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数学思考题的有效教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小学数学思考题的有效教学
长兴县白岘乡中心学校(小学部)王希泰
在新课改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差。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如何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凸显教学效益?其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努力发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是有效教学的重点。

小学数学思考题正好是发掘智力因素的一个良好的素材和绝佳的切入口。

而目前大多数的小学数学老师对课本中的思考题的教学有所忽视:有些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往往使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用不上;有些教师则认为思考题不作为教学和考试的要求,而把它作为一个教学内容的附属品——可上可不上。

思考题的教学往往零碎而随意,没有教学的计划、规范与策略,这不但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把学生解数学思考题的兴趣和创造性给抹杀了。

长此以往,学生看见课本或作业本上的思考题和星号题往往熟视无睹,连动脑筋的欲望都很小了,因为不做则不影响测验成绩而显得理所当然。

这是一种悲哀。

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思考题的有效教学呢?
一、适当归类,集中教学
整个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思考题数量并不是很多。

十二册教材中一共有150余题思考题,平均每一册有14余题。

所以教师并不要着急上到哪一页有思考题了一定要把它教掉。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对待思考题往往是置之不理——反正大多数学生做不出来,考试也不做要求。

而有些负责的老师则教到哪一课,后面有思考题,教师就在这节课临近下课的几分钟进行教学并美其名曰“发展练习”,有时候为了赶时间就把答案直接讲出来;有些教师则在教学思考题时,提问几句,学生若回答不出来,教师就照自己的思路讲下去。

殊不知,这样的教学非但无效,而且会使学生厌烦,一方面,学生因为听不懂,另一方面又是临近下课,学生注意力也不集中。

与其这样不如暂时不教。

教师应该对每一册的思考题进行一个梳理,弄清其和课本中哪些知识点有具体的联系,蕴含着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具有何种独到的解题方法、策略。

然后采取适当归类、集中教学的方式进行,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思考题的归类集中教学,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尽量提高效率,节省时间,最好是每周能腾出一节课或半节课时间,将与某类思考题相关联的一些思考题进行集中教学,教学思考题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思考、讨论等方式,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解题思路。

使大多数学生都能体会到解决思考题的乐趣,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动发展。

二、分层教学,培养兴趣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思考题相对来说是数学难题了。

有些学生双基都不是很扎实,做思考题当然有一定难度了,这也是很多学生对思考题望而却步地根本原因。

双基相对差不代表数学能力就一定差。

我们班有这样两位同学:甲同学数学成绩只有70多分,但是在做数字迷的思考题时却数一数二;而另一位平均分在90分以上的同学,思考题测验只做对了4题(一共15题)。

古时孔子就已经提出“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而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有一种博大的胸怀。

所以在小学数学思考题的教学中也应以“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教学。

“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思考题教学中更能很好的体现。

小学数学思考题是把双刃剑,处理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

所以教师要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不过分提显性要求,多鼓励、多表扬。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思考题所带来的魅力,享受思考的过程,有真真切切地内在体验。

三、注重操作,强调说理
动手操作,引导说理,是思考题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

许多数学思考题由于文字多,题意难于弄清,有些学生一看就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教师应借助实物、模型、图示等帮助学生理清题意。

如小学五下P37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有一个27个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把它的表面全部涂成绿
色,请想一想:没有涂到绿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两米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块?”我在教学这道思考题时,按照先想、再动手操作、再想、再操作的顺序进行教学。

不但能帮助学生理清题意,而且能引导学生发现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且让学生的空间想象有一个“支点”——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学生有效解题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学生自主操作后会印象深刻,对题目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思路,会理解掌握得更好。

另外,在思考题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说理。

教师可以根据题前、题中、题后提出不同的要求。

题前和题中允许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而题后尽量要求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说理,做得出也要说得清。

说理时可以采用小组内互相说,这样可以避免学生一知半解,只有说理规范、简洁、充分、明确才能说明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解题思路。

