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常规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检-三大常规 PPT课件

正常
正常
类型
MCV
MCH <正常
MCHC 正常
病因 感染,中毒,慢 性炎症,尿毒症 等 缺铁性贫血,地 中海性贫血,慢 性失血等
3.单纯 <正常 小细胞 性贫血 4.小细 <正常 胞低色 素性贫 血
<正常
<正常
红细胞形态改变
1.球形红细胞: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伴有球形细胞增多的其他溶血性贫血,如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及红细胞酶 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 2.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3.靶形红细胞: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以及 各种低色素性贫血。 4.镰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S 病)。 5.口形红细胞:见于口性红细胞增多症,少量出 现可见于DIC,酒精中毒。
红细胞沉降测定
参考值:魏氏法: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魏氏血沉值达25mm/h时为轻 度增快,达50mm/h为中度增快,大于 50mm/h为重度增快。
1.生理性增快:妇女月经期,妊 娠 3个月 以上到分娩后3周,可达30mm/h以上,60 岁以上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多 而逐渐增高. 2.病理性增快: 1).各种炎症:细菌性炎症发生后2-3天即 可见血沉增快.风湿热活动期,慢性炎症如 结核病,血沉明显加快.
参与途径 共同 共同 外源 共同
Ⅶ Ⅷ Ⅸ
Ⅹ Ⅺ
稳定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成分 斯图亚特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前质
AHF PTC
外源 内源 内源
共同 内源
PTA
Ⅻ pk hmwk
接触因子 激肽释放 酶原 相对分子 质量高的 激肽原 纤维旦白 稳定因子
临床实验室三大常规PPT课件

• 各个厂家的产品,基本结构差不多
.
56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多联试剂带结构图
.
57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 尼龙膜: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 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 • 碘酸盐层:可以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 • 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测
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
18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除干式、无创型外,各型对血红蛋白测定都采用 光电比色原理 • 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出 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血 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 • HiCN • 特定波长(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
.
19
结果分析
含量较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出,发现异常细胞。 • 共有特点是:均使用了鞘流技术。
前鞘流
检测窗
后鞘流
.
17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电阻抗、射熟细胞计数 技术结合细胞化学技术,通过4个不同的检测系统对 白细胞、幼稚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淋巴、单核和粒细胞检测系统 • 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 骨髓 Bone marrow
血浆 Plasma
• (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酶促反应 Enzymatic reaction
• 溯源性 Traceability 校准 Calibration
• 实验室信息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重视实验室三大常规
.
56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多联试剂带结构图
.
57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 尼龙膜: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 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 • 碘酸盐层:可以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 • 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测
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
18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除干式、无创型外,各型对血红蛋白测定都采用 光电比色原理 • 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出 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血 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 • HiCN • 特定波长(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
.
19
结果分析
含量较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出,发现异常细胞。 • 共有特点是:均使用了鞘流技术。
前鞘流
检测窗
后鞘流
.
