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李秉龙教授农业经济学第十六章农业产业结构

合集下载

《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Syllabus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一、课程基本情况(中英文对照)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课程编号:11110350课程总学时:48(其中,讲课 45)课程学分:3课程分类:必修、选修开课学期:秋季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系适用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必修,其它专业选修所需先修课: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课程负责人:李秉龙Ⅰ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ourseCourse Name: Agricultural EconomicsCourse Code: 11110350Total Class Hours: 48(Including 45 Teaching class hours)Course Credit:3Course Type: Required; ElectiveCourse Term: FallCourse Units: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pplicable Specialt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Required); other specialty (Elective)Prerequisite: Western Economics; Political EconomicsResponsible Teacher: Binglong Li二、课程内容简介(中英文对照)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农业经济学主要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奠定专业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认识农业经济的基本问题,掌握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知识。

农业经济学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农产品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农产品国际贸易等农产品市场运行机理;研究在土地、水资源、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稀缺资源的约束下如何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何提高农业劳动力的利用率和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如何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和集约化;研究在产权明晰界定的条件下,建立以农业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发展方向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实施农业保护政策、对食品质量安全进行管理和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与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实施农业可持续战略。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农业产业化经营【圣才出品】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农业产业化经营【圣才出品】

关系 型契 约关 系
强调专业化合作及其 长期关系的维持,契约 当事人都愿意建立一 种规制结构来对契约 关系进行适应性调整。
各方通过契约及背后 的权威规定各自的行 为规范,实现一定的利 益规制和行为协调。
③契约类型代表的阶段特征 古典契约和新古典契约都是商品契约,而关系型契约已经不纯粹是商品契约,涉及到更 为复杂的要素产权关系,从新古典契约变化到关系型契约之间不是连续的(在图 13-1 中用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三章 农业产业化经营
13.1 复习笔记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内涵、产生的原因及其契约关系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与特征 (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 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 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 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 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在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组织形式有三种: ①农产品市场+农户; ②农业龙头企业+农户; ③完全一体化经营。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①生产专业化 由农业生产专业化带动形成的区域经济、支柱产业群、农产品商品基地,为农业产业化 经营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②企业规模化 农业生产专业化的效率是通过大生产的优越性表现出来的,指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运销
1 / 22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的农户和企业其生产要素的组成比例要匹配,要避免或减少某种生产要素的不足或浪费,为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高效运行奠定基础。

中国农大李秉龙教授-农业经济学第十三章-农业产业化经营

中国农大李秉龙教授-农业经济学第十三章-农业产业化经营

• 从契约的本质来看,合作社通过关系型契 约把农户的分散生产连接为一体化的生产, 合作社与农户形成长期的契约关系,这种 契约不仅关系到农产品,而且还关系到生 产要素。
• 依据法律和章程确定了合作社与社员的权 利与义务,在保持农户经济独立的基础上, 农户将一部分生产经营职能交给合作社来 履行。
• 农户不仅能从合作社获得一系列的服务, 而且还能获得利润的返还。
• 在公开市场上汇集了大量的供求信息,大 大节约了供求双方的搜寻成本。
• 古典契约交易的弊端:
• 首先,公开市场上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大, 影响了农户收入的稳定。
• 其次,在公开市场上,分散生产的农户对 农产品的分类极其粗糙,产后处理和加工 程度较低,农产品难以实现价值增值。
• 最后,公开市场的交易半径受到限制。
公共市场
人市场
内部市场,要素市场
(三)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的契约关系
农户与农业龙头企业之间契约关系的 内容可以概括为两者之间产品、资金、
信息的流动和激励、治理关系。
–在市场瞬时交易中, 两者之间仅仅表现为 产品、资金和信息的
简单交换
–在较复杂的契约交易 中,农户和企业之间 的关系除表现为产品、 资金和信息的多次交 换外,还表现为两者 之间的激励和治理关
• 农户已将某些生产要素的使用权或某些生 产环节交给了企业,农户丧失了某些生产 经营自主权
• 企业经营管理者根据需要配置生产要素、 组织生产和销售,节约了市场交易费用, 有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发挥。
• 农户可以作为合作社的社员或股份公司的股 东参与重大事项的决策,因而这些企业是农 户自己的企业。
• 然而在关系型契约中,企业在节约交易费用 的同时,由于经营规模的扩大也会带来经营 管理效率的降低、信息传递失真、生产要素 不匹配和资金占用过多等问题,即企业内部 的经营管理费用也会增加。

