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常规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临检-三大常规 PPT课件
正常
正常
类型
MCV
MCH <正常
MCHC 正常
病因 感染,中毒,慢 性炎症,尿毒症 等 缺铁性贫血,地 中海性贫血,慢 性失血等
3.单纯 <正常 小细胞 性贫血 4.小细 <正常 胞低色 素性贫 血
<正常
<正常
红细胞形态改变
1.球形红细胞: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伴有球形细胞增多的其他溶血性贫血,如自身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病及红细胞酶 缺陷所致溶血性贫血。 2.椭圆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3.靶形红细胞:见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以及 各种低色素性贫血。 4.镰形红细胞: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S 病)。 5.口形红细胞:见于口性红细胞增多症,少量出 现可见于DIC,酒精中毒。
红细胞沉降测定
参考值:魏氏法:成年男性:0-15mm/h 成年女性:0-20mm/h 临床意义:魏氏血沉值达25mm/h时为轻 度增快,达50mm/h为中度增快,大于 50mm/h为重度增快。
1.生理性增快:妇女月经期,妊 娠 3个月 以上到分娩后3周,可达30mm/h以上,60 岁以上因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多 而逐渐增高. 2.病理性增快: 1).各种炎症:细菌性炎症发生后2-3天即 可见血沉增快.风湿热活动期,慢性炎症如 结核病,血沉明显加快.
参与途径 共同 共同 外源 共同
Ⅶ Ⅷ Ⅸ
Ⅹ Ⅺ
稳定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成分 斯图亚特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前质
AHF PTC
外源 内源 内源
共同 内源
PTA
Ⅻ pk hmwk
接触因子 激肽释放 酶原 相对分子 质量高的 激肽原 纤维旦白 稳定因子
临床实验室三大常规PPT课件
• 各个厂家的产品,基本结构差不多
.
56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多联试剂带结构图
.
57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 尼龙膜: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 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 • 碘酸盐层:可以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 • 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测
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
18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除干式、无创型外,各型对血红蛋白测定都采用 光电比色原理 • 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出 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血 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 • HiCN • 特定波长(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
.
19
结果分析
含量较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出,发现异常细胞。 • 共有特点是:均使用了鞘流技术。
前鞘流
检测窗
后鞘流
.
17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电阻抗、射熟细胞计数 技术结合细胞化学技术,通过4个不同的检测系统对 白细胞、幼稚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淋巴、单核和粒细胞检测系统 • 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 骨髓 Bone marrow
血浆 Plasma
• (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酶促反应 Enzymatic reaction
• 溯源性 Traceability 校准 Calibration
• 实验室信息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重视实验室三大常规
.
56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多联试剂带结构图
.
57
返回知识点
尿液分析仪测试原理
• 尼龙膜: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
• 绒制层:包括碘酸盐层和试剂层 • 碘酸盐层:可以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 • 试剂层: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中测
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
18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血红蛋白测定原理
除干式、无创型外,各型对血红蛋白测定都采用 光电比色原理 • 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溶血剂后,红细胞溶解释放出 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中有关成分结合形成血 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 • HiCN • 特定波长(530~550nm)下进行光电比色
.
19
结果分析
含量较少的嗜酸、嗜碱性粒细胞检出,发现异常细胞。 • 共有特点是:均使用了鞘流技术。
前鞘流
检测窗
后鞘流
.