17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电阻抗、射熟细胞计数 技术结合细胞化学技术,通过4个不同的检测系统对 白细胞、幼稚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淋巴、单核和粒细胞检测系统 • 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 骨髓 Bone marrow
血浆 Plasma
• (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酶促反应 Enzymatic reaction
• 溯源性 Traceability 校准 Calibration
• 实验室信息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重视实验室三大常规
三大检验LMWALDLR(共33张PPT)

检验、Wald检验、LM检验、JB检验以及Granger非因果性检验。
11.1 模型总显著性的F 检验
(第3版252页)
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t = 0+1xt1+2xt2+…+k xt k+ ut为例,
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分别是
H0:1= 2 = … = k = 0;
在原假设成立条件下,统计量
H1:j不全为零
(第3版278页)
11.9 格兰杰(Granger)因果性检验(不讲)
注意:
(1)“格兰杰因果性”的正式名称应该是“格兰杰非因果性”。
只因口语都希望简单,所以称作“格兰杰因果性”。
(2)为简便,通常总是把xt-1 对yt存在(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表述为xt(去掉下标 -1)对yt存在(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严格讲,这种表述是不正确的)。
(第3版253页)
11.3 检验若干线性约束条件是否成立的F 检验
(第3版254页)
11.3 检验若干线性约束条件是否成立的F 检验
例:建立中国国债发行额模型。
首先分析中国国债发行额序列的特征。1980年国债发行额是亿元604亿元,占GDP当年总
因为W对应的概率大于,说明统计量落在原假设的接收域。结论是接受原假设(约 束条件成立)。
11.6 拉格朗日乘子(LM)检验
(第3版264页)
拉格朗日(Lagrange)乘子(LM)检验只需估计约束模型。所以当
施加约束条件后模型形式变得简单时,更适用于这种检验。 LM乘子检验可以检验线性约束也可以检验非线性约束条件的原假设。
9 格兰杰(Granger)因果性检验(不讲)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通常并不是拉格朗日乘子统计量(LM)原理计算统计量的值,而是通过一个辅助回归式计算LM统计量的值。
11.1 模型总显著性的F 检验
(第3版252页)
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t = 0+1xt1+2xt2+…+k xt k+ ut为例,
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分别是
H0:1= 2 = … = k = 0;
在原假设成立条件下,统计量
H1:j不全为零
(第3版278页)
11.9 格兰杰(Granger)因果性检验(不讲)
注意:
(1)“格兰杰因果性”的正式名称应该是“格兰杰非因果性”。
只因口语都希望简单,所以称作“格兰杰因果性”。
(2)为简便,通常总是把xt-1 对yt存在(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表述为xt(去掉下标 -1)对yt存在(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严格讲,这种表述是不正确的)。
(第3版253页)
11.3 检验若干线性约束条件是否成立的F 检验
(第3版254页)
11.3 检验若干线性约束条件是否成立的F 检验
例:建立中国国债发行额模型。
首先分析中国国债发行额序列的特征。1980年国债发行额是亿元604亿元,占GDP当年总
因为W对应的概率大于,说明统计量落在原假设的接收域。结论是接受原假设(约 束条件成立)。
11.6 拉格朗日乘子(LM)检验
(第3版264页)
拉格朗日(Lagrange)乘子(LM)检验只需估计约束模型。所以当
施加约束条件后模型形式变得简单时,更适用于这种检验。 LM乘子检验可以检验线性约束也可以检验非线性约束条件的原假设。
9 格兰杰(Granger)因果性检验(不讲)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通常并不是拉格朗日乘子统计量(LM)原理计算统计量的值,而是通过一个辅助回归式计算LM统计量的值。
三大常规检验ppt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17
*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 切除术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脾亢、再障、急性 白血病、ITP、尿毒症等。
精选版课件ppt
18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在临床 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对泌尿 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亦常 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1. 中性粒细胞(N) 2. 淋巴细胞 (L) 3. 单核细胞 (M) 4. 嗜酸粒细胞(E) 5. 嗜碱粒细胞(B)
* 它们都参与不同的防御免疫任务
精选版课件ppt
11
*参考值
*成人: 4~10 ×109/L *新生儿:15~20 ×109/L
精选版课件ppt
12
*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 妊娠、新生儿。
27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 ~0.01
精选版课件ppt
14
*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 损伤、安眠药中毒、慢粒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淋、慢淋、结核、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等。
精选版课件ppt
6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白血病等 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 溶贫等 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缺乏等 2.红细胞增多: 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肺气肿等
临床三大常规的解读PPT课件

3
你会看血常规吗?
常见错误1:
发热病人,白细胞高=细菌感染?白细胞低=病毒感染?
