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概述
基础隔震综述
基础隔震研究进展综述摘要:基础隔震技术是一种结构控制技术在工程中应用广泛,其有造价低廉,施工便捷、控制效果佳,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本文综述了基础隔震的概念,以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基础,隔震,支座,阻尼,进展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在结构的隔震研究十分活跃,工程应用日益增多,已开始从理论和试验研究、方案设计、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在我国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已增加了隔震专门章节。
工程结构应用橡胶支座的推荐性设计标准亦已批准。
在国际方面,自第一届国际结构控制会议于年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以来,大约每9 年召开一次,有关领域的文章也常见于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
二、概念建筑结构隔震的本质思想是通过增加能够提供柔性和适当耗能装置(阻尼)的隔震层(系统),以达到减小结构振动的目的。
基础隔震,就是在建筑物的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一个隔震层,延长结构的振动周期,适当增加结构的阻尼,使结构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像刚体一样,自身相对位移很小,从而使建筑物不发生破坏或倒塌。
基础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设置在结构物底部与基础顶面之间的隔震消能装置,增加结构的变形能力和滞变阻尼。
变形能力的增加,使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保持不倒;而阻尼的增大可以吸收更多的地震能量从而大大减小地震作用、基底位移和结构变形。
同时,结构变形能力的增大导致了结构产生的第一振型周期变长。
这与增大的阻尼相结合,就可以大大降低地震影响系数,并且结构底部有足够的横向变形能力和滞变阻尼,使得结构底部的应力分布较为均匀,避免了常见的结构底部首先破坏的可能性。
三、基础隔震体系的主要类型基础隔震体系按隔震机理不同可划分为橡胶支座隔震体系、滑动摩擦隔震体系、组合隔震体系、摩擦摆体系等。
基于结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原因,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橡胶支座隔震体系、滑动摩擦隔震体系和组合隔震体系。
1.1 橡胶支座隔震体系橡胶支座分铅芯叠层橡胶支座、普通叠层橡胶支座和高阻尼叠层橡胶支座。
基础隔震原理
基础隔震原理隔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地震防护手段,它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对建筑物和设备的破坏程度,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基础隔震作为隔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基础隔震的原理及其应用。
基础隔震是指通过在建筑物的基础和地基之间设置隔震装置,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相对于地基的位移,从而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基础隔震的主要原理可以概括为“软硬结合”,即在建筑物的基础和地基之间设置具有一定变形能力的隔震装置,通过隔震装置的变形吸收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力,从而达到减震效果。
基础隔震的主要隔震装置包括橡胶隔震支座、钢板隔震支座等。
橡胶隔震支座是一种常用的隔震装置,它由上下两个钢板和中间的橡胶垫组成,可以在地震时产生相对位移,吸收地震能量。
钢板隔震支座则是利用钢板的弯曲变形来吸收地震能量,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
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如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厂房等。
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基础隔震技术尤为重要,它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对建筑物和设备的破坏程度,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除了在新建建筑中应用基础隔震技术,对于一些现有建筑物也可以通过加固改造的方式引入基础隔震技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这对于一些历史建筑或者特殊用途的建筑物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有效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提高抗震能力。
总的来说,基础隔震作为隔震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通过“软硬结合”的原理,利用隔震装置的变形能力来吸收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于各种类型的建筑物,并且可以通过加固改造的方式引入现有建筑物中。
基础隔震技术的发展将对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基础隔震结构设计及施工指南