17
检测原理与基本结构
电阻抗、射熟细胞计数 技术结合细胞化学技术,通过4个不同的检测系统对 白细胞、幼稚细胞进行分类和计数。 • 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嗜碱性粒细胞检测系统 • 淋巴、单核和粒细胞检测系统 • 幼稚细胞检测系统
• 骨髓 Bone marrow
血浆 Plasma
• (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酶促反应 Enzymatic reaction
• 溯源性 Traceability 校准 Calibration
• 实验室信息系统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
重视实验室三大常规
三大检验LMWALDLR(共33张PPT)
检验、Wald检验、LM检验、JB检验以及Granger非因果性检验。
11.1 模型总显著性的F 检验
(第3版252页)
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t = 0+1xt1+2xt2+…+k xt k+ ut为例,
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分别是
H0:1= 2 = … = k = 0;
在原假设成立条件下,统计量
H1:j不全为零
(第3版278页)
11.9 格兰杰(Granger)因果性检验(不讲)
注意:
(1)“格兰杰因果性”的正式名称应该是“格兰杰非因果性”。
只因口语都希望简单,所以称作“格兰杰因果性”。
(2)为简便,通常总是把xt-1 对yt存在(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表述为xt(去掉下标 -1)对yt存在(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严格讲,这种表述是不正确的)。
(第3版253页)
11.3 检验若干线性约束条件是否成立的F 检验
(第3版254页)
11.3 检验若干线性约束条件是否成立的F 检验
例:建立中国国债发行额模型。
首先分析中国国债发行额序列的特征。1980年国债发行额是亿元604亿元,占GDP当年总
因为W对应的概率大于,说明统计量落在原假设的接收域。结论是接受原假设(约 束条件成立)。
11.6 拉格朗日乘子(LM)检验
(第3版264页)
拉格朗日(Lagrange)乘子(LM)检验只需估计约束模型。所以当
施加约束条件后模型形式变得简单时,更适用于这种检验。 LM乘子检验可以检验线性约束也可以检验非线性约束条件的原假设。
9 格兰杰(Granger)因果性检验(不讲)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通常并不是拉格朗日乘子统计量(LM)原理计算统计量的值,而是通过一个辅助回归式计算LM统计量的值。
11.1 模型总显著性的F 检验
(第3版252页)
以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t = 0+1xt1+2xt2+…+k xt k+ ut为例,
原假设与备择假设分别是
H0:1= 2 = … = k = 0;
在原假设成立条件下,统计量
H1:j不全为零
(第3版278页)
11.9 格兰杰(Granger)因果性检验(不讲)
注意:
(1)“格兰杰因果性”的正式名称应该是“格兰杰非因果性”。
只因口语都希望简单,所以称作“格兰杰因果性”。
(2)为简便,通常总是把xt-1 对yt存在(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表述为xt(去掉下标 -1)对yt存在(或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严格讲,这种表述是不正确的)。
(第3版253页)
11.3 检验若干线性约束条件是否成立的F 检验
(第3版254页)
11.3 检验若干线性约束条件是否成立的F 检验
例:建立中国国债发行额模型。
首先分析中国国债发行额序列的特征。1980年国债发行额是亿元604亿元,占GDP当年总
因为W对应的概率大于,说明统计量落在原假设的接收域。结论是接受原假设(约 束条件成立)。
11.6 拉格朗日乘子(LM)检验
(第3版264页)
拉格朗日(Lagrange)乘子(LM)检验只需估计约束模型。所以当
施加约束条件后模型形式变得简单时,更适用于这种检验。 LM乘子检验可以检验线性约束也可以检验非线性约束条件的原假设。
9 格兰杰(Granger)因果性检验(不讲)
对于线性回归模型,通常并不是拉格朗日乘子统计量(LM)原理计算统计量的值,而是通过一个辅助回归式计算LM统计量的值。
三大常规检验ppt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17
*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 切除术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脾亢、再障、急性 白血病、ITP、尿毒症等。
精选版课件ppt
18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目之一,在临床 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对泌尿 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亦常 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1. 中性粒细胞(N) 2. 淋巴细胞 (L) 3. 单核细胞 (M) 4. 嗜酸粒细胞(E) 5. 嗜碱粒细胞(B)
* 它们都参与不同的防御免疫任务
精选版课件ppt
11
*参考值
*成人: 4~10 ×109/L *新生儿:15~20 ×109/L
精选版课件ppt
12
*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 妊娠、新生儿。
27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 ~0.01
精选版课件ppt
14
*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大出血、严重组织 损伤、安眠药中毒、慢粒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见于某些传染病如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 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寄生虫、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淋、慢淋、结核、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等。
精选版课件ppt
6
*临床意义: 1.红细胞减少: ①红细胞生成减少:白血病等 ②破坏增多: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 溶贫等 ③合成障碍:缺铁、维生素B12缺乏等 2.红细胞增多: 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 多症、肺气肿等
临床三大常规的解读PPT课件
3
你会看血常规吗?
