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苏锡常镇二模语文试卷+答案+附加

合集下载

2014-2015苏锡常镇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5

2014-2015苏锡常镇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5

• 3.B
• 4.D
• 5.B •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比喻存有戒心, 行事极为谨慎;此处误用为指身处危险境 地。
• 6.B(动词,“认为”) • 其它三项是介词,“用”。
• • • •
7. “宥”,宽容、饶恕; “闻”,报告、使……闻; “执”,捉拿。(3分,1字1分)
• 8. • (1)(4分) • 将士们离开家乡父母多年,没有皇帝的旨 意就奔逃回家,后悔哪里来得及呢? • (“经年离去”,离开多年1分;“奔归”, 奔逃回家1分;“追悔何及”1分;句意通 顺,1分。)
• • • •
10. (1) 清寒(冷)、幽静。 孤独、悲凉的心情。(3分)
• (2) • 远远地听到(1分); • 确有闻其声,通过想象把它幻化为娥皇、 女英在鼓瑟(或理解为特定情境中的历史 联想产生的错觉或幻觉)。(2分)
• (3) • 以景语作结(1分),言有尽而意无穷(1 分)(或化用前人诗句1分,自然、贴切, 1分); • 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曲终之后词人更深一层 的寂寥和怅惘(1分),体现了他刚毅不屈 (高洁)的性格(1分)。
2014-2015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15.5
• 1.C • “妖魔化”,指对事情、事物的认识远远 偏离真相,夸大、歪曲某些事情或人物。 • “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 真实的事情。 • “荒诞不经”,意思是少有的,典籍中也 没有的事,形容不合常理。
• • • •
2.B A暗喻 C暗喻 D通感
• 13. • 如果最好的朋友马克斯遭遇空难,那太悲 惨了;(1分) • 对自己居然产生希望好友遭遇空难这种阴 暗、病态心理感到可怕。(2分)
• 14. • 以“我”的视角来叙述,让读者充分感知 “我”的内心情绪; • 具体描写“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增强故 事叙述的真实性; • 便于表达“我”的所思所想,有利于小说 主题内容的表达。 • (每点2分,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2015届苏锡常镇二模、一模语文附加(教师版详细答案)

2015届苏锡常镇二模、一模语文附加(教师版详细答案)

2015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附加详细答案2015.5.4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0分)五代距今百有余年,故老遗俗,往往垂绝,无能道说者。

史官秉笔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无穷,道学不足以继述作,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

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而褒贬义例,仰师《春秋》,由迁、固而来,未之有也。

至于论朋党宦女,忠孝两全,义子降服,岂小补哉,岂小补哉!(节选自陈师锡《五代史记序》)参考译文:五代距离现在有一百多年了,那些老年人遗留下来的风俗,常常将要绝迹,没有能清楚说出来的人。

执笔书写历史的史官,有的文采还不足以无穷展示,道学还不足以传承或创新,使五十多年间,兴废存亡的种种迹象、奸臣贼人的罪行、忠臣义士的节操,不能再后世流传,使后来的人无法考证。

只有庐陵欧阳修,慷慨地吧它作为己任,大概是多年潜心研究然后才能写成此书,其中事迹的真实写作,比旧五代史详细,而其中的褒贬事例,又仰慕并学习《春秋》,从司马迁、班固以来,是没有这样的史书。

至于论及的大夫结党、宦官与女宠,忠孝两全兼顾,使义子降服,难道是小小的补充吗,难道是小小的补充吗!20.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答: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

(5分)21. 后世有三部注释《春秋》的书,合称“春秋三传”。

请写出书名。

(3分)答:《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3分,或:《左传》《左氏春秋》《公羊传》《谷梁传》等历史通称,均可)22. 作者对欧阳修编撰的《五代史》有什么评价?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答:①记事详细②褒贬有宗(记事有褒贬,褒贬的标准是从《春秋》而来)(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B )( D )(5分)A.《呐喊》中的孔乙己和陈士成,命运相似。

