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2习题-答案.汇总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第二版答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大学物理第二版答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习 题 解 答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1-1 (1) 质点t 时刻位矢为:j t t i t r ⎪⎭⎫ ⎝⎛-+++=4321)53(2(m)(2) 第一秒内位移j y y i x x r)()(01011-+-=∆)(5.33)101(3)01(21)01(32m j i ji +=⎥⎦⎤⎢⎣⎡-+--=(3) 前4秒内平均速度)s m (53)2012(411-⋅+=+=∆∆=j i j i t r V(4) 速度)s m ()3(3d d 1-⋅++==j t i t r V∴ )s m (73)34(314-⋅+=++=j i j i V(5) 前4秒平均加速度)s m (43704204-⋅=-=--=∆∆=j j V V t V a (6) 加速度)s m ()s m (d d 242--⋅=⋅==j a j tV a1-2 23d d 23++==t t txv c t t t c t v x x +++=+==⎰⎰241d d 34 当t =2时x =4代入求证 c =-12 即1224134-++=t t t xtt tv a t t v 63d d 23223+==++= 将t =3s 代入证)s m (45)s m (56)(414123133--⋅=⋅==a v m x1-3 (1) 由运动方程⎩⎨⎧+==ty t x 2342消去t 得轨迹方程0)3(2=--y x(2) 1秒时间坐标和位矢方向为 m y m x 5411==[4,5]m: ︒===3.51,25.1ααxytg(3) 第1秒内的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m (24)35()04(1j i j i r+=-+-=∆)s m (2411-⋅+=∆∆=j i tr V(4) 质点的速度与加速度分别为i t Va j i tr V8d d ,28d d ==+==故t =1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2111s m 8,s m 28--⋅=⋅+==i a j i V1-4 该星云飞行时间为a 1009.2s 1059.61093.31074.21046.910177915⨯=⨯=⨯⨯⨯⨯ 即该星云是101009.2⨯年前和我们银河系分离的. 1-5 实验车的加速度为g)(25m/s 1047.280.13600101600223≈⨯=⨯⨯==t v a 基本上未超过25g.1.80s 内实验车跑的距离为)(m 40080.13600210160023=⨯⨯⨯==t v s1-6 (1)设第一块石头扔出后t 秒未被第二块击中,则2021gt t v h -= 代入已知数得28.9211511t t ⨯-=解此方程,可得二解为s 22.1s,84.111='=t t第一块石头上升到顶点所用的时间为s 53.18.9/15/10===g v t m由于m t t >1,这对应于第一块石头回落时与第二块相碰;又由于m t t <'1这对应于第一块石头上升时被第二块赶上击中.以20v 和'20v 分别对应于在t 1和'1t 时刻两石块相碰时第二石块的初速度,则由于2111120)(21)(t t g t t v h ∆∆---= 所以184.1)184.1(8.92111)(2121121120--⨯⨯+=∆-∆-+=t t t t g h v m /s 2.17=同理.122.1)122.1(8.92111)(2121121120--⨯⨯+=-'-'+='t t t t g h v ∆∆ m/s)(1.51=(2) 由于'>=123.1t s t ∆,所以第二石块不可能在第一块上升时与第一块相碰.对应于t 1时刻相碰,第二块的初速度为3.184.1)3.184.1(8.92111)(2122122120--⨯⨯+=--+="t t t t g h v ∆∆ m/s)(0.23=1-7 以l 表示从船到定滑轮的绳长,则t l v d /d 0-=.由图可知22h l s -=于是得船的速度为02222d d d d v s h s t l h l lts v +-=-==负号表示船在水面上向岸靠近. 船的加速度为3202022d d d d d d s v h tl v h l ll t v a -=⎥⎥⎦⎤⎢⎢⎣⎡⎪⎪⎭⎫ ⎝⎛--== 负号表示a 的方向指向岸边,因而船向岸边加速运动.1-8 所求位数为522422221048.9601.0)106(44⨯=⨯⨯⨯==ππωg r n g r1-9 物体A 下降的加速度(如图所示)为222m/s 2.024.022=⨯==t h a 此加速度也等于轮缘上一点在s 3='t 时的切向加速度,即)m/s (2.02='t a在s 3='t 时的法向加速度为)m/s (36.00.1)32.0()(2222=⨯='='=R t a R v a t n1-10 2m /s 2.1=a ,s 5.00=t ,m 5.10=h .如图所示,相对南面,小球开始下落时,它和电梯的速度为m/s)(6.05.02.100=⨯==at v以t 表示此后小球落至底板所需时间,则在这段时间内,小球下落的距离为2021gt t v h +=电梯下降的距离为习题1-9图 习题1-10图2021at t v h +='又20)(21t a g h h h -='-= 由此得s 59.02.18.95.1220=-⨯=-=a g h t而小球相对地面下落的距离为2021gt t v h += 259.08.92159.06.0⨯⨯+⨯= m 06.2= 1-11 人地风人风地v v v+=画出速度矢量合成图(a)又人地风人风地02v v v +'=,速度矢量合成如图(b )两图中风地v应是同一矢量.可知(a )图必是底角为︒45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风向应为西北风,风速为人地人地风地00245cos v v v =︒=)s m (23.41-⋅=1-12 (1) v LvL t 22==(2) 22212u v vLu v L u v L t t t -=++-=+= 1212-⎥⎥⎦⎤⎢⎢⎣⎡⎪⎭⎫ ⎝⎛-=v u v L(3) v Lv L t t t '+'=+=21,如图所示风速u 由东向西,由速度合成可得飞机对地速度v u v +=',则22u v V -='.习题1-12图习题1-11图2221222⎪⎭⎫⎝⎛-=--='=v u v L uv L v L t 证毕1-13 (1)设船相对岸的速度为V '(如图所示),由速度合成得V u V +='V 的大小由图1.7示可得αβcos cos u V V +'=即332323cos cos -=⨯-=-='αβu V V 而1212sin sin =⨯=='αβu V 船达到B 点所需时间)s (1000sin =='='=D V DV OB t βAB 两点之距βββsin cos D Dctg S == 将式(1)、(2)代入可得m)(1268)33(=-=D S(2) 由αβsin 101sin 3u V D t ⨯='=船到对岸所需最短时间由极值条件决定0cos sin 11d d 2=⎪⎭⎫⎝⎛-=αααu t 即 2/,0c o s παα==故船头应与岸垂直,航时最短.将α值代入(3)式得最短航时为s)(500105.021012/sin 101333m in=⨯=⨯=⨯=s u t π (3) 设l OB =,则ααββsin cos 2sin sin 22u uV V u D V D V D l -+=''==欲使l 最短,应满足极值条件.习题1-13图a a uV V u u D l '⎢⎢⎣⎡''-+-='cos sin cos 2d d 22αα 0cos 2sin sin 2222=⎥⎦⎤'-+''+αuV V u a a uV 简化后可得01cos cos 222=+'+-'αuVV u a即 01cos 613cos 2=+'-'αa 解此方程得32cos ='α︒=='-2.4832cos 1α 故船头与岸成︒2.48,则航距最短.将α'值代入(4)式得最小航程为222222m in 321232322321000cos 1cos 2⎪⎭⎫ ⎝⎛-⨯⨯⨯-+='-'-+-=ααu uv v u D lkm)(5.1m 105.13=⨯= AB 两点最短距离为km)(12.115.122min min =-=-=D l S第二章 质点动力学2-1 (1)对木箱,由牛顿第二定律,在木箱将要被推动的情况下如图所示,x 向:0cos m ax m in =-f F θ y 向:0sin m in =--Mg F N θ 还有 N f s m ax μ=解以上三式可得要推动木箱所需力F 的最小值为θμθμsin cos s s min -=MgF习题2-1图在木箱做匀速运动情况下,如上类似分析可得所需力F 的大小为θμθμsin cos k k min -=MgF(2)在上面m in F 的表示式中,如果0sin cos s →-θμθ,则∞→m in F ,这意味着用任何有限大小的力都不可能推动木箱,不能推动木箱的条件是0sin cos s ≤-θμθ由此得θ的最小值为s1arctanμθ=2-2 (1)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x 向:ma N T =-θθsin cosy 向:0cos sin =-+mg N T θθ 联立解此二式,可得N)(32.3)30sin 8.930cos 2(5.0)sin cos (=︒+︒⨯⨯=+=ααg a m T N)(74.3)30sin 230cos 8.9(5.0)sin cos (=︒-︒⨯⨯=+=ααa g m N由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斜面的压力N)(74.3=='N N(2)小球刚要脱离斜面时N =0,则上面牛顿第二定律方程为mg T ma T ==θθsin ,cos由此二式可解得2m/s 0.1730tan /8.9tan /=︒==θg a2-3 要使物体A 与小车间无相对滑动,三物体必有同一加速度a ,且挂吊B 的绳应向后倾斜。