常见错误1:
发热病人,白细胞高=细菌感染?白细胞低=病毒感染?
病例:患者女性,25岁,既往甲亢病史,发热,咽痛1天来院。 查血常规WBC 1.39X109/L。NEU 32%,LYMP 56%,MONO 10%。
最终诊断:粒细胞缺乏症(可能与抗甲状腺药物使用有关)
治疗:抗菌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衍生内容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分布宽度(PDW)
注:正常值范围和年龄、性别以及检测仪器有关
6
红细胞检测
(1)红细胞计数(RBC) 成年男性(4.0-5.5x1012/L)(现修正为4.3-5.8x1012/L) 成年女性(3.5-5.0x1012/L)(现修正为3.8-5.1x1012/L) 初生儿(6.0-7.0x1012/L)
46
尿液标本采集要求
47
01
血常规
02
尿常规
03
大便常规
48
大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
1.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恶性肿瘤等情况 2. 食物消化状况,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 3. 肠道菌群是否合理,粪便中有无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 传染病
49
大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
1.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恶性肿瘤等情况 2. 食物消化状况,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 3. 肠道菌群是否合理,粪便中有无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 传染病
57
化学检查
(1) 粪胆红素检查 正常粪便中无胆红素 乳幼儿因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或成人大量应用抗生素之后,或因腹泻等 肠蠕动加速,胆红素末被或来不及被肠道细菌还原时,粪便呈深黄色,胆 红素定性试验呈阳性。如胆红素部分被氧化为胆绿素,则粪便呈黄绿色。 (2) 粪胆原与粪胆素检查: 胆红素在回肠末端和结肠被细菌分解为粪胆原,粪胆原除部分被肠道重吸 收进大肠肝循环外,大部分在结肠停留时被氧化为粪胆素,随粪便排出体 外。 粪胆素使粪便呈棕黄色。 胆道梗阻时粪胆素减少或缺如,粪便淡黄或呈白陶土色,氯化高汞粪胆素 试验为阴性反应。
你会看血常规吗?
常见错误1:
发热病人,白细胞高=细菌感染?白细胞低=病毒感染?
病例:患者女性,25岁,既往甲亢病史,发热,咽痛1天来院。 查血常规WBC 1.39X109/L。NEU 32%,LYMP 56%,MONO 10%。
最终诊断:粒细胞缺乏症(可能与抗甲状腺药物使用有关)
治疗:抗菌药物+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衍生内容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平均值(MCV,MCH,MCHC)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分布宽度(PDW)
注:正常值范围和年龄、性别以及检测仪器有关
6
红细胞检测
(1)红细胞计数(RBC) 成年男性(4.0-5.5x1012/L)(现修正为4.3-5.8x1012/L) 成年女性(3.5-5.0x1012/L)(现修正为3.8-5.1x1012/L) 初生儿(6.0-7.0x1012/L)
46
尿液标本采集要求
47
01
血常规
02
尿常规
03
大便常规
48
大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
1.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恶性肿瘤等情况 2. 食物消化状况,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 3. 肠道菌群是否合理,粪便中有无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 传染病
49
大便常规检查的主要目的
1.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恶性肿瘤等情况 2. 食物消化状况,判断胃肠、胰腺、肝胆功能 3. 肠道菌群是否合理,粪便中有无致病菌,协助诊断肠道 传染病
57
化学检查