语文二模答案

语文二模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第二次调研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2015.5)一、(15分)1. B2.D3. C4.A5.D评分意见:本大题共15分。

每小题3分。

二、(25分)(一) 6.D 7.B 8.B评分意见:本大题共6分。

每小题2分。

(二)9. 海尽夷中之艺 /乃入法华山习之/ 谢绝过从评分意见:本题2分。

每处1分。

10.白天黑夜手不离弦,最终穷尽了弹琴的奥妙。

评分意见:本题2分。

重点词语“释”“穷”解释正确,译句通顺得满分。

重点词语解释有误每个扣1分。

11.师从名师;勤奋刻苦;坚持不懈;广泛涉猎。

评分意见:本题2分。

每点1分。

意思对即可。

(三)12.苍凉(悲凉、凄凉、凄清)评分意见:本题2分。

13.①烘托。

前两句写送别地点的秋景,渲染了凄清的氛围,烘托了送别悲凉的心境,表达了惜别之情。

②运用叠词。

秋色“苍苍”,凄清苍茫,烘托出离别的悲凉心境,运用叠词,具有音韵之美。

③比喻。

离愁别绪有如千里关塞一样绵长,生动地表现了离别苦痛的深沉和对友人别后的思念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4分。

答出手法2分,结合内容赏析2分。

答出一种即可。

(四)14.⑴玉垒浮云变古今⑵零落成泥碾作尘⑶便引诗情到碧霄⑷一夜乡心五处同⑸直挂云帆济沧海⑹入则无法家拂士⑺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评分意见:本题7分。

每小题1分,句子填写时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

三、(30分)(一)15.①历史久远;②影响广泛;③风格鲜明独特;④最有文化意韵。

评分意见:本题4分。

每点1分。

16.承上启下,总结上文鲁菜名扬天下,引起下文对鲁菜鲜明风格的说明,使文章结构紧密。

评分意见:本题3分。

承上启下1分;概括内容:上文1分,下文1分。

17.鲁菜以典雅大气著称,丰盛实惠。

评分意见:本题2分。

内容1分,句式1分。

18.运用引资料(引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引用古代文化名人关于鲁菜的作品,突出了鲁菜文化意韵深厚的特点。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评分意见:本题3分。

2015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评分标准

2015届苏锡常镇高三语文二模作文评分标准

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从前的日色慢,车、马、邮件都慢……”木心的一首《从前慢》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还是分秒必争,不肯输了人生岁月。

[简要说明,仅供参考]这里的快慢,可以理解为高速和低速,也可以理解为紧张、急迫和放松、舒缓。

具体分析时,可以从事实层面,谈论行为动作以及发展的快慢,更可以谈心态的快慢。

也可以从价值层面,谈快好还是慢好。

大多数学生持论——慢好。

这既是一种讨巧的选择——可能这方面东西看得多,可能语文老师在这方面讲得多,也可能比较容易谈出道理来;但也是一种不讨巧的选择——我看到这个题目就猜到大多数学生会写慢好,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主张适度的快慢,合理的快慢,甚至就主张快好,也许更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这个材料的现实针对性:正是因为这个社会上有太多的人心里急迫,所以主张慢好才有现实针对性。

太多的人,急于成名,急于敛财,急于奔向目标,比如学校里大量课时大量作业的安排,不给学生喘息的机会,比如各种培训机构的速成教育,所谓起跑线上的竞争,比如最近的股市,又吸引了大批的人投身股海,比如层出不穷的明星包装模式,等等。

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由“可是”进行转折衔接,将“从前”与当下的现实生活进行对照。

