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下)

合集下载

近代史下编习题及答案

近代史下编习题及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下篇一、单项选择题1、宣告了“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的是A、土地改革运动B.镇压反革命运动C.“三反”、“五反”运动D.抗美援朝运动2、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A. 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B. 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C. 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 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3、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A.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4、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开展的运动是A. “五反”运动B. 镇压反革命运动C. “三反”运动D. 土地改革运动5、从1953 年开始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优先发展轻工业B.优先发展重工业C.优先发展农业D.优先发展林业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是A.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7、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A . 以阶级斗争为纲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C. 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8、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颁布D.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实行的政策是A. 无偿没收B. 有偿征用C. 公私合营D. 和平赎买10、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仍然具有两面性,表现为A. 革命性和妥协性B. 主动性与被动性C. 剥削的一面与接受改造的一面D. 进步性与顽固性11、毛泽东提出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主要是为了A. 开展整风运动,克服官僚主义B. 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C. 团结一切力量建设社会主义D. 巩固发展三大改造的成果12、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 诗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13、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文章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论十大关系》C.《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4、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B.《二月提纲》的通过C.《五一六通知》的通过D.《十六条》的通过15、“文化大革命”以后完成党的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C. 中共十二大D. 中共十三大16、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近代史试题(下)

近代史试题(下)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一、单选● 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国民党代表的是( C )● A.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B.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C.地主/阶级/和买办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民族资本家和实业家的利益● 2.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秘密召开了紧急会议,确定的总方针是( A )● A.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独立领导中国/革命/● C.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D.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3.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是在( C )● A.中共六大 B.遵义会议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4.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1928年12月,由毛泽东在井冈山上主持制定 B.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 C.以立法的形式,首次肯定了广大农民获得土地的权利● D.存在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等方面不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错误规定● 5.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 B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三三制”● 6.土地/革命/前中期的三次“左倾”错误不包括( D )● A.1927年11月到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 B.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C.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D.1935年长征途中张国焘分裂党中央的错误●7.遵义会议后,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的新的三人团的是( A )● A.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 B.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 C.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 D.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8.毛泽东在1927年中共“八七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论断是( C )● A.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是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C.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加强调查研究是转变作风的基础一环●9.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C )● A.争取民主 B.农民运动 C.武装斗争 D.工人运动●10.1929年,毛泽东在兴国发布第二个土地法,将“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

第1单元中国近代史下

第1单元中国近代史下

共产主义小组分布图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3年) (一)五四爱国运动(1919) (二)中共成立(1921) 1、背景: (1)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理论基础 (2)共产主义小组-组织基础 2、中共一大 (1921、7) (1)功绩: 宣告了共产党的成立 (2)党的中心工作: 领导工人运动 (3)制定党纲:
国际和国内出现忽视和否定民族主义的倾向。
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 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 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 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受那二万万五千万人 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 ,就是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 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打破 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 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 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B
(08年广东单科,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 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 .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 .五四运动破坏了中国传统文化 C .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 岭
D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3年) (一)五四爱国运动(1919) (二)中共成立(1921) 1、背景: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3年) (一)五四爱国运动(1919) (二)中共成立(1921)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 (四)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 1、兴起的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2、高潮: 北伐战争(1926年) 3、结果:失败 4、成果: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 1、背景: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 3、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 (1)内涵 (2)特点 (3)新旧三民主义的关系 (4)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5)意义(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比较)

中国近代史(下)

中国近代史(下)