基础隔震结构设计及施工指南一、概述基础隔震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结构抗震方法,通过在建筑物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层,减小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
本指南将就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进行详细介绍,旨在提供一套全面、实用的指导方案。
二、基础隔震原理基础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增加建筑物的柔性和阻尼,减小地震对上部结构的冲击力。
在隔震层中,通常采用橡胶隔震支座、阻尼器等元件,以实现减震、隔震的效果。
三、隔震结构选型根据建筑物的类型、高度、地震烈度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隔震结构类型。
常见的隔震结构有:基础隔震框架、基础隔震剪力墙等。
在选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结构的抗震性能、施工难度、经济性等因素。
四、隔震系统设计1. 隔震支座设计:根据上部结构的重量、地震力等参数,选择合适尺寸和承载能力的橡胶隔震支座。
2. 阻尼器设计:根据地震烈度、结构类型等条件,选择适合的阻尼器类型,并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
3. 整体结构设计: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优化整体结构布局,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五、关键部件设计1. 支座设计:确保支座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承受地震作用下的剪力和压力。
2. 阻尼器设计:选择适合的阻尼器类型,并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
3. 连接节点设计:确保连接节点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地震作用下的剪切力和拉伸力。
六、施工工艺流程1. 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结构和尺寸符合要求。
2. 安装隔震支座:将隔震支座安装在基础顶部,确保支座位置准确、平整。
3. 安装阻尼器:将阻尼器安装在相应的位置,确保安装牢固、稳定。
4. 上部结构施工:在隔震层上方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确保结构稳定、安全。
5. 连接节点施工:对连接节点进行施工,确保节点连接牢固、稳定。
6. 验收与测试:完成施工后进行验收和测试,确保隔震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七、施工质量控制1. 材料质量控制: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具备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
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
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成为了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地震、风振、机械振动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对建筑结构产生破坏,严重时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因此,如何有效地隔绝、减少和控制这些振动带来的影响,成为了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建筑结构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实际应用。
我们将首先概述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然后详细分析各类振动控制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深入探讨建筑结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的设计方法、施工技术和评价标准。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这些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建筑结构隔震、减振和振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也期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推动建筑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贡献力量。
二、隔震技术建筑物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隔离地震波对建筑物的直接作用,从而减小建筑物的地震响应。
隔震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隔震层的柔性和阻尼特性,延长建筑物的自振周期,避开地震能量集中的频段,同时消耗地震能量,达到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破坏的目的。
隔震层通常由橡胶隔震支座、阻尼器、滑移隔震支座等构成。
其中,橡胶隔震支座以其良好的弹性和耐久性,在隔震技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阻尼器则通过吸收和消耗地震能量,进一步减小建筑物的振动幅度。
滑移隔震支座则利用滑移面的摩擦力来消耗地震能量,实现建筑物的隔震。
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住宅、学校、医院等各类建筑。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建筑的结构特点、地震烈度、场地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隔震技术和隔震层设计方案。