木心的《从前慢》(春节晚会上,歌手刘欢深情演唱了“同名曲”,因此《从前慢》这首诗走进了千家万户)这首小诗概括了我们当代人普遍的感受,即对于快节奏下慢生活的向往。

日色慢,是说时间缓缓流逝;车、马、邮件这几个事物是旧日生活节奏和缓的代表性意象。

慢,从字面上来感受,当然是生活节奏不快。

但若介入一种情感机理,慢有慢的成因,还有就是一种“心若止水”的那种沉静、悠然的姿态;或者也有如朱自清的那种“匆匆”的对于日子跟光阴的一种别样怜惜的情调。

“从前”究竟是怎样一个时间段,是模糊的。

另外,由于木心的人生阅历很丰富,“从前”可能提供的参数也很多,或者是出国前、回国前、入狱前,等等。

苏锡常镇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苏锡常镇二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插秧歌(杨万里诗作)《插秧歌》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

此诗描绘了一幅农家总动员,雨中抢插秧苗的风俗图画。

全诗写得新、奇、快、恬,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

作品名称:《插秧歌》;创作年代:南宋文学;体裁:七言律诗;作者:杨万里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⑴,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⑵,雨从头上湿到胛⑶。

唤渠朝餐歇半霎⑷,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⑸,照管鹅儿与雏鸭。

作品注释⑴抛秧:插秧前,须将秧苗从秧畦拔出,捆成小捆,扔进稻田,叫做抛秧。

⑵插秧:将秧苗栽插于水田中⑶兜鍪:古代打仗所用的头盔。

蓑:即蓑衣,用草或棕制成,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甲:用金属或皮革制成的护身装备。

⑷胛:肩胛骨。

这里指肩膀。

⑸渠:他,代词。

朝餐:吃早饭。

半霎:很短的时间。

⑹莳:移栽植物。

这里指插秧。

匝:满。

未匝:指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

[1]作品鉴赏由于这首诗着力写雨中抢插稻秧,所以作者也不怠慢,开篇便动手“插”了起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这分工何等明确,何等精细。

拔秧活轻,小儿干,接秧也轻,田妇干;比较起来,抛秧插秧活重,田夫和大儿干。

“抛”、“接”、“拔”、“插”,四个动词,准确具体。

尤以“抛”字最妙,活画出秧束雨中飞舞的情态。

只两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跃然纸上。

三、四两句进一步点明雨中抢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从句中不难领会春雨之密、之急、之大,否则,不至于从头上流入脖颈并沾湿肩膀。

以“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五、六两句“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前句是个无主兼语句,“唤”的主语没有写出,按诗意应是位老妪或老翁。

后句是个无主连动句,按诗意,主语应是“大儿”,还极可能包括完成了本职活茬的田夫、田妇和小儿。

一家人干活绝无唱过一口便袖手看戏的道理。

老人来叫他们吃早饭,(抢插何其早,自在其中),让他们歇那么小小一会儿,却无人动作,无人答话,似乎对田埂上的呼唤置若罔闻,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

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二模

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二模

14.“落到现实是很痛的,不过,要是 不落到现实,更痛。”解释这句话在文 中含意。(6分) (1)人生不能没有美好的回忆和精神追 求; (2)美好的回忆和精神追求常常与现实 有冲突,这种冲突会给人苦痛的感受; (3)人无法回避现实生活,。言之一直 生活在精神回忆中的人会更痛苦。 (每点2分,三点6分成理即可)
作文--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贫困交加的梵高,在每天努力振作起来的 信心的支配下画着他那色彩绚丽的画。他 曾满怀感慨地说:生活的色彩和他画中的 色彩太不一致了。 不仅梵高,很多人都曾为此感叹过,思索 过……
理,把它作为祥 瑞进献用来讨好 朝廷。