病例:患者女性,25岁,既往甲亢病史,发热,咽痛1天来院。 查血常规WBC 1.39X109/L。NEU 32%,LYMP 56%,MONO 10%。
最终诊断:粒细胞缺乏症(可能与抗甲状腺药物使用有关)
治疗:抗菌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衍生内容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分布宽度(PDW)
注:正常值范围和年龄、性别以及检测仪器有关
6
红细胞检测
(1)红细胞计数(RBC) 成年男性(4.0-5.5x1012/L)(现修正为4.3-5.8x1012/L) 成年女性(3.5-5.0x1012/L)(现修正为3.8-5.1x1012/L) 初生儿(6.0-7.0x1012/L)
46
尿液标本采集要求
47
01
血常规
02
尿常规
03
大便常规
48
大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
1.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恶性肿瘤等情况 2. 食物消化状况,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 3. 肠道菌群是否合理,粪便中有无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 传染病
49
大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
1.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恶性肿瘤等情况 2. 食物消化状况,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 3. 肠道菌群是否合理,粪便中有无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 传染病
57
化学检查
(1) 粪胆红素检查 正常粪便中无胆红素 乳幼儿因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或成人大量应用抗生素之后,或因腹泻等 肠蠕动加速,胆红素末被或来不及被肠道细菌还原时,粪便呈深黄色,胆 红素定性试验呈阳性。如胆红素部分被氧化为胆绿素,则粪便呈黄绿色。 (2) 粪胆原与粪胆素检查: 胆红素在回肠末端和结肠被细菌分解为粪胆原,粪胆原除部分被肠道重吸 收进大肠肝循环外,大部分在结肠停留时被氧化为粪胆素,随粪便排出体 外。 粪胆素使粪便呈棕黄色。 胆道梗阻时粪胆素减少或缺如,粪便淡黄或呈白陶土色,氯化高汞粪胆素 试验为阴性反应。
你会看血常规吗?
常见错误1:
发热病人,白细胞高=细菌感染?白细胞低=病毒感染?
病例:患者女性,25岁,既往甲亢病史,发热,咽痛1天来院。 查血常规WBC 1.39X109/L。NEU 32%,LYMP 56%,MONO 10%。
最终诊断:粒细胞缺乏症(可能与抗甲状腺药物使用有关)
治疗:抗菌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衍生内容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分布宽度(PDW)
注:正常值范围和年龄、性别以及检测仪器有关
6
红细胞检测
(1)红细胞计数(RBC) 成年男性(4.0-5.5x1012/L)(现修正为4.3-5.8x1012/L) 成年女性(3.5-5.0x1012/L)(现修正为3.8-5.1x1012/L) 初生儿(6.0-7.0x1012/L)
46
尿液标本采集要求
47
01
血常规
02
尿常规
03
大便常规
48
大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
1.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恶性肿瘤等情况 2. 食物消化状况,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 3. 肠道菌群是否合理,粪便中有无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 传染病
49
大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
1.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恶性肿瘤等情况 2. 食物消化状况,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 3. 肠道菌群是否合理,粪便中有无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 传染病
57
化学检查
(1) 粪胆红素检查 正常粪便中无胆红素 乳幼儿因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或成人大量应用抗生素之后,或因腹泻等 肠蠕动加速,胆红素末被或来不及被肠道细菌还原时,粪便呈深黄色,胆 红素定性试验呈阳性。如胆红素部分被氧化为胆绿素,则粪便呈黄绿色。 (2) 粪胆原与粪胆素检查: 胆红素在回肠末端和结肠被细菌分解为粪胆原,粪胆原除部分被肠道重吸 收进大肠肝循环外,大部分在结肠停留时被氧化为粪胆素,随粪便排出体 外。 粪胆素使粪便呈棕黄色。 胆道梗阻时粪胆素减少或缺如,粪便淡黄或呈白陶土色,氯化高汞粪胆素 试验为阴性反应。
如何看懂化验单三大常规ppt课件

临床意义
2)病理性:
临床意义
2)病理性增多:
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
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核右移(shih to the right):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
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低。
临床意义
2)病理性增多: ① 反应性增多,可见于: A、 急性感染或炎症:为引起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
原因。 球菌、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 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
增高程度与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和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性等有关
临床意义
B、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在有明确病因的刺激下,出现白细胞数中
(2)中性粒细胞减低(neutropenia):
[EO临床意义]
生理变化 (1)年龄:5岁以下 (0~0.8)X 109/L,
5~15岁 (0~0.5)X 109/L (2)日间变化:白天低夜间高;波动大,早 晨8时为基础水平。 (3)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减 低。
EO病理变化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指成
临床意义
>10×109/L称白细胞增多(1eukocytosis), <4×109/L称白细胞减低(1eukopenia)。 白细胞数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有变异。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的改变。 年龄: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 日间变化: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1倍。 • 运动、疼痛和情绪的影响:如剧烈运动可使短时间内白细胞高 达35X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即恢复原有 水平。 • 妊娠与分娩:分娩后2 ~ 5d内恢复正常。 • 其他:吸烟者 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30%以内波动多无意义,只有通过定时和 反复观察才有意义。
三大常规报告分析PPT课件

移行上皮
提示相应部位病变
大圆:膀胱炎
尾形:肾盂肾炎、输尿管炎症、膀胱颈部炎症
底层:重度病变(炎症、坏死性病变)
鳞状上皮
健康人少量,大量伴WBC提示泌尿系统炎症
.