成都大学_大学物理(2)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振动波光近代)

成都大学_大学物理(2)综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振动波光近代)
合振动方程x A cos(t 0 ) 0.05 2 cos(t )( SI ) 2

.一质点同时参与了两 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 它们的振动 9 0.05 cos(t 1 )( SI ),x2 0.05 cos(t )( SI ), 方程分别为 x1 4 12 其合成运动的运动方程 为x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 .
8
解法三: 旋转矢量法
由旋转矢量图知, A1 A2 ,
A A1 A2 0.05 2 (m)
2 2
0

4


4


2
合振动方程x A cos(t 0 ) 即x 0.05 2 cos(t )( SI ) 2

光学
一、选择题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屏幕E上的P点处是明纹.若将缝S 2盖住, 并在S1S 2连线的垂直平分面处放一高折射率介质反射面M,如图所示, 则此时( ).
2 2 3 C. x2 A cos(t ) D. x2 A cos(t ) 2
由题意作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如下 解:
要写出质点2的振动方程, 应先求出其初相 2
2 ( )
2

x2 A cos(t 2 ) A cos[t ( )] A cos(t ) 2 2 (选B)
t , 解: 由图可知, 2s时 x 0
2 2 v A A 6 3 (cm s 1 ) T 4
答案: 3cm.s 0;
1
7
.一弹簧振子系统具有 1.0 J的振动能量、 0.10 m的振幅和
×1的最大速率,则弹簧的 劲度系数为 _____ ,振子的振动 1.0 m s 频率为 _______ . 1 2 E 2 1.0 解: E kA2 , 得k 2 由 200( N .m 1 ), 2 A 0.12

《大学物理》 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大学物理》 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章

习题精解10-1 在平面简谐波的波射线上,A,B,C,D 各点离波源的距离分别是3,,,424λλλλ。

设振源的振动方程为cos 2y A t πω⎛⎫=+ ⎪⎝⎭ ,振动周期为T.(1)这4点与振源的振动相位差各为多少?(2)这4点的初相位各为多少?(3)这4点开始运动的时刻比振源落后多少? 解 (1) 122,2,2xxπϕπϕππλλ∆∆∆==∆==3432,222x x πϕπϕππλλ∆∆∆==∆== (2)112233440,,2223,222πππϕϕϕϕππϕϕπϕϕπ=-∆==-∆=-=-∆=-=-∆=-(3) 1212343411,,,24223,,,242t T T t T T t T T t T Tϕϕππϕϕππ∆∆∆==∆==∆∆∆==∆==10-2 波源做谐振动,周期为0.01s ,振幅为21.010m -⨯,经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运动时,作为计时起点,设此振动以1400u m s -=∙的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试写出波动方程。

解 根据题意可知,波源振动的相位为32ϕπ= 2122200, 1.010,4000.01A m u m s T ππωπ--====⨯=∙ 波动方程231.010cos 2004002x y t m ππ-⎡⎤⎛⎫=⨯-+ ⎪⎢⎥⎝⎭⎣⎦10-3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0.05cos 410y x t m ππ=-,求(1)此波的频率、周期、波长、波速和振幅;(2)求x 轴上各质元振动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

解 (1)比较系数法 将波动方程改写成0.05cos10 2.5x y t m π⎛⎫=-⎪⎝⎭与cos x y A t u ω⎛⎫=-⎪⎝⎭比较得1120.05;10;0.21015; 2.5;0.5A m T s v s u m s u T m Tπωππλ--=======∙=∙=(2)各质元的速度为()10.0510sin 410v x t m s πππ-=⨯-∙ 所以1max 0.0510 1.57()v m s π-=⨯=∙ 各质元的加速度为()220.05(10)cos 410a x t m s πππ-=-⨯-∙ 所以22max 0.05(10)49.3()a m s π-=⨯=∙10-4 设在某一时刻的横波波形曲线的一部分如图10.1所示。

大学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第二版习题答案

13级应用化学(2)班物理习题详解习题精解1-1某质点的速度为j t i v 82-=,已知t=0时它经过点(3,7),则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A.j t i t 242-B.()()j t i t 74322+-+ C.j 8- D.不能确定解:本题答案为B.因为 dt rd v =所以 ()dt j t i r d82-=于是有()d t j t i r d t rr ⎰⎰-=0820即 j t i t r r2042-=-亦即 ()j t i t j i r 24273-=-- 故 ()()j t i t r 74322+-+=1-2 一质点在平面上作曲线运动,1t 时刻位置矢量为j i r 621+-=,2t 时刻的位置矢量为j i r 422+=,求:(1)在12t t t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矢量式;(2)该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3)在坐标图上画出21,r r及r∆。

解 (1)在12t t t -=∆时间内质点的位移矢量式为()()m j i r r r 2412-=-=∆ (2)该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m r 522422=+=∆该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与轴的夹角为 ︒-=⎪⎭⎫⎝⎛-=-6.2642tan 1α (3)坐标图上的表示如图1.1所示1-3某质点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14x t t =+- ,其中x 以m 计,t 以s 计,求:(1)第3s 末质点的位置;(2)头3s 的位移大小;(3)头3s 内经过的路程。

解 (1)第3s 末质点的位置为2(3)14334()x m =+⨯-=(2)头3s 的位移大小为 ()(3)03()x x m -=(3)因为质点做反向运动是有()0v t =,所以令0dxdt=,即420,2t t s -==因此头3s 内经过的路程为 (3)(2)(2)(0)45515()x x x x m -+-=-+-=1-4 已知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2,2x t y t ==-,式中t 以s 计,x 和y 以m 计。

大学物理2-212章习题详细答案

大学物理2-212章习题详细答案

Pd L0dxxθxydEd θ习题1212-3.如习题12-3图所示,真空中一长为L 的均匀带电细直杆,总电量为q ,试求在直杆延长线上到杆的一端距离为d 的点P 的电场强度。