(1) 粪胆红素检查 正常粪便中无胆红素 乳幼儿因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或成人大量应用抗生素之后,或因腹泻等 肠蠕动加速,胆红素末被或来不及被肠道细菌还原时,粪便呈深黄色,胆 红素定性试验呈阳性。如胆红素部分被氧化为胆绿素,则粪便呈黄绿色。 (2) 粪胆原与粪胆素检查: 胆红素在回肠末端和结肠被细菌分解为粪胆原,粪胆原除部分被肠道重吸 收进大肠肝循环外,大部分在结肠停留时被氧化为粪胆素,随粪便排出体 外。 粪胆素使粪便呈棕黄色。 胆道梗阻时粪胆素减少或缺如,粪便淡黄或呈白陶土色,氯化高汞粪胆素 试验为阴性反应。
如何看懂化验单三大常规ppt课件
临床意义
2)病理性:
临床意义
2)病理性增多:
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
多或(和)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核右移(shih to the right):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
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低。
临床意义
2)病理性增多: ① 反应性增多,可见于: A、 急性感染或炎症:为引起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
原因。 球菌、杆菌、真菌、放线菌、病毒、 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等。
增高程度与病原体种类、感染部位和程度以及机体的反应性等有关
临床意义
B、类白血病反应:指机体在有明确病因的刺激下,出现白细胞数中
(2)中性粒细胞减低(neutropenia):
[EO临床意义]
生理变化 (1)年龄:5岁以下 (0~0.8)X 109/L,
5~15岁 (0~0.5)X 109/L (2)日间变化:白天低夜间高;波动大,早 晨8时为基础水平。 (3)劳动、寒冷、饥饿、精神刺激等:减 低。
EO病理变化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指成
临床意义
>10×109/L称白细胞增多(1eukocytosis), <4×109/L称白细胞减低(1eukopenia)。 白细胞数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有变异。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的改变。 年龄: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多: • 日间变化:一日之间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可相差1倍。 • 运动、疼痛和情绪的影响:如剧烈运动可使短时间内白细胞高 达35X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当运动结束后迅即恢复原有 水平。 • 妊娠与分娩:分娩后2 ~ 5d内恢复正常。 • 其他:吸烟者 白细胞的生理波动很大,30%以内波动多无意义,只有通过定时和 反复观察才有意义。
三大常规报告分析PPT课件
移行上皮
提示相应部位病变
大圆:膀胱炎
尾形:肾盂肾炎、输尿管炎症、膀胱颈部炎症
底层:重度病变(炎症、坏死性病变)
鳞状上皮
健康人少量,大量伴WBC提示泌尿系统炎症
.
57
尿液其他有形成分及临床意义
细菌(bacteria) 大肠埃希氏、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 尿路感染:多量细菌伴大量脓细胞和上皮细胞 G-菌菌落计数≥105/ml:膀胱炎、肾盂肾炎 G+球菌菌落计数≥104/ml 抗酸杆菌:泌尿系结核
.
血常规结果验单图片
血常规仪器检测后 都可直接报告吗
6
.
7
.
8
贫血分类:
形态学分类 正细胞性贫血
小细胞 低色素贫血 大细胞性贫血
单纯小细胞性 贫血
特点
-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
- (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 (MCHC)
病因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急性失血 妊娠生理性贫血
无色方形闪烁发 光的八面体或信 封样,2条对角线 互相交叉
新鲜尿液有大量并伴红细胞增多, 提示为肾或膀胱结石
黄色、暗棕色, 三棱形、哑铃形 或不规则形
大量见于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
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 间质性肾炎
黄色非晶形颗粒 一般无临床意义 状沉淀物
.
54
碱性尿液中的结晶
结晶 非晶形磷酸盐 磷酸铵镁 磷酸钙结晶
.
43
.