57
尿液其他有形成分及临床意义
细菌(bacteria) 大肠埃希氏、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 尿路感染:多量细菌伴大量脓细胞和上皮细胞 G-菌菌落计数≥105/ml:膀胱炎、肾盂肾炎 G+球菌菌落计数≥104/ml 抗酸杆菌:泌尿系结核
.
血常规结果验单图片
血常规仪器检测后 都可直接报告吗
6
.
7
.
8
贫血分类:
形态学分类 正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 低色素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 贫血
特点
-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 (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 (MCHC)
病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妊娠生理性贫血
无色方形闪烁发 光的八面体或信 封样,2条对角线 互相交叉
新鲜尿液有大量并伴红细胞增多, 提示为肾或膀胱结石
黄色、暗棕色, 三棱形、哑铃形 或不规则形
大量见于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
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 间质性肾炎
黄色非晶形颗粒 一般无临床意义 状沉淀物
.
54
碱性尿液中的结晶
结晶 非晶形磷酸盐 磷酸铵镁 磷酸钙结晶
.
43
.
44
• 尿液分析影响因素:
• 1.尿液>10毫升 • 2.女性避开经期 • 3.晨尿(最好) • 4.清洁干燥容器 • 5.运动、情绪、饮食、温度 • 6.2小时内完成检测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标本采集
确保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具有 代表性,避免污染或掺假。
标本处理
及时处理尿液标本,避免细菌 滋生或化学变化影响检验结果 。
仪器校准
定期校准尿液分析仪,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03
大便常规检验
大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外观
记录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常规检验 • 尿常规检验 • 大便常规检验 • 其他常规检验项目 •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0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评估患者的感染和炎症情 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恶性 肿瘤。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可以反 映患者的贫血或红细胞增 多症,以及可能存在的血 液系统疾病。
实验室标准化
实验室标准化是血常规检验质量的 重要保障,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 控制、室间比对试验等。
02
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04
尿液的外观
颜色、透明度、浑浊度等。
尿液的化学成分
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分 、酮体等。
尿液的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
其他
尿液中是否存在管型、结晶等 异常物质。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措施
检验报告的审核
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不确定度评估
对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量化分析结果的误差范围,提高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确保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具有 代表性,避免污染或掺假。
标本处理
及时处理尿液标本,避免细菌 滋生或化学变化影响检验结果 。
仪器校准
定期校准尿液分析仪,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03
大便常规检验
大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外观
记录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常规检验 • 尿常规检验 • 大便常规检验 • 其他常规检验项目 •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0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评估患者的感染和炎症情 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恶性 肿瘤。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可以反 映患者的贫血或红细胞增 多症,以及可能存在的血 液系统疾病。
实验室标准化
实验室标准化是血常规检验质量的 重要保障,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 控制、室间比对试验等。
02
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04
尿液的外观
颜色、透明度、浑浊度等。
尿液的化学成分
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分 、酮体等。
尿液的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
其他
尿液中是否存在管型、结晶等 异常物质。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措施
检验报告的审核
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不确定度评估
对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量化分析结果的误差范围,提高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