同时,隔震技术的实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隔震层的质量和性能。
隔震技术的优点在于其能够有效地减小建筑物的地震响应,保护建筑物免受地震破坏。
基础隔震
(5)一般说来,隔震建筑中隔震层的抗拉能 力比较薄弱,根据剪切型结构的特点,为 了保证隔震结构的稳定性,确保隔震结构 的抗倾覆能力及地震时有效防止上部结构 与隔震层之间的提离,应对隔震结构的高 宽比加以控制。 (6)合理设置隔震结构的基本周期,避开场 地周期和上部结构的周期,有效地发挥隔 震技术的效果。
• •
• •
基础滑动隔震
方法是在结构的底层与基础顶面设置沙、碎石 等柔垫层。 优点:1)简单易行、造价低廉,隔震效果受 地面运动频率特性的影响较小,几乎不会发 生共振现象。2)其隔震能力和隔震效果取 决于摩擦系数,为了减少滑移量,一般需要 同时采用阻尼器以增大隔震层阻尼。 缺点:1)不能自复位,一般需要另外的复位 系统,而复位系统将使建筑造价大大增加; 2)滑动性能离散性大,不易控制;3)基础 滑移受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较大,分析复杂; 4)与动、静摩擦系数的差异有关。
厂家应提供的有关参数和要求
(1)形态参数 橡胶隔震支座由橡胶和薄钢板相间层叠组成,其基本形态宜 符合下列要求: S1 (d d 0 ) / 4t r S1 15 S 2 d / ntr S 5
2
式中S1、S2——分别为第一、第二形状系数; d、d0——分别为隔震支座的直径和中央开孔直径; tr——单层橡胶厚度; n——橡胶层数。
压应力分布
• 无水平变位时,叠层橡胶支座受纯竖向压 力时,其压应力分布沿直径方向接近抛物 线形型分布,在圆心处最大。 • 当发生水平变位时,局部区域压应力会升 高,局部区域压应力会下降,但不允许出 现拉应力。
橡胶隔震支座的选型与性能要求
应根据实际工程上部结构的具体结构 和隔震后设防目标,经过分析,得出橡胶 垫所需的变形能力和竖向承压能力,确定 橡胶垫的尺寸即直径大小;选用厂家提供 的标准产品或设计定制专用产品;针对实 际工程,对选用或定制的橡胶垫进行形态、 刚度、强度、变形能力及稳定性等方面的 验算。
隔震技术简介
隔震技术简介
隔震技术是在建筑物的基础或下部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以形成隔震层。
这种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从而减少输入到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
同时,它还可以延长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从而达到预期的抗震防震要求,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更可靠的保证。
隔震技术主要包括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两种方式。
基础隔震技术是用水平力很“柔”的隔震元件将上部建筑与基础隔离,由于隔震层的刚度很小,当地震发生时,隔震层将发挥“隔”的作用,承受地震动引起的位移运动,而上部结构只作近似平动。
层间隔震则是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以及上部建筑层间设置隔震层,以达到隔离地震能量的目的。
隔震体系具有足够的竖向承载力、隔震特性、复位特性和阻尼消能特性等基本特征。
其中,隔震装置的竖向承载力必须大于上部结构的所有荷载,以确保建筑结构物在使用状态下的绝对安全和满足使用要求。
同时,隔震装置还需要具有可变的水平刚度,以在强风或微小地震时提供足够的水平刚度,而在中等强度地震下则能转变为柔性隔震结构体系,从而把地面震动有效地隔开。
此外,隔震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各种生命线工程、宿舍楼、商场、精密仪器室等重要建筑中,以提高其抗震性能。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成功的隔震技术应用实例,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建筑隔震结构概述
用。
2 . 1 . 3高阻尼橡胶隔震支座兼有水平 力学 特性 和竖 向力学特性 外, 又有 阻尼性能, 这主要 因为是在天然橡胶 中加入了添加剂 。 2 . 2 摩擦滑块隔震支座 。目前经常采用的是滑 块隔震支 座主要 有摩擦摆隔震 支座 和平板式摩擦滑移隔震支座 。 2 . 2 . 1 平板式摩擦滑移 隔震 支座 ,是在经过专 门的刨光处理 的 不锈钢摩擦板的表面上涂一层热硬化的树脂。 摩擦滑移支座在滑动 后 就没有刚度 , 因此能应用于各种周期 的建筑物隔震 , 为 了防止 震 后有较大 的残余位移 , 要设置复位装置 , 还可以专门安装复位弹簧。 2 . 2 . 2摩擦摆 隔震 支座是将 建筑结构物本身与 地面隔离 ,使 上 部结构受 到地震作用的影响减小 , 能预 防建筑物可能 因地震作用造 成的损坏 , 保障建筑物内设备 、 家具 、 人员 的安全性 , 是一种具有 明 显效果 的既隔震又消能减震的装置 。 3 建 筑 隔 震 技 术 的应 用 与适 用 地震区砌体结构 、 底层框架结构 、 内部框架 、 框架结构等各类工 业与 民用建筑结构都可 以采用隔震技术 。公安消防部门 、 指挥机关 等在地震 时不能 中断使用 的建筑 ; 银行 、 通信部 门在地 震时不能损 坏信息系统和重要设备 的建筑 , 存放有毒 、 爆炸物品 的建筑 、 高危试