四、一题多解,训练思维
通过数学思考题的一题多解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历来为广大数学教师所重视。

小学数学思考题很多问题具有开放性、多解性,教师要善于挖掘,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耐心引导学生思考。

如人教版一上作业本中有这样一道题:从前往后数我排在第9个,从后往前数我排在第5个,一共有多少人?这是一道看似较易的思考题,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解答。

方法有:①8+1+4,②9+4,③5+8,④9+5-1……。

对于各种解法的说理,教师自己应该明确。

而这多种解法的支撑点则是最当中的“我”的位置的理解,可以借助图示理解这多种方法的内在本质。

对于多解性的数学思考题教学应强调一题多解,不能局限于一种解法。

如教学思考题:“在4个3之间填上加、减、乘、除、括号,使组成的算式等于1”,这道题的解法有:①3×3÷3÷3=1;②3+3÷3-3=1;③(3×3)÷(3×3)=1;④(3÷3)÷(3÷3)=1;⑤(3+3)÷(3+3)=1;但教师在让学生做这道题时,往往让学生局限于一种解法,这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应要求学生从没括号和有括号去思考,从只有加减算式或只有乘除算式去思考等,这样往往会得出多种解法。

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条理,
而且能将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举一反三,形成体系
小学数学思考题就单册内容来说,题量并不是很大。

所以,编排上给人的感觉往往是跳跃式、断点式的,内在联系似乎并不十分紧凑。

有时候一个单元一题也没有,有时一个单元却又好几题。

所以,有时候思考题虽然蕴含的思想方法很丰富,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的平行性、拓展性的再练习,学生往往学得快遗忘地也快。

让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做三、四年级的思考题,成绩并不是很理想,非常说明这一问题。

教师可以在思考题的“平行性”上花点功夫。

要提倡思考题的单独备课。

教师应该分析每一道思考题的类型以及所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以此为出发点,举一反三。

如:四上P40: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P76中数出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梯形。

教师可以以此为“题眼”,进行数图形的教学,概括出相应的规律性的解题方法。

再如:数字迷、周期问题、找规律、数独、高斯求和等等,很多问题思考题中都涉及到了,但大多数是蜻蜓点水,如不注意挖掘,很可能就一带而过了。

这样蕴涵丰富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题,教师完全可以进行再加工,力求举一反三,形成一个体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平台,而不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

如果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学生还要那么辛苦地上所谓地数奥补习班吗?还会觉得数奥是那么地神秘而遥远吗?
六、延伸课外,留有空白
教师的愿望往往是美好的:什么都想教给学生。

想每个知识点上得透彻,课堂的每一分钟都是高潮,什么都要当堂清……但往往事与愿违。

在这里教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数学思考题本身对学生来讲就有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别指望一节课上通过灌输,就能让每个学生掌握其精髓,况且往往是在快要下课的时候。

一张画,即使线条再好,图案再栩栩如生,但是没有一点空白,会让人感觉很压抑。

同样的道理,老师讲得再到位,学生如果没有一点独立思考的
时间与空间,同样像那张画一样没有生命力可言。

所以,在教学思考题时,教师要在恰到好处时嘎然而止,给学生的思考留白,让其在课后体验思考的味道。

听了《圆的面积》一课,短短40分钟,为什么一定要把每一种推导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呢?学生接受得了吗?难道没有下节数学课了吗?同样的事情在数学思考题的教学中则屡见不鲜了,教师也往往认为理所当然。

我很是怀念小时候,为做出课本上的一道思考题而激动地跑到数学老师家“汇报”解题方法时的那种刻骨铭心地欢欣鼓舞。

现在的学生这样的体验还有吗?教师为什么不让数学课本上的思考题给学生课后一个内悟、体验的机会呢?
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小学数学教材中各册数学思考题的具体编排以及他蕴含的具体的数学思想、方法吧。

进一步认识小学数学思考题的“庐山真面目”,使思考题教学更加有效,不再让教师感到难教,学生感到神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