1; ans=RCV(); REN=0;if(ans==0x00) //发送正常,显示“0”{ DIS(~0x3f); goto key0;}else //发送异常,显示“1”,并重新发送数据{ DIS(~0x06); goto S_0;}}2)从机源程序// 接收数据0-9,并用数码块显示,之后接收正常向主机发00H,否则发送01H#include<reg51.h>#include<intrins.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uchar data LS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void SEND(uchar s_data)//发送一个字节数据{SBUF=s_data; while(TI==0); TI=0;}uchar RCV(void)//接收一个字节数据{while(RI==0); RI=0; return(SBUF);}void D_1S(void){uint i,N=500;while(N--) for(i=0;i<100;i++) _nop_();}void DIS(uchar LEN,uchar r_data[11])//显示0-9{uchar data i;for(i=0;i<LEN;i++) {P0=LS0[r_data[i]]; D_1S(); P0=~0x00;}}void MAIN(void){ uchar data SUM,LEN; //SUM,校验和;LEN,数据块长度;ID,从站地址uchar data i,r_data[10],RSUM;//r_data接收的数据,RSUM接收的校验和SP=0x5f; P0=~0x00; TMOD=0x20;TL1=0xe8;TH1=0xe8;PCON=0x80;TR1=1; SCON=0x40;R_D:REN=1;SUM=0x00;LEN=RCV();for(i=0;i<LEN;i++){r_data[i]=RCV(); SUM+=r_data[i];}RSUM=RCV();if(RSUM==SUM){DIS(10,r_data);SEND(0x00);goto R_D;}else {SEND(0x01);goto R_D;}}五、实验步骤1、按图7-1接线;2、用keil软件编辑、编译源程序,生成两个hex文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理工学院实验报告
系别
计算机系
班级
B110507
学号
姓名
课程名称
பைடு நூலகம்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日期
2013-10-28
实验名称
双机通信
成绩
实验目的:
掌握串行口通信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中1#机的发送线与2#机的接收线相连,1#机的接收线与2#机的发送线相连,共阴极BCD数码管BCD_LED1和BCD_LED2分别接各机的P2口,两机共地(默认),晶振为11.0592MHz,波特率为2400bps,串口方式1。(实验电路所用元件见表1)
(3)在uVision3中进行C51串行通信程序的编写、编译及调试;
(4)启动ISIS的仿真运行,并进行联机调试。
仿真结果:
图3仿真结果
1#机发送程序:(查询法)
#include <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void delay(unsigned int time) //定义延时函数
if(RI==1)
{
RI=0; //若接收完成,清RI标志位
receiv=SBUF; //取得接收值
SBUF=receiv; //结果返回1#机
P2=receiv; //显示接收值
}
}
实验小结:
经过这次的上机实验,我掌握了串行口通信的工作原理,熟悉C51单片机的编程与调试方法,掌握Proteus ISIS模块的原理图绘图方法及及单片机系统仿真运行方法。同时在实现串行通信功能时提高了程序的编写及调试能力,在1#机中用了查询RI和TI标志位的软件查询结果完成发送程序功能,在2#机中根据RI和TI的中断请求,在中断函数中完成接收程序功能,两种方法结合实现实验要求程序功能,灵活的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
unsigned int j=0;
for(;time>0;time--)
for(j=0;j<125;j++);
}
void main (void)
{
uchar counter=0; //定义计数器
P2=0x3f;
TMOD=0x20; //T1定时方式2
TH1=0xf4; //2400bps
TL1=0xf4;
软件编程原理:1#机采用查询法编程,根据RI和TI标志的软件查询结果完成收发过程;2#机采用中断法编程,根据RI和TI的中断请求,在中断函数中完成收发过程。
实验内容:
(1)掌握串行通信原理和中断法通信软件编程;
(2)完成实验6的C51语言编程。
实验步骤:
(1)提前阅读与实验6相关的阅读材料;
(2)参照实验原理图1和表1,在ISIS中完成电路原理图的绘制;
PCON=0x00; //波特率不加倍
TR1=1; //启动T1
SCON=0x50; //串口方式1,TI和RI清零,允许接收
while(1)
{
SBUF=counter; //发送联络信号
while(TI==0); //等待发送完成
TI=0; //清TI标志位
while(RI==0); //等待2#机回答
RI=0;
if(SBUF==counter) //若返回值与发送值不同,重新发送
{
P2=counter; //结果相同显示已发送值
if(++counter>15)counter=0;//修正计数器值
delay(500);
}
}
}
2#机接收程序:(中断法)
#include <reg51.h>
unsigned char receiv;
TL1=0xf4;
PCON=0x00; //波特率不加倍
TR1=1; //启动T1
SCON=0x50; //串口方式1,TI和RI清零,允许接收
ES=1;EA=1; //开中断
while(1);
}
void TIRI_int()interrupt 4 //定义中断函数
{
if(TI==1)TI=0; //若发送结束,清TI标志位
图1电路原理图
表1实验元件清单
元件类别
电路符号
元件名称
Microprocessor ICs
U1~U2
80C51
Miscellaneous
X1~X2
CRYSTAL
Capacitors
C1~C2,C4~C5/1nF
CAP
Capacitors
C3、C6/22uF
CAP-ELEC
Resistors Packs
void delay(unsigned int count)//定义延时函数
{
unsigned int i;
while(count--)
for(i=0;i<125;i++);
}
void main(void)
{
P2=0x0f;
TMOD=0x20; //T1定时方式2
TH1=0xf4; //2400bps
R1~R2/1k
RES
Optoelectronics
LED1~LED2
7SEG-BCD-GRN
实现功能:1#机循环发送数字0~F,并根据2#机的返回值决定发送新数(返回值与发送值相同时)或重复当前数(返回值与发送值不同时);2#机接收数据后直接返回接收值;双机都将当前值以十六进制数形式显示在各机的BCD数码管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