建筑隔震结构是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 置由隔震 器 、 验室不 能发生次生灾害的建筑 , 医院 、 幼儿 园、 中小学等一些使用功 阻尼器 等组 成隔震层 , 隔离地震能量 向上部结 构的传递 , 降低上部 能有特殊要求 的建 筑 ,上述这类建筑应优先考 虑采用建筑 隔震技 结构的地震反应 , 以减少地震 对建 筑物 的损 害为 目的。 目前 隔震体 术 。 系中, 应用最 多的是叠 层钢板橡胶垫 支座 , 作为隔震层部 件被广泛 4 我 国 隔 震 建 筑发 展 及 应 用 情 况 地应用在 国内外的地震 区中、 低层 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 中。 我 国从二 十世纪八 十年代 开始众多 学者开始对 夹层橡胶 垫技 1建筑 隔震结构的主要优 点 术进行研究 , 以摩擦 滑 移 隔震 为 主要 研 究 对象 。 到 了九 十 年 代 , 又研 建筑 隔震结 构具有很多优点 , 如减震效果 很好 , 明确 的传力途 究并生产了一些摩擦滑移隔震产品 。一九九三年在河南安 阳, 仅用 径 等。在 国内外的住宅 、 办公楼 、 桥梁等建筑物中广泛应用 。 年时间 ,应用铅芯橡胶支座技术建造 了一座底层框架住宅楼 ; 一 1 . 1 采用建筑 隔震设计能大大减小建筑物的加速度反应 ,减轻 九 九四年在 四川冕宁 ,建造一座八层框架结构体系的综合实验楼 ; 地震后建筑物的反应 , 从而保证建筑物在大地震后具有足够的安全 从一九九五到一九九六年 间, 又在 广东 、 云南 、 陕西等地建 造了大批 性。 建筑隔震结构 。从一九九七年开始 , 橡胶支座隔震建筑结构得到广 1 . 2抗震设计 时只考虑建筑隔震装置 , 而不用考虑整个结构 , 从 泛 的应用 , 已经建成的橡胶隔震建筑物很多 , 包括砖混结构 、 内部框 架结构 和底部框架结构 、 框架结构等 , 多为住宅 、 小型综合楼等工业 而使抗震设计及施工时节点处理也 简化 了。 1 . 3遭受地震影 响时 , 建筑物其它部 位仍能正常工作 , 只是隔震 与民用建筑 。 随着隔震技术 的深人研究 , 隔震技术 也逐渐应 用到 了中 、 高层 装 置产生破坏及变 形 , 隔震 装置是可以更换和 自动复 位的 , 使震后 修复工作简单化 了。 建筑。 在 日本 隔震大量应用于高层建筑 , 甚至超高层建筑 。 国内也开 始应用于高层建筑 ,如四川的诚笃 凯德 风尚高层住宅 区隔震建 筑 , 2 建 筑 隔 震 结 构 中 隔 震层 的组 成 隔震支座和消能器组成隔震层 , 叠层橡胶支座 和滑动 隔震支座 隔震设计共采用 4 0 0 - - - - 9 0 0 n n直径的橡胶隔震垫 4 0 0个 。 是 目前建筑中常用的隔震支座 。 地震 中产生的地震能量是用消能器 已建成 的隔震建筑 , 如F t 本 的一栋三层楼 房 , 在 一九 九四年经 受 了台湾 7 . 3级地震的考 验 ; 在我 国汕头建 成的隔震结构经受 了一 来吸收或耗散 , 所 以消能器也叫阻尼器 。 2 . 1 叠层橡胶 隔震支座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是 由多层钢 板或其 九九 五年云南 6 . 5级地震 的考验 , 隔震结构 经受的这些 考验 , 使人 他材料和多层橡胶交替布 置形成 的隔震支座 , 铅芯橡胶支座和普通 们坚定了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 中应用的信心 , 也为隔震技术 的研究 提供 了强大的动力 , 更进一步证 实了隔震技术 的发展及应用具有更 橡胶 支座两种是 目前常用 的橡胶隔震支座。 2 . 1 . 1 普通 橡胶 隔震 支座需要和阻尼器一起发挥 隔震作 用。这 广 阔的前景。 参 考 文 献 种支 座是用粘结剂把橡胶片与钢板交替粘贴 叠放在一起 , 放在高温 和高压下硫化成型 , 形成多层交替的普通橡胶支座 。 [ 1 ] 苏经宇. 中国建筑结构隔震技 术的研 究和应 用[ J 】 . 地震工程与工程 2 0 0 1 . 2 . 1 . 2 在普通橡胶支座 中部挖孔灌人铅棒 而形成铅 芯橡胶隔震 振 动 . 2 1 王开岭膈 震技 术的发展应 用研 究f J 1 - 国外建材科技 , 2 0 0 7 。 支座。 其中铅棒可 以吸收地震能量 , 不用另设 阻尼器 , 所以铅芯橡胶 f 支座兼有 隔震 和阻尼的双重作用 , 可 以在建筑 隔震结构 中单独地使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概述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概述【摘要】基础隔震支座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建筑隔震、减震措施,本文对其基本原理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基础隔震中粘弹性隔震支座、滑移隔震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原理及特点的介绍,对基础隔震支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基础隔震;抗震设计;橡胶隔震;摩擦摆隔震【中图分类号】TU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2-0245-02引言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近些年来,四川的汶川地震、青海的玉树地震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问题成为关系到民生的关键问题,随着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发展,隔震和消能减震成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
目前研究较多隔震措施包括特殊材料隔震、基础隔震、层间隔震、无粘结支撑隔震、悬挂隔震等措施,但应用最广泛的隔震措施为基础隔震。
1.基础隔震概念及原理基础隔震是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中间隔震层,将上部结构与基础隔开,在地震作用下,隔震装置可以隔离地震能量的向上传输,以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1]。
与传统抗震措施相比,基础隔震有其独特的特点:传统抗震设计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主要做法是增加结构屈服段长度,但在遭遇地震时主体结构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强烈晃动,而采用基础隔震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小建筑物的晃动,使上部结构只发生微小的相对运动和变形,从而保证建筑物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和倒塌。
不仅能保证居住者的人身安全,还能保证建筑结构和内部设备的完好。
2.基础隔震分类及特点基础隔震包括粘弹性隔震、滑移隔震、摩擦摆隔震等多种形式,隔震装置有夹层橡胶垫隔震装置、混合隔震装置等形式。
