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第三章
斑斑幼儿园第3章课程教学设计
斑斑幼儿园第3章课程教学设计第三章:课程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交技能和情感发展-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 教学内容:- 社交技能培养:教授幼儿适应新环境、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方法 - 情感发展: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表达和理解能力- 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通过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自理能力培养:教授幼儿衣着整理、饮食习惯等自理能力的培养 - 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游戏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 动手动脑能力培养:通过手工制作、操场活动等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3. 教学过程:第一课:适应新环境- 呈现:老师带领幼儿进入新的教室,介绍新的环境和教具。
- 激发兴趣:通过唱歌和游戏等方式,把新的环境变得有趣和吸引人。
- 操作练习:指导幼儿熟悉教室布局、主要教具的名称,并扮演不同角色进行互动。
- 总结反思: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的内容,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第二课:合作与沟通- 呈现:介绍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发幼儿的兴趣。
- 激发兴趣:通过游戏和互动活动,让幼儿明白合作和沟通能够带来乐趣和成就感。
- 操作练习:分组进行合作任务,例如搭建积木、完成拼图等,同时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和协调。
- 总结反思:与幼儿一起总结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第三课:情感表达与理解- 呈现:以绘画和手工制作为载体,介绍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手段。
- 激发兴趣: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故事,激发幼儿对情感表达的兴趣和理解。
- 操作练习:指导幼儿绘画、制作手工艺品等活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 总结反思:与幼儿一起回顾学习到的情感表达方式,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受。
第四课:创造力与想象力- 呈现: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讲解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一、内容选择的原则
• 1、目的性原则: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 手段,内容必须围绕目标来选择。 • 第一,要有目标意识。
• 第二,同一目标由多种内容完成。
• 第三,同一内容指向多个目标。
• 第四,情感态度类目标要通过给予幼儿相应的
经验来达成。
请你判断
• 野外挖土中活动内容与目标一致吗? • 如果根据现在的活动目标,应该如何选择
问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
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
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是在幼儿园。”“在幼 儿园学到些什么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 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
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
与设计活动内容?
内容选择的原则
• 2、适宜性原则: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
发展,概括来说,就是既适合幼儿的现有
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就课程内容而
言,在“最近发展区”的内容是适宜的。
• 要在基于幼儿的水平、着眼于其发展的前
提下,确定课程内容。
内容选择的原则
• 3、生活化原则。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合目
• 14、课程应当满足儿童对活动、感官刺激、新鲜
空气、休息、健康和营养等的需要。
• 15、课程应当给儿童以心理的安全感。
• 16、课程应当让儿童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能增
强儿童的成就感以及对学习的兴趣与好感。
• 17、课程应具有灵活性,以便教教师能根据个别
和集体的情况进行调整。
思考:主题在小、中、大班的分布有何规律? 为什么这样分布?
• 教师:真能干,是盐。那你们想想有哪些方法可 以使盐“溶解”的快呢?。(幼儿猜测,主要是 “搅拌”“热水”) • 教师:方法这么多,那如果想知道“搅拌”是不 是真的能加快盐“溶解”的速度,我们应该怎么 办?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四)争辩(案例p31) • 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 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 因此,对同一事物,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 解。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年龄小,社会 化程度偏底,幼儿经验的个体独特性更为 明显,那么,在集体教学情境中,对于同 一事物,不同幼儿有不同的理解,是很正 常的。特别是对教师首肯的某一答案提出 不同的看法,坚持维护自己的观点,则是 幼儿积极进行思考,真正从思想上参与到 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二)疑惑与发问(案例p30) • 疑惑所表明的是幼儿在高度关注学习内容 的同时又受到阻碍时的一种表情反应和状 态,也是思维的第一步。 • 发问,包括自我发问、向同伴求助性的询 问和向教师求助性的提问,表明幼儿自己 意识到他的疑惑和他所面临的问题,也表 明他在问题解决上的自觉主动的努力。
(三)探索(案例p31) • 探索是指多方寻求答案,是当遇到疑难问 题时,为解决问题而付出的系统的努力。 学习中的探索行为就是学习者解决问题的 行为。探索过程就是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学习者在意识到问题的基础上, 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探索行为可 以看作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行为表现。
一、年龄班全年计划的制订 • 年龄班全年计划是一个整体性规划,一般由园领 导组织同年龄班教师集体制订。 二、年龄班学期计划的制订 • 学期计划由班级教师共同制订,它是依据年龄班 的课程目标和年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订出学期的 课程目标和学期各月(周)的活动安排。 三、年龄班周计划的制订 • 周计划同样由班级教师共同制订,它是在学期 计 划的指导下,订出每周的教育要点,并将教育教 学活动安排到周内的每天当中。 四、具体教育活动计划的制订 • 具体教育活动计划包括一日活动安排和活动计划, 也由班级教师共同制订。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活动组织与 指导方式的选择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健 康
科 学
社 会
语 言
艺 术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
纵向的层次
终期
幼儿园教育目标 (课程总目标) 课程领域目标
时 限
近期
概括
年龄阶段目标
表 述
单元目标
具体
教育活动目标
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 幼儿园课程目标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系统性原则 ——幼儿园课程目标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
• 材料1: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标明,幼儿期,人的各种感觉 知觉能力相对比较发达,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和认知兴趣大 大提高,另外由于初步掌握了本民族的基本口语,因此,时分 乐意与人交往和分享经验。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不少幼儿对 事物缺乏敏感性,主动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相互 交流的积极性不高。