建立红色政权
反围剿战斗
建立红色政权
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
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 二位将军为了建立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决定 逼蒋抗日 。
抗日战争
国共第二次合作
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调解之下,西安事变
得以和平解决,国共两党开始了第二次合作 。
抗日战争
日本宣布投降
1945 年 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
国共合作
大革命的失败
蒋介石阴谋发动了一系列反革命政变 。
经验教训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坚持 武装斗争 。
建立红色政权
三大起义
朱德、周恩来等领导的 “八一” 南昌起义 毛泽东领导的 秋收起义
张太雷、叶挺领导的 广州起义
建立红色政权
根据地的建立
随着根据地发展的不断壮大,中华苏维埃 共和国临时政府在江西瑞金正式成立 。
之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文化运动
历史背景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
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政治: 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
尊孔复古,复辟帝制,和民主共和的 思想文化: 思想势不两立。
新文化运动
内容
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大量抨击
尊孔复古的文章,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
中国近代史
辛亥革命 是如何 兴起 和 失败 的 ?
护法运动 护国运动 武昌起义 广州起义 成立南京政府 组建兴中会 成立同盟会 袁世凯复辟
A 提出三民主义
B 成立兴中会 B 成立兴中会
C 黄花岗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排序后
D 护国运动 D史 (下篇)

中国近代史下册第一章国共十年对峙

中国近代史下册第一章国共十年对峙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附近农产品丰富,便于筹粮筹款; •大革命时期受革命影响深,群众基础好。
②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成立工农红军 第四军。 (2)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 村革命根据地,红军力量达到10万人。
(3)根据地的巩固:
①军事上:粉碎敌人三次反革命“围剿”, 1930年底到1931年秋。 ②经济上: a.土地革命(路线、意义),赢得了群众 基础。 b.经济建设,巩固了红军政权。 ③政权上: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 府。1931年 瑞金 毛泽东 朱德 工农民主 政权
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太平天国 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 权”思想,中国共产党1931年的土地革命 路线,都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请 分别分析三者的性质与影响。你从中获得 什么历史启示?
①三者性质与影响 《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阶级的土地纲领;它突 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 望;但它主张平均分配土地,是一种空想,根本无法 实施。 “平均地权”是资产阶级的土地纲领;它表达了 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 发展;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是无产阶级的土地革命纲 领;它使广大贫雇农获得了土地,调动了一切反封建 的因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②历史启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 问题与土地问题。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提出完整的土 地革命纲领,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其二,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遵义会议上,中国共产党在与共产国际联系中 断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 义原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解决了自己 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采取民主集中制原 则,独立解决了党中央领导机关改组问题。改 变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指示和 苏联经验神圣化的做法,实际上确立起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全局上的领导地位。 遵义会议表明中国共产党已是一个政治上成熟 的政党,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起领导中国革命 的重任。

近代史下

近代史下

五、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西安事变(抗战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共产党敌后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国民党正面台儿庄战役抗日胜利世界反法西斯帮助美国原子弹苏联进军东北一、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意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三、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7、7 ,宛平县标志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四、南京大屠杀: 1937、12 日军杀害中国军民 30多万人。

五、平型关大捷:1937.9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六、台儿庄战役:1938李宗仁抗战以来的一次重大胜利七、百团大战:1940年秋彭德怀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八、中国共产党“七大” 1945年延安主要内容: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

(中心任务)意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抗战胜利的意义:①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百年耻辱。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解放战争重庆谈判围攻中原解放区(开始)转战陕北挺进大别山(反攻)三大战役(大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政府垮台解放战争结束一.重庆(渝)谈判: 1945 年 8 月- 10 月(1)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2)结果: 1945 、10 、10 签定了《双十协定》二、内战爆发: 1946 .6,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三、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四、挺进大别山:刘伯承邓小平 1947.6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五、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1948.9—11 .解放东北全境(2)淮海战役(徐州):1948.11一1949.1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中国近代史(下)(讲义+笔记)

中国近代史(下)(讲义+笔记)

中国近代史(下)(讲义)幼儿——310页;小学——299页;中学——311页近代史(下)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时期的历史。

1.新文化运动2.五四运动3.中国共产党成立4.第一次国共合作5.国共对峙6.抗日战争7.抗战胜利8.重庆谈判9.解放战争10.新中国成立(一)新文化运动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主要活动基地在北京大学。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李大钊成为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二)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工人阶级作为独立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迈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大会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合作重点是:北伐。