2.1 滑移隔震支座滑移隔震按其隔震装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滚轴滑移隔震和摩擦滑移隔震,滚轴滑移隔震利用滚轴和滚球作为摩擦装置,摩擦滑移隔震采用特殊的摩擦阻尼器进行隔震,两者的作用机理相似,通过在基础面上设置滑移层,隔开基础与上部结构,从而抑制地震能量的向上传递。
第8章建筑结构减震隔震设计讲解
第8章建筑结构减震隔震设计讲解建筑结构减震、隔震设计是在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和威胁。
本章将对建筑结构减震、隔震设计进行讲解。
1.建筑结构减震设计建筑结构减震设计是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引入减震装置,减少地震能量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
常见的减震装置有隔震支座、减震支撑、摩擦减震器等。
(1)隔震支座隔震支座是将建筑物与地基隔离,减少地震能量的传递。
它由橡胶、钢板等材料制成,能够在地震时发生形变,吸收地震能量。
隔震支座能够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减震支撑减震支撑是通过设置支撑装置,将建筑物与地基连接起来,减少地震能量的传递。
减震支撑一般采用液体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等装置。
它们能够在地震时发挥一定的阻尼作用,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3)摩擦减震器摩擦减震器是通过在结构连接处设置摩擦装置来减少地震能量的传递。
摩擦减震器通常由摩擦片、压力板等组成,当地震发生时,摩擦减震器能够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动,吸收地震能量。
2.建筑结构隔震设计建筑结构隔震设计是通过在建筑物与地基之间设置隔震装置,减少地震能量对建筑物的传递。
常见的隔震装置有橡胶隔震层、空气隔震层等。
(1)橡胶隔震层橡胶隔震层是将建筑物与地基分离,通过橡胶材料的柔性来减少地震能量的传递。
橡胶隔震层能够有效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空气隔震层空气隔震层是在建筑物与地基之间设置空气垫,通过空气的弹性来减少地震能量的传递。
空气隔震层能够在地震时发生形变,吸收地震能量,减少对建筑物的影响。
建筑结构减震、隔震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和威胁。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地震活动的频率、振动频率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来选择适合的减震、隔震装置。
同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经济性,综合进行设计。
通过科学合理的减震、隔震设计,可以有效保护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
简述隔震和减震的原理和方法
隔震和减震都是降低地震对建筑物影响的重要手段。
隔震是在建筑物基础或下部或上部结构之间设置由隔震器(橡胶隔震支座等)、阻尼装置等组成的隔震层,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减少输入到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同时延长上部结构的自振周期,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使建筑物的振动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从而达到保护建筑物的目的。
隔震技术可以分为基底隔震、层间隔震、高位隔震和局部隔震等多种类型。
减震则主要是通过各种装置或材料来消耗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
常见的减震方法有橡胶隔震、弹簧隔震和液体阻尼等。
例如,橡胶隔震是采用橡胶材料作为隔震装置,如橡胶支座、橡胶垫等,它们具有较好的弹性和抗震能力,能够吸收地震产生的能量,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弹簧隔震则是采用弹簧装置作为隔震装置,可以通过弹性变形吸收地震能量,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冲击,常用于大型建筑物或桥梁等结构中;液体阻尼减震是利用液体阻尼特性来减震,通过在建筑结构中设置液体阻尼装置,消耗地震能量,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振动影响。
例谈建筑基础隔震技术
例谈建筑基础隔震技术1、隔震技术及其基本原理1.1隔震技术的发展传统抗震结构主要利用结构主体结构抗侧力构件屈服后的塑性变形和耗能来耗散地震的能量,因此对这些区域的耗能性能要求特别重要。
一旦由于某些因素而导致这些区域产生问题,则就会严重的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甚至产生严重破坏。
在以往的结构抗震设计中,主要通过在结构设计中设置多道抗震设防线、选用耗能构件和对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延性的合理匹配来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隔震技术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能有效地吸收地震能量,减少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从而消除或减轻结构和非结构的地震损坏,增强建筑物及内部设施和人员的地震安全性,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与以往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采用隔震技术的建筑物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地震时结构的安全性;(2)、设计自由度增大;(3)、防止内部物品的振动移动和翻到;(4)、防止非结构构件的破坏;(5)、抑制振动的不适感;(6)、可以保证机械器具的使用功能;1.2 隔震技术基本原理隔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在场地与主体之间或基础与主体之间设置刚度较小、阻尼较大的阻尼隔震层,通过隔震层吸收地震力量,以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从而有效的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