44
• 尿液分析影响因素:
• 1.尿液>10毫升 • 2.女性避开经期 • 3.晨尿(最好) • 4.清洁干燥容器 • 5.运动、情绪、饮食、温度 • 6.2小时内完成检测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标本采集
确保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具有 代表性,避免污染或掺假。
标本处理
及时处理尿液标本,避免细菌 滋生或化学变化影响检验结果 。
仪器校准
定期校准尿液分析仪,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03
大便常规检验
大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外观
记录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常规检验 • 尿常规检验 • 大便常规检验 • 其他常规检验项目 •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0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评估患者的感染和炎症情 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恶性 肿瘤。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可以反 映患者的贫血或红细胞增 多症,以及可能存在的血 液系统疾病。
实验室标准化
实验室标准化是血常规检验质量的 重要保障,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 控制、室间比对试验等。
02
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04
尿液的外观
颜色、透明度、浑浊度等。
尿液的化学成分
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分 、酮体等。
尿液的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
其他
尿液中是否存在管型、结晶等 异常物质。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措施
检验报告的审核
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不确定度评估
对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量化分析结果的误差范围,提高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确保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具有 代表性,避免污染或掺假。
标本处理
及时处理尿液标本,避免细菌 滋生或化学变化影响检验结果 。
仪器校准
定期校准尿液分析仪,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03
大便常规检验
大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外观
记录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常规检验 • 尿常规检验 • 大便常规检验 • 其他常规检验项目 •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0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评估患者的感染和炎症情 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恶性 肿瘤。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可以反 映患者的贫血或红细胞增 多症,以及可能存在的血 液系统疾病。
实验室标准化
实验室标准化是血常规检验质量的 重要保障,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 控制、室间比对试验等。
02
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04
尿液的外观
颜色、透明度、浑浊度等。
尿液的化学成分
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分 、酮体等。
尿液的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
其他
尿液中是否存在管型、结晶等 异常物质。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措施
检验报告的审核
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不确定度评估
对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量化分析结果的误差范围,提高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大常规专题课件
学习文档
血常规的内容
• 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 2、血红蛋白 • 3、血小板计数 • 4、C反应蛋白 • 5、支原体、衣原体
学习文档
白细胞
• 旧称白血球,是血 液中的一类细胞。 通常被称作免疫细 胞,是人体和动物 血液及组织中的无 色细胞。有细胞核, 能作变形运动。有 活跃的移动能力。
•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抵抗力很差的新生儿发生感染 时白细胞总数常不增多,而中性粒细胞仍然显著 增高,表示感染较为严重。
学习文档
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比率 • 淋巴细胞主要是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
的。 • 过多 可能感染滤过性病毒或结核菌。 • 过少 可能有免疫缺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尿常规的临床意义
• 儿童肾病在尿常规检查异常时候可以看出 来。
• 1、尿常规检查异常,发现有红细胞,白细 胞,尿糖,蛋白尿
• 2、儿童尿量明显增加 • 3、水肿:早期面部和眼睑水肿,在劳累后
加重,午后或休息后减轻。
学习文档
尿常规在儿科中的价值
• 除发热外,尿常规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 蛋白尿均提示肾脏泌尿系统存在疾病可能, 在首次尿常规检测异常者应进行第二次尿 液检查,如先后二次检查均有异常,应赴 有关医院肾脏专科咨询或就诊。
• 白细胞减低则多见于病毒性感染、某些细 菌感染如伤寒、疟疾、粟粒性肺结核等。
学习文档
中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
• 一般中性粒细胞增多与减低的意义和白细胞总数 大致相同,即中性粒细胞增多表明是细菌性感染、 减低表明是病毒性感染。
• 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 • 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
重。 • 数值降低,说明是病毒感染。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 低于正常值是病毒感染。越低,程度越严重。
血常规的内容
• 1、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 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 2、血红蛋白 • 3、血小板计数 • 4、C反应蛋白 • 5、支原体、衣原体
学习文档
白细胞
• 旧称白血球,是血 液中的一类细胞。 通常被称作免疫细 胞,是人体和动物 血液及组织中的无 色细胞。有细胞核, 能作变形运动。有 活跃的移动能力。
•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抵抗力很差的新生儿发生感染 时白细胞总数常不增多,而中性粒细胞仍然显著 增高,表示感染较为严重。
学习文档
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比率 • 淋巴细胞主要是通过分泌抗体来对抗病毒
的。 • 过多 可能感染滤过性病毒或结核菌。 • 过少 可能有免疫缺乏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尿常规的临床意义
• 儿童肾病在尿常规检查异常时候可以看出 来。
• 1、尿常规检查异常,发现有红细胞,白细 胞,尿糖,蛋白尿