合作产物:黄埔军校,首任校长——蒋介石,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五)国共对峙1.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3.“八七”会议——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4.秋收起义和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6.红军长征——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7.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的领导地位。

(六)抗日战争(1931.9.18—1937.7.7—1945.8.15)1.“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2.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3.“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4.“八·一三”事变——八一三淞沪会战5.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胜利6.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的胜利7.百团大战——主动出击的规模最大和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七)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每年的9月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中国近代史下(1919~1949)

中国近代史下(1919~1949)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4年)
二、中共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24—1949)
(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二)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三)抗日战争(1937—1945年)
1. 社会主要矛盾 中日民族矛盾为主要矛盾
2. 抗日战争时期概况
阶段 日本 国民党 共产党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4年) 二、中共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24—1949) (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二)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1.社会主要矛盾 由阶级矛盾为主到 探索出新道路; (三句话) 进行了建设民主政治的探索; 政策的成功调整:从对国民党到对日,为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形成做贡献
(一)五四运动(1919年)——新阶级登台 ——新领导诞生、新指导思想 (二)中共成立(1921年) (三)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革命动力
二、中共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24—1949)
(一)国民革命运动(1924—1927年) (二)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年) (三)抗日战争(1937—1945年) (四)解放战争(1945—1949年)
“国民经济建设 运动”鼓励发展 工农业交通民族 工业较快发展
1937-1945 年 抗日战争
1945-1949 年 解放战争
民族企业遭到 官僚及美帝国 主义打击,陷 入绝境
民族工业 萧条
抗战期间民族企 业遭到日军打击
1919年 1921年
1924年
1927年
1937年 1929-1933 年 席卷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经 济危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4年) 二、中共和新民主主义革命(1924—1949)

我国近代史[1840-1949]

我国近代史[1840-1949]

中国近代史(1840————1949)鸦片战争爆发新中国成立前夕一.概况:1.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49) 1919—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4.知识线索:西方列强侵华中国各阶级、阶层的反抗斗争和近代化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一.鸦片战争(1840---1842)——中国近代史开端1.背景:①国际局势:中:封建制度衰落外: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发展——英成为最强大资本主义国家扩大市场,掠夺原料(根本原因)②鸦片输入危害: 白银外流, 加剧中国贫弱.③禁烟运动代表:林则徐(道光年间)——民族英雄(直接原因)措施: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虎门销烟—是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领土主权②赔款2100万元——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勒索赔款恶例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列强经济侵略,门户洞开(闭关政策被打破)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协定关税)——破坏关税自主权(此款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3.影响:①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中国历史转折点社会性质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矛盾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变化:反侵略反封建(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领域变化: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②将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使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602、沙俄获益最多:150多万km2 《瑷珲条约》、《北京条约》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打击了列强的侵略气焰4、影响: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三.收复新疆1.背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侵略加剧,造成边疆危机阿古柏入侵新疆,建伪政权,英俄支持沙俄侵占伊犁地区2.经过: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塞防、海防并重)19世纪70年代中期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又收复伊犁3.结果:收复新疆,粉碎英俄分裂新疆的阴谋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行省附:新疆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西汉: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下学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下学期)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中国共产党人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建树?(1)《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2)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往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4)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

2、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是了不起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奋斗的伟大成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为我们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开拓了可以依靠的阵地,为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奠定了初步的物质基础。

随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门益明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工业部门不仅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的日用消费品,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批燃料、动力、原材料和技术装备,而且还为出口提供了相当数量的产品,它使中国在赢得政治上的独立之后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当时物质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

它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物力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为中国以后的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物质技术基础。