评价
目标
四要素
实 施 内容
生成性目标
涵义: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 来源:杜威—教育即生活
斯坦豪斯—过程模式
根本特点:过程性
训练——动作技能 教学——知识信息 引导——批判性、创造性能力
评价:
1、尊重了儿童的自主权,在学习过程中发 挥了儿童的自主性。
2、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对教师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难以实施。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
1、表述的角度,要从统一的角度表述目标
一是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 二是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发展
2、明确用表述目标的类型
3、目标要有代表性,每一条均是单独的内容,不 要交叉重复。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本章教学目标:1.描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依据及层次;2.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及表述,并运用各种取向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3.分析课程目标相关案例,积极提出问题目标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内涵与依据本节学习目标:1.描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2.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及表述;3.能分析案例,运用各种取向制定科学的课程目标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是教育目标在幼儿园的具体化,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
或指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园课程力图促进幼儿基本素质最终可达到社会所期望的标准。
从教育目的到教育目标再到课程目标,是一个从宏观再到中观再到微观,从概括到具体的过程。
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够成一个有机整体。
1.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教育目的一般体现在教育哲学、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中。
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要求来制定的。
这两个方面的要求.统一在教育目的的结构中,体现在教育目的的表述中。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
2.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
在教育总目的的指导下,各级各类有不同的教育目标。
如:学前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目标不同,这些目标的确定是教育目的具体化的过程。
幼儿园教育目标: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阶段的具体化,反映出幼儿园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要求,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提出更具体的规范,表明了教育影响下显现出的幼儿发展变化,全面指导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五条:(一)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儿童的自然发展 教师预定的教育任务 儿童的一般能力 学业知识和技能 o-----------------------------------------------o 游戏 游戏与教学不同程度的结合 完全结构化教学 <<--------对儿童自然发展的强调 --------->>对将儿 童发展纳入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的强调结果的强调从Fra bibliotek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分类框架 游戏的背景
二、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地位
三、 在教育实践中对游戏的界定
学龄前儿童游戏行为和活动不容易被定义或分类。学
者们建议在定义游戏时,应分析游戏活动的多种特征
或建立一系列标准来确定儿童的游戏行为,而不只是 去关注儿童游戏活动时的单一行为。
在幼儿园课程中你认为怎样处理教学不因漏斗会漏沙装丌满小孩子便把手指头塞到当外国的小孩子用小铲子把沙装在漏斗中漏斗底去堵住漏口当沙装满时便把它移到瓶子旁边把手指放开将沙漏放进瓶子中但是沙漏的速度很快从手指拿开到对准瓶口沙便漏的差丌多了这时孩子会锲而丌舍一点一点累积手指移开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突然之间孩子开窍了他把漏斗口直接对准瓶口再倒沙瓶子很快的就满了这时孩子会发出胜利的笑声高兴的回头看妈妈妈妈会拍手以示鼓励
儿童在幼儿园活动中所产生的行为,并非可以简单地 区分为“游戏”和“非游戏”
四、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1.游戏能促进儿童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的发展
2.游戏活动有益于儿童认知过程及其支持系统的进行
3.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 学习 4.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的整合
第二节 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
-幼儿园课程课程标准可修改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幼儿园课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幼儿园课程课程编号:17001357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目标:本课程以幼儿教师岗位需求能力为导向,以活动设计能力和指导策略的运用为目标,以真实幼儿园情境为载体。
培养学生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实际工作能力,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提升保教质量了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实现教育培养的目标。
通过对幼儿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理论及指导策略,设计与开发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并针对不同活动类型,对幼儿活动水平给予有效支持。
课程内容: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本章教学主要内容: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类型、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幼儿园课程的类型、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幼儿园课程的结构化程度、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知识拓展要求: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本章教学主要内容: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实际过程教学重点:目标模式教学难点与关键:目标模式知识拓展要求:掌握目标模式的具体操作步骤第三章幼儿园课程目标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来源与依据、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知识拓展要求:知道如何建构幼儿园课程目标第四章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概述、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知识拓展要求:掌握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方法第五章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