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2、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过程。B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性
3、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的学科。D
A.社会对心理制约;
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
C.心理的发生、发展;
D.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 )。B
A.情绪;
B.情感;
C.心境;D应激
5、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
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C
A.个案研究法;
B.观察法;
C.定性研究法;
D.定量研究法
6、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B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
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B.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A.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的物质基础;
D.人的心理发展是遗传和C.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是心理发展的关键因素;
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8、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A
B.“爱人只有一个,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情人可以多个”;
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9、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A
A.具有两面性;B.具有稳定性;
C.具有外显性;D.具有境遇性
10、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B
A.集中性与分散性;B.连续性与阶段性;
C.平衡性与差异性;D.方向性与可逆性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C
A.正强化;
B.负强化;
C.奖惩;
D.间接强化
12、(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D
A.直接强化;
B.间接强化;
C.奖惩;
D.自我强化
13、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 )的三种模式。C
A.接受过程;
B.认知过程;
C.同化过程;
D.学习过程
14、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B
A.基本原理;
B.变式;
C.概念;
D.教材结构
15、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D
A.理解;
B.操作;
C.形成表征;
D.学习的迁移
16、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A
A.人际沟通;
B.人际交往;
C.亲和行为;
D.人际关系
17、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B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效应
18、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A
A.社会心理;
B.社会知觉;
C.社会态度;
D.社会归因
19、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A
A.社会行为;
B.社会舆论;
C.社会潮流;
D.社会传统
20、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C
A.选择性;
B.显著性;
C.投射性;
D.两极性
21、二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B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识;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22、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C
A.形成阶段;B.转化阶段;
C.习得阶段;D.修正阶段
23、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A
A.多元化态势;B.单一化态势;
C.极端化态势;D.表象化态势24、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A
A.表现性因素;
B.知识性因素;
C.组织性因素;
D.个体性因素
25、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即()。B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6、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B
A.全体性;
B.科学性;
C.主体性;
D.发展性
27、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C
A.认知主义;
B.行为主义;
C.人本主义;
D.存在主义
28、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A
A.澄清技术;
B.具体化技术;
C.提问技术;
D.面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