农业经济学(农业产业化与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学(农业产业化与产业结构)

请初 见次 谅讲 ,课 感, 谢多 有 不 足 ,
——
1、利益补偿 2、利益均衡 3、按股分红
4、转移交付
4、我国农业产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1)龙头组织整体竞争力不高
(2)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程度低
(3)运行机制不健全 (4)政府扶植力度不够
(5)农业产业化精英人才短缺
农业产业化问题的解决,留 给大家思考。亲,大声说出 你的见解吧!
主 讲 人 : 姚 娇 龙
2、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具有阶段 性,各阶段有各自的特点
(1)多种经营综合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发 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2)从封闭的单一结构向开放型的多元结 构转变 (3)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增加高附加值 农产品的比重 (4)农业的增长由单纯追求数量的增长向 追求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式转变 (5)农业各部门生产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逐步向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发展
协调发展、相互促进
4.它能满足社会对各种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5.它能够促进农民增收
1、自然资源(温度、土壤、水分、阳光) 2、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我们改造自 然的能力,例如美国)
3、人口状况和粮食的供求状况 4、经济政策(财政税收、金融、劳动就 业、社会保障等政策影响资源在农业各 产业及产业内部的分配)
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企业规模化、经营集 约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
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组织类型
(1)龙头企业带动型:公司+农户
(2)市场带动型:专业市场+基地农户 (3)行业协会带动型:行业协会+企业+基地农户 (4)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 (5)农民经纪人带动型:农民经纪人+农户 (6)主导产业带动型: 主导产业+基地农户 (7)综合开发集团带动型:开发集团+基地农户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农业产业结构【圣才出品】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农业产业结构【圣才出品】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农业产业结构【圣才出品】第十六章农业产业结构16.1复习笔记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征与作用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与基本关系(1)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在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范围内农业各生产部门及其各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结合方式。

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指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2)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关系①本质关系不论农业产业部门如何发展,农业各产业部门间主要的、本质的关系是通过农、林、牧三者的关系反映出来的,农林牧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部门。

②农牧关系在农业各生产部门中,存在着彼此利用对方产品的物质能量转化的关系,农牧业两个部门的结合最为典型。

农牧结合的客观依据是由它们之间的物质互换性决定的。

③种植业地位种植业部门始终处于农业各部门的基础地位。

种植业是农业各部门有机物质的合成部门,有了种植业的发展,才有畜牧业和农业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

④畜牧业地位畜牧业是农业部门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它可以将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畜产品,而牲畜的排泄物及其无法利用部分又可以转变为优质肥料,返还土壤,为发展种植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⑤林业地位林业对于农牧业的作用,不仅在于林产品的本身,更重要的是林木植物群落在其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会引起一系列环境因子的变化。

2.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如表16-1所示。

表16-1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性质内容意义整体性农业产业结构是各种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交织,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

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要求从整体观念出发,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多层次性农业产业结构是多层次的主体结构,表现在农业生产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一个重要部门,由于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生产过程的不同,又分为互相区别、互相联系的不同部门构。

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

农业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农业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农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

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农业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农业经济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掌握农业生产要素、农业生产结构、农产品市场、农业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农业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农业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课程内容(一)农业与农业经济学1、农业的概念、特点和地位2、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二)农业生产要素1、土地土地的特性和功能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2、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特点和作用农业劳动力的转移3、资本农业资本的来源和投向农业投资的效益分析4、技术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和作用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三)农业生产结构1、农业生产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影响农业生产结构的因素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原则和方向(四)农产品市场1、农产品需求农产品需求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农产品需求弹性2、农产品供给农产品供给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农产品供给弹性3、农产品市场均衡农产品市场均衡的形成和变动农产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五)农业产业化经营1、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和特征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利益分配机制(六)农业可持续发展1、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模式3、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七)农业政策1、农业政策的类型和作用2、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3、我国农业政策的演变和现状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系统传授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农业经济学 -- 李秉龙