本章教学主要内容:课程实施的概述、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与常见问题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知识拓展要求:掌握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第六章幼儿园课程评价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课程评价概述、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基本要素、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及过程、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及过程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及过程知识拓展要求:掌握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第七章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本章教学主要内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概述、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学重点: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学难点与关键: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知识拓展要求:知道如何组织幼儿园主题活动第八章西当代早期教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势本章教学主要内容: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向教学重点: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教学难点与关键: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知识拓展要求:掌握西方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特点第九章我国幼儿园课程方案及课程改革动向本章教学主要内容: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当今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教学重点: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教学难点与关键: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知识拓展要求:了解并识记我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方案教学要求:一、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1、要在课前下功夫认真备课,因为备好课是上好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04《幼儿园课程》第三章 课程目标的制定-幼儿园课程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 学前教育系
叶圣军
ysj@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叶圣军.ysj@
第二部分 编制原理
• • • • • 第二章 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 第三章 目标制定 第四章 内容选择与组织 第五章 实施 第六章 评价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叶圣军.ysj@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叶圣军.ysj@
2、表述的性质
• 行为目标
• 用具体观察和测量的幼儿行为来表述对教育效 果的预期。
• (1)核心的行为:操作性动词
• (2)行为产生的条件:指明这种核心行为发生的特定
情境或方式
• (3)行为表现标准:对学习结果的描述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叶圣军.ysj@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叶圣军.ysj@
(三)可行性
• 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幼 儿园、本班幼儿的实际。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叶圣军.ysj@
• 目标应该是经过教师和家长的工作能引 导幼儿达到的,即在儿童的“最近发展 区”内,既不要等于或低于幼儿的已有 水平,使课程失去应有的引导、促进发 展的价值和功能,即应具有挑战性;也 不要一味攀高,使儿童丧失学习的兴趣 和信心,即应具有可接受性。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叶圣军.ysj@
举例——社会性方面的目标
当提出“互相帮助”时,不要忘了“自己 的事情自己做”; • 当提出“谦让”时,不要忘记“维护自己 的权利”和“尊重别人的权利”之间的平 衡; • 当涉及到“竞争”时,更不能忘记“合作” 等。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叶圣军.ysj@
.福建儿童发展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叶圣军.ysj@
第三章_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王本)
幼教工作者希望幼儿学习而且希 望幼儿学到的东西,包括基本知 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方式。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
那么,应该如何科学地界定幼儿园
课程内容呢? 在第一章,我们提出,幼儿园课程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 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 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 的总和。
依据幼儿园课程目标定义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1. 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 学科课
程 这种组织形式的出发点是知识本身的逻 辑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国《幼儿园教 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课程分为五大领 域,从严格意义上讲,仍是一种以学科 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2.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组织形式— —核心课程
这种组织形式围绕有关的“社会生活中
(二)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 主要载体
课程的内容(即幼儿需要学习的态度、
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分别蕴含或组 织在活动的基本结构——活动对象和活 动过程中。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接触这些 内容,最终通过内化而积累学习经验, 促成自身发展。
(四)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是有机组织的
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怎样组织才能防
选择课程内容应注意
1.有目标意识
选择内容时首先要考虑:“选择这个
内容是为了实现哪一个或哪几个目 标?”
2.正确理解目标与内容的关系
内容与目标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一
项目标往往可以通过多种内容的学习 来达到。反之,一项内容也可以指向 多种指标,所以在选择某一内容时还 需要考虑“这一内容还可以达到哪些 目标?”。
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又能促进其进一 步发展,即难度水平处在幼儿的“最近 发展区”内。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 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这个距离空间正是教育的用武之地。
第三章_幼儿园课程目标(第一节)
❖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对社会的研究原因:
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职责之一是让儿童为 积极适应未来的社会作准备。在考虑幼 儿园课程的目标时,必须研究社会对儿 童成长的期望和社会生活的需求。
研究什么?