• 2、儿童尿量明显增加 • 3、水肿:早期面部和眼睑水肿,在劳累后
加重,午后或休息后减轻。
学习文档
尿常规在儿科中的价值
• 除发热外,尿常规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 蛋白尿均提示肾脏泌尿系统存在疾病可能, 在首次尿常规检测异常者应进行第二次尿 液检查,如先后二次检查均有异常,应赴 有关医院肾脏专科咨询或就诊。
• 白细胞减低则多见于病毒性感染、某些细 菌感染如伤寒、疟疾、粟粒性肺结核等。
学习文档
中性粒细胞的临床意义
• 一般中性粒细胞增多与减低的意义和白细胞总数 大致相同,即中性粒细胞增多表明是细菌性感染、 减低表明是病毒性感染。
• 中性粒细胞的百分率: • 数值越高,说明疾病还在发展,有可能进一步加
重。 • 数值降低,说明是病毒感染。 •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 低于正常值是病毒感染。越低,程度越严重。
三大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课件
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和疼痛等。(2) 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 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 伤后、白血病等。
❖ 减少:病理性: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 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线照射、肿瘤化疗后和 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增多: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9、黄白色癌便见、于钡直餐造肠影后息,新肉生儿、粪便痔中排疮出黄出白色血乳凝、快提细示消菌化不性良。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阿 P②H血5小-8板正破常米坏尿增液巴多呈:弱痢原酸发性疾性,血约时小为板6粪.减少便性紫中癜、红脾功细能亢胞进;数量明显多于白细胞,细菌性痢疾 004, 、25因白升食细高物胞见中 脂的(于W不急红肪B同性C,肾)细滴P炎4H-、1的胞与0糖变X尿1化数腹0病^范9、/围L量泻高为热4往、.、呕往肠吐、少 炎腹泻于或或心白慢力衰细性竭。胞胰。腺炎3、有其关他;发夏现科:-雷淀登粉结颗晶粒则、 可怀疑为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大量的上皮细胞见于坏死性 b、血红蛋白尿见于发作性血红蛋白尿症,还见于各种中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疾(黑水热)、灼伤、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情况。
血液细胞常规检验
❖ 5、白细胞分类: ❖ 中性粒细胞(N)2-7.7 X10^9/L 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症、急性
汞中毒、急性氢中毒等。 减少: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或镭照射、抗癌药
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 ❖ 淋巴细胞(L)0.8-4 X10^9/L 增多: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
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反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 单核细胞(M)0.12-1 X10^9/L 增多: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
❖ 减少:病理性: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 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线照射、肿瘤化疗后和 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增多: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9、黄白色癌便见、于钡直餐造肠影后息,新肉生儿、粪便痔中排疮出黄出白色血乳凝、快提细示消菌化不性良。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等。阿 P②H血5小-8板正破常米坏尿增液巴多呈:弱痢原酸发性疾性,血约时小为板6粪.减少便性紫中癜、红脾功细能亢胞进;数量明显多于白细胞,细菌性痢疾 004, 、25因白升食细高物胞见中 脂的(于W不急红肪B同性C,肾)细滴P炎4H-、1的胞与0糖变X尿1化数腹0病^范9、/围L量泻高为热4往、.、呕往肠吐、少 炎腹泻于或或心白慢力衰细性竭。胞胰。腺炎3、有其关他;发夏现科:-雷淀登粉结颗晶粒则、 可怀疑为阿米巴痢疾或钩虫病;大量的上皮细胞见于坏死性 b、血红蛋白尿见于发作性血红蛋白尿症,还见于各种中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疾(黑水热)、灼伤、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情况。
血液细胞常规检验
❖ 5、白细胞分类: ❖ 中性粒细胞(N)2-7.7 X10^9/L 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症、急性
汞中毒、急性氢中毒等。 减少: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或镭照射、抗癌药
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 ❖ 淋巴细胞(L)0.8-4 X10^9/L 增多: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
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反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 单核细胞(M)0.12-1 X10^9/L 增多: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
0601三大常规检查PPT课件
中性粒细胞 循环中的WBC 嗜酸性粒细胞 包括5种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 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 胞的比值(百分数)。
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WBC(4~10)×109/L
3.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Nst)1~5%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Nsg)50~70%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①造血物质缺乏→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②红细胞丢失↑→失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④骨髓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源自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将贫血分成三大类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实验室检查
常用实验检查
实验检查: 1 通过检查→获得病原体、病理变化脏器功能状
态等方面的资料→协助诊断、观察病情或制订 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了解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正确采集标本, 观察结果。做好检查前准备和解释工作。 3 什么叫“三大常规”? 4 实验检查范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 生化、免疫学检查。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 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 胞的比值(百分数)。