臣谓前世号 我认为前代号称的太平 称太平者,须是 之世,必须是全国安定,各 四海晏然,万物 种政事都处置得恰当顺畅。 得所。方今西羌 现如今西夏反叛,眼前摆着 叛逆,未平之患 在前;北虏骄悖, 尚未剿平的祸患;契丹骄横, 藏伏之祸在后。 隐伏着随时会来的战祸。一 一患未灭,一患 个祸患还没有除灭,另一个 已萌。加以西则 祸患已经开始发生。加上西 泸戎,南则湖岭, 部的泸州,南部的湖岭,凡 凡与四夷连接, 是跟外族交界的地方,没有 无一处无事。而 一处不发生动乱。而且在国 内则百姓困弊, 内百姓困苦艰难,盗贼四处 盗贼纵横。
愿陛下忧勤万务,希望陛下要操心国事、勤于政 不生逸豫,则二 务,不生安乐之心,那么两三 三岁间,渐期修 理。若以前贼张 年之内,可以期望(有希望) 海等稍衰,便谓 逐步把天下治理好。如果因为 后贼不足忧;以 以前作乱的张海等势力略微衰 近京得雪,便谓 败,便认为后起的贼人用不着 天下大丰熟;见 北虏未来,便谓 担心;因为京城附近下了大雪, 必无事;见西贼 便认为全天下都丰收;看到契 通使,便谓可罢 丹暂时没有来侵扰,便认为一 兵。指望太平, 定没有战事;看到西夏派来了 渐生安逸,则此 瑞木乃误事之妖 使臣,便认为可以停止打仗。 奢望太平,渐渐生出安乐之心, 木耳。 那么这根瑞木就是耽误国家大 事的“妖木”了。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试题及附加题解析版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试题及附加题解析版

2015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答案】B(①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②积聚:积累。

积淀:动词,积累沉淀;名词,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

③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和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白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答案】C(A.删除“将”;“推行”缺少宾语,可在“‘基准测验’”后加“的政策”。

B.应将“接受、理解和掌握”改为“理解、接受和掌握”。

D.应在“70周年”后加“纪念日”;表意不明,“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有歧义,可改为“有来自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VIP专享】2015届苏锡常镇二模、一模语文附加(教师版详细答案)

【VIP专享】2015届苏锡常镇二模、一模语文附加(教师版详细答案)

2015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附加详细答案2015.5.4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10分)五代距今百有余年,故老遗俗,往往垂绝,无能道说者。

史官秉笔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无穷,道学不足以继述作,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

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而褒贬义例,仰师《春秋》,由迁、固而来,未之有也。

至于论朋党宦女,忠孝两全,义子降服,岂小补哉,岂小补哉!(节选自陈师锡《五代史记序》)参考译文:五代距离现在有一百多年了,那些老年人遗留下来的风俗,常常将要绝迹,没有能清楚说出来的人。

执笔书写历史的史官,有的文采还不足以无穷展示,道学还不足以传承或创新,使五十多年间,兴废存亡的种种迹象、奸臣贼人的罪行、忠臣义士的节操,不能再后世流传,使后来的人无法考证。

只有庐陵欧阳修,慷慨地吧它作为己任,大概是多年潜心研究然后才能写成此书,其中事迹的真实写作,比旧五代史详细,而其中的褒贬事例,又仰慕并学习《春秋》,从司马迁、班固以来,是没有这样的史书。

至于论及的大夫结党、宦官与女宠,忠孝两全兼顾,使义子降服,难道是小小的补充吗,难道是小小的补充吗!20.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答: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

(5分)21. 后世有三部注释《春秋》的书,合称“春秋三传”。

请写出书名。

(3分)答:《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3分,或:《左传》《左氏春秋》《公羊传》《谷梁传》等历史通称,均可)22. 作者对欧阳修编撰的《五代史》有什么评价?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答:①记事详细②褒贬有宗(记事有褒贬,褒贬的标准是从《春秋》而来)(2分)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B )( D )(5分)A .《呐喊》中的孔乙己和陈士成,命运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近年来塑料食品包装材料被严重▲,媒体应加强科普宣传,引导社会公众走出误区。

专家特别指出,无论从原料构成还是从温度上讲,使用微波炉加热保鲜膜产生二英这种▲物质的观点,纯属▲。

A.丑化致癌荒诞不经B.丑化治癌子虚乌有C.妖魔化致癌子虚乌有D.妖魔化治癌荒诞不经2.“广场一枚铜币悲伤地很隐密/它在许愿池里轻轻叹息”这句歌词“移情于物”,给人以“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感。