其原理的核心是通过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作用效应来实现减震、防震的目的。
隔震体系通过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能够减少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已被国外强震记录所证实。
国内外的大量试验和工程经验表明:隔震一般可使结构的水平地震加速度反应降低60%左右,从而消除或有效地减轻结构和非结构的地震损坏,提高建筑物及其内部设施和人员的地震安全性,增加了震后建筑物继续使用的功能。
2、基础隔震技术的分类2.1橡胶支座的基础隔震技术对于橡胶支座基础隔震技术而言,其支座通常上使用的有普通的叠层橡胶支座、铅芯的叠层橡胶支座、较高阻的尼叠层橡胶支座等等。
这些支座大都利用了叠层橡胶支座对阻尼材料有相应的约束力这一作用,使建筑结构产生剪切变形,这样就能够充分的发挥阻尼材料的良好吸收性能,从而更有效地吸收发生地震时发出的能量。
隔震资料
、结构隔震的原理与隔震结构的特点(一)结构隔震的概念与原理1、房屋基础隔震的概念: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或系统)形成隔震层,把房屋结构与基础隔离开来,利用隔震装置来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以避免或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输,以减少建筑物的地震反应,实现地震时建筑物只发生轻微运动和变形,从而使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不损坏或倒塌的抗震方法。
2、基础隔震的原理:通过设置隔震装置系统形成隔震层,延长结构的周期,适当增加结构的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大大减少,同时使结构的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像刚体一样,自身相对位移很小,结构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从而建筑物不产生破坏或倒塌。
3、隔震结构的组成及特性:隔震系统一般由隔震器、阻尼器等所构成,它具有竖向刚度大、水平刚度小,能提供较大阻尼的特点。
基础隔震结构的模型图(a)隔震结构;(b)计算模型为达到明显减震效果,通常基础隔震系统需具备以下四种特性:(1)承载特性:具有足够的竖向强度和刚度以支撑上部结构的重量;(2)隔震特性:具有足够的水平初始刚度,在风载和小震作用下,体系能保持在弹性范围内,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而中强地震时,其水平刚度较小,结构为柔性隔震结构体系;(3)复位特性:地震后,上部结构能回复到初始状态,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4)耗能特性:隔震系统本身具有较大的阻尼,地震时能耗散足够的能量,从而降低上部结构所吸收的地震能量。
(二)隔震结构的特点隔震结构通过隔震层的集中大变形和所提供的阻尼将地震能量隔离或耗散,地震能量不能向上部结构全部传输,因而,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大大减小,振动减轻,结构不产生破坏,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均可以得到保证。
传统抗震房屋与隔震房屋在地震中的情况对比(a)传统抗震房屋、强烈晃动;(b)隔震房屋、轻微晃动为传统抗震结构与隔震结构在地震时的反应对比。
与传统抗震结构相比,隔震结构具有以下优点:①提高了地震时结构的安全性;②上部结构设计更加灵活,抗震措施简单明了;③防止内部物品的振动、移动、翻倒,减少了次生灾害;④防止非结构构件的损坏;⑤抑制了振动时的不舒适感,提高了安全感和居住性;⑥可以保持机械、仪表、器具的功能;⑦震后无需修复,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⑧经合理设计,可以降低工程造价。
隔震名词解释
隔震名词解释隔震(berryed隔震(berryed)又称基础隔震,是一种利用隔震器减震的抗震结构。
它的抗侧力能力强、变形小、刚度大,对提高结构的抗侧力能力和整体性有很大的作用。
其作用原理是:将地基看成弹性地基,在建筑物或土木结构物上部设置减震装置。
如果结构发生位移时,减震装置起缓冲作用;结构强烈震动时,减震装置起支撑作用。
这样可以避免大的建筑物或土木工程由于地震力过大而倒塌或损坏。
不同的结构构件,采取不同的减震隔震方式,形成隔震器(减震器)组,当然每个隔震器(减震器)组所承受的荷载也是不一样的。
隔震减震装置具有良好的隔震性能,特别适合用于建筑结构需要隔震的场合,可以有效地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如用隔震器组来控制建筑物的振动,消除建筑物的共振。
在实际工程中,常见的隔震减震装置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重力式隔震器、钢套管式隔震器、阻尼器、伸缩缝等。
一、重力式隔震器1.概念:重力式隔震器是应用较早的一种隔震器,最简单的是在建筑物中布置重量轻的橡胶垫,通过重力来抵抗结构的地震反应。
2.结构及特点:由于重力式隔震器本身无任何减震措施,仅依靠结构自身刚度及质量等内力与外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控制地震的反应,故其刚度低,耐久性差,隔震效率低,控制效果不太理想,因此已较少使用。