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WBC(4~10)×109/L
3.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杆状核:(Nst)1~5% 中性粒细胞分叶核:(Nsg)50~70%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①造血物质缺乏→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②红细胞丢失↑→失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④骨髓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源自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将贫血分成三大类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实验室检查
常用实验检查
实验检查: 1 通过检查→获得病原体、病理变化脏器功能状
态等方面的资料→协助诊断、观察病情或制订 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了解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正确采集标本, 观察结果。做好检查前准备和解释工作。 3 什么叫“三大常规”? 4 实验检查范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 生化、免疫学检查。
三大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分解PPT课件
尿液分析
葡萄糖0-5.5mmol/La、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性 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复正常。主要有三种:① 饮食性糖 尿,即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引起血糖浓度过大;② 应急性糖尿,在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 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下,可出现暂时性的糖尿;③ 妊娠 中后期多可见糖尿。 b、病理性糖尿也可分为三种:①真性糖尿,既胰岛素的分 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尿糖检查不仅 可以诊断糖尿病② 肾性糖尿,即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功能减退,新生儿的近曲小管功能未完善也能出现糖尿;③ 其他糖尿,如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 多(甲亢)、肾上腺激素过多(嗜铬细胞瘤)、皮质醇 (Cushing综合症)、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浓度高过肾 糖阈而出现糖尿;另外,肥胖病、高血压也可能出现糖 尿。
血液细胞常规检验
5、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N)2-7.7 X10^9/L 增多: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出血、溶血、尿毒症、急性 汞中毒、急性氢中毒等。 减少:伤寒、副伤寒、疟疾、流感、化学药物中毒、X线或镭照射、抗癌药 物化疗、极度严重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等。 淋巴细胞(L)0.8-4 X10^9/L 增多: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麻疹、腮 腺炎、结核、传染性肝炎等。 减少:多见于传染病急性期、反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等。 单核细胞(M)0.12-1 X10^9/L 增多: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单核细胞白 血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等。
血液细胞常规检验
4、白细胞(WBC)4-10 X10^9/L 增加:(1)生理性:新生儿、妊娠晚期、分娩期、月经期、 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和疼痛等。(2) 病理性: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 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 伤后、白血病等。 减少:病理性: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 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线照射、肿瘤化疗后和 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三大常规及生化全项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 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或者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
❖ 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
❖ 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
❖ 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肝炎患
❖ 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
❖ (3)病理性增多:原(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真 红、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脾切除术后。
精选ppt课件最新
9
8、血小板平均体积(MPV)
❖ MPV的临床意义要结合PLT变化才有价值,但可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 (1)当骨髓造血功能损伤致血小板减少时, MPV减少;
❖ (2)当血小板在周围血液中破坏增加时, 导致血小板减少,MPV增大;
精选ppt课件最新
12
尿常规
❖ 1、颜色:淡黄色透明 ❖ (1)近无色透明:极度稀释的尿液。 ❖ (2)黄色:服用黄连素、维生素B2等药物。 ❖ (3)橙黄色:浓缩尿,如脱水、发热等。尿胆红素增加,
如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 ❖ (4)棕黄色:胆红素、胆绿素增高,服用番泻叶、大黄等
药物。 ❖ (5) 粉红色或红色:分为网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肾结核、
❖ 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精选ppt课件最新
30
前白蛋白、总蛋白(TP)、白蛋白、球蛋白、白 球比
❖ 1、前白蛋白在肝脏合成,是肝功能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对肝病的早 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 2、肝硬化患者如果伴有腹水或食道静脉破裂反复出血时,由于蛋白丢 失,总蛋白也倾向于低值。因此,血浆总蛋白量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另外,血浆白蛋白是血清总蛋白的重要部分,而肝脏是合成血浆白蛋白 的最主要的场所。血浆白蛋白的量,除机体严重消耗外,是衡量肝脏功 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白蛋白的半寿期约为20d,因而血浆白蛋白水平并 不是反映肝病急性期的良好指标;同时,血浆白蛋白水平是一静态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