❖当代社会生活需要应该从两个方面理解:
❖一、空间维度方面:幼儿生活于其中的社 区、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求;
❖主要依据: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章·第一节
三、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价值性遴选
第一步, “可能性筛选” 其主要任务是将从三方信息加以综
合整理,将那些相互矛盾的、重迭的、 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社会需要的内 容,或删除、或合并、或修正,构成 一个可能性目标体系。
第二步,“价值性筛选”
它将决定着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这 里的过滤网和调节器是教育哲学和学习 心理学。
❖例如,在美国一个采用瑞吉欧教学法的幼 儿园里,几个孩子对一只小猫发生了浓厚 的兴趣,老师注意到这一点后,拿来摄像 机,教给他们拍摄方法和慢放、定格等播 放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己动手 制作了猫的录像片,然后专门分析小猫的 跳跃,又摄下了小朋友跳跃的镜头进行比 较。老师还教会孩子查阅参考书,向专家 请教,了解猫的解剖学特点和它跳跃的关 系。最后,孩子们编辑出一部关于猫的跳 跃的短片,还建了个小网站呢!
1、添画、制作一本连环画故事书 2、即兴创编舞蹈动作,有表情地表达。
❖瑞吉欧教学法因发源于意大利的城市 Reggio Emilia而得名。它的特点是强调 孩子自主性的学习,选择主题时不是以 教师为主导,而是充分重视儿童的兴趣, 教师再加以引导。学者专家、家长和教 师多方合作,帮助孩子发展主题,开展 各种活动。它重视艺术活动在儿童学习 的重要作用,同时建立多媒体档案,用 声像手段记录孩子的学习过程。
第三章幼儿园三级课程
4.关于对待世界(包括自己)和活动的态度,即情意方面的经 验。
四、幼儿园国家课程的实施
《纲要》明确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 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 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 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 灵活地运用”。
五、幼儿园国家课程的评价
二、幼儿园国家课程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五大领域的课程目标
1.健康教育的目标: ①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②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③知道必要的安全卫生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④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二、幼儿园国家课程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五大领域的课程目标
三、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特征
(四)课程管理 在课程管理上,园本课程打破了自上而下的传统 课程管理模式。园本课程是由课程专家、幼儿教师、 家长、幼儿等共同决策、共同参与开发的。 园本课程注重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参与性与创 造性,所有的参与者都有权利参与课程的编制,而且 每个幼儿园的园本课程也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园本 课程具有民主性、灵活性与独特性的特点。
《纲要》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 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幼儿园教 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 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 程”
第二节 幼儿园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产生的背景: 20世纪80年代起,在“生态适应”(即本土化)的 观念日益被人们接受的情况下,国家开始提出地方课 程的概念,并组织专家和基层人员对国家课程地方化 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地方课程是各地按国家规定 根据需要而规划的课程。我国幼儿园地方课程的权力 主体是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其开发主体也是有关专 门机构的专家,在当地所属的任何幼儿园都必须开设 这类课程。
第三章_幼儿园课程目标(第二节)
一般性目标: 一般性目标: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情绪愉快、稳定。 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情绪愉快、稳定。
(适用于难以用具体行为表述的情感、态度类目标; 适用于难以用具体行为表述的情感、态度类目标; 比较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 比较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结构(横向分析): 幼儿园课程目标结构(横向分析): 幼儿心理发展结构(认知、情感、 幼儿心理发展结构(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幼儿园课程内容和结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 幼儿园课程内容和结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幼儿心理发展水平( 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年龄阶段)
表述的角度
“帮助幼儿主动同周围的人们交往,培养对他人的 帮助幼儿主动同周围的人们交往, 帮助幼儿主动同周围的人们交往 友爱之情和信赖感” 友爱之情和信赖感” 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 自信; 自信;
(教师) 教师) (教师) 教师)
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快乐、 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在活动中快乐、
身体成长 目 标 体 系 认知发展 语言与沟通 能力发展 体能的发展 感官与知觉 大肌肉 小肌肉 增进运用语言规则的能力
发展运用语言表达需要、 发展运用语言表达需要、情感的能力
概念获得、分类、推理) 思维能力(概念获得、分类、推理)