农业经济学 -- 李秉龙

2.3零售业态的变化与农
产品零售市场
2.3.1含义与影响因素 2.3.2零售市场
2.3.3农贸市场 2.3.4超级市场与农产品连锁经营
共二十四页
3.1农产品期货市场 的产生(chǎnshēng)与 发展
3.1.1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产生
3.1.2国外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 3.1.3中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17.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17.农业(nóngyè)可持续发展
17.3影响农业可持续 发展的主要因素
17.3.1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7.3.2自然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7.3.3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7.3.4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7.4中国特色 生态农业
17.5持续农业发 展趋势
5.土地(tǔdì)与水 资源
5.3土地制度与
土地产权
5.3.1土地制度 5.3.2土地产权 5.3.3中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
5.4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及其流转
5.4水资源的和理配 置与利用
5.4.1承包经营权 5.4.2承包的原则和承包经营权的保护 5.4.3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5.4.1概念与经济特性 5.4.2中国水资源状况及利用上存在的问题 5.4.3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6.3.1概念与类型 6.3.2形成的原因 6.3.3转移的特点 6.3.4转移面临的困难 6.3.5提高农业劳动力利用率与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
转移
6.4农业劳动 生产率
6.4.1概念与指标的计算 6.4.2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意义 6.4.3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原因 6.4.4影响因素
6.4.5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农业经济学李秉龙第四版教案

农业经济学李秉龙第四版教案

农业经济学李秉龙第四版教案教案:农业经济学李秉龙第四版1. 课程名称:农业经济学2. 作者:李秉龙3. 版本:第四版教学目标:- 了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理解农业经济学对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影响- 掌握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培养学生对农业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教学内容:第一章:农业经济学简介-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农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 农业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农业生产效率第三章:农产品市场与农业价格- 农产品市场和农业价格的基本概念- 农产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分析- 农业价格形成和调整第四章: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 农村经济的基本结构- 农民收入来源和分配-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第五章: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 农村发展的基本策略和路径- 农村发展的问题和对策教学过程:第一周:第一章:农业经济学简介- 授课内容: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农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 学生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做好笔记和思考问题第二周:第二章: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 授课内容:农业资源的分类和利用,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农业生产效率- 学生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做好笔记和思考问题第三周:第三章:农产品市场与农业价格- 授课内容:农产品市场和农业价格的基本概念,农产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分析,农业价格形成和调整- 学生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做好笔记和思考问题第四周:第四章: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收入- 授课内容:农村经济的基本结构,农民收入来源和分配,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增长- 学生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做好笔记和思考问题第五周:第五章: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 授课内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农村发展的基本策略和路径,农村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学生学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应章节,做好笔记和思考问题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和提问- 作业和小测验- 学生总结和报告参考教材:- 李秉龙,农业经济学,第四版,农业出版社,2020年。

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 李秉龙)

农业经济学(中国农业大学 李秉龙)


其次是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

0.2.2 农业的贡献与多功能性
1.农业的贡献
(1)产品贡献 食品、工业原料
(2)要素贡献
(3)市场贡献
劳动力、资金、土地
工业品市场、农产品市场
(4)外汇贡献
为资本品的进口提供外汇
2.农业多功能性

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了具有提供食物和纤 维等多种商品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其它经济、 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这些功 能所产生的有形结果和无形结果的价值无法通 过市场交易和产品价格来体现。 1.环境功能 2.社会功能 3.粮食安全功能 4.经济功能 5.文化功能
农业经济学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业经济系
李秉龙 博士 教授
0
0.1
0.2
导论
农业的概念与根本特性
农业的地位与作用
0.3
0.4
农业经济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农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0.1 农业的概念与根本特性


0.1.1 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 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植物栽培是指人们通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热和自然界 的水、气以及土壤中的各种矿物质养分,加工合成为植物产 品; 动物饲养是指人们通过以植物产品为基本饲料,利用动物的 消化合成功能,转化成动物性产品。 因此,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 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 生产经济活动。

但是,农业经济思想的更大发展是在德国。 18世纪后半期,德国的思想家们已经认识到 旧有的农业制度存在许多缺点,建议采用英 国农业中发展起来的技术革新,彻底变革德 国农业。哥廷根大学的戈特洛布· 尤斯蒂 冯· (G.H.Gottlob von Justi)出版了两卷本 的《论欣欣向荣的农业所遇到的障碍》,提 出了改革农业的方案,主张废除耕作强制, 瓜分公有土地,合并分散耕地地块,消除农 民的杂役负担。