3.优缺点:优点: 1)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2)灵活性大,隔震器位置可随时调整; 3)能在结构的任何位置布置隔震器。
缺点:1)对减震需求高的重要结构,其耗钢量和造价均较高; 2)容易出现较大的弹性变形,在隔震器与建筑物连接处,地震能量会经隔震器迅速释放,对结构产生较大的冲击。
二、钢套管式隔震器1.概念:钢套管隔震器即套管隔震器,其特征是在钢套管外围采用了钢制管套,即构成了钢套管隔震器。
该装置主要用于隔离管道在其他位置因发生地震造成的震动。
2.结构及特点:其结构特点为外层由螺栓固定的波纹金属板和两块内壁涂胶的钢套筒,钢套筒埋入土中并充水,土中留有进水孔,以便排出套管内的空气。
建筑隔震结构的概述
建筑隔震结构的概述唐士伟(安徽省亳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 236800)【摘 要】建筑隔震技术是最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减震控制技术。
它彻底克服了传统抗震结构“硬碰硬”式抗震设计方法的不足,采用“软化”结构,“以柔克刚”的方式通过在结构底部设置建筑隔震层来避免、限制和吸收传入结构的能量。
【关键词】建筑隔震;结构;优点一、建筑隔震结构的原理建筑隔震结构是指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由橡胶建筑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部件组成的建筑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小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
建筑隔震结构包括上部结构、隔震装置和下部结构三部分。
隔震结构又分为基础隔震结构和层间隔震结构。
“隔震”即隔离地震。
在建筑物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以及上部建筑层间设置的隔震层能隔离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递,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达到预期的防震要求,使建筑物的安全得到可靠的保证。
其本质作用是把结构与可能引起破坏的地震地面运动或支座运动分离开来,明显的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基础和上部结构之间的隔震层需要具备4个功能:1、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和竖向承载力,保证建筑物能在正常使用和强震下承受结构的竖向作用;2、具有较小的水平刚度和充分的变形能力,能增大结构的自振周期,保证良好的建筑隔震效果;3、具有较大的阻尼和较强的复位功能,避免与长周期的地震发生共振;4、具有足够的初始刚度,使建筑物在风荷载和轻微地震作用下保持稳定。
建筑隔震层的水平刚度一般只有上部结构层间刚度的1/50一1/150,建筑隔震结构的周期可达1.5s以上。
这样,不但有效地避开了建筑场地的特征周期,使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降低约50%一70%,同时,整个结构的水平变形绝大部分集中在建筑隔震层,上部结构基本上是平动。
由于建筑隔震结构具有良好的建筑隔震效果,地震发生时,建筑隔震结构的结构构件和内部设备一般不会发生破坏,人员也无需疏散。
基底隔震定义
基底隔震定义
基底隔震是一种建筑结构工程技术,旨在减少建筑物在地震或地震波作用下的振动和震动。
它通过在建筑物的基底(通常是地基或地下结构)和上部结构之间引入一种隔震装置,从而减少地震力的传递到建筑物的上部。
基底隔震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建筑物的地震抗力,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保护人员的安全。
基底隔震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关键组件:
1.基底隔震装置:这是一种装置,通常由弹簧、减震器或其他阻
尼器组成,安装在建筑物的基底和上部结构之间。
这些装置能
够吸收和分散地震力,减少地震引起的振动传递到建筑物的上
部。
2.支撑结构:这些结构位于基底隔震装置之上,用于支持建筑物
的上部结构。
支撑结构通常设计为柱、梁、墙等。
3.建筑物上部结构:这是建筑物的实际建筑部分,包括楼层、墙
壁、屋顶等。
它们位于支撑结构之上。
4.地震感应和监测系统:这些系统用于监测地震活动,并在地震
发生时触发隔震装置的响应。
基底隔震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当地震发生时,隔震装置能够吸收和分散地震力,使建筑物的上部结构相对于地基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减少了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这有助于保护建筑物和其中的人员,减少地震损害,同时提高建筑物的地震抗力。
基底隔震技术通常用于需要高度地震抗力的建筑物,如医院、桥梁、
核电站、文化遗产建筑等。
它是一种有效的地震工程技术,有助于降低地震带来的风险和破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基础隔震概述
发表时间:2017-06-15T14:45:19.083Z 来源:《建筑知识》2017年2期作者:李淼陈海彬[导读] 本文对其基本原理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基础隔震中粘弹性隔震支座、滑移隔震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原理及特点的介绍。