《中国近代史下》课件

《中国近代史下》课件

政治派别与党派
形成不同的政治派别和党 派,推动政治多元化发展 。
社会运动与变革
工人运动
工人阶级开始组织起来,进行罢 工、示威等斗争,争取权益。
农民运动
农民起义、抗租抗税等运动,反 对封建剥削和压迫。
妇女运动
女性开始争取选举权、教育权等 权益,推动女性地位的提升。
国际关系变化
列强在华势力的重新分配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阶级分化加剧,出现 了地主、资本家、工人等不同的社会阶层。
城市化进程加速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一些 沿海城市和内地大城市逐渐崛起。
社会问题凸显
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一些社会问题也逐渐凸显 出来,如贫富差距、失业、社会治安等。
教育与文化发展
1 2 3
新式教育的兴起
术,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贸易。
工业革命影响
西方列强在华投资设厂,中国近代 工业开始发展,包括轻工业、重工 业和军事工业等。同时,民族资本 主义也开始兴起。
商业与金融发展
随着对外贸易的增加,中国近代商 业和金融业逐渐发展,出现了一些 近代商业城市和金融机构,如银行 、证券交易所等。
社会结构变化
阶级分化加剧
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
03
促进国际交流
中国近代史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世界各国历史相互交织。通
过了解中国近代史,可以促进国际交流和理解,增进各国之间的友谊与
合作。
THANKS
谢谢
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促使清政府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如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促进了中国自然 经济的解体,同时民族资本主义开始 产生和发展。

中国近代史(1840-1949)晚清(1840-1912)

中国近代史(1840-1949)晚清(1840-1912)
族清

工府
业北

的政 曲府

折民

历府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夹缝产生
19世纪末(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初步发展 20世纪初(1912-1919) 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6) 发展较快 抗战时期(1937-1945) 沉重打击
抗战胜利后(1946-1949) 日益萎缩
三、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的变化 (1)鸦片战争后,西装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流行,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 并行不悖。 (2)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 统的婚姻制度。 (3)辛亥革命时期 ①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革除结辫陋习,“断发易服”具有了反 清革命的色彩。 ②辛亥革命以后,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中山装和旗袍。 ③礼仪简化,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
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受 原因 外商企业的刺激与洋务派创办企业的诱导,中国一些官僚、地主、
商人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著名的有上海发昌机器厂、 表现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无产阶级开始壮大,中国民族资产阶 影响 级诞生
3.意义 (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 入人心。 (2)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考点二 晚清时期的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 (1)原品。 (2)表现 ①洋纱取代土纱,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 ②洋布取代土布,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 ③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经济作物推广。 ④近代的买办及金融机构的出现。 (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现代史下资料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现代史下资料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1识记:1839年6月,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图)。

2识记:1840年,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3识记: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近代最早开放);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了关税主权)。

★4理解:鸦片战争影响:①鸦片战争爆发时间:1840年(即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

②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从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5识记: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残迹图)。

6识记:近代史上,俄国共侵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7理解: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战中,北洋舰队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以身殉国,体现了一种不畏强敌,视死如归,忠贞爱国的精神。

★8理解:甲午战败后,1895年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内容: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危害(影响):《马关条约》的签订从而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9识记: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0运用:1901年的《辛丑条约》:内容:①赔款白银4.5亿两;(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不平等条约)②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③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④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使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影响: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中国是怎样一步步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进步背景:19世纪60——90年代,中央以奕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发起了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史期末复习(下)(第21-25课)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国近代史期末复习(下)(第21-25课)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新道路
时间
基本 史实
工农 武装 割据
1927—1937
1、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1927年,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派的总方针,提出枪杆子出政权的思想; 3、1927年,秋收起义,后进攻长沙受挫,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 4、1934年,共产国际脱离中国实际,中共犯“左”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 5、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错误军事路线,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标志着 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6、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随后,中国共产党以延安为中心,建 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1、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的原因: (1)根本原因: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 (2)农村:反动势力相对薄弱; 农民阶级占主体,是革命的主力军。 (3)城市:工人阶级力量薄弱,反动势力相对强大; 2、措施: (1)军事:1929年古田会议,重申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四次粉碎国民党“围剿”; (2)经济: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3)政治:建立苏维埃政权(江西、瑞金),保障工农民主权利。
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民革命”,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适应国情调整革命策略
B.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武装斗争
C.统一认识促进经济发展
D.根据矛盾变化扩大阶级基础
【解析】根据“阶级分化不充分的全国人民,皆受制在资本帝国主义,及本国军阀之下,不能不要求经济发展而行向国 民革命”可得出,中共三大认识到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认识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都受到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压迫,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下册)