信息处理能力 社会认知能力
社会与情绪的发展 发展对自己行为的内在控制力 了解他人的需要和情感
社会 科学 艺术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幼儿园课程概论(第三章目标)
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它往往以教 育方针的形式贯彻落实。
教育方针:
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为实 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 策的总概括。
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规格及实现教育 目的的基本途径。
(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
具体活动目标
幼儿园课程目标设计中的不同取向
目标设计中不同的的价值观就会表现出 不同的目标取向。
幼儿园课程目标取向主要有: 普遍性目标 行为目标 生成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
举例:活动“参观海底世界” 教师关注的是“讨论海底世界有趣的事情”或“表 达对海底世界的喜爱”等,而不是“幼儿能够说出 海底世界鱼的种类”。
4.喜欢听老师讲述故事和朗诵儿歌,能初步理解作品的主 要内容。能独立地朗诵儿歌。
5.喜欢阅读,爱护图书。养成正确的看书姿势,学会按顺 序看图书,逐页翻阅,能看出画面的主要变化,在成人的 帮助下看懂图书的内容。
单元目标 (学期目标)
小班上学期“社会领域”的目标:“熟悉 幼儿园环境,能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
教育目的 具体化 教育目标 具体化 课程目标
小班:
学年目标 (各年龄阶段目标)
中班: 五个领域均有对应的目标
大班:
以小班语言为例:
1.喜欢听普通话并愿意学说普通话,逐渐发准易错音。
2.能认真安静的听别人讲话。
3.愿意和别人交谈,能用简短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请求 和愿望。学会礼貌用语。
1957年2月 毛泽东提出:“中国的教育方针,应该 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应 该是首次有“教育方针”一词的表述。
幼儿园课程,讲义 第三章
第三章幼儿园课程实施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性及三种不同的课程实施观,了解不同课程实施途径的开展及注意事项,领会幼儿园课程实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树立正确的课程实施观,改进课程实施的行动。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实施概述一、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性课程设计好后,就进入了课程实施的环节。
所有课程理想都只有落实到课程实施中,才可能真正转化为幼儿的发展。
一般来说课程设计得越好,实施起来就越容易,效果也就越好。
但是,课程设计得再好,如在实践中得不到实施,那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因此,课程实施非常重要。
美国著名学者古德莱德在1979年出版的《课程探究——课程实践的研究》一书中扩展了对课程的理解,他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将课程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1)理想的课程。
理想的课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
(2)正式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也就是列入学校课程表中的课程。
(3)领悟的课程。
领悟的课程是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
(4)运作的课程。
运作的课程是指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
(5)经验的课程。
经验的课程是指学生实际体验到的东西。
这告诉我们,组织成计划形态的正式的课程都需要经过教师理解和领悟,转换成运作的课程,才与幼儿发生直接的联系,真正对幼儿产生教育影响。
因此,20世纪70年代后,课程实施成为美国课程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实践中涌现出了不计其数、种类繁多的课程类型。
然而,深入实践却发现幼儿园课程实施过程的情况改观不大。
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理想不应止于文本,只有落实到课程实施中,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环节。
二、三种不同的幼儿园课程实施观幼儿园课程实施是把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以课程计划为依据而组织幼儿的活动的过程。
教师对课程计划与课程实施的关系的不同处理方式,反映着教师不同的课程实施观。
斑斑幼儿园第三章解读
斑斑幼儿园第三章解读第三章:斑斑幼儿园解读斑斑幼儿园是一所位于郊区的高品质幼儿园,提供全面的教育和培养服务。
第三章涉及了斑斑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师团队和学生评估等方面。
以下是对第三章内容的详细解读。
一、教育理念:斑斑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是以儿童为中心,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幼儿是积极主体,幼儿园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发展。
同时,斑斑幼儿园强调启发式教育,鼓励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主动参与学习,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设置:斑斑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包括语言与文学、数学、社会与自然、艺术、身体与运动五个领域。
语言与文学课程主要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并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能力。
数学课程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数理思维、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与自然课程帮助幼儿了解社会和自然环境,培养他们的观察、探索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艺术课程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音乐等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身体与运动课程注重幼儿的体能训练和协调能力培养,培养他们健康成长的意识。