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

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

农业生产布局
6.3
农业生产布局的含义
农业生产布局,指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布,它是农
业生产在地域上的分工形式,是农业各部门、各 生产项目在空间上的动态组合 农业生产布局的内容:
- 农业生产在地区间的分工(各地区的专业化方 向和规模)
- 区域内的生产组合和空间分布(区域内农业产
业结构的确定、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开发、具体的
城市
21
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意义
01 有 利 于 充 分 合 理 地 利 用 自 然 资 源 和 社 会 经 济 资 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2
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突出区域特色,发挥区域优 势)
03
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建立在区域分工和专业化基础上,有利于现代农业 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的推广运用,有利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7
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合理化标准
资源利用最优化—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部门配合协调化—促进农业内部各部门、各项目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相
互转化、相互利用的关系 需求满足最大化—满足社会需求(符合市场需求) 三大效益统一化—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合理、高效、
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满足社会需要,充分利用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的结果(粮食产量:1978年3.04亿吨,1996 年5.04亿吨,2008年5.29亿吨 )
农业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农产品供给结构不 断优化,较好地符合了社会需求;自然资源的 利用更为合理,农业生态系统趋向良性循环
变化特点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必要性
STEP 1
13
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变化)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业结构
• 一是低质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而某些优质农产品 却供给不足
• 二是种植业开发过度,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自 然灾害频繁。
• 三是结构趋同现象严重 • 四是产业结构不完整,农民就业仍然过于集中在农
业 • 不同地区之间农业结构雷同的趋向没有完全改变,
影响了农产品价格的稳定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继续推进农产品由低质为主到优
质为主转化
• 提高农产品质量,包括改进品种和提高品质两个侧 面,通过着力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扩大优质产品 在整个农产品中所占的比重,实现农产品生产由以 大路货产品为主逐步转向以优质产品为主。
• 虽然近些年我国农产品优质率有所提高,但是与农 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国提高优质 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逐步从较低消费水平所要求 的优质走向较高消费水平所要求的优质,在目前我 国农产品整体优质率仍然较低的起点上更是大有文 章可做。
•4、区域之间农业生产的差异(地区分工)。分布 结构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1、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 2、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 3、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性
二、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 与演变的规律性
(一)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 1、生产力水平——主要条件 2、需求——前提条件 3、地理环境——基础条件 4、劳动力——内在条件 5、资金——基本条件 6、科学技术——动力条件
(一)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含义 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一
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 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 提高的过程。
(二)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
1)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 济效益。 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3)能最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结论:农业结构是否合理是相对的,过去合理的 农业结构现在会变得不合理,因此,农业结构调 整是一个不断的动态过程。

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农业产业结构与布局管理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 史沿革与现状
现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一是 市场信息不灵,结构调整中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导致决策选择失误。
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反映供求关系具有即时性;另 一方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又需要经过一定的周期。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 史沿革与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资源利用也不 充分。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农产品 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优势农产品的内在 品质不优与自身污染并存,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 优质化、多用途的需求,市场竞争力不强;种植业 比重仍比较大,畜牧业所占比重还比较小,林业和 渔业的比重太低,而且全国各地之间差异很大。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涵义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每个 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的经 济联系和数量对比关系。
产业,是指生产具有同性质产品的生产单位所组成 的生产群体,或是具有同类社会经济职能的社会经 济单位所组成的群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 会分工不断扩大,产业部门日益分化,产业结构也 日趋复杂。产业结构状况,反映着生产方发展水平 和生产社会化程度。
农业经济与管理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 调整与优化
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我国农业大体进行了四次大的

第一讲农业保护政策发展的理论透视(李秉龙))

第一讲农业保护政策发展的理论透视(李秉龙))

相关和 辅助产业
基本 因素
生产要素 条件
基本要素: 耕地和草地资源 劳动力素质等 高级要素:
企业战略 结构竞争
交通和通讯设施 高级人才等
经营组织形式 公开市场、合同制
一体化及合作社
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信息 系统建设
生产者支持政策 国际贸易政策 支持产业组织发展
农产品市场 的波动性 农业的弱质 性 政府 作用 农产品信息 不对称性 生产经营活 动的外部型 基础设施的 公共物品性
总而言之

绿色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保护有限的自然 资源、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由,通 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 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服务直接或间接加 以限制的贸易手段和措施。

(一)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1.从市场失灵的角度阐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
的必要性 ①农业的外部性 ②农业的公共产品性
③农业的弱质性
④农业的不稳定性
2.从土地要素的不可转移性出发论 证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性