下列歌词,也运用这种手法的选项是(3分)A.回忆是抓不住的月光/握紧就变黑暗B.戒指在哭泣/静静躺在抽屉/它所拥有的只剩下回忆C.新的一天是一匹忠诚的马/总是准时到达D.飘荡在春去秋来的日子里/是苦苦隐藏的心事3. 下列判断,与这段文字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3分)汉字不仅表意,还有象形与表音等特质,无论是繁体字抑或简体字。

德国哲人莱布尼茨曾说,汉字一字就有一意,这种表意性让汉字有了超越语音的强大功能,由此成为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西方世界梦寐以求的组义语言。

通俗来讲,西方语言多是靠字母组成音节,再由音节配搭出意义,但字母本身没有含义。

汉字则不同,每个字都参与语言建构;而且,汉字的传达可以不经语音作中介。

这一点,既是汉字不同于西方主要语言的特性,也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汉字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

学者认为,允许一定范围内的简繁字共生,提倡从一部分人开始识繁写简,是承认汉字超越语言工具的一种传统文化认同。

A.西方世界一直在寻求组义语言来替代没有含义的字母文字。

B.从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来说,繁体字的存在和使用有特别的文化意义。

C.西方语言的流传,必须借助语音这个中介才可以实现。

D.其他三大文明古国的文字因为不具备汉字的表意特质而最终消亡。

4.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观众对当代艺术的接受度来看,目前存在着大量的理解上的困惑。

▲①当代艺术本身的艺术价值争议性就在这里。

②专家认为,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并不在“当下”,而是在“未来”。

③这也是它的艺术价值始终无法与年代久远的作品相竞争的原因。

④观众更乐意去评价一些看得懂的东西,因为文化的接近性,更喜欢推崇复古。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5.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名句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阔别家乡多年,如今刚一踏上故土,那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百感交集之情难以言表。

B.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竞争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增多,潜在风险积聚,许多国内企业管理者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C.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

D.纵观人生世事,推陈出新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切都会过去,希望总在前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元行钦,幽州人。

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

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

庄宗持行钦泣曰:“富贵与卿共之!”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

行钦以诏书招在礼。

在礼登城谓行钦曰:“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

”行钦曰:“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

”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

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讨之。

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

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

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

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

从璟,明宗子也。

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

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

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

庄宗谓行钦曰:“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

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

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

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行钦泣而对曰:“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

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

”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

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

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

明宗见之,骂曰:“我儿何负于尔!”行钦瞋目直视曰:“先皇帝何负于尔!”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

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有删节)6. 下列“以”字的用法、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 行钦以诏书招在礼B. 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C. 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D. 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7.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3分)(1)小过必当赦宥(2)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3)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8.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4分)(2)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2分)(3)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3分)9. 欧阳修认为元行钦“乌足贵”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①秦观千里潇湘挼蓝②浦,兰桡③昔日曾经。

月高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④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此词是秦观贬徙郴州途中夜泊湘江时作。

②一蓝:形容江水的清澈。

③兰桡:兰舟。

④妃:指舜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

(1)“月高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3分)(2)“遥闻妃瑟泠泠”句中的“遥闻”该如何理解?(3分)(3)请简要赏析结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诗经•氓》)(2)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礼记》)(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4)吾师道也,▲?(韩愈《师说》)(5)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人面不知何处去,▲。

(崔护《题都城南庄》)(7)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8)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不是时候[俄罗斯] 叶夫根尼·格里什卡韦茨①好像开关被打开一样,我醒来了。