(华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河北唐山 063000)【摘要】基础隔震支座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建筑隔震、减震措施,本文对其基本原理进行了概述,通过对基础隔震中粘弹性隔震支座、滑移隔震支座、摩擦摆隔震支座的原理及特点的介绍,对基础隔震支座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基础隔震;抗震设计;橡胶隔震;摩擦摆隔震【中图分类号】TU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544(2017)02-0245-02 引言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近些年来,四川的汶川地震、青海的玉树地震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问题成为关系到民生的关键问题,随着新技术和新理念的发展,隔震和消能减震成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
目前研究较多隔震措施包括特殊材料隔震、基础隔震、层间隔震、无粘结支撑隔震、悬挂隔震等措施,但应用最广泛的隔震措施为基础隔震。
1.基础隔震概念及原理
基础隔震是在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中间隔震层,将上部结构与基础隔开,在地震作用下,隔震装置可以隔离地震能量的向上传输,以降低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1]。
与传统抗震措施相比,基础隔震有其独特的特点:传统抗震设计原则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其主要做法是增加结构屈服段长度,但在遭遇地震时主体结构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强烈晃动,而采用基础隔震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小建筑物的晃动,使上部结构只发生微小的相对运动和变形,从而保证建筑物在水平地震作用下不发生损坏和倒塌。
不仅能保证居住者的人身安全,还能保证建筑结构和内部设备的完好。
2.基础隔震分类及特点
基础隔震包括粘弹性隔震、滑移隔震、摩擦摆隔震等多种形式,隔震装置有夹层橡胶垫隔震装置、混合隔震装置等形式。
2.1 滑移隔震支座
滑移隔震按其隔震装置的不同可以分为滚轴滑移隔震和摩擦滑移隔震,滚轴滑移隔震利用滚轴和滚球作为摩擦装置,摩擦滑移隔震采用特殊的摩擦阻尼器进行隔震,两者的作用机理相似,通过在基础面上设置滑移层,隔开基础与上部结构,从而抑制地震能量的向上传递。
当地震作用较大时,水平地震作用力大于滑移层的摩阻力,滑移面产生相对滑移,通过滑移耗散地震能量,并阻止能量的传递。
滑移隔震的关键问题在于隔震支座的选择,由于全部上部结构的重力荷载均由滑移支座承担,因此支座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强度;为了更有效的隔震,要求滑移面的摩擦系数较小,同时还需要设置一定的滑移范围保证滑移量。
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2-3],并提出了新的隔震装置和摩擦面材料,为滑移隔震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
2.2 粘弹性隔震支座
粘弹性隔震主要是通过粘弹性阻尼器作为隔震装置,是一种典型的速度相关型隔震支座,通过粘弹性材料的变形性能减小结构地震动作用[4]。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可以分为天然橡胶隔震支座和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天然橡胶隔震支座由钢板层和橡胶层粘结而成,在提供较大的竖向刚度的同时,限制了横向变形。
铅芯橡胶隔震支座则是在天然橡胶支座中心增加铅芯制作而成,在相同橡胶层和钢板层条件下,其水平抗变形能力将大大提高,提高了粘弹性隔震装置在大震作用下的隔震性能。
2.3 摩擦摆隔震支座
摩擦摆隔震支座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滑移支座,其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具有自动复位功能,在较大地震作用下,滑移摩擦隔震支座产生的相对滑移很难进行复位,必须借助特制的复位阻尼装置,不但增加了成本,也影响其使用性能。
Zayas等[5]在1985年,研发了摩擦摆隔震系统(FPS),通过特质的圆弧滑动面使得隔震装置具有自复位功能。
经过20多年的研究,目前摩擦摆隔震支座的构造形式已有10余种,其地震敏感度、稳定性和自复位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成为一种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隔震支座 3.结语
进行隔震设计的建筑抗震性能较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安全性和可靠性均具有较大的提升,而基础隔震措施作为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技术,已经具有大量的工程实例,其隔震性能经受住了实际地震作用的考验,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发,隔震减震技术必将在工程实际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吕西林,朱玉华,施卫星.组合基础隔靈房屋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1,(2):34-39.
[2]周锡元,韩森,李大望.并联和串联基础隔震体系地震反应的某些特征[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1995,(4):1-5.
[3]王荣辉,许群.竖向弹簧一滚球隔靂系统的水平地震作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2003,31(6):11-12.
[4]王烨华,周云,等.粘弹性阻尼减震结构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6,26(1):109-120.
[5]Zayas V,Low S and Mahin S.A simple pendulum technique for achieving seismic isolation[J]. Earthquake Spectra, 1990,6:34-3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8162)。