三、教师团队:斑斑幼儿园拥有一支专业、富有爱心和耐心的教师团队。
教师们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他们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建立良好的家园共育关系,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学生评估:斑斑幼儿园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估方式,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
评估形式包括观察记录、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小组合作等。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能够准确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幼儿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斑斑幼儿园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评估内容还包括幼儿的社交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创造力等方面。
综上所述,斑斑幼儿园以儿童为中心,以启发式教育为特色,通过全面的课程设置和专业的教师团队,为幼儿提供优质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幼儿园课程》第三章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
《幼儿园课程》第三章-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第三章幼儿园课程中的游戏目录结构:第一节游戏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地位 (4)一、对游戏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论研究 (4)(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游戏 (4)1.游戏是带有过去或未来倾向的现时行为 (4)(1)带有过去倾向 (4)(2)带有将来倾向 (4)2.游戏是实现的愿望和控制(优势) (4)(二)从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 (4)1.游戏作为一种分类框架 (5)2.游戏的背景 (5)二、游戏在学龄前儿童教育实践中的地位 5三、在教育实践中对游戏的界定 (7)四、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9)(一)游戏被看作对“整个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9)(二)游戏活动有益于儿童认知过程及其支持系统的进行 (10)(三)游戏有益于幼儿进行幼儿园课程各学科(领域)的学习 (10)(四)游戏有益于幼儿园课程各学科的整合 (11)第二节游戏与教学的优化结合 (12)一、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有机整合 (12)(一)教学在幼儿园课程中的作用.. 12(二)幼儿园游戏和教学的关系 (13)二、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最优化结合 (15)第一节游戏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的地位一、对游戏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作用的理论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立场阐述了游戏在儿童发展和教育中的作用。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儿童游戏1.游戏是带有过去或未来倾向的现时行为(1)带有过去倾向皮亚杰将游戏看作是同化大于顺应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用过去的经验去“改变现实”。
(2)带有将来倾向维果茨基认定,游戏“创造了最近发展区”,是为导向儿童进一步发展的教学的背景。
2.游戏是实现的愿望和控制(优势)例如,儿童期的愿望之一就是做大人能做的事,有大人一般的本领,像大人一样生活,这种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儿童通过想象,模仿大人的行为,扮演大人的角色,使在现实中不能得到满足的愿望在游戏中得到补偿。
(二)从文化的角度看儿童游戏文化的角度强调游戏的背景及其有关的方面。
幼儿园课程 第三章练习题 带解析
自考专科学前教育第三章幼儿园课程实施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实施观的是()A.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观B.目标取向的课程实施观C.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观D.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观2.把课程的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幼儿园或班级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这是()A.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B.相互适应取向的课程实施C.创生取向的课程实施D.经验取向的课程实施3.提供游戏资源首先要()A.建立游戏规则B.规划游戏区域C.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游戏时间D.投放游戏材料4.教师在空间上接近被指导幼儿,用该幼儿所使用的材料进行相同或相近的活动,以通过行动示范引导或暗示幼儿,这种介入指导的方式属于()A.合作式介入B.交叉式介入C.平行式介入D.垂直式介入5.教师以活动参与者的身份进入活动情境,通过参与幼儿活动,借助角色互动机会,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这种介人指导的方式属于()A.合作式介入B.交叉式介入C.平行式介入D.垂直式介入6.不属于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类型的是()A.游戏B.睡眠C.入园D.盥洗二、判断题1.幼儿园课程实施是把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
()2.课程实施是教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