没有打激灵,没有伸懒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我只不过睁开了眼睛。

准确地说是一只眼睛,另外一只紧紧地贴在枕头上。

我还看见枕头的边沿,枕套的布料,它们离我睁开的那只眼睛很近很近。

枕头被有点发蓝的微光笼罩。

时间还早,又是冬天。

本来天还是全黑的,只是在窗户上洒落有一缕平常的城市微蓝的晨光——它由白色的街灯和对面房屋以及我们这栋楼房的窗户里散发出昏黄的灯火混合而成。

黄昏时它是令人愉快的,而清晨让人无法忍受。

我听见了很多声音。

这是城市在喧嚣。

住在我们这栋楼里的居民正在离开家出门,他们在去上班或者送小孩去什么地方:爬楼梯的脚步声,电梯的呼隆声,单元大门不断的开关声。

我听见,院子里人们间歇不断和似乎很绝望、不顾一切反复地发动汽车的声音。

②我是如此希望重新回到梦里。

我的意思并不是我做了什么美梦,而是我想睡去。

多么想意志薄弱一次,给所有的人打个电话说,我病了,撒个大谎,并且把一切都取消。

取消一切,最主要的是不起床,不开明亮的灯,不洗漱不剃须,不穿袜子以及其他一切,不出家门,不用把钥匙弄得哗啦响,不用把过道里的廊灯在出门前关掉,不用按电梯里的数字“1”,不用走到大街上和深吸第一口清晨寒冷的空气,不用坐到冰冷坚硬的汽车里,更不用去机场接马克斯。

我的朋友马克斯,他现在正在飞抵这座城市,是不可能被取消的。

③可马克斯现在来得真不是时候。

如此的不是时候,这种情况也只能发生在老朋友身上,他生活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你真诚地期盼着他来,而当他坐火车或者乘飞机到来时却永远不是时候。

④就两天,怎么忙也得挤出时间给他。

意思是取消所有事情,无论是什么事情,准备好说很多话,大笑,喝酒,吃饭再喝酒,再说话。

睡觉吗,当然几个昼夜都别想了。

是的,这一切都很好……就是不是时候。

绝对!尤其这一次……原因是我正陷入爱河,很深!非常非常深!这样的爱在我身上从来没有发生过!⑤马克斯来得真不是时候!⑥我开车去机场走了很长时间。

雪很多。

不是刚下的新鲜白雪,而是那种稀糊糊的很脏的雪。

车也很多。

我很慢地行驶在盘旋的环形路上。

前面汽车刹车尾灯一会儿红了,一会儿灭了。

我也不停地踩刹车。

我一直觉得,好像左车道的车行驶快很多。

右车道爬行着大卡车,所有的都很脏,溅有一身的泥雪。

我听着收音机。

⑦收音机里不停地交替播放着音乐和新闻。

有一条新闻说,有一架飞机发生了空难。

我立刻把音量开大。

机上所有的旅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说空难的原因当然还早,不排除恐怖袭击。

我立刻想到马克斯。

只是一下子漏听了飞机发生空难的地点。

啊,原来是巴基斯坦。

我的心理有一丝遗憾滑过。

旋即我便为此骂了一句自己。

但骂的那样不真诚,没有火气,没有天分。

⑧如果这真的是马克斯乘的那架飞机,那该是多么可怕。

见鬼,这太可怕了。

⑨然而,我却会有一个作为不幸者的真正借口,而我一定会真诚地表现出不幸,如果这是马克斯的那班飞机。

为此我可以很好地喝上一个礼拜,跑到一个没人的地方或者当着所有人的面,而所有人都会对我表示同情。

最重要的是,我可以打电话给她,现在,马上!对她说,在这起她当然已经听说的,也就是现在大家都在议论的,空难中,我的最好老友,如果诚实到底,也就是我唯一的朋友,不幸遇难。

他死了,而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所以需要马上见到她。

可是,马克斯没有遇难,他正飞抵这座城市。

他再一次让我难堪。

(节选自长篇小说《衬衫》,有删改)12.小说前两段表现了“我”清晨醒来时怎样的一种情绪?作品是如何表现的?(5分)13.请解释画线句在文中的含意。

(3分)14.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15.请探究这篇小说的主题。

(6分)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难以逃避的选择张天行在一个小城,住着两位哲学家,一位是有神论者,另一位是无神论者。

两个人都一直努力要说服城里的人,以增加自己的追随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