第一章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英形势。

国内: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正在缓慢发展,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政府财政困难。

②政治上,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买官鬻爵,贿赂成风;军队里,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法律败坏。

③外交上,奉行闭关自守的锁国政策。

国外:①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法美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发展起来。

②他们为夺取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

③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对中国输出鸦片。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不能抵抗新生的资本主义制度。

具体原因,A、请政府统治腐败,综合国力衰落,经济落后,军事力量和装备落后;B、掌握清朝战争大权的清政府战和不定,军事指挥失当。

影响:①社会性质的变化:A、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

战后,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等开始遭严重破坏。

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B、经济上,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在中国占统治地位。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矛盾的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③革命任务的变化:中国人民由反本国封建统治变为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

中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率,须同英国商定。

《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

英国从中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中国近代史下册

中国近代史下册

第一课繁荣与开放的隋朝1.隋朝的建立和统一建立:581年北周外威杨坚(隋开国皇帝: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统一:589年灭陈(南朝),灭亡时间: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2.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和原因有:○1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2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3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4隋文帝的决策正确3.开皇之治(在位皇帝-隋文帝):○1中央设三省六部○2地方减为州县两级○3分科考试选拔官员○4)勤政节俭、经济发展开皇之治(原因):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统一安定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隋朝封建经济繁荣的表现有:○1隋朝官仓储粮多○2造船技术水平○3高洛阳商业盛极一时○4开凿大运河4.隋炀帝的统治和隋的灭亡(1)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2)开通大运河(至今千里赖通波),(3)实行暴政○1修洛阳,造宫殿○2游江都,索贡物○3征高丽,打败仗○4土地荒芜,民不聊生5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开工的时间:隋炀帝605年开始.1条2长3点4段5河6省(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二长:2000多公里长;三点:三个中心[涿郡(北京)、洛阳(中心)、余杭(杭州)];四段:分为四段[永济渠(海河与黄河-洛阳、长安)、通济渠(黄河与淮水)、邗沟(淮水与长江-江都今扬州)、江南河(长江-江都今扬州与钱塘江);五河: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六省-河北、山东、江苏、陕西、山西、浙江) 6.隋朝大运河开凿的原因(1)主观动因:○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根本目的)巩固对全国的统治○2加强对江南地区的经济掠夺○3对江南繁华地区的巡游(2)客观影响:○1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2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作用):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6..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答: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中国近代史(下)总结

中国近代史(下)总结
2.形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主要文章:《中国的红 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 火,可以燎原》。从实践上和理论上为中国革命找到 了一条符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打破了俄国革命模式, 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 辉典范,也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主要标志。
3.成熟: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文章:《〈共产党人〉发 刊词》(1939年10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1939年2月)、《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 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实际上就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 论的完整阐述。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方案与实践:三民主义;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民党,国会选举;新三民 主义
晚清政府的民主化实践:预备立宪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实践: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工农民 主专政;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 和普选制;抗战后期争取民主联合政府的斗争;解放 战争时期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建设,国统区的人民民 主运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3)文化纲领是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
4.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45年6月中共七大
5.发展: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文章:七届二中全会讲 话(1949年3月)、《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 月),进一步丰富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毛泽东关于 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 学说,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 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 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也是建设中国特色国经济结构的 演变
封建半封建的自然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洋务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新民主主义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