()3.幼儿的注意以有意注意为主,其兴趣和注意力之间有紧密的关系。
()4.幼儿园小班活动室环境的创设要体现探索性、挑战性和合作性。
()5.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安排可以动静交替,保障教师主导的活动与幼儿自主的活动相结合。
()三、填空题1.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将课程划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___________。
2.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本质是一个课程的“____________”过程。
3.教师可以采用的激发幼儿学习动机的策略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问题情境策略和欣赏策略。
4.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第一节 蒙台梭利教育法 第二节 五指活动课程 第三节 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第四节 认知理论的学前教育方案 第五节 意大利瑞吉欧教育观点
第一节 蒙台梭利教育法
背 景
• 蒙台梭利简介: • 蒙台梭利(1870-1952),是20世纪意大 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早年,作为一名医 生,她关注于智障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为 他们设计出一套训练的方案并获得了巨大 的成功。以后,她将进一步完善了的方案 运用于正常儿童,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 善的教育信念和幼儿教育方法。
(一)教育目标
• 1、帮助儿童形成健全人格(直接) • 2、建设理想的和平社会(最终) • 蒙台梭利认为这两个目的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
(二)教育内容
• 蒙台梭利研究设计了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
• 1、日常生活练习
• 2、感觉教育
• 3、语言教育 • 4、数学教育 • 5、文化科学教育
1、日常生活练习
•五指活动课程中一些思想、观点和方法对我国现阶段的幼儿教 育课程的改革和编制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当然,五指活动课程也有一些局限性: •首先,理论层面上 虽 努力避免课程中的知识中心倾向,力求 课程向幼儿靠拢,但在实践层面上仍然比较注重教材,而对幼 儿反应的注意程度仍显不足。 •其次,尽 管陈鹤琴 先生一再强调五指活动课程中五指不是五 个学科,应整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施教,但在推行时,有时仍被 误解而分科进行。
2、感觉教育
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练习五大类 意义: 能促进儿童感觉机能的发展 能帮助儿童获取各个方面的正确知识 能养成儿童集中注意的习惯 能打下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
注意的问题:
(1)应重视视觉、听觉、触觉,特别是触觉的训练 (2)应把握感觉教育的适宜时期 (3)感觉教育的刺激应孤立化 (4)感觉训练有其具体的步骤与程序(命名、确认、 记忆)
理论基础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蒙台梭利认为6岁之前的儿童本身具有一种 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即所谓“吸收的心智”。 孩子的发展是自主发展的过程,而不是通过 外力实现的。因而没有人是被别人所教导的,每 个人都是自我教育而成的。
我们要相信儿童可以成长得很好
•2、儿童的发展具有敏感期
•
2.注意物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提供。幼稚园设备要充分,有了充分而适当的设备, “小孩子就可以随意玩耍,不但不致生厌,而且由此可以得到许多知识。”
3.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法教导儿童。游戏是儿童天生就喜欢的活动,儿童的生活可以 说就是游戏。因此,用游戏方式实施课程,幼儿不但学得快、积极参与的程度高,而 且印象深刻,效果持久。 4.多采取小组教学法。由于幼儿的年龄参差不齐,智力各不相同,兴趣也不可能一 致,因此多采取小团体进行教学,更容易因人施教,取得较好的效果。 5.多提供户外活动的机会。户外活动不但可以使幼儿在接触自然实物中学习,还可 以使他们在新鲜的空气和明亮的日光下强健身体,增加儿童的快乐,活泼儿童的精神 6.教师应当成为儿童的朋友,使幼儿不害怕、肯接近。教师应当和幼儿同游同乐, 在玩中教,在玩中学。
第二,凡教材须以儿童的经验为依据。
第三,凡能使儿童适应社会的就可取为教材。
(三)课程的组织
•
尽管陈鹤琴 先生提出了课程可由五方面的活动组成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应该单独组织。儿童的生活是整个 ,教育内容也必定要互相连接 成 整体,不能四分五裂 五指是活的,可以伸缩,互相联系。……课程是整个的 连贯的。 • 依据儿童身心的发展,五指活动在儿童生活中结成一 育的网,有组织有系统,合理的编织在儿童的生活上。 儿童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可以从这两 环境中选择儿童感兴趣且又适合学的事和物为“主题” 组织、融合儿童的科学、社会、语文、艺术、健康活动 自然、社会环境中的这些主题就像人的手掌,将五指自 地连成了一个整体。 陈鹤琴 先生当时称这种课程 内容 织的方法为“整个教学法”,后来改称为“单元教学法 。
•再次,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创造性学习方面有些不足。
第二节 五指活动课程
一、五指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新的儿童观 、活教育的理论 活教育的目的、课程、方法、教学原则
二、幼儿园的五指活动课程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的组织 、课程的实施、教育评估
三、对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 第三节 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
第一节
*背景
蒙台梭利教育法
*理论基础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2、儿童的发展具有敏感期 3、儿童的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一)教育目化科学教育 (三)蒙台梭利教育的方法 三要素:有准备的环境 教师 教具