[解] 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ox ,在带电直导线上距O 点为x 处取电荷元x Lqq d d =,它在P 点产生的电电场强度度为()()x x d L Lq x d L qE d 41d 41d 2020-+=-+=πεπε则整个带电直导线在P 点产生的电电场强度度为()()d L d qx x d L Lq E L+=-+=⎰002041d 41πεπε故()i E d L d q+=04πε12-4.用绝缘细线弯成的半圆环,半径为R ,其上均匀地带有正电荷Q ,试求圆心处点O 的场强。

[解] 将半圆环分成无穷多小段,取一小段dl ,带电量l RQ q d d π=dq 在O 点的电场强度20204d 4d d RlR Q R qE πεππε== 从对称性分析,y 方向的电场强度相互抵消,只存在x 方向的电场强度l RQ E E d sin 4sin d d 302x ⋅=⋅=θεπθ θd d R l =θεπθd 4sin d 202x R Q E =2020202x x 2d 4sin d R QR Q E E E επθεπθπ====⎰⎰ 方向沿x 轴正方向 12-5. 如习题12-5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无限长半圆柱面形薄筒,均匀带电,沿轴向单位长度上的带电量为λ,试求圆柱面轴线上一点的电场强度E 。

[解]θd 对应的无限长直线单位长带的电量为θπλd d =q 它在轴线O 产生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RRq E 0202d 2d d επθλπε==因对称性y d E 成对抵消RE E 02x 2d cos cos d d επθθλθ=⋅=d θRR E E 02202x 2d cos 2d επλεπθθλπ===⎰⎰ 12-6.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均匀地带有电荷,电荷面密度为σ,求球心点O 处的场强。

大学物理2习题答案

大学物理2习题答案

解 以螺绕环的环心为圆心,以环的平均半 径r 为半径的圆周为积分路径,根据磁介质 中的安培环路定理 l I Hd
L ( 内 )

H 2 π rN Inr 2 π I
Hn I
B H n I n N / 21 r 0 匝 / c m 1 0 0 0 匝 / m 0 r 0 r
L1
I L2 a 2a I
r
a
O
d FI d l B
该力对O点的磁力矩为
方向
x
x
d M r d F
2 μ I μ I 4 a 0 0 d M r I B d( x = 4 a x ) I d x = ( 1 ) d x 2 x 2 x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11.2 填空题
(2) 矩形截面的螺绕环尺寸见图,则在截面中点处的磁感应 强度为 ;通过截面S 的磁通量为 。
I Hdl
L 内

H d l N I 其 中 , I 3 A
L
所以有
L 1
d l 3 6 1 8 A ; H d l 3 9 2 7 A ; H
L 2
L 3
d l 3 1 3 3 9 A ; H d l 3 A . H
L 4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第11章
恒定电流的磁场
11.1选择题
(1)有两条长直导线各载有5A的电流,分别沿x、y轴正 向流动。在 (40,20,0)cm处的 B 是[ ]。 z 解 视两长直导线为无限长。
沿x、y轴正向流动的电流分别用I1和I2表示。
则I1和I2在P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分别为
I1
I2