不论是在国际市场上还是在国内市场上,如果仍坚 持自由贸易的话,农民势必竞争不过其他生产成本 较低的国家,也竞争不过本国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 者,农民的收入即使不下降也跟不上其他行业的收 入增长速度。这是农业开始需要保护的基本原因。
(二)新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整个80年代,经验数据表明,国际贸易的大部分 并且是不断增长的部分不再受到比较利益的驱动。 一些国家自然出口那些能反映其相对要素禀赋的初 级产品和自然资源产品,但是,制成品的贸易格局 和服务贸易的格局却缺少可预见性。与古典相对要 素比例理论所预言的结果相反,一些国家正在进口 有比较利益的产品与劳务,并出口它所没有比较利 益的产品与劳务。这种被称为“产业内贸易”在70 年代保持平稳发展后,80年代急剧增长。 新国际贸易理论家们证明,各国不必仅仅为了利用 其差别而从事专业化和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在很大 程度上是由收益递增而不是由比较优势驱动的。

农业经济学李秉龙第三版重点

农业经济学李秉龙第三版重点

农业经济学李秉龙第三版重点
(最新版)
目录
1.李秉龙的农业经济学第三版的主要内容
2.李秉龙在书中的重点观点
3.本书的阅读价值和启示
正文
李秉龙的《农业经济学》第三版是一本关于农业经济的重要著作。

本书从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出发,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在本书中,李秉龙强调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他指出,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我国农业目前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

李秉龙在书中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

他主张通过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他还强调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企业化的重要性,认为这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农业经济的运行机制,了解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同时,李秉龙的观点也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第1页共1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相对是就空间来说
所谓发展是就时间来说
–农业产业结构是 否合理是相对于 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自然、经济、 社会条件而言的
–即农业产业结构 是否合理是相对 于一定历史时期 合理性 的生产力水平而 言的
12
二、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一)
–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资源,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二) –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三) (四)
创 造 良 好 的 条 件
为 发 展 种 植 业
5
•林业对于农牧业的作用,不仅在于 林产品的本身,更重要的是林木 植物群落在其生命活动的过程中, 会引起一系列环境因子的变化。 •诸如调节大气温度,提高空气湿度, 改变大气组成,降低风速, 保持水土等等 •为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提供 良好的生态环境
6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一、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
•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
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
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
高的过程。
11
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相对的和发展的概念, 这要看农业产业结构的状况是否与客观的要求相适应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关系
农业 牧业
农林牧始终是农业生产的基本部门 农业主要的、本质的关系是通过农林牧 三者的关系反映出来的
林业
3
农牧结合的客观依据是由它们之间 的物质互换性决定的
农牧结合
–在农业各生产部门 的内在关系中,存 在着彼此利用对方 产品的物质能量转 化的关系,而农牧 业两个部门的结合 是最典型的
2.反映农业产业 结构的效益的指标
态性
多层次性
7
三、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
(一)
–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
–对农业内部物质能量相互转化的影 (二) 响
(三) (四)
–对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的影响
–对满足社会农产品需求的影响
8
第二节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与 演进趋势
一、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 生产力 科学技术 资金 需求
形成 条件
–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13
三、衡量农业产业结构合理性的方法与 指标
比重法
类比法
(一)衡量农业产业 结构合理性的方法 协调法 速度法
14
(二)衡量农业产业结构的指标体系
1.反映农业产业 结构状况的指标 –土地利用 –播种面积 –农业总产值 –农业商品产值 –农业劳动力利用 –资金利用
种植业是基础
–种植业是农业各部 门有机物质的合成 部门,有了种植业 的发展,才有畜牧 业和农业其它部门 的存在和发展
种植业部门始终处于农业各部门的基础地位 4
畜牧业是农业部门中不可缺 少的中间环节,它可以将人 们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机物质, 转化为具有更高经济 价值的畜产品,而牲畜的排 泄物及其无法利用部分又可 以转变为优质肥料,返还土 壤
地理环境 劳动力
9
二、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一)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所占比重逐步 增大 (二)在种植业中饲料生产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三)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四)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 经营相结合 (五)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受到国家政策的 保护 (六)在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演变中林业受到国 10 家的保护支持力度最大
第十六章 农业产业结构
●本章学习要点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征与作用 ★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条件与演进趋势 ★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1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特征 与作用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与基本关系
(一)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 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是指在 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范围内 农业各生产部门及其各生产项目在整个农业 生产中相对于一定时期和一定的自然条件和 社会经济条件所构成的特有的、比较稳定的 结合方式。 • 简单地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指农业各产业 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 2 例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