对于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1)能帮助儿童继承其国家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 化传统 (2)能帮助儿童养成活动的自发性并达到活动的熟 练化 (3)能帮助儿童达到智慧的充分发挥 (4)能帮助幼儿顺利进入集体环境
这种练习主要包括:
从事生活的初步动作练习(如坐、走、站及抓握等) 照顾自己的动作练习 管理家务的工作等
• • •
• (五)教育评估
• 陈鹤琴主张幼儿园应当有可以随时考察儿童学习成绩的标准。因为,只有知道幼儿的 学习状况,才可以实施相当的教育,扬长补短,使他们各自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标 准成为实行优良教育的根据。
•三、对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 陈鹤琴 先生创 建五指活动课程的两大基本原则。
• (四)课程的实施
• • 依据活教育的教学原则,五指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 1.十分注意“计划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尽管幼儿园的课程需要预先拟订,但 教师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临时加以调整、变更,这样才能体现活教育的基本课 程思想。只有这样,课程才真正符合儿童的需要,有利于儿童充分的发展。
•
(2)自由
心智的自由 道德的自由
(3)真实与自然
蒙台梭利认为环境的真实有助于发展幼儿探索内外世界的安全感,因此蒙台 梭利教室中的各种设备,都是幼儿尺寸的真实物品,而且每一件教具只有一件 同时,蒙台梭利还主张让儿童有充分的时间接触大自然,以吸收大自然的奥妙
(4)美感与安全
2、教师
导师,强调引导 孩子的发展。 蒙台梭利认为教师 应具有以下几种角 色,以帮助幼儿从 下至上的自我发展 (1)环境的提供者 (2)示范者 (3)观察者 (4)支持者和资源者
3、教具
其中感官训练教具 最有特色 感官训练教具有 如下特点: (1)刺激的孤立性 (2)操作的顺序性 (3)工作的趣味性 (4)教育的自动性
三、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与其进一步的发展
蒙台梭利教育方案重视幼儿的内在需要,强调借助于能满 足此内在需要的环境与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自我发展,这是有 积极意义的。但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毕竟脱胎于智障儿童的训练 方案,再加上时代的限制,使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局限性。
• 学前知识系统化课程是由前苏联的乌索娃等为代表 的研究者,在维果斯基的高级心理机能理论和文化历 史发展观的影响下,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逐渐形成 的颇具特色的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
• 一、基本理论观点
• • • • • • 1.儿童发展是一个社会建构和社会共享的过程。 2.教育要走在发展前面,引导发展。 3.幼儿园的教学是一种自发——反应型的教学。 4.幼儿园的教学大纲(课程)应具有过渡性。 5.给儿童的知识要系统化。 6.作业是重要的教学形式。
(二)课程内容
提出,“幼稚园的课程可以以自然、社会为中心”进行选择,形成五类活动:
1.健康活动:包括伙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2.社会活动:包括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以及社会常识等。 3.科学活动:包括植物的培植,动物的饲养,自然现象的研讨,当地自然环境的 认识等。 4.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5.语文活动:包括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应遵照三条标准: 第一,凡儿童能够学的东西,就有可能作为幼稚园的教材,但有时在“能学”的标 准之下,还要有点限制,比如,有 些 东西小孩子虽然能学,不过学习会妨碍他身 心的发育,那就不必勉强他学习。
三、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与其进一步的发展
• 第二节 五指活动课程
五指活动课程是由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 家 陈鹤琴 先生创立的。他以五个连为一体的手 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一、五指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新的儿童观 陈鹤琴 先生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科学与民主精神的陶冶。从 1920 年起,他以自己的儿 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采用观察、实验的方法,从其出生开始,做了两年多的详细记录,以深入了解儿 发展的客观规律,他认为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并特别指出: 的心理与成人的心理不同,儿童时期不仅作为成人之准备,而且应具有他本身的价值,我们应当尊重 人格,爱护他的烂漫天真”。 (二)活教育的理论 针对旧教育理论脱离实际,学校脱离社会,教学脱离儿童实际的弊端,提出了“活教育”理论。 活教育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课程论、活教育的方法论三部分。 1.活教育的目的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认为做现代中国人必须具备五个条件:要有 的身体,要有创造的能力,要有服务的精神,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世界的眼光。 2.活教育的课程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书、直接的书,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 3.活教育的方法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教学方法。
二、幼儿园的五指活动课程
(一)课程目标
陈鹤琴认为,课程是为目的服务的,而确定目的,首先要确立儿童是主体的思想。教育
者应先了解儿童,才能明确应对他们的进步程度抱有何种期望。 他将幼稚园教育的目标归结为四个方面。 在引导儿童做人方面。要培养儿童具有合作服务的精神的同情心,以及诚实、礼貌等其 他品质。 在身体方面,要训练儿童养成各种达成强健体格的习惯,培养儿童一定程度的运动技能 。 在智力方面,主张丰富儿童的直接经验为主,让儿童充分接触自然和社会,引导儿童对 日常事物产生好奇并作研究。 在情绪方面,要让儿童养成乐于欣赏、快乐等积极情绪外,还要帮助儿童克服发脾气、 撒娇、惧怕等不良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