大学物理(二)答案

大学物理(二)答案

大学物理(二)练习册 参考解答第12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一、选择题1(A),2(C),3(C),4(A),5(C),6(B),7(C),8(D),9(D),10(B), 二、填空题(1). 电场强度和电势,0/q F E=,l E q W U aa⎰⋅==00d /(U 0=0).(2). ()042ε/q q +, q 1、q 2、q 3、q 4 ;(3). 0,λ / (2ε0) ; (4). σR / (2ε0) ; (5). 0 ; (6).⎪⎪⎭⎫ ⎝⎛-π00114r r qε ; (7). -2³103V ; (8).⎪⎪⎭⎫ ⎝⎛-πb a r r q q 11400ε(9). 0,pE sin α ; (10). ()()j y x i xy40122482+-+-- (SI) ;三、计算题1. 将一“无限长”带电细线弯成图示形状,设电荷均匀分布,电荷线密度为λ,四分之一圆弧AB 的半径为R ,试求圆心O 点的场强.解:在O 点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 半无限长直线A ∞在O 点产生的场强:()j i R E -π=014ελ半无限长直线B ∞在O 点产生的场强:()j i R E +-π=024ελ四分之一圆弧段在O 点产生的场强:()j i R E +π=034ελ由场强叠加原理,O 点合场强为: ()j i RE E E E +π=++=03214ελBA∞O BA∞∞2. 实验表明,在靠近地面处有相当强的电场,电场强度E垂直于地面向下,大小约为100N/C ;在离地面1.5 km 高的地方,E也是垂直于地面向下的,大小约为25 N/C .(1) 假设地面上各处E都是垂直于地面向下,试计算从地面到此高度大气中电荷的平均体密度;(2) 假设地表面内电场强度为零,且地球表面处的电场强度完全是由均匀分布在地表面的电荷产生,求地面上的电荷面密度.(已知:真空介电常量0ε=8.85³10-12 C 2²N -1²m -2)解:(1) 设电荷的平均体密度为ρ,取圆柱形高斯面如图(1)(侧面垂直底面,底面∆S 平行地面)上下底面处的 场强分别为E 1和E 2,则通过高斯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E²S d =E 2∆S -E 1∆S =(E 2-E 1) ∆S高斯面S 包围的电荷∑q i =h ∆S ρ由高斯定理(E 2-E 1) ∆S =h ∆S ρ /ε 0∴() E E h1201-=ερ=4.43³10-13C/m 3(2) 设地面面电荷密度为σ.由于电荷只分布在地表面,所以电力线终止于地面,取高斯面如图(2) 由高斯定理⎰⎰E²S d =∑i1qε-E ∆S =S ∆σε01∴ σ =-ε 0 E =-8.9³10-10C/m 33. 带电细线弯成半径为R 的半圆形,电荷线密度为λ=λ0sin φ,式中λ0为一常数,φ为半径R 与x 轴所成的夹角,如图所示.试求环心O 处的电场强度.解:在φ处取电荷元,其电荷为d q =λd l = λ0R sin φ d φ它在O 点产生的场强为R R qE 00204d sin 4d d εφφλεπ=π= 在x 、y 轴上的二个分量d E x =-d E cos φ, d E y =-d E sin φ 对各分量分别求和⎰ππ=000d cos sin 4φφφελR E x =0 RRE y 000208d sin 4ελφφελ-=π=⎰π∴ j Rj E i E E y x008ελ-=+=(2)2(1)4. 一“无限长”圆柱面,其电荷面密度为: σ = σ0cos φ ,式中φ 为半径R 与x 轴所夹的角,试求圆柱轴线上一点的场强.解:将柱面分成许多与轴线平行的细长条,每条可视为“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其电荷线密度为λ = σ0cos φ R d φ, 它在O 点产生的场强为:φφεσελd s co 22d 000π=π=R E它沿x 、y 轴上的二个分量为: d E x =-d E cos φ =φφεσd s co 220π-d E y =-d E sin φ =φφφεσd s co sin 20π 积分:⎰ππ-=2020d s co 2φφεσx E =2εσ0)d(sin sin 2200=π-=⎰πφφεσy E∴ i i E E x02εσ-==5. 一半径为R 的带电球体,其电荷体密度分布为4πRqr =ρ (r ≤R ) (q 为一正的常量)ρ = 0 (r >R )试求:(1) 带电球体的总电荷;(2) 球内、外各点的电场强度;(3) 球内、外各点的电势.解:(1) 在球内取半径为r 、厚为d r 的薄球壳,该壳内所包含的电荷为 d q = ρd V = qr 4πr 2d r /(πR 4) = 4qr 3d r/R 4 则球体所带的总电荷为 ()q r r Rq V Q rV===⎰⎰34d /4d ρ(2) 在球内作一半径为r 1的高斯球面,按高斯定理有4041241211d 414Rqr r r Rqr E r r εε=π⋅π=π⎰得402114R qr E επ=(r 1≤R),1E方向沿半径向外.在球体外作半径为r 2的高斯球面,按高斯定理有 0222/4εq E r =π得22024r q E επ=(r 2 >R ),2E方向沿半径向外.(3) 球内电势⎰⎰∞⋅+⋅=RR r r E r E U d d 2111⎰⎰∞π+π=RRr r rq r Rqrd 4d 4204021εε40310123Rqr R qεεπ-π=⎪⎪⎭⎫ ⎝⎛-π=3310412R r R qε ()R r ≤1 球外电势 2020224d 4d 22r q r rq r E U r Rr εεπ=π=⋅=⎰⎰∞()R r >26. 如图所示,一厚为b 的“无限大”带电平板 , 其电荷体密度分布为ρ=kx (0≤x ≤b ),式中k 为一正的常量.求: (1) 平板外两侧任一点P 1和P 2处的电场强度大小;(2) 平板内任一点P 处的电场强度; (3) 场强为零的点在何处?解: (1) 由对称分析知,平板外两侧场强大小处处相等、方向垂直于平面且背离平面.设场强大小为E .作一柱形高斯面垂直于平面.其底面大小为S ,如图所示.按高斯定理∑⎰=⋅0ε/d q S E S,即22d d 12εερεkSbx x kSx S SE bb===⎰⎰得到 E = kb 2/ (4ε0) (板外两侧) (2) 过P 点垂直平板作一柱形高斯面,底面为S .设该处场强为E ',如图所示.按高斯定理有()022εεk S b x d x kSSE E x==+'⎰得到 ⎪⎪⎭⎫ ⎝⎛-='22220b x k E ε (0≤x ≤b ) (3) E '=0,必须是0222=-bx , 可得2/b x =7. 一“无限大”平面,中部有一半径为R 的圆孔,设平面上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为σ.如图所示,试求通过小孔中心O 并与平面垂直的直线上各点的场强和电势(选O 点的电势为零).解:将题中的电荷分布看作为面密度为σ的大平面和面密度为-σ的圆盘叠加的 结果.选x 轴垂直于平面,坐标原点O在圆盘中心,大平面在x 处产生的场强为i xx E012εσ='圆盘在该处的场强为i x R x x E⎪⎪⎭⎫ ⎝⎛+--=2202112εσ ∴ i xR xE E E 220212+=+=εσ该点电势为 ()220222d 2xR R xR x x U x+-=+=⎰εσεσ8.一真空二极管,其主要构件是一个半径R 1=5³10-4m 的圆柱形阴极A 和一个套在阴极外的半径R 2=4.5³10-3 m 的同轴圆筒形阳极B ,如图所示.阳极电势比阴极高300 V ,忽略边缘效应. 求电子刚从阴极射出时所受的电场力.(基本电荷e =1.6³10-19C)解:与阴极同轴作半径为r (R 1<r <R 2 )的单位长度的圆柱形高斯面,设阴极上电荷线密度为λ.按高斯定理有 2πrE = λ/ ε0得到 E = λ / (2πε0r ) (R 1<r <R 2) 方向沿半径指向轴线.两极之间电势差⎰⎰π-=⋅=-21d 2d 0R R B A B A rr r E U U ελ120ln 2R R ελπ-= 得到()120/ln 2R R UUAB-=πελ, 所以 ()rR R UUE AB1/ln 12⋅-=在阴极表面处电子受电场力的大小为()()11211/c R R R U U e R eE F A B ⋅-===4.37³10-14N 方向沿半径指向阳极.四 研讨题1. 真空中点电荷q 的静电场场强大小为 241rq E πε=式中r 为场点离点电荷的距离.当r →0时,E →∞,这一推论显然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应如何解释?参考解答:点电荷的场强公式仅适用于点电荷,当r →0时,任何带电体都不能视为点电荷,所以点电荷场强公式已不适用.若仍用此式求场强E ,其结论必然是错误的.当r →0时,需要具体考虑带电体的大小和电荷分布,这样求得的E 就有确定值.2. 用静电场的环路定理证明电场线如图分布的电场不可能是静电场.参考解答:证:在电场中作如图所示的扇形环路abcda .在ab 和cd 段场强方向与路径方向垂直.在bc 和da 段场强大小不相等(电力线疏密程度不同)而路径相等.因而0d d d ≠⋅'-⋅=⋅⎰⎰⎰cb a d l E l E l E按静电场环路定理应有0d =⋅⎰l E,此场不满足静电场环路定理,所以不可能是静电场.3. 如果只知道电场中某点的场强,能否求出该点的电势?如果只知道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否求出该点的场强?为什么?参考解答:由电势的定义: ⎰⋅=零势点场点l E U d式中E为所选场点到零势点的积分路径上各点的场强,所以,如果只知道电场中某点的场强,而不知道路径上各点的场强表达式,不能求出该点的电势。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2第二章答案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2第二章答案

(B) aA>0 , aB<0.
(C) aA<0 , aB>0.
(D) aA<0 , aB=0. F
B
A
x
答案:(D)。
题 2.1(5)图
2.2 填空题 (1) 质量为 m 的小球,用轻绳 AB、BC 连接,如图所示,其中 AB 水平.剪断绳 AB 前后的瞬间,绳 BC 中的张力比 T : T′=____________.




()
(A)①、②是正确的。
(B)②、③是正确的。
(C)只有②是正确的。
(D)只有③是正确的。
答案:(C)。
(4) 一质量为 M 的斜面原来静止于水平光滑平面上,将一质量为 m 的木块轻
轻放于斜面上,如图.如果此后木块能静止于斜面上,则斜面将
()
(A) 保持静止.
(B) 向右加速运动.
(C) 向右匀速运动. (D) 向左加速运动.
受的合力为 F =( a bt )N( a,b 为常数),其中 t 以秒为单位:(1)假设子弹运行
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试计算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需时间;(2)求子弹所受的
冲量;(3)求子弹的质量.
解: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
F (a bt) 0 ,得 t a b
(2)子弹所受的冲量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答案: v2 ; 2s
v2 . 2gs
(5) 在光滑的水平面内有两个物体 A 和 B,已知 mA=2mB。(a)物体 A 以一定的动
能 Ek 与 静 止 的 物 体 B 发 生 完 全 弹 性 碰 撞 , 则 碰 撞 后 两 物 体 的 总 动 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单项选择题: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中电子在周长为L 的储存环中作轨道运动。

已知电子的动量是P ,则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 C )(A)eL P π; (B) eL P π4; (C) eLP π2; (D) 0。

2.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取一边长为a 的立方形闭合面,则通过该闭合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 D )(A) B a 2; (B) B a 22; (C) B a 26; (D) 0。

3.半径为R 的长直圆柱体载流为I , 电流I 均匀分布在横截面上,则圆柱体内(R r 〈)的一点P 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 B ) (A) r I B πμ20=; (B) 202R Ir B πμ=; (C) 202r I B πμ=; (D) 202RI B πμ=。

4.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A) 频率不变,光速变小; (B) 波长不变,频率变大;(C) 波长变短,光速不变; (D) 波长不变,频率不变.5.如图,在C 点放置点电荷q 1,在A 点放置点电荷q 2,S 是包围点电荷q 1的封闭曲面,P 点是S 曲面上的任意一点.现在把q 2从A 点移到B 点,则 (D )(A) 通过S 面的电通量改变,但P 点的电场强度不变;(B) 通过S 面的电通量和P 点的电场强度都改变;(C) 通过S 面的电通量和P 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变;(D) 通过S 面的电通量不变,但P 点的电场强度改变。

6.如图所示,两平面玻璃板OA 和OB构成一空气劈尖,一平面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劈尖上,当A 板与B 板的夹角θ增大时,干涉图样将 ( C )(A) 干涉条纹间距增大,并向O 方向移动;(B) 干涉条纹间距减小,并向B 方向移动;(C) 干涉条纹间距减小,并向O 方向移动;(D) 干涉条纹间距增大,并向O 方向移动.7.在均匀磁场中有一电子枪,它可发射出速率分别为v 和2v 的两个电子,这两个电子的速度方向相同,且均与磁感应强度B 垂直,则这两个电子绕行一周所需的时间之比为 ( A )(A) 1:1; (B) 1:2; (C) 2:1; (D) 4:1.8.如图所示,均匀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 ,方向沿y 轴正向,欲要使电量为Q 的正离子沿x 轴正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必须加一个均匀电场E ,其大小和方向为 ( D )(A) E = B ,E 沿z 轴正向; (B) E =vB ,E 沿y 轴正向; (C) E =B ν,E 沿z 轴正向; (D) E =B ν,E 沿z 轴负向。

9.三根长直载流导线A ,B ,C 平行地置于同一平面内,分别载有稳恒电流I ,2I ,3I ,电流流向如图所示,导线A 与C 的距离为d ,若要使导线B 受力为零,则导线B 与A 的距离应为( A ) (A) 41d ; (B) 43d ; (C) d 31; (D) d 32. 10.为了增加照相机镜头的透射光强度,常在镜头上镀有一层介质薄膜,假定该介质的折射率为n ,且小于镜头玻璃的折射率,当波长为λ的光线垂直入射时,该介质薄膜的最小厚度应为 ( D ) (A)2λ; (B) n 2λ; (C) 4λ; (D) n 4λ. 11. 对于安培环路定理的正确理解是 ( C )(A) 若0L B dr ⋅=⎰,则必定L 上B 处处为零;(B) 若0L B dr ⋅=⎰,则必定L 不包围电流;(C) 若0L B dr ⋅=⎰,则必定L 内包围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D) 若0L B dr ⋅=⎰,则必定L 上各点的B 仅与L 内的电流有关。

12.半径为R 的长直圆柱体载流为I , 电流I 均匀分布在横截面上,则圆柱体外(R r >)的一点P 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 A ) (A) r I B πμ20=; (B) 202R Ir B πμ=; (C) 202r I B πμ=; (D) 202RI B πμ=。

13.如图所示,两导线中的电流I 1=4 A ,I 2=1 A ,根据安培环路定律,对图中所示的闭合曲线C 有 C B d r ⋅⎰= ( A )(A) 3μ0; (B )0;(C) -3μ0; (D )5μ0。

14.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垂直磁场方向上取一边长为a 的立方形面,则通过该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 A )(A) B a 2; (B) B a 22; (C) B a 26; (D) 0。

15.静电场的环路定理L E d r ⋅⎰=0,表明静电场是( A )。

(A) 保守力场; (B) 非保守力场; (C) 均匀场; (D) 非均匀场。

16. 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圆环,电荷总量为q, 环心处的电场强度为( B ) (A) 204qR πε; (B) 0; (C) 04q R πε; (D) 2204q R πε.1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D )(A) 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无电荷;(B) 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不为零,则高斯面内必有电荷;(C) 如果高斯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则高斯面上的E 必处处为零;(D) 如果高斯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为零,则此高斯面的电通量ΦE 等于零。

18. 真空中两块相互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其中一块电荷密度为σ,另一块电荷密度为2σ,两平板间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D ) (A)032σε; (B) 0σε; (C) 0; (D) 02σε。

二、填空题: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一般表达式为 dtd Φ-=ε 。

2. 从微观上来说, 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 洛仑兹力 。

3. 如图,一电子经过A 点时,具有速率v0=1×107m /s 。

欲使这电子沿半圆自A 至C 运动,所需的磁场大小为1.13×10-3T ,方向为 垂直纸面向里 。

(电子质量=9.1×10-31 kg, 电子电量=-1.6×10-19 C )4.如图所示,当通过线圈包围面的磁感线(即磁场)增加时,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判断,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为 顺时针方向 (从上往下看)。

5.如图所示,在长直电流I 的磁场中,有两个矩形线圈①和②,它们分别以速度ν平行和垂直于长直电流I 运动,如图所示。

试述这两个线圈中有无感应电动势:线圈①中 没有 感应电动势,线圈②中 有 感应电动势。

6. 相干光的相干条件为(1) 频率相同 ;(2) 振动方向相同 ;(3) 相位差恒定 。

7. 电流为I 的长直导线周围的磁感应强度为 02I rμπ 。

8. 两平行直导线相距为d ,每根导线载有电流I 1=I 2=I ,则两导线所在平面内与该两导线等距离的一点处的磁感应强度B=02I d μπ或0 。

9. 如图A I I 821==, I 1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外,I 2反之。

对于三条闭合回路有:a B dl ⋅⎰= -8μ0 ;b B dl ⋅⎰ 8μ0 ;cB dl ⋅⎰= 0 。

10. 图示导体ab 置于螺线管的直径位置上,当螺线管接通电源一瞬间,管内的磁场如图所示,那么涡旋电场沿逆时针 方向,=ab ε 0 。

11. 若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 ,方向平行于半球面的轴线,如图所示,若半球面的半径为R ,则通过此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Φe = πR 2E 。

12.两个无限长同轴圆筒半径分别为R 1和R 2(R 1< R 2),单位长度带电量分别为+λ和-λ。

则内筒内(r<R 1)处的电场大小为 0 、两筒间的电场大小为 E=02rλπε 、外筒外的电场大小为 0 。

1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使两缝之间的距离增大,则屏幕上干涉条纹间距变小;在单缝衍射中,衍射角越大,所对应的明条纹亮度越小。

14.两个平行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其电荷面密度分别为+σ和+2σ,如图所示。

则B 、C 两个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B =0(2)σε-;E C = 03(2)σε。

(设方向向右为正)。

15.一个捕蝴蝶的网袋放在均匀的电场E 中,网袋的边框是半径为a 的圆,且垂直于电场,则通过此网袋的电场通量为 2e E a πΦ=。

16.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的条件是int 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或者E =0)和E ⊥导体表面紧邻处的场强必定和导体表面垂直(或者表面)。

三、简答题:1. 一矩形线圈在均匀磁场中平动,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如图所示。

问:(1)整个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是多少?(2)a 点与b 点间有没有电势差?参考解答: (1)因为磁场是均匀的,且线圈匀速运动,由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知,E =d dtΦ-【1分】,且Φ不变【1分】,所以E =0。

【1分】 (2)但线圈与运动速度v 垂直的两条边则产生动生电动势,其大小均为ε′=B l v 【1分】,故a 、b 两点之间存在电势差,a 点电势高于b 点【1分】。

在整个线圈回路中,两条边的电动势方向相反,相互抵消,对整个线圈的电动势为零不影响。

【1分】2. 把同一光源发的光分成两部分而成为相干光的方法有哪几种?这几种方法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举例?参考解答:把同一光源发的光分成两部分而成为相干光的方法有两种:分波阵面法和分振幅法【2分】。

分波阵面法是指把原光源发出的同一波阵面上的两部分作为两子光源而取得相干光的方法,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等【2分】;分振幅法是指将一普通光源同一点发出的光,利用反射、折射等方法把它“一分为二”,从而获得相干光的方法,如薄膜干涉等【2分】。

3. 将尺寸完全相同的铜环和铝环适当放置,使通过两环内的磁通量的变化率相等。

问:(1)这两个环中的感应电流是否相同?(2)这两个环中的感生电场是否相同?参考解答:感应电流不同【1.5分】,感生电场相同。

【1.5分】(1)根据电磁感应定律,若两环内磁通量的变化率相等,则两环内感应电动势相等,但两环的电阻率不同,因而感应电流不相等。

铝的电阻率比铜的大,因而铝内部的感应电流较小。

【1分】(2)感生电场与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有关,因而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有关,与导体的材料无关。

故在两环内感生电场是相同的。

【1分】4. 同一条电场线上任意两点的电势是否相等? 为什么? (5分)参考解答:同一条电场线上任意两点的电势不可能相等【3分】,因为在同一条电场线上任意两点(例如a ,b 两点)之间移动电荷(可取沿电场线的路径)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不等于零,即U a -U b =ba E dr ⋅⎰≠0【2分】也可这样说明,因电场线总是由高电势处指向低电势处,故同一条电场线上任意两点的电势不会相等。

四、计算题:1. 两平行直导线相距d=40cm ,每根导线载有电流I 1=I 2=20A ,如图所示。

求:(1)两导线所在平面内与该两导线等距离的一点处的磁感应强度;(2)通过图中斜线